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

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

一、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自然界输入了关键驱动因子,因此在人类活动带来的强烈扰动条件下,对生态环境地质在一定周期尺度内发生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喀什噶尔河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西缘,生态环境脆弱且容量有限。地下水是维系平原区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水源,长期持续大规模开采已诱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进而由量变至质变导致生态环境演化发展,探究其内在机制对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调查评价,综合运用地下水动力学、遥感解译分析、统计学、数值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研究技术手段,揭示了地下水系统水流特征和循环机理,分析了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绿洲的演化规律,重点对其盐渍化的成因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突出实践性的角度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了优化改进,对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和复核。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地形地貌、含水层特征、富水性特征、地下水流场特征、水化学特征和地表水河流展布等特点的相似性和关联密切性,将平原区第四系地下水流动系统划分为克孜勒苏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1)、盖孜河-库山河-依格孜亚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2-3-4)、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地下水流亚系统(Ⅰ5-6),作为调查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的理论基础;(2)根据均衡计算得出,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总量(M≤2g/L)为14.61×108m3/a,其中:克孜勒苏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02×108m3/a;盖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20×108m3/a;库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2.48×108m3/a;依格孜亚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2×108m3/a;恰克马克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21×108m3/a;布谷孜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0.88×108m3/a;(3)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更加突出功能导向、更加突出水质因素、更加突出优先保护、更加突出后备水源、更加便于基层管理出发,对地下水两级功能区划分进行优化改进,将一级功能区分为生活功能区(L)、生态功能区(E)、生产功能区(P);将二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的基础上又分为8类功能区,分别是生活功能区(L)中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备用优质水源区(L3),生态功能区(E)中的水源涵养区(E1)、生态脆弱区(E2)、生态保护区(E3),生产功能区(P)中的生产开发区(P1)、应急水源区(P2)。按照优化后的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喀什噶尔河流域共划分集中式供水水源区(L1)4个,面积为49.86km2;水处理供水水源区(L2)7个,面积为75.49km2;备用优质水源区(L3)2个,面积为1952.54km2;水源涵养区(E1)8个,面积为45302.54km2;生态脆弱区(E2)14个,面积为3949.56km2;生态保护区(E3)7个,面积为3457.97km2;生产开发区(P1)11个,面积为9104.73km2;尚未规划应急水源区(P2);(4)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尚未出现大范围、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萎缩、局部植被退化,局部已出现地下水超采,但程度尚不严重;(5)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六县市2000~2010年期间、2010~2017年期间盐渍土主导变化类型均为极重度盐渍土向重度盐渍土转化。2000~2010年盐渍化严重度指数相对变化率为-6.68%,2010~2017年相对变化率为-8.05%,盐渍土的修复速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土壤盐渍化问题总体上正在趋于好转。NDVI、ET、LST三个参数的变化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度的变化呈显着线性关系(P<0.01),且△ET和△NDVI可有效解释盐渍化严重度变化量,其中△ET对盐渍化严重度变化的解释能力最强。此外,研究区地下水位正在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也是土壤盐渍化不断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6)对于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典型区域伽师县,现状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势必将导致地下水位持续快速下降,地下水过度开采终将引起湿地等天然水域的萎缩和天然植被的退化,或将引发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适度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在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将略微上升,生态环境将逐步趋于好转;相对较小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情况下,地下水位将缓慢回升,虽生态环境有向好的趋势,但也存在引发较大次生盐渍化问题的风险。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应制定适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

上官佳佳[2](2020)在《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环境的重要资源之一。为精准掌握区域地下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保证区域地下水长期可持续利用,缓解区域用水压力,本文以辽宁省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为例,首先对项目区地下水位的影响因子进行分类和初选;采用基于累计信息贡献率和基于信息可替代性的双重指标筛选方法剔除不合理指标;再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采用变异系数法-熵权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进而构建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灰关联理论建立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模型,对辽宁省6个世行项目区的地下水位进行影响评价研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量化了各项显着影响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关系,为其今后的地下水开发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双重指标筛选方法,筛选出6项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农业措施和林业措施三个方面,并结合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初步选择14项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信息可替代性和基于累计信息贡献率的双重指标筛选方法对初选的14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6项地下水位评价指标。(2)确定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地下水位评价指标组合权重。采用主客观结合的变异系数法-熵权组合赋权法对已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通过熵权法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再计算量化后评价指标的熵值和熵权值。用变异系数法对熵权法的赋权结果进行调整,使赋权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3)以灰关联分析法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域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模型,明确了各项目区各项指标与地下水位的关联度顺序。(1)凌源: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深松面积>植被覆盖面积>水土流失量>ET>蓄水方塘体积;(2)葫芦岛:降雨量>节水灌溉面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土壤深松面积>作物耗水量>ET;(3)锦州:降雨量>地下水开采量>土壤深松面积>节水灌溉面积>ET>蓄水方塘体积;(4)彰武: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水土流失量>植被覆盖面积>土壤深松面积>ET;(5)苏家屯: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ET>土壤深松面积>作物耗水量;(6)昌图:地下水开采量>降雨量>作物耗水量>节水灌溉面积>ET>土壤深松面积>水土流失量。除葫芦岛连山项目区外,其余项目区中地下水开采量均对地下水位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凌源项目区的地下水位对地下水开采量变化最为敏感;土壤深松面积对6个项目区的地下水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板结现象严重的小东种畜场项目区土壤深松面积指标和地下水位的关联度最大;各项目区的ET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相差不大,表明ET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弱差异性,最能反映世行项目实施对项目区地下水位的综合影响;另外,植被覆盖面积、水土流失量、作物耗水量、节水灌溉管道铺设长度、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等指标均对部分项目区的地下水位产生了一定影响。(4)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量化了各项显着影响指标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得出了各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及其显着影响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方程中回归系数的正负号明确了各项指标对地下水埋深的正负作用:地下水开采量、水土流失量、作物耗水量3项指标均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起正向作用;降雨量、土壤深松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项指标均对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起负向作用。

张艺武[3](2020)在《基于GIS-EWM的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大清河流域平原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是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亟需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与调蓄。基于此,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雄安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与调蓄(2018YFC0406503)”,以大清河流域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在调查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构建了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EWM适宜性评价模型确定出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并对适宜区地下储水空间的调蓄库容进行了评价。论文研究对于规划和指导大清河流域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规划和工程建设,增大地下水补给资源量,提升雄安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论文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在分析地下水人工补给补给效果的主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从人工补给水源、补给入渗、含水层储蓄以及环境等角度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2)研究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层次构架,构建了研究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地下水人工补给水源条件、补给入渗条件、含水层储蓄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4个方面的11项指标。(3)按照地下水人工补给的高适宜性、较高适宜性、中等适宜性、较低适宜性和低适宜性的分级标准,对距离河渠的距离、补给水源的水质、地面地形坡度、包气带入渗速率、河网密度、地下水埋深、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地下水的水质、包气带环境质量、与环境敏感区的距离这11项评价指标进行了分级评分,并基于熵权法(EWM)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4)基于所构建的GIS-EWM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小清河、拒马河、易水河、白沟河、白沟引河、瀑河、界河、唐河、潴龙河、磁河、沙河以及孟良河的部分河道两侧的冲洪积平原区,总面积约2103.9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8%。(5)在对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进行评价单元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公式法对各适宜区的调蓄库容进行了计算,得到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的总调蓄库容约为42.7亿m3。其中唐河冲洪积平原、孟良河、月明河冲洪积平原、磁河冲洪积平原、潴龙河冲洪积平原浅部含水层的调蓄库容比较大,均超过5亿m3。

廖梓龙[4](2020)在《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文中认为内蒙古高原是中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这一区域草原、沙漠、森林、煤矿等共存,既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益严峻的竞争性用水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的折衷平衡点,开展“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次着重聚焦内蒙古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怎么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临界阈值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气候干暖化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维系何种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演变情势,怎么实施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识别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解析和提出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演变的“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模式;解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与调控机制,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最后,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鉴于内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等特点,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角度和植被生态需水入手,系统解析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2)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强烈互斥性,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探讨和研究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尾闾湖生态需水量和不同地下水依赖分区及其植被生态需水量,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3)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锡林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受春季融雪影响,春汛径流要大于夏秋汛期径流;锡林河流域1953-2017年降水量在年尺度下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显着;借助于降水-径流累积双曲线拐点将径流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受气候主导的变化期Ⅰ、受人类影响主导的变化期Ⅱ和受气候-人类双重影响的变化期Ⅲ。其中,变化期Ⅲ径流量减小幅度最大、达到45.79%,降水量减少幅度为21.03%,潜在蒸发量有所上升、增幅6.15%;而变化期Ⅰ、变化期Ⅱ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都呈现小幅下降态势。②构建基于GSFLOW的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多目标率定的日径流NSE达到0.81,RMSE为0.21m3/s,PBIAS为-1.8%,验证期与率定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整体较优。③模型率定期2008-2012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28万m3/a,总排泄量为12869万m3/a,总补排差为159万m3/a;模型验证期2013-2017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698万m3/a,总排泄量为11578万m3/a,总补排差为120万m3/a。总之,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准均衡状态。④基准年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8216万m3,供水总量为7051万m3,缺水量为1165万m3,缺水率为14.18%;P=50%需水总量为8152万m3,供水总量为7013万m3,缺水量为1139万m3,缺水率为13.97%;P=75%需水总量为8384万m3,供水总量为7132万m3,缺水量为1252万m3,缺水率为14.93%;P=95%需水总量为8729万m3,供水总量为7245万m3,缺水量为1484万m3,缺水率为17.00%。由此可看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以局部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⑤根据不同方案有序度对比结果,选择方案4(高速发展+强化节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188万m3,供水总量为9733万m3,缺水量为455万m3,缺水率为4.47%;P=50%需水总量为10068万m3,供水总量为9657万m3,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P=75%需水总量为10454万m3,供水总量为9919万m3,缺水量为535万m3,缺水率为5.12%;P=95%需水总量为10912万m3,供水总量为10182万m3,缺水量为730万m3,缺水率为6.69%。选择方案6(适度发展+强化节水)为远期水平年(2030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819万m3,供水总量为10736万m3,缺水量为83万m3,缺水率为0.77%;P=50%需水总量为10655万m3,供水总量为10587万m3,缺水量为68万m3,缺水率为0.64%;P=75%需水总量为10930万m3,供水总量为10599万m3,缺水量为331万m3,缺水率为3.03%;P=95%需水总量为11273万m3,供水总量为10530万m3,缺水量为743万m3,缺水率为6.59%。总之,通过推广实施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可有效扭转或缓解内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崔国庆[5](2019)在《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是绿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由于水资源补给单一,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直接关系到绿洲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绿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尚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绿洲学难点问题。腰坝绿洲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由地下水系孕育而成,是典型的地下水绿洲,并具有悠久的农业开发历史。近年来,随着绿洲开发程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因素引起了一系列绿洲生态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如出现地下水漏斗,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多个层面综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现状,以及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等。以腰坝绿洲为例,应用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流程,构建了针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模糊集和粗糙-模糊集理论三种方法评价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等级划分思路,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级进行划分,分析影响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与空间信息技术进行耦合,开发了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可方便、快捷地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并为科研人员、政府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本研究结论如下:(1)从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化学、土壤理化性质、土地利用和植被等五个方面研究了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征要素。研究表明,腰坝绿洲地下水历经持续和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总趋势表现为逐年下降。地下水化学类型持续发生变化,TDS平均为1994.80 mg/L,最大值达3861.10 mg/L。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非盐渍化土壤占20%,盐渍化土壤占72%,重盐渍化土壤占8%,土壤整体含盐量在水平方向由东至西逐渐上升,垂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减弱。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85.15%,近年来研究区逐步扩大了油葵、杂交谷子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随之缩小了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地下水位自2010年起逐渐恢复。(2)本研究在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分析和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划分为五级:一级(非常稳定)、二级(稳定)、三级(基本稳定)、四级(不稳定)、五级(极不稳定)。提出了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冗余指标,最终构建了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子系统共20个指标组成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3)借助粗糙集和模糊集理论模型,提出了将粗糙集、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腰坝绿洲生态系统在2008年以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整体处于极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隶属度位于“极不稳定”区间。1998年、1999年、2002年、2006年和2007年的隶属度位于“不稳定”区间。2008年后,其稳定性逐年提高,2018年达到稳定状态。基于粗糙集、模糊集、粗糙-模糊集理论的三种评价结果均客观反映了近20年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经过研究表明,基于粗糙-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方法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即能定性又能定量的反映出腰坝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4)通过对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稳定性驱动机制的分析研究表明,绿洲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稳定性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土壤、植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中,年蒸发量、地下水TDS、干旱度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在人文驱动因素中,耕地面积是重要驱动因子。(5)按照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库的设计方案,构建了包含基础地理、社会经济、自然灾害、文档数据和元数据共5个数据集35个图层的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开发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该平台能够便捷的进行评价指标的约简、权重的计算,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评价结果图形展示的直观性,实现了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时空响应。

吴玉涛[6](2019)在《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裂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石家庄-保定段地裂缝最为发育,严重威胁京津冀经济圈和雄安新区规划发展。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与探测,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形成的孕灾背景包括外动力地质背景和内动力地质背景。外动力地质背景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和人类活动等;内动力地质背景有活动断裂、地应力和地震。地裂缝形成主要与第四系土层结构和厚度、断裂活动程度和方式、地震活动及超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据此分析了内外地质因素对地裂缝形成影响,总结了地裂缝成因类型。(2)地裂缝成因类型不同,其分布发育规律表现差异明显。构造地裂缝主要沿活动断裂走向发育,具有方向性、成带性、集中性和系统性分布特点;而非构造地裂缝分布具有无方向性、集中性和相关性特点。(3)以典型地裂缝为案例,研究了不同成因类型地裂缝的形成机理。隆尧地裂缝是由于隆尧断裂现今蠕滑活动,切割第四系岩土层,延伸至地表形成陡坎的直接表现。漕河地裂缝主要因为灌溉超采地下水,引起含水层不均匀压缩、隔水层的差异固结沉降,在岩土层薄弱带产生次生拉应力,从而形成地裂缝。顺平地裂缝是基底发育溶蚀空洞上蚀成因。(4)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可分为断层蠕滑型诱发模式、超采水平含水层和地质薄弱带耦合诱发模式和岩溶空洞上蚀塌陷模式。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包括“断层直剪诱发模式”和“隐伏断层诱发模式”,断层直剪模式是断层蠕滑运动,断层面切穿第四系,到达地表形成陡坎;隐伏断层诱发模式是断层蠕滑运动未发育到地表,在浅表层形成节理裂隙,外界因素诱发地裂缝。并通过Flac3D软件模拟分析断层蠕滑型地裂缝发展演化过程。(5)根据地裂缝区地表建筑物的损毁程度,考虑地表沉降和隐伏断裂活动影响范围,提出采用“损毁度”描述地表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划分不同破坏等级,并结合地表变形监测结果,厘定断层直剪模式诱发地裂缝区建筑物安全避让距离,为此类地裂缝灾害防治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肖霄[7](2017)在《吉林省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人工调蓄理论与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用水需求急剧增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相对于地表水库,建设地下水库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逐渐成为调蓄水资源多年平衡的一种良好选择方案。洮儿河扇形地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由于开发洮儿河灌区,地下水开采量激增,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合理利用雨洪水,建设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对区域水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也符合白城市建设国家级“海绵城市”的需求。本文将首先从地下水库概念、地下水库工程建设、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技术和地下水库调蓄方案四个方面回顾地下水库相关知识背景,追踪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然后讲述地下水库的基本理论与调蓄原理,由此展开,分别详尽分析在洮儿河扇形地地区修建地下水库的空间条件、水源条件和生态条件,充分论证研究区建库的可行性。最后,本文选择适合研究区的人工补给技术,并设计相应的人工调蓄方案。为研究区地下水库的实际修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其管理运行提供了科学指导,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继承多位专家学者的思想精要,提出了地下水库的基本定义,即“具备大型的天然储水空间,以积极的人工干预为主要调蓄措施,得以实现区域水资源多年平衡的地下水利工程”。(2)在充分调查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圈定了研究区拟建地下水库的库区范围。通过改进的分区分层计算法,采取空间剖分和空间叠加等手段,计算得到特征库容。充分考虑计算过程中给水度的不确定性,以蒙特卡洛方法为依托,借助Crystal Ball软件,评价库区的不确定性库容。结果表明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属于大(1)型地下水库。研究区拥有巨大的储水空间和调蓄空间,且满足岩层渗透性强、内部连通性优、外部封闭性好等要求,具备建立地下水库的空间条件。(3)地下水均衡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平均总补给量达到了6.07×108m3/a,其中最主要的两大补给来源分别是降水和河道渗漏。运用小波分析、MK检验和神经网络方法分析降水量特征,表明历史降水量丰枯交替较快,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或骤然大幅下降的突变情形,序列总体非常平稳;运用回归分析研究河道渗漏量,建立洮南站出水量和河道渗漏率的分段函数关系。方程表明不论丰枯水年,研究区都有可观的河道渗漏量。综上所述,研究区降水量和河道渗漏量数量充足,且补给稳定,完全可以满足地下水库补给水量的要求。(4)由于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是把数据筛选和数据评价按先后步骤割裂进行,评价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全新的GA-(PSO-SVM)水质分类模型。该模型将分类结果反馈,以此自动更新选择分类因子,并优化分类结果,循环进化。最终从18个实测因子中自动选定氨氮、粪大肠菌群等10个分类因子。对应的分类结果显示:实测水质样本中有87%达到III类及以上水质,不存在V类水质,质量达标,符合建立地下水库的水源条件。(5)从经济、高效的角度出发,本文选取了四种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方式,分别为渗水坑、拦河闸、反滤回灌井和渗水渠道。建立了它们各自的补给模型,在此基础上,与不同开采强度、丰枯背景等组合,设计出六套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调蓄方案。通过对各个方案的模拟与对比分析,表明人工补给是地下水库的有效辅助机制。其中,本文设计的人工补给结合节水技术的第六套调蓄方案,达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较好地实现了以丰补欠,多年均衡调节的目的。符合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适宜于推广实施。

王玉军[8](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牛蓓蓓[9](2016)在《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地下水在维持全球和区域水循环、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人类生存与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全球大范围地区出现了地下水储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生态系统萎缩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大规模的河流建坝活动使得全球超过一半的河流系统受到水库水利调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引起下游地表水水文形势和水文循环的改变,但对下游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估关注较少。三峡工程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在2003年6月建成开始蓄水,其调度模式直接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径流、水位特征,传统的地表水-地下水交换状态也被打乱。下游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地下水一直是该区生活饮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因此研究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时空变化,并定量评估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全球大坝建设的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和当地地下水资源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收集了江汉平原西部46个地下水位监测点1990-2010年5天一次的63,109条水位连续监测数据,及29个地下水质监测点1992-2010年丰、枯水期18个水质参数的分析数据。在分析研究区平均降雨量、平均气温、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和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耦合运用STL季节调整和ARIMAX动态回归模型,定量评估了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运用多元统计、趋势检验及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和原因,并探讨了三峡水库蓄水对该区地下水质的可能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分析江汉平原西部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相对稳定,而区域平均气温呈显着性上升趋势。葛洲坝出库流量没有显着变化,总体水平减少了141.75m3/s。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的长江水位显着下降,在这21年间分别平均下降了0.89m、0.57m、0.30m和0.70m。蓄水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整体下降。35个水位显着下降的监测点年均下降速率为0.87-23.53 cm,10个水位显着上升的监测点水位年均上升0.55-13.00cm。(2)运用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提取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季节成分序列,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江汉平原西部平均降雨量和气温的季节成分在蓄水前后基本没有变化;三峡水库的流量调度使得6月至10月(除9月外)葛洲坝下泄流量平均减少2.52×103 m3/s,12月至5月间下泄流量平均增加1.47×103m3/s。在此影响下,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的季节特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基本呈丰水期下降、枯水期上升的变化模式;通过排除降雨、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确定了三峡蓄水引起的葛洲坝出库流量的变化是研究区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江汉平原西部平均地下水位年变幅被削弱了0.25 m(32.5%)。蓄水后1-4月份地下水位明显上升;5月份和9月份的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其他月份的地下水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3)基于CCF互相关函数的水文气象要素互相关分析,通过季节调整和预白噪过程去除序列季节性和自相关性,得到各水文气象要素实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葛洲坝出库流量主要受到前一个月份和当月所在区域降雨量的影响。长江水位主要受上游来水流量控制,枝城、沙市、监利、螺山4个水文站长江水位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相关系数依次为0.799、0.836、0.797和0.637。降雨量对地下水位的作用时间较长,一般可产生2-3个月的持续影响;气温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程度均不高。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的相关性整体大于其与葛洲坝出库流量的相关性,且地下水位与两者显着的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距长江河岸10km内的监测点。(4)耦合运用时间序列季节调整(STL)和动态回归模型(ARIMAX),依次模拟预测了未受蓄水干扰和受到蓄水干扰两种情景下葛洲坝出库流量、长江水位、以及地下水位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而评估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揭示影响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三峡水库蓄水导致2003年7月至2010年12月葛洲坝出库流量平均减少829.8 m3/s。蓄水对区域内长江水位的影响程度随水文站距三峡大坝的距离增加而衰减,蓄水后4个水文站实测的长江水位与预测的未受干扰水位相比,分别减小了0.72 m、0.71 m、0.22 m和0.56 m。三峡水库蓄水引起距河岸10 km范围内31个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0.25 m,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随着距河道的距离增加而呈指数衰减,在距河道6 km外基本消失。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也随着监测点距三峡大坝的距离逐渐减弱。地下水位的下降使得洪湖石码头-小港断面土壤氧化性提高,2004-2008年该断面土壤平均氧化还原电位(Eh)上升65.81%,而亚铁浓度和总还原性物质分别下降了30.24%和31.00%。(5)利用分段(1992-1997年、1998-2003年、2004-2010年)统计、趋势检验和地下水化学理论研究了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和原因。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呈中性至微碱性,主要为HCO3-Ca-Mg型水和HCO3-Ca型水,总溶解性固体含量(287.86-1,380 mg/L)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大。C1-、8042-、氨氮和硝酸盐氮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Ca2+、Mg2+、K+、HC03-、耗氧量、Fe2+、游离C02和TDS这8个参数两两显着正相关,但是其相关性在三个时间段逐渐减弱。pH与Ca2+和C02的显着负相关关系逐渐增大。C1-和S042-在前两个时间段内仅呈现两者互相关关系,在2004-2010年,N03-与C1-、S042-构成了三者的互相关关系。季节性Kendall检验发现有一半以上监测点的pH值、硝酸盐氮和Cl-浓度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同时有半数以上监测点的HCO3-和游离CO2浓度呈现显着下降趋势。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CO2逸出使得地下水中游离CO2的浓度显着下降,从而引起地下水pH的上升。化肥施用量的大幅增加是区域平均硝酸盐氮、Cl-和SO42-浓度显着上升的主要原因,Cl-与SO42-的异常高值主要由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引起。江汉平原地下水pH平均值突变时间与三峡大坝开始运行时间吻合,2003年后pH平均值较2003年前整体提高约0.43个pH单位。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pH上升、氨氮浓度下降、硝酸盐氮浓度上升,与长江宜昌站同期水质指标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质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方松林[10](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认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二、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论文提纲范文)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气象条件概况
    2.3 流域水系概况
    2.4 地形地貌概况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
    3.1 重要控水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系统划分
    3.4 平原区第四系含水层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系统均衡计算分析
    4.1 研究中的辩证法应用
    4.2 研究尺度选择
    4.3 均衡计算单元
    4.4 地下水均衡法
    4.5 地下水均衡计算
    4.6 水均衡分析
    4.7 地下水资源量
第5章 基于水质考量的地下水系统功能区评价
    5.1 地下水系统质量评价
    5.2 地下水系统功能区划分
    5.3 超采区划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6.1 数据与预处理
    6.2 生态地貌遥感解译分析
    6.3 超采区划定复核
    6.4 盐渍化程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典型区域地下水系统生态策略
    7.1 模拟范围
    7.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7.3 数学建模
    7.4 数值方法
    7.5 参数选用
    7.6 模型参数率定
    7.7 模拟结果和预测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位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灰关联分析法在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项目区工程概况
    2.1 项目区位置
    2.2 气象水文
    2.3 区域地质
    2.4 辽宁省世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4.1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4.2 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农业和林业措施
第三章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3.2 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变化成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筛选
        4.1.1 评价指标初选
        4.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4.1.3 评价指标筛选原理
        4.1.4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1 熵权法赋权
        4.2.2 变异系数法赋权
        4.2.3 综合权重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项目实施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综合评价
    5.1 评价原理及方法
    5.2 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实例应用
    5.4 项目实施对地下水位影响的定量分析
        5.4.1 计算原理及方法
        5.4.2 实例计算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GIS-EWM的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人工补给简介
        1.2.2 地下水人工补给效果的影响因素
        1.2.3 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
        1.2.4 调蓄库容的计算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总体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文
    2.4 区域地质
    2.5 区域水文地质
        2.5.1 含水层划分
        2.5.2 含水层分布与富水性
        2.5.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5.4 地下水水化学
    2.6 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2.7 环境地质问题
第3章 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条件分析
    3.1 地下水人工补给水源条件
        3.1.1 可利用水量潜力条件
        3.1.2 补给水源水质条件
    3.2 地下水人工补给入渗条件
        3.2.1 包气带入渗能力
        3.2.2 河道入渗能力
    3.3 含水层储蓄条件
    3.4 环境条件
第4章 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与分区
    4.1 GIS-EWM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4.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选取
    4.3 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与评分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5 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分区
第5章 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区调蓄库容评价
    5.1 调蓄库容评价方法
    5.2 调蓄水位阈值的确定
    5.3 适宜区的调蓄库容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第二章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基础与调控模式
    2.1 理论基础
    2.2 调控原则与机制
    2.3 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模式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2 多源数据处理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与效果分析
    4.1 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的响应
    4.2 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
    4.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构建
    4.4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构建
    4.5 水资源调控推荐方案及效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几点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着等情况
致谢
附表
    附表1 基准年保证率P=5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2 基准年保证率P=7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3 基准年保证率P=9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4 2025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5 2025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6 2025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7 2030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8 2030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附表9 2030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5)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洲生态系统要素表征研究进展
        1.2.2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
        1.2.3 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
        1.2.4 空间信息技术在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水文
    2.4 土壤和植被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表征
    3.1 地下水动态表征
    3.2 地下水化学表征
    3.3 土壤理化性质表征
    3.4 土地利用表征
    3.5 植被表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
        4.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4.1.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方法
        4.1.3 粗糙-模糊集评价方法
    4.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与建立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2.3 评价指标稳定性等级的界定
    4.3 基于粗糙集的评价指标选取
        4.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4.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指标约简
        4.3.3 综合评价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以腰坝绿洲为例
    5.1 基于粗糙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2 基于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2.1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指标权重确定
        5.2.2 基于广义多级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
        5.2.3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腰坝绿洲稳定性评价
    5.3 基于粗糙-模糊集的综合评价结果
    5.4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5.5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
        5.5.1 绿洲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因素
        5.5.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驱动机制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
    6.1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建立
        6.1.1 空间数据库建设内容与设计路线
        6.1.2 数据类型划分和数据组织
        6.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6.1.4 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6.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设计
        6.2.1 信息平台设计目标
        6.2.2 平台的总体结构
        6.2.3 信息平台开发环境设计
        6.2.4 平台的基本功能
    6.3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信息平台开发及应用
        6.3.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6.3.2 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2 石家庄-保定段地裂缝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影响因素
    2.1 外动力地质背景
    2.2 内动力地质背景
    2.3 地裂缝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小结
3 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地裂缝成因类型及分布发育规律
    3.1 地裂缝成因类型
    3.2 地裂缝分布发育规律
    3.3 地裂缝活动性
    小结
4 构造型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以断层蠕滑型隆尧地裂缝为例
    4.1 隆尧地裂缝形成的地质环境
    4.2 隆尧地裂缝形态特征及活动性
    4.3 隆尧地裂缝成因机理
    小结
5 非构造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以漕河、顺平地裂缝为例
    5.1 超采地下水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地裂缝成因机理
    5.2 岩溶塌陷地裂缝成因机理
    小结
6 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
    6.1 断层直剪诱发地裂缝模式
    6.2 隐伏断层诱发地裂缝模式
    6.3 超采地下水引起地表不均匀沉降地裂缝模式
    6.4 岩溶塌陷诱发地裂缝模式
    小结
7 构造型地裂缝数值模拟分析
    7.1 断层直剪模式分析
    7.2 隐伏断层诱发模式分析
    7.3 模拟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小结
8 隆尧地裂缝安全避让距离研究
    8.1 隆尧地裂缝地表建筑损坏类型及程度划分
    8.2 隆尧地裂缝地表变形监测分析
    8.3 隐伏地裂缝潜在威胁区分析
    8.4 隆尧地裂缝安全避让距离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吉林省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人工调蓄理论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地下水库概念
        0.2.2 地下水库工程建设
        0.2.3 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技术
        0.2.4 地下水库调蓄方案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主要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4 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气象与气候
        1.1.3 水文
    1.2 研究区地质条件
        1.2.1 地形地貌条件
        1.2.2 地层岩性
        1.2.3 地质构造
    1.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1.3.1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
        1.3.2 地下水循环条件
        1.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1.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第二章 地下水库的基本理论与调蓄原理
    2.1 地下水库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
        2.1.1 地下水库的调蓄原理
        2.1.2 地下水库的功能
        2.1.3 地下水库的分类
        2.1.4 地下水库的工程组成
    2.2 地下水库的建库条件
        2.2.1 空间条件
        2.2.2 水源条件
        2.2.3 生态条件
    2.3 洮儿河扇形地建立地下水库的可行性
第三章 地下水库空间条件分析
    3.1 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库区范围确定
        3.1.1 侧向边界
        3.1.2 垂向边界
    3.2 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的计算
        3.2.1 地下水库特征参数的定义
        3.2.2 研究区特征水位的确定
        3.2.3 特征库容的计算
        3.2.4 特征库容的不确定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库水源条件分析
    4.1 研究区地下水均衡分析
        4.1.1 水文地质参数
        4.1.2 地下水补给量
        4.1.3 地下水排泄量
        4.1.4 地下水均衡分析
        4.1.5 地下水可开采量
    4.2 人工引渗补给水源水量分析
        4.2.1 降水量特征分析
        4.2.2 河道渗漏量特征分析
    4.3 补给水源水质分析
        4.3.1 地表水水质分类因子及标准
        4.3.2 分类理论
        4.3.3 GA-(PSO-SVM)水质分类模型
        4.3.4 分类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库调蓄技术分析
    5.1 调蓄工程与技术
        5.1.1 渗水坑
        5.1.2 拦河堰、橡胶坝
        5.1.3 河道内反滤回灌井
    5.2 研究区调蓄技术措施
        5.2.1 人工渗坑,引水补给
        5.2.2 重修运河,扩建渠道
        5.2.3 拦河筑闸,蓄水增渗
        5.2.4 利用河道,反滤回灌
    5.3 地下水库调蓄方案设计及模拟
        5.3.1 方案设计原则与规划
        5.3.2 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5.3.3 模型识别验证
        5.3.4 地下水库调蓄方案模拟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8)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河流建坝对下游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江汉平原地下水环境研究进展
        1.2.4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2.1 三峡工程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三峡水库调度模式
    2.2 江汉平原水文地质概况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水文地质背景
    2.3 数据来源
        2.3.1 地下水位和水质数据
        2.3.2 葛洲坝出库流量数据
        2.3.3 长江水位数据
        2.3.4 降水和气温数据
        2.3.5 研究区粮食产量、化肥施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数据
        2.3.6 宜昌站pH数据
    2.4 小结
3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描述性统计
        3.2.2 季节性Kendall检验
        3.2.3 数据处理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降雨、气温多年变化特征
        3.3.2 葛洲坝出库流量多年变化特征
        3.3.3 长江水位多年变化特征
        3.3.4 地下水位多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3.4 小结
4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时间序列分解理论
        4.2.2 STL时间序列分解技术
        4.2.3 数据处理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库蓄水前后降雨和气温季节成分的变化
        4.3.2 水库蓄水前后葛洲坝出库流量和长江水位季节成分的变化
        4.3.3 水库蓄水前后地下水位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
    4.4 小结
5 三峡水库蓄水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位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时间序列季节调整
        5.2.2 时间序列互相关函数
        5.2.3 STL-ARIMAX耦合模型
        5.2.4 数据模拟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文气象要素时间序列趋势变化
        5.3.2 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互相关关系
        5.3.3 地下水位季节调整序列的模拟与预测结果
        5.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程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5.3.5 地下水位变化对洪湖地区土壤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
    5.4 小结
6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原因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统计分析
        6.2.2 趋势检验
        6.2.3 变异点分析-Pettitt检验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地下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6.3.2 地下水水质参数相关性特征演变
        6.3.3 地下水水质参数变化的原因
        6.3.4 水库蓄水对地下水pH和氮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投稿的论文
致谢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和生态环境演化分析[D]. 王博. 新疆农业大学, 2021(02)
  • [2]辽宁省世行项目实施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研究[D]. 上官佳佳.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基于GIS-EWM的大清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人工补给适宜性评价[D]. 张艺武.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5]干旱区地下水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D]. 崔国庆. 长安大学, 2019(07)
  • [6]石家庄-保定段山前平原区地裂缝成因模式研究[D]. 吴玉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吉林省洮儿河扇形地地下水库人工调蓄理论与技术[D]. 肖霄. 吉林大学, 2017(09)
  • [8]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三峡工程对江汉平原西部地下水环境时空变化影响研究[D]. 牛蓓蓓. 武汉大学, 2016(01)
  •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开采地下水也要有“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