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9月18日”事件不抵抗的原因

探寻“9月18日”事件不抵抗的原因

一、试探“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唐艳明[1](2021)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整体构思《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本课置于中国近代反侵略与抗争的大背景下,相关要求是:"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八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新知识的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和钻研精神。但他们年龄偏小,感性认识强,自主学习和历史理解能力较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宋雅男[2](2019)在《2017部编版与2001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八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后习题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部分,它既是巩固知识、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学科结构和历史素养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与当代的社会背景、科学文化、政治人文等多方面有关系,反映当代的主流文化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教科书的修订,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在2017年4月份和12月份先后出版发行,这体现了最新课改的精神,反映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新变化和价值取向。初中历史教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多样化、一纲多本再到统编版的过程。研究现状总体分为教科书习题本身的研究和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教科书习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研究成果丰硕。而教科书习题的比较研究起步比较晚,多为硕士论文的成果。但已有研究成果对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习题问题很少有涉及,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属于学界关注很少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例证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研究要阐明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在正文部分,本文首先概述了新旧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习题设置问题。笔者借鉴白月桥先生的习题分类方法,将习题按照呈现方式特点归纳为四大类型。对于200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习题,本文认为呈现方式为以下四种:引导总结式、研讨式、知识再现式、社交活动式。并将200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习题分为三类:识记层次的习题、领会层次的习题、运用层次的习题。其中:“引导总结式”和“知识再现式”属于识记层次的习题,“研讨式”属于领会层次的习题,“社交活动式”属于运用层次的习题。然后,本文把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习题的呈现方式归纳为以下四种:知识巩固式、自我观点式、材料分析式、探究式。研究发现:2001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各题型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知识再现式、引导总结式、研讨式、社交活动式。而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各题型的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材料分析式、知识巩固式、探究式、自我观点式。笔者根据黄牧航历史习题能力层次划分理论,将习题其划分为识记层次的习题、领会层次的习题和运用层次的习题。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运用层次的习题占比达到半数以上。本文还对于各能力层次习题的占比以及变化做了图表分析,对于课后习题的单元分布情况、课中课后分布情况、习题提问方式、习题栏目设置做了分析。认为:2001人教版在识记层面的题比2017部编版多24.6%,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在运用层面的题比2001人教版多26.9%。同时,新旧教科书在领会层次的习题数量在占比上变化不大。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新教科书习题的设计体现了“发现教学论”的理念。此外,本文还在教科书习题比较的视野下对习题的教学设计作了研究。在案例分析部分,分别选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以及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为例,对这两课的典型习题的特点及解答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文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习题的教学设计问题,提出了建议。包括:重视识记类习题,夯实基础;有效运用领会类习题,加强历史理解能力;发掘运用类习题,培养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在新教材、新习题背景下,一线教师需要转变历史教学理念,不能将课文系统和辅助系统(课后习题)等人为割裂开来,应该将二者合理整合,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教学系统。合理选择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迁移更为有效。作为新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习题,其设计意图也充分凸显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比如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均在习题中有所体现。所以课文内容和课后习题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天然整体,如果有效地加以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魏婉秋[3](2018)在《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研究》文中指出集体记忆是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提升组织内部成员对社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有效的增强社会感召力。它是从当下的现实情况出发,对历史事件及其内在精神进行建构的过程。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建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集体记忆的建构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作用。现阶段,大众传媒朝着更加网络化的方式发展,为集体记忆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致力于研究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的相关内容,旨在为了给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性指导,从而促进我国社会走向更加稳定的发展道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基础部分。正文部分主要有四章的内容,首先对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创伤记忆、英雄记忆以及反思记忆,分析了三种记忆建构类型的内容,为后文对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的分析提供研究思路。随后主要分析了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框架,对九一八事变的新闻报道做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从而得到了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建构集体记忆的历史认同框架、国耻框架以及和平与发展建构框架。其次,对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的意义进行探讨,从而为今后大众传媒对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的建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加深了记忆建构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九一八事变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应该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建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才能展现出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大众传媒更好地宣传主流价值观,从而提升广大民众心中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的深度。通过对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的研究,运用集体记忆建构理论和大众传媒功能理论去解读九一八事变,有利于加强民族精神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使人们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更加深入,警示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除此之外,大众传媒对九一八事变的建构是社会各界所期待的,其建构成果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李学成[4](2017)在《张学良不抵抗思想根源剖析》文中提出关于"九一八""不抵抗"问题近年来学界多有争论,张学良获得自由之后明确表示不抵抗的责任在他,与蒋介石无关。张学良不抵抗的思想根源在于深知日本军事实力而怯战;为保存实力而扎根华北;缺乏民族和国家意识。

丁昌明,王琦岚[5](2017)在《两道一脉相承的“不抵抗”命令》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猝临时,给中国军队的第一道命令(不抵抗),既不是张学良、也不是蒋介石下达的。以铣电为代表的命令是"根命令",张学良和东北军的命令是"子命令"。"子命令"和"根命令"是一脉相承的。产生不抵抗政策的原因:蒋个人本质之使然;国力孱弱之无奈;对日本"胃口"之误判;寄国际调停之幻想。任何政策都要受到实际效果的检验。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时空下,其效果可能会有云壤之别。作为政治家,要荣辱兼收,不可能做到两头通吃,更不能因为效果"糜烂",就否认曾经下达的命令。

朱宇[6](2017)在《“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原因透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学良在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他政治生涯中许多做法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本文拟对他"九一八"事变"不抵抗"表现,做一考察分析,从侧面追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阴谋历史,使我们对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表现有更多了解,这不但有助于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也会引领后人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思索,审视历史,警策未来。

李东朗[7](2017)在《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文中研究指明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邱霞[8](2016)在《张学良的功过是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关于张学良的非议颇多,但大多站不住脚。对待历史人物,应按照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等方面给予公正客观的评判。本文认为,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不管他身上带有多少时代、阶级和个人的局限,他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石泉[9](2016)在《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对日态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邻邦。从古代开始两国就保持着长时间的交流往来。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后逐渐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东北,并扶植奉系军阀势力,加强对东北的控制和掠夺。1931年发动了军事入侵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面对日本对东北的侵略扩张,对日态度前后是有变化的。起初他通过支持东北民族资本企业发展,大力修建东北铁路系统来抵制日本的入侵。而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时,张学良却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东三省。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认为:张学良主政时期对日态度经历了由抵制到不抵抗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有受中央政府影响的因素,也有对“国联”的过度依赖等等。他的不抵抗政策直接导致了东北的沦陷和严重的民族危机,此后日本以东北为基地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

吴景平[10](2016)在《寄望国联解决中日冲突的尝试宣告失败——蒋介石的对日和战抉择系列之三》文中指出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二、试探“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探“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2)2017部编版与2001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八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初中历史教科书沿革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旧两版历史教科书习题的设计概述
    一、2001人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论述
    二、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下册)历史教科书习题设计论述
第三章 新旧两版历史教科书习题的比较概述
    一、题型数量比较分析
    二、习题分布的比较分析
    三、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习题栏目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教科书习题比较视野下教学设计研究
    一、充分利用课后习题进行教学设计
    二、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习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3)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
    一、创伤记忆
    二、英雄记忆
    三、反思记忆
    四、以《光明日报》为例对集体记忆的呈现
第二章 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框架
    一、历史认同框架
    二、国耻框架
    三、和平与发展框架
    四、以《人民日报》为例对建构框架的呈现
第三章 大众传媒建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的意义
    一、催生与滋养国家文化自信
    二、凝聚与维系民族共同情感
    三、延续与强化个体记忆认同
第四章 发挥网络优势建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
    一、网络提升个体建构记忆的参与感
    二、网络增强集体记忆建构的多元性
    三、网络引领记忆叙事文本走向生活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原因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学良不抵抗政策形成的社会基础
二、张学良对日本最高层决策的误判和对国际势力作用的幻想
三、张学良“不抵抗”决定是基于深厚爱国思想的策略上的妥协

(7)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9)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对日态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1章 张学良主政前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1.1 明治维新后日本侵略理论的形成
    1.2 日本扩张政策的实施
        1.2.1 对台湾和朝鲜的侵略
        1.2.2 对东北的全方位掠夺
    1.3 与奉系军阀矛盾的激化
第2章 张学良主政东北
    2.1 张学良主政东北与东北易帜
    2.2 张学良主政后对东北的发展建设
        2.2.1 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2.2 维护东北铁路权益
        2.2.3 重视文化教育和制度建设
        2.2.4 支持抗日团体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3章 张学良对“九一八”前后日本入侵东北的处理
    3.1 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对东北的入侵
        3.1.1 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3.1.2 东北当局对两起事件的处理
    3.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3.2.1“九一八”事变爆发
        3.2.2 张学良对事变的态度
第4章 张学良对日态度变化分析
    4.1 对日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4.1.1 客观形势的判断错误
        4.1.2 受中央政府政策的影响
        4.1.3 事变前的决策失误
        4.1.4“畏日”、“恐日”心理
        4.1.5 对“国联”的过度依赖
    4.2 张学良不抵抗政策造成的结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试探“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设计与实施[J]. 唐艳明.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6)
  • [2]2017部编版与2001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以八年级为例[D]. 宋雅男.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3]大众传媒的九一八事变集体记忆建构研究[D]. 魏婉秋.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2)
  • [4]张学良不抵抗思想根源剖析[J]. 李学成. “九一八”研究, 2017(00)
  • [5]两道一脉相承的“不抵抗”命令[J]. 丁昌明,王琦岚. “九一八”研究, 2017(00)
  • [6]“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抵抗”原因透析[J]. 朱宇. 学理论, 2017(03)
  • [7]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J]. 李东朗. 史学集刊, 2017(01)
  • [8]张学良的功过是非[J]. 邱霞.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12)
  • [9]张学良主政东北时期的对日态度分析[D]. 石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6(02)
  • [10]寄望国联解决中日冲突的尝试宣告失败——蒋介石的对日和战抉择系列之三[J]. 吴景平. 世纪, 2016(02)

标签:;  ;  ;  ;  ;  

探寻“9月18日”事件不抵抗的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