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黄玥[1](2021)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图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厉娜[2](2016)在《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改下,中学美术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在美术教学中,学科教师们也尝试着很多不同的先进教学模式,其中就有“问题设计教学模式”。但是,在美术的实践教学中,“美术问题设计教学”的理论还尚未完善,还不能完全实现有效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中学实习期间,笔者发现问题教学思想被许多有经验一线美术教师釆用,但是仅仅是将所设计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的“填鸭式”,而不是把“问题设计”当作整堂课的“中心”这样的美术课堂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问题精心设计所得到的课堂效果。本文是针对高中美术教学“问题设计教学”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中学现阶段美术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出发,并对中学美术教学中问题设计环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描述归纳美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并得出存在的问题缺少对美术课堂问题设计的意识,一部分教师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设计,但是设计中尚有缺陷,对大量的一线教师教案进行收集分析得出问题如下:设计覆盖范围小,答案缺乏想象空间,问题设置回答形式单一。同时,对一线教师的教案问题设计进行分析,笔者针对这类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真实的设计课程案例进行分析针对发现具体实施中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不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原则策略并加以论证。第四部分主要是在正确认识美术设计教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后,扎根于美术设计模块课堂教学的日常实践中,通过对“问题设计”相关的教学和具体的美术教育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美术课教学过程中的有效问题设计为具体的切入点,在结合中学美术学科特点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并设计出对学生有审美启发,激发对美术学科兴趣,突出设计思维的问题,探索美术问题设计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李亚楠[3](2015)在《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外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学困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学困生作为学生中一类特殊的群体,正在不断地受到研究者们更多的关注。而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在人类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要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之中,化学的中心科学地位就毋庸置疑。但是现在却有很多学生困惑于化学的学习,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化学学习的困境,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从化学学习中学困生的普遍存在、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各不同,以及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3个方面来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第二部分,阐述了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综述,包括关于一般学困生的研究概述和化学学困生的研究概述。其中关于一般学困生的研究概述从学困生的成因研究、类型研究、转化策略研究三方面阐述;关于化学学困生的研究概述分别从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策略两方面阐述。第三部分,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化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转化措施,帮助化学学困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研究任务是选择研究案例、深入了解研究案例、转化研究案例。研究方法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具体的手段是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干预矫正法。第四部分,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化学学困生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化学学困生的特征。例如,化学学困生在学习化学时没有认清化学学科的本质特点,对于化学知识只是盲目识记;化学学困生不善于运用化学思想解决问题;化学学困生在化学学习中只是盲目的做大量习题,不善于总结思考,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五部分,根据对化学学困生的界定,选取了三个研究案例,分别是LLG、ZYY和XH,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这三名化学学困生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主要运用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来详细的揭示他们各个方面的情况和特征。第六部分,根据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和现状,结合研究中得到的结论和启示,分析了影响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并且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其中,关于化学学困生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化学学科因素三方面来具体阐述。关于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建议分别从对化学教师的建议、对化学学困生的建议、对家长的建议以及对学校的建议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七部分,阐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笔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张渝佶[4](2014)在《重庆市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重庆市2010年启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已经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重庆市教委提倡的“高效课堂”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能力。由于自我调控学习是根据元认知,补充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等相关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感。本课题主要是对重庆市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研究。期望找出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知识,更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体综合能力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促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上做到良性进步。同时本课题也希望为推动中学生物课改做出一定的理论支持。本论文通过文献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育统计学原理等方法,对重庆市12所中学的600名高一学生和42名生物教师经行调研分析。了解重庆市高一生物课堂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能力的情况。论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部分为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对自我调控学习和元认知等概念作了相关界定,然后对自我调控学习的国内外研究作了详细的综述;第三部分的课题研究设计与方法,确定了本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并对研究工具的设计、信度、效度作了分析。第四部分是调研分析,了解到当前重庆市的学生对于自我调控学习能力他们的平均水平,以及教师在“高效课堂”的环境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问题意识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学习。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反思,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教学方面对自我调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意见,以期望能在一线教育中,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推广。从而促使新的教学方式逐渐进入传统课堂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做课堂中的主人翁,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徐岩[5](201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这种把人放在教育首位的观点的确认,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主体性的珍视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渴求。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坚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是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和加强,并站在新课改的角度,提出存在于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而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出。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这一主题。第一章前言部分主要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引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然后又从国内、国外两方面进行阐述现状,最后提出研究过程的路径和方法。第二章主要讲的是“以人为本”及“以人为本”理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渊源,然后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马克思主义时期、科学发展观时期的以人为本,在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以人为本”的涵义,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第三章讲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改革现状如下,首先是各高校致力于提高吸引力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其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一定成果。存在的问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落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没有提高。而导致以上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教师的主体性未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未充分的调动,同时对素质教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第四章重点阐述“以人为本”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措施: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育人意识;在教学方式上推行主体性教育强化服务意识;在教育效果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把以人为本与与时俱进相结合的思想。

唐希[6](2013)在《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其生存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也是党和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发展的教育类型。农村职业教育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已有2.6亿农民工,然而,无论是向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可见,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迫在眉睫。对此,国家也已出台大量相应政策。然而,农村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又是怎样呢?国家的政策期待与学校具体实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都有哪些?本研究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的差距切入,选择一所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为个案,试图通过具体呈现农村职业学校目前的生存状态,同国家的政策设计进行对话,凸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尝试从教育与社会流动、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视角出发,对距离存在合理性进行解释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法、实地考察法和深入访谈等方法,以贵州省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个案,描述学校的生存状态,认为:在四大不同利益主体,即国家、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学校的生存状态复杂且困境重重。具体来看,学校主要呈现出市场化、去农化和升学性特征;生源困境、师资匮乏且综合素质不高、升学还是就业之困是学校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导致学校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当地人生活观念则是学校发展困境的助推器。将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困境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中,本文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不能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宏观的政策期待及现有的配套教育设施不能较好的满足农民改变身份、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要想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国家及地方提供配套政策服务,但职业学校增强自身内部实力是关键。研究围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展开,以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进行一个个案分析来生动的呈现发展的困境表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文献回顾、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从总体上对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所在县域的经济社会及其教育情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第三章分别从国家、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四类利益主体的角度,立体的呈现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凸出其发展困境的必然性。第四章是对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困境的总结,并同时展开对其困境原因的分析。第五章作为总结和反思部分,由盘县职业教育的困境展开,进一步的分析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对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给出相应的思考和意见。

范白丁[7](2012)在《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学术传统,同时又受过系统的现代艺术科学训练,并且还是将德语世界的艺术史学带到英语世界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艺术史领域内每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他的图像学研究不仅对艺术史学科影响深远,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旨在揭示潘诺夫斯基从一位普通的学子成长为着名学者并形成自己成熟的学术思想的历程。以往对他的研究通常只是在纯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本文将潘诺夫斯基置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知识环境中,尽量重建他所处的时代情境,考察他作为一位职业艺术史家身处在现实社会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这种环境对他学术研究的影响。此外,潘诺夫斯基有许多早期的德语着作在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因为包括语言在内的若干原因这部分着作常常被人忽略或者有意地回避;本文则试图结合他的核心理论着作和实践研究,在其知识环境的背景下呈现出他思想形成的清晰脉络。

苏强[8](2011)在《教师的课程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观国内外的课程观研究,多数研究都只是采用单一的研究取向来探讨教师课程观,而对影响它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形成归因却很少涉猎,于是也就不能对教师课程观的整体样态形成一种全观的认识。因此,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取向,来探查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存在质态。首先,以立意取样的方式,采用自编的“教师课程观的调查问卷”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区域的17个省(市、自治区)的1700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课程观的分布样态、构成及特点,并对各种变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其次,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对选取的10位中小学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获取的原始资料上运用扎根理论原理进行概念抽绎并分析比较。研究显示,其一,中小学教师在性别、教龄、学校类型、地区(城市与乡镇)、职务、学历、学科、区域(东部、中部与西部)等统计变量上,以及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培训次数的不同,其课程观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中小学教师最重视生态整合取向,其次为技术理性主义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社会责任取向、折中主义取向、学术理性主义取向。尽管教师最认同生态整合取向,但也不排斥其它五种取向,表明了教师课程观中存在着“后设取向”的特点。其二,影响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共性因素归要为教师、教材、学生、制度、环境等五个层面;不同教龄的教师的课程观在专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其存在样态也具有差异,并随着个体与环境的动态持续交互而逐步形成稳定的课程信念,呈现出了一定的脉络性特征。在量化研究方面,本研究发现与先前的一些国外研究结果存有较大区隔,表明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及社会脉络对教师课程观的存在质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彰显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历史性、独特性和境遇性。我国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存在形态。但是,课程观在实践转化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与现象,原因在于长期积淀的社会文化心理格度的钳制;在于教师的前在课程信念的固着性与独特性;在于课程改革对课程观的意涵并未进行明确诠释,只是隐含在其倡导的课程理念、思想及理论中。由是,人们在课程观转型的主题上也就不能达成共识,并呈现出众说纷呈的态势。共识的缺失也就不能实现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理性组合;而缺少核心价值的导范,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众多一线教师对课程观的理解偏差与行为失范。因此,发展性课程观是在批判传统课程中根深蒂固的、至今仍存在于现实课程活动中的观念和行为,以及人与课程之时代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课程观转型的时代主题。发展性课程观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据,它的核心质素是教化个体与改良社会,而教化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进而促成社会发展。构筑发展性课程观的互动、共生及再造的实践机制,廓清其运演的机理,以激发个体的生命自觉、构筑和谐的课程生态、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及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周秋君[9](2011)在《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中国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动力,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30年(主要时间跨度为1975-2005年)互动历史中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作者构思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并将其概念化为“国家互动的双向度路径”,以此重新解读中欧关系的深层属性。所谓“双向度”,实际指的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向度上的互动事实,即行为体一方面与处于转型之中的国际体系发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与对方行为体进行互动。作者主要使用两个概念来诠释上述两个向度的问题:在体系向度上,国家与国际体系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国家社会化”,即,中国或者欧盟各自以内化国际体系规范的方式来适应变动中的国际体系;而在单元互动向度上,国家互动的方式则体现为“身份互构”,即,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本文的分析路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理论方面,灵感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启发,它们为本路径的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实践方面,中欧30年互动的历史也为文本的研究议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甲欧关系进行重新解读,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反映目前还较少为学者所涉足的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二是揭示国际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从本文所做的中欧关系案例中基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互动双方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化”抑或是“身份互构”,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唯有始终将这些概念置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背景之下,方能更加理性地讨论中欧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与理解中欧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海波[10](2010)在《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是公认的传播学奠基人,以5W模式、内容分析法和宣传研究等学术成果而广为人知。但另一方面,拉斯韦尔又是一个被传播学严重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传播理论几乎从未得到过认真的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拉斯韦尔的政治学说,试图对其为何从事传播研究以及他给传播学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做一个初步的考察。拉斯韦尔的传播研究可分为三部分:一是一战之后的宣传研究,二是二战期间的心理战研究,三是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宣传研究。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探讨构成了本论文的主要框架。论文第一章阐明了拉斯韦尔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他所关注的各种传播问题有着内在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二章着重分析了拉斯韦尔的一战宣传研究,认为其特点在于强调宣传与民主的关系,视之为资本主义传统民主制度的补救手段,把它看作必不可少的舆论控制方式。拉斯韦尔的一战宣传研究综合了当时流行的大众社会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同时也初步显示了他的政策学思想的萌芽,理由是他对宣传部门与决策机构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第三章探讨了拉斯韦尔的心理战研究。我们注意到,二战初期正是拉斯韦尔政策学的形成阶段。拉斯韦尔对政策学的建构,既来源于传播领域,又影响了传播领域,这突出地体现在了洛克菲勒传播研讨班关于传播研究要服务于公共政策的主张之中,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学者要提供政策成功所需的情报信息。第四章考察了拉斯韦尔的共产主义宣传研究。我们认为,它的主要宗旨在于设计一套遏制和瓦解共产主义宣传的办法,以对付作为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主要对手苏联。这是拉斯韦尔政策学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第五章尝试从拉斯韦尔的情报功能理论的角度在整体上观照其传播研究。由于拉斯韦尔的传播研究都是以战争为背景而展开的,这使得他格外重视情报的作用。他的环境监视功能与决策过程理论,都以情报概念为中心。情报功能是拉斯韦尔对传播在战争中的作用的最终概括,也是他对其本人理论研究的自我定位。本文最后认为,拉斯韦尔在传播思想史上代表了从哲学传播观到政策学传播观的转型。前者从人的本质的角度看待传播活动,后者从控制的目的对传播加以利用。政策学传播观主导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其影响至今未绝。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二、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方法
    三、国内外问题设计研究的现状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美术中设计模块的设置及教学现状
    一、中学美术中设计模块的设置
    二、中学美术中设计模块存在的意义
    三、中学美术设计模块问题设计的意义
    四、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问题现状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中学美术设计模块的课程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中学美术设计模块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二、教学案例总结与评述
第三章 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问题设计的具体原则和对策
    一、问题设置原则的理论依据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策略
    三、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四、以明确的设计审美目标为基准
    五、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
    六、问题与讨论的有机结合
第四章 教学问题设计理论下的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案设计
    一、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案设计
    二、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案设计评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化学学习中学困生比较普遍
    1.2 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
    1.3 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2 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综述
    2.1 关于一般学困生的研究概述
        2.1.1 关于学困生的成因研究
        2.1.2 关于学困生的类型研究
        2.1.3 关于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2.2 关于化学学困生的研究概述
        2.2.1 关于化学学困生的成因研究
        2.2.2 关于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3 研究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任务
    3.3 研究的方法
4 化学学困生的界定和特征分析
    4.1 化学学困生的界定
    4.2 化学学困生的特征
5 化学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5.1 个案研究 1——研究案例 LLG
        5.1.1 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
        5.1.2 LLG 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5.1.3 对 LLG 转化策略的实施
        5.1.4 对 LLG 的转化结果
    5.2 个案研究 2——研究案例 ZYY
        5.2.1 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
        5.2.2 ZYY 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5.2.3 对 ZYY 转化策略的实施
        5.2.4 对 ZYY 的转化结果
    5.3 个案研究 3——研究案例 XH
        5.3.1 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
        5.3.2 XH 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6 结论与启示
    6.1 影响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因素
        6.1.1 内部因素分析
        6.1.2 外部因素分析
        6.1.3 化学学科因素的影响
    6.2 关于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建议
        6.2.1 对教师的建议
        6.2.2 对化学学困生的建议
        6.2.3 对家长的建议
        6.2.4 对学校的建议
7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重庆市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时代背景
        1.1.2 我国现阶段中学生物学发展背景
        1.1.3 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自我调控学习
        2.1.2 元认知理论
        2.1.3 自我调控学习理论与元认知理论的关系
    2.2 国内外发展状态
        2.2.1 国外发展状态
        2.2.2 国内发展状态
    2.3 影响自我调控学习的因素
        2.3.1 内因
        2.3.2 外因
    2.4 自我调控学习的理论发展
    2.5 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生物课堂上的观测量表
        3.2.2 自我调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调查问卷设置
        3.2.3 对教师的随机访谈问卷设置
    3.3 研究路线
4 高一生物教学自我调控学习能力调研分析
    4.1 听课观察量表统计与分析
    4.2 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
        4.2.1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4.2.2 教师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4.3 教师的访谈分析
5 生物教学中自我调控学习能力提升的总结与展望
    5.1 生物教学中自我调控学习能力提升的总结
        5.1.1 教师方面
        5.1.2 学生方面
        5.1.3 教学方面
    5.2 生物教学中自我调控学习能力提升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以人为本”及“以人为本”理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
    2.1 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
    2.2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
    2.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
    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以人为本”的涵义
    2.5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
    2.6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现状
    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3.3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以人为本”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措施
    4.1 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育人意识
    4.2 将“主体性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推行,强化服务意识
    4.3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质量意识
    4.4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
    4.5 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把以人为本同与时俱进的思想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2.1 农村教育研究
        2.2 职业教育困境研究
        2.3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出路的研究
        2.4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盘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描述
    第一节 盘县经济与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1.1 盘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2 盘县教育基本情况
        1.3 盘县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第二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概况
        2.1 学校重点专业设置情况
        2.2 其他特色项目建设
第三章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面面观
    第一节 国家定位中的盘县职校
        1.1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 地位变动中的盘县职校
    第二节 学校领导心中的盘县职校
    第三节 老师眼中的盘县职校
    第四节 学生及家长眼中的盘县职校
    第五节 一次学校教职工大会
    第六节 希望在何方
第四章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困境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特征分析
        1.1 市场化特征
        1.2 去农化特征
        1.3 升学性特征
    第二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困境的具体表现
        2.1 生源困境
        2.2 师资匮乏且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2.3 升学还是就业之困
    第三节 盘县职校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根本原因
        3.2 当地人的生活观念是助推器
第五章 对本研究的进一步分析和反思
    第一节 进一步的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为何呈边缘化生存状态
        1.1 社会结构分化
        1.2 教育类型分化
        1.3 教育政策和人才市场偏普
        1.4 国家利益诉求
        1.5 教育选择主体和教育提供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反思:农村职业教育向何处去
        2.1 教育的功能——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2.2 农村职业教育不具地位教育特性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相关政策文件
附件三:相关图表
后记

(7)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少年欧文
第二章 大学时代
    一 自由的学习
    二 巨人的肩膀
        老师弗格
        丢勒的荣誉
        戈德施米特的幽默
        两位恩师与世纪末的学术
    三 关于丢勒的论文
    四 潘多拉的婚姻
第三章 对艺术史问题的思考
    一 从眼睛到精神
    二 从艺术意志到内在含义
第四章 苏格拉底的困窘
    一 结缘伯乐
    二 商业与文化
        金融世家与文化科学图书馆
        瓦尔堡家族与汉堡大学的建立
        学者们的研究院
    三 潘诺夫斯基老师
        编外讲师的压力
        从讲师到教授
        潘诺夫斯基与学生们
第五章 图像与思想
    一 在传统中追溯
    二 外观世界的智性法则
    三 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
        卡西尔的象征形式
        时间线索中的空间问题
    四 图像学的形成
        图像学的前奏
        描述与内容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后记

(8)教师的课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课程范式的语义转向
        (二) 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期待
    二、文献综述
        (一) 课程观的历史图式
        (二) 课程观的研究进展
        (三) 课程观研究的评述
    三、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科学合理之教育政策的制订
        (二) 有利于拓宽我国课程观研究的视域
        (三) 有益于多元化课程设计理念的倡导
    四、研究的设计
        (一) 目的与问题
        (二) 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教师课程观的意蕴
    一、课程的意涵
    二、教师信念的意涵
        (一) 信念
        (二) 信念系统
        (三) 教师信念
        (四) 信念与知识的区辨
    三、教师课程观的蕴涵
        (一) 教师课程观的概念
        (二) 教师课程观的特性
        (三) 教师课程观的功能
第二章 课程价值取向的意蕴及历史谱系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意蕴
        (一) 价值
        (二) 价值取向
        (三) 课程价值取向
        (四) 课程价值、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之间关系的区辨
    二、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图式
        (一) 不同"主义化"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兴替
        (二) 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之间的论争
        (三) 知识性质从客观绝对走向建构生成
    三、课程价值取向的内在向度
        (一) 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二) 技术理性主义取向
        (三) 人文主义取向
        (四) 社会责任取向
        (五) 折中主义取向
        (六) 生态整合取向
第三章 教师课程观的构成、特点及形成归因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架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工具
        (四) 信度和效度检验
        (五) 正式施测
        (六) 资料分析
    二、中小学教师课程观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 中小学教师课程观分布的总体状况
        (二)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三)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四) 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五) 不同地区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六) 不同职务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七) 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八) 教研活动对教师课程观影响上的差异分析
        (九) 新课程培训对教师课程观影响上的差异分析
        (十) 不同区域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十一) 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课程观上的差异分析
    三、中小学教师课程观形成归因之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 研究结果分析
        (二) 综合分析
        (三) 研究结果讨论
    四、研究结论
        (一) 量化研究方面
        (二) 质化研究方面
第四章 教师课程观的实践转化
    一、正确定位:课程观实践转化的逻辑前设
        (一) 廓清实践转化之课程观的性质
        (二) 明确课程观向实践转化的目的
        (三) 澄清课程观向实践转化的价值
    二、意涵异化: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实然问题
        (一) 课程观在实践转化中异化的特征
        (二) 课程观在实践转化中异化的根源
        (三) 课程观在实践转化中异化的后果
    三、机制创新:课程观实践转化的必由之路
        (一) 内生机制:体认教育终极价值是课程观实践转化的逻辑基点
        (二) 外化机制:观照教育实践生活是课程观实践转化的逻辑归宿
        (三) 保障机制:构筑学校文化生态是课程观实践转化的逻辑条件
第五章 发展性课程观:课程观转型的逻辑路向
    一、课程观转型的时代境域
        (一) 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悖谬
        (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话语论争
        (三) 课程观的"翻新"与课程教学问题"如旧"的困境
    二、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一) 逻辑基点:社会文化生态的迁变
        (二) 逻辑理据: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三) 逻辑路向:社会意识的生产性转变
    三、发展性课程观的释义
    四、发展性课程观的实践运演
        (一) 互动机制:激发个体的生命自觉
        (二) 共生机制:构筑和谐的课程生态
        (三) 再造机制: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
    五、发展性课程观形塑的策略选择
        (一) 确立社会核心价值
        (二) 发展教师的哲学思维
        (三) 形构教师的专业认同
        (四) 构筑教学共同体
        (五) 创新教师教育机制
        (六) 健全教学视导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状况
        1.2.1 国别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1.1 以中国为例
        1.2.1.2 以欧盟为例
        1.2.2 案例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1.2.3 互动进程中的中欧关系
        1.2.4 小结
    1.3 研究对象说明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对象概况
        1.3.2.1 中国概况
        1.3.2.2 欧盟概况
    1.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解中欧关系的主要理论视角
    2.1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1.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1.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1.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1.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2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2.1 权力与复合相互依赖
        2.2.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2.2.3 国际制度与合作路径
        2.2.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3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3.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2.3.1.1 崛起于"新-新"辩论的建构主义
        2.3.1.2 常规建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2.3.1.3 国际关系的理念主义路径
        2.3.2 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路径
        2.3.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3.2.2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3.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2.4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观
        2.4.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2.4.1.1 一个"非美国"学派的前途
        2.4.1.2 作为社会形态的国际关系
        2.4.1.3 区别于美国学派的属性
        2.4.2 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路径
        2.4.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2.4.2.2 国际社会里的合作动力
        2.4.2.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2.4.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第3章 另一种解读视角:社会化、身份建构与中欧关系
    3.1 主流理论的启发与解释困境
    3.2 一种社会学取向的分析路径
    3.3 重要概念界定
        3.3.1 国际体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3.3.2 国际体系单元:作为社会人的国家
        3.3.3 单元互动的双向度路径:社会化过程与身份互构
第4章 中欧合作的起步与磨合期:1975-1989
    4.1 1975年前的交往简史
        4.1.1 在两极国际格局下
        4.1.2 启航中的缓慢进展
        4.1.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2 "第16号北约成员"?
        4.2.1 尼克松访华的铺垫意义
        4.2.2 重塑"三个世界"理论
        4.2.3 反苏统一战线下的合作
    4.3 独立的外交政策
        4.3.1 成为禁忌的"三个世界"理论
        4.3.2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4.3.3 改革开放与中欧合作
第5章 中欧合作的挫折与新动力:1989-1995
    5.1 天安门事件及其后果
        5.1.1 突如其来的打击
        5.1.2 缓慢复苏与新动力
        5.1.3 "阿喀琉斯之踵"?
    5.2 直面后冷战时代
        5.2.1 找寻出路的中国
        5.2.2 加快统一的欧洲
    5.3 90年代中期的大跨越
        5.3.1 直线上升的交流互动
        5.3.2 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
第6章 中欧合作的提升与强化:1995-2005
    6.1 与全球经济共生
        6.1.1 中国的入世梦想
        6.1.2 欧盟的"一点帮助"
        6.1.3 欧盟的中国崛起观
    6.2 中欧的政治接触
        6.2.1 欧盟对华政策文件
        6.2.2 中国-欧盟政治对话
        6.2.3 中国对欧政策文件
    6.3 合作的战略性路径
        6.3.1 中国:世界威胁还是好公民?
        6.3.2 欧洲经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6.3.3 伊拉克战争与大国关系
第7章 社会化与中欧合作——从体系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7.1 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7.1.1 国际体系变迁的显着特征
        7.1.2 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社会的责任意识
        7.1.3 欧盟:联合自强与国际社会的民事力量
    7.2 习得国际社会规范
        7.2.1 规范内化的三个进阶
        7.2.2 中国:从体系外到体系内
        7.2.3 欧盟:从内部化到国际化
    7.3 一个案例:从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看中欧关系
        7.3.1 亚欧会议的制度特征
        7.3.2 亚欧会议机制对区域合作的意义
        7.3.3 亚欧会议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意义
        7.3.4 小结
第8章 身份认同与中欧合作——从互动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8.1 中欧身份关系假设
        8.1.1 意识形态对手
        8.1.2 利益相关者
        8.1.3 竞争对手
        8.1.4 学习榜样
        8.1.5 战略伙伴
    8.2 影响中欧合作身份的因素
        8.2.1 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8.2.2 中欧集体身份评估
    8.3 中欧合作的身份演变历程
        8.3.1 中欧身份关系的演变
        8.3.2 中欧身份认同的小结
第9章 结束语
    9.1 观念与身份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
    9.2 客观认识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9.3 未完成的使命与潜在的探究空间
参考文献
后记

(10)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拉斯韦尔与传播研究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1.5 关键概念界定
    1.6 文献综述
    1.7 研究方法
    1.8 主要创新与限制
2 拉斯韦尔的舆论管理理论
    2.1 宣传与民主——舆论管理的出发点
    2.2 民主危机——舆论管理的时代背景
    2.3 大众社会论——舆论管理的理论依据
    2.4 舆论管理的方法——宣传策略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拉斯韦尔的心理战研究
    3.1 战争危机及其后果
    3.2 5W模式的诞生
    3.3 法西斯宣传研究
    3.4 拉斯韦尔的心理战理论
    3.5 本章小结
4 拉斯韦尔的共产主义宣传研究
    4.1 拉斯韦尔的仇共心理
    4.2 芝加哥地区共产党宣传研究
    4.3 "我们时代的世界革命"
    4.4 拉斯韦尔的反共宣传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拉斯韦尔的情报功能理论
    5.1 卫戍国家与情报功能
    5.2 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
    5.3 决策过程中的情报功能
    5.4 建立全球监控系统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四、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历史纲要(上)》图片研究[D]. 黄玥.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美术设计模块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D]. 厉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3]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个案研究[D]. 李亚楠.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4]重庆市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研究[D]. 张渝佶.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1)
  •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研究[D]. 徐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3)
  • [6]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D]. 唐希.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7]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D].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5)
  • [8]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 苏强. 西南大学, 2011(10)
  • [9]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 周秋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10]拉斯韦尔战时传播理论研究[D]. 高海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