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41相中苯乙烯聚合的研究

MCM-41相中苯乙烯聚合的研究

一、Studies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the MCM-41 Phase(论文文献综述)

杨朝琨[1](2021)在《含氢键供体离子液体催化CO2耦合合成环状碳酸酯》文中认为通过催化转化的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CO2)资源化利用,是解决CO2带来诸多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CO2与环氧化物耦合合成环状碳酸酯是100%原子经济型反应,且产物环状碳酸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备受关注。考虑到CO2分子的动力学惰性和热力学稳定性,需要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才能实现CO2的催化转化。离子液体具有可测蒸气压低、不易挥发、稳定性好、不易燃、溶解能力强等优点,当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时,能够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离子液体结构中引入氢键供体(氨基、羟基、羧基等)、亲核基团(如I-,Br-,Cl-以及其他亲核试剂)等官能团,使得离子液体在催化CO2耦合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从而在CO2催化转化的工业化中存在潜在应用。在CO2耦合反应中,氨基和羟基作为氢键供体能够与环氧化物形成氢键,路易斯酸Zn2+能够与环氧化物形成加合物,亲核基团进攻环氧化物氧的β位从而促进其开环。基于这些要素,合成了三种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基离子液体,与共催化剂碘化锌协同催化CO2与环氧化物耦合反应。系统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耦合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催化反应条件为:120 oC,3.0 MPa,2 h。然后讨论了催化体系的循环性能和普适性能。结合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提出了催化反应机理:氨基、羟基、Zn2+协同活化环氧化物,I-促进开环,碱性基团活化CO2。此外,也通过溶剂法合成了脒基硫脲-碘化锌(ATUI)低共熔基离子液体,ATUI同时含有氢键供体、路易斯酸Zn2+和亲核基团I-等特定官能团,能够在110 oC,1.0 MPa,4 h,无溶剂,无共催化剂的条件下高效催化CO2与环氧丙烷耦合反应,碳酸丙烯酯的收率能够达到95%,选择性为99%。ATUI也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普适性能,即使在90 oC,1.0 MPa,6 h的条件下,也能催化CO2与多种环氧化物发生耦合反应。根据实验结果和文献报道推测出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建立动力学模型讨论氢键供体数目对耦合反应的影响。为了避免过渡金属的使用,合成了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锚定于乙烯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催化剂(mSiO2-V-n,n=1,2,3,4)。首先对mSiO2-V-n的结构进行系统地表征,然后讨论了催化剂mSiO2-V-n在催化CO2耦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mSiO2-V-2因具有合适的聚合离子液体含量和比表面积而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次,优化了催化反应条件,并在优化的条件下讨论了mSiO2-V-2的循环性能和普适性能,该催化剂经过10次循环实验,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并无明显下降,而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SBA-15催化剂仅仅经过3次循环,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就从95%下降到了60%,结果表明通过共聚方法将聚合离子液体锚定于乙烯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通过动力学讨论得出了mSiO2-V-2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结合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提出了羧基、硅羟基和咪唑环C2–H质子协同活化环氧化物,咪唑环上叔氮原子活化CO2,亲核基团辅助环氧化物开环的反应机理。为了将均相和多相催化剂的优势相结合,合成四种氨基功能化的双咪唑基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PBIL-m,m=1,2,3,4)。PBIL-m能够在50 oC左右发生固–液相转变,所以能够在>50 oC时起到均相催化的作用,而在<50 oC时则与多相催化剂类似,易于从产物中分离,同时也避免了使用过渡金属,且具有的氨基、咪唑环C2–H质子等氢键供体能够用于活化CO2和环氧化物。通过催化剂筛选实验发现,PBIL-3由于具有合适的桥连碳链长度而最具催化活性。优化了耦合反应实验条件,并在优化的条件下(100 oC,2.0 MPa,4 h)讨论PBIL-3的循环性能和普适性能,同时也讨论了PBIL-3在80 oC,1.0 MPa,24 h反应条件下的普适性能。通过红外光谱证实氨基能够活化CO2,通过氢核磁谱证实咪唑环C2–H质子能够活化环氧丙烷,基于此提出了CO2耦合反应机理。综上,富含氢键供体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在CO2耦合反应中能够有效活性CO2和环氧化物,因此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mSiO2-V-n和PBIL-m的合成思路对后续催化剂的合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雪婷[2](2021)在《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西罗莫司属于BCSⅡ类药物,通过制剂的手段改善其溶解度是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方法。自微乳给药系统(Self-mic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MEDDS)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但液体形式限制了该制剂的储存与使用。课题组前期筛查并优化了西罗莫司自微乳(SRL-SMEDDS)的处方,并用介孔硅(Mesoporous silica,MS)对SRL-SMEDDS进行吸附固化。研究发现SRL-SMEDDS-MS中SRL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得到改善,但仍然低于SRL-SMEDDS。因此,系统考察MS的表面性质、孔径大小和孔道结构对SRL-SMEDDS吸附固化、体外溶出和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介孔硅固化难溶性药物自微乳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为硅源,制备3 nm孔径的MSN-1;在水/辛烷两相中同时进行TEOS的水解缩合和苯乙烯的聚合反应制备6 nm孔径的MSN-2;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77,P123)为模板剂,TEOS为硅源,制备6 nm孔径的SBA-15。MS表面带有硅羟基(MS-H),易于进行表面修饰。分别以三甲基氯硅烷、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丁二酸酐为修饰剂,对MS-H进行甲基(MS-M)、氨基(MS-A)、羧基(MS-C)的后嫁接修饰,评价MS(-R)(R为修饰官能团)的形貌、孔径、孔容、粒径、比表面积和修饰情况等。(2)通过物理搅拌法制备SRL-SMEDD-MS(-R)并评价其粉体学参数、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变化、理化性质以及体外溶出情况,并研究SMEDDS从MS(-R)孔道中扩散的情况、SRL在MS(-R)中的物理状态以及SRL与MS(-R)的相互作用力,阐明释药的机理。(3)以SBA-15为例,进一步探讨MS表面修饰对SRL体内药动学的影响。采取单次给药六周期交叉的实验方案,以市售制剂雷帕鸣?(Rapamune?)为参比制剂,自制的SRL-SMEDDS、SRL-SMEDDS-SBA-15-H、SRL-SMEDDS-SBA-15-A、SRL-SMEDDS-SBA-15-C和SRL-SMEDDS-SBA-15-M为受试制剂进行考察。结果:(1)电镜结果表明制备出的MSN大小均一,是单分散的球状纳米粒,SBA-15能清晰观察到管状有序的介孔结构。MS电势值为负,纳米粒亲水;MS-M电势值接近0,纳米粒亲脂;MS-A电势值翻转为正,MS-C的电势值又进一步反转为负。(2)SRL-SMEDDS-MS(-R)制剂含量均匀且固化后的SRL-SMEDDS仍具备较好的自乳化能力。粉体学考察结果表明,MSN的粉体学性能优于SBA-15,但表面修饰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吸附性能的下降。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吸附性能的下降与MS表面修饰带来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的损失有关。为保障固化后的粉末均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确定1:1吸附为最终吸附比例。体外溶出结果表明,在0.4%SDS溶液中体外溶出度的大小排序为SRL-SMEDDS-MS-M≈SRL-SMEDDS-MS-C>SRL-SMEDDS-MS-H>SRL-SMEDDS-MS-A,在水溶液中SRL-SMEDDS-MS-M和SRL-SMEDDS-MS-H的溶出度显着降低,与MS-H和MS-M的表面与溶出介质的亲和力下降有关。而SRL-SMEDDS-MS-A在水和0.4%SDS溶出介质中均表现为溶出困难,药物吸附实验以及XPS实验结果中发现SRL与MS-A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力,阻碍了SRL的释药。(3)SRL-SMEDDS-MS(-R)体内生物利用度大小的排序与SDS溶液中的体外溶出度的结果相一致。其中,SRL-SMEDDS和SRL-SMEDDS-SBA-15-H的体内药动学与市售制剂雷帕鸣?相近,SRL-SMEDDS-SBA-15-M和SRL-SMEDDS-SBA-15-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达116.60%和114.27%。结论:适宜的孔径大小和充足的孔内空间有利于MS对自微乳的充分吸附,通过表面修饰,调节MS的表面亲和力以及与SRL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变SRL-SMEDDS-MS(-R)制剂的释药行为。表面官能团在SRL-SMEDDS-MS(-R)的药物释放和肠道吸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MS-M在吸附与释放SRL-SMEDDS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李昭莹[3](2020)在《基于脱氧加氢的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稻壳热解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一系列环境和资源问题,寻找和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效益化石燃料替代品越来越得到重视。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热解转化成生物油是缓解严重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初级生物油存在低热值、高腐蚀性、不稳定性以及与石化燃料的不相容性等缺点,通过脱氧加氢的方法对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油过程进行优化提质。本文选取稻壳作为生物质原料,从“脱氧加氢”的角度对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过程进行研究。“脱氧”角度:对HZSM-5催化剂进行有机碱改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介孔分子筛催化剂MCM-41,对有机碱改性HZSM-5催化剂进行构筑,制备了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基于制备的催化剂,通过使用微波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对稻壳热解。“加氢”角:由于生物质本身是缺氢原料,通过增加废弃大棚塑料薄膜作为多氢材料,向稻壳提供氢源,产生协同作用,达到生物油提质优化的作用;基于H2活性氛围的生物质临氢催化热解为生物油补氢脱氧提供新思路。为了增强HZSM-5的催化活性,使用碱溶液对HZSM-5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脱附和程序升温氨气吸附脱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HZSM-5催化剂上出现了介孔结构,去除了部分外表面强酸性位点,保留了内部弱酸性位点。使用制备的碱改性HZSM-5催化剂对稻壳进行微波加热快速催化剂热解试验(MACFP),在550°C时,微波加热稻壳快速催化热解可获得最高的液相产率41.5wt.%。随着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改性溶液浓度的增加,碳氢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的相对含量在使用2.0 mol/L TPAOH改性HZSM-5催化剂(HT-2.0)时达到最大值45.9%,并且有机碱TPAOH改性的HZSM-5有效减少了焦炭生成。由于有机碱改性的HZSM-5催化剂表面介孔随机无序的缺点,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MCM-41的模板剂,对有机碱改性的HZSM-5催化剂进行二次构筑,制备了“核-壳”复合分子筛催化剂。产物中碳氢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60.5%的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2.0mol/L TPAOH溶液、10 wt.%CTAB、110°C的消解温度和结晶温度以及24h的消解时间和结晶时间。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中MCM-41壳层对单环芳烃的选择性有重要影响,介孔催化剂的低包覆和过多组装都会导致对芳烃的选择性降低。较低的结晶温度降低了HZMS-5表面MCM-41催化剂的形成。另一方面,高结晶温度破坏了HZSM-5的结构。低包覆的介孔分子筛减少多环芳烃的初始裂解,从而导致HZSM-5表面通过大分子缩合形成焦炭,不利于反应的进行,甚至堵塞孔道导致反应无法进行。另一方面,过多的介孔催化剂相对减少了微孔催化剂上的催化活性位点数量,从而降低了催化剂活性。综合微波加热和流化床反应器两种工艺手段,搭建了微波流化床,进一步提高生物质快速催化剂热解的效率。以制备的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为催化重整媒介,比较了流化床与固定床的热解稻壳的区别,使用微波流化床的液相产率明显上升,生物油产物中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67.6%)明显高于固定床热解产物中的相对含量(60.5%)。催化剂的增加会促进脱羰和脱羧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烃类化合物,但是过多的催化剂的添加并不能导致更高的单环芳烃选择性。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经过四次催化剂再生后从67.6%减少到58.3%。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高,不易结焦。对未来的大规模生产使用,提供了可能性。选用高H/Ceff物质(多氢原料)辅助生物质催化热解是提高总原料H/Ceff的有效方法。使用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将稻壳和废弃大棚塑料薄膜进行协同催化热解试验,对生物油进行加氢脱氧,相对于协同非催化热解产物中的碳氢化合物多为长链脂肪烃,协同催化产物中的碳氢化合物多为芳烃和短链脂肪烃。当废弃大棚塑料薄膜在原料混合物中的比例增加时,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质量比1:1.5时取得最大值71.1%。在微波流化床试验中,稻壳和废弃大棚塑料薄膜协同催化三相产率中,液相产率比稻壳单独催化液相产率低,气相产率高。催化剂上焦炭产率变低,多氢原料的供氢作用减缓了过程中前驱物深度脱氢结焦反应。使用微波流化床,当稻壳与废弃大棚塑料薄膜的质量比为1:1.5时,生物油中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较于稻壳单独催化热解有明显提升,其数值为76.9%。为了进一步加氢,使用介微孔复合分子筛,探究了稻壳临氢催化热解这一新思路。稻壳临氢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结焦程度比快速催化热解产物中降低2.3wt.%,氢气的存在减少了焦化反应的程度并增加了气态烃产物的产量。临氢催化热解过程中,脱羰和脱羧等催化脱氧反应和加氢脱氧反应得到增强,液相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高于快速催化剂热解产物中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在临氢热解中,较高的压力可增加催化活性,促进了中间含氧化合物的以脱水而生成碳氢化合物,并且减少了焦炭的形成。高温会加剧焦炭和大分子过渡态芳烃的裂解,从而导致对甲烷和轻质烯烃有更高的选择性,使得产率增加。对稻壳木质素中重要组成部分愈创木酚进行了量子化学模拟,从机理方面阐述了其临氢热解的反应路径。

张力[4](2020)在《胺基功能化聚合物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胺基功能化固体吸附材料在CO2分离方面具有吸附选择性好、能耗低、无设备腐蚀、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论文采用乳液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两种球形聚合物多孔基体材料,经过胺基功能化处理后,得到具有高CO2吸附性能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新型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苯乙烯为单体,基于热引发,通过调节乳液分散相体积分数、第三相的搅拌速度和高速搅拌速度,制备出同时具有良好球形度和均匀孔道结构的聚苯乙烯材料。(2)采用物理浸渍方法,对球形聚苯乙烯吸附材料进行胺基功能化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负载50 wt.%聚乙烯亚胺(PEI,Ms=1800)后,CO2吸附量达3.45 mmol/g,工作吸附量为2.35 mmol/g。但其循环稳定性能较差,经过50次吸/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从2.35 mmol/g下降到2.095 mmol/g,下降了 10.8%。(3)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为单体,基于氧化-还原引发,采用乳液悬浮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球形吸附材料,浸渍负载环氧改性的四乙烯五胺。测试表明,当负载量为50wt.%时,CO2吸附量为2.3 mmol/g,工作吸附量为1.8 mmol/g;经过50次吸/脱附循环后,工作吸附量由1.8 mmol/g下降到1.7 mmol/g,下降约5.5%。此外,材料在250℃时开始分解,在材料使用温度(50℃-120℃)范围内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4)为了进一步简化制备方法,采用一步法制备内含改性四乙烯五胺的球形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吸附材料。测试表明,负载35 wt.%改性四乙烯五胺后,对CO2吸附量为2.0 mmol/g,工作吸附量为1.6 mmol/g;经过50次吸/脱附循环后,工作吸附量仅下降了 3.2%。同样地,材料在250℃时开始分解,因此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可以较好的稳定性。(5)使用工业级原材料对一步法制备球形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吸附材料的实验进行公斤级放大。测试表明,放大样品的孔道结构、CO2吸附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较实验样品有所下降,表明胺基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吸附材料作为工业产品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莫凡[5](2020)在《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文中指出普林斯缩合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碳-碳成键反应,因为其反应灵活、产物多样且经济价值较高而备受关注。工业上普林斯缩合反应主要使用无机酸催化剂,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酸,并带来酸雨,土地酸化等环境问题,同时无机酸还导致设备腐蚀。随着“绿色化学”理念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开发和使用新型绿色的酸性催化剂以取代传统无机酸催化剂。酸性低共熔溶剂(DES)因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得到了重点关注。本文首次将酸性DES用于催化苯乙烯和甲醛水溶液的普林斯缩合反应合成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选用咪唑和对甲苯磺酸合成的DES[Im:2PTSA]作为该普林斯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基于COSMO-RS模型探讨了液-液反应体系的相互作用与相分离过程,研究了普林斯缩合反应机理与DES的形成步骤和机理。DES对反应的催化作用体现在磺酸基团的布朗斯特酸和对甲醛中羰基碳正离子的亲核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促进了反应速控步骤中3-苯丙醇结构中间体的生成,最终推进了反应进程。对苯乙烯和甲醛的普林斯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在100℃,甲醛/苯乙烯摩尔比4:1,DES用量5 mol%,反应时间3小时的条件下,产物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收率为91.9%。;DES相较离子液体更易制备,且能极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在经过四次循环后,DES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性能。最后对本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

吕天明[6](2020)在《麦羟硅钠石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沸石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吸附、催化、分离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开发沸石分子筛绿色高效的合成路线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层状硅酸盐麦羟硅钠石为硅源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其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目前沸石分子筛的晶化机理尚不明确,导致合成具有盲目性,浪费了人力物力。研究沸石分子筛晶化机理可以为沸石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对指导沸石的高效合成至关重要。本论文以麦羟硅钠石为硅源采用水热和固相两种方法制备出不同类型的沸石分子筛,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讨论不同因素对合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以及质谱等手段研究了反应过程中体系内次级结构单元的变化,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沸石分子筛的生长机理进行合理推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麦羟硅钠石为硅源分别在TMABr、TMAOH和胆碱体系中水热转晶制备了omega、Si-Nu-1以及菱沸石和omega沸石。对产物进行系统表征,讨论温度以及初始凝胶配比对合成结果的影响,总结转晶规律,对比分析三个水热合成体系的差异性。(2)利用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法合成了 omega、Si-Nu-1和镁碱沸石,对所合成的沸石分子筛进行系统表征,讨论不同因素对合成的影响,总结转晶规律。循环利用了前驱体合成过程分离出的母液,并制备出纯相沸石。与水热转晶对比,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法具有产率高、合成条件范围广、反应釜利用率高以及废液排放量少等特点。(3)研究了以麦羟硅钠石为硅源水热转晶制备omega、Si-Nu-1和菱沸石的晶化过程并合理推测晶化机理。发现转晶过程中麦羟硅钠石的次级结构单元会根据模板剂的种类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性保留。在TMABr体系合成omega沸石的过程中,四元环和六元环数量逐渐增多,Al原子会优先占据gme笼中六元环的位置。对于Si-Nu-1沸石的合成,双四元环起到促进其生长的重要作用。在胆碱体系中,低硅铝比条件会使麦羟硅钠石中部分六元环保留,而高硅铝比条件下,部分五元环和六元环均会保留并参与目标沸石的生长。(4)在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omega、Si-Nu-1和镁碱沸石的基础上研究合成过程中次级结构单元的变化,合理推断晶化机理并讨论固相转晶相比水热转晶加热过程晶化更快的原因。前驱体合成过程中会形成组成结构单元,它们为目标沸石提供生长表面或结构基础,促进沸石的成核和生长。总结得出无论是水热转晶还是固相转晶,麦羟硅钠石中部分次级结构单元会保留并直接参与目标沸石的生长。

庞晓颖[7](2020)在《新型C4烷基化催化剂的性质与反应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C4烷基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传统液体酸催化剂有着污染环境、酸耗量大等诸多缺点。本文结合离子液体(IL)催化剂和固体酸(SA)催化剂两者的优点,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C4烷基化。这些催化剂通过将SO42-/ZrO2(SZ)分散到中孔MCM-41中,之后将离子液体通过浸渍的方式固定在固体载体上而制备得到。研究了氯代金属盐混合离子液体对异丁烷-丁烯烷基化(C4烷基化)反应的受体性能。这些离子液体是通过将金属氯化物与盐酸三乙胺盐或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以各种摩尔比混合而制备的。以三乙基氧化膦为探针,测定催化剂的Gutmann受体数(AN),并定量测量混合的金属氯酸盐离子液体的路易斯酸度。本文首先制备添加金属离子的固体酸并研究其酸性变化,接着制备离子液体,研究其酸性并将其与固体酸结合来对异丁烷与2-丁烯进行催化烷基化。第二,借鉴前人研究过渡金属化合物助剂对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选择性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尝试将不同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助剂加入不同的烷基化催化体系中是否也会得到相类似的结果。最后进行烷基化评价实验,比较每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第三,将合成好的新型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氮吸附等温线,红外光谱,幻角旋转固态NMR(29Si/31P MAS NMR)和程序升温的NH3脱附等手段表征。结果表明,硫酸氧化锆负载在MCM-41中孔的内孔中,离子液体在维持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让反应分别在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进行,并在25°C下研究了新型IL/SA催化剂的催化行为,结果发现在CSTR中5gIL/SZ-Zn@MCM-41催化剂可以连续催化烷基化反应超过240分钟。所得烷基化物的三甲基戊烷(TMP)量和研究辛烷值(RON)分别达到83.3wt%和98.5wt%。最后,本文研究了用AN值来确定路易斯酸度和催化选择性之间的关系。C4烷基化反应的最适宜AN值约为93.0。研究了受体数目与混合的金属氯酸盐离子液体的形态的相关性。

陈明森[8](2019)在《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介孔限域环境下进行的高分子聚合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聚合反应过程在介孔尺度效应的影响下,通常比常规的聚合反应具有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效率,生成具有量子纳米效应或特殊结构与性能的聚合物。然而,在介孔限域内进行的聚合反应机理,特别是活性聚合的机理尚不明确,介孔模板材料的结构、尺寸与限域聚合所得的产物性能之间的联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在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光响应型智能材料在人工肌肉、柔性机器人、微流体操控等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或含可交换动态共价键的液晶聚合物驱动器都是交联网络结构,存在液晶取向方法复杂、难修复或重复加工性差等问题。在聚合物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实现精准聚合、高分子材料的定制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为中心,从介孔限域聚合性能研究及光响应智能材料可控合成与应用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进行限域聚合之前,首先进行了常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优化。发现2-溴代丙酸乙酯(EBrP)是一种高引发效率的引发剂。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扩链反应证明了聚合过程具有典型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通过改变还原剂类型及其用量、配体类型、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可进一步优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聚合过程中,增加还原剂用量或催化剂浓度,反应速率变快,分子量分布有所变窄;提高温度,聚合表观速率常数增大,反应速率变快。单体转化率随着聚合温度、还原剂和催化剂的量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转化率增大而增大,且与理论分子量较为吻合。例如,当催化剂用量为单体的200 ppm,glucose/CuCl2=15:1时,聚合4小时后单体转化率可达97%,得到PMMA的实测数均分子量为Mn,GPC=48 700 g·mol-1,理论分子量为Mn,theo=48 500g·mol-1,分子量分布为1.27。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以间规立构为主。选用不同种类的配体对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不大。(2)在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SBA-15的介孔限域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聚合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均有所减小。SBA-15的介孔通道可以作为纳米反应器,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具有很强的限域作用。在介孔孔道中获得的PMMA的形态反相复制了SBA-15的本征形态。与未改性的SBA-15相比,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SBA-15可以吸附更多的单体混合物溶液。与常规ARGET ATRP聚合所得的C-PMMA相比,介孔限域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规立构比例均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比例有所减少。硅烷偶联剂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所得的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未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及常规聚合所得的C-PMMA。(3)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中进行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改性后及聚合后的HNTs骨架结构没有被破坏,仍能保持其晶型结构,但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依次下降,表明HNTs改性成功且在限域空间内进行了聚合反应。与常规聚合所得的PMMA相比,在HNTs限域空间内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分子量明显增大且分子量分布仍然保持较窄,等规立构含量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含量有所降低。这与以上改性介孔材料限域聚合中的结论相一致。(4)在不同类型的介孔材料限域苯乙烯(St)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时,与常规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相比,在三维立方连续结构MCM-48孔道中进行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反应时显示出高效的等规立构定向立体选择性聚合。在棒状SBA 15(2D),球形SBA-15和MCM-41(1D)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但分子量分布变宽。在球形MCM-48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同时分子量分布变得更窄。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之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大小均有所下降。例如:MCM-41/PS的比表面积从原来的1236.0 m2·g-1降低到601.9 m2·g-1,总体积从0.804cm3·g-1降低到0.231 cm3·g-1。FT-IR结果表明,苯环的伸缩振动在介孔材料孔道内受到限制。此外,刻蚀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后得到的聚合物复制了相应的介孔二氧化硅模板的形态。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介孔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对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具有特殊的限域作用。(5)在介孔材料表面引发ARGET ATRP接枝法中,利用“grafting from”策略,先将引发剂2-溴异丁酰溴锚定到介孔材料SBA-15的孔壁上,然后通过表面引发ARGET ATRP方法,在混合溶剂(环己酮/DMF=1:2)下,实现了功能单体GMA的可控接枝聚合,得到了SBA-15-PGMA复合材料,接枝聚合物的厚度(10-40 nm)和分子量(13100-74 500 g·mol-1)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聚合反应时间进行调控。并且所得复合材料仍具有链末端活性功能,加入第二单体可制备出结构更复杂的杂化材料。此外,由于SBA-15-PGMA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高反应活性环氧基,还有望对其进一步改性或后功能化。这为在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中接枝具有预定结构、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刷,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简便的方法。(6)采用ATRP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线性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高分子量(Mn=80-100 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因链缠结较多,比低分子量(Mn=5-53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合分子链缠结的线性偶氮苯聚合物及其光致可逆固液转变性质,构建了可重复修复和可重复加工的光驱动器。缠结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可以制备得到自支撑薄膜,并用作光驱动器。通过在其液晶区(90℃)拉伸实现光驱动器中偶氮苯液晶基元的取向排列。取向和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膜均显示出光致可逆形变性质,取向后的薄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弯曲形变,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62°,而未拉伸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26°。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可逆固-液转变导致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薄膜也能发生光致形变。与传统的交联型液晶弹性体(LCEs)不同,线性的偶氮苯聚合物制备的光驱动器可以通过传统的溶液加工或熔融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和重塑。另一方面,基于该驱动器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性能,使其能够在无溶剂的条件下或者室温环境下实现修复裂纹或高时空分辨率再加工(光刻微结构)。将偶氮苯聚合物分子链缠结和光致可逆固体到液体转变相结合的策略,为设计具有良好重复加工性和重复修复性能的光控柔性驱动器提供了新思路。

刘丹[9](2019)在《环氧化物与CO2环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廉价且丰富的C1资源,CO2可与环氧化物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此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理念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工业上用于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主要为季铵盐类和金属卤化物,但这些催化体系存在催化活性不高、反应条件苛刻和催化剂难于回收等问题。研发新型、高效、稳定性和重复性优异的多相催化剂是CO2环加成反应的重要研究目标。探究催化剂的组成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和阐释其在CO2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是此课题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基于多活性位(酸性位、碱性位)协同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思想,合成出几种新型、高效的多相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大多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活性位单一,在不添加助催化剂的条件下无法高效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缺点,本文采用逐步嫁接的方法制备了咪唑型离子液体功能化MIL-101-IMBr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含有咪唑基团、Br和四配位Cr的MIL-101-IMBr-6催化剂的活性高于MIL-101(Cr),其在无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的环加成反应,PO的转化率达95.8%,碳酸丙烯酯的选择性达97.6%。2.为了充分利用分子筛中季铵盐/季铵碱模板剂,本文合成了含有模板剂聚季铵盐-6(PDDA)和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的介孔钛硅分子筛(MTS-1),分子筛中模板剂不高温焙烧脱除,而是作为碱性中心,与骨架钛协同催化CO2与环氧氯丙烷(ECH)的环加成反应。吸附CO2的红外表征结果显示,MTS-1可以吸附并活化CO2。研究表明,ECH的转化率随着催化剂中可接触碱性中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含有骨架钛与模板剂活性中心的催化剂活性高于只含有单一活性中心的催化剂。3.为了避免TPAOH的浪费和降低催化剂合成成本,本文进一步制备了含单一碱性中心PDDA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钛硅催化剂Ti-mSiO2,其中,PDDA作为碱性中心,与钛物种协同催化CO2与ECH的环加成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含有钛物种与PDDA的催化剂活性高于只含有单一活性位的催化剂,且其催化活性随着可接触碱性中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4.为了改善催化剂中传质,本文以PDDA和常规表面活性剂为双模板剂,合成了酸碱双功能铁基介孔催化剂。N2物理吸附和TEM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催化剂具有孔径2-3nm的六方有序和蠕虫状介孔孔道。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含有铁物种与PDDA的Fe-HMS催化剂可高效催化CO2与ECH的环加成反应。

郭朝阳[10](2019)在《双模板法制备负载治疗剂的单分散树枝状大孔硅纳米粒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具有中心-径向孔结构的树枝状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LMSN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与传统的介孔硅纳米粒子(MSNs)相比,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好的内表面可达性、粒径可控、孔径可调、孔容可调以及易于实现纳米粒子表面和内部双重功能化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DLMSNs的制备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双乳液法和双模板法。目前报导的DLMSNs制备大多是采用有毒的有机溶剂或有毒的辅助模板剂,并且在后处理过程中很难除净,因而不利于其生物应用。粒径小于100 nm的DLMSNs的大规模绿色合成对于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极其重要。这里,我们以治疗剂为辅助模板剂,通过双模板策略一步法制备携载治疗剂的粒径小于100 nm的DLMSNs。内容:本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主要模板剂,以碱性条件下具有负电性的双亲性分子(水杨酸钠(NaSal)、二茂铁甲酸(FCA)或血卟啉二盐酸盐(HP))作为辅助模板剂,采用双模板法制备单分散、同时包含微孔和介孔复合孔的DLMSNs,并进行表征。第二部分,以FCA为辅助模板剂探究DLMSNs形成的机理,并以其它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负电性的双亲性分子(布洛芬(IBU)、地拉罗司(DFS)、三水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甲氨蝶呤(MTX)、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和原卟啉钠(NAPP))为辅助模板剂验证此机理。第三部分,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除掉CTAB后,辅助模板剂仍有一定量保留在DLMSNs中,并进一步发挥了抗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1.DLMSNs的制备和表征本研究采用双模板的方法制备DLMSNs。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主要模板剂和治疗剂(NaSal、FCA或HP)为辅助模板剂,原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三乙醇胺(TEA)为催化剂和增溶剂,一步法合成DLMSNs。接下来,本研究对所得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DLMSNs的形态、粒径以及分散状态。采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法(DLS)检测所得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粒径和分散系数。采用N2吸附-脱附法表征DLMSNs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微观孔结构特征(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分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纳米粒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DLMSNs已除去CTAB。2.DLMSNs形成机理研究以一定量的FCA为辅助模板剂,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为主要模板剂,改变两种模板剂的投料方法,通过TEM表征不同方法制备的DLMSNs来探究两者组装原理。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或反应时间探究其对DLMSNs形成的影响。以IBU、DFS、DDTC、MTX、DOTA或NAPP为辅助模板剂验证此机理。利用TEM表征各反应条件下制备的DLMSNs的形态和粒径。3.DLMSNs的应用研究用以NaSal为辅助模板剂制备的DLMSNs负载光敏剂IR780,制备IR780@DLMSNs,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对其体内成像性能进行探究。以FCA或HP为辅助模板剂制备DLMSNs,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除掉CTAB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或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法(UV-Vis-NIR)测定DLMSNs中FCA或HP的含量,并通过放疗辐射或激光照射DLMSNs,以DCFH为单线态氧的荧光探针,测定纳米粒子活性氧的产量。结果:1.DLMSNs的结构和性能表征DLMSNs的TEM、SEM和DLS结果表明,其粒径和孔径均随着辅助模板剂的增加而增大。TEM的结果表明,随着辅助模板剂的增加,粒径从47 nm增大至103 nm,DLS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DLMSNs的PDI均小于0.14,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单分散性。N2吸附-脱附等温线显示,可以看出所有DLMSNs样品都具有IV型等温线的H3型磁滞回线,其相对压力(P/P0)范围为0.4-1.0,表明DLMSNs不仅存在介孔,还具有微孔。孔径分布图显示,所制备的DLMSNs孔径范围为1.3-20 nm,其BET面积在700-900 m2/g之间。从FT-IR光谱上可以看出,所有除掉CTAB之后的DLMSNs在2925 cm-1、2854 cm-1和1473 cm-1左右均没有亚甲基的特征峰,表明采用的萃取工艺完全除去了表面活性剂CTAB。2.DLMSNs的形成机理研究在DLMSNs形成机理研究中,将CTAB和FCA分别采用三种投料方法,探究对所形成DLMSNs的影响。第一种方法中,将CTAB水溶液和FCA水溶液同时加入TEA水溶液中,制备的DLMSNs具有红毛丹样的孔形貌。第二种方法中,将CTAB固体和FCA固体同时加入TEA水溶液中,制备的DLMSNs呈现较大的孔径,并存在大量粒径比较大的粒子、多孔二氧化硅片和一些无规结构的二氧化硅产物。第三种方法中,在TEA水溶液中先加CTAB固体,待CTAB完全形成胶束后再加入辅助模板剂FCA,制备出的DLMSNs,在TEM结果中形态、粒径以及分散状态最好。推测机理如下:CTAB首先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然后加入固体辅助模板。在辅助模板溶解过程中,这些带负电荷的辅助模板分子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靠近CTAB胶束,并利用分子的疏水域进一步插入这些胶束中。因此,由两个模板共同组装的胶束会膨胀,并引导其聚集体之间硅基壁的生长,从而诱导最终的树枝状孔隙网络。随着反应温度或反应时间的升高,DLMSNs的粒径和褶皱量增大,孔径变小。进一步实验显示,以IBU、DFS、DDTC、MTX、DOTA和NAPP为辅助模板剂均能制备出具有不同孔形貌的DLMSNs,证明这些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负电性的双亲性分子均可以作为辅助模板剂制备DLMSNs。3.DLMSNs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研究表明,IR780@DLMSNs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EPR效应,能够增加DLMSNs在肿瘤部位的蓄积。根据FCA和HP的化学性质采用不同方法去除CTAB,得到的DLMSNs均保留了一定量的FCA和HP。单线态氧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携载FCA和HP的DLMSNs分别可以在X线辐照下和激光照射下产生大量活性氧。结论:本研究通过双模板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粒径、孔径、孔体积和孔形态均可调的DLMSNs,其中治疗剂用作辅助模板,水溶液用作单一反应介质。这些DLMSNs粒径小于110 nm,TEM、SEM和DLS的结果显示其具有优异的单分散性。进一步探索并提出了基于CTAB与辅助模板共组装制备DLMSNs的形成机制。推测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带负电性的和两亲结构的分子可以作为辅助模板剂,其与CTAB胶束共组装并促进DLMSNs的形成。我们预测并证实了一系列治疗剂或成像剂分子均可以作为辅助模板剂,用它们制备的DLMSNs具有不同孔径,孔体积和孔形态。此外,对于以FCA或HP为辅助模板剂制备的DLMSNs,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在除掉模板剂CTAB后,在相应的DLMSNs里仍保留了一定量的治疗剂FCA或HP,并发挥了潜在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可控的方式来制备负载治疗剂的、粒径、孔径、孔体积和孔形貌均可控的DLMSNs,其有希望用作生物医学的纳米平台。

二、Studies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the MCM-41 Phas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ies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the MCM-41 Phase(论文提纲范文)

(1)含氢键供体离子液体催化CO2耦合合成环状碳酸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CO_2与环氧化物耦合合成环状碳酸酯2
        1.2.1 CO_2耦合反应简介2
        1.2.2 CO_2耦合反应催化剂
    1.3 含氢键供体离子液体在CO_2耦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3
        1.3.1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
        1.3.2 功能化季铵盐类离子液体
        1.3.3 功能化季磷盐类离子液体
        1.3.4 功能化咪唑类离子液体
        1.3.5 功能化固载离子液体
        1.3.6 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
        1.3.7 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孔材料
        1.3.8 功能化低共熔盐类离子液体
        1.3.9 其他含有氢键供体的离子液体
    1.4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主要化学试剂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典型表征方法
    2.4 CO_2与环氧化物耦合反应实验过程
    2.5 催化剂的回收
第3章 含氨基和Lewis酸锌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催化CO_2耦合反应性能
    3.1 引言
    3.2 DBU基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CO_2耦合反应性能
        3.2.1 离子液体的合成
        3.2.2 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3.2.3 离子液体催化活性研究
    3.3 脒基硫脲-卤化锌基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催化CO_2耦合反应的性能
        3.3.1 硫脲衍生物-卤化锌基离子液体的合成
        3.3.2 硫脲衍生物-卤化锌基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3.3.3 硫脲衍生物-卤化锌基离子液体催化活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催化CO_2耦合反应性能
    4.1 引言
    4.2 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4.2.1 乙烯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
        4.2.2 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锚定于mSiO_2-V催化剂的合成
        4.2.3 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SBA-15 催化剂的合成
        4.2.4 羧基功能化咪唑基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4.3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3.1 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锚定于mSiO_2-V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3.2 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SBA-15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4 羧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锚定于mSiO_2-V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4.4.1 催化剂的筛选
        4.4.2 CO_2耦合反应的优化
        4.4.3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4.4.4 催化剂的普适性能研究
        4.4.5 耦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4.4.6 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氨基功能化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催化CO_2耦合反应性能
    5.1 引言
    5.2 氨基功能化双咪唑基聚合离子液体的合成
    5.3 氨基功能化双咪唑基聚合离子液体的结构表征
    5.4 氨基功能化双咪唑基聚合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研究
        5.4.1 催化剂的筛选
        5.4.2 CO_2耦合反应条件优化
        5.4.3 催化剂的循环性能研究
        5.4.4 催化剂的普适性能研究
        5.4.5 催化反应机理探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3 结果
        3.1 西罗莫司体外分析方法
        3.2 西罗莫司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介孔硅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MSN-1 的制备(3nm孔径)
        2.2 MSN-2 的制备(6nm孔径)
        2.3 SBA-15 的制备(6nm孔径)
        2.4 介孔硅表面功能化的修饰(MS-R)
        2.5 MS(-R)的表征
    3 结果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3.3 氮气吸附-脱附性能
        3.4 动态光散射
        3.5 水分散性
        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评价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制备
        2.2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
        2.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
        2.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体外溶出实验
        2.5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释药机理考察
    3 结果
        3.1 西罗莫司自微乳和介孔硅吸附比例的考察结果
        3.2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
        3.3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体外溶出实验考察结果
        3.4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固化制剂释药机理考察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西罗莫司自微乳-介孔硅制剂在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
        2.1 分析条件的建立
        2.2 溶液的配制
        2.3 全血样品的处理方法
        2.4 方法学考察
        2.5 药动学试验
    3 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3.2 普通胶囊与肠溶胶囊的选择
        3.3 血药浓度与药动学参数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策略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3)基于脱氧加氢的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稻壳热解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热转换制备液体燃料
        1.2.2 生物质催化热解介、微孔催化剂研究现状
        1.2.3 微波加热生物质催化热解研究现状
        1.2.4 生物质与多氢原料协同催化提高生物油品质研究现状
        1.2.5 生物质临氢催化热解研究现状
    1.3 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油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有机碱改性HZSM-5 催化稻壳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原料及方法
        2.2.1 试验原料及预处理
        2.2.2 催化剂制备
        2.2.3 催化剂表征
        2.2.4 微波加热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试验台
        2.2.5 热解产物分析及分析指标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2.3.2 无机碱、有机碱改性HZSM-5 催化剂机理比较分析
        2.3.3 温度对微波加热稻壳非催化快速热解产物的影响
        2.3.4 有机碱改性HZSM-5 分子筛催化性能测试
        2.3.5 不同碱改性HZSM-5 分子筛和HZSM-5 催化性能比较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构筑及催化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原料与方法
        3.2.1 试验原料及预处理
        3.2.2 催化剂制备
        3.2.3 催化剂表征
        3.2.4 快速催化热解反应
        3.2.5 热解产物分析及分析指标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3.3.2 基于无机碱改性复合分子筛稻壳快速催化热解特性分析
        3.3.3 微波加热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稻壳快速热解特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微波流化床的稻壳快速催化热解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原料及方法
        4.2.1 试验原料及预处理
        4.2.2 催化剂制备
        4.2.3 微波加热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流化床试验台
        4.2.4 热解产物分析及分析指标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微波固定床与微波流化床稻壳快速催化热解比较研究
        4.3.2 不同催化剂在微波流化床中对稻壳快速催化热解的影响
        4.3.3 不同原料与催化剂比例对稻壳快速催化热解的影响
        4.3.4 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试验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壳与废弃大棚塑料薄膜催化热解协同作用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原料与方法
        5.2.1 试验原料及预处理
        5.2.2 催化剂制备
        5.2.3 快速催化热解反应
        5.2.4 热解产物分析及分析指标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温度对稻壳、废弃大棚塑料薄膜非催化共热解的影响
        5.3.2 温度对稻壳和废弃大棚塑料薄膜协同催化共热解的影响
        5.3.3 稻壳和废弃大棚塑料薄膜质量比对协同催化共热解的影响
        5.3.4 稻壳和废弃大棚塑料薄膜在微波流化床中的协同催化共热解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壳临氢催化热解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原料及方法
        6.2.1 试验原料及预处理
        6.2.2 催化剂制备
        6.2.3 临氢催化热解反应
        6.2.4 热解产物分析及分析指标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1 催化快速热解与临氢催化热解比较研究
        6.3.2 不同催化剂对稻壳临氢催化热解的影响
        6.3.3 压力对稻壳临氢催化热解的影响
        6.3.4 温度对稻壳临氢催化热解的影响
        6.3.5 基于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稻壳临氢催化热解的机理
        6.3.6 稻壳木质素中愈创木酚的临氢热解量子化学模拟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的创新点
    7.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胺基功能化聚合物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CO_2捕集
    1.3 吸收分离法
        1.3.1 物理吸收法
        1.3.2 离子液体吸收法
        1.3.3 化学吸收法
    1.4 吸附分离法
        1.4.1 物理吸附剂
        1.4.2 化学吸附剂
    1.5 乳液聚合
        1.5.1 乳化剂含量
        1.5.2 分散相体积分数
        1.5.3 致孔剂
        1.5.4 聚合温度
    1.6 吸附反应器
    1.7 球形吸附材料
        1.7.1 乳液沉淀聚合法
        1.7.2 乳液悬浮聚合法
    1.8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8.1 研究思路
        1.8.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聚苯乙烯球形吸附材料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药品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步骤
        2.4.1 W/O乳液制备
        2.4.2 悬浮聚合
    2.5 聚合物球形度的调控
        2.5.1 乳液粘度对球形度的影响
        2.5.2 第三相搅拌速度对球形度的影响
    2.6 聚合物孔结构的调控
        2.6.1 分散相的体积分数对孔结构的影响
        2.6.2 高速分散条件对孔结构的影响
    2.7 胺基吸附材料CO_2吸附性能研究
        2.7.1 胺基吸附材料的制备
        2.7.2 CO_2吸附性能研究
        2.7.3 循环稳定性测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球形吸附材料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药品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步骤
        3.4.1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制备
        3.4.2 TEPA改性
        3.4.3 浸渍改性TEPA
    3.5 材料表征
    3.6 结果与讨论
        3.6.1 结构表征
        3.6.2 CO_2吸附性能测试
        3.6.3 循环稳定性测试
        3.6.4 热稳定性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步法制备胺基吸附材料
    4.1 前言
    4.2 实验药品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步骤
        4.4.1 改性TEPA的制备
        4.4.2 乳液的制备
        4.4.3 悬浮聚合
    4.5 材料表征
    4.6 结果与讨论
        4.6.1 结构表征
        4.6.2 改性胺负载量对孔结构影响
        4.6.3 CO_2吸附性能研究
        4.6.4 循环稳定性测试
        4.6.5 热稳定性测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吸附材料大批量生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药品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步骤
        5.4.1 放大50倍实验
        5.4.2 放大500倍实验
    5.5 结构表征
        5.5.1 样品PBMA-1结构
        5.5.2 样品PBMA-2结构
    5.6 流化床测试
        5.6.1 吸附动力学测试
        5.6.2 循环吸附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苯乙烯简介
    2.2 4-苯基-1,3-二氧杂环己烷简介
    2.3 普林斯缩合反应
        2.3.1 液体无机酸催化剂
        2.3.2 固体酸催化剂
        2.3.3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
    2.4 低共熔溶剂及其应用
        2.4.1 低共熔溶剂简介
        2.4.2 酸性低共熔溶剂及其应用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引言
    3.2 化学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产物分析
        3.4.1 产物分析条件
        3.4.2 产物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4.3 双内标标准曲线的确定
        3.4.4 转化率和选择性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酸性[Im: 2PTSA]DES催化普林斯缩合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
        4.2.2 低共熔溶剂pH值检测方法
        4.2.3 普林斯缩合反应实验过程
        4.2.4 低共熔溶剂再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低共熔溶剂筛选与催化活性比较
        4.3.2 反应体系分相情况分析
        4.3.3 低共熔溶剂形成机理与普林斯反应机理
        4.3.4 反应条件优化
    4.4 低共熔溶剂循环性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应动力学
    5.1 引言
    5.2 反应条件和动力学假设
    5.3 动力学模型
        5.3.1 反应速率表达式推导
        5.3.2 反应速率表达式拟合计算
        5.3.3 不同温度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5.3.4 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麦羟硅钠石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沸石分子筛简介
        1.1.1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结构及其应用
        1.1.2 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
    1.2 转晶法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2.1 分子筛间相互转晶的研究进展
        1.2.2 层状硅酸盐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1.3 沸石分子筛的晶化机理研究进展
        1.3.1 沸石分子筛的晶化机理概述
        1.3.2 沸石分子筛晶化机理的分类
        1.3.3 沸石分子筛晶化机理的研究手段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1.3 分析仪器
    2.2 表征及性能测试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2.2 扫描电镜分析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4 拉曼光谱分析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2.6 热重-差热分析
        2.2.7 元素分析
        2.2.8 吸附性能测试
        2.2.9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 以麦羟硅钠石为硅源水热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
    3.1 引言
    3.2 以四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水热转晶制备omega沸石的研究
        3.2.1 样品的合成
        3.2.2 产物的表征
        3.2.3 影响因素
    3.3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水热转晶制备Si-Nu-1沸石的研究
        3.3.1 Si-Nu-1沸石的合成
        3.3.2 产物的表征
        3.3.3 影响因素
    3.4 以胆碱为模板剂水热转晶制备菱沸石和omega沸石的研究
        3.4.1 菱沸石和omega沸石的合成
        3.4.2 产物的表征
        3.4.3 初始凝胶硅铝比对合成结果的影响
    3.5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三个体系的对比研究
    3.6 小结
4 以麦羟硅钠石为硅源固相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研究
    4.1 引言
    4.2 以四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固相转晶制备omega沸石的研究
        4.2.1 Omega沸石的制备方法
        4.2.2 产物的表征
        4.2.3 影响因素
        4.2.4 母液循环利用
    4.3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固相转晶制备Si-Nu-1沸石的研究
        4.3.1 Si-Nu-1沸石的合成
        4.3.2 产物的表征
        4.3.3 影响因素
        4.3.4 母液循环利用
    4.4 以乙二胺为模板剂固相转晶制备镁碱沸石的研究
        4.4.1 镁碱沸石的合成
        4.4.2 产物的表征
        4.4.3 影响因素
        4.4.4 母液循环利用
    4.5 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特点
    4.6 小结
5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omega沸石的晶化机理
        5.2.1 晶化过程的分析
        5.2.2 机理推测
    5.3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Si-Nu-1沸石的晶化机理
        5.3.1 晶化过程的分析
        5.3.2 有机模板剂的作用分析
        5.3.3 机理推测
    5.4 胆碱体系中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菱沸石和omega沸石的晶化机理
        5.4.1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菱沸石的晶化机理研究
        5.4.2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制备omega沸石的晶化机理研究
        5.4.3 有机模板剂的作用分析
        5.4.4 机理推测
    5.5 小结
6 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omega沸石的晶化机理
        6.2.1 晶化过程分析
        6.2.2 有机模板剂的作用分析
        6.2.3 机理推断
    6.3 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Si-Nu-1沸石的晶化机理
        6.3.1 晶化过程分析
        6.3.2 有机模板剂的作用分析
        6.3.3 机理推断
    6.4 麦羟硅钠石固相转晶制备镁碱沸石的晶化机理
        6.4.1 晶化过程分析
        6.4.2 机理推断
    6.5 麦羟硅钠石水热转晶与固相转晶的对比研究
        6.5.1 固相转晶加热过程晶化时间更短的原因
        6.5.2 麦羟硅钠石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的机理总结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摘要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新型C4烷基化催化剂的性质与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概述
    1.3 固体酸的烷基化反应
        1.3.1 固体酸的分类
        1.3.2 固体酸烷基化技术进展
        1.3.3 固体酸烷基化的反应机理
    1.4 酸性离子液体的性质
        1.4.1 离子液体的类别
        1.4.2 氯铝酸盐离子液体
        1.4.3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1.1 烷基化反应所需原料
        2.1.2 烷基化催化剂原料
    2.2 烷基化反应及其评价
        2.2.1 烷基化反应的装置与流程
        2.2.2 烷基化反应产物的测试与评价
        2.2.3 烷基化反应产物评价的相关概念
    2.3 酸性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4 烷基化催化剂的表征
第三章 氯铝酸离子液体酸性的定量研究
    3.1 无限稀释下δi,cor的估计
    3.2 AN值和C_4烷基化性能的关系
    3.3 金属氯化物(MCl)对氯铝酸盐IL酸度的影响
    3.4 混合氯金属离子的形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剂中的异丁烷烷基化
    4.1 烷基化反应
    4.2 催化剂的酸度
    4.3 催化剂的吸脱附性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体酸/固体酸的结合与C_4烷基化
    5.1 液体酸中的C_4烷基化
    5.2 间歇反应器中的C_4烷基化
    5.3 CSTR中的C_4烷基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由基聚合
    1.2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1.2.1 氮氧稳定自由基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法(NMP)
        1.2.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1.2.4 ATRP聚合机理
        1.2.5 电子转移活化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
        1.2.6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
    1.3 限域空间及限域聚合的发展
        1.3.1 介孔材料
        1.3.2 介孔材料在限域聚合中的应用
        1.3.2.1 介孔限域的传统自由基聚合
        1.3.2.2 介孔限域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1.3.3 限域空间内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1.3.4 埃洛石纳米管的成分与结构特点
        1.3.5 埃洛石纳米管的改性与应用
    1.4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
        1.4.1 偶氮苯的分子结构与光学特性
        1.4.2 偶氮苯化合物的光致异构化机理
        1.4.3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1.4.4 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及光控玻璃化转变温度
        1.4.5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一般步骤
        2.1.4 以PMMA-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MMA的扩链反应
        2.1.5 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引发剂EBi B与EBr P调控MMA的ARGET ATRP聚合
        2.2.2 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2.2.3 还原剂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2.2.4 还原剂用量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2.2.5 配体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2.2.6 催化剂浓度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2.2.7 温度对MMA的 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2.2.8 扩链反应
        2.2.9 端基及立构规整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SBA-15限域空间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
        3.1.2 SBA-15的制备
        3.1.3 SBA-15的硅烷化改性
        3.1.4 硅烷化SBA-15(M-SBA-15)孔道中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
        3.1.5 SBA-15 孔道内部所得PMMA
        3.1.6 性能测试
        3.1.6.1 分子量及其分布
        3.1.6.2 红外光谱分析
        3.1.6.3 热重分析
        3.1.6.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3.1.6.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3.1.6.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1.6.7 电镜分析
        3.1.6.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2.2 电镜分析
        3.2.3 比表面积(BET)分析
        3.2.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5 热重(TGA)分析
        3.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3.2.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2.8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
        4.1.2 仪器及表征
        4.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4.1.2.2 红外光谱分析
        4.1.2.3 热重分析
        4.1.2.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4.1.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4.1.2.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1.2.7 电镜分析
        4.1.2.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4.1.3 实验过程
        4.1.3.1 HNTs的硅烷化改性
        4.1.3.2 HNTs-M中MMA的 ARGET ATRP
        4.1.3.3 HNTs-M内部聚合所得PMMA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改性HNTs-M内部合成聚合物PMMA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4.2.3 形貌分析
        4.2.4 红外(FT-IR)分析
        4.2.5 热重(TGA)分析
        4.2.6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4.2.7 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4.2.8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介孔材料限域空间中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
    5.1 实验部分
        5.1.1 试剂
        5.1.2 介孔材料的制备
        5.1.2.1 棒状SBA-15的制备
        5.1.2.2 球状MCM-48的制备
        5.1.2.3 3D立方双连续孔结构MCM-48的制备
        5.1.2.4 MCM-41的制备
        5.1.2.5 球状SBA-15的制备
        5.1.3 不同介孔材料中St的 ARGET ATRP本体聚合
        5.1.4 介孔材料硬模板(MS)的脱除
        5.1.5 分析表征
        5.1.5.1 分子量及其分布
        5.1.5.2 红外光谱分析
        5.1.5.3 热重分析
        5.1.5.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5.1.5.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5.1.5.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5.1.5.7 电镜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介孔材料形貌
        5.2.2 比表面积、孔径分析
        5.2.3 红外分析
        5.2.4 热重分析
        5.2.5 分子量及其分布
        5.2.6 立构规整性分析
        5.2.7 玻璃化转变温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表面引发ARGET ATRP法从介孔SBA-15可控生长聚合物刷
    6.1 实验部分
        6.1.1 试剂与仪器
        6.1.2 性能表征
        6.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6.1.2.2 红外光谱分析
        6.1.2.3 热重分析
        6.1.2.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6.1.2.5 电镜分析
        6.1.2.6 X射线粉末衍射(XRD)
        6.1.3 SBA-15的制备
        6.1.4 SBA-15-Br的制备
        6.1.5 常规GMA的ARGET ATRP聚合
        6.1.6 SBA-15-PGMA的制备
        6.1.7 SBA-15-PGMA-PMMA的制备
    6.2 结果与讨论
        6.2.1 FT-IR分析
        6.2.2 SEM及 TEM分析
        6.2.3 XRD分析
        6.2.4 热重分析
        6.2.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6.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偶氮苯聚合物的ATRP聚合与应用
    7.1 实验部分
        7.1.1 试剂
        7.1.2 仪器及表征
        7.1.3 单体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7.1.3.1 合成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酚
        7.1.3.2 合成6-(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己-1-醇
        7.1.3.3 合成6-(4-(对甲苯基)苯氧基)己基丙烯酸酯(Azo单体)
        7.1.3.4 ATRP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偶氮苯聚合物P1
        7.1.3.5 循环制备GPC系统制备高分子量(53,80和100kg·mol~(-1))偶氮苯聚合物P1
        7.1.4 临界缠结分子量的计算
        7.1.5 偶氮苯聚合物膜的制备
        7.1.6 光驱动器的制备及光驱动过程
        7.1.7 光驱动器的光修复
        7.1.8 光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
    7.2 结果与讨论
        7.2.1 Azo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7.2.2 偶氮苯聚合物P1的合成与表征
        7.2.3 光控柔性驱动器的制备
        7.2.4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异构化
        7.2.5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
        7.2.6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机理
        7.2.7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修复
        7.2.8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及光控形变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9)环氧化物与CO2环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1.2 环状碳酸酯
    1.3 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催化剂
        1.3.1 均相催化剂
        1.3.1.1 碱金属及有机膦化合物催化剂
        1.3.1.2 有机碱催化剂
        1.3.1.3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1.3.1.4 离子液体催化剂
        1.3.2 非均相催化剂
        1.3.2.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2.2 分子筛及粘土类催化剂
        1.3.2.3 负载型催化剂
        1.3.2.4 聚离子液体催化剂
        1.3.2.5 金属有机骨架(MOF)催化剂
        1.3.2.6 碳材料催化剂
        1.3.2.7 其他非均相催化剂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催化剂的合成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X)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6 氮气物理吸附
        2.4.7 ~(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 MAS/NMR)
        2.4.8 热重分析(TGA)
        2.4.9 有机元素分析
        2.4.10 X射线荧光衍射(XRF)
        2.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
        2.4.12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2.5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
3 离子液体功能化MIL-101(Cr)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催化剂合成
    3.3 催化剂表征
        3.3.1 XRD分析
        3.3.2 FT-IR分析
        3.3.3 SEM和EDX分析
        3.3.4 N_2物理吸附
        3.3.5 CO_2-TPD分析
    3.4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3.4.1 逐步修饰催化剂催化性能
        3.4.2 反应条件影响
        3.4.3 不同碳链长度离子液体修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3.4.4 不同MOF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
        3.4.5 不同环状碳酸酯合成
        3.4.6 MIL-101-IMBr-6重复使用性
        3.4.7 反应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介孔钛硅分子筛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
    4.1 引言
    4.2 催化剂合成
        4.2.1 MTS-1合成
        4.2.2 酸处理MTS-1(3)-AS
        4.2.3 其他催化剂合成
    4.3 催化剂表征
        4.3.1 XRD分析
        4.3.2 FT-IR分析
        4.3.3 UV-Vis和XRF分析
        4.3.4 N_2物理吸附
        4.3.5 ~(13)C CP MAS/NMR分析
        4.3.6 TG分析
        4.3.7 SEM和TEM分析
        4.3.8 吸附CO_2前后MTS-1(3)-AT-2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4.4 催化剂的环加成反应性能
        4.4.1 催化剂中骨架钛及有机物种的催化作用
        4.4.2 PDDA/SiO_2质量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3 盐酸处理浓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影响
        4.4.4 反应条件影响
        4.4.5 MTS-1(3)-AT-2在不同溶剂和不同环氧化物体系的催化性能
        4.4.6 MTS-1-AT-2的重复使用性
        4.4.7 反应机理
    4.5 本章小结
5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钛硅催化剂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
    5.1 引言
    5.2 催化剂合成
        5.2.1 Ti-mSiO_2合成
        5.2.2 Ti-mordenite合成
        5.2.3 其他催化剂合成
    5.3 催化剂表征
        5.3.1 XRD和SEM分析
        5.3.2 FT-IR分析
        5.3.3 UV-Vis分析
        5.3.4 N_2物理吸附
        5.3.5 TGA分析
    5.4 Ti-mSi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5.4.1 钛物种与PDDA的催化作用
        5.4.2 催化剂用量影响
        5.4.3 反应动力学
        5.4.4 转化频率计算
        5.4.5 不同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及多种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5.4.6 Ti-mSiO_2(3)的重复使用性能
        5.4.7 反应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酸碱双功能铁基介孔催化剂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
    6.1 引言
    6.2 催化剂合成
        6.2.1 Fe-MCM-41-AS合成
        6.2.2 Fe-HMS-AS合成
        6.2.3 其他催化剂合成
        6.2.4 表面活性剂脱除
    6.3 催化剂表征
        6.3.1 XRD分析
        6.3.2 FT-IR分析
        6.3.3 UV-Vis分析
        6.3.4 N_2物理吸附
        6.3.5 SEM相TEM分析
        6.3.6 TG和元素分析
    6.4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6.4.1 催化剂在CO_2与ECH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6.4.2 不同环状碳酸酯合成
        6.4.3 Fe-HMS(2)和Fe-MCM-41(2)的重复使用性能
    6.5 催化性能比较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双模板法制备负载治疗剂的单分散树枝状大孔硅纳米粒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DLMSNs的制备和表征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1.1.2 试剂
    1.2 对象和方法
        1.2.1 DLMSNs的合成
        1.2.2 DLMSNs的表征
    1.3 结果
        1.3.1 DLMSNs的制备和表征
    1.4 讨论
        1.4.1 DLMSNs的制备和表征
    1.5 小结
二、DLMSNs形成机理研究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对象和方法
        2.2.1 探究DLMSNs的形成机理
        2.2.2 探究DLMSNs形成机理的表征
    2.3 结果
        2.3.1 探究DLMSNs形成机理的表征
    2.4 讨论
        2.4.1 探究DLMSNs形成机理的表征
    2.5 小结
三、DLMSNs的应用研究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对象和方法
        3.2.1 IR780@DLMSNs纳米粒子的体内荧光成像
        3.2.2 DLMSNs-FCA的_1O~2量子产率
        3.2.3 DLMSNs-HP的_1O~2 量子产率
    3.3 结果
        3.3.1 IR780@DLMSNs纳米粒子的体内荧光成像
        3.3.2 DLMSNs-FCA的_1O~2量子产率
        3.3.3 DLMSNs-HP的_1O~2量子产率
    3.4 讨论
        3.4.1 IR780@DLMSNs纳米粒子的体内荧光成像
        3.4.2 DLMSNs-FCA的_1O~2 量子产率
        3.4.3 DLMSNs-HP的_1O~2量子产率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树枝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催化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Studies on the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in the MCM-41 Phase(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氢键供体离子液体催化CO2耦合合成环状碳酸酯[D]. 杨朝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不同表面修饰的介孔硅对西罗莫司自微乳的固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D]. 张雪婷.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脱氧加氢的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催化稻壳热解制备高品质生物油特性研究[D]. 李昭莹. 东南大学, 2020
  • [4]胺基功能化聚合物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力.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酸性低共熔溶剂[Im:2PTSA]的苯乙烯和甲醛普林斯缩合反应性能[D]. 莫凡.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6]麦羟硅钠石转晶制备沸石分子筛及机理的研究[D]. 吕天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7]新型C4烷基化催化剂的性质与反应性能研究[D]. 庞晓颖.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明森.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1)
  • [9]环氧化物与CO2环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合成[D]. 刘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10]双模板法制备负载治疗剂的单分散树枝状大孔硅纳米粒子[D]. 郭朝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MCM-41相中苯乙烯聚合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