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字的寓言

“鲁迅”名字的寓言

一、“鲁迅”一名的寓义(论文文献综述)

萧振鸣[1](2021)在《鲁迅美术事考》文中提出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以文学作品名世,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而鲁迅在哲学、史学、考古、文字学、美术等领域也成就斐然。鲁迅晚年倡导新兴木刻,创建了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崭新的品种,在中国美术事业上留下光辉的印记。对鲁迅一生美术活动的梳理,是理解鲁迅文学作品、美术思想的一把钥匙。

南帆[2](2020)在《浪漫精神的兴衰:家庭、阶级与文化幻象》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浪漫"在"五四"新文学的召唤之下兴起,冲破家族的枷锁投身革命是这种精神状态的一个突出成果。然而,由于无法与资产阶级社会关系彻底决裂,浪漫精神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绪。20世纪50年代之后,一套相互交织的观念形成了对于小资产阶级的批评模式。1980年代之后,文学重新肯定了个性与个人风格,同时,围绕"人"的理解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然而,"家"的范畴在中产阶级的生活观念之中再度崛起,浪漫精神逐渐演变为寄托于武侠小说的文化幻象。

杜可风[3](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认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邱芳芳[4](2019)在《禅宗影响下的《西游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小说《西游补》为研究对象,以禅宗思想为研究范畴,对《西游补》这部神魔小说进行了充分的、细致的探究。首先,通过使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考证了《西游补》的作者即为董说,笔者在前人提出的有力证据之上,新发现了董说对“静啸斋”的多次记录,董说乐府诗《牡丹梦》与小说行者以牡丹入梦的高度契合等证据。同时,通过使用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方法,对董说所处时代即明清之际的禅宗思想发展,董说所处家庭的禅宗情结,董说自身的参禅足迹和禅宗研究着作进行了探究整理,发现了董说鲜明而独特的以儒释禅、以易释禅的思想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文本细读等文学批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禅宗公案化用、西游人物形象的再创造、念念相生的梦境使用等要素中,发掘到小说明心见性宗旨的内蕴;从小说“空破情根”、悟空先悟幻的情节与主题中,揭示出小说色即是空、幻即是空的禅宗空观的核心;再进一步从小说的时间与空间形态中,认识到小说时空架构的“空”的美学。由此,小说《西游补》是一部借戏剧化的表现形式,蕴含了作者禅宗佛法思想的神奇之作。目前这一方面的专门性研究极少,笔者从禅宗思想角度切入对小说《西游补》进行了初探,有助于推动《西游补》研究走向更为全面深入的局面。

徐玉娜[5](2017)在《论李佩甫小说中的城乡对立模式》文中提出河南当代着名作家李佩甫的创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其创作的长篇小说《羊的门》、《生命册》等引起文坛瞩目。李佩甫的写作,习惯从中原文化的腹地出发,以都市和乡村互照的方式,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乡村与城市的现状,展现了小人物顽强的人生。乡土情感的裸露,乡土情结的纠缠,乡土精神的宣喻,渗透在李佩甫几乎所有的作品之中;即便是他的以城市为题材的小说,也明晰地展示出乡村记忆和乡土精神支配下的叙事立场。本文在细读李佩甫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城乡对立模式在李佩甫小说中的多种表现形式,探讨其建构的原因,并研究李佩甫是如何在小说中逐步消解城乡对立模式。论文包括五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讨论:第一章主要是城乡环境对比。在李佩甫笔下的乡村是纯朴原生态的,大自然与农民共同构成了美好的乡村画卷。他的每一本小说中都有对大地母亲的许多赞美,对于大自然的一草一物的描写都是充满着作家的感情,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对于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李佩甫更是用了浓墨重彩刻画他们的和谐平静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单、快乐。对于农民性格的刻画,作者也可谓是费尽心思。虽然生活在乡村中的人身上有着数千年遗传的民族劣根性,但是他们绝大多数是善良朴素、重情重义的忠厚善良之辈,有着一个个闪光点,是一个个立体化的人物形象。而其笔下的城市呈现出与城市相反的局面。钢筋混凝土下的城市是灰色的,放眼望去,楼房林立,全是一个个的小火柴盒子,哪里才是家呢?没有植物,没有生命的美好,有的只是冰冷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城市人物的刻画也难免成了脸谱式的创作。作者笔下的城市人身上似乎没有优点,有的只是自私、冷漠、势利、狡诈、虚伪等假面具。第二章主要是城乡生命意识对比。李佩甫小说中的中原农民都是“活气”的,虽然是无骨的平原,但是却是充满着生命韧性。作者不仅仅在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多种植物的生命韧性,更是刻画了冯家昌、呼伯、刘汉香等一系列坚韧的乡村人物,他们虽然会遇到各种人生挫折,但是韧性的农民会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沉默隐忍的活着是他们最大的特点。而城市则是与乡村对立的一种趋势。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植物充满病态,城市里的人们内心更多的是迷茫、挣扎、绝望。正是这种生命的挣扎,导致趋炎附势、自私冷漠、虚伪狡诈成为了他们存活于城市的必要手段,成为了他们生命意识当中重要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是城乡文化对比。地处中原地区的河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官本位”、“家族文化”在这里表露明显。乡村安详宁静的生命形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以及以亲情为依托的传统伦理价值是李佩甫所赞扬的。渗透在乡村生活中的那种浓郁的人情味、人性美和道德善是作者极力挖掘的东西。其小说中的农民都有着很深的家族意识,一切以家族为重。另一方面,现代性强调的是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尊重,是对生命本体的关怀,这必-然与传统文化中以家族为主体,注重伦理的价值观相冲突,家族观念在城市已失去了约束力,古代大家族的荣誉感、责任感在经济社会所剩无几,人们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第四章主要探讨城乡对立模式的缓和。在李佩甫小说中的城与乡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城与乡的融合有两种方式:乡村人进城和城市人下乡,其中乡村人进城是城乡交流的主要途径。李佩甫通过“平原三部曲”创造出了大量的乡村人进城的故事,深刻剖析了他们为了进城而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他们真正接触到城市以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描绘出了乡村人在接触到现代文明时的自我认知的迷茫与困惑。另一方面,城市人也会因为政治问题或爱情原因进入乡村,比如《生命册》中文革时期被下放到乡村的杜秋月,为了追寻爱情放弃军衔的老姑父......这些城市人在与乡村生活的碰撞中,逐渐放弃了自命清高的城市人身份,最终与简单朴素的乡村生活和谐的融入在了一起。第五章主要探究城乡对立模式的消解。在李佩甫的小说中,他建构了一种城乡对立模式,城市与乡村被放在了相对对立的层面,乡村叙事过于浪漫,城市叙事有些夸大、贬低,这个趋势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尤为明显。但是李佩甫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了其自身写作时对乡村的倾斜,他有意识地对城乡对立模式进行消解。他笔下的乡村也不是完美的,也有着许多弊病,他对乡村有着自己的批判和思考。到了《生命册》,作者的叙述视角发生了转变,对于人的生命精神存在方面的关注超越了城乡对立模式中的价值批判,城乡对立的矛盾冲突被弱化,“褒乡贬城”倾向已逐渐淡化。李佩甫在《生命册》中完成了对于城乡对立模式的消解和突破。

王红娟[6](2016)在《鲁迅的生命伦理思想及当代启示》文中指出鲁迅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学巨匠、思想巨人。他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而且他的“立人”思想对现代中国曾经起到了积极的启蒙作用,特别在对推翻封建旧伦理秩序和构建现代新伦理秩序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文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人口庞大、生物多样性骤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人的个体精神迷失与生命困顿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谐问题的探讨。鲁迅生命伦理思想中蕴含的“贵生”、“仁爱”、追求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基本内容,透射出对生命本真的追求,这无疑为当代人在面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审视与反思上,以及人类生命价值观的选择上,提供了有益的可思之路。论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展开了研究,从而为当代人走出生命迷茫困顿、实现生命价值提供指导与帮助,对“中国梦”与和谐社会的构筑提供借鉴。论文力图在四个方面展开对鲁迅生命伦理的梳理和研究:一是通过阐述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个人背景和思想渊源对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生成进行剖析。二是从界定相关概念开始,对鲁迅式批判所透射出来的生命伦理观及其基本内涵进行解读。三是对鲁迅生命伦理思想蕴含的“生命之爱”进行阐述。四是对当代人精神困惑与生命安顿问题的探讨,以及提出了生命和谐视域下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思考。

曾垂超,谢超凡[7](2014)在《中国古代戒指考略》文中研究指明考古证明戒指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戒指"的称法至早在明代才出现,另有指环、约指、代指、手记、驱环等不同称法。古代戒指可以戴在手指上,也可系在衣带上。戒指的制作材料有青铜、骨、金、银、铜、金刚石、白玉、琥珀、宝石、翡翠、水晶等。戒指可作为财物、礼物,也可作为男女定情信物,有回还、归家之意,也有约束、节制之意。

史玉丰[8](2012)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 ——以鲁迅、沈从文、韩少功为例》文中认为寻根意识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寻根”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上,并且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来看待,而没有将它作为一种人类的基本意识来理解。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呈现出与古典文学不同的特征,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理解成为二十世纪以来文学中的重要命题,对于“文化之根”的关注成为一代又一代作家书写的主题,在他们具体的书写中,寻根意识又因为不同的寻根主体,不同的历史语境,不同的寻根旨趣及其目的等表现出不同的面向,呈现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本文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五四以来寻根意识在文学尤其是小说中的生发契机和重要表现,同时结合个例研究和对比研究,力图作出一个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观照。导论对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一章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作出概括论述,分别从寻根意识的发生与现代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寻根意识的不同表现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寻根意识以“追根溯源”为主要特征,虽然从表面词义上有着复古主义的倾向,但实际上是人类身处“现在”,反顾过去,面对未来的一种充满自主性的意识,是对人类“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追问和探寻。中国二十世纪以来将寻根意识从古典时期的朦胧感知上升为理性认知,表现出十足的现代性,在时空意识的转变、亡国灭种的危机、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以及“他者”的启示中逐渐展开自己的多重面向: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历史现代性焦虑,即对传统文化劣根的挖掘和批判;从本民族生命之根的追寻到重建国民品德,达到“立人”与“立国”的目的;在西方文化热的冲击之下反观民族文化,跨越文化断裂带,重镀民族的自我……寻根意识融入到中国现代性追求与反思中,在文学中被大量书写,论文以鲁迅、沈从文、韩少功为例,探讨了寻根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丰富表现。这三位作家不但是我所认为的寻根意识的典型代表,而且在寻根意识发展的关节点上。第二章主要以鲁迅为例来探讨寻根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儿子,鲁迅具有继承者和反叛者的双重身份,他以“历史中间物”来定位自己,以过客和无家可归的文化流浪者来对古老的中国文化之根作出自己的审视,在中国面临西方军事打击和经济压迫的历史情境中挖掘文化的劣根性,以国民性批判为主要切入点来进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理论主要来自于晚清知识者和美国传教士明恩溥,但是鲁迅也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现实观察,对国民性批判作出了自己的反思,他不仅将国民性批判上升到人性批判,而且将国民性批判作为一种启蒙的策略,并对启蒙本身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无论是对启蒙有效性与合理性的思考,还是对启蒙者自身困境的发现,以及他对于民主和科学的反思,都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自我反思的主体意识。第三章以沈从文为例,沈从文是一个主体意识非常强烈的作家,他的文化寻根意识是在他自我主体性追寻中逐渐发现的,他是五四新文化的被启蒙者,为了追求自己救国救民的梦想而从湘西来到都市,他在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中发现了城市中的“文明病”,具体表现为生命力的丧失和自然人性的异化。沈从文对于现代文明的救赎性发生了怀疑,转而从湘西文化中汲取雄强的和自由自在的生命活力,作为建构自然人性的重要资源,以美和善来达到重造民族品德、“立人”“立国”的目的。沈从文将对湘西文化的追寻建立在“生命”的思考之上,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他城乡关系探讨的基点,城市与乡村既互相对峙,又互相吸引,在这种对峙和吸引中,沈从文进行了双重病症的发现和改造。沈从文作为城市中的乡下人和乡村中的城里人,始终处于一种文化边缘位置,他以“乡下人”作为自己的身份定位、价值追求和文化尺度,并以“乡下人”为基本的视角来批判城市文明,体现出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特征。第四章以韩少功为例,说明在八十年代这个激情年代,作为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潮流,“寻根文学”表现为一种集体性出击的特征,经历了文革这个“文化断裂带”的知青们出于对自我主体性的追求,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文学的根,并且主要是从“非规范文化”中找寻已经失落了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具体到韩少功来说,就是以“马桥”为思索的原点踏上“寻根之路”,“马桥”已经成为如同“商州”、“小鲍庄”的文化符号,韩少功的作品可以视为从“马桥”出发又回归“马桥”的过程,《马桥词典》、《暗示》、《山南水北》等作品都可以视为韩少功以“马桥”为中心的延续辐射、不断重写和深入挖掘,集中体现了他对于文化和生命的关注。在寻根文学“求新求变”的整体价值追求之下,韩少功也在“常与变”中进行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探索,并且对寻根文学作出了自己的反思,指出了“寻根”口号之策略性的一面。结语对于新世纪以来寻根意识的新表现作出了描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关注重心更多的转移到物质方面,精神又出现了相对贫瘠,经济对于文化的侵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发展开来,价值的失落、紊乱和失范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出一种整体上的精神危机。在具体的寻根过程中,一方面是文化学者对于“文化之根”的发掘,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于“文化之根”的时尚化消费,这固然体现着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和渴望,同时寻根意识还出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张炜的“融入野地”、迟子建的“自然书写”、方兴未艾的“生态写作”等都是其具体呈现,这是人类在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的心理失衡、人性异化、以及生存危机中生发出的一种精神补救,表达了作家寻找生命原点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只要我们还处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语境中,还在继续思考民族命运和人类终极发展目标的问题,寻根就远未结束,未来文学的优秀之作可能从这一意识书写中产生。

孙传彪[9](2011)在《变革与创造 ——“拿来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文中研究表明自从鲁迅先生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和概念,拿来主义便被人们应用在社会生活各行各业。但时代在改变,人们的头脑也在不断进步,那么拿来主义的理念在如今还能适用吗?还是拿来主义本身也已经过时了?但问题是人们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全面吗?拿来主义能适应社会生活各方各面吗?在本论文中,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寻找拿来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本文立足中国文化传统理论“拿来主义”的广泛适用性,通过探究拿来主义背后的文化本质——变革与创造在艺术发展中的体现,以及其在中国文艺中的表现,阐明拿来主义在艺术各个流派和形式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于艺术史的发展变革也是在拿来主义的手段下完成的。本文通过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展开论述,并从现成品的发展引出当代艺术的多元及多样,同时以“实物现成品”和“文化现成品”两个基本点进行探索,以寻找拿来主义在现成品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和价值。当代艺术中对现成品的拿来,随着不同流派的选择、不同艺术家的追求而产生了不同的变化,艺术家源于变革和创造的态度从历史、传统文化亦或生活中拿来各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现成品,对其“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到新达达、波普再到以观念先行的当代艺术的各种艺术形式,一切世界上存在的“现成品”都可以在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思路下,进行“拿来主义”式的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通过本论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们拿来的有“实物现成品”和“文化现成品”,在对其进行创新改造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艺术形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就成了艺术变革的中坚力量。同时,在本文的最后也提出或许在若干年后的艺术家们,能从现在所谓的后现代艺术中拿来各种各样的养分“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从而变革现在的艺术,创造更新的符合潮流甚至引领潮流的艺术。

何悦玲[10](2011)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进路,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在探讨中,力求从当前认知中的“空白”或“不足”处入手,既注意从宏观层面把握小说与史传“家族相似性”的内在联系与谱系渊源,又注重从微观层面发掘其“相似性”的动态发展演变,以期为理解古代小说的“史传”渊源及其蕴藏的文化精神,提供新的观照视角。全文内容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旨在探讨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汉魏六朝时期,小说与“史”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但小说作为“外乘”,尚未获得文体上的独立。唐时,人们“有意为小说”,一方面视小说为“史”之流,认为小说之功能在于“补史”,另一方面则使小说“传奇”、“虚构”的本质特征获得充分的发展。小说作为文体,开始具备自己的独立品格,并企图挣脱“史”的束缚,以本来的面目示人。宋元出现白话小说以来,对二者关系的认知呈现出明显的与“史”的疏离,在“传信”与“传奇”、“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的区别及对“奇”的重新阐释和界定中,均隐含着划清二者界线的意图与构设。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变迁过程,恰隐藏着小说发展“去史传化”的蜕变过程,获得主体性的演进过程,本质认知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第二章旨在探讨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生成的文化渊源及其内涵变迁。“史补”意识的发生,既源自对“史”尊“说”卑的文化体认,也来自对史家以“史”存道文化活动的效法,同时隐含着提高小说地位及品位的深刻用心。作为“史”之直接后裔,“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之“史补”观几乎贯穿文言小说始终。其于魏晋六朝时期已现端倪,唐至宋元发展为极致,明、清以后则日益走向多元化。白话短篇小说“史补”观主要以“佐经书史传之穷”的面目出现,旨在辅“史”以成教化之功。长篇章回小说中,“史补”观主要体现于历史题材小说领域。辅“史”以演“义”,为其“史补”核心。除此而外,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无论长篇还是短篇,白话小说“史补”功能的实现,皆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审美特征作为理论前提。“史补”观念的盛行,固然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小说本质特征的成熟,但也同时赋予古代小说以美、善兼济的人文特征。第三章旨在探讨古代小说传“奇”的史传渊源及其内涵变迁。小说与“史”,“不尽同而可相通”,“史”之叙事中基于“神道设教”目的对奇闻异事的采撷、基于传“义”目的对“文”的凭借,均对小说的传“奇”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史”对“奇”的限制性使用,为小说的传“奇”打开了通道,促成了小说传“奇”本质的生成。此中,杂史、杂传创作,具有重要作用。唐人“作意好奇”,以“奇”补“正”成为自觉的艺术追求。传“奇”中,不仅更讲究文采,并出现了“奇”之内容向“人间言动”的转变。宋元以降,对“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广泛征引及不断阐释,一方面使小说传“奇”的本质得以最终确立,并成为小说与“史”区别的实质所在,另一方面又使小说传“奇”走上了常中见奇、由奇入正、笔下生奇的发展道路。这一历史变迁中,“奇书”、“才子书”的称谓,既蕴涵着对小说传“奇”正脉的追踪,对其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概括,也蕴涵着抬高小说地位的深刻用心。第四章旨在探讨古代小说叙事的《春秋》渊源及其历史变迁。《春秋》既为“经”,亦为“史”。作为经典历史作品,它不仅开启了“史学”新时代,并于价值原则与叙事方法诸方面,给古代小说以深远影响。在古代小说中,不论是以“事”见“义”的叙事目的、以“义”为断的叙事伦理,还是直书其事的见“义”法则、尚“简”用“晦”的审美追求,均来自于对《春秋》的自觉继承。被历代奉为“经”的《春秋》,是操纵古代小说叙事的内在规则,是掌控小说话语的范导性原则,也是深含于中国各类叙事文体中的“元叙事”。以《春秋》为宗的创作意识,至唐代开始明晰,历经宋元以迄明清时代,不断突显,日渐加强。当然,借鉴的维度与强度,由于小说各体式的文化属性不尽相同,其表现也各不一样。其间,体现着古代小说“通变”的文化特征。综上,古代小说与史传既存在谱系上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文化品性与艺术疆界。通过小说与史传的“互文”性解读,不仅更能清楚地看出古代小说的“史传”渊源,而且更有助于对其构成因素及内蕴的文化精神作出恰当的理解。

二、“鲁迅”一名的寓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一名的寓义(论文提纲范文)

(2)浪漫精神的兴衰:家庭、阶级与文化幻象(论文提纲范文)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禅宗影响下的《西游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作者之争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禅宗与董氏家族
    第一节 禅宗与明清之际文士
    第二节 董氏家族的方外情结
    第三节 董说的禅宗观念继承
第二章 《西游补》文本的禅宗体验
    第一节 禅机禅趣的故事呈现
    第二节 人物的禅宗形象
    第三节 镜与境的禅宗体验
第三章 《西游补》的禅宗色空观
    第一节 由色悟空
    第二节 由幻悟空
    第三节 《西游补》与《西游记》的“空”观联系
第四章 《西游补》的禅宗时空观
    第一节 时空的轮回结构
    第二节 时空的“幻”境
    第三节 时空的“空”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论李佩甫小说中的城乡对立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原生态自然与冰冷的城市
    (一) 朴实的乡土风俗画卷
    (二) 虚伪的城市灰色画卷
二、韧性的乡村与挣扎的城市
    (一) 探究乡村生命意识形态
        1. 植物的韧性
        2. 乡下人的生命韧性
    (二) 探询城市生命意识形态
        1. 植物的扭曲病态
        2. 人性的压抑沉沦
三、传统文化立场与现代性立场
    (一) 以家族为主体的传统伦理
    (二) 以个人为主体的现代性文化
四、城乡对立模式中的交流
    (一) 乡村人进城
        1. 进城者的“成功方式”探询
        2. 进城者的回乡梦
    (二) 城市人下乡
五、城乡对立模式的逐步消解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6)鲁迅的生命伦理思想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及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
    2.1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2.1.2 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席卷中国
    2.2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2.2.1 童年经验
        2.2.2 求学经历
    2.3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2.3.2 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生命伦理的内涵
        3.1.1 生命伦理学的定义
        3.1.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3.2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
        3.2.1 批判“吃人”礼教——生命的贵生利己
        3.2.2 批判封建等级制度——生命的仁爱平等
        3.2.3 批判国民性格——生命的尊严
        3.2.4 生命的和谐
    3.3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
        3.3.1“小我”的个体之爱
        3.3.2“大我”的群体之爱
        3.3.3“对全人类博爱”的人类之爱
        3.3.4“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自然之爱
第四章 鲁迅生命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4.1 现代人的迷茫与生命困惑
        4.1.1 精神的迷茫
        4.1.2 生命的困惑
        4.1.3 走出迷茫困惑的伦理路径
    4.2 建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国古代戒指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古代戒指的起源
二、中国古代戒指的样式和材料
三、中国古代戒指的寓义
    (一)戒指可作为财物、礼物
    (二)戒指有回还、归家之意
    (三)戒指有约束、节制之意
    (四)戒指作为男女定情信物

(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 ——以鲁迅、沈从文、韩少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论文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综论
    第一节 寻根意识的发生与现代性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产生的历史语境
    第三节 寻根意识的三种表现
第二章 鲁迅:“医者”的国民劣根性挖掘与批判
    第一节 拯救与启蒙:作为“他者”的寻根主体
    第二节 民族劣根性批判:现代性的焦虑
    第三节 批判与怀疑: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
第三章 沈从文:“乡下人”的文化选择和生命之根的追寻
    第一节 沈从文对于自我生命追求与重塑国民品德
    第二节 生命之根: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生命力发掘与生命哲学思考
    第三节 城乡关系中“乡下人”的文化选择
第四章 韩少功:知青对传统文化的续接与文化资源的选择
    第一节 个人主体性与民族主体性的建构
    第二节 非规范文化的发掘与民族文化的重新建构
    第三节 求新求变的价值立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变革与创造 ——“拿来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谈“拿来主义”
    第一节 “拿来主义”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鲁迅对“拿来主义”的践行
    第三节 “拿来主义”的意义
    第四节 “拿来主义”在中国现代文艺中的体现
第二章 现成品与“拿来主义”
    第一节 现成品由来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杜尚所作的现成品艺术
    第三节 杜尚现成品的影响及意义
    第四节 杜尚之后的现成品之路
第三章 当代艺术创作与“拿来主义”
    第一节 现实生活中拿来的实体
    第二节 文化思想中拿来的观念
        (一) 从通俗文化中拿来的波普
        (二) 从传统文化中拿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三) 从多元文化中拿来的新表现
    第三节 历史发展中拿来的变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古代小说与史传关系认知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唐前:“外乘”与“实录”
        一、拾“史”之遗的题材选择
        二、与“史”相近的观念笔法
        三、以“史”为据的评论考释
    第二节 唐时:“传奇”与“虚构”
        一、“史氏流别”的确认
        二、“史补”功能的界定
        三、观念笔法对“史”的倚重
        四、“传奇”“虚构”的开掘
    第三节 宋元以降:突破史统,设立边界
        一、与“史”疏离的小说观
        二、与“史”区分的叙事观
        三、与“史”相别的写实观
第二章 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的生成及其内涵变迁
    第一节 古代小说"史补"观念生成的文化渊源
        一、正统观念对"说"地位的界定
        二、普遍具有的"慕史"心态
        三、"以史存道"的刻意效法
        四、小说入"史"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 文言小说"史补"观念的内涵变迁
        一、唐前:"旧史所无,我书则传"
        二、隋唐:史之所阙,我则补之
        三、宋元:羽翼风教,用补信史
        四、明清:"史补"指向的多元化
    第三节 白话小说"史补"观念的生成及其内涵变迁
        一、短篇小说:佐"史"以教世
        二、长篇小说:"史补"指向多元化
    第四节 "史补"与"情补"
        一、为史补情
        二、为情补史
第三章 古代小说传"奇"的史传渊源及其内涵变迁
    第一节 史传的"奇笔"与"奇意"
        一、"神道设教"下的述"奇"
        二、"交感征应"下的载"奇"
        三、人物书写的尚"奇"
        四、行文运笔的求"奇"
    第二节 古代小说传"奇"本质的生成及其价值确立
        一、正统观念对"奇"的基本态度
        二、"史"之"奇"向"小说"的进入
        三、唐前创作实践上的传"奇"述"异"
        四、唐宋以来对小说传"奇"本质的确认
    第三节 古代小说传"奇"内涵的历史变迁
        一、唐前:"张皇鬼神、称道灵异"
        二、唐时:辞客寄怀,彰显"文"采
        三、宋元以降:常中寓奇,奇正相生
第四章 古代小说叙事的《春秋》渊源及其文体异态
    第一节 以"事"见"义"的叙事目的
        一、《春秋》的"藉事存义"
        二、文言小说的以事寓义
        三、白话小说的即事演义
    第二节 以"义"为断的叙事伦理
        一、《春秋》笔削的以"义"为断
        二、文言小说的叙事伦理
        三、白话小说的叙事伦理
    第三节 直书其事的见"义"法则
        一、《春秋》的"直书其事"及与小说的沟通
        二、文言小说的"因事书事"
        三、白话小说的不同演进
    第四节 尚"简"用"晦"的审美追求
        一、《春秋》的"微言"
        二、文言小说的尚"简"用"晦"
        三、白话小说的诸端会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鲁迅”一名的寓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美术事考[J]. 萧振鸣. 关东学刊, 2021(03)
  • [2]浪漫精神的兴衰:家庭、阶级与文化幻象[J]. 南帆. 当代文坛, 2020(03)
  • [3]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禅宗影响下的《西游补》研究[D]. 邱芳芳. 东南大学, 2019(06)
  • [5]论李佩甫小说中的城乡对立模式[D]. 徐玉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鲁迅的生命伦理思想及当代启示[D]. 王红娟. 湖南工业大学, 2016(05)
  • [7]中国古代戒指考略[J]. 曾垂超,谢超凡. 贺州学院学报, 2014(01)
  • [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寻根意识研究 ——以鲁迅、沈从文、韩少功为例[D]. 史玉丰.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9]变革与创造 ——“拿来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体现[D]. 孙传彪. 湖北美术学院, 2011(08)
  • [10]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史传”传统及其历史变迁[D]. 何悦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鲁迅”名字的寓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