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度纤维板使用的两种防水剂的效果及经济效益

中密度纤维板使用的两种防水剂的效果及经济效益

一、两种防水剂试用于MDF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贺中泽[1](2019)在《泡沫混凝土/真空绝热板复合屋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作为一个建筑资源消耗大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其中屋面传热损失所占的比重较大,为了降低建筑屋面结构的热损失,国家将屋面系统节能性能提升技术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阶段我国使用的屋面保温层传热系数一般在0.6w/m2·k左右,目标通过改善屋面保温材料、提升屋面保温技术,降低传热系数至0.2w/m2·k以下。本论文选用尚未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面的真空绝热板作为主要屋面保温材料,充分利用真空绝热板突出的保温性能,提升屋面保温系统保温性能。真空绝热板(VIP板)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且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但由于其单独作为屋面保温层易受到其他附着物的破坏,受力穿刺失去真空环境,影响其传热系数从而降低保温性能。本论文旨在通过模拟设计泡沫混凝土与真空绝热板复合保温屋面结构,保护真空绝热板不受破坏,测试改善泡沫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以达到提升屋面保温性能的目的。本论文首先设计了复合屋面保温结构,并通过计算复合屋面板的传热系数得出了真空绝热板的缝隙与传热系数之间的规律,其次通过正版Comsol Multiphysics 5.0对复合保温屋面进行三维热传导模拟,然后通过化学以及物理发泡的方式制备泡沫混凝土,并探究影响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因素,最后将性能较好的泡沫混凝土与真空绝热板复合,制成1.4×1.4×0.3m的复合板,并测定复合板传热系数的值。复合屋面结构设计和计算结果表明:真空绝热板与泡沫混凝土复合制成复合保温屋面其传热主要发生在泡沫混凝土区域,泡沫混凝土与真空绝热板复合结构设计中,真空绝热板之间的缝隙越大,复合板传热系数随之增大,经计算设计真空绝热板间缝隙为5cm,理论上可降低传热系数至0.11 W/(m2·k)。泡沫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化学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时,当纤维掺量达到2%时,折压比为0.33,此时泡沫混凝土的韧性达到最好的效果。且随着聚丙烯纤维含量的增多,当pp纤维掺量在2.5%时,吸水率能明显改善,且收缩率较小。当胶粉掺量为1%时,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好。同时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的变化是趋于平稳的。当龄期为28d时,0.5%和1%掺量的胶粉收缩率接近,综合考虑,1%的胶粉掺量能使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更好的配置。当聚苯颗粒:浆体体积为3:1时,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好,且此时吸水率达到最小。使用物理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时,水灰比为0.55时,泡沫混凝土强度最佳,且此时泡沫混凝土的收缩率达到最小。选择每1000g水泥掺入2L聚苯颗粒颗粒时使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改善。随着干密度的提高,泡沫混凝土导热系数随之提高,吸水率不断减小。收缩率也随之减小。试制屋面板的测试结果表明:测得屋面板的传热系数为0.15w/(m2.k),达到本课题研究的目标0.2w/(m2·k)。

许宏超[2](2016)在《合肥市大东门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发展,人们对交通、环境保护、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盖挖逆作法将成为主要施工方法,尤其在交通繁忙、地质条件复杂处修建地铁车站时,首推的一种施工方法。为了确保该方法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满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对盖挖逆作法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总结成为一项必须工作。本文通过对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大东门车站盖挖逆作法中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施工中的创新、基坑变形规律统计分析,进行汇总,得到以下结论。1、在复杂地质条件和富含地下水水文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综合比选,确定地下连续墙比较合理经济,通过对盖挖逆作法中间立柱受力分析,并经过本工程实例应用,确定了地下连续墙承担局部竖向主体侧墙和梁板荷载的情况,更加合理、安全、经济。2、通过对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案解析、吊装过程阐述、吊装受力验算分析,解决了超大、超重钢筋笼吊装的重点、难点及风险点问题。3、以AM基桩和HPE钢管柱定位新技术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有效解决了在相同条件下普通基桩抗拔及承载力部足问题;进而节约造价、减少工期和空间利用问题;以及钢管柱超长、超直径、高精度定位要求条件下HPE技术的优越性。4、经过对大东门车站主要监测项目跟踪以及变形数值累积统计分析,得出盖挖逆作法基坑变形的一般规律,并证是该方法在复杂条件下安全可靠的优点。

李庆发[3](2016)在《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续平压过程在决定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简称MDF)性能的众多因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木材资源的目益减少,MDF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如何提高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尤为重要。针对MDF连续平压工艺过程,本论文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理论,以神经网络智能算法为基础研究工具,于搜集的生产数据对连续平压工艺的工作机理和流程定量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了MDF连续平压工艺关系模型,给出可靠的理论分析和创新的智能算法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特定的MDF性能指标需求设定连续平压工艺参数的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对连续平压过程进行了工艺和参数分析,建立了连续平压过程中板坯属性、工艺参数与MDF成品板性能指标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随后,基于SVM理论,通过最小泛化误差上界,给出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对应的最优化问题。2.针对建立连续平压工艺模型所提出的最优化问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算法,并且对所设计的算法提供了严谨的数学理论分析及论证。首先,我们在已建立的优化问题中添加正则项,用以通过寻找到稀疏解来降低热压工艺控制中的复杂度,结合罚函数法和投影法处理优化问题中的约束条件,以使所设计的智能算法具有很好的优化性能和简洁的结构,随后,通过引入光滑化技巧,对基于不定核SVM建立MDF连续平压工艺模型所给出的优化问题,设计智能算法,并从数学理论角度严格论证了此算法的动态性能和优化性能。其次,引入新方法将原始SVM优化问题变形,并改进已给出的智能算法,使得新算法在求解基于正(半)定核SVM建立MDF连续平压工艺模型所对应的优化问题时,具有更强劲的动态性能和优化性能。最后,基于已搜集的数据集,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三类厚度的热压板,建立以某些热压工艺参数(如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和一些板坯属性(如含水率等)为自变量,以MDF成品板的性能指标(如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等)为因变量的关系模型,且数值仿真结果显示所建立的MDF连续平压工艺模型可很好地拟合给定数据集。3.在已知MDF连续平压工艺关系模型工作的基础上,为达到按需求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本文建立优化模型并设计智能算法,从定量角度给出板坯属性调整和工艺参数设定的最优方案,已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首先,我们提出了连续平压过程中以工艺参数(如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和板坯属性(如含水率等)为自变量,以MDF成品板的性能指标(如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等)为因变量的几类优化问题模型,并对模型中核函数的选取提供明确的选取方案,以使此模型不仅可实时求解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其次,针对我们建立的优化问题,设计有效的智能算法,并对算法的动态和优化性能进行严谨地理论论证。最后,对重点优化MDF成品板单一性能指标和综合性能指标的两类问题,基于本论文前面对三类热压板连续平压工艺所得到的关系模型,分别采用针对相应问题所设计的智能算法,求得关于热压工艺参数和板坯属性的最优设定方案。4.以提高本论文理论研究工作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结合MATLAB软件,基于已建立的理论研究结果,设计了一套用于MDF连续平压系统控制和预测的简易模拟软件。此软件不仅可依据导入的数据集,建立关于必要工艺参数所需MDF性能指标间的关系模型,而且可依据MDF成平板的性能指标需求,基于导入数据集建立起的关系模型,为生产人员提供热压工艺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案,以提高MDF成品板的质量、降低能耗、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陈聪[4](2015)在《新型镍电极电芬顿法预处理印染废水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染工业是我国经济行业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因此印染废水成为工业废水的一大来源;又因印染废水色度极高、成分复杂多样,印染废水的处理变得十分困难。鉴于此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快速降低印染废水色度,同时提高印染废水可生化性的预处理方法。本课题以北京某纺织厂气浮池出水-印染废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芬顿工艺预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阴阳极都为石墨板的C/C电芬顿体系与阳极为石墨板、阴极为泡沫镍的C/Ni电芬顿体系的电芬顿反应过程,并优化反应条件,处理实际废水。研究发现不论使用何种极板做阴极,电芬顿反应的最优条件都为p H=3、C(Fe2+)=15μmol/L。但使用泡沫镍做阴极后H2O2和?OH产量较使用石墨做阴极的电芬顿体系都有显着的升高,产生速率也有明显升高。p H越高Fe2+越容易被无效消耗,p H越低越有利于H2O2的产生与保存,产?OH的最优条件为p H=3、C(Fe2+)=15μmol/L。用电芬顿法处理Rh B配制废水,通过条件对比证明,?OH是处理Rh B染料的主要氧化剂。通过荧光光度计和LC-MS分析Rh B的降解过程和产物。发现在配制废水脱色完全后,用荧光光度计测量废水,废水的荧光峰位发生明显变化,荧光峰值明显减弱。使用LC-MS分析废水发现,Rh B染料分子在降解过程中由大分子物质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电芬顿法处理Rh B配置废水脱色效果显着。用电芬顿法对实际废水预处理,发现使用C/Ni电芬顿体系可以在低电流、短时间处理后使废水快速脱色,色度达到排放标准;并显着提高废水的B/C,使废水由生物难降解废水变为易降解废水。用GC-MS分析,发现实际印染废水经处理后其中的大分子物质相对含量降低,小分子物质相对含量升高,与溶液B/C比升高相吻合;含有有色基团的分子相对含量降低,与溶液色度降低相吻合。

赵艺斐[5](2014)在《热压过程对中密度纤维板剖面密度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由备料、纤维分离、干燥、胶施、铺装、裁边等主要工序组成,其中热压是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中密度纤维板的剖面密度形成于热压过程,所以热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制约着剖面密度的形成。准确地控制热压过程中各工艺参数,根据当前热压周期中各主要参数智能地调节热压过程,是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在结合中密度纤维板热压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剖面密度对MDF板材性能这一影响因子,并分析总结板材VDP的形成机理、决定因素及检测方法。针对热压生产过程中,被控对象呈现非线性和滞后现象,设计热压压力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比单一PID控制的鲁棒性好,控制精度有所改善,同时超调量少、震荡减弱、稳定性高,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并通过试验验证,观察剖面密度曲线,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有效地调节热压压力,压制板材符合质量要求。由于模糊控制器存在的不足,为提高控制器的性能,将改进的遗传算法与模糊控制器相结合,实现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本研究采用改变交叉与变异策略的遗传算法改进方法优化模糊控制器,不过分依赖于专家的实践操作经验,也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超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即可得到合理的理想的控制规则和模糊划分,仿真表明优化后的模糊控制器的上升快、超调量小、动态性能得到了增强,控制效果较好。

吕宁[6](2013)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文中指出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石窟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其中,中国的石窟无论从比例数量,还是从代表性和独特性上,都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其也是我国传统文物的五大类型之一。由此,石窟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相较于木结构、古遗址等其他类型保护来说,石窟保护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此同时,目前对于石窟保护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总体性回顾比较缺乏,因此,研究中国石窟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与历史资料、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石窟保护历程(19世纪末至2013年)做了回顾,将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继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物保护概况以及石窟保护的发展及典型实践案例,最终总结了中国石窟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总结,分析指出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颁布之前,石窟保护工作在原则、理念、保护程序和方法上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如对“不改变文物原状”、“可逆性”等原则缺乏清晰理解、在保护中缺乏正确的程序而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等,而在2000年后,无论从保护理念、保护程序还是保护方法上,石窟保护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这种改变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增强而进行的,同时,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准则》的推动;文中通过《准则》颁布之后的莫高窟保护规划与第85窟壁画保护、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建设、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与龙门石窟治水工程五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技术手段背后反映出的对原则的探讨和保护理念变化的趋势,由此总结出《准则》在石窟保护中保护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保护程序和方法以及管理施工规范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推动;最后,论文论述了在面对目前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时,《准则》所具有的提升空间:主要针对于石窟保护核心概念、《准则》指导性以及其认同度三个方面,并提出未来可能建议,引申出对石窟及石窟保护的定位、石窟保护的方式方法、石窟价值的多样性的思考,以期对未来《准则》的完善有所裨益,使其在石窟保护方面更具有权威性、指导力和操作性,使中国的石窟遗产能够更好的传承、延续下去。

高舒[7](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研究指明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于爱红[8](2011)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混凝土外加剂在土木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大力发展高强度、高工作性能、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图高性能外加剂是为适应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而研制的,它能给混凝土带来高减水率、高适应性、高耐久性和优良的施工性能。它不仅能大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使新拌混凝土在运输和施工过程始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而且能使硬化混凝土具有高的强度、抗渗、抗冻、抗腐蚀性能,并有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和阻锈剂的合成与应用问题。首先,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和相容性机理,选择合适的单体和质量配比合成高性能减水剂。然后,对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本课题对前期得到的阻锈剂做进一步的验证试验。将阻锈剂和减水剂加入到标准的混凝土块中,研究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情况及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确定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共聚合成减水剂的试验表明:加料方式、物料反应浓度、引发剂掺量对减水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掺量过低或过高,减水剂的保塑效果均不理想。通过试验发现,当底水、溶解引发剂所用水与溶解单体所用水的比例为60%/10%/30%时,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达到最大值。引发剂掺量为2%-3%时,减水剂的性能最好。随着引发温度的升高,减水剂的颜色不断加深。引发反应温度在80℃时,保温时间为1.5h,减水剂性能达到最优。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在掺量为0.38%(固含量)时,减水率为30%。用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的C60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不离析不泌水、粘聚性好,可广泛应用于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干湿冷热循环试验和模拟液中阻锈剂阻锈性能验证试验发现,自制的阻锈剂相对具有更好的耐蚀作用。自制的钼酸盐阻锈剂增加了砂浆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虽然砂浆和混凝土强度有所下降,但强度不低于基准混凝土的90%,阻锈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掺加阻锈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明显推迟。初凝时间推迟35分钟,终凝时间推迟45分钟。加阻锈剂后混凝土的减水率为29%。与单独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相比,复合适当阻锈剂剂能显着降低混凝土的56d氯离子扩散系数,使56d氯离子扩散系数由8.1×10-14m2/s降到3.3×10-14m2/s,抗渗性能明显提高。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成本为6800元/t,加上人工费与机器折旧费,总成本约7000元/t。与市场价格8000元/t相比,每吨利润1000元,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该产品综合性能稳定,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自制的钼酸盐阻锈剂价格低、掺量低,可以节约混凝土成本,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钼酸盐阻锈剂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阻锈剂,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本文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对提高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复配及工程应用水平、降低复合外加剂的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宁[9](2010)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由备料、纤维分离、干燥、施胶施蜡、铺装、热压、裁边等主要工序组成,其中热压是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热压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控制对中密度纤维板的质量影响较大,准确地控制热压过程中各工艺参数,根据当前热压周期中各主要参数智能地调节热压过程,是最终生产出合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在深入探讨热压过程中板坯成型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要求,以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为基本控制方法,将两种控制策略相结合,并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控制器进行优化,实现了对中密度纤维板热压生产的理想控制,达到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质量的目的。针对热压生产过程中,被控对象呈现非线性和滞后现象,将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热压机系统,设计了热压泵电机输出功率PID-FUZZY复合控制器和热压时间模糊控制器,其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运用Mamdani推理合成算法,通过离线编程,将模糊规则的推理合成运算简化为直接查询模糊控制规则表来实现,从而达到完成控制任务的要求。本文通过建立泵电机输出功率和热压时间两种模糊控制模型,对泵电机输出功率的PID-FUZZY复合控制与传统PID控制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模的压力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好、超调量少、震荡现象减少等优势,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在提高系统抗干扰性和适应内部参数变化的鲁棒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PID调节器。典型二阶系统的时间模糊控制器能够对加压时间实现良好的控制,与传统的开关量控制相比,能够更好地把被控参数调节在设定值周围,参数的波动小,控制的品质好,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针对PID-FUZZY复合控制器存在的不足,为提高控制器的性能,将改进粒子群算法与双模控制策略相结合,实现了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本研究采用带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压力PID-FUZZY双模控制器的PID参数进行优化整定,并对时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进行了优化调整。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复合控制系统相比,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ID-FUZZY复合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丁可力[10](2009)在《乳化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林业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人造板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密度纤维板产量的增长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市场对其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防水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中密度纤维板行业主要以固体石蜡或熔融石蜡作为防水施加剂,已经难以满足先进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制造工艺的要求。采用乳化石蜡作为防水剂,应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既能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防水性能,又不影响其强度等性能,同时节省石蜡用量降低成本,是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品质和拓宽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进行了乳化石蜡防水剂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比较了熔融石蜡、减少的熔融石蜡和乳化石蜡防水剂的防水效果、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并探讨乳化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厚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生产上正常使用熔融石蜡量和直接减少熔融石蜡使用量的对比试验,得出减少熔融石蜡使用量的MDF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1.12%,明显高于正常使用量,说明减少熔融石蜡施加量对MDF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增加比较大,无法保证MDF的质量。因此,以减少传统熔融石蜡用量降低成本是不可行的。2.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MDF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因素,密度为最大,UF施加量其次,石蜡量影响最小;较优工艺参数:密度为800kg/m3,UF施加量为10%,乳化石蜡施加量为1.0%。在一定量范围内,随着乳化石蜡施加量、UF施加量和密度的增加,MDF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内结合强度增大。然而当乳化石蜡施加量从1.0%上升到1.3%,MDF的内结合强度反而下降。3.采用优化工艺压制厚度分别为21mm、15mm和6mm的MDF,其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为5.782%、7.0285%和11.307%;国家标准中规定MDF随着厚度减少,允许厚度膨胀率相对指标值增加,说明乳化石蜡作为防水剂用于生产薄、中、厚三种规格的MDF,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是可行的。4.与熔融石蜡相比,乳化石蜡稳定性高,流动性好,颗粒细小,扩散性和均匀性好,在蜡水界面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使得界面膜的强度增强。因此采用乳化石蜡防水剂来生产MDF时,可减少石蜡用量,既提高MDF防水性能,又能保证力学强度。5.用乳化石蜡防水剂等量替代熔融石蜡防水剂生产MDF,可以节省15%~20%左右的石蜡成本。例如使用1%复合乳化石蜡,MDF的防水剂成本下降了13.5元/ m3。对于年产5万m3的MDF企业,每年可以节约65万元左右。按我国2008年的MDF产量,一年可以节约成本3亿6千多万元。因此采用乳化石蜡防水剂替代熔融石蜡使用,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两种防水剂试用于MDF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防水剂试用于MDF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泡沫混凝土/真空绝热板复合屋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屋面保温结构以及保温材料的研究现状
        1.2.1 屋面保温结构的研究现状
        1.2.2 屋面保温材料研究现状概述
    1.3 真空绝热板的概述
    1.4 泡沫混凝土的概述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聚丙烯纤维
        2.1.3 聚苯颗粒
        2.1.4 胶粉
        2.1.5 固体发泡剂
        2.1.6 外加剂
        2.1.7 液体发泡剂
        2.1.8 防水涂料
    2.2 制备方法
        2.2.1 利用化学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
        2.2.2 利用物理发泡制备法泡沫混凝土
        2.2.3 复合屋面板的制备
    2.3 测试方法及试验仪器
        2.3.1 干密度测定
        2.3.2 吸水率的测定
        2.3.3 导热系数测定
        2.3.4 传热系数的测定
        2.3.5 收缩率的测定
        2.3.6 拉伸试验
3 复合屋面系统结构的设计
    3.1 复合保温屋面的传热计算
    3.2 复合保温屋面的传热模拟
    3.3 屋面系统的构造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泡沫混凝土性能研究
    4.1 利用化学发泡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4.1.1 聚丙烯纤维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1.2 胶粉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1.3 聚苯颗粒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2 利用物理发泡法制备泡沫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4.2.1 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2.2 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
        4.2.3 泡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4.2.4 泡沫混凝土的收缩率
    4.3 物理与化学发泡法的比较
    4.4 本章总结
        4.4.1 化学法制备泡沫混凝土小结
        4.4.2 物理法制备泡沫混凝土小结
        4.4.3 物理与化学发泡法的比较
5 复合保温屋面的试制以及性能的研究
    5.1 复合保温板与屋面板的粘结性能
    5.2 泡沫混凝土/真空绝热板复合保温屋面的试制
    5.3 复合保温屋面板的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合肥市大东门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背景及意义
    1.2 盖挖逆作法车站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铁建设发展历史
        1.2.2 盖挖逆作法的发展
        1.2.3 盖挖逆作法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分析
    2.1 地理位置
    2.2 车站主体
    2.3 中间立柱桩及钢管柱
    2.4 施工条件
        2.4.1 工程地质条件
        2.4.2 水文地质条件
        2.4.3 周边环境条件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关键技术之--地下连续墙施工应用与创新
    3.1 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概况及施工
        3.1.1 本工程围护结构概述
        3.1.2 施工难点分析
        3.1.3 设备选型
        3.1.4 地连墙分幅及总体施工顺序
        3.1.5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3.2 地下连续墙超大体积钢筋笼吊装及受力验算
        3.2.1 钢筋笼吊装综述
        3.2.2 起吊设备选型
        3.2.3 钢筋笼吊装方法
        3.2.4 钢筋笼吊装主要技术措施
        3.2.5 有关吊具、吊点、搁置点受力的计算
    3.3 施工过程中创新应用
        3.3.1 地连墙施工中创新目的
        3.3.2 方案比选及分析
        3.3.3 方案优化及施作步骤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关键技术之--AM桩与HPE钢管立柱专利技术应用
    4.1 本工程AM桩应用概况简述
    4.2 AM桩工程设备选型
    4.3 设备配置计划
    4.4 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4.4.1 施工工艺流程
        4.4.2 AM工法扩底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和步骤
        4.4.3 液压插入机插入永久性钢管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关键技术之--主体结构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
    5.1 关键线路
    5.2 施工总体顺序
    5.3 基坑降水、排水
        5.3.1 降水目的、降水设计
        5.3.2 基坑排水工程
    5.4 车站基坑土方开挖
        5.4.1 施工顺序
        5.4.2 施工分段、分层
        5.4.3 顶板以上土方开挖
        5.4.4 板下土方开挖
    5.5 防水工程施工
        5.5.1 大东门地铁车站防水做法
        5.5.2 防水原则和防水标准
        5.5.3 防水措施
        5.5.4 防水施工细部图
    5.6 主体结构施工
        5.6.1 钢筋施工方案
        5.6.2 混凝土施工方案
    5.7 本章结论
第六章 施工监测及变形分析
    6.1 盖挖逆作法施工监测概述
    6.2 基坑主要监测项目变形分析
        6.2.1 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6.2.2 盖挖法逆作法:基坑周边管线沉降监测分析
        6.2.3 盖挖逆作法:地下连续墙墙顶水平位移
        6.2.4 盖挖逆作法:墙顶沉降位移分析
        6.2.5 盖挖逆作法:道路及地表沉降
    6.3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前景
    7.1 结论
    7.2 前景与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MDF热压工艺
        1.2.1 传统热压工艺
        1.2.2 改进的热压工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MDF热压系统工艺模型的研究
        1.3.2 MDF连续平压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智能算法研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分析
    2.1 MDF连续平压过程中内部环境变化规律分析
        2.1.1 木材压缩应力-应变特性
        2.1.2 MDF连续平压过程中粘弹性分析
    2.2 MDF质量性能指标分析
    2.3 影响MDF质量性能的主要因素
        2.3.1 连续平压工艺因素
        2.3.2 板坯关键属性
    2.4 支持向量机理论
        2.4.1 核函数和损失函数
        2.4.2 支持向量回归机建模
    2.5 MDF连续平压工艺关系建模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中的优化问题及其算法设计分析
    3.1 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中的优化问题分析
    3.2 算法设计与分析
        3.2.1 算法设计
        3.2.2 算法性能分析
    3.3 正(半)定核支持向量机MDF建模优化问题
        3.3.1 算法设计
        3.3.2 算法性能分析
    3.4 MDF连续平压工艺模型的构建过程
    3.5 实验环境及数据采集
    3.6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3.6.1 10mm厚度MDF数值实验
        3.6.2 5.5mm厚度MDF数值实验
        3.6.3 13mm厚度MDF数值实验
        3.6.4 建立的MDF热压工艺关系模型
    3.7 本章小结
4 MDF连续平压工艺参数优化问题及其算法设计分析
    4.1 MDF连续平压工艺参数优化模型
        4.1.1 基于不同核函数构建的回归函数的性质
        4.1.2 MDF连续平压工艺参数优化问题模型
    4.2 算法设计
        4.2.1 优化模型分析
        4.2.2 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4.3 算法性能分析
        4.3.1 动态性能分析
        4.3.2 优化性能分析
    4.4 数值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10mm厚度MDF数值实验
        4.4.2 5.5mm厚度MDF数值实验
        4.4.3 13mm厚度MDF数值实验
    4.5 本章小结
5 MDF连续平压工艺优化模拟软件
    5.1 软件概述
    5.2 软件流程
    5.3 软件框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
致谢

(4)新型镍电极电芬顿法预处理印染废水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0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 电芬顿法研究进展
        1.1.1 电芬顿法处理技术概述
        1.1.2 电芬顿法研究现状
    1.2 泡沫镍的性质及应用
        1.2.1 泡沫镍性质
        1.2.3 泡沫镍在电芬顿体系中的应用
    1.3 石墨的性质及应用
        1.3.1 石墨的性质
        1.3.3 石墨在电芬顿体系中的应用
    1.4 印染废水简介
        1.4.1 印染废水的来源
        1.4.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4.3 印染废水的脱色处理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来源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及设备
        2.1.1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际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2.3 实验方法
        2.3.1 电极的准备
        2.3.2 配制废水的实验方法
        2.3.3 实际废水的实验方法
    2.4 分析方法
        2.4.1 电极板表征
        2.4.2 水质分析
第3章 石墨、泡沫镍分别做阴极电芬顿体系
    3.1 引言
    3.2 C/C电芬顿法产H_2O_2和?OH效率及Fe~(2+)浓度变化
        3.2.1 C/C电芬顿法产H_2O_2
        3.2.2 C/C电芬顿法产 ?OH及Fe~(2+)浓度变化
    3.3 C/Ni电芬顿法产H_2O_2 和?OH效率及Fe~(2+)浓度变化
        3.3.1 C/Ni电芬顿法产H_2O_2
        3.3.2 C/Ni电芬顿法产?OH及Fe~(2+)浓度变化
    3.4 电极材料特性
        3.4.1 XPS分析
        3.4.2 SEM分析
    3.5 电极材料对电芬顿体系的影响
        3.5.1 极板材料对芬顿试剂H_2O_2产生的影响
        3.5.2 极板材料对 ?OH产生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墨、泡沫镍分别做阴极电芬顿体系处理Rh B废水研究
    4.0 引言
    4.1 Rh B降解效率
    4.2 Rh B降解过程分析
        4.2.1 UV-vis分析
        4.2.2 Rh B降解过程TOC分析
        4.2.3 Rh B降解过程荧光分析
        4.2.4 LC-MS检测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处理实际废水研究
    5.1 引言
    5.2 实际印染废水原水分析
        5.2.1 实际印染废水原水常规水质参数
        5.2.2 实际印染废水原水UV-vis和荧光分析
    5.3 电芬顿法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实验条件
    5.4 实际印染废水降解情况
        5.4.1 分析实际印染废水降解过程中COD和TOC变化
        5.4.2 分析实际印染废水降解过程中BOD5 和BOD5/COD变化
        5.4.3 分析实际印染废水降解过程中色度变化
    5.5 实际印染废水处理后的UV-vis和荧光分析
    5.6 GC-MS分析
    5.7 效益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热压过程对中密度纤维板剖面密度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中密度纤维板密度控制及板材VDP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纤维板热压工艺对VDP的影响机理
    2.1 纤维板的热压成型工艺流程
        2.1.1 MDF板材热压工艺的理论与应用
    2.2 热压的基本原理
        2.2.1 热压温度
        2.2.2 热压压力
        2.2.3 热压时间
    2.3 热压工艺的改进
    2.4 剖面密度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2.4.1 剖面密度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2.4.2 剖面密度的形成原因
    2.5 本章小结
3 剖面密度影响因子及检测方法
    3.1 剖面密度影响因子
        3.1.1 树种、纤维形状尺寸及板材目标厚度与密度
        3.1.2 板坯含水率及其分布
        3.1.3 压机速度
        3.1.4 热压温度
        3.1.5 热压压力
    3.2 影响密度的各工艺因素的在线检测
        3.2.1 纤维含水率的检测
        3.2.2 纤维铺装质量的检测
        3.2.3 铺装密度检测
        3.2.4 剖面密度的检测
    3.3 小结
4 热压过程的模糊PID控制
    4.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4.1.1 模糊控制基础
        4.1.2 模糊控制系统与模糊控制器
        4.1.3 模糊控制器确定
        4.1.4 模糊控制器设计
        4.1.5 模糊PID控制器
    4.2 热压压力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2.1 热压压力控制分析
        4.2.2 热压模型
        4.2.3 模糊PID控制算法
        4.2.4 输入输出量的模糊化
        4.2.5 模糊PID控制规则表的确定
        4.2.6 模糊关系的获得
        4.2.7 加权平均法去模糊化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对控制系统的试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优化
    5.1 遗传算法概述
        5.1.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1.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流程
    5.2 遗传算法的改进
        5.2.1 遗传算法选择方法的改进
        5.2.2 交叉与变异策略
    5.3 改进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实现
        5.3.1 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中的应用
        5.3.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解释
        1.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1.1.2 中国石窟保护起源与相关概念阐释
        1.1.3 石窟保护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1.2.1 石窟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1.2.2 石窟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空白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线索
        1.3.2 主要内容
        1.3.3 案例选择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回顾(19 世纪末-2013 年)
    2.1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概况及典型案例分析
        2.1.1 近代中国的石窟研究与保护探索
        2.1.2 石窟抢救性保护阶段概述与重要案例( 50-70 年代)
        2.1.3 科学保护尝试与重要案例(80-90 年代)
        2.1.4 石窟保护大发展时期概述(2000-2013)
    2.2 中国石窟保护的成就与思考
        2.2.1 中国石窟保护总体的成就与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2.2.2 对 20 世纪石窟保护工作的反思:《准则》产生的缘由 1与契机
第3章 《准则》的产生及之后的石窟保护典型案例分析(2000-2013)
    3.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概述
        3.1.1 《准则》的制定
        3.1.2 《准则》的内容
        3.1.3 《准则》的意义
    3.2 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与壁画修复工程
        3.2.1 莫高窟保护策略
        3.2.2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3.2.3 敦煌莫高窟第 85 窟壁画保护工程
        3.2.4 案例探讨与总结
    3.3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
        3.3.1 世界遗产保护策略与系列工程
        3.3.2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设计与修建
        3.3.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保护工程
        3.4.1 本次工程的源起与概况
        3.4.2 调查与评估
        3.4.3 保护理念与技术路线
        3.4.4 保护与修复实施
        3.4.5 案例探讨与总结
    3.5 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
        3.5.1 工程概况
        3.5.2 保护工程技术路线与实施
        3.5.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与进步:《准则》对石窟保护的积极影响
    4.1 对于保护价值观的影响
        4.1.1 我国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
        4.1.2 《准则》在构建现代保护价值观上的作用
    4.2 对保护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4.2.1 保护程序的确立
        4.2.2 评估重要性的强调
    4.3 对规范化管理和施工的影响
        4.3.1 对管理的指导作用
        4.3.2 对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思与建议:《准则》在指导石窟工作方面的提升空间
    5.1 现行《准则》在指导石窟保护中表现出的不足
        5.1.1 遗产认知与价值理解
        5.1.2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1.3 约束力、认同度与影响力
    5.2 未来完善具体建议
        5.2.1 关于保护认知与价值理解
        5.2.2 关于石窟保护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2.3 关于《准则》的推广与认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 政策资料
        二 学界研究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一 结构设置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意义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西方影响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第二节 乐改思路
        一 称谓差异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小结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第一节 1900—1949
    第二节 1949—2000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小结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第一节 分类说明
    第二节 吹管乐器
        一 笛类
        二 笙类
        三 埙
        四 唢呐
        五 箫、排箫
        六 新篪
        七 尺八
        八 其他
    第三节 拉弦乐器
        一 二胡
        二 板胡
        三 四胡
        四 大筒
        五 轧筝
        六 幢琴
        七 革胡
        八 雷琴
        九 高胡
        十 京二胡
        十一 拉阮
        十二 坠新胡
        十三 宛胡
        十四 古瓶胡
        十五 三胡
        十六 其他
    第四节 弹拨乐器
        一 扬琴
        二 琴
        三 筝
        四 琵琶
        五 阮
        六 三弦
        七 柳琴
        八 月琴
        九 箜篌
        十 豫琴
        十一 浪琴
    第五节 打击乐器
        一 鼓
        二 响铜乐器
        三 编磬
        四 其他
    第六节 其他改革
        一 材质改革
        二 工艺改进
        三 乐器创制
    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第一节 改革内容
        一 吹管乐器
        二 拉弦乐器
        三 弹拨乐器
        四 打击乐器
    第二节 总体情况
    小结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第一节 改革状况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一 振动方式
        二 外形、共鸣箱体
    第三节 反思
    小结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一 称谓需要标准
        二 材质需要标准
        三 性能需要标准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一 推广途径
        二 推广效果
    小结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一 独奏
        二 乐队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一 演奏法
        二 创作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四 其他
    小结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一 乐器本身
        二 地方乐种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
    1 图表索引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8)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史及分类
    1.2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1.3 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的重要意义
    1.4 减水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阻锈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试验原料、方法与仪器
    2.1 原料
    2.2 方法
    2.3 仪器
第3章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共聚原理
    3.2 合成方法
    3.3 装置和工艺流程
    3.4 结果与讨论
    3.5 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凝土阻锈剂的配制与性能研究
    4.1 阻锈剂的配制
    4.2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机理
    4.3 钼酸盐系阻锈剂阻锈机理分析
    4.4 干湿冷热循环试验
    4.5 模拟液中阻锈剂阻锈性能验证试验
    4.6 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4.7 对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阻锈剂与减水剂的复合试验研究
    5.1 对水泥净浆影响
    5.2 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5.3 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6.1 减水剂的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6.2 阻锈剂的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密度纤维板发展现状
        1.1.1 国内外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发展状况
        1.1.2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的现状
        1.1.3 中密度纤维板的热压工艺与热压方法
    1.2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在MDF生产中的应用
        1.2.1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的研究现状
        1.2.2 PID-FUZZY复合控制在MDF热压生产中的应用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 中密度纤维板热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2.1 热压生产的工艺流程
    2.2 热压的基本原理
        2.2.1 热压生产工艺曲线
        2.2.2 热压温度
        2.2.3 热压压力
        2.2.4 热压时间
        2.2.5 影响热压工艺的其他因素
    2.3 热压过程的传热数学模型
        2.3.1 传热的理想数学模型
        2.3.2 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
        2.3.3 理想数学模型的建立
        2.3.4 热压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2.4 受压板坯的应力应变规律
        2.4.1 中密度纤维板热压过程中的流变特性
        2.4.2 热压系统的压力变化规律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3 MDF热压机PID控制与FUZZY控制的设计
    3.1 热压压力的PID-FUZZY控制原理
        3.1.1 压力控制系统的构成
        3.1.2 PID-FUZZY复合控制的采用
        3.1.3 压力PID-FUZZY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3.2 PID控制原理及压力的PID控制实现
        3.2.1 PID控制基本原理
        3.2.2 模拟PID控制器
        3.2.3 压力的PID控制实现
    3.3 模糊控制原理及压力的模糊控制实现
        3.3.1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3.3.2 热压压力模糊控制器设计
        3.3.3 热压压力PID-FUZZY复合控制仿真
    3.4 热压时间模糊控制器设计
        3.4.1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方案设计
        3.4.2 热压时间的模糊控制实现
        3.4.3 热压时间模糊控制器的仿真
    3.5 PID-FUZZY复合控制器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ID-FUZZY控制器优化
    4.1 引言
    4.2 粒子群算法概述
        4.2.1 标准粒子群算法
        4.2.2 具有惯性权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4.2.3 改进PSO算法流程与实现
    4.3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PID参数自整定
        4.3.1 PSO-PID控制器的结构
        4.3.2 编码与初始种群
        4.3.3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4.4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
        4.4.1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优化
        4.4.2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模糊控制规则优化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MATLAB的粒子群算法仿真研究
    5.1 Matlab简介
    5.2 Matlab的粒子群算法优化工具箱
    5.3 改进PSO算法对压力控制器的PID参数整定
        5.3.1 编码与初始化种群
        5.3.2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
        5.3.3 改进粒子群算法流程
        5.3.4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5.3.5 改进PSO算法优化PID-FUZZY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5.4 改进PSO算法优化时间模糊控制器
        5.4.1 模糊控制器表达形式及PSO参数优化
        5.4.2 模糊控制器加权因子的PSO优化原则
        5.4.3 仿真实验与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乳化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密度纤维板特点和应用
        1.1.2 国内外中密度纤维板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1 现状
        1.1.2.2 现阶段我国中密度纤维板存在的问题
        1.1.2.3 中密度纤维板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
        1.1.2.4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的研究进展
        1.1.3 国内外中密度纤维板防水剂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第二章 熔融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2.1 试验仪器
        2.2.2.2 试验工艺
        2.2.2.3 性能指标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化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压制厚度为 12mm 的 MDF 试样
        3.1.2.2 正交试验
        3.1.2.3 数据测定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数据分析
        3.2.2 优化水平分析
        3.2.3 熔融石蜡和乳化石蜡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石蜡对不同厚度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热压工艺
        4.1.2.2 性能指标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乳化石蜡防水剂在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应用的经济效益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两种防水剂试用于MDF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泡沫混凝土/真空绝热板复合屋面性能研究[D]. 贺中泽.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2]合肥市大东门地铁车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关键技术应用[D]. 许宏超. 安徽建筑大学, 2016(04)
  • [3]MDF连续平压工艺建模及优化研究[D]. 李庆发.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4]新型镍电极电芬顿法预处理印染废水效能研究[D]. 陈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5]热压过程对中密度纤维板剖面密度影响因子的研究[D]. 赵艺斐.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6]《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D]. 吕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7]“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8]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D]. 于爱红. 山东建筑大学, 2011(08)
  • [9]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控制研究[D]. 王宁.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10]乳化石蜡对中密度纤维板防水性能影响的研究[D]. 丁可力.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3)

标签:;  ;  ;  

中密度纤维板使用的两种防水剂的效果及经济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