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温贤秀,周晨燕,张熔,吴炳菊,喻未[1](2022)在《甘草酸单铵盐调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的功能》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筛选合适剂量;克隆法检测NB4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分选NB4干细胞阳性(CD133+);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4、ABCG2、Dclk1);荧光检测活性氧;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损伤指标相关蛋白的表达(Bax/BCL-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G浓度<5μmol/L时,细胞NB4活力不具有显着性差异;浓度>5μmol/L时,对细胞NB4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5),根据CCK-8实验结果,按浓度设置MAG 0、5、10和20μmol/L;与对照组(MAG 0μmol/L)相比,除MAG 5μ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NB4细胞增殖率、周期蛋白表达量、线粒体膜电位及干细胞CD133+比例、标记物m RNA水平(Oct4、ABCG2、Dclk1)均显着降低(P<0.05),NB4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MDA含量及Bax/BCL-2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结论: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干细胞样特性、促进氧化应激与破坏线粒体功能等有关。

杨宇佳,张慧琪[2](2021)在《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反式维甲酸、巯嘌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研究组患者予以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 记录患者血红蛋白(Hb)开始回升时间、血小板(PLT)开始回升时间和首次完全缓解时间;统计随访5年内患者病情复发及死亡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Hb开始回升时间、PLT开始回升时间和首次完全缓解时间[(19.56±2.61)d、(20.42±2.73)d、(1.74±0.45)个月]均显着短于对照组[(28.42±3.85)d、(30.63±4.02)d、(3.31±0.69)个月](t=10.328、9.746、8.521, 均P<0.001);研究组患者随访1年内和5年内复发率(11.37%和21.67%)显着低于对照组(28.33%和41.67%)(χ2=5.208、5.546, P=0.022、0.019), 且研究组患者随访5年内病死率(8.33%)显着低于对照组(25.00%)(χ2=6.000, P=0.014);研究组患者各类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33%)与对照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 P=0.838)。结论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可有效缩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情缓解周期, 降低患者复发率和病死率, 且安全性较高。

金鑫[3](2021)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根据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高危组(5例)、中危组(15例)及低危组(10例);根据是否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为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各15例。选取30例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对照组, 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的PT长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 D-二聚体高于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FIB低于对照组和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PT长于中危组、低危组, D-二聚体高于中危组、低危组, FIB低于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低危组的APTT、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PT(17.01±0.54)s长于非并发组的(13.20±0.53)s, D-二聚体(19121±131.21)μg/L高于非并发组的(17105±103.13)μg/L,FIB(1.24±1.11)g/L低于非并发组的(1.94±1.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T升高与病情有关,高水平的PT、D-二聚体和低水平的FIB对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鲁会卿[4](2021)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DA方案治疗,试验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症状完全缓解率、生存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与社会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着,可缩短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梅[5](2021)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收集200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及儿科住院的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12例,分析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2.分析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变异型APL中可能存在的融合基因,并探讨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3.采用细胞学和动物实验研究CPSF6-RA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为研究药物筛选提供模型。方法:1.收集200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及儿科住院的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荧光原位杂交(FISH)荧光信号模式特点、染色体核型特点、伴FLT3-ITD突变情况等临床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根据免疫表型分为跨系表达组与无跨系表达组,根据FISH荧光信号模式分为典型融合信号模式组与复杂信号模式组,根据染色体核型特点分为单独t(15;17)组与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包括非典型易位、伴其它染色体异常以及复杂染色体易位),根据伴FLT3-ITD突变情况分为突变阳性组以及突变阴性组,采用Graph Padprism 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配对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探讨各组与APL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组间的相互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以分析发现的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3例变异型APL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髓系白血病16种融合基因筛查,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融合基因均阴性的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Defuse软件分析转录组数据中的基因融合序列,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nger测序验证具有明确病理意义的融合基因,并总结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3.将包装有CPSF6-RARG的慢病毒感染APL细胞系NB4细胞,验证CPSF6-RARG对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影响。在小鼠前体细胞32Dcl-3细胞表达CPSF6-RARG,分析CPSF6-RARG对32Dcl-3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的影响;在P53缺失小鼠骨髓干细胞中过表达CPSF6-RARG,然后移植相同品系的小鼠,等小鼠发病后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分析、PCR技术和WB技术等分析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结果:1.212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关系212例初诊的APL患者中,男性111例,女性101例,男:女为1.10:1,中位年龄为43岁(3-87岁),免疫分型组共191例患者,跨系表达组29例,占15.18%,其中,CD2阳性患者为16例,占跨系表达组的55.17%,占免疫分型组的8.38%。跨系表达组患者的初诊白细胞计数(WBC,P<0.0001)、凝血酶原时间(PT,P=0.03)、NCCN预后分层为高危组患者比例(P=0.0009),均显着增高,且与FLT3-ITD突变明显相关(P=0.004),两组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无明显差异,且与FISH荧光信号模式,染色体核型特点不相关。FISH荧光信号模式组共179例患者,典型融合信号模式组患者为159例,占88.83%,复杂信号模式组患者为20例,占11.17%,复杂信号模式组患者与其染色体核型特点明显相关(P=0.02),两组患者的年龄、WBC、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是否伴FLT3-ITD突变以及NCCN预后分层不相关。染色体核型分析组共113例患者,其中,单独t(15;17)组患者80例,占70.80%,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包括非典型易位、伴其它染色体异常以及复杂染色体易位)患者33例,占29.20%,非典型的染色体核型组患者与其复杂信号模式明显相关(P=0.02),两组患者的年龄、WBC、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是否伴FLT3-ITD突变以及NCCN预后分层不相关。是否伴FLT3-ITD突变组患者65例,其中突变阳性17例,占26.15%,突变阴性48例,占73.85%。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的初诊WBC计数(P=0.0004)、NCCN预后分层为高危组患者比例(P<0.0001),均显着增高,且与免疫表型特点明显相关(P=0.004),两组患者的年龄、Hb、PLT、PT、APTT、Fbg、D-Dimer、Alb、LDH无明显差异,且与FISH荧光信号模式,染色体核型特点不相关。2.3例变异型APL患者均经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等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为阴性,RT-PCR检测16种髓系融合基因发现,患者1为STAT5b-RARA阳性,其余融合基因均阴性,而患者2和患者3筛查AML16种融合基因均阴性。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现患者2和患者3分别携带病理意义明确的罕见型融合基因CPSF6-RARG和NUP98-RARG。患者1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无效,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后获完全缓解,之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处于持续缓解状态。患者2和患者3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以及标准的AML 3+7化疗方案无效。患者2经改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HHT+A-arc)化疗方案有效,处于持续缓解状态。患者3治疗无效死于脑出血。3.成功构建CPSF6-RARG慢病毒表达质粒,通过感染NB4细胞发现CPSF6-RARG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进一步实验发现,在NB4细胞中过表达RARG和CPSF6-RARG都可以抑制ATRA诱导的CD11b表达。在32Dcl-3细胞过表达CPSF6-RARG以及RARG可以明显抑制IL3剥夺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并可以抑制IL3剥夺诱导的细胞凋亡,但是在IL3存在的情况下对32Dcl-3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另外,过表达CPSF6-RARG以及RARG可以明显抑制G-CSF诱导的32Dcl-3细胞分化。在P53缺失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过表达CPSF6-RARG可导致小鼠发生白血病特征,通过PCR能够检测到发病小鼠骨髓细胞表达CPSF6-RARG,同时存在P53缺失,而在小鼠胸腺中同样可以看到P53缺失,但是没有CPSF6-RARG的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显示小鼠骨髓细胞中存在CPSF6-RARG融合蛋白,但是在小鼠胸腺以及对照小鼠中未见CPSF6-RARG融合蛋白的表达。细胞形态学分析显示小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类似于髓系前体细胞特征,流式细胞分析发现该类细胞主要表达CD34、Sca-1、CD117、部分表达Gr-1,不表达CD3、CD19、B220等B和T淋巴细胞抗原。表明在P53缺失的情况下CPSF6-RARG可导致小鼠发生AML。结论:1.APL免疫表型可出现跨系表达、主要以淋系CD2为主,跨系表达与患者初诊WBC、PT、NCCN预后分层、FLT3-ITD突变明显相关。AP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FISH信号模式与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无明显相关性。FLT3-ITD突变阳性与患者初诊WBC、NCCN预后分层,免疫表型特点明显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2.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变异型APL临床表型,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免疫学特征等和PML/RARA所致APL高度相似,但其发病机制不同,对ATRA和ATO治疗的敏感性以及预后也不相同。应用转录组测序可准确分析患者中可能存在的少见型融合基因,为APL进一步分型和精准治疗提供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3.过表达RARG和CPSF6-RARG可以抑制ATRA诱导的NB4细胞分化、抑制IL3剥夺导致的32Dcl-3细胞生长抑制、凋亡以及抑制G-CSF诱导32Dcl-3细胞分化成熟作用。同时表达CPSF6-RARG联合P53缺失可导致小鼠出现AML表型。

陈元贤[6](2021)在《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接受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期间血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05年0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采用复方黄黛片单药诱导治疗的5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诱导治疗期不同观察截点的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外周血、骨髓中早幼粒细胞为观察指标开展研究。结果:1.本组共纳入初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0.76±14.28岁。59例患者中M3a型14例,占23.7%;M3b型36例,占61.0%,M3c型患者9例,占15.3%;以M3b型最多见。入院时59例患者感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6.1%、40.7%、32.2%和91.5%;所有患者入院时中位WBC、Hb和PLT分别为1.85(0.36~133)×109/L、75(36~136)g/L和32(1~174)×109/L。2.根据入院时白细胞数将本组59例患者分为2组:白细胞<10×109/L组和≥10×109/L组。在白细胞<10×109/L组的42例患者中,治疗后各观察截点的中位白细胞数均高于治疗前,且与治疗前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前与治疗后各观察截点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周与治疗第1周、第6周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10×109/L组的17例患者中,治疗前中位白细胞为36.10(11.80~133.00)×109/L,治疗后除第1周外,其余观察截点的中位WBC均低于治疗前,但仅治疗第4、6、8周与治疗前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始白细胞进行性下降,于第6周达最低点,但于治疗第8周患者白细胞略有上升;治疗第1周、第2周分别与治疗第4周、6周、8周白细胞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9例患者在接受复方黄黛片治疗第1周、2周、4周的中位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均低于治疗前,其中治疗第4周达最低点,中位血红蛋白为67g/L,并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1周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8周的中位血红蛋白逐渐回升,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4周,治疗第6周分别于治疗第2周、第4周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第8周达峰值,中位血红蛋白为94g/L,且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其他观察截点血红蛋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9例患者治疗前中位血小板为32(1~174)×109/L。治疗第1周中位血小板较治疗前无变化,但最低值与最高值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始中位血小板逐渐回升,于治疗第6周恢复正常,治疗第8周达峰值,中位血小板为220×109/L,最高者可达466×109/L。其中治疗第4周、第6周、第8周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1周、第2周血小板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第6周、第8周血小板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后各观察截点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均低于治疗前,除治疗第2周外,治疗第4周、第6周均与治疗前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进行性下降,至治疗第8周无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其中治疗第4周、第6周分别与治疗第2周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的患者比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观察截点外周血中位早幼粒细胞比例均低于治疗前,除治疗第2周外,余观察截点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均与治疗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中位早幼粒细胞的比例进行性下降,治疗第6周时仅有2例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分别为0.01和0.02,至第8周则降为0;其中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比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59例患者骨髓早幼粒细胞比例均>0.40;治疗第30天骨髓早幼粒细胞明显下降,中位早幼粒细胞仅为0.083,与治疗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异性疗效,接受单药治疗的初治患者均可获得完全缓解,其中80%以上患者可在60天内获得完全缓解。2.复方黄黛片治疗第1~8周,患者外周血象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血红蛋白回升的时间滞后于血小板;无论复方黄黛片治疗前患者白细胞多少与否,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且中位达峰时间及白细胞最高值均有其规律性。3.复方黄黛片治疗第4周始外周血中早幼粒细胞明显下降,至治疗第8周无患者外周血可见早幼粒细胞。复方黄黛片治疗第30天,骨髓中的早幼粒细胞可明显减少,但仍有少数患者骨髓中的早幼粒细胞可>0.40,但均可获得完全缓解。4.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白细胞可有显着增高,但未见其引起与分化综合征相关的临床表现。

李宏姣,颜小花[7](2021)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或三氧化二砷(ATO)单药诱导与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接受ATRA或ATO单药诱导为D组,43例接受ATRA与ATO联合诱导为L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γ-谷氨酰转肽酶(GCT)]异常的情况。结果 D组患者完全缓解的时间长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L组(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使用蒽环类药物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中、重度肝功能异常率低于L组(P<0.05)。D组患者AST、ALT异常率均低于L组(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患者的ALP、TB及GC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ATRA或ATO单药诱导,二者联合诱导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达完全缓解的时间较短,可能会引起患者肝功能异常,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肝功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肝治疗。

张锁林[8](2021)在《口服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数据库资料确认存在资料登记的68例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表格公式法进行两组随机均分,每组34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维A酸片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相较对照组的76.47%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0,P=0.001)。结论将维A酸片应用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疗效显着,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具有高度的可用性。

许伟,丁现超[9](2020)在《维A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维A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方法抽取郑州颐和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PL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41例给予维A酸诱导化疗,研究组41例给予维A酸联合亚砷酸诱导化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诱导缓解时间,白细胞水平峰值,高白细胞血症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3、6个月复发率及再次治疗完全缓解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诱导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白细胞水平峰值低于参照组,高白细胞血症维持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复发率与再次治疗完全缓解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复发再次治疗,完全缓解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中,以维A酸联合亚砷酸诱导化疗,有利于缩短诱导缓解时间,提高完全缓解率,但存在一定药物不良反应。

罗绿艳[10](2020)在《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生物学特性具有高度异质性。初诊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目前是AML预后的主要分层因素,但这些分层因素并非所有患者均可检出,因此有必要探索另一种指标免疫表型与AML疗效、预后等方面的关系。目前多数文献报导认为CD123、CD56和CD7与AML疗效差及预后不良相关,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与疗效和预后无关,因此CD123、CD56和CD7与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关于该三种免疫表型相关的报导不多且比较零散,无三者的相互组合研究,也并没有实质性地证实该三种免疫表型在AML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明确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AML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研究对象与方法:1、病历资料: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住院的140例初诊的AML(M0-M7)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53例,儿童患者(1-14岁)11例,青少年及<60岁成年患者(15-59岁)112例,老年患者(60-77岁)17例,平均年龄41岁(1~77岁)。所有病例均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生化、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胸部CT、腹部彩超、心电图等检查,AML的诊断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指标危险度分层标准参照《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和《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疗效判定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第三版)。2、研究方法:以140例初治的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CD123、CD56、CD7的表达水平,抗原表达率≥20%定义为阳性,计算三种抗原阳性表达比例。140例患者均接受1疗程的诱导缓解治疗,将所有140例患者按下列组合分为7大组:CD123阳性组与阴性组、CD56阳性组与阴性组、CD7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56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123-/CD56+和CD123/CD56-)、CD123/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7-、CD123-/CD7+和CD123/CD7-)、CD56/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56+/CD7-、CD56-/CD7+和CD56/CD7-)、CD123/CD56/CD7三阳性组与非三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和CD123/CD56/CD7-),将这7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第1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后的MRD进行比较分析。3、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符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40例初治的AML患者中,CD123阳性101例,阳性率72.14%,CD56阳性39例,阳性率27.86%,CD7阳性17例,阳性率为12.14%。各项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23、CD56和CD7三者的表达相互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均在AML-M2亚型中表达率最高。2、CD7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7-、CD123-/CD7+和CD123-/CD7-)患者,在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预后危险度分级、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23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在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染色体核型分组、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56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56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123-/CD56+和CD123-/CD56-)患者,在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预后危险度分级、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56/CD7双阳性组、CD123/CD56/CD7三阳性组中因病例数太少(各1例患者),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但该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231.5×109/L)、均为复杂染色体核型且第1疗程化疗后均未达完全缓解。在7大组中,每组阳性与非阳性患者中,化疗第1疗程后的MRD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CD7阳性与阴性组患者,在老年人的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WBC≥20×109/L和WBC≥100×109/L范围内比较,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CD123是AML检测的有效标志物,CD56、CD7为AML常见的跨系表达抗原,CD123、CD56和CD7是AML患者确定的LAIP,在AML患者中,CD123、CD56和CD7的表达与性别及年龄均无关,三者的表达相互间也无相关性,CD7阳性组与CD7阴性组在老年患者中的表达也无差异。2、CD7阳性的初诊AML患者具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更差的染色体核型、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更低,不管是否存在CD56或CD123的共表达,CD7在AML中的表达具有独立的不良预后价值。3、CD123/CD7、CD56/CD7、CD123/CD56/CD7各阳性表达组患者体内肿瘤负荷会更高,近期化疗效果会更差,而且均与预后不良相关,都与包含CD7表达有关,而CD123阳性表达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更高,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无关,CD56阳性、CD123/CD56双阳性表达与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近期疗效及预后均无相关性。意义:本研究是首个纳入了CD123、CD56和CD7三种免疫表型及其相互组合进行对比的研究,并加入了染色体核型指标进行分析,发现CD7是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决定性指标。该研究结果对AML患者的预后分层、治疗方案的制定、微小残留病检测时抗体的选择及组合、靶向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甘草酸单铵盐调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试剂与仪器
    细胞的培养
    细胞活力的CCK-8法检测
    细胞增殖的克隆形成法检测
    细胞周期标记物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NB4干细胞阳性(CD133+)的流式细胞术分选
    干细胞标志物(Oct4、ABCG2、Dclk1)的RT-PCR检测
    活性氧的荧光检测
    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MDA)的试剂盒检测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线粒体损伤指标相关蛋白表达(Bax/BCL-2)的Western blot检测
    统计学分析
结果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增殖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周期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凋亡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干细胞阳性CD133+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干细胞标记物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氧化应激的影响
    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讨论

(3)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非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组与对照组凝血指标比较
    2.2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凝血指标比较
    2.3 并发组与非并发组凝血指标比较
3 讨论

(4)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率、生存率、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3 讨论

(5)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12 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其与预后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免疫分型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1.4 FISH检测
        1.5 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以及PCR扩增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2.2 FISH荧光信号模式特点
        2.3 染色体核型特点
        2.4 伴FLT3-ITD突变情况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变异型AP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预后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免疫分型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1.4 FISH检测
        1.5 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以及PCR扩增
        1.6 转录组测序
        1.7 融合基因分析
        1.8 逆转录PCR(RT-PCR)和Sanger测序
    2 结果
        2.1 3 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2.2 转录组测序和融合基因分析
        2.3 RT-PCR和 Sanger测序验证融合基因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CPSF6-RARG致病机制初探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设备
        1.2 主要的试剂
        1.3 主要试剂配方
        1.4 细胞培养
        1.5 RNA提取
        1.6 PCR扩增
        1.7 扩增产物纯化
        1.8 质粒构建
        1.9 慢病毒包装
        1.10 细胞感染
        1.11 免疫荧光分析
        1.12 MTT实验
        1.13 细胞凋亡分析
        1.14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1.15 小鼠骨髓干细胞分离与培养
        1.16 小鼠骨髓移植实验
        1.17 骨髓细胞瑞氏染色-形态分析
        1.18 流式细胞分析小鼠骨髓细胞免疫表型
    2.结果
        2.1 CPSF6、RARG和 CPSF6-RARG定位于细胞核
        2.2 RARG和 CPSF6/RARG抑制ATRA诱导NB4 细胞分化
        2.3 建立稳定表达CPSF6-RARG的32Dcl-3 细胞株
        2.4 CPSF6-RARG抑制IL3 剥夺介导的32Dcl-3 细胞的凋亡
        2.5 CPSF6-RARG抑制G-CSF诱导32Dcl-3 细胞分化
        2.6 CPSF6-RARG联合P53 缺失诱导小鼠发生髓系白血病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伴 RAR 易位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预后特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7)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D组
        1.2.2 L组
        1.2.3 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基本情况
    2.2 完全缓解情况
    2.3 肝功能异常情况
    2.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
    2.5 肝功能异常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
3 讨论

(8)口服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
3 讨论

(10)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3 方法
        2.3.1 细胞形态学FAB分型诊断
        2.3.2 检测白血病细胞胞膜及胞质中的免疫表型
        2.3.3 血常规检测
        2.3.4 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2.4 治疗方案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中的表达率
    3.2 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 FAB分型中的表达情况
    3.3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3.4 CD123、CD56和CD7在AML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
    3.5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3.6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初诊时染色体核型的关系
    3.7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CR的关系
    3.8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微小残留病(MRD)的关系
    3.9 CD7+的AML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特点
第4章 讨论
    4.1 CD123
    4.2 CD56
    4.3 CD7
    4.4 MRD
    4.5 CD123、CD56和CD7相互组合表达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论文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草酸单铵盐调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的功能[J]. 陈艳,温贤秀,周晨燕,张熔,吴炳菊,喻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2(01)
  • [2]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 杨宇佳,张慧琪. 中国基层医药, 2021(11)
  • [3]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采取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J]. 金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9)
  • [4]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 鲁会卿.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5)
  • [5]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征及罕见融合基因CPSF6-RARG的致病作用研究[D]. 江梅. 南昌大学, 2021(01)
  • [6]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患者血细胞变化规律的研究[D]. 陈元贤.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治患者[J]. 李宏姣,颜小花. 河南医学研究, 2021(03)
  • [8]口服维A酸片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 张锁林. 世界复合医学, 2021(01)
  • [9]维A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观察[J]. 许伟,丁现超. 中国实用医刊, 2020(24)
  • [10]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罗绿艳.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