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一、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马维娟,刘晓娜[1](2020)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所存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导致无法发挥财务报告的全部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财务报告的现状探究其局限性,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贺琼[2](2020)在《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我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受此影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现有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其使用者的需求。本文对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耿建新,浦柳婷[3](2020)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报表合并研究——基于澳大利亚和我国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合并过程是形成本级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回顾多年试点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的经验,我国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合并实践中仍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和编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国家之一,已发展出较为完善的编制体系和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中澳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合并领域的历史沿革、概念术语、准则规范和操作方式,结合我国两类财务报告合并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求推动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发展。

崔学刚[4](2020)在《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与教训——兼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文中认为执行以企业会计为基础的国际会计准则是近年来英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个方向,对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和进展,系统讨论了政府会计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技术难点,总结了相关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启示。加强政府会计理论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目标研究、完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控制改革风险、完善配套体系、加强政府会计教育是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

朱芬芬[5](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互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

李秀梅[6](2020)在《政府预算执行过程的会计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批准预算(钱袋子的权力)是国家对行政部门进行立法控制的主要形式,以确保纳税人的钱在法律约束下被使用(合规性控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保政府有效提供满足公众偏好的公共服务与政策(绩效控制)。也正因为如此,改进与强化预算合规性与绩效控制功能成为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基础。预算执行作为预算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其合规性控制与绩效控制均高度依赖于适当的政府会计信息。因此,在预算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从政府会计角度探讨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合规性与绩效控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与紧迫,考虑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薄弱尤其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18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意味着我国预算执行过程以强化合规性控制为主,逐步转变为合规性与绩效的双重控制。其中,合规性控制主要促进“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地构建,绩效控制关键在于促进预算绩效目标地实现。为适应预算管理改革要求,近几年国家全面实施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重构了政府会计体系和会计核算模式。但是,目前政府预算执行控制“松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控制“盲点”普遍存在。合规性控制问题主要表现为:克扣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的问题时有发生;预算调整频繁、预决算偏差较大、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问题尚未得以有效解决。绩效控制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的问题较为突出。若这些问题不能有效治理,预算控制功能被消弱,预算法的权威性受到挑战,现代预算制度的构建可能会流于形式,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难以有效落实,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剧。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不断紧缩,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期望,这给预算执行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预算执行过程控制,无不高度依赖于会计信息的支持。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认为,良好的控制系统必须首先解决信息保障问题。尽管在政府会计领域中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权责会计全面引入政府部门,重构了政府会计体系与核算模式,但现行政府会计能否切实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需要系统回应的问题。国内学术界探讨预算执行控制和政府会计改革的文献逐步增多,但从政府会计视角探讨预算执行控制的文献依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从改革政府会计角度探讨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控制之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层次的问题:(1)预算执行过程的合规性与绩效控制所依赖的、最佳会计信息结构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政府会计形态可能生成所需的信息结构?(2)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在支持预算执行合规性与绩效控制中的效果、优势和局限性?(3)为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提供良好的会计信息支持,政府会计改革优先次序安排、改革具体路径及措施如何设计?为系统性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共同池资源相关理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采用问卷调查、半结构性访谈、案例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改进和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控制和绩效控制为目标,围绕如何构建适当的会计信息结构(1)及其相应的改革优先次序和具体路径展开研究,旨在为正在深化的政府会计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从我国现行预算执行控制与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背景入手,梳理现有文献,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即如何构建一个最适当的会计信息结构以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合规性和绩效控制。以此为基础,界定相关概念,延伸和细化具体的研究问题,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政府预算执行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论证了政府会计在支持预算执行控制解决代理问题和共同资源池问题(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科学性;其次,从作用机制角度,分析政府会计的记录、控制、问责等功能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识别、分析及纠正偏差的作用,旨在论证政府会计支持预算执行控制的技术可行性。第三章为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的会计控制:基于支出周期模型。本章依托于共同池资源理论,分析了以支出周期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并论证了在预算契约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合规性控制高度依赖于预算责任履行和预算资金流动的“全过程”会计信息。进而对比分析了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现金会计及权责会计三种会计形态分别在支持预算执行“全过程”合规性控制的优势与局限性,结果显示:现金会计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现金流控制最恰当,但对于全过程的控制并不充分;权责会计扩大了合规性控制范围(从现金控制扩展到全部经济资源和负债的控制),但对于现金流和全过程合规性控制均不充分;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基于“承诺制”+“现金制”,动态的刻画了预算责任履行情况和预算资金在支出周期中的变化,为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提供了最为适当的信息结构。第四章为预算执行过程绩效的会计控制:基于结果链模型。本章依托于共同池资源理论,分析了以结果链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并论证了在预算契约的委托代理关系链条中,预算执行过程绩效控制的核心是对产出成本控制,而产出成本控制高度依赖于标准化成本核算体系。该体系构建必须通过权责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种互为条件的会计形态共同完成。其中,权责会计在记录、核算资产价值的基础上,借助于折旧和摊销技术将资产成本归集与分配为当期运营费用;成本会计借助于分步式成本核算流程,将当期费用归集与分配为产出实际成本(关键技术是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追踪到成本核算对象上);管理会计引入标准成本法将标准成本信息与政策目标相关联,并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实施成本控制。第五章为我国政府会计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作用的实证分析。首先,本章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围绕合规性(包括用途、时间和金额三个维度)和绩效偏差,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执行偏差展开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十八大以来预算偏差有所改善,但合规性偏差和绩效偏差问题总体上依然很突出,特别是在2018年出现了普遍性恶化;部门预算偏差情况远比各级政府预算偏差情况严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预算偏差情况差异悬殊。预算偏差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管理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中的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是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本章采用回归分析法和访谈法分别验证分析了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合规性控制和绩效控制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结果显示:(1)现行预算会计主要发挥现金会计功能,但仍存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能有效衔接,部分预算资金流出预算会计监管范围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且由于“预算授权”和“承诺”记录的缺失,现行预算会计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合规性控制不充分。因此,在完善现行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开发支出周期下预算会计是改进预算执行全过程合规性控制的必由之路。(2)在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不断被强化的背景下,成本信息缺失成为预算执行绩效监控的瓶颈问题。尽管国家已全面推行了财务会计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部分资产计量方法缺失、责任主体划分不清等原因导致诸多资产尚未入账,运营费用核算不完整;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相关指引已陆续出台,而政策还未全面落实。目前这一系列改革还未致力于标准化产出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因此,政府会计改革在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绩效控制的潜在优势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第六章为国际经验借鉴与改革思路。本章通过介绍和分析国外政府会计在强化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革思路:一是完善现有预算会计,确保预算执行过程“预算资金”流动得以真实、全面监控;二是开发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以促进从预算授权、承诺、核实及支付全过程的控制;三是通过完善权责会计制度,推进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改革,构建标准化成本核算体系;四是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性改革,强化保障性条件,以确保政府会计改革顺利推进。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和观点:突出的预算偏差问题充分证实了我国预算执行过程控制松散与控制盲点并存,而政府会计作为预算执行控制的基础性信息手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不足。因此,若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控制,政府会计改革是必由之路。具体结论与观点如下:(1)政府预算执行的合规性控制需高度依赖于支出周期过程的预算责任履行情况和预算资金流动的“全过程”信息。现金会计提供的信息结构在促进“预算资金流”的合规性控制方面是充分的,但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责任履行情况的“全过程”控制存在盲点(不能记录和控制“预算授权和承诺控制”两个关键阶段)。权责会计主要优势在于绩效控制,对于合规性控制不充分。相对而言,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为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提供了最适当的信息结构。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体系中的预算会计,主要发挥着现金会计的功能,尽管对现金流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依然存在许多亟待改革的问题,且因其对预算授权、承诺与核实阶段预算责任履行情况信息记录的缺失,导致执行“全过程”合规性控制缺少适当会计信息结构予以支持。(2)政府预算执行的绩效控制需高度依赖于产出成本信息,而产出成本信息需要通过依次开发权责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并构建起标准化的产出成本核算体系得以生成。在我国,由于产出成本信息的严重缺失,导致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控制无法实质性推进,并带来一系列问题,因而产出成本核算体系构建迫在眉睫。尽管我国权责会计已全面实施、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改革方向已明确,但对于构建标准化产出成本核算体系依然任重道远。为此,本文提出支持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控制的三阶段政府会计改革战略:第一阶段,通过完善现行预算会计,进一步强化预算资金的合规性;第二阶段,开发并应用基于支出周期的预算会计,以改进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第三阶段,应用权责会计、成本会计及管理会计构建标准化的产出成本核算体系,以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控制。与此同时,关注改革战略优先次序安排并促进相关配套性制度改革。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对预算执行控制和政府会计改革关注度较高,但是从会计视角研究改进和加强预算执行控制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本土化研究更为少见,因而,本文从会计角度研究如何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合规性控制和绩效控制以期丰富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在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合规性控制中的重要性;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围绕合规性偏差(包括用途、时间和金额三个维度)和绩效偏差,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偏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借助于半结构访谈法,分析了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绩效控制中的作用与局限,旨在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第三,研究观点的创新。本文以结果链模型为分析框架论证了标准化产出成本核算体系是改进与强化预算执行绩效控制的关键手段,并鉴别了权责会计、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三种会计形态在产出成本核算体系中贡献与不足,提出了标准化产出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的当前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任务,旨在为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本文的论题还需从下述两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第一,本文主要聚焦于会计信息生成阶段,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政府会计改革和完善,为预算执行合规性和绩效控制提供最适当的信息结构。但预算执行过程会计控制效果,还受信息使用阶段及其作用发挥等两阶段的多种影响因素。因此,未来还需要对政府会计的使用、效果发挥两个阶段展开系统性研究。第二,本文主要基于全国整体情况展开研究,未进行地区间、政府层级之间异质性研究。虽然预算执行控制和政府会计改革是在国家统一政策框架下实施,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参差不齐,各地区、各层级的政府预算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的理解和遵从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基于地区间、部门及层级之间的异质性,研究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杨婷婷[7](2019)在《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脚步不断加快的同时,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卷起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浪潮,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的探究中。权责发生制改革在我国也已有多年历史,自2009年开始我国各政府单位陆续开始改革试点工作,在借鉴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具体状况,经过多方验证,最终明确为双体系政府会计制度。双体系政府会计包含了财务会计体系与预算会计体系,两个体系的关系为相互衔接、适度分离。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根源为民主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受托责任意识的强化,因不断强化受托责任意识,使得公众更为深入的认知政府受托责任内涵,且受托责任关注领域得以有效拓展,基于此,政府会计领域理论研究得以有效丰富以及政府会计改革脚步不断加快。本文首先介绍了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契合会计目标的理想会计状态。接着介绍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的现状,包括改革背景和必要性、改革内容、与理想会计状态的契合度,然后比较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的不同之处。以公共受托责任为逻辑起点总结出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遇到困难的原因,偏离目标而造成的上下级和平级之间沟通混乱、会计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政府资产管理出现漏洞等,提出对策建议,主要从政府内外部协调及监督、政府资产管理及内控、会计人才队伍、信息化平台几个方面来展开阐述。

刘运芳[8](2019)在《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一体化趋同、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政府的表现越发受到关注,公众参政议政意愿不断加深,加之政府会计改革不断向前迈进,政府信息披露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高的期待。政府会计信息是政府信息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对外披露完整的、准确的会计信息,可以使得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得以清晰地反映,能有效防止权力腐败问题的产生,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做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关键步骤,建立健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促进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机制规范和完善,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切实提高政府透明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知情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学习借鉴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政府会计改革视角出发,针对如何改进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研究。选取怀化市本级政府部门(包括市本级各行政事业单位,不含区县)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理论,构建分析维度,揭露问题、归纳原因,提出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循着以下逻辑框架展开:首先从政府会计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政府会计改革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等角度提出该项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作出简要的梳理;其次进行理论概述,界定政府会计、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等重要概念、系统介绍本文所涉及的理论依据;再次,研究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现存的资产信息、债务信息、专项资金信息等披露内容不完整问题以及缺乏可理解性、披露不及时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然后以挖掘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出发点,对美国、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和湖南省级政府部门的政府部门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概括,通过对比获得启示;最后,结合理论与实际,基于政府会计改革这一背景,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宁海霞[9](2019)在《论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缺失及改进》文中认为从投资者信息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存在明显的信息缺失。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报告信息缺失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

贾云洁[10](2018)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预算法》,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职责授权,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作为一个必经的程序,内嵌到预算管理过程中,本级决算审计得到完整授权,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授权并非意味着必然的供给。如何确保政府决算审计的有效开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关注的焦点话题。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理论研究单薄,规范研究较多、实证分析偏少,且以实务操作研究为主,缺乏对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理论认知不统一、系统性研究匮乏。截至目前,既无博士硕士论文对决算审计的专题研究,也无决算审计的专着面世。现有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实践技术规范的建设,加上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基于现行研究的不足,本文期望在决算审计的发展变迁规律、供求偏差、审计体制改革、决算审计理论理念框架以及审计法规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本概念界定和社会契约、委托代理、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基础的分析支撑之上,本文梳理了我国制度环境变迁下的决算审计授权沿革。研究发现:一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影响决算审计授权变迁的动力来源,制度环境变化催生了决算审计需求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阶段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及业务授权的变化;二是我国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特征:由单纯的行政属性审计逐渐向政治属性审计转变;从单一“上审下”模式逐渐向“同级审”扩展;真实、效益目标逐渐被重视、信息供给维度更加丰富;审计业务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专业化发展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政治属性审计定位下的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其外部“应然”需求特征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高质量的信息供给,专业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算审计服务。而我国决算审计的现实供给状况如何?来自审计一线的反馈信息可为佐证。为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法,在统计分析公开的决算审计项目相关信息基础上,优选已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四个审计机关作为案例样本,进行深入调研访谈。通过访谈问卷及公开数据发现: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探索起步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决算审计模式;在整合利用社会中介资源、业务流程管理、审计报告模式、审计法规体系同步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项目计划、审计方法模式、资源投入与整合、质量控制、审计意见发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法规依据、理论认知和审计体制保障等多个方面调查访谈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实然”供给状况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的发挥限受限,信息供给有限,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决算审计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的根源是什么?为此,本文在访谈问卷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偏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内置于一级政府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与本级政府决算审计的政治属性授权存在冲突,出现了“下审上”、“内服务于外”的悖论,其实质影响是架空了政府决算审计的法律授权,政府决算审计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体制保障。二是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滞后,政府决算审计的报表审计业务属性不明确,鉴证职能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缺乏系统论证;审计目标层次缺乏区分、认知不统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界定不清晰,一致认可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独立审计报告模式尚未形成。决算审计理论单薄,难以发挥实践指导力,更无法有效统领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三是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一者是政府决算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尚未实现协同修订,再者是专门性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修订工作还刚刚起步,国家审计准则缺乏有关决算审计的实质性指导条款,决算审计专业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缺位,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未能依据决算审计授权及时调整,这一系列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决算审计实践中无据可依,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算审计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是否有独立的政府决算审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为了能从世界各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透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其成熟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政府会计、审计改革起步较早的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综合比较、归纳其较为代表性的经验做法:OECD国家基本没有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叫法和业务授权,与之相近的OECD国家大量开展的法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其是伴随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而同步确立的,且目前大多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模式;随着为数不多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审计体制的改革变迁,OECD国家已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审计保障体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律授权模式包括统一授权和分开授权两种;OECD国家均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报告审计法律和准则体系,大量整合利用社会中介审计资源和技术,形成了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对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第一,基于政治属性审计的功能定位,提高的审计独立性的和制衡能力、协同互补于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改革设计、兼顾我国现实制度环境及机构编制精简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审计体制重构宜采取强制性变迁路径,中长期的审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国家审计委员会。设立中央和地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审计委员会主任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计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其直接的上位权力是全国人大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与行政、司法、监察权处于同一位阶。将现行审计机关从政府机构中整体移出,成为与本级政府平级的、专司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并考虑其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有效衔接。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向上一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建立逻辑一致的政府决算审计理论概念认知框架。政府决算审计具备报表审计业务属性,需要发表总体审计意见,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息鉴证,可以提高决算信息的可靠性。政府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针对政府决算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编制是否合法、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审计目标分为:业务和事项层的真实、完整、截止、准确和分类目标;账户余额层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和准确目标;列报和披露层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准确、分类与可理解性目标。政府决算审计目标的实现,需准确界定政府决算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政府决算审计应对政府决算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积极式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以提高信息预期使用者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风险是指决算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后发表不当意见的可能性。建立风险导向决算审计方法模式,在全面了解政府及其环境基础上,评估政府决算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建立融合简式报告优势和信息含量要求的决算审计报告模式。第三,建立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1.依据新预算法,协同修订政府决算审计授权与标准性法规。修订宪法中的审计体制设置条款;修订监督法,单列政府决算审计审查的内容重点,审计工作报告标题中单独提及决算草案审计;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增加并细化政府决算审计的条款;制定发布政府决算草案编制办法。2.构建决算审计专门法规体系。包括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明确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补充增加决算审计的个性化条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将其归位于基本准则,建立专业的决算审计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完善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中利用外部人员参与审计的相关条款、明确利用方式及责任界定,修订出台利用社会中介资源开展审计的管理办法及其审计报告质量核查制度,建立同业质量复核制度;修订审计管辖权限分工规定,建立与审计署业务协同安排的地方共享税收入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机关分类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审计质量考核比重。

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一定的把握
    (二)方便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部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
    (三)有利于投资方掌握企业现金流状况
    (四)详细记载的数据有助于展示企业历史经济状况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一)体系不健全
    (二)披露方式单一且内容不完整
    (三)时效性较低
    (四)社会责任感不足
三、造成现行财务报告局限性的原因
    (一)宏观角度
    (二)微观角度
四、现行财务报告改革措施
    (一)健全现行财务报告体系
    (二)创新财务报告方式
    (三)注重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五、结论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告信息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二)缺少未来价值评估信息,难以满足报告使用者决策需求
    (三)计量属性改革受到限制
    (四)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较差,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二、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应进行的改进与对策
    (一)拓宽现行财务报告中信息披露范围
    (二)针对性地拓展现行财务报告中未来价值评估方面内容
    (三)强调计量属性改革的重要性,灵活运用计量属性
    (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保证会计信息核算的真实性
三、结束语

(3)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报表合并研究——基于澳大利亚和我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文献研究进展
三、中澳之间的比较研究
    (一)合并沿革层面的比较
    (二)合并概念层面的比较
    (三)合并操作层面的比较
        1. 核算基础。
        2. 会计要素。
        3. 合并分工情况。
        4. 合并抵销和调整程序。
        5. 合并财务报表类型与时间。
        6. 审计方式。
        7. 合并财务信息披露。
四、做好我国政府会计合并的政策性建议
    (一)增加对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信心
    (二)健全有关合并范围的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三)细化由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调整事项
    (四)优化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加强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间的财务信息共享
    (五)加强合并财务报告审计建设
    (六)探索合适的合并财务报告列报和披露框架
    (七)丰富合并财务报告的用途

(4)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与教训——兼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英国政府会计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
    (一)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并轨,统一实施英国公认会计原则
    (二)英国公认会计原则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三)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经验借鉴与技术支持
三、英国政府会计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进展情况
    (一)英国政府部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进程
    (二)政府部门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过渡管理
        1. 准则转换日的确定与追溯调整
        2. 准则转换关键问题与准则转换过程的准备
        3. 分析判断IFRS本身的局限与影响
四、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技术难点
    (一)雇员福利的会计处理
        1. 短期带薪休假
        2. 长期伤残津贴
    (二)租赁的识别与会计计量
        1. 潜在安排(Potential Arrangements)的识别
        2. 租赁安排的复核
        3. IAS17的应用
    (三)非流动资产的会计处理
        1. 为出售持有的资产(IFRS5)
        2. 投资性资产(IAS40)
        3. 财产厂房和设备的计量(IAS16)
    (四)营运分部报告
        1. 营运分部的含义
        2. 需单独报告的营运分部
        3. 何时将营运分部合并报告
        4. 营运分部需要披露的内容
五、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与教训
    (一)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趋同是把双刃剑
    (二)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程度与步骤应该有助于政府会计功能的发挥
    (三)政府会计改革风险与关注领域不应局限于资源和技术准备
    (四)政府会计改革需要理论先行
六、对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二)基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功能设定目标,完善编制基础
    (三)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控制改革风险
    (四)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配套体系
    (五)加强政府会计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6)政府预算执行过程的会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预算执行的会计控制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1.2.2 预算执行过程控制文献综述
        1.2.3 政府会计功能与预算执行控制关系文献综述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预算授权与预算功能
        1.3.2 预算执行的合规性与绩效控制
        1.3.3 不同预算执行控制类型及其逻辑关系
        1.3.4 多种会计形态之间的勾稽关系
    1.4 逻辑框架与基本思路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政府预算执行会计控制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理论
    2.2 运作机理
        2.2.1 政府会计的基本功能
        2.2.2 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控制中的运作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的会计控制:基于支出周期模型
    3.1 支出周期模型与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合规性控制
        3.1.1 支出周期模型(ECM)
        3.1.2 支出周期模型与“全过程”合规性控制
    3.2 现金会计与“全过程”合规性控制
        3.2.1 现金会计在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中的优势
        3.2.2 现金会计在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中的局限性
    3.3 权责会计与“全过程”合规性控制
        3.3.1 权责会计在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中的优势
        3.3.2 权责会计在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中的局限性
    3.4 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与“全过程”合规性控制
        3.4.1 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
        3.4.2 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对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功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预算执行过程绩效的会计控制:基于结果链模型
    4.1 结果链模型与预算执行过程的绩效控制
        4.1.1 结果链模型(RCM)
        4.1.2 结果链模型与以产出控制为焦点的绩效控制
        4.1.3 产出控制与产出成本核算体系
    4.2 政府会计与产出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4.2.1 权责会计为成本核算体系构建提供费用信息
        4.2.2 成本会计为产出成本核算体系构建提供实际产出成本信息
        4.2.3 管理会计为产出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提供标准产出成本信息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会计对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预算执行控制效果分析
        5.1.1 合规性预算偏差分析
        5.1.2 绩效偏差分析
        5.1.3 预算偏差原因分析
        5.1.4 分析结论
    5.2 预算会计对预算执行过程合规性控制作用的实证检验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研究设计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2.4 分析结论
    5.3 财务会计在预算执行绩效控制中的作用与局限
        5.3.1 研究设计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3 分析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经验借鉴与改革思路
    6.1 国际经验借鉴
    6.2 完善现行预算会计
        6.2.1 推进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
        6.2.2 促进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衔接
    6.3 开发与应用支出周期下的预算会计
        6.3.1 开展支出周会计科目与报表设计
        6.3.2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承诺管理
        6.3.3 提高预算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
    6.4 健全标准化产出成本核算体系
        6.4.1 促进权责会计改革成功实施
        6.4.2 着力推进成本会计改革
        6.4.3 科学引入管理会计方法
    6.5 强化政府会计改革的保障条件
        6.5.1 加大政府会计培训力度,促进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6.5.2 推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财务与业务系统有机融合
        6.5.3 强化合规性控制,有序推进预算责任与权力下放
        6.5.4 加快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配套性制度改革
    6.6 切实促进政府会计在预算执行控制中的应用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2006-2019年预算执行管理与控制相关政策变化梳理
附表2 调查问卷
附表3 访谈记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体系政府会计核心概念及理论框架
    第一节 双体系政府会计核心概念
        一、双体系政府会计的含义
        二、双体系政府会计的特点
    第二节 双体系政府会计理论框架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目标
        三、契合目标的会计理想状态
第三章 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现状
    第一节 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背景及必要性
        一、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背景
        二、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必要性
    第二节 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内容
        一、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的变更
        二、政府财务报告模式的变更
        三、政府基建会计的整合
        四、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的扩大
    第三节 双体系政府会计与会计理想状态的契合度
        一、双体系政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双体系政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现实与理想的偏离
第四章 昆明市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昆明市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困难
        一、政府部门内外部协调困难
        二、政府资产清查工作开展困难
        三、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四、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
    第二节 昆明市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财务部门组织架构不完善
        二、政府资产管理工作出现漏洞
        三、会计人才流动更新不畅
        四、软硬件配置低和信息人才缺失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完善昆明市政府会计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购买服务补全现有财务组织缺失功能
        二、完善昆明市政府资产管理制度及规范会计核算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和积极性
        四、加快昆明市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
        五、建立外部监管机制督促政府会计改革顺利推行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目标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相关研究
        1.2.3 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研究
        1.2.4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的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政府会计
        2.1.2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知情权理论
第3章 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3.1 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基本情况
        3.1.1 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现状
        3.1.2 披露内容概述
        3.1.3 披露的形式和渠道
    3.2 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
        3.2.2 信息披露质量有缺陷
        3.2.3 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3.3 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成因
        3.3.1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不完善
        3.3.2 忽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3.3 信息监督机制不完善
        3.3.4 政府信息公开人员建设不足
第4章 国内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经验借鉴
    4.1 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经验
        4.1.1 美国政府
        4.1.2 新西兰政府
        4.1.3 英国政府
        4.1.4 澳大利亚政府
    4.2 国外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启示
        4.2.1 政府会计改革是基础
        4.2.2 先进系统建设是支撑
        4.2.3 独立审计监督是保障
        4.2.4 多渠道的披露方式是条件
    4.3 湖南省级政府部门会计信息披露经验
        4.3.1 披露内容
        4.3.2 披露渠道
    4.4 湖南省级政府部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启示
        4.4.1 提高信息披露完整性
        4.4.2 学习地方预决算“四统一”的公开模式
第5章 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5.1 紧跟政府会计改革步伐
        5.1.1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5.1.2 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
        5.1.3 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5.2 充分考虑多元化信息使用者需求
        5.2.1 建立政府会计披露供需互动机制
        5.2.2 不断完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5.3 健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
        5.3.1 强化审计监督
        5.3.2 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5.4 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5.4.1 强化行政人员责任意识
        5.4.2 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
        5.4.3 提高人大代表的审查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论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缺失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现行财务报告信息缺失的表现
    (一) 财务报告缺乏反映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
    (二) 财务报告缺乏反映未记录事项尤其是人力资源的信息
    (三) 财务报告缺乏反映企业在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方面的信息
三、改进措施
    (一) 充分披露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要素、其在本期的变化和对企业的影响
        1. 技术环境因素
        2. 政治法律因素
        3. 经济环境因素
        4. 社会文化因素
    (二) 披露有关未记录事项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
    (三) 披露有关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10)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概念界定
        一、政府决算和决算草案
        二、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三、政府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一、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
        二、风险基础审计含义及程序特征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章 政府决算审计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需求特征
    第一节 审计监督缺位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专职审计监督职能机构被撤并取代
    第二节 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审计功能定位
        三、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三节 不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主导的审计功能定位
        三、不完整的同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四节 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凸显
        三、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五节 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和现实需求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府决算审计需求特征
第三章 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数据获取
        一、案例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目标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第二节 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
        一、A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情况
        二、B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三、C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四、D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分析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存在较大偏差
第四章 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审计体制与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悖论
        一、影响我国政府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审计中的多层级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三、决算审计类型与审计体制独立性保障的差异
        四、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的悖论
        五、访谈结果基本印证本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问题
    第二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研究支撑单薄
        一、理论研究缺位,难以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基本概念认知不统一,理论支撑单薄
        三、访谈结果印证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一、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协同建设不足
        二、专门性审计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三、访谈结果充分印证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
第五章 OECD国家政府决算(财务报告)审计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审计制度的发展
        一、各国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
        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改革背景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其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体制及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模式
        一、各国国家审计体制设置变迁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分工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二、美国政府财务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第四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资源、技术整合与质量控制
        一、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资源整合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技术整合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控制做法
第六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政府决算审计体制保障重构
        一、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日趋成熟
        二、审计体制重构的定位、原则
        三、审计体制重构的路径选择
        四、审计体制重构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构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概念框架
        一、构建政府决算审计目标层次
        二、明确重要性等概念框架及其运用
        三、构建政府决算审计报告模式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构建
        一、协同建设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制度
        二、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专门性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J]. 马维娟,刘晓娜. 现代商业, 2020(32)
  •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贺琼. 中国产经, 2020(20)
  • [3]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报表合并研究——基于澳大利亚和我国的比较[J]. 耿建新,浦柳婷. 财务与会计, 2020(17)
  • [4]英国政府会计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与教训——兼论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J]. 崔学刚. 会计之友, 2020(14)
  • [5]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互动机理研究[D]. 朱芬芬. 东南大学, 2020
  • [6]政府预算执行过程的会计控制研究[D]. 李秀梅.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7]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昆明市双体系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 杨婷婷. 云南大学, 2019(02)
  • [8]怀化市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D]. 刘运芳. 湖南大学, 2019(01)
  • [9]论现行财务报告的信息缺失及改进[J]. 宁海霞. 财会学习, 2019(26)
  • [10]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D]. 贾云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