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心理辅导研究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心理辅导研究

一、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仪[1](2021)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工作实习等各种问题,处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阶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都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且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采用措施来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并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本次选用四个量表来进行研究,分别是《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求助自我污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去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自我与公众污名、专业求助的态度、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成都市和广汉市的四所大学的学生,在剔除无效被试后最终对796名被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疾病自我和公众污名得分都比较低,专业求助的态度得分较高,社会支持得分较高,应对方式较积极。第二,大学生在四个变量上存在部分人口学差异。其中,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性别、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是否有过寻求帮助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上有显着差异;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在性别、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上存在显着差异;心理疾病公众污名在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社会支持在性别、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是否有过间接求助经验上存在显着差异;大学生应对方式在所学专业、家庭居住地、是否寻求过专业、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污名、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方式四者之间,均分别呈显着相关关系。第四,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疾病污名的两个维度上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均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心理疾病污名作为影响个体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要因素,会分别通过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这两个重要中介变量以及链式中介路径影响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进一步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综上所述,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视,注意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同时,也要把握每一条具体的影响路径。

李天娇[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疏导作为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获得党中央的关注,并多次显现于党的重要会议报告中。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和平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也在会议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和平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要会议对于心理疏导概念的几次重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着外部社会环境和学生内部心理变化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引发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也对这一问题给与了高度重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稳步提升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也是任务中的重要目标。因此,笔者试图对心理疏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详细的梳理,进而深入分析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过程中的现状,据此,提出了增强心理疏导应用有效性的对策,完善心理疏导方法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全文除绪论外,主要内容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明确心理疏导概念为切入点,对同类概念进行辨析,为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打下理论基础。归纳心理疏导的特性,阐释心理疏导的原则及作用。第二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实际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第三部分:针对心理疏导应用过程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李秋雨[3](2021)在《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公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疫情的发生对公众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了焦虑情绪普遍得到提升,大学生作为社会公众的特殊群体之一,不可能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焦虑水平日益提升。已有研究表明,自悯能够让个体能够以一种开放和友善的态度去看待自己内心的痛苦和遭遇到的失败,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给予自己友善和关切,并且把这些痛苦的经历看作是人类整体经验的一部分,建立与世界的联结。自悯能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和维护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对疫情期间419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水平的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选取了14名大学生进行自悯训练的小组干预。通过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结果发现自悯训练能显着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平均值为43.28±9.17,显着高于全国常模。在419名调查对象中,焦虑得分为正常水平的有310人,占总体的74.0%,有焦虑情绪的大学生有109人,占总体的26.0%,其中具有轻度焦虑情绪的有85人,具有中度焦虑情绪的有22人,具有重度焦虑情绪的有2人,分别占比20.3%、5.20%、0.50%。(2)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地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和就业焦虑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而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年级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社交焦虑、就业焦虑、经济焦虑和情感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学习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自悯训练小组结果表明自悯训练可以显着降低焦虑水平、自我评判、孤立感和过度沉溺,显着提升自我友善、普遍人性、正念和我自尊水平。自悯训练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最后,针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纾解,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1)在个人层面,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试;(2)在学校层面,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掌握学生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3)在社会层面,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王珍[4](2020)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使原本鉴别力、心理承受能力就弱的大学生变得更加不堪一击,更大概率出现自杀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予以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整理归纳了因互联网技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类型:包括网络成瘾型、网络欺骗型、网络暴力型、网络媒体失当型以及网络监管不力型,同时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除了大学生恋爱受挫、学业与就业压力过大之外,家庭经济困难和突发变故、高校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以及滞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社会的错误思想和观念仍旧是大学生产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这些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又呈现新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技术已然与其他传统因素一起成为引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共犯。互联网技术作用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机制是通过影响大学生的内部精神核心来起作用的,即通过影响大学生身心状态、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亲子关系、高校教学和管理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以此造成大学生的人生动力系统失活,自我防御机制崩溃,产生不理智的死亡态度和不正确的幸福观,从而加速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基于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企图构建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以信息技术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为技术指导和咨询顾问,由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制定总目标,其他部门相互协商,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大致分为宣传与实践活动的建设目标、环境条件建设目标、课程与教学建设目标、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工作目标,各部门及个人据此建立起各自的管理分目标。这种新模式充分提高了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通过扬互联网技术之长,避其之短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轻甚至遏制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推动作用,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有效预防、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创造和谐校园的目的。

陈玲玉[5](2019)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指出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于自我存在的认知、生命目标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体验,包含认知、动机和情感三个维度。近年来,大学生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逃课、行为散漫、生活无目标、追捧“丧文化”的现象亦十分常见。这些事实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出了问题。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可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理工类高校在生源、课程设置、学校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对于当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改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根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然后运用访谈对问卷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本研究采用梁进龙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意志自由、求意义的意志与生命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不高,追求生命目标时的动机不足。2、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的水平都高于男大学生。3、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专业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文科类、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相比于理科类、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追求生命目标上拥有更高的动机,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这一维度上的水平最低。4、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在意志自由维度,大二年级的得分显着高于大四年级,大三年级显着高于大四年级。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社团参与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参加社团和参加并担任主要职务的大学生得分都显着高于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结合访谈内容,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外部因素,并据此对理工类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包括: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樊怡琪[6](2019)在《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状况显示,50-64岁患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分别占比6.47%和4.54%,65岁及以上患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分别占比4.7%和3.9%,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远高于35岁以下的人群。以往研究多探讨的是大学生对心理障碍和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但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成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心理障碍和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如何,是否与年轻人有所差异?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对心理障碍的污名状况及其关系,并与已有大学生数据相比较,探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和心理障碍污名在人口变量学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在微信等社交平台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45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1份,有效回收率68.8%。其中男性 170 人(54.7%),女性 141 人(45.3%);58.5%在 41-50 岁之间,29.3%在 51-60岁,7.4%在61-70岁,4.8%在70岁以上。采用《知觉到的贬值歧视量表》(PDDS)测量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采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TSPPH-SF)测量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并与以往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如下结果:(1)超过30%的中老年人不清楚自己和周围人是否曾患有心理障碍,也不清楚自己和周围人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说明中老年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2)中老年人在心理障碍污名上得分较高(公众污名=35.91±5.14,自我污名=8.83±2.09),其中公众污名得分显着(p<.001)高于大学生的公众污名得分,自我污名得分显着(p<.001)低于大学生自我污名得分。中老年人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得分较低(M±SD=4.66±5.98),且显着(p<.001)低于大学生专业求助态度得分。(3)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得分在工作状态上的差异显着;自我污名得分在职业上的差异显着;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中老年女性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显着高于男性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受教育程度高的中老年人得分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中老年人。(4)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着相关(r=-.14,p<.05),中老年人自我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相关不显着(r=-.08,p=.18)。与大学生研究结果相比(r=.15,p?<.01),中老年人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系数更低。(5)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回归显着,其中公众污名可以很好预测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但自我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回归不显着。综上所述,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得分较高,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较低。与大学生相比,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得分更高,自我污名分更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得分更低。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公众污名水平越高,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越消极。我们可以采取教育、接触等策略来降低中老年人的公众污名得分,提高他们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许珊珊[7](2019)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对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沉浸体验是一种积极的、能使人感到满足并产生愉悦感的情感体验,也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将沉浸体验与高中生的学习相结合,关注高中生的学习沉浸体验,研究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因素,增强高中生的学习沉浸体验感,这将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南昌市以及弋阳县的63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动机量表》与《学习沉浸体验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特点以及三者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来增强高中生的学习沉浸体验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以及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或p<0.01),在是否寄宿上差异不显着(p>0.05);(2)高中生学习动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以及是否寄宿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在专业上差异不显着(p>0.05);(3)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在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与是否寄宿上差异不显着(p>0.05);(4)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p<0.001);(5)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p<0.001);(6)高中生学习动机对学习沉浸体验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p<0.001);(7)学习动机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沉浸体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8)自我效能感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提升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水平并且增强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

张野[8](2019)在《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以沈阳市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据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现状显得尤为紧迫。对于这类大学生群体,如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及时走出心理困境,树立自信,回归正常的大学生活,应该成为目前高校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通过课堂教育、个别咨询、个体辅导及辅助治疗等手段,在对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力求通过实务的方式来深入认识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各方面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实操来将成果呈现出来。本文尝试以沈阳市S大学为例,采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介入研究。首先,选择S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并对S大学的心理咨询师、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S大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文献梳理、结构式访谈发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个人发展、爱情和性心理、不良情绪和心理疾病等方面;其次,通过理论的学习及应用对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多维度的客观分析,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其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同时,对当前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力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针对于S大学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介入,甄选所介入的可研究者组成小组,确定小组工作总体目标,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并明确每次活动的分目标,通过五次小组活动的开展、成效评估及回访跟进,对此次小组介入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呈现为小组成员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心理压力基本消除,进而此次的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界定为成功。笔者对本次小组社会工作在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过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具体建议。希望高校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好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所面临的不良局面,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

张微[9](2018)在《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2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然而,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工作面临主体困顿、客体倒逼压力和环境挑战等诸多方面现实问题,这成为了本文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动因。接着,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社会工作两者在历史沿革与特点的梳理阐析中发现,在学理层面,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两者存在着耦合性与弥补性统一的内在关联性,这成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在应然层面的逻辑基础。然而,在实然层面,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作用为何,是在逻辑上需予以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多所高校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多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可借助显功能与潜功能的概念工具予以区分。区分后可知,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是行动者事先预见、非隐蔽性的功能实现,表现为具有服务性质作用于高校学生工作服务领域的实践后果,主要包括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引导等方面。而潜功能则是行动者事先未预见或具有隐蔽性的功能实现,是其在高校学生工作除服务领域外,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后果,具体显现在促进“全员育人”的操作化、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建构和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等方面。研究进一步发现,每种功能实现背后均有其发生的必然内在逻辑。在研究逻辑的延续上,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如何实现的问题需予以进一步澄清。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予以回应。通过对影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分析,借助模式划分类型变量,本文尝试提出了原发融入附着型、内驱诱导协助型和外驱嵌入合作型三种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并基于特征分析变量对每种模式的特征予以了明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从适用范围与结构生长探讨了实践模式建构的适用性意义。

王龑[10](2017)在《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生命责任心是个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生命负责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生命责任心是一个囊括了生命责任认知、生命责任情感和生命责任行为的动态过程。目前对生命责任心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命意义感、生命价值观、生命态度等方面。生命责任心是学校德育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求助是解决心理困惑的最佳途径,但不是每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会进行心理求助。研究影响求助意愿的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心理咨询的利用率。已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会影响个体对生命的态度和责任心水平,也会影响个体的求助意愿。据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三所高校的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责任心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心理求助意愿问卷》,探讨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男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生命责任认知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的生命责任情感水平显着高于大四学生,艺体类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显着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女生的求助意愿显着高于男生;2.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与其生命责任心显着负相关,外向性和掩饰性维度与其生命责任心显着正相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其生命责任心水平,其中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外向性和掩饰性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3.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与其求助意愿显着负相关,外向性和掩饰性维度与其求助意愿显着正相关,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其求助意愿,其中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求助意愿,外向性和掩饰性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求助意愿;4.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及其各个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其求助意愿;5.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在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结合以往研究,分析生命责任心在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间的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揭示了三者之间的作用联系,为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责任心水平和求助意愿水平提供依据,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疾病污名
    2.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2.3 社会支持
    2.4 应对方式
    2.5 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
3 问题的提出
    3.1 研究意义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被试
    4.3 研究工具
        4.3.1 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ATSPPH)
        4.3.2 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erceived Devaluation-Discrimination Scale, PDDS)
        4.3.3 求助自我污名量表(Self-Stigma of Seeking Help Scale,SSOSH)
        4.3.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ore, SSRS)
        4.3.5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
    4.4 数据处理分析
5 结果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分析
    5.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
    5.3 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5.3.1 各变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5.3.2 各变量的专业差异分析
        5.3.3 各变量的家庭居住地差异分析
        5.3.4 各变量在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
        5.3.5 各变量在是否有过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行为的差异分析
        5.3.6 各变量在身边是否有人寻求过专业心理帮助的差异分析
    5.4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5 中介作用分析
6 讨论
    6.1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一般情况讨论
    6.2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6.3 相关分析
    6.4 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6.5 本研究创新之处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8 研究结论
9 应用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各变量调查表
致谢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心理疏导的概念
        2.1.1 心理疏导词义解析
        2.1.2 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
    2.2 心理疏导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心理疏导与心理辅导
        2.2.2 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
        2.2.3 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
    2.3 心理疏导的特点
        2.3.1 共情性
        2.3.2 交互性
        2.3.3 主动性
        2.3.4 保密性
    2.4 心理疏导的原则
        2.4.1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2.4.2 防治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2.4.3 理解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2.4.4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原则
    2.5 心理疏导的作用
        2.5.1 有利于排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认知发展
        2.5.2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5.3 为改善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2.5.4 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2.5.5 有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调查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问卷的投放
        3.1.3 调研形式与方法
    3.2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
        3.2.1 心理疏导内容增多
        3.2.2 心理疏导方法得到改进
        3.2.3 心理疏导机制逐步建立
    3.3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3.3.1 对心理疏导存在认知偏差
        3.3.2 心理疏导方法缺乏针对性
        3.3.3 心理疏导教育载体单一
        3.3.4 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
    3.4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4.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与工作素养有待加强
        3.4.2 心理疏导内容缺乏科学性
        3.4.3 心理疏导环境不成熟
        3.4.4 高校心理疏导载体落伍
        3.4.5 心理疏导机制有待完善
第四章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六位一体”体系
    4.1 整体强化模型的基本思路
    4.2 主体强化策略—提高师资队伍心理疏导能力
        4.2.1 引进与培训并重提升师资队伍相关专业水平
        4.2.2 培养教育者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聆听能力
        4.2.3 重视教育者的内在修养与身心状况的考核
    4.3 内容强化策略—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科学性
        4.3.1 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针对性
        4.3.2 提高心理疏导内容的现实性
    4.4 环境强化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
        4.4.1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4.4.2 搭建家校一体的和谐心理疏导氛围
    4.5 方法强化策略—细化心理疏导方法
        4.5.1 导入——心理沟通的三种策略
        4.5.2 中期——心理疏通的方法与要求
        4.5.3 收尾——心理引导的主要步骤与注意事项
    4.6 载体强化策略—实现心理疏导载体的多样化
        4.6.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线下线上心理疏导双结合
        4.6.2 充分利用校园活动的平台
    4.7 机制强化策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
        4.7.1 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7.2 建立学生参与机制
        4.7.3 健全师生互动机制
        4.7.4 建构效果评估机制
结语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自悯
        2.1.2 焦虑
        2.1.3 自尊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行为疗法
        2.2.2 归因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焦虑研究
        2.3.2 自悯及其相关研究
3.大学生焦虑现状调查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1.3 测量工具
        3.1.4 数据处理
    3.2 大学生焦虑现状的研究结果
        3.2.1 大学生焦虑水平总体状况
        3.2.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3.2.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比较
    3.3 讨论与分析
        3.3.1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现状分析
        3.3.2 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3.3.3 大学生焦虑类型的差异性分析
4.自悯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研究
    4.1 小组的前期准备
        4.1.1 研究工具
        4.1.2 小组基本设置
    4.2 自悯训练方案的设计
        4.2.1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4.2.2 干预研究设计与步骤
        4.2.3 访谈及分析
        4.2.4 目的与内容
    4.3 自悯训练干预的具体实施阶段
        4.3.1 小组初期——组员的相互认识
        4.3.2 小组中期——改变组员错误认知和归因以纾解焦虑情绪
        4.3.3 小组后期——远离焦虑与收获分享
    4.4 干预效果评估
        4.4.1 评估方法
        4.4.2 过程评估
        4.4.3 对组员表现的评估
        4.4.4 结果评估
        4.4.5 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价
    4.5 自悯训练干预小组结论
5.对策与建议
    5.1 个人层面
        5.1.1 正视焦虑,树立正确认知
        5.1.2 主动求助,学会自我调适
    5.2 学校层面
        5.2.1 开展相关课程,分类进行指导
        5.2.2 掌握健康动态,灵活开展咨询服务
        5.2.3 联合高校,发挥社会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
    5.3 社会层面
        5.3.1 完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焦虑
        5.3.2 加大财政支持,改善心理咨询环境
6.专业反思
    6.1 关于方案设计的反思
    6.2 干预实务过程的反思
        6.2.1 关于组员互动的反思
        6.2.2 关于社会工作者能力的反思
        6.2.3 关于小组环境的反思
    6.3 关于自悯训练干预方法的反思
7.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高校自杀预防及干预的现状
        1. 国外现状
        2. 国内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抽样调查法
一、概念界定
    (一) 自杀概念的界定
    (二) 自杀相关概念界定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
    (四) 高校目标管理理论
        1. 高校目标管理的定义
        2. 高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3. 组织中心型目标管理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自杀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类型
        1. 网络成瘾型
        2. 网络欺骗型
        3. 网络暴力型
        4. 网络媒体失当型
        5. 网络监管不力型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
        1. 预防的难度升级
        2. 影响更具破坏性
        3. 与同龄人相比更易发生自杀行为
    (三)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
        1. 主观影响因素
        2. 客观影响因素
    (四) 互联网技术作用于大学生自杀行为的机制探析
    (五) 互联网视角下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归因分析
        1.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状态
        2. 互联网成为滋生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问题的温床
        3. 互联网影响外部环境
三、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一) 互联网与大学生关系密切
    (二) 高校管理呼唤互联网信息技术
    (三) 网络心理咨询大有裨益
四、高校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学生自杀预防及干预的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网站建设不完善
    (二) 网络心理预警的真实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 网络咨询中存在的问题
    (四) 网络舆情处置不当导致高校对学生自杀的预防及干预难度升级
    (五) 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尚未充分发挥
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及干预——基于高校目标管理理论
    (一) 目标制定的主体和原则
        1. 目标制定的主体
        2. 目标制定的原则
    (二) 目标制定的依据
        1. 国家相关政策文件
        2. 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3. 高校的实际情况
        4. 高校的育人目标
    (三) 目标分解与实施
        1. 宣传与实践活动的建设目标
        2. 环境条件建设目标
        3. 课程与教学建设目标
        4. 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目标
        5.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6. 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7. 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的干预工作目标
    (四) 目标考核、评价和反馈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生命意义感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生命教育研究概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命
        (二)生命意义感
        (三)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维度分析
        (四)生命教育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国外生命哲学思想
        (二)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第三章 H大学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一、H大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一)H大学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
        (二)H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特点
        (三)结果讨论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问卷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四)结果讨论
        (五)研究结论
    三、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访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访谈内容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状况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水平不高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动机水平低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二)专业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年级差异的原因分析
        (四)参加社团情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部因素分析
        (二)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外部因素分析
第五章 思考和讨论
    一、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
        (一)要正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不高的现实
        (二)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差异状况
    二、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激发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主体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同理心
    三、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教育
        (二)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调控策略的教育
    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
        (一)转变高校教育理念
        (二)建设校园人文环境
        (三)营造和谐宿舍文化
    五、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一)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二)增设明确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程
        (三)发挥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生命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6)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问题提出
    1.2 心理障碍及其污名
        1.2.1 心理障碍及其污名的概念
        1.2.2 心理障碍污名的维度
        1.2.3 心理障碍污名的成因
        1.2.4 心理障碍污名的影响
        1.2.5 心理障碍污名的测量
    1.3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
        1.3.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概念
        1.3.2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
        1.3.3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测量
    1.4 心理障碍污名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1 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ATSPPH-SF)
        2.2.2 《知觉到的贬值歧视量表》(PDDS)
        2.2.3 数据分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假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有效样本的基本情况
    3.2 中老年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总体情况
    3.3 中老年人与大学生在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上的差异分析
    3.4 中老年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3.5 中老年人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分析及比较
    3.6 中老年人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中老年人心理障碍污名的讨论
        4.1.1 中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污名的总体情况
        4.1.2 中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污名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讨论
    4.2 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讨论
        4.2.1 中老年人的专业求心理助态度的基本情况
        4.2.2 中老年人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讨论
    4.3 中老年人与大学生在自我污名、公众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差异比较分析
    4.4 中老年人自我污名、公众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分析
    4.5 建议和对策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对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1.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1.2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1.1.3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1.4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1.2 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
        1.2.1 学习动机的概念
        1.2.2 学习动机的类型
        1.2.3 学习动机的测量
        1.2.4 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1.3 学习沉浸体验的文献综述
        1.3.1 沉浸体验和学习沉浸体验的界定
        1.3.2 沉浸体验的理论模型
        1.3.3 沉浸体验的测量
        1.3.4 沉浸体验的相关研究
    1.4 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研究
        1.4.1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
        1.4.2 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
        1.4.3 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
    1.5 团体心理咨询的文献综述
        1.5.1 团体心理咨询的概念
        1.5.2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1.5.3 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
        1.5.4 学习沉浸体验的干预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3 研究一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3.4.2 高中生学习动机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4.3 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4.4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沉浸体验的相关分析
        3.4.5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对学习沉浸体验影响的回归分析
        3.4.6 学习动机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沉浸体验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3.5 讨论
        3.5.1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5.2 高中生学习动机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5.3 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3.5.4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沉浸体验的关系
        3.5.5 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对学习沉浸体验影响的回归分析
        3.5.6 高中生学习动机在自我效能感与对学习沉浸体验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4 研究二学习沉浸体验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对象
        4.4.2 研究工具
    4.5 干预研究过程
        4.5.1 前测
        4.5.2 团体心理咨询活动设计
        4.5.3 后测
        4.5.4 数据处理
    4.6 研究结果
        4.6.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的差异比较
        4.6.2 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
        4.6.3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4.6.4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4.6.5 干预效果的检验
    4.7 讨论
        4.7.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4.7.2 实验组前后测与对照组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4.7.3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升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效果分析
        4.7.4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增强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的效果分析
5 综合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相关量表(项目列举)
    附录2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
致谢

(8)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以沈阳市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问题
    0.3 研究目的及意义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意义
    0.4 创新点
1.文献回顾
    1.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1 国内文献综述
        1.1.2 国外文献综述
    1.2 研究方向
        1.2.1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现状
        1.2.2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方法研究
        1.2.3 小组工作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模式探究
2.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心理问题
        2.1.2 心理咨询
        2.1.3 小组工作
    2.2 理论基础
        2.2.1 优势视角理论
        2.2.2 赋权视角理论
        2.2.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3 分析框架
3.研究方法
    3.1 小组社会工作方法
        3.1.1 交互模式
        3.1.2 直接式小组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 研究对象资料搜集
        3.3.1 半结构式访谈
        3.3.2 观察方法
        3.3.3 问卷调查方法
        3.3.4 文献研究法
4.S大学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4.1 S大学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4.1.1 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4.1.2 个人发展水平有限
        4.1.3 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4.1.4 不良情绪和心理疾病
    4.2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4.2.1 自我认知因素
        4.2.2 家庭成长因素
        4.2.3 学校环境因素
        4.2.4 社会环境因素
    4.3 当前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力的成因分析
        4.3.1 个体对心理咨询认知存在偏差
        4.3.2 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不完善
        4.3.3 高校心理咨询政策支持不够
5.小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步骤
    5.1 介入方案设计
        5.1.1 小组理念介绍
        5.1.2 小组工作目标
        5.1.3 小组成员招募
        5.1.4 具体活动设计
        5.1.5 评估方法选择
    5.2 小组介入实施过程
        5.2.1 小组初期活动
        5.2.2 小组中期活动
        5.2.3 小组后期活动
    5.3 跟进与回访
    5.4 小组介入结果评估
        5.4.1 服务对象评估
        5.4.2 社工自我评估
6.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努力
        6.2.2 深化高校对社会工作中以小组为单位模式的宣传
        6.2.3 在高校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加强学校社工人才队伍建设....4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1.2.1 研究综述
        1.2.2 本文创新之处
    1.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3.1 理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与对象的选取
第2章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困顿
        2.1.1 学生工作价值理念的异化
        2.1.2 学生工作内容偏离、泛化与悬浮
        2.1.3 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性困境
    2.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客体的倒逼压力
        2.2.1 常规工作路径实效性下降
        2.2.2 传统组织形式的整合度下降
        2.2.3 学生与学生工作者的关系疏远
    2.3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环境挑战
        2.3.1 社会转型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2 信息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2.3.3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
第3章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及内在关联
    3.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1.1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沿革
        3.1.2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3.2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3.2.1 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
        3.2.2 社会工作的特点
    3.3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关联性
        3.3.1 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耦合性
        3.3.2 社会工作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弥补性
第4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
    4.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4.1.1 助人自助: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价值基础
        4.1.2 社会工作参与提供各种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实践
        4.1.3 理念耦合与方法专业:社会工作促进成长发展指导的内在逻辑
    4.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帮扶
        4.2.1 对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全面性: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
        4.2.2 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全面关注与帮扶的行动实践
        4.2.3 去标签化、关注情绪、聚焦优势:社会工作促进弱势大学生关注与帮扶的内在逻辑
    4.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与引导
        4.3.1 自组织化: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策略
        4.3.2 社会工作参与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行动实践
        4.3.3 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社会工作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引导的内在逻辑
第5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
    5.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5.1.1 社会工作的“人在环境中”: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选择
        5.1.2 “人在环境中”指导下全员育人操作化的行动实践
        5.1.3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论的具体化、明确化:社会工作促进“全员育人”操作化的内在逻辑
    5.2 学生管理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
        5.2.1 预防性: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功能
        5.2.2 社会工作预防性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管理的行动实践
        5.2.3 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社会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预防功能的发生逻辑
    5.3 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5.3.1 核心素质结构与内容要素的耦合: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逻辑基础
        5.3.2 理念、能力、思维的优化: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实践后果
        5.3.3 社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优化的内在逻辑
第6章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模式
    6.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因素
        6.1.1 微观因素
        6.1.2 中观因素
        6.1.3 宏观因素
    6.2 实践模式类型变量与分析变量的建构
        6.2.1 变量建构的基本思路
        6.2.2 实践模式划分的类型变量
        6.2.3 实践模式特征的分析变量
    6.3 实践模式的类型、特征与适用性
        6.3.1 原发融入附着型模式
        6.3.2 内驱诱导协助型模式
        6.3.3 外驱嵌入合作型模式
        6.3.4 三种实践模式划分的适用性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 A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校学生工作现状访谈提纲

(10)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生命责任心的研究综述
        2.1.1 生命责任心的相关概念
        2.1.2 生命责任心的结构与测量
        2.1.3 生命责任心的相关研究
        2.1.4 对生命责任心相关研究的反思
    2.2 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
        2.2.1 人格特质的相关概念
        2.2.2 人格特质的理论
        2.2.3 人格特质的测量
        2.2.4 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2.2.5 对人格特质相关研究的反思
    2.3 求助意愿的研究综述
        2.3.1 求助意愿的相关概念
        2.3.2 求助意愿的结构与测量
        2.3.3 求助意愿的相关研究
        2.3.4 对求助意愿相关研究的反思
    2.4 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关系的研究综述
        2.4.1 生命责任心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2.4.2 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的关系
        2.4.3 生命责任心与求助意愿的关系
3 研究方法与程序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研究结果
        4.1.1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现状
        4.1.2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性别差异
        4.1.3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年级差异
        4.1.4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专业差异
        4.1.5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生源地差异
        4.1.6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4.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研究结果
        4.2.1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4.2.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年级差异
        4.2.3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专业差异
        4.2.4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生源地差异
        4.2.5 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4.3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性别差异
        4.3.2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年级差异
        4.3.3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专业差异
        4.3.4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生源地差异
        4.3.5 大学生求助意愿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4.4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其生命责任心的关系
        4.4.1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其生命责任心的相关关系
        4.4.2 不同责任心水平组的大学生在人格各维度的得分比较
    4.5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与其求助意愿的关系
        4.5.1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与其求助意愿的相关关系
        4.5.2 不同责任心水平组的大学生在求助意愿的得分比较
    4.6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其求助意愿的相关关系
    4.7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生命责任心的预测作用
    4.8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其求助意愿的预测作用
    4.9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对其求助意愿的预测作用
    4.10 生命责任心在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间的中介作用
5 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现状
        5.1.1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的总体状况
        5.1.2 大学生命责任心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
        5.1.3 大学生命责任心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
        5.1.4 大学生命责任心在专业因素上的差异
        5.1.5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在生源地因素上的差异
        5.1.6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在是否独生因素上的差异
    5.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特点
        5.2.1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外向性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5.2.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精神质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5.2.3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
    5.3 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特点
        5.3.1 大学生求助意愿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
        5.3.2 大学生求助意愿在年级和专业因素上的差异
        5.3.3 大学生求助意愿在生源地因素上的差异
        5.3.4 大学生求助意愿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5.4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的关系
        5.4.1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生命责任心的关系
        5.4.2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与求助意愿的关系
        5.4.3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求助意愿的关系
        5.4.4 大学生生命责任心在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间的中介作用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6.3 教育启示
        6.3.1 对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启示
        6.3.2 对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研究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D]. 赵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D]. 李天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自悯训练小组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C大学为例[D]. 李秋雨.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自杀的新类型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D]. 王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陈玲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中老年人对心理障碍的污名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关系[D]. 樊怡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对高中生学习沉浸体验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许珊珊.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以沈阳市S大学为例[D]. 张野. 辽宁大学, 2019(01)
  • [9]高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参与研究[D]. 张微.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10]大学生生命责任心、人格特质和求助意愿的关系研究[D]. 王龑.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心理辅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