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

一、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1](2021)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 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 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 尚存在一定差距, 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 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等提出了建议, 为进一步指导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郭孟泽[2](2021)在《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研究》文中指出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是引起鼻窦炎、中耳炎、菌血症及脑膜炎等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婴幼儿、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其主要的感染人群。据估计,每年都有数十万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性疾病,仅仅2018年全球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五岁以下儿童约有29.4万名,这些病例大部分来自经济和卫生条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是抗生素,但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这使得肺炎链球菌疫苗的发展变得极为重要。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23可诱导非T细胞依赖的免疫应答,但它不具有免疫记忆性,且很难使2岁以下的婴幼儿产生保护性免疫。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s将荚膜多糖与蛋白载体结合,从而将多糖抗原转变为T细胞依赖性抗原,具有免疫记忆性,但其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两种基于荚膜多糖的疫苗的使用,非疫苗覆盖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导致的疾病逐年增加。因此,研发一种不依赖荚膜多糖且能诱导各年龄段易感人群产生保护性免疫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刻不容缓。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将肺炎链球菌疫苗候选蛋白与荚膜多糖连接,克服了以往疫苗血清型覆盖率低、血清型替代以及无法对婴幼儿产生保护性免疫的缺陷,且工艺简单,更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进而形成群体免疫。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选取表达后稳定性高、在极端条件下仍保持生物素结合能力的核心链霉亲和素序列SA,与肺炎链球菌疫苗候选蛋白PspA4和PsaA-PspA23融合表达纯化,获得核心链霉亲和素的融合蛋白PspA4-SA和PsaA-PspA23-SA。CDAP活化带有羟基的多糖形成氰酸酯,与生物素Bio-PEG3-胺所携带的氨基在适当的p H下发生反应合成生物素化多糖Bio-CPS4,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借助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非共价作用,将融合蛋白PspA4-SA和PsaA-PspA23-SA与生物素化多糖Bio-CPS4共同孵育,得到蛋白多糖结合物PspA4-SA-Bio-CPS4和PsaA-PspA23-SA-Bio-CPS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表征。利用分子筛除去结合物中的游离蛋白,用硫酸蒽酮法分别检测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及总糖的含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免疫。2.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的有效性评价将小鼠分为蛋白多糖结合疫苗实验组(PspA4-CPS4+PsaA-PspA23-CPS4)、蛋白对照组(PspA4-SA+PsaA-PspA23-SA)、多糖对照组(CPS4)、阳性对照PCV13组以及阴性对照PBS组,分别使用相应的免疫原进行免疫和评价,共免疫三次,每次间隔14天。在本研究中,有效性评价主要包括体外的调理吞噬试验和体内免疫攻毒保护实验。其中体内评价包括三部分:(1)免疫后的血清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效价及分型;(2)免疫后小鼠的脾脏细胞使用PspA4和PsaA-PspA23蛋白抗原刺激检测Th1、Th2和Th17细胞因子;(3)动物免疫后攻毒保护性测定:选取血清型和PspA亚类均在结合疫苗保护范围内的ATCC BAA334(血清型4、PspA家族2亚类3)以及血清型和PspA亚类均不在结合疫苗保护范围内的ATCC 6308(血清型8、PspA家族1亚类1)对小鼠进行攻毒进而检测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力以及广谱的交叉反应性。在体外评价中,利用调理吞噬试验体外检测结合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在疫苗体外有效性评价中,证明了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活力高于单独蛋白或多糖的免疫组。在疫苗体内有效性评价中,免疫该结合疫苗的小鼠产生了高效价的抗体,且通过细胞因子的检测证明该结合疫苗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强于蛋白对照组和多糖对照组,此外在肺炎链球菌致死剂量的感染下,免疫该结合疫苗的小鼠存活率可达到90%,同时也证明了该疫苗具有交叉保护性和广谱性。

林立志[3](2020)在《宁波地区2岁以下儿童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宁波地区2岁以下儿童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保护效果,并构建符合宁波市实际的决策树-Markov模型,分析宁波地区PCV13疫苗的成本效果,评价接种PCV13疫苗所带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优化稀缺资源配置。为儿童肺炎的防控、免疫策略的制定和稀缺资源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来描述PCV13疫苗接种情况和儿童肺炎发病的流行特征。PCV13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数据来自于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儿童肺炎发病数据来自于宁波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2.基于宁波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宁波市免疫规划信息平台,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疫苗在不同剂次、不同性别、首针不同接种月龄的保护效果。3.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了解儿童肺炎发病影响因素,以更加全面评价PCV13疫苗对儿童肺炎的保护作用。4.通过查阅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和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年鉴收集肺炎链球菌性相关疾病(pneumococcal disease,PD)流行病学数据、PCV13疫苗相关数据和宁波市人口学数据等;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收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直接医疗成本。以宁波市2岁以下儿童为队列人群,利用R软件构建符合宁波市PCV13疫苗接种策略的决策树-Markov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使用敏感性分析评价影响模型稳定性的因素。结果:1.PCV13疫苗接种情况共有37 157名本地儿童纳入研究,至少接种过3针PCV13疫苗的有5 297人,≥3剂次接种率为14.26%。城区儿童PCV13疫苗的≥3剂次接种率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20.93%和6.58%;2017年出生儿童接种率高于2018年出生儿童,分别为15.27%和11.41%。首针疫苗在≤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接种的人数分别为1 153人、2 222人、1 289人和633人,分别占21.76%、41.95%、24.33%和11.96%。城区儿童≤1月龄接种比例远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25.16%和9.34%,2017年下半年出生儿童≤1月龄接种比例低于2018年第一季度出生儿童,分别为16.99%和39.62%。2.儿童肺炎流行病学特征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37 157名儿童中共有1 384名儿童发病,累积发病率为3.72%。儿童发病具有季节性,秋冬季节高发,12月和11月发病人数占到51.29%。男性肺炎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4.43%和2.94%;城区儿童肺炎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分别为4.84%和2.44%。3.PCV13疫苗的保护效果PCV13疫苗的总体保护效果为49.40%(95%CI:38.80%-58.10%),接种3剂次疫苗的保护效果为25.00%(95%CI:5.40%-40.60%),接种4剂次疫苗的保护效果为45.10%(95%CI:33.20%-68.60%);13价肺炎球菌疫苗对男性肺炎病例的保护效果为38.10%(95%CI:21.80%-51.00%),女性组疫苗保护效果为46.70%(95%CI:27.20%-61.00%)。将所有接种≥3剂次PCV13疫苗的研究对象按首针接种月龄分析,≤1月龄组、2月龄组和3月龄组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为44.00%(95%CI:17.00%-62.20%)、42.90%(95%CI:24.30%-57.00%)和40.20%(95%CI:14.20%-58.30%)。各组间保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OR=0.027,95%CI:0.009-0.083)、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 b vaccination,HIB)疫苗(OR=0.640,95%CI:0.557-0.735)、接种四联疫苗(OR=0.518,95%CI:0.422-0.635)和接种三联疫苗(OR=0.477,95%CI:0.285-0.798)是儿童肺炎的保护因素。同时接种PCV13疫苗和流感疫苗或同时接种PCV13疫苗和HIB疫苗可以更好的降低肺炎的发病风险,以起到更好的免疫预防作用。4.PCV13疫苗成本效果分析假设PCV13疫苗得到广泛接种的情况下,纳入群体免疫作用。接种PCV13疫苗与不接种PCV13疫苗相比,前者需要多支付直接成本费用631 263 862元,接种疫苗可以预防18 757人感染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并且能避免594人死亡,获得42 682个生命年(Life years,LY),同时获得5 383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QALY)。每生命年的增量成本为14 789元,每避免一例感染的增量成本为33 654元,每QALY的增量成本为117 274元,小于2018年宁波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在考虑群体免疫的情况下,当每剂疫苗价格小于740元时,接种PCV13疫苗在获得健康收益的同时还能节约直接成本;当每剂疫苗价格在740元到830元之间时,接种PCV13疫苗具有高成本效果;当每剂疫苗价格在830元到1 100元之间时,接种PCV13疫苗具有成本效果;当每剂疫苗价格大于1 100元时,接种PCV13疫苗不具有成本效果。结论:1.宁波市2岁以下儿童≥3剂次PCV13疫苗接种率较低,肺炎发病率较高,秋冬季高发。2.PCV13疫苗对儿童肺炎保护作用良好。加强免疫保护效果要优于基础免疫,对女性保护效果要优于男性,6周龄开始接种PCV13疫苗的保护效果与2月龄开始接种PCV13疫苗的保护效果相同。建议同时接种PCV13疫苗和流感疫苗或同时接种PCV13疫苗和HIB疫苗,以起到更好的降低儿童肺炎发病的作用。3.PCV13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或宁波市免疫规划项目方案具有高成本效果,疫苗接种率和疫苗价格是影响宁波市接种PCV13疫苗策略经济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王婧瑶[4](2020)在《蛋白疫苗和PGRN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细菌性脑膜炎是常见的致死性感染性疾病。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细胞外病原体,是目前细菌性脑膜炎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影响儿童和老年人。虽然肺炎链球菌更常见于鼻咽部的静态定植,但除了引起轻度感染如中耳炎和鼻窦炎,感染加重时也会突破血脑屏障形成脑膜炎危及生命。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死亡率高达2030%,且幸存者大部分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目前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预防主要依赖于疫苗,当前的多糖结合疫苗在降低由疫苗类型菌株引起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疾病的发病率方面非常有效。然而,由此引发的血清型替代导致这些疫苗的有效性已经有所下降。由此,研发不依赖血清型的新型疫苗十分重要。课题组先前研究表明融合蛋白DnaJ-ΔA146Ply能够抵抗多种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致死性感染疾病,具有开发价值,但它对脑膜炎是否有保护效果尚不清楚。PGRN为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在先前研究中发现缺少PGRN的小鼠脑膜炎症状更严重,提示PGRN可能对脑膜炎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潜能,但PGRN保护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的机制未知。因此,本研究将探索融合蛋白DnaJ-ΔA146Ply是否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有保护作用,以及PGRN保护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的机制,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提供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方法:建立实验室脑膜炎小鼠模型:使用脑立体定位仪以侧脑室注射法,向小鼠脑内缓慢注射15μLⅢ型肺炎链球菌悬液,菌量5×106CFU/只;主动免疫后的小鼠通过尾侧静脉注射100μL Tigr4悬液,菌量5×108CFU/只。被动免疫抗血清:分别将浓缩抗DnaJ-△A146Ply血清和对照血清经侧脑室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脑内,浓缩血清体积5μL,随后立即使用肺炎链球菌Ⅲ型和Tigr4经侧脑室注射构建脑膜炎模型,Ⅲ型注射菌量为5×106CFU/只,Tigr4为1×108CFU/只,共10μL。DnaJ-ΔA146Ply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保护效果评价探索: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后的小鼠经肺炎链球菌感染后,观察24小时脑部菌载量、炎性因子表达及炎症浸润情况。PGRN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保护机制探索:使用小鼠小胶质瘤细胞BV-2细胞建立细胞模型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焦亡情况;挑选年龄、体重一致的C57/BL6 WT小鼠和pgrn-/-小鼠,使用肺炎链球菌血清型Ⅲ型通过侧脑室注射法建立脑膜炎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脑膜炎小鼠脑中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IL-18表达情况,并使用炎性小体抑制剂MCC950进行逆向验证。结果:主动免疫融合蛋白DnaJ-ΔA146Ply 3次后抗体效价达到106,可用于收集血清及后续主动免疫实验。侧脑室被动免疫注射抗DnaJ-ΔA146Ply血清并进行肺炎链球菌血清型Ⅲ型及Tigr4构建脑膜炎模型,建模24小时后计数菌载量,结果显示注射抗DnaJ-ΔA146Ply血清的脑膜炎小鼠脑组织中细菌载量较注射对照血清组的显着降低(Ⅲ型感染组p<0.05,Tigr4感染组p<0.01)。通过ELISA检测脑匀浆上清,结果发现注射抗DnaJ-ΔA146Ply血清的脑膜炎小鼠脑中TNF-α、IFN-γ表达量较注射对照血清组显着下调(p<0.05)。脑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与注射对照血清组相比,注射抗DnaJ-ΔA146Ply血清的脑膜炎小鼠侧脑室及软脑膜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轻。皮下主动免疫DnaJ-ΔA146Ply三次的C57/BL6小鼠,经尾静脉注射100μL 5×108CFU肺炎链球菌血清型Tigr4,24小时脑组织菌载量计数结果显示,其菌载量较PBS对照免疫组显着降低(p<0.05)。使用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细胞模型,经肺炎链球菌血清型Ⅲ型处理6小时后,BV-2细胞发生肿胀变形,培养上清LDH表达增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细菌处理的BV-2细胞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表达显着增高(p<0.05)。Pgrn-/-小鼠通过侧脑室注射5×106CFU肺炎链球菌Ⅲ型,24小时后,脑匀浆上清LDH释放较野生鼠增加。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与脑膜炎组小鼠脑组织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脑膜炎小鼠脑中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和IL-18表达增高(p<0.05),且pgrn-/-脑膜炎小鼠表达量高于WT脑膜炎小鼠(p<0.05)。Pgrn-/-小鼠预先24小时腹腔注射MCC950,再通过侧脑室注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Ⅲ型建立脑膜炎模型后,24小时脑部菌载量结果显示,MCC950预处理的脑膜炎小鼠菌载量较野生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融合蛋白DnaJ-ΔA146Ply对多种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导致的小鼠脑膜炎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脑部细菌侵袭和炎性浸润情况。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脑中发生了细胞焦亡,pgrn-/-鼠焦亡情况更重,MCC950抑制炎性小体,能够降低肺炎链球菌在脑部定植。提示PGRN在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中可能通过对抗焦亡而发挥保护作用,这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卢井才[5](2015)在《肺炎链球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败血症、脑膜炎、鼻窦炎及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的致病菌,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尤其是在老人、低年龄段儿童和免疫缺陷患者这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易感染。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卫生条件相对落后,肺炎是造成老人和儿童死亡的主要病因,而肺炎链球菌是肺炎疾病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据估计,全球肺炎链球菌疾病导致的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约占到该年龄段儿童总死亡率的11%;仅在2000年一年,就约有一百万五岁以下儿童由于肺炎链球菌疾病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出现了耐药菌株,这严重的影响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疫苗的使用对于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效果更为显着,优于抗生素的使用。目前,市售的肺炎链球菌疫苗主要是23价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都是基于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疫苗。23价多糖疫苗能够产生非T-细胞依赖的B-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针对荚膜多糖的保护性抗体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对感染菌体的吞噬和清除。但是,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没有免疫记忆性,当机体再次遇到该抗原时不能产生二次免疫应答,只有T-细胞依赖性抗原能够引起二次免疫应答反应。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解决了以上缺点,它将荚膜多糖共价偶联到载体蛋白表面使该疫苗免疫后具有免疫记忆性。但是该疫苗血清型覆盖面窄,而且生产工艺相当复杂,价格非常昂贵,很难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使用。由于以上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缺点,研发一种血清型覆盖面广、免疫原性好和价格低廉的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肺炎链球菌自身蛋白的新一代肺炎链球菌疫苗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并且已经获得了很多可喜的结果。很多现在研究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候选蛋白是通过经典的研究方法被发现的,例如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A)及其他的胆固醇结合蛋白、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蛋白(Ply)和肺炎链球菌表面粘附素A(PsaA)。肺炎链球菌基因组在2001年成功发表以后,更多新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候选蛋白相继被发现。大多数候选蛋白处于临床前研究,一些候选蛋白进入了临床研究,但是进入临床研究的候选蛋白大部分在临床试验中免疫原性低。因此,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成功的关键是要同时具备广谱保护性和高免疫原性。本研究旨在总结前人的经验设计一种新型的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并进行评价,我们不仅评价了系统免疫的候选蛋白;同时,我们也将肺炎链球菌蛋白应用到了粘膜免疫,模拟天然的感染方式以期望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部位发挥更好的保护作用。我们选择了细菌样颗粒(BLP)作为粘膜免疫的佐剂,BLP不仅是一种强有力的粘膜佐剂,还是一种载体可以将抗原展示到BLP表面,粘膜免疫后不仅可以诱导出系统性免疫应答反应也可以诱导出局部粘膜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免疫(皮下免疫疫苗)一、根据文献报道,我们选取了具有保护性的两种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作为候选抗原,即PsaA和PspA。由于PspA结构在肺炎链球菌中并不是完全保守,我们根据PspA的分型设计了两种蛋白抗原,即PsaA-PspA融合蛋白和PspA4蛋白。通过这两种蛋白联合免疫可以对95%以上的PspA分型的肺炎链球菌菌株的感染提供有效的保护。二、优化了 PsaA-PspA融合蛋白和PspA4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密码子并合成目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通过亲和层析纯化了目的蛋白并进行鉴定。三、在小鼠体内评价了 PsaA-PspA融合蛋白和PspA4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无论是单蛋白免疫还是联合免疫都有很好的免疫原性,通过体外全菌体Western-Blot和菌体的表面结合实验证明了免疫血清具有广谱交叉免疫反应;免疫原免疫后对不同PspA分型的肺炎链球菌攻毒小鼠都有很好的保护性。第二部分:鼻腔粘膜免疫(BLP技术疫苗)一、我们成功的将新型的粘膜免疫佐剂-细菌样颗粒(BLP)应用于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对其制备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二、我们设计了免疫原PspA2-PA、PspA4-PA和Plym2-PA,构建了其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的表达了 PspA2-PA、PspA4-PA和Plym2-PA蛋白;我们成功的制备了 BLP粘膜佐剂。三、制备了 PspA2-PA-BLP、PspA4-PA-BLP 和 Plym2-PA-BLP 粘膜免疫疫苗;并评价了抗原与BLP结合后的抗原性,确定了抗原与BLP结合后不影响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四、评价了 PspA2-PA-BLP、PspA4-PA-BLP 和 Plym2-PA-BLP 粘膜免疫疫苗小鼠鼻腔免疫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该疫苗鼻腔免疫后不仅能诱导体内系统免疫应答反应也可以诱导小鼠局部粘膜免疫应答反应;小鼠鼻腔免疫后对不同PspA分型的肺炎链球菌的致死性攻毒都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的设计、制备和评价了两种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即皮下免疫疫苗PsaA-PspA与PspA4和粘膜免疫疫苗BLP技术疫苗。两种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对不同PspA分型的肺炎链球菌攻毒小鼠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很多菌株的攻毒小鼠的保护性都能达到100%的保护率,保护作用优于23价肺炎多糖疫苗对照组。因此,这两种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都是很有希望能够成为新一代的肺炎链球菌疫苗。本论文的创新点: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将PspA蛋白与PsaA蛋白构建成了一种新型的融合蛋白PsaA-PspA,通过和PspA4蛋白联合免疫增加特异性抗体与肺炎链球菌的广谱交叉免疫反应,并通过动物模型评价了蛋白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首次将BLP技术应用到了肺炎链球菌PspA和Ply蛋白上,评价了粘膜免疫后系统免疫应答反应和局部粘膜免疫应答反应,并通过动物模型评价了疫苗的免疫保护性。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刘龙海,李宏胜[6](2015)在《荚膜多糖及其疫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荚膜多糖是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和毒力因子,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最适宜做疫苗的细菌靶抗原之一。荚膜多糖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由于其成分单一,不存在易引起免疫副反应的物质,使得该疫苗更安全、有效,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多的疫苗之一。近年来在人医和兽医方面均对荚膜多糖疫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论文对荚膜多糖的生物学作用、作用机制、提取纯化工艺及影响因素,荚膜多糖疫苗的研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荚膜多糖疫苗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荚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彭永辉[7](2015)在《肺炎链球菌不同支系PspA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支系1和2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A)的α螺旋区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序列,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含有两条目的片段的PspA重组蛋白研究将其作为肺炎链球菌(SPN)疫苗的抗原蛋白制备广谱性肺炎链球菌疫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探究该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交叉免疫保护性。方法:分别选取份属家族Ⅰ中支系1和2的肺炎链球菌SPN6B和SPN05,克隆这两株菌株PspA氨基末端α螺旋区的基因序列。扩增这两基因片段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这两个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7b(+)上,构建同时含有两个不同支系PspA的PspA05-PspA6B-pET-27b(+)重组质粒,并转入E.coli 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经镍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PspA05-PspA6B重组蛋白。将此重组蛋白PspA05-PspA6B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血清,采用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血清中抗体的滴度、亲和度和免疫交叉免疫保护性等,调理吞噬实验和动物保护实验验证重组蛋白PspA05-PspA6B抗原的免疫有效性。结果:①血清中抗体滴度达到1x104;②血清中抗体与目的片段来源菌(05和6B型)的亲和度都达到2x105以上,并且与同为家族Ⅰ支系1的01型肺炎链球菌的亲和度也达到了 5x104,同家族Ⅱ支系3的23F型肺炎链球菌的亲和度仅1x103;③经WB试验检测后证实了血清中抗体对SPN05、SPN6B和SPN01具有较强的免疫印迹反应,对SPN23F只有较弱的印迹反应;④调理吞噬实验中重组蛋白抗血清对SPN6B、SPN05和SPN01的吞噬率分别为20%、15%和8.8%,对SPN23F却不具有吞噬效果;⑤动物保护结果显示,在应对重组蛋白来源的自身菌SPN05和SPN6B的攻击时,重组蛋白PspA05-PspA6B免疫后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75%和92%,同支系的SPN01菌株的攻击时存活率为75%,然而面对不同家族不同支系的SPN23F菌株攻击时存活率仅有33%。结论:由支系1和2 PspA片段重组融合制备的重组蛋白PspA05-PspA6B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交叉免疫保护性,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该抗体不仅对同支系的菌株产生良好的免疫交叉保护作用,而且对不同支系的菌株也能产生较弱的免疫交叉保护作用,证实了其作为疫苗抗原扩大疫苗覆盖范围的可能性,为制备更广效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涛[8](2015)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3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所引发的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人数最多的是老人和儿童。已有实验证明其荚膜多糖是TI抗原,再次免疫不能使降低的抗体达到初次免疫的水平,不能诱导免疫记忆细胞的产生。若将其共价连接到蛋白却使之成为TD抗原,能够对婴幼儿和老人产生抗体,免疫效果会得到提高。因此研究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3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工艺的研究为对象,通过对3型荚膜多糖水解预处理,分子筛,氧化醛基,超滤,共价结合CRM197蛋白,SDS-PAGE电泳,液相纯化工艺流程研制结合疫苗,并通过动物免疫实验观察免疫原性。首先研究了多糖水解预处理方法,从不同水解温度和不同水解时间两个方面,通过分子筛的测定,发现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分子量变得越来越小。在85℃下用0.2 mol/L乙酸溶液水解1.0 h,可以得到分子量较大的结合产物,游离蛋白很少;其次多糖活化过程中发现活化反应16h以后,多糖溶液中高碘酸钠基本已经反应完全。随着加入高碘酸钠的浓度升高,活化度降低,超滤后的多糖回收率也逐渐降低。加入0.4 g/L高碘酸钠,活化度为10左右,活化多糖的回收率在78%左右;然后结合过程中,通过从反应体系容器,结合反应时间,投料比,多糖和蛋白回收率四个方面的优化研究结合疫苗,发现在4 mL体系中选用50 mL离心管,多糖和蛋白的投料比为20:10,加入7倍醛基含量的氰基硼氢化钠,在37℃下反应48 h时,利用SDS-PAGE电泳,液相纯化和超滤可以获得收率较高,没有游离蛋白的大分子量结合产物;最后纯化后的结合产物用高压灭菌的生理盐水和5 mmol/L pH 5.8琥珀酸缓冲液配制成疫苗,通过BALB/C小鼠免疫实验研究发现,85℃下水解1.0 h多糖,活化度10左右时,多糖蛋白投料比为20:10时获得的结合疫苗免疫原性相对来说最好。

韩悦颖[9](2015)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7F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肺炎链球菌可引发多种侵袭性疾病,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是主要的易感人群,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目前肺炎疫苗主要有两种,多糖疫苗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其中多糖疫苗是T细胞非依赖型抗原,不能对婴幼儿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将多糖结合到蛋白载体上则多糖抗原即可转变成T细胞依赖型抗原,能在婴幼儿体内产生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长久的保护力。本文对肺炎链球菌血清型7F(Pn7F)结合疫苗的研制过程,主要包括活化、结合、结合物纯化、质量控制,以及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本文采用还原胺法将多糖和蛋白进行偶联,首先研究了活化反应条件(高碘酸钠的反应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多糖活化性质(分子量、活化度和多糖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碘酸钠的浓度与生成的醛基量成正比,活化时间确定为5h,反应温度为4-25℃,pH确定为4.5,超滤膜包孔径定为100KD。(2)本文选择了两种载体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和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spA),分别在有机相和水相与Pn7F荚膜多糖进行连接,制备出不同性质的结合物,并比较不同的载体和结合物的不同性质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差别。结果表明,以CRM197为载体的结合物在小鼠上的免疫原性明显高于以PspA为载体的结合物,差异显着。以CRM197为载体的结合物中,水相结合物的免疫原性高于有机相结合物,且活化度为1 1时结合物的免疫原性最高。(3)本文对以CRM197为载体的有机相和水相的结合物的抗原表位用间接竞争抑制Elisa作了进一步的检测,结果证实,Pn7F和CRM197在有机相的结合物产生了优势表位,而Pn7F和CRM197在水相的中结合物没有产生。(4)本文建立了一种Pn7F和CRM197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筛选出了脱氧胆酸钠对结合物的酸沉条件,当pH在2.5-4.0之间且蛋白浓度为100-300 mg/L时,脱氧胆酸钠对结合物的沉淀效果最好,能专一沉淀结合物,而对游离多糖无沉淀作用。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均可达到检测要求,且多糖浓度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好,可用于Pn7F-CRM197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含量的检测。

陈奕[10](2014)在《宁波地区5岁以下儿童肺炎流行现况与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宁波地区5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细菌病原谱构成进行描述,明确其变化趋势;评估7价肺炎球菌疫苗的保护效果;为儿童肺炎的预防与控制,以及儿童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线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家医院,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住院病案资料,对当地5岁以下儿童肺炎(支气管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病原谱和治疗费用支出进行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比较PCV7接种组和非接种组肺炎(支气管肺炎)发病风险的差异,以评估PCV7的保护效果。数据库建立采用Epidata3.02软件,统计分析在PASW Statistics18.0软件中完成。结果:1、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部分,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肺炎(支气管肺炎)住院病例共计16740例,占同时期同年龄段总住院病例的29.08%。2、时间分布分析发现,发病以12月份最高,占全年病例数的10.88%,其次是3月份(占9.65%),而6月份最低(占7.27%)。3、年龄分布分析发现,0~岁组婴幼儿发病最高(占42.57%),发病呈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F=136.48,P<0.0001)。该年龄组重症肺炎(支气管肺炎)发生率也高于其他年龄组(F=47.053,P<0.001)。4、细菌病原学分析发现,总检出率为23.78%,检出前6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19.16%)、流感嗜血杆菌(占16.73%)、鲍曼不动杆菌(占13.65%)、大肠埃希菌(占12.0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46%)和肺炎链球菌(占7.05%)。5、治疗费用分析发现,0~岁组患儿治疗费用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前瞻性队列研究部分, PCV7接种组肺炎、支气管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08%、4.58%,对照组分别为3.33%、6.88%,接种PCV7与肺炎、支气管炎的发病呈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肺炎:RR=0.443,95%CI:0.207~0.946;支气管炎:RR=0.467,95%CI:0.254~0.861),对2周岁以下婴幼儿预防肺炎、支气管炎,疫苗保护率分别是54.59%(95%CI:5.40%~79.30%)和53.50%(95%CI:13.90%~74.60%)。结论:肺炎是宁波地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发病病种,已成为宁波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肺炎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高发。其中,1周岁内婴幼儿是主要发病人群,也是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是儿童肺炎防控的重点人群。宁波地区儿童肺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于2周岁以下婴幼儿接种PCV7可以降低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

二、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肺炎链球菌疫苗
        1.1.1 肺炎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疾病
        1.1.2 肺炎链球菌疫苗
    1.2 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
        1.2.1 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简介
        1.2.2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系统的应用
    1.3 论文设计
        1.3.1 立题思路及创新点
        1.3.2 实验设计
第二章 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的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仪器
        2.1.2 酶及主要试剂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pET20b-PspA4-SA、pET20b-PsaA-PspA23-SA表达质粒的构建
        2.2.2 PspA4-SA和 PsaA-PspA23-SA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2.3 肺炎链球菌表面多糖的生物素化及与融合蛋白的偶联
        2.2.4 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物中游离蛋白的去除
        2.2.5 硫酸蒽酮法测蛋白多糖结合物中游离多糖的含量
    2.3 实验结果
        2.3.1 pET20b-PspA4-SA质粒的构建、表达与纯化
        2.3.2 pET20b-PsaA-PspA23-SA质粒的构建、表达与纯化
        2.3.3 红外光谱检测生物素化的肺炎链球菌表面多糖
        2.3.4 高效液相色谱表征生物素化多糖与融合蛋白的结合物
        2.3.5 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物中游离蛋白的去除
        2.3.6 硫酸蒽酮法测蛋白多糖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及总糖含量
    2.4 本章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的有效性评价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3.1.3 实验动物、菌种及细胞
    3.2 实验方法
        3.2.1 动物实验免疫策略的确定
        3.2.2 免疫原性检测
        3.2.3 调理吞噬试验
        3.2.4 免疫保护性研究
    3.3 实验结果
        3.3.1 免疫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3.3.2 细胞因子的分泌
        3.3.3 体外评价抗体的活性
        3.3.4 体内评价疫苗的保护率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宁波地区2岁以下儿童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宁波地区2 岁以下儿童接种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对象
        1.3 收集资料
        1.3.1 基本资料
        1.3.2 接种情况
        1.3.3 结局变量
        1.4 数据清理和质量控制
        1.4.1 数据清理
        1.4.2 质量控制
        1.5 疫苗保护效果和疫苗效果指数的计算
        1.6 疫苗免疫程序
        1.7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宁波市本地儿童PCV13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2.1.1 基本情况
        2.1.2 宁波市不同特征本地儿童PCV13 疫苗接种情况
        2.1.3 宁波市不同特征本地儿童PCV13 疫苗首针接种年龄
        2.2 宁波市本地儿童肺炎流行特征
        2.2.1 宁波市本地儿童肺炎发病率
        2.2.2 宁波市本地儿童肺炎发病时间分布
        2.3 PCV13 疫苗对肺炎保护效果评价
        2.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3.2 接种组与对照组发病率比较
        2.3.3 不同剂次PCV13 疫苗对肺炎保护效果比较
        2.3.4 不同性别儿童接种PCV 13 疫苗对肺炎保护效果比较
        2.3.5 不同月龄接种首剂PCV13 疫苗对肺炎保护效果比较
        2.4 儿童肺炎发病单因素分析
        2.5 儿童肺炎发病多因素分析
        2.6 PCV13 疫苗与其他疫苗的交互作用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PCV13 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3.2 研究对象肺炎发病特征分析
        3.3 PCV13 疫苗对儿童肺炎的保护效果分析
        3.4 本研究的优点不足
    4 结论
第二部分 宁波地区2 岁以下儿童接种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卫生经济学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设计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路线
        1.2 模型构建
        1.2.1 决策树-Markov模型基本原理
        1.2.2 本研究决策树-Markov模型的构建
        1.3 模型相关参数的确定
        1.3.1 人口学数据
        1.3.2 肺炎链球菌性相关疾病流行病学数据
        1.3.3 疫苗相关参数
        1.3.4 经济学数据
        1.3.5 健康效用值
        1.3.6 其他模型数据
        1.4 统计分析
        1.4.1 资料和数据的获取
        1.4.2 成本-效果分析
        1.4.3 敏感性分析
        1.4.4 阈值分析
        1.4.5 模型中参数计算
        1.4.6 评价公式
        1.5 研究中相关规定
    2 结果
        2.1 成本效果分析
        2.1.1 广泛接种PCV13 疫苗前的成本效果分析
        2.1.2 广泛接种PCV13 疫苗后的成本效果分析
        2.2 敏感性分析
        2.2.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2.2.2 疫苗价格敏感性分析
        2.2.3 概率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3.1 PCV13 疫苗预防策略成本效果分析
        3.2 群体免疫作用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3.3 疫苗价格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3.4 其他参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
        3.5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流行特征与预防控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缩略词
在学研究成果

(4)蛋白疫苗和PGRN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DnaJ-ΔA146Ply蛋白疫苗对小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的保护效果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PGRN保护小鼠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的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肺炎链球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章 前言
    第一节 肺炎链球菌疫苗
        (一) 肺炎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疾病的危害
        (二) 肺炎链球菌疫苗的现状
        (三) 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的研发现状
    第二节 细菌样颗粒(BLP)技术
    第三节 论文设计
        (一) 论文目的
        (二) 实验设计
第二章 肺炎链球菌重组蛋白疫苗PsaA-PspA与PspA4蛋白的制备与评价
    第一节 材料、试剂与仪器
        (一) 主要仪器
        (二) 菌株、载体、细胞和动物
        (三) 酶及试剂盒
        (四) 主要试剂
        (五) 主要溶液的配制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 转化
        (二) 质粒的小量提取
        (三) 核酸的琼脂糖凝胶回收
        (四) 目的基因的选取、密码子的优化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五) SDS-PAGE蛋白凝胶电泳
        (六) Western-Blot检测
        (七) PsaA-PspA融合蛋白与PspA4蛋白的表达
        (八) PsaA-PspA融合蛋白与PspA4蛋白的纯化
        (九) PsaA-PspA融合蛋白与PspA4蛋白的免疫效果评价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 pET20b-PsaA-PspA表达质粒的构建
        (二) pET20b-PspA4表达质粒的构建
        (三) PsaA-PspA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四) PspA4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五) PsaA-PspA与PspA4蛋白的免疫原性检测
        (六) PsaA-PspA与PspA4蛋白刺激脾细胞分泌IL-17A细胞因子研究
        (七) PsaA-PspA与PspA4蛋白免疫血清的广谱性研究
        (八) PsaA-PspA与PspA4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九) 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LP技术在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中的应用
    第一节 材料、试剂与仪器
        (一) 菌种及载体
        (二) 主要试剂及仪器
        (三) 酶及试剂盒
        (四) 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 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抗原的确定与设计
        (二) 肺炎链球菌蛋白抗原表达质粒的构建
        (三) BLP的制备、鉴定与定量方法的建立
        (四) Plym2-PA- BLP、PspA2-PA- BLP与PspA4-PA-BLP疫苗的制备与鉴定
        (五) Plym2-PA-BLP、PspA2-PA-BLP与PspA4-PA-BLP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 Plym2-PA、PspA2-PA与PspA4-PA融合蛋白的制备
        (二) BLP的制备、鉴定与定量方法的建立
        (三) Plym2-PA-BLP、PspA2-PA-BLP与PspA4-PA-BLP疫苗的制备与鉴定
        (四) Plym2-PA-BLP、PspA2-PA-BLP与PspA4-PA-BLP疫苗免疫原性检测
        (五) Plym2-PA-BLP、PspA2-PA-BLP与PspA4-PA-BLP疫苗免疫保护性研究
        (六) 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系统免疫疫苗
    二、粘膜免疫疫苗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荚膜多糖及其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荚膜多糖的生物学作用
2荚膜多糖的作用机制
3荚膜多糖的提纯工艺及合成影响因素
    3.1荚膜多糖的提取及纯化过程
    3.2影响荚膜多糖合成的因素
4荚膜多糖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4.1人用荚膜多糖疫苗的研究
    4.2兽用荚膜多糖疫苗研究
5前景及展望

(7)肺炎链球菌不同支系PspA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肺炎链球菌概览
        1.1.1 肺炎链球菌菌株
        1.1.2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
        1.1.3 肺炎链球菌的表面结构
        1.1.4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机制
        1.1.5 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1.2 肺炎链球菌疫苗在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全菌体疫苗
        1.2.2 多糖疫苗
        1.2.3 结合疫苗
        1.2.4 肺炎链球菌蛋白疫苗
    1.3 PspA及其免痰学特性
        1.3.1 PspA概述
        1.3.2 PspA的免疫学特性
        1.3.3 PspA的制备技术
        1.3.4 PspA的应用前景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重组蛋白PsPA05-PsPA6B的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肺炎链球菌的培养与鉴定
        2.2.1.1 肺炎链球菌的培养
        2.2.1.2 鉴定方法
        2.2.2 肺炎链球菌基因组的提取
        2.2.3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
        2.2.4 PCR扩增目的基因
        2.2.5 胶回收
        2.2.6 双酶切
        2.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8 TA克隆
        2.2.9 菌落PCR验证
        2.2.10 质粒提取
        2.2.11 酶连反应
        2.2.12 重组质粒的鉴定
        2.2.13 重组菌的培养及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2.2.14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2.2.15 重组蛋白纯化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肺炎链球菌的培养及鉴定
        2.3.1.1 肺炎链球菌的培养
        2.3.1.2 肺炎链球菌的鉴定
        2.3.2 亚型05和6B的PspA基因的克隆
        2.3.3 TA克隆及重组子的验证
        2.3.3.1 PCR验证
        2.3.3.2 双酶切验证
        2.3.4 PspA05-PspA6B-pET27b(+)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验证
        2.3.4.1 PspA05-PspA6B-pET27b(+)重组质粒的构建
        2.3.4.2 PspA6B-pET27b(+)和PspA05-pET27b(+)重组子验证
        2.3.4.3 PspA05-PspA6B-pET27b(+)重组子验证
        2.3.4.4 重组质粒PspA05-PspA6B-pET27b(+)中PspA基因序列分析
        2.3.5 重组蛋白PspA05-PspA6B的表达及纯化
第三章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动物和实验菌种
    3.2 实验方法
        3.2.1 重组蛋白PspA05-PspA6B的小鼠免疫
        3.2.2 血清中抗体滴度的ELISA检测
        3.2.3 重组蛋白PspA05-PspA6B的Western Blot检测
        3.2.4 血清中蛋白抗血清对全菌体外膜蛋白的亲和度
        3.2.5 调理吞噬实验
        3.2.6 对不同菌型肺炎链球菌攻击的交叉保护作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血清中抗体滴度
        3.3.2 重组蛋白PspA05-PspA6B的免疫印迹分析
        3.3.3 血清中抗体对全菌体外膜蛋白的亲和度
        3.3.4 调理吞噬实验
        3.3.5 动物交叉免疫保护性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3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肺炎链球菌肺炎疾病的概述
        1.1.1 肺炎链球菌概述
        1.1.2 肺炎链球菌所致疾病
        1.1.3 肺炎链球菌致病机制及机体反应
        1.1.4 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流行病学
        1.1.5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和防控现状
    1.2 肺炎链球菌疫苗进展
    1.3 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
    1.4 肺炎链球菌多糖蛋白疫苗
        1.4.1 结合疫苗概述
        1.4.2 结合疫苗的免疫机理
        1.4.3 肺炎结合疫苗的国内外进展
        1.4.4 结合疫苗的结合化学
        1.4.5 结合疫苗的指标控制
    1.5 载体蛋白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多糖发酵液与载体蛋白
        2.1.2 实验主要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实验动物
        2.1.5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3型多糖发酵液的纯化方法
        2.2.2 纯化多糖中醛酸的检测方法
        2.2.3 活化多糖产生的醛基检测方法
        2.2.4 多糖浓度的检测方法
        2.2.5 蛋白浓度的检测方法
        2.2.6 HPSEC-MALS-RI联用系统测定多糖和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大小分布
        2.2.7 多糖蛋白结合产物分布的鉴定方法
        2.2.8 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纯化方法
        2.2.9 免疫血清效价的检测方法
    2.3 多糖水解研究
        2.3.1 不同水解温度对3型多糖分子量的影响
        2.3.2 不同水解时间对3型多糖分子量的影响
    2.4 多糖活化研究
        2.4.1 活化反应时间对3型多糖性质的影响
        2.4.2 不同高碘酸钠浓度对3型多糖活化度的影响
        2.4.3 活化度对多糖回收率的影响
    2.5 多糖蛋白结合工艺研究
        2.5.1 结合工艺中条件的控制研究
        2.5.2 不同水解温度处理的3型多糖与CRM_(197)在水相中的结合
        2.5.3 不同水解时间处理的3型多糖与CRM_(197)在水相中的结合
        2.5.4 不同活化度的3型活化多糖与CRM_(197)在水相中的结合
    2.6 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的研究
        2.6.1 不同水解温度处理的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
        2.6.2 不同水解时间处理的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
        2.6.3 不同活化度多糖蛋白结合产物的免疫原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纯化多糖检测结果
    3.2 标准曲线结果
        3.2.1 多糖检测标准曲线
        3.2.2 蛋白检测标准曲线
        3.2.3 醛基检测标准曲线
    3.3 多糖水解研究结果
        3.3.1 不同水解温度分子量
        3.3.2 不同水解时间分子量
        3.3.3 水解小结
    3.4 多糖活化研究结果
        3.4.1 活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3.4.2 不同高碘酸钠浓度对3型多糖活化度的影响
        3.4.3 活化度对活化过程中多糖收率影响
        3.4.4 膜包孔径对多糖回收工艺的影响
        3.4.5 活化反应小结
    3.5 多糖蛋白结合结果
        3.5.1 结合工艺中条件的控制研究
        3.5.2 不同水解温度多糖结合的结果
        3.5.3 不同水解时间多糖结合的结果
        3.5.4 不同活化度多糖结合结果
        3.5.5 结合比的比较
        3.5.6 结合反应小结
    3.6 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研究
        3.6.1 不同水解温度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
        3.6.2 不同水解时间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
        3.6.3 不同活化度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
        3.6.4 不同投料比结合物免疫原性结果
        3.6.5 结合产物免疫原性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7F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肺炎链球菌概述
        1.1.1 肺炎链球菌疾病的流行病学
        1.1.2 肺炎链球菌的诊断和防控现状
    1.2 肺炎链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1.2.1 肺炎多糖疫苗
        1.2.2 肺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1.3 载体蛋白
        1.3.1 CRM_(197)作为载体蛋白在结合疫苗中的应用
        1.3.2 PspA作为载体蛋白在结合疫苗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多糖发酵液及载体蛋白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主要溶液与缓冲液
    2.2 主要分析方法
        2.2.1 醛基浓度测定法
        2.2.2 多糖浓度测定法
        2.2.3 蛋白浓度测定法
        2.2.4 脱氧胆酸钠含量测定法
        2.2.5 HPSEC-MALS-RI联用系统测定多糖和多糖蛋白结合物分子量及分子大小分布
        2.2.6 层析柱的装填
        2.2.7 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血清效价
    2.3 多糖纯化
    2.4 多糖活化研究
        2.4.1 NaIO_4的反应浓度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2.4.2 活化反应时间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2.4.3 活化反应温度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2.4.4 超滤膜包截留孔径大小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2.4.5 pH对Pn7F活化多糖分子量大小的影响
    2.5 多糖蛋白结合工艺的研究
        2.5.1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PspA在有机相中的结合
        2.5.2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PspA在水相中的结合
        2.5.3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CRM_(197)在有机相中的结合
        2.5.4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CRM_(197)在水相中的结合
        2.5.5 多糖蛋白结合物的纯化
    2.6 脱氧胆酸钠酸沉法检测多糖蛋白结合物中游离多糖含量
        2.6.1 游离多糖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6.2 方法验证
        2.6.3 分析检测方法的专属性验证
    2.7 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的研究
        2.7.1 小鼠免疫
        2.7.2 间接竞争抑制Elisa
3 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纯化结果
    3.2 多糖活化研究
        3.2.1 NaIO_4的反应浓度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3.2.2 活化反应时间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3.2.3 活化反应温度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3.2.4 超滤膜包截留孔径大小对Pn7F活化多糖活化性质的影响
        3.2.5 pH对Pn7F活化多糖分子量大小的影响
        3.2.6 小结
    3.3 多糖蛋白结合工艺的研究
        3.3.1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PspA在有机相中的结合
        3.3.2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PspA在水相中的结合
        3.3.3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CRM_(197)在有机相中的结合
        3.3.4 Pn7F活化多糖与载体蛋白CRM_(197)在水相中的结合
        3.3.5 多糖蛋白结合物的纯化
    3.4 游离多糖含量方法建立的结果
        3.4.1 检测条件的选择
        3.4.2 方法验证
        3.4.3 分析检测方法的专属性验证
    3.5 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原性研究
        3.5.1 抗体水平评价
        3.5.2 间接竞争抑制Elisa检测结果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10)宁波地区5岁以下儿童肺炎流行现况与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5 岁以下儿童肺炎流行病学与细菌病原学特征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医院的选取
        1.1.2 病例的选取
        1.1.3 病例定义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细菌检测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分布一般情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时间分布
        2.2.2 年龄分布
        2.2.3 住院天数分析
        2.2.4 重症肺炎(支气管肺炎)发病情况分析
        2.3 细菌病原学特征
        2.3.1 细菌病原学检出结果
        2.3.2 各月份病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4 治疗费用分析
        2.4.1 各医院治疗费用比较
        2.4.2 各年龄段治疗费用比较
        2.4.3 各年份治疗费用比较
        2.4.4 重症肺炎患儿治疗费用分析
    3 讨论
        3.1 5 岁以下儿童肺炎的流行病学
        3.1.1 5 岁以下儿童肺炎发病比
        3.1.2 儿童肺炎季节性发病规律
        3.2 细菌病原谱
        3.3 治疗费用
    4 局限性
    5 结论
第二部分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预防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现场
        1.1.2 研究对象
        1.1.3 样本量估算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1.2.1 调查方法
        1.2.2 问卷调查内容
        1.2.3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及父母的一般背景特征
        2.2 PCV7 保护效果分析
        2.2.1 接种组与对照组发病率比较
        2.2.2 接种组与对照组治疗医院的级别分析
        2.2.3 接种组与对照组住院情况分析
        2.2.4 接种组与对照组治疗费用比较
    3 讨论
        3.1 接种 PCV7 降低儿童肺炎、支气管炎发病率的免疫保护效果
        3.2 接种 PCV7 对降低儿童肺炎、支气管炎住院率的影响分析
        3.3 接种 PCV7 对降低治疗费用的影响分析
    4 研究局限性
    5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 缩略词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2)
  • [2]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的新型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研究[D]. 郭孟泽. 吉林大学, 2021(01)
  • [3]宁波地区2岁以下儿童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D]. 林立志. 宁波大学, 2020
  • [4]蛋白疫苗和PGRN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感染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婧瑶.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肺炎链球菌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D]. 卢井才. 吉林大学, 2015(01)
  • [6]荚膜多糖及其疫苗研究进展[J].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刘龙海,李宏胜. 动物医学进展, 2015(11)
  • [7]肺炎链球菌不同支系PspA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D]. 彭永辉. 福州大学, 2015(07)
  • [8]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3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D]. 张涛.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9]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7F结合疫苗的研制及免疫原性的研究[D]. 韩悦颖.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5)
  • [10]宁波地区5岁以下儿童肺炎流行现况与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保护效果研究[D]. 陈奕. 宁波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对婴幼儿安全有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