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影像测量及手术治疗

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影像测量及手术治疗

一、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与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赵松[1](2021)在《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应用颈椎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测量大骨节病寰枢关节相关参数,比较大骨节病患者与正常成人寰枢椎参数差异,初步明确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X线阳性率及改变特点,为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1)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洛川县和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大骨节病流行病区正常成人及大骨节病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数据收集及影像学检查,初步筛查寰枢椎稳定及不稳患者。(2)按照大骨节病纳入及排除标准,当地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寰枢椎正常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选择成人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作为病例组,所有研究对象行颈椎侧位+动力位X线片检查。(3)应用Sante DICOM Viewer软件测量颈椎侧位片、过伸过屈位片中寰齿前间隙(ADI)、寰齿后间距(PADI)、Ranawat指数、寰枢椎管储备间隙(SAC)、寰枢椎不稳定指数(II)、椎管最小值(Dmin)等数据。(4)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所有样本寰枢椎X线影像资料,分析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X线阳性率及改变。结果:(1)基本资料:测量发现正常对照组59例,大骨节病患者120例,其中寰枢椎不稳53例,占44.16%。(2)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X线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寰齿关节骨质增生,枢椎齿突骨化不全,齿突小骨,齿突不连,寰枢椎动态不稳。(3)三组间比较:(1)正常人组、大骨节病寰枢椎稳定组、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组三组间的过伸位ADI1、过伸位PADI值、过屈位Dmin值、SAC值、Ranawat指数比较结果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的ADI2值、ADI3值及不稳定指数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按KBD严重程度比较:(1)KBDⅠ度、Ⅱ度、Ⅲ度组及正常人组四组间的不稳定指数、侧位片ADI3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过伸位ADI1、过伸位PADI值、过屈位ADI2值、过屈位Dmin值、侧位SAC值、Ranawat指数比较结果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5)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组:过伸位ADI1、过伸位PADI值、过屈位ADI2、过屈位Dmin值、侧位ADI3值、SAC值、不稳定指数、Ranawat指数在性别、分度间对比结果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研究样本中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占比高于正常人群;(2)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寰齿前间隙、不稳定指数较正常人群及大骨节病寰枢椎稳定人群明显增大;(3)大骨节病患者存在齿状突发育不良或游离,可能导致寰枢椎不稳的发生,本研究可为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的筛查、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韩钊[2](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杨再超[3](2020)在《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对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的相关径线解剖学及影像学进行测量,为齿状突骨折临床上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剖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30例国人成人C1-C3复合体标本,完成枢椎高度、齿状突高度、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内径和和矢状外径、内径,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内径和矢状外径、内径,置钉角度α、β以及钉道长度的测量。齿状突置入螺钉后进行矢状位剖面测量。以上述数据为参考对4例齿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运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学测量结果:枢椎高度37.77±1.72mm,齿状突高度14.33±0.85mm,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9.30±0.70mm,矢状外径10.91±0.96mm、内径7.34±0.68mm,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10.08±1.06mm,矢状外径10.66±0.75mm、内径7.36±0.97mm,置钉角度α为9.2±1.1°,角β为58.4±1.0°以及钉道长度38.41±1.39mm。影像学CT测量结果:枢椎高度37.87±1.72mm,齿状突高度14.44±0.92mm,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9.19±0.70mm、内径6.50±0.76mm,矢状外径11.05±0.95mm、内径7.49±0.63mmmm,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10.85±0.99mm、内径6.80±0.75mm,矢状外径11.47±0.91mm、内径7.37±0.94mm,置钉角度α为8.6°±1.1°、β为58.6°±1.0°以及钉道长度38.01±1.33mm。临床以此些数据为参考,应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4例,全部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影像学检查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通过相关测量为齿状突骨折前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提供数据参考,推荐使用一枚长度34mm-40mm、直径4mm空心螺钉固定,α角8°左右,β角58°左右的方向为螺钉置入最佳角度,临床初步应用此数据安全有效。

朱璇琛[4](2019)在《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一种适合齿状突骨折前路手术的新型双头加压专用螺钉。方法:结合PACS影像学系统,测量100例随机正常成年人枢椎数据(1.齿突尖端到枢椎前下缘距离;2.齿突基底部横径及前后径。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测量40例Ⅱ型及部分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枢椎数据(1.齿状突尖部到骨折线中点的距离;2.骨折线中点至枢椎椎体前下缘的距离)。结合我国国人枢椎的相关数据,设计并制作出一种专用于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前路手术的拉力螺钉。采用15个根据真人标本浇注的PVC高分子材料枢椎模型,制作成Ⅱ型齿状突骨折模型,分成A、B、C三组,分别使用新型螺钉和常规全螺纹齿状突螺钉及半螺纹齿状突螺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结果:1.影像学资料测量:齿状突基底部前后径:(11.3±1.6)mm,齿状突基底部横径:(10.4±1.1)mm,齿突尖到枢椎前下缘距离:(37.3±2.1)mm,齿突尖至骨折线中点距离:(21.4±2.0)mm,骨折线中点至枢椎前下缘距离:(14.3±2.5)mm。2.新型齿状突螺钉和传统螺钉抗剪切力测试—各组最大破坏载荷力结果:A组新型螺钉(946.22±11.10)N;B 组全螺纹螺钉(739.83±6.44)N;C 组半螺纹螺钉(620.53±4.25)N。趋势性检验显示,三组间最大载荷力按C组、B组、A组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齿状突螺钉较传统全螺纹和半螺纹拉力螺钉而言,在抗剪切生物力学性能上有明显优势。

胡贤铧,胡云地,曹志刚,祝婷婷[5](2017)在《齿突游离小骨MSCT和MRI表现特点和临床诊断(附15例报道)》文中认为目的游离齿突小骨(os odontoideum,OsO)少见,常常伴有环椎(C1)枢椎(C2)不稳、椎管狭窄、脊髓变性等。现回顾分析一组OsO的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便于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我们医院2010年2014年间搜集的15例OsO,全部病例行MSCT及三维重组和MRI。结果 MSCT及三维重组能显示OsO及骨皮质100%,小骨移位为93.3%,C2齿突基底部移位100%,椎管骨性狭窄100%,C1/2关节不稳100%,脊髓受压变细93.3%。MRI显示游离齿突小骨及骨皮质为80.0%,小骨移位为93.3%,C1/2关节不稳为100%,C2齿突基底部移为100%,脊髓受压为93.3%。MSCT及三维重组MSCT显示脊髓变性为0.0%,MRI则显示脊髓变性为100%,两者结果差别有显着性(P<0.00),二者上述其他结果则差别无显着性。结论 MSCT和/或MRI能够诊断OsO,如在C2齿突之上发现有完整骨皮质的游离小骨。本组结果表明MSCT主要优点是显示小骨骨皮质好、显示微小小骨优于MRI,而MRI则显示脊髓受压变性明显优于MSCT,因此两者结合在诊断OsO、指导选择治疗方法上可互为补充。

江伟,左威,王鹏,曾文,李维新[6](2016)在《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文中指出目的总结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唐都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8月2015年12月治疗的9例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或者枕颈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术前术后影像学测量指标(改良寰齿前间距MADI,脊髓可用间隙SAC)及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症状均明显改善,MADI明显缩小,SAC明显增加,颈髓角>135°;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时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复查寰枢椎均达到复位和骨性融合。结论对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术中寰枢椎复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或枕颈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进行寰枢椎的融合,固定效果良好,缓解脊髓受压,改善了齿状突游离小骨及寰枢椎脱位导致的神经功能症状。

吴星火,杨操,郜勇,刘玮,李帅,王琨,张宇坤,宋雨,邵增务,杨述华[7](2016)在《单纯后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成年型齿突游离小骨并寰枢关节脱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成年型齿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3例成年齿突游离小骨继发寰枢椎脱位患者,其中9例可复性脱位患者行单纯后路复位+寰枢椎短节段固定融合术,4例难复性脱位者行前路经口咽减压联合后路寰枢椎融合术,随访术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1.1)年;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5±1.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颈椎不适,但颈椎屈伸旋转功能无明显受限,对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5±1.65)分提高到(14.2±1.6)分(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寰枢椎融合术是治疗成年型游离齿突伴寰枢关节脱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解除脊髓压迫,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术后对枕颈部活动影响较小;难复性脱位患者,建议采用前路经口咽减压联合后路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

丁昌懋[8](2016)在《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背景及目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在东亚及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两国,它是一种涵盖该区域骨骼结构及神经系统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通过对颅颈交界区主要畸形进行影像学评价,了解畸形病变的病因、类型及病变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同时指导临床采取合理的检查及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及临床证实的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266例。所有患者均有颅颈交界区侧位、张口位、及屈伸动力位DR图像;颅颈交界区多层CT扫描图像及MRI扫描图像。其中56例寰枕融合患者有颅颈交界区椎动脉CTA检查图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并记录影像诊断结果。主要观测指标为:齿状突位置、颅底角、寰齿前间距、寰齿后间距、颈髓角(CMA)及脑干脊髓角。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发现Chiari畸形I型192例(182/266)、II型33例(33/266),MRI对I型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I型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颅底凹陷247例(247/266)、发现扁平颅底56例(56/266)、椎体分隔不全共计156例(156/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及椎体分隔不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齿状突畸形33例(33/266),三种检查方法对齿状突畸形检出率的比较发现,DR与CT对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好于DR;但CT与MRI对于齿状突畸形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寰枢关节脱位92例,对于寰枢关节脱位的检出,CT好于DR及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对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上,DR与CT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有很好的一致性;MRI对于齿状突陷入程度,寰齿前间距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寰齿后间距及颅底角的测量结果与DR及CT的测量结果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CT矢状位寰枢侧方关节的滑脱程度和关节面的倾斜方向可以对其形态进行分型,如下:正常型(N型)有179侧关节;I型有135侧关节;Ⅱ型有75侧关节;Ⅲ型有54侧关节;IV型有86侧关节;寰枕融合时寰枢侧方关节形态异常更加明显,II型和Ш型出现的比例较高,在其它畸形中N型、I型和IV型出现的比例较高。4.根据CT图像上椎动脉与寰椎横突、侧块和后弓可识别的残余结构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将本组56例寰枕融合病例的椎动脉走行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型28支(25.0%);I型36支(32.1%);Ⅱ型23支(20.5%);Ⅲ型25支(22.4%)。各型分支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所有病例均在MRI图像上测量颈髓角及脑干脊髓角,其中颈髓角测量范围为117.7°-167.0°,平均133.7°;脑干脊髓角测量范围125.7°-161.0°,平均138.7°。小脑扁桃体下疝范围5mm-14.6m。平均7.2mm。CMA与脑干脊髓角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在有无脊髓空洞组,CMA及脑干脊髓角、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寰枢关节失稳是否伴随有脊髓空洞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寰枢关节失稳与脊髓空洞间有相关性(P<0.05)。当寰枢关节失稳时,出现脊髓空洞的可能性增大。结论:1.CT对颅颈交界区骨性畸形的显示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以通过对寰枢侧方关节形态的描绘来预估寰枢关节的稳定性;2.CTA可以为颅颈交界畸形的手术治疗提供精准的椎动脉走行位置信息,为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3.在MRI图像上可以对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进行各种径线的测量;脑干脊髓角及CMA可以用来评估颈髓及延髓的受压情况,CMA测量更方便。4.小脑扁桃体下疝程度及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与脊髓空洞有相关性,扁桃体下疝越明显或寰枢关节出现不稳时容易出现脊髓空洞。第二部分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大部分的影像学研究集中在对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结构异常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该区域运动功能或稳定性的观察和研究很少见到,而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稳定性对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新的X线检查技术(动态摄影及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研究,并与CT扫描进行对照,以期找到更加简便、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来观察颅颈交界区的稳定性。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3月行住院治疗,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有临床症状的寰枕融合患者1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颈交界区屈伸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屈伸位体层融合摄影及常规卧位CT扫描。其中32例患者行卧位下颅颈交界区屈伸位CT扫描。两位从事头颈部影像诊断多年的副主任医师在不知道患者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分别从PACS回顾性读片,主要对寰枢关节是否脱位及其稳定性做出诊断,同时对寰枢侧方关节的形态进行分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1.动力位DR片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8例,寰枢关节不稳26例;颈椎动态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44例,寰枢关节不稳30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关节脱位67例,寰枢关节不稳44例。体层融合摄影与动力位DR、颈椎动态摄影间诊断效能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层融合摄影诊断效能高于动力位DR及颈椎动态摄影(P<0.05);动力位DR与颈椎动态摄影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T扫描共诊断N型10个、I型43个、Ⅱ型83个、Ⅲ型54个、IV型38个;体层融合摄影诊断N型14个、I型39个、Ⅱ型89个、Ⅲ型49个、IV型37个。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成像方法在对Ⅲ型寰枢侧方关节的分型能力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准确性要好于体层融合摄影。在对于N型、I型、Ⅱ型及IV型的分型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例动力位CT扫描诊断为寰枢失稳17例;动力位体层融合摄影诊断寰枢失稳25例。两种检查方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17例、Ⅱ型中合并寰枢脱位为31例、Ⅲ型中合并寰枢脱位25例、N型及IV型中无寰枢脱位病例。Ⅱ型及Ⅲ型中出现寰枢失稳的比例较高。结果:结论:1颅颈交界区屈伸位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枢关节不稳的诊断能力好于颈椎动态摄影及X线动力位摄片。2 X线体层融合摄影对寰枕融合时寰枢关节的分型准确性与CT相当,还可以在不同体位下观察,可以作为预测寰枢关节稳定性的首选检查方法。3立位屈伸位颅颈交界区X线体层融合摄影较卧位屈伸位CT能更加真实、准确的反应寰枢关节的稳定性。

刘琦[9](2016)在《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寰枢椎融合角度变化对下颈椎运动范围和椎间压力的影响,揭示下颈椎曲度出现异常的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2、通过建立上颈椎固定于不同角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下颈椎各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椎间压力、前纵韧带张力以及侧块关节关节面压力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找到相对较为合适的寰枢椎固定角度,以减少下颈椎发生后凸畸形的风险。3、通过长期的临床随访,对使用C1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技术以及Magerl技术后的C1-C2固定角度和术后C2-C7矢状位曲度的关系进行评价。方法1、为了使实验能更客观真实的模拟患者寰枢椎固定术后的实际情况,有鉴于人类颈椎部位有其独特的解剖学构造,我们根据目前常用的颈椎力学实验方法,使用青壮年新近死亡的冷冻尸体标本作为实验材料。我们在8具成人颈椎尸体标本上模拟三维颈椎运动。先于三维材料测试系统上行正常标本测试,其后分别将寰枢椎固定于3个不同角度(中立位,中立位-10°,中立位+10°)并进行测试。各运动节段运动范围和4个下颈椎节段(C2-C3、C3-C4、C4-C5和C5-C6)的椎间压力得到监测。2、在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加载C1侧块螺钉及C2椎弓根螺钉(Harms技术),并通过改变钉尾间距,构建3种不同寰枢椎固定角度全颈椎模型,对3种寰枢椎固定角度全颈椎模型下颈椎节段活动度、前纵韧带应力、椎间压力及侧块关节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通过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由同一名术者利用C1侧块螺钉和C2椎弓根螺钉固定或者Magerl技术结合线缆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30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术前、术后以及最后的随访期对前屈位的寰齿间距(ADI)进行评估。中立位拍摄侧位片对脊髓可用间隙(SAC)进行评估。中立位侧位片测量Oc-C1、C1-C2、C2-C3以及C2-C7的矢状位角度。结果1、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下颈椎各运动节段运动范围变化模式是类似的。在前屈后伸测试中,固定的寰枢椎角度导致运动范围相较正常标本组显着增大,而且在前屈测试中,更大的寰枢椎固定角度会进一步增加下颈椎运动范围,在后伸测试中,更小的寰枢椎固定角度也会进一步增大下颈椎运动范围。轴向旋转测试中,所有寰枢椎固定组相较正常标本组都有显着的运动范围增大,而所有寰枢椎固定组间,运动范围增幅相当。侧屈测试中,各寰枢椎固定组和正常标本组之间并没有显着地运动范围差异。椎间压力分析结果显示,寰枢椎固定于较大寰枢椎角度将导致C2-C3、C3-C4和C4-C5节段在前屈测试中椎间压力显着增大。2、三维有限元实验结果:寰枢椎固定角度越大,下颈椎代偿性前屈越明显,寰枢椎固定角度越小,下颈椎代偿性后伸越明显,3种不同角度寰枢椎固定模型与正常模型相比,均有明显的下颈椎代偿性旋转运动。椎间压力测试显示椎间压力在前屈测试中随着寰枢椎固定角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前纵韧带张力测试和侧块关节关节压力测试显示,寰枢椎固定角度过小(中立位-10°)造成下颈椎过度后伸运动的同时将使前纵韧带模块拉伸,造成拉力增大,而侧块关节作为旋转轴,关节压力也将增大。寰枢椎固定造成下颈椎过度旋转运动的同时将使旋转方向对侧的侧块关节压力增大,同时前纵韧带拉力小幅增大,不同固定角度造成的影响差别不大。3、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后ADI和SAC均得到了显着的恢复。然而,术后Magerl组的平均C1-C2矢状位角比Harms组更加前凸。无论是Harms组还是Magerl组,C1-C2角的变化值和C2-C7角的变化值之间有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1、离体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混合测试模式下,寰枢椎固定将导致下颈椎的代偿运动,以弥补寰枢椎因固定所产生的运动范围损失。当寰枢椎固定于相对前凸的位置时,下颈椎将有更多的代偿性前屈,相反的,寰枢椎固定于相对后凸的位置,下颈椎将有更多的代偿性后伸。而且,当寰枢椎固定于前凸的位置时,下颈椎椎间压力在前屈测试时会显着增大。之前有研究认为增大的活动度和椎间压力会破坏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并进一步产生椎间盘进展性退变,而这会导致下颈椎曲度不良。因此,为使下颈椎保持矢状位生理曲度,寰枢椎应该固定于中立位或者固定于一个较小的寰枢椎角度,而不能固定于相对前凸位。2、三维有限元研究结果显示,当寰枢椎固定于中立位+10°时下颈椎将出现过度的代偿性前屈运动,进而将增大前屈测试中的椎间压力,而当寰枢椎固定于中立位-10°时下颈椎将出现过度的代偿性后伸运动,将使前纵韧带张力及侧块关节压力明显增大,而寰枢椎固定造成下颈椎过度旋转运动的同时将使旋转方向对侧的侧块关节压力增大,同时前纵韧带拉力小幅增大,不同固定角度造成的影响差别不大。在现实情况中,这些改变将导致下颈椎前纵韧带、椎间盘以及关节突关节退变加速,椎间高度降低,进而出现矢状位曲度不良。合理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应该为中立位(或者是上下颈椎达到平衡时的初始位置)。3、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无论采取Harms技术还是Magerl技术,术后C1-C2角的前凸改变和C2-C7角的后凸改变密切相关。Harms技术对于术中控制C1-C2矢状位角度更加有效。为减少术后下颈椎发生后凸改变的风险,手术医师应该对于C1-C2固定角度的选择慎之又慎。必须在术前全面考虑颈椎整体序列以确定寰枢椎固定角度。

张开东,金贤德[10](2016)在《X线、CT与MRI对诊断齿状突畸形的临床价值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对诊断齿状突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齿状突畸形的X线、CT及三维重建和MRI影像特点,对诊断齿状突畸形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CT对游离型、缺如型和短小型齿状突阳性发现率均高于X线和MRI(P<0.05);X线对缺如型齿状突阳性发现率高于MRI(P<0.05);对寰枢不稳的诊断上,X线阳性率最高(80.6%),CT最低(41.9%);对脊髓受压的诊断上,MRI阳性率最高(100.0%),X线最低(2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CT和MRI对齿状突畸形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将三者结合起来,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与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与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 大骨节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硒元素缺乏
        1.2 T-2 毒素
        1.3 饮用水有机物腐殖酸污染
        1.4 基因与表观遗传
    2 寰椎、枢椎发育
        2.1 寰枢椎不稳的诊断
        2.2 寰枢椎不稳的原因
    3 大骨节病引起寰枢椎不稳的理论依据及原因分析
    4 寰枢椎不稳诊断与治疗
        4.1 寰枢椎不稳诊断
        4.2 寰枢椎不稳的治疗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1.1 三个观察组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研究内容
        1.2.1 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患病现状
        1.2.2 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影像学形态特征
        1.2.3 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影像学测量参数
    1.3 技术路线图
2 方法
    2.1 建立研究组和正常人群组
    2.2 影像学资料测量
        2.2.1 寰枢椎X线摄片法
        2.2.2 寰枢椎X线参数测量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正常成人组、KBD寰枢椎稳定组及不稳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3.2 KBD 寰枢椎稳定及KBD 寰枢椎不稳组X线影像学改变特点
    3.3 正常组、KBD寰枢椎稳定组及不稳组X线测量比较
    3.4 KBD寰枢椎不稳组X线影像学测量结果
    3.5 KBD寰枢椎稳定组X线影像学测量结果
    3.6 正常成人组寰枢椎X线影像学测量结果
4 讨论
    4.1 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发病机制分析
    4.2 KBD寰枢椎不稳X线参数测量及临床意义
    4.3 不同程度大骨节病寰枢椎不稳X线参数及临床意义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3)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影像学数据测量
    2. 前路齿状突专用空心拉力螺钉的设计
    3. 新型前路齿状突专用螺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结果
    1. 枢椎的影像学测量结果
    2.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讨论
    1. 齿状突骨折的特征和治疗选择
    2. 传统前路齿状突拉力螺钉的相对不足
    3. 新型齿状突螺钉治疗的优势及适用范围
    4. 本实验研究的不足和未来需努力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齿突游离小骨MSCT和MRI表现特点和临床诊断(附15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Os O的病因
    3.2 临床表现
    3.3 MSCT及MRI表现

(6)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临床资料
        1.1.2 影像学检查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评判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MADI、SAC比较
    2.2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2.3 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预后
3 讨论

(7)单纯后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成年型齿突游离小骨并寰枢关节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治疗
    1.3 手术方法
        1.3.1 前路经口咽减压
        1.3.2 后路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1.4 术后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1 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8)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影像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影像学新方法在评价颅颈交界区畸形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1 颅颈交界区失稳的认知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X线数字体层融合摄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9)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C1-C2不同固定角度对下颈椎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固定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一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四、齿突游离小骨的影像学测量与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寰枢椎不稳的X线影像特征及临床研究[D]. 赵松. 西安医学院, 2021
  • [2]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D]. 杨再超.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新型齿状突骨折前路专用螺钉的设计与研究[D]. 朱璇琛. 苏州大学, 2019(08)
  • [5]齿突游离小骨MSCT和MRI表现特点和临床诊断(附15例报道)[J]. 胡贤铧,胡云地,曹志刚,祝婷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12)
  • [6]齿状突游离小骨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J]. 江伟,左威,王鹏,曾文,李维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06)
  • [7]单纯后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成年型齿突游离小骨并寰枢关节脱位[J]. 吴星火,杨操,郜勇,刘玮,李帅,王琨,张宇坤,宋雨,邵增务,杨述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24)
  • [8]颅颈交界区畸形综合影像学研究[D]. 丁昌懋. 郑州大学, 2016(03)
  • [9]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刘琦.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2)
  • [10]X线、CT与MRI对诊断齿状突畸形的临床价值比较[J]. 张开东,金贤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02)

标签:;  ;  ;  ;  ;  

齿状突游离小骨的影像测量及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