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指导委员会简介

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指导委员会简介

一、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杨倩楠[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排布自动生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社会整体发展带来了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稀缺、环境承载压力过大、道路承受能力不足等缺点。建筑规划是解决土地资源稀缺的有效手段。传统建筑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是由人工在已划定地块范围内提供多种建筑排布方案,设计过程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研究建筑排布自动生成可以减轻建筑规划设计师的设计压力,对相应地区发展规划和未来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优化生成对抗网络的建筑自动排布和基于强化学习的建筑排布优化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优化生成对抗网络的建筑自动排布。生成对抗网络能够自动生成目标图像,有助于确定地块中的建筑物排布生成,但是生成对抗网络存在生成图像精度不高、模式崩溃、模型训练效率太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该模型首先识别真实样本和目标样本间的特征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所识别出的特征对应关系进行目标样本生成。模型中采用Wassertein距离来度量两个图像特征分布之间的距离。此种度量方式能够稳定生成对抗网络的训练环境,规避模型训练中的模式崩溃情况,同时能够提升图像精度和训练效率。在Google Maps数据集中,所提模型与经典模型相比,峰值信噪比分别提升了6.82和2.19个百分点,并能够更快达到收敛状态。将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地块数据集,能够自动生成出对应地块中的建筑排布。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2)基于强化学习的建筑排布优化。在自动生成建筑排布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地块日照约束进行排布优化。本文通过建筑日照计算中相关约束,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下降算法,设计了此算法中关于待优化排布建筑的相关特征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生成满足多层建筑日照约束的多种建筑排布方案,验证了本文采用方法的可行性。

曾旭东,周鑫,罗锋,王喻通[2](2020)在《AR可视化交互技术在建筑BIM正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文中指出可视化交互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应用技术的发展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正向设计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现有的可视化交互技术显得非常局限,出现了设计构思与现实环境契合度不高、设计过程中信息表达不及时、各参与方沟通不全面等一系列问题。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可视化交互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实现设计过程和成果数字化展示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可视化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交互关系的探讨,对现有可视化技术在交互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分析,对AR可视化交互技术和建筑BIM正向设计模式的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出AR可视化交互技术在建筑BIM正向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应用点和主要特性。

黄秋实[3](2020)在《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建设发展,城市中人口迁移与住房用地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科技发展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间接地使住宅需求发生了改变,并催生出了住宅“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在数字化革命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更新发展使建筑业也产生了变革,逐渐走向机械化、自动化与标准化。建筑设计与建筑生产制造的过程开始向制造业看齐,并开始有小规模个性定制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从数字化社会背景与数字化技术背景出发,对微住宅概念进行探讨与界定,并以首钢创业园为具体研究地段,进行数字化与微住宅设计的研究。在主体部分,主要从“城市、社区、舱体”三个层面展开论证:在城市层面,探讨智慧城市与微住宅住区的规划设计关系,进而对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与数字化之间关系进行梳理并展开设计;在舱体层面,以基于最小模块组合形成的居住舱体作为最小居住单元,从舱体的定制、建造、组合变形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证微住宅组成居住体系的设计逻辑;在社区层面,从数字社区理念出发,以社区设计联结舱体设计与规划设计之间的空白,论证首钢创业园微社区设计与数字化的关联。进而,针对设计研究地段,进行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及说明。

马成也[4](2020)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育建筑设计领域,校园规划布局及建筑形体和空间生成是设计过程中的研究重点,设计前期往往根据任务书的需求以及多种设计规范枚举大量合理的可能方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遗传算法、多智能体系统、元胞自动机、机器学习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建筑学科的研究中,建筑师们借助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得以探索限定规则下的各种新的复杂建筑形式。以上各种研究方法为代表的建筑生成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法近年来已逐步成为关于探索建筑形式与空间生成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其中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在一个环境中交互的多个智能体组成的计算系统,将该理论与建筑学的交叉研究众多。本文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建筑生成设计尤其是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运用于建筑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按照智能体所代理主体的不同分为三类,对该领域的研究做了一个细致的梳理。通过总结和梳理前人对于多智能体系统在生成设计领域的研究,为之后的研究指引方向。本文的后一部分是以中小学为例的多智能体系统生成设计实验,分为校园总平布局实验和基于特殊采光理念的教育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实验两部分。包含算法规则设计、生成实验步骤、生成结果分析等环节,以及将这一从校园总平布局到建筑功能空间布局的完整工作流代入到一个实际项目中进行验证,并完成了一个以天然采光为导向的多智能体系统为生成工具的概念性设计。本研究中的实验部分以中小学教育建筑布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多智能体系统自组织的行为模式,利用多智能体代理建筑功能模块,基于Py Charm和Rhino+Grasshopper平台,通过Python语言编程和参数化建模,初步构建满足教育建筑间距、功能空间布局规则、场地边界条件约束、组团聚集等要求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平面布局工具,以及满足功能数量约束、疏散距离约束、天然采光约束等条件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功能空间布局工具。本研究的核心在于传统建筑学问题与程序语言之间的转译,以及针对中小学设计特点的多智能体系统运行规则的建立。

苏亚杰[5](2019)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其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近年来,党和国家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随着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深入发展,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以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前提,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为主线,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探索思路,把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然状态、应然态势、必然走向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其提升的路径作为研究脉络。全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六个部分。研究内容分四个方面展开。第一,从辅导员职业能力所涉相关概念问题入手,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及其价值形态,找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发挥的特殊功能价值,阐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治属性、教育属性、实践属性以及综合属性等特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学界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探讨,剖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支撑要素,即情意要素、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并进而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框架体系。本文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具有多维性,既有平面形态,也有层级形态。在层级形态上体现为,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涵层次的能力框架体系。叙述了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三种能力类型及其逻辑联系,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各要素的内涵与意义指向,在探索构筑辅导员职业能力框架体系中,寻求破解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性、实践性困惑,意在从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范畴中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并为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前提性铺垫。第二,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本文阐明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所应具备的思想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基础和实践基础等问题,重在说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重在揭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既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文化积累,也要有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精神源泉与和谐共进的辅导员共同体的团结协作力量;既要通过实践磨练、实践反思和实践领悟来增长才干,也必须依靠和充分发掘社会给予的条件和环境力量。通过探讨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与辅导员自我发展过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内在的主体性发展与外在的激励性、教育性、约束性的环境氛围和谐统一,推进辅导员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创新。第三,研究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正确分析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状与时代要求,从问题的分析中找到职业能力发展的对策,从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本文从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探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为目标指向,深入分析总结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效,剖析了制约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瓶颈,从工作内容缺少具体规定性、培养措施的不完善、制度机制不健全等角度探讨了问题的归因。从价值观、科技发展、新时代能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所面临的新挑战,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地位、辅导员专业化的快速行进、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等角度阐述了时代给予的新机遇,意在说明挑战与机遇并存,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第四,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需要不断拓宽实践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塑造信息时代辅导员新形象等新时代发展理念,然后较为详尽地探讨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实践路径以及支撑体系。在宏观策略上,提出了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与运行模式、拓宽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等方面的新见解;在实践路径上提出了完善能力训练体系、提供辅导员能力发展优质服务、提升辅导员学术研究素养等方面的可操作性措施,意在丰富和完善辅导员能力提升的措施体系;在支撑体系上,阐述了完善选聘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改革管理机制、加强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研究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启示。本文以构建合理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为理论尝试,以拓宽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为要点,以帮助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水平并进而提高育人本领为目标,进行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理论以及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的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又红又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图南[6](2019)在《山地城市步行路径参数化生成及优化研究 ——以重庆悦来会展中心北部地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参数化设计是将工程本身编写为函数与过程,通过修改初始条件并经计算机计算得到工程结果的设计过程,能够自动化完成设计活动。在对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参考工程关系以及几何关联确定设计指标。如果想要符合相关设计规范,不只是要考量原始的工程参数或者尺寸参数,同时需要在将有关设计参数改变时对相应的基础关联进行维护。参数化设计的内涵为基于可变参数的前提下,系统可以自动对任何不变参数进行维护。所以,在参数化模型中设置各类约束性条件,可以更好的反映设计者的创意理念[1]。随着大数据急速发展的互联网大背景下,数据收集越发完善,在设计中引入参数化的方法可以显着提升模型的生成与修改效率,并且加强方案设计中的逻辑性,有效减少主观因素。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研究立足于当代山地城市功能日益复杂,步行路径设计难度增加的时代背景。通过路径优化理论,通过参数化的方法得到擅于疏导人流的最小绕行网络,并根据路网的效率评价体系对多次迭代的结果进行评估,取得最优结果;进而基于步行路径和车行路径、地块红线等,结合建筑体量、高度等环境变量,构建建筑群体体块,实现了场地、功能、环境多重指导下的步行路径参数化生成、优化及更进一步的参数化城市设计。

张彤[7](2019)在《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的细化,经济、社会发展亟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建筑学作为建筑行业的支柱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制度发展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而全日制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还是个新鲜事物,许多问题急待探索,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相比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德国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促进德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中德建筑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发展历程、规模与结构、培养模式,对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构建进行初步探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定量分析等科学方法,综合考虑中国现有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异同。针对国内绝大多数文献对于建筑学硕士教育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建筑学硕士”这个概念上,而对于“建筑学专业硕士”这一门类研究相对较少,且仅有的几篇文献也停留在个案的研究上,因此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与建筑学专业教育相对较为成熟的德国进行对比性研究。首先从中德两国的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背景以及教育发展过程出发,从大背景下了解剖析中德两国的教育环境、文化以及专业发展上的不同,立足本源。其次,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培养方案和建筑教育与认证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与德国的建筑学研究生教育情况的对比中总结出两国各自的特点。由于培养方案这个概念相对较大,因此本文将其细化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五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比较,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以详实的数据以及深入的分析为依托,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比得出我国现有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从对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中汲取精华,总结出有利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建议。

周明珠[8](2019)在《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的乡村建设呈现社会各界力量多元介入的新局面,建筑师作为主动介入的重要群体之一,探索并实践着多样化的乡村建设模式。从建筑本体出发,关注乡村传统材料、结构、工艺的传承与演进,以及现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社会层面出发,推动乡村产业、组织、文化的发展;从综合层面出发,以建筑微介入的方式触发乡村的全面振兴。建筑师在应对乡村发展问题时,努力探索能为乡村做出的贡献,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进步。基于文献研究和广泛参与乡建学术活动,从建筑学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建筑师介入的6个乡村建设实践及研究案例进行全面分析、深度描绘及比较研究,充分挖掘每个案例的价值和内涵,以揭示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对建筑学的启示。在梳理我国当代乡村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期乡村建设与建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建筑学学科背景之下,通过对多个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典型案例的全面研究,包括场地关系、功能策划、空间设计、结构形式、材料选用、建设模式等方面,分析建筑学对乡村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以每个案例中建筑师实现的新的探索或突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建筑学自身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思考,进而结合多个案例在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归纳建筑学在内涵、外延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产生的拓展,最后反思建筑学介入乡村时面临的困境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基于乡村发展问题思考建筑学在设计介入、发展制度、设计形式、建设主体与内容等方面应给予的回应,旨在为今后的乡村建设及建筑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钟予[10](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提出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二、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排布自动生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概念说明
        2.1.1 居住区相关概念
        2.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相关概念
        2.1.3 居住区建筑排布自动生成相关概念
    2.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3 生成对抗网络
    2.4 强化学习
        2.4.1 强化学习基本概念
        2.4.2 强化学习相关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的建筑排布自动生成
    3.1 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模型
        3.1.1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3.1.2 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
        3.1.3 条件Wassertein生成对抗网络模型建立
    3.2 实验设置
    3.3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3.3.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
        3.3.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日照约束多层建筑排布优化
    4.1 建筑日照计算与日照约束
        4.1.1 建筑日照计算
        4.1.2 日照模拟
        4.1.3 多层建筑日照约束
    4.2 基于DDPG算法的日照约束多层建筑排布优化算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化背景
        1.1.2 微住宅社会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微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1.2.2 微住宅国内发展现状
        1.2.3 数字建造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智慧城市与首钢创业园之微住区规划设计
    2.1 城市发展的数字化
        2.1.1 数字化与智慧城市发展
        2.1.2 智慧城市与北京城市发展
    2.2 智慧城市应用与首钢创业园规划设计
        2.2.1 功能分区
        2.2.2 交通系统
        2.2.3 景观系统
    2.3 首钢创业园微住区规划设计
        2.3.1 相关城市规划文件
        2.3.2 基地周边情况分析
        2.3.3 功能分区
        2.3.4 交通体系设计
        2.3.5 景观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最小模块的基本舱体设计
    3.1 微型住宅与居住舱体
        3.1.1 微住宅设计理论
        3.1.2 微住宅与居住舱体概念
    3.2 3.6M模数舱体的平面与剖面设计
        3.2.1 2+1基本功能模块组合
        3.2.2 坐卧模块
        3.2.3 卫生间模块
        3.2.4 厨、储、洗模块
    3.3 基本舱体的“设计-建造”流程
        3.3.1 基本舱体的个性定制
        3.3.2 基本舱体的运输装配
    3.4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升级
        3.4.1 基本舱体的变形与组合升级
        3.4.2 A型居住舱体
        3.4.3 B型居住舱体
    3.5 居住单元:各种舱体在平面和剖面的组合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设计
    4.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研究
        4.1.1 社区设计与数字社区
        4.1.2 城市活力与数字社区活力营造
    4.2 首钢创业园微社区的五个体系
        4.2.1 自然系统
        4.2.2 人类系统
        4.2.3 社会系统
        4.2.4 居住系统
        4.2.5 支撑系统
    4.3 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家具
        4.3.1 社区公共空间
        4.3.2 社区家具与数字社区
        4.3.3 社区家具与数字建造
    4.4 人的活动的意义及其数字时代的特点:软设计
        4.4.1 设计导向
        4.4.2 互动数据
        4.4.3 干扰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介入
        1.1.2 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设想
        1.1.3 生成设计理论的发展
    1.2 多智能体系统及其他相关概念梳理
        1.2.1 多智能体系统
        1.2.2 多智能体系统特点
        1.2.3 其他相关概念梳理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常用研究平台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多智能体系统在生成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多智能体代理建筑功能及空间的相关研究
        2.1.2 多智能体代理人的相关研究
        2.1.3 多智能体代理城市空间要素的相关研究
    2.2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领域的代表性研究
        2.2.1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中的间距控制
        2.2.2 多智能体系统在建筑生成设计中的拓扑关系控制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校园总平布局实验
    3.1 研究思路
    3.2 中小学校园规划概述
        3.2.1 中小学校园布局和设计策略
        3.2.2 相关规范及导则约束条件量化
    3.3 场地数字化处理
        3.3.1 场地网格生成与智能体转译
        3.3.2 场地评分与智能体转译
    3.4 建筑的智能体转译
    3.5 建筑智能体运行规则设定
        3.5.1 SELF智能体属性规则
        3.5.2 EDGE边界约束规则
        3.5.3 MOVE智能体移动规则
        3.5.4 CHECK智能体识别排斥规则
        3.5.5 DISTANCE智能体间距控制规则
        3.5.6 VALUE智能体组团趋向规则
    3.6 布局生成结果
        3.6.1 生成效率
        3.6.2 生成结果对比
        3.6.3 生成规则的优化设想
        3.6.4 生成结果的三维可视化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功能单元空间布局实验
    4.1 研究思路
    4.2 中小学教育建筑教学单元组织模式
    4.3 教育建筑天然采光规则引入
    4.4 空间单元的智能体转译
    4.5 智能体运行规则设定
        4.5.1 EDGE’边界约束规则
        4.5.2 EXIT疏散布局规则
        4.5.3 DAYLIGHT天然采光面规则
    4.6 结果比选优化
    4.7 小结
第五章 以中小学建筑为例的布局及方案生成探索——以北师大铜陵学校为例
    5.1 项目背景
    5.2 方案生成
    5.3 设计深化
    5.4 采光优化验证
    5.5 生成实验反馈与规则修改
    5.6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问题的阐释
    一、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一)高校辅导员概念内涵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功能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价值形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功能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特征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政治性的本质特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教育性的基本特征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实践性的职业特征
        (四)高校辅导职业能力综合性的岗位特征
    注释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
    三、职业发展理论借鉴
        (一)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二)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三)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四)职业发展理论的借鉴意义
    四、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四)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五)国外激励理论的借鉴意义
    注释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认知依据
        (一)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
        (二)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的学术启迪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的实践指向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撑要素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情意要素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知识要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技能要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的多维建构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平面样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层级形态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基础能力的范围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的指向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拓展能力的意义
    注释
第四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思想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有自主奉献精神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自我追求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群体的和谐共进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专业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的专业化意蕴
        (二)高校专业定向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前提
        (三)高校职业认同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因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知识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结构的主要特征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增长的充分条件
        (三)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发展的自主建构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实践条件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使命的实践品性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磨练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践反思
    注释
第五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与时代挑战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已有成效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国家战略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有序行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内容不断丰富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成绩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知识自我更新和建构能力不足
        (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有欠缺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问题归因
        (一)工作内容缺少具体的规定性
        (二)提高职业能力的措施不完善
        (三)能力提升的制度机制不健全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一)多元多样价值观的挑战
        (二)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挑战
        (三)素养和能力要求的挑战
    五、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的新机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定位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快速运行
        (三)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新支撑
    注释
第六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树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时代理念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塑造信息时代高校辅导员形象
    二、确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宏观策略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工作体系
        (二)开阔能力提升的战略视野
        (三)筑牢能力发展的理论根基
    三、拓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一)完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体系
        (二)提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优质服务
        (三)引领高校辅导员大力提升学术研究素养
    四、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一)完善选聘机制保证辅导员的入口通畅
        (二)优化激励机制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动力
        (三)改革管理机制推进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养
        (四)加强保障机制支撑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山地城市步行路径参数化生成及优化研究 ——以重庆悦来会展中心北部地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参数化设计概述
        1.1.2 参数化城市设计
        1.1.3 参数化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1.1.4 复杂系统
        1.1.5 为何使用参数化设计
    1.2 参数化城市设计的相关实践
        1.2.1 卡尔塔尔-彭迪克总体规划
        1.2.2 Kokkugia事务所成果
    1.3 山地城市步行路径参数化建模相关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 路径系统优化研究
    2.1 直接路径网络
    2.2 最小路径网络
    2.3 最小绕行网络
    2.4 对比分析
3 山地步行路径的坡度与速度
4 基于效率模型的步行网络评价体系
5 设计过程
    5.1 上位规划
        5.1.1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1年修订版)
        5.1.2 《两江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
        5.1.3 上位规划对本设计的指导作用
    5.2 相关规划
        5.2.1 《重庆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设计》
        5.2.2 SOM详细城市设计
        5.2.3 相关规划对本设计的指导作用
    5.3 场地分析
        5.3.1 区位分析
        5.3.2 地形分析
        5.3.3 景观分析
        5.3.4 会展中心概况
        5.3.5 现状步行网络分析
        5.3.6 思路和策略
        5.3.7 北部地块现状分析
        5.3.8 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
    5.4 方案生成
        5.4.1 设计流程
        5.4.2 研究区域划定
        5.4.3 研究区域内路网评价
        5.4.4 路径生成
        5.4.5 体量建模
6 结论与展望
    6.1 参数化设计的优势
    6.2 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
    6.3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C.毕业设计图纸附录
致谢

(7)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建筑教育指导思想研究
        1.2.2 中国建筑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1.2.3 中国建筑教育的宏观式研究
        1.2.4 欧美建筑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2.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
        2.1.1 建筑学专业教育发展历程
        2.1.2 发展历程现存问题
        2.1.3 执业建筑师培养体系研究
    2.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
        2.2.1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体制差异
        2.2.2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
        2.2.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培养观念比较
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系比较
    3.1 注册制度下的培养目标比较
        3.1.1 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3.1.2 德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下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3.2 培养目标影响下的研究生学制比较
        3.2.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
        3.2.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
    3.3 培养策略差异下的研究生教学条件比较
        3.3.1 中国现阶段建筑学科教学条件
        3.3.2 德国现阶段建筑学科教学条件
        3.3.3 中德两国建筑学硕士学位学制与培养策略的关系
4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比较
    4.1 结合培养目标需求的培养方式比较
        4.1.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
        4.1.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
        4.1.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
    4.2 不同学科发展模式下课程设置比较
        4.2.1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4.2.2 维斯马大学建筑学硕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4.2.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式比较分析
    4.3 中德硕士学位论文的设置要求比较
        4.3.1 中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
        4.3.2 德国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
        4.3.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对比
5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环节比较
    5.1 社会需求的差异
        5.1.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社会需求
        5.1.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社会需求
        5.1.3 中德建筑学硕士研究生社会需求差异
    5.2 组织方式的比较
        5.2.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
        5.2.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
        5.2.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组织方式比较
    5.3 教学方法的比较
        5.3.1 中国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概述
        5.3.2 德国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概述
        5.3.3 中德建筑学研究生教学方法比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当代乡村建设新局面
        1.1.2 建筑师的乡建热潮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5 研究可行性与步骤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案例研究法
        1.6.3 归纳法
    1.7 研究框架
2 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建历程研究
    2.1 乡村建设多元介入中的建筑学力量
    2.2 1958 -1966 年:“人民公社”时期乡村建设的关注与民居研究的开展
        2.2.1 以“人民公社”为核心的乡村建设
        2.2.2 关注乡村与民居调研
    2.3 1978 -1990 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乡村环境整治与建筑创作的借鉴
        2.3.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乡村整治
        2.3.2 创作借鉴与设计试炼
    2.4 1990 年代-2013 年:新农村建设时期乡村统筹建设与乡建模式初探
        2.4.1 城市反哺乡村的统筹规划建设
        2.4.2 主动介入与专业觉醒
    2.5 2013 年至今:美丽乡村建设时期实践模式探索与建设理论研究
        2.5.1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多样模式探索
        2.5.2 乡村实践与理论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当代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学实践案例研究
    3.1 下寺村新芽小学
        3.1.1 “新芽体系”的研发与小学建设
        3.1.2 新型建造体系中的材料选用特点
        3.1.3 关于地域性的再思考
    3.2 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
        3.2.1 活动中心的营建与生土建筑的推广
        3.2.2 活动中心的多层面现代探索策略
        3.2.3 生土建筑的现代性探索与困境
    3.3 四川茂县杨柳村灾后重建
        3.3.1 杨柳村灾后重建与开放式建造体系
        3.3.2 走向使用者的平民建筑
        3.3.3 背离人民的公民建筑
    3.4 松阳兴村红糖工坊
        3.4.1 产业复兴策略下的工坊营建
        3.4.2 建筑理念中的社会意识
        3.4.3 松阳乡村实践的社会作用
    3.5 浙江桐乡华腾猪舍里
        3.5.1 华腾猪舍里展厅建设
        3.5.2 已有建筑类型的突破
        3.5.3 现存建筑范式的束缚
    3.6 浙江地区蚕室建筑研究
        3.6.1 江浙地区蚕室建筑发展背景
        3.6.2 蚕室建筑的建筑形制解读
        3.6.3 基于环境控制的蚕室建筑建造逻辑
        3.6.4 基于环境要素的建筑学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当代乡村建设实践的建筑学思考
    4.1 建筑学内涵的丰富
        4.1.1 回归建筑学主流的乡村建筑
        4.1.2 走向平民的建筑学价值观
        4.1.3 建筑学基本问题的隐现
        4.1.4 建筑类型与样式的创新
        4.1.5 地方性材料的现代探索
        4.1.6 不限于材料的地域性呈现
    4.2 建筑学外延的拓展
        4.2.1 明晰建筑的社会建构功能
        4.2.2 建筑师多元角色的再认知
    4.3 建筑设计方法的突破
        4.3.1 基于实践研究的设计方法
        4.3.2 基于环境要素的设计方法
        4.3.3 基于社会建构的设计方法
        4.3.4 基于民众参与的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乡村发展的建筑学自省与回应
    5.1 设计介入:学科与教育的改善
        5.1.1 当代建筑学根源的丢失
        5.1.2 乡村建设人才的缺乏
        5.1.3 建筑教育系统的待完善
        5.1.4 再向乡村匠人学习
    5.2 发展制度:城乡的互补与关照
        5.2.1 乡村与城市的“本末倒置”
        5.2.2 乡村生活本源价值的忽视
        5.2.3 城乡发展的相互关照与警醒
    5.3 设计形式:传统与现代的突破
        5.3.1 乡村现代化真实诉求的模糊
        5.3.2 传承乡村建筑的深层逻辑
        5.3.3 突破传统与现代范式的当下发展
    5.4 建设主体与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协同
        5.4.1 “村民主体论”及“乡建共同体”
        5.4.2 走向个人的建筑意识
        5.4.3 关注社会的建筑态度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不足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10)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四、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排布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 杨倩楠.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AR可视化交互技术在建筑BIM正向设计中的应用探索[A]. 曾旭东,周鑫,罗锋,王喻通. 数智营造:2020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3]数字化背景下的首钢创业园微住宅设计研究[D]. 黄秋实.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中小学教育建筑生成设计研究[D]. 马成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D]. 苏亚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6]山地城市步行路径参数化生成及优化研究 ——以重庆悦来会展中心北部地块为例[D]. 马图南. 重庆大学, 2019(02)
  • [7]中德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以SJZU与HS-WISMAR为例[D]. 张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建筑师介入的当代乡村建设及其对建筑学的启示研究[D]. 周明珠.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标签:;  ;  ;  ;  ;  

中国建筑教育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科指导委员会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