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龄[1](2020)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深化认识及其当代意义——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人劳动及其社会分工体系的平衡充分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平衡充分发展,能够提供充足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生态财富;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商品等价交换的程度,私人复杂劳动能够简化为简单劳动,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保障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将私人复杂劳动转换为简单劳动,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和劳动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三者都有助于化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张开,王声啸,王腾[2](2019)在《试论新中国70年计划与市场的理论逻辑——兼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两种实现形式》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划分成三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阶段。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自然规律","计划"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直接实现形式,"市场"是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间接实现形式。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条件不具备时,只有通过价值规律,凭借市场这一间接实现形式,才能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张柏铭[3](2016)在《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文中认为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将“去产能”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一大顽疾。但一直以来鲜有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层面思考产能过剩的原因。本文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内在缺陷的外在表现,从而还原产能过剩的本质及其根源。一般认为,产能过剩是市场对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偏差,从而使得实际生产能力的利用低于现已投入的生产能力,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而形成生产能力的过剩。产能过剩是过度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不平衡的外在表现。而从政治经济学理论层面思考,产能过剩是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错配的结果: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的错配,导致产业组织关系的恶化,并以大量代表过剩产能的企业仍参与社会生产为表象,造成行业整体的生产能力的过剩;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的错配,引起产业结构的失衡,外在表现为某些行业“滞留”大量生产要素,引发产能过剩。但这只是对产能过剩现象的政治经济学抽象,并非是产能过剩发生的根源。通过对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理论的类比分析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分析,认为商品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产能过剩发生的内在原因,而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趋势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产能过剩发生的直接原因。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内在缺陷的外在表现,是市场失灵的具体体现。因此,化解产能过剩,虽然很需要从需求侧缓解产能过剩,但更重要的是应当从供给侧着手以解决产能过剩,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政策,校正市场经济的缺陷,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剩。

丁瑞媛[4](2014)在《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以《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文本学解读为中心》文中认为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构建唯物史观科学理论体系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市民社会问题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我国,便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开始译介日本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作品被译成中文引入中国学界,成为我国马哲研究的一个新关注点。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日本“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重新认识和解读马克思。本论文着眼于战后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论者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理论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平田清明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1969年发表《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岩波书店)一书,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激烈讨论。他主张恢复马克思研究中缺失的重要范畴,回归马克思的原初语境,以市民社会范畴来解释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历史观,并提出其独创的个体所有的再建构理论。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其人生轨迹来看,平田清明的研究可以主要分为三大思想分期,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50年至60年代,关注重点是以魁奈研究为中心的经济学史分析研究;第二阶段的研究是平田清明对市民社会问题、尤其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的时期,主要集中在196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的研究是从1980年代后半期直至平田逝世的1995年间,晚期平田清明将研究重心从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研究转而对法国、欧洲发生的现实社会变革的关注,代表研究有法国调节学派研究为中心的现代经济社会论研究。本论文依据平田清明各时期的文本及其思想发展变化,以平田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重新解读为线索展开分析。全文主要分为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系谱”,从市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渊源谈起,从思想史角度对市民社会概念追根溯源,通过对“市民社会”概念所蕴含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厘清,考察其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指称。通过对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宏观历史性描述,为本论文的研究个案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存在的历史背景提供一个全面的梳理。第二章“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的理论始点”,首先从平田清明从事市民社会研究的契机、理论背景、以及当时日本社会现实状况进行考察。平田清明与马克思的邂逅,促使其对马克思文献进行系统解读,重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原意。平田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积淀,在对马克思的重新解读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面对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展开,日本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从原先的“近代化”课题转向“现代化”课题,平田开始重新解读马克思所提出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并提出了其针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具有独创性的市民社会理念。在平田看来,“市民社会”主要有三层意指,首先,市民社会从根本上来看是个人所形成的自由、平等的社会;其次,市民社会是市民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第三,市民社会是一个与资本家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概念,近代社会的形成是“市民社会向资本家社会的不断转变”。第三章“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缺失的基础范畴”,主要内容是针对日本学界的马克思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平田清明提出从马克思本人的固有视角还原马克思原意。首先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开始,平田对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中提出的三种模式,即亚细亚的共同体、古典古代共同体和日耳曼共同体进行分析,指出市民社会与共同体(collective)两种历史存在形式之间的对立,是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时极为重要、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缺失的若干范畴(所有、交往、市民社会)进行剖析,不同与单纯从消极层面来分析市民社会的观点,平田看到了马克思所指认的市民社会积极层面的意义,这为其设想的否定之否定的未来社会提供了依据。最后,对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中的核心概念“个体所有”与私人所有进行比较分析,这是平田提出的独创性个体所有的再建构理论的基础。第四章“市民社会的异化:商品论视域下的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主要是从商品论角度对货币异化、劳动异化、分工与交往进行考察,以此批判市民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即市民社会的异化问题。平田清明在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读的基础上指出,异化即原为私人所有的劳动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外化、转让他人、以及自身劳动从客观上为他人所支配、领有,而市民社会中产生的异化现象从根本上看来源自私人所有。依据平田所提出的商品论,市民社会是一种由私人商品生产者或是私人劳动所构成的“社会分工的体制”。平田在对交往关系的异化进行分析时指出,交往的第一概念是“交换”,并从货币拜物教、以及劳动二重性、抽象的人与具体的人等角度来对交往关系的异化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客观、全面地对市民社会进行办批判,才能真正指向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扬弃,即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的道路。第五章“平田清明的全新设想: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平田清明通过对市民社会中异化现象的考察,指出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扬弃,是对私人所有的扬弃,而这种扬弃并非从社会中剔除“所有”,而是要实现“个体所有的再建构”。平田对社会主义阶段性进行特征分析,讨论社会主义与“国家”的关系,设想了 一个对资本家私人所有的否定之否定的未来社会,通过个体所有的概念将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以个体所有为基本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平田清明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的设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结语部分“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史定位”,对80年代后半期平田接受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和法国调节学派理论的影响之后,对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平田清明在1960年代提出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特征分析,从日本学界的评价、对中国社会的幅射力等方面对平田清明理论进行理论审视。

阎维洁[5](2013)在《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技时代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内容。科技私人劳动和科技社会劳动这对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只有经过市场交换的有用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科技商品。因此,科技劳动只有满足有用劳动、社会劳动和活劳动三个条件才能成为科技生产劳动而创造价值。科技非生产虽不直接凝结为价值,但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潘永强,林筱璟[6](2010)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刘诗白先生商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看作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仅来源于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也来源于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特别低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流动资本中属于劳动力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并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创造出来的。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划分根据也并不是资本不同部分"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而是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刘满华,李馨[7](2008)在《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私人劳动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观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就会发现很多教材在关于私人劳动这一问题上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私人劳动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到了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以后,私人劳动就不复存在了"。例如,岳福斌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认为"简

潘永强,黄忆军[8](2008)在《关于《原理》教材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逄锦聚教授商榷》文中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

刘冠军[9](2007)在《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科技劳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代劳动方式的核心内容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科技劳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显得异常困难,呈现出复杂和多样的特征,并在其中潜含着理论上和实践中都迫切需要解决的众多问题。在深入分析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复杂多样性之基础上,将潜含于其中的各种问题彰显出来,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素环,刘耀森[10](2005)在《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般认为,市场营销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关。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我们学习、研究市场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深化认识及其当代意义——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经典认识及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深化认识与制度安排
三、深化认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经典理论的当代意义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2)试论新中国70年计划与市场的理论逻辑——兼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两种实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70年计划与市场历史演进的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
    (二)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阶段(1979年—1991年)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阶段(1992年至今)
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及其实现形式
    (一)马克思对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及其实现形式进行了层次区分
    (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内生于”劳动过程
三、作为直接实现形式的计划与劳动时间
    (一)马克思对计划的论述及其特征
    (二)直接社会一般劳动的具体含义
四、作为间接实现形式的市场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特征

(3)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
    0.3 研究方法
        0.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0.3.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0.4 研究思路
    0.5 主要创新
1 文献综述
    1.1 产能过剩概念的界定
    1.2 产能过剩成因研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产能过剩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缺陷有关
2 产能过剩的内在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2.1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理论
        2.1.1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性
        2.1.2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必然性
        2.1.3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矛盾的演化
    2.2 产能过剩矛盾的内在原因
    2.3 产能过剩矛盾的直接原因
    2.4 产能过剩矛盾的演化
3 产能过剩的配置性原因: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的错配
    3.1 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
    3.2 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错配与产能过剩
    3.3 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要素错配与产能过剩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本文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从需求侧缓解产能过剩
        4.2.2 从供给侧化解产能过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以《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文本学解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走近平田清明
    第一节 平田清明的学术小传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主要问题域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中的市民社会理论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
第一章 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系谱
    第一节 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古典市民社会理论:文明自由的理想城邦
        二、近代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从洛克、孟德斯鸠到亚当·斯密
        三、黑格尔对传统市民社会观念的颠覆:“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的架构
        四、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市民社会—国家”框架的修正
        五、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视角:市民社会的社会文化领域考量
    第二节 日本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性描述
        一、日本“市民社会”概念的确立:从马克思原着的日文译版展开
        二、“讲座派”对日本资本主义的认知:日本“市民社会”的特殊性
        三、高岛善哉的市民社会理论:“讲座派”的继承与超越
        四、丸山真男、大塚久雄的市民社会理论:战后“近代主义”的萌起
        五、“市民社会派”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章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的理论始点
    第一节 初遇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给查苏利奇的信》
    第二节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的理论背景与现实考察
        一、平田清明的理论积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的现实出发点
    第三节 “市民社会”所谓何指
        一、市民的个体所构成的自由平等的社会:市民社会与个体所有
        二、市民日常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市民社会与日常话语
        三、一个与资本家社会相对应的范畴:市民社会与资本家社会
第三章 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缺失的基础范畴
    第一节 平田清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
        一、本源共同体的三种模式
        二、从共同体到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理论批判的前提
        三、平田清明对本源共同体三种模式的差别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平田清明析日本马克思研究中缺失的基础范畴
        一、回到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二、缺失的基础范畴:所有、交往、市民社会
    第三节 一个核心概念:个体所有
        一、个体所有与私人所有
        二、平田清明的独特用语:领有
第四章 市民社会的异化:商品论视域下的平田清明市民社会论
    第一节 从马克思宗教、政治批判到市民社会异化的批判
        一、早期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
        二、市民社会的异化:异化即“转让”
    第二节 商品论:建立在私人劳动基础上的社会分工论
        一、私人劳动所构成的“社会分工的体制”
        二、交往关系的异化
    第三节 共产主义:对市民社会异化本质的扬弃
        一、扬弃市民生产方式的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是对私人所有的积极扬弃
第五章 平田清明的全新设想: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问题设定
    第二节 平田清明对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分析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结构特征
        二、社会主义社会与“国家”
        三、否定之否定:个体所有的再建构
    第三节 “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市民社会”对中国社会的启示
        一、冲破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禁锢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保护个体所有
        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以维护个体精神层面的自我获得
结语: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思想史定位
    第一节 理论延续: 80年代之后的平田清明“市民社会”概念
        一、遭遇葛兰西:文化霸权
        二、与法国调节理论的碰撞
    第二节 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综合评析
        一、平田清明六十年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特征性分析
        二、继承、超越与缺憾:平田清明理论的理性审视
        三、“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之于中国
附录1: 平田清明生平
附录2: 平田清明文本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的提出
科技商品与科技劳动
    (一) 科技商品与非商品科学技术
    (二) 科技商品二因素与科技劳动二重性
科技劳动成为生产劳动的条件
    (一) 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二) 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
科技非生产劳动对价值实体形成的影响
    (一) 科技非生产劳动影响价值实体形成的横向分析
    (二) 科技非生产劳动影响价值实体形成的纵向分析

(6)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刘诗白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问题
二、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
三、关于流动资本的表述问题

(7)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私人劳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词源上看
二、从产生的条件上看
三、从商品内各种矛盾关系上看

(8)关于《原理》教材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逄锦聚教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从商品内在各种矛盾产生的根源来看。
    2.从产生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条件来看。

(9)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现状
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科技劳动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统一体
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困难与问题
    (一) 科技私人劳动同其他劳动相交换的比例关系异常复杂。
    (二) 科技私人劳动和其他劳动相交换的方式极其多样。
        第一, 基础性研究成果在理论界内部的交换。
        第二, 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其他劳动产品的交换。
        第三, 应用性、开发性科研成果与基础性科研成果的交换。
        第四, 应用性、开发性科技成果与其他部门的产品的交换。
    (三) 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过程的问题众多。
四、实现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政策性建议

(10)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萌芽阶段 (1900~1920年)
    2.缓慢发展阶段 (1921~1945年)
    3.形成阶段 (1946~1955年)
    4.现代市场营销学形成和完善阶段 (1956年至今)

四、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深化认识及其当代意义——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思考[J]. 李松龄. 学术探索, 2020(12)
  • [2]试论新中国70年计划与市场的理论逻辑——兼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两种实现形式[J]. 张开,王声啸,王腾. 山东社会科学, 2019(11)
  • [3]产能过剩的政治经济学解释[D]. 张柏铭. 辽宁大学, 2016(02)
  • [4]平田清明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以《市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的文本学解读为中心[D]. 丁瑞媛. 南京大学, 2014(05)
  • [5]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分析[J]. 阎维洁. 商业时代, 2013(31)
  • [6]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刘诗白先生商榷[J]. 潘永强,林筱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 [7]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私人劳动问题的探讨[J]. 刘满华,李馨. 消费导刊, 2008(10)
  • [8]关于《原理》教材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与逄锦聚教授商榷[J]. 潘永强,黄忆军. 当代经济研究, 2008(02)
  • [9]科技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的问题与对策[J]. 刘冠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 [10]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理论在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J]. 徐素环,刘耀森.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标签:;  ;  ;  ;  ;  

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