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一、目录的起源和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研究表明《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郭婷[2](2021)在《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程度在国际竞争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国的经济硬实力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亟待提升。城市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纪念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推动力,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现有的对城市层面的纪念空间研究还较为匮乏,更多的是从建筑层面对空间进行解读和研讨,关于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的内容就更为匮乏了。实际上,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保护与城市形态演变、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条文控制、城市宏观经济策略调整、城市更新改造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是能够为我国重点关注的文化建设提供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意义的。米兰是全球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身份使得其纪念性建筑、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等相关城市纪念空间遍布各处,数量众多,同时作为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创意时尚文化的加持使得其城市文化建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影响力都极大,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建设是十分有意义的。[2]据此,本研究以米兰为对象,对其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的探析和研究。首先,笔者对本文研究内容即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所提到的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对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路线。笔者首先从米兰市的城市区位条件、城市格局演变及城市文化建设等内容出发对米兰市进行基本的概况介绍,再次通过历史文献搜集、实地调研、资料整理等途径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各时期的城市纪念空间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厘清各时期城市纪念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纪念形式、政策导向等内容,最终总结出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总体发展特征。其次,本文还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从西方纪念空间和欧洲纪念空间的一般内涵入手,探析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首先依据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目前国内外纪念空间的分类依据,结合米兰城市特点,将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成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每一类纪念空间进行细分,解读和阐释各类型纪念空间的一般概念、纪念主题、空间形态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对各类别的纪念空间在米兰现状城市格局上的数量、位置、面积等信息进行统计和梳理,形成基本的信息数据库。再次,运用定量对比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Gis核密度估计法,对米兰市域内城市纪念空间的宏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纪念空间的分布形成与城市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其次,对各类别城市纪念空间进行专项分析,结合各类型纪念空间的属性及主题,得出纪念性古迹、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构筑物、纪念性广场、纪念性公园、纪念性公墓这六类城市纪念空间每一个单一类型空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探究其与城市本体的关系。最后,根据对现有文献调研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和解读,笔者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机制中的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究其本土管理机制在纪念空间建设和保护中的有效性、适配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对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的研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的发展进程以及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结得出适用于中国城市纪念空间管理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尹鹏[3](2021)在《王树民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树民(1911-2004),字逸民,号曙庵,笔名立人,直隶武清人(今天津武清区)。王树民是我国近现代着名史学家,从事史学研究及历史教学作长达六十余年。其人生历经民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阶段,学术上涉猎了古史、民俗学、甘青地方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等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卓有建树,为学界所称道。王树民的史学研究,既能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又能与求真求实的治学理念相结合,以多学科为视角,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古史辨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突破传统具体问题研究,上升到思想理论的高度。更宝贵的是王树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历史人才,并主动分享治学经验,为不少史学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文章通过对王树民在各个领域述文章的研究,以及王树民师友们的采访,深入剖析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成果,并上升到治史方法、思想的高度,从中汲取积极的成分为之学习。文章在充分回顾王树民史学的基础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方面是王树民的学术之路。王树民青年时期便入顾颉刚门下,追随顾颉刚奔波甘、青、川、陕等地,两人师生交往四十余年,可谓学界一段佳话。中年时期则由于时代、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学术成果上建树不多,更多的是在学术积淀。而待花甲之年后厚积薄发,声名鹊起,着述频出。第二方面是王树民在各个史学领域的研究。在这一方面,首先指出王树民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古史领域,王树民在“国家民族名号”“五帝”、“有虞”等问题上独成一家之言;在民俗学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并在甘青地方史研究中保存不少史料;在历史文献学上,王树民点校、编校了《廿二史札记校证》、《宋史纪事本末》等文献,不少成果至今还是历史研究者的工具必备书,王树民还针对古籍整理的方法、特点、内涵等理论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在史学史领域,王树民既能着眼于史学史发展全局,对史学史分期、特点、内容等理论有所探讨。又能深入到明清史学史中,对具体问题作出细致性探讨;在史学教育上,培养了秦进才、王昕、董文武等学生,为史学界培育了一批人才。其次指出王树民在各领域研究中具体方法和理论。譬如王树民运用“历史演进”、“层累地剖析”等去探讨古史、民俗学等问题,并在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等领域强调“纵横会通”等理论的重要性。再者指出王树民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如古史研究中较少使用考古资料,又如王树民在对中国史学史特点研究时,出现了特点与内容混淆的错误。最后,联系当今史学研究现状,对王树民在各领域的史学研究作出公允的评价。第三方面是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这一方面以王树民对自己的治学总结为依托,去探讨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和思想。王树民立足“胸怀全局,行守本位”的治学思想,秉着求真求实的治史风格,以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研究历史,为当今的史学研究者提供不少治史借鉴。

洛绒涛格[4](2021)在《居·弥旁“利美”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作为一种文化传播至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传播语言载体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分流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连同南传佛教被称为三大佛教体系。经过传播变迁,在同一佛教体系中也分流出不同的宗派。汉传佛教中的禅宗、净土、天台、法相、华严等流派在唐朝时就已经形成。藏传佛教传统,从后弘期陆续出现了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教派。不管是那支汉藏佛教流派,其众多分支的形成从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对于外来多元文化的包容,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阐释、本土化过程的结果。历史上在藏传佛教教派之间,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逐渐产生了一种相互尊重、融和发展、“在不危害他宗的前提下弘扬自己教派”的“利美”观。这一理念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形成一股思想潮流,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到20世纪,国内外的学者们才开始注意到19世纪康区德格土司领地内发生的所谓“利美”思想运动的存在,由此开始了这一主题的研究。它汇集了许多人的智慧,是由佛教学者倡导、响应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利美”活动的主要倡导者绛阳钦则旺波和工珠·云丹嘉措等人的“利美”观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而作为倡导“利美”活动的其他人物却缺少研究,尤其是对“利美”活动的第二代关键人物居.弥旁的“利美”观缺乏系统地研究。本论以居.弥旁的“利美”观为题,在前人对“利美”观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梳理、对比、田野考察、历史考证等方法,以求通过对弥旁“利美”观的个案进行研究,探析“利美”观的发展、影响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居.弥旁家族的相关记载作了探究;梳理、考证绘制了弥旁年谱简表,对弥旁的生平大事作了系统的梳理;探析了19世纪的“利美”活动的缘由,追根溯源“利美”观的源流,尤其对德格土司政体出现的“利美”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弥旁一生的讲、辩、着、观修等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弥旁的“利美”观既有传承前人的继承,也有与其他佛学学者不一样的特色:弥旁在尊重他宗的“利美”原则下,大力复兴宁玛教派的显密重要论典,尤其阐释藏传佛教前期的瑜伽行中观哲学思想,与持应成中观见佛教哲学思想的学者展开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佛学对话,为教派间思想文化对话创造了文明、和谐的范本;弥旁的中观和《慈氏五论》等显宗方面的注疏以及密宗文本的阐释改变了宁玛派“重密轻显、重伏藏轻经藏”的讲经传统;弥旁以济世利民的入世思想大力复兴传统文化,为世俗文化的诸多领域留下了重要的着作。时至21世纪的今天,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平等和谐地交流、对话、沟通,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宗教思想的和谐关系着地区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研究传统的“利美”观,应对前所未有的多元宗教文化交流,具有理论和社会现实意义,值得继续关注和研究。

徐慧极[5](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顾王乐[6](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黄文镐(Hawong Moon Ho)[7](2020)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关注佛教初传到十世纪之间,中国对朝鲜半岛佛教与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的素材包括寺院遗址、宗教文物和历史典籍,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考据、计量、比较等历史研究方法,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详细的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韩国佛教史和佛教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使用的历史观念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坟墓壁画及考古遗址介绍了初传时期朝鲜半岛本土的建筑风貌及形式特征,并阐明了佛教初传与当时国际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系统盘点了朝鲜古三国在用佛教强化王权的前提下所营建的寺院和佛塔。第四章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梳理了朝鲜半岛对中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学习和挪用。第五章讨论了统一新罗时期典型三层塔和双塔伽蓝模式的起源。第六章顺着宗派和宗谱的线索,探明了留学僧的求学轨迹,并纠正了韩国佛教界对八角塔起源的固有认识。论文得出如下重要结论:1、佛教最初传播到朝鲜半岛并非文化的自发流动,而是出于国际政治局势的结盟需要。2、佛教传播到朝鲜半岛的路径除了经由中国大陆外,也经由中亚和蒙古高原。3、古三国时期营建的所有佛教寺院和佛教理论都是王室和贵族强化统治的手段。4、芬皇寺模砖石塔及慈恩寺塔源自天竺佛陀伽耶精舍大塔。5、古三国时期的“三堂一塔”源自北朝盛行的三尊立佛上设塔的青州形制。6、新罗曾模拟长安城+终南山的“长安模式”改造自己的王京和南山。7、华严学的兴盛催生出新罗独特的三层石塔和双塔伽蓝布局。8、新罗留学僧求禅轨迹依次为湘赣西堂·马祖和福建雪峰。9、韩国八角僧塔不是朝鲜半岛的特有形制,它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南宗,江西杨岐寺的乘广禅师塔为实证。

教育部[8](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田语[9](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提出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黄金龙[10](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指出“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二、目录的起源和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录的起源和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1.1.2 中国当代城市纪念空间体系亟待完善
        1.1.3 意大利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1.2 研究对象阐述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城市纪念空间的定义
        1.6.2 城市纪念空间的意义
        1.6.3 城市纪念空间的分布特征研究
        1.6.4 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研究
    1.7 研究方法及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米兰纪念空间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2.1 米兰市概述
        2.1.1 城市区位条件
        2.1.2 城市历史简述
        2.1.3 城市格局演变
        2.1.4 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2.2 纪念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2.2.1 第一阶段:起源期
        2.2.2 第二阶段:沉寂期
        2.2.3 第三阶段:高潮期
        2.2.4 第四阶段:成熟期
    2.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2.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内涵
        2.3.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主题
        2.3.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价值
    2.4 小结
第三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1.1 城市纪念空间的一般类型划分
        3.1.2 米兰现有纪念性文化资源分类
        3.1.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类型划分
    3.2 纪念性古迹
        3.2.1 纪念性古迹定义
        3.2.2 纪念性古迹功能及分类
        3.2.3 代表性案例
    3.3 纪念性建筑
        3.3.1 纪念性建筑定义
        3.3.2 纪念性建筑功能及分类
        3.3.3 代表性案例
    3.4 纪念性构筑物
        3.4.1 纪念性构筑物定义
        3.4.2 纪念性构筑物功能及分类
        3.4.3 代表性案例
    3.5 纪念性广场
        3.5.1 纪念性广场定义
        3.5.2 纪念性广场功能及分类
        3.5.3 代表性案例
    3.6 纪念性公园
        3.6.1 纪念性公园定义
        3.6.2 纪念性公园功能及分类
        3.6.3 代表性案例
    3.7 纪念性公墓
        3.7.1 纪念性公墓定义
        3.7.2 纪念性公墓功能及分类
        3.7.3 代表性案例
    3.8 小结
第四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研究依据及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现状统计
        4.2.1 数量统计
        4.2.2 面积统计
    4.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总体分布特征分析
        4.3.1 特征1 中心集聚、分布均衡且可达性高
        4.3.2 特征2“强中心集聚、点状分散”分布
        4.3.3 特征3 内密外疏、各圈层差异明显
    4.4 米兰各类型纪念空间现状分布及特征分析
        4.4.1 纪念性古迹分布特征
        4.4.2 纪念性建筑分布特征
        4.4.3 纪念性构筑物分布特征
        4.4.4 纪念性广场分布特征
        4.4.5 纪念性公园分布特征
        4.4.6 纪念性公墓分布特征
    4.5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格局分布的动因解析
        4.5.1 历史因素
        4.5.2 规划保护
        4.5.3 专项计划
        4.5.4 民间因素
        4.5.5 空间辐射
    4.6 小结
第五章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的管理机制及启示
    5.1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体系概述
        5.1.1 立法
        5.1.2 政府支持
        5.1.3 民间组织
        5.1.4 相关机构
        5.1.5 职能分配
    5.2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管理的动力机制
        5.2.1 城市历史空间的传承
        5.2.2 城市精神纪念活动的举行
        5.2.3 城市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的完善
        5.2.4 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5.2.5 城市、地区经济的发展
    5.3 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干预策略
        5.3.1 纪念空间传承历史空间体系,增强可识别性
        5.3.2 赋予景观资源纪念属性,提升空间吸引力
        5.3.3 城市纪念空间日常化,增加公众参与度
        5.3.4 城市纪念空间功能复合化,提高空间兼容性
        5.3.5 融合文化片区,借力创意产业的发展
    5.4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4.1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现状
        5.4.2 中国纪念空间管理的问题
        5.4.3 米兰纪念空间管理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未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王树民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论文结构
    四、难点、创新点、不足
第一章 王树民学术之路
    一、少年时期——家学深厚
    二、青年时期——学术起步期
    三、中年时期——学术奠基期
    四、晚年时期——学术爆发期
    五、师生情谊——顾颉刚与王树民
    小结
第二章 王树民上古史研究
    一、对国家民族名号问题的探讨
        (一)4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二)80 年代国家民族名号研究
    二、对“五帝”问题的探讨
        (一)“五帝”问题的研究背景
        (二)“五帝”来源及含义
        (三)“五帝”对象及划分
    三、对有虞与“夏康”等问题探讨
        (一)“有虞”问题研究
        (二)“禅让”制度研究
        (三)“夏康”问题研究
    四、王树民与古史辨
    小结
第三章 王树民民俗学与甘青地方史研究
    一、进入民俗学地方史领域的背景
    二、对“民歌”的看法
        (一)民歌功能认知
        (二)民歌价值认知
        (三)民歌中“历史故事”认知
    三、对甘青地方史研究
        (一)地方史研究中折射的古史观
        (二)甘肃回民反清问题研究
        (三)地方民俗文化整理贡献
    小结
第四章 王树民历史文献学研究
    一、历史文献整理贡献
        (一)《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
        (二)《廿二史札记校证》
        (三)《戴名世集》和《戴名世遗文集》
        (四)《通志二十略》
        (五)《国语集解》
    二、史部目录学贡献
        (一)《史部要籍解题》成书背景及内容
        (二)《史部要籍解题》特点
        (三)《史部要籍解题》价值
    三、对文献整理理论认知
        (一)古籍的概念及性质
        (二)古籍整理原则及内涵
        (三)古籍整理的问题
        (四)古籍整理的方法
    小结
第五章 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研究
    一、对中国史学史问题研究缘由
    二、对中国史学史理论看法
        (一)中国史学史内容及任务
        (二)中国史学史分期标准
        (三)史学史指导思想
        (四)中国史学史特点
    三、对中国史学史“纵横”的看法
        (一)王官之学时期
        (二)史书体例成熟时期
        (三)官修史书定局与史学新发展时期
        (四)民间史学异军突起时期
        (五)史学蜕变时期
    小结
第六章 王树民史学教育贡献
    一、历史教育着述
        (一)《初中中国历史课本问题解答》
        (二)《隋唐五代宋元史纲》
    二、史学教育思想
        (一)重视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教育
        (二)重视历史普及性教育
        (三)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小结
第七章 王树民的治史方法及思想
    一、治史方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积累
        (二)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
        (三)珍惜时间善用条件
        (四)脚踏实地,莫走捷径
        (五)多读书与善写作
    二、治史思想
        (一)胸怀全局,行守本位
        (二)求真求实
        (三)重视理论
        (四)纵横会通
        (五)经世致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王树民专着及论文
    二、相关研究专着及论文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内容
    四、主要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利美”观源流
    第一节 “利美”观与佛经中的“利美”
        一、“利美”概念及其内涵
        二、佛教典籍中的“利美”观
    第二节 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利美”观
        一、赞普时期的“利美”启蒙(7 世纪-10 世纪)
        二、后弘多教派格局的形成
        三、元明两朝及清初藏传佛教“利美”思想
    第三节 昌波掘藏师的“利美”观
        一、昌波掘藏师西绕威色
        二、“八大修传”系统
        三、小结
第二章 19 世纪的“利美”活动
    第一节 、19 世纪德格甲波时期“利美”观兴起的缘由
        一、蒙古固始汗的军事行动
        二、德格甲波及其政教联盟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上师
        一、绛阳钦则旺波
        二、工珠·云丹嘉措
        三、巴珠·吉美曲杰旺波
        四、拉布·旺青杰绕多吉
        五、19 世纪“利美”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居·弥旁的家族和弥旁生平
    第一节 居氏家族的历史
        一、关于居.弥旁传记中的“阿加珠氏”
        二、有关《居氏族谱》与居氏
        三、居氏与阿加哲的关系
    第二节 弥旁的父母与弥旁生平
        一、弥旁的父母
        二、居.弥旁的生平
第四章 居·弥旁的“利美”着作
    第一节 《弥旁文集》的形成和内容
        一、 《弥旁文集》的形成
        二、版本与内容
    第二节 “利美”佛学着作
        一、弥旁“利美”着作背景
        三、弥旁降央朗杰嘉措的知识总汇-《智者入门论》
        四、弥旁洛桑尼玛与《宗喀巴赞》
        五、弥旁的量论着作
        六、弥旁的《慈氏五论》注疏
        七、对宁玛派传统的继承
        八、弥旁对新密的诠释
    第三节 弥旁的世俗文化着作
        一、语言学作品
        二、医学着作
        三、历算着作
        四、占卜类文本
        五、工巧明文本
        六、诗学着作《修辞学明镜疏》
        八、小结
第五章 居.弥旁的“讲辩修”三事及“利美”观
    第一节 “利美”地讲经说法
        一、讲经传统的继承
        二、四无碍智
        三、弥旁的文化讲授
    第二节 弥旁的“利美”法辩
        一、弥旁辩论的背景
        二、弥旁的辩论
        三、小结
    第三节 “利美”观修
        一、依止本尊文殊
        二、格萨尔王崇拜
        三、十三年在“噶莫达仓”的修行
第六章 弥旁“利美”观的继承和意义
    第一节 弥旁“利美”观的传承和影响
        一、弥旁的“利美”观
        二、弥旁“利美”观的传承
    第二节 对弥旁的评价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一、对弥旁的评价
        二、弥旁“利美”观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体式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现状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学方法
        (二)比较法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二、嵇康琴体论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三、六法与画体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一、体式风格类型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佛教艺术之建筑
        1.1.1 “艺术”、“美”之考
        1.1.2 样式、tectonic、以及物质文化
    1.2 再考韩国佛教史文献
        1.2.1 《三国史记》考
        1.2.2 《三国遗史》考
    1.3 韩国佛教史学与佛教建筑史学的历程、以及时代区分
        1.3.1 韩国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1.3.2 韩国佛教建筑史
    1.4 关于宗派以及来华求法僧的先行研究小考
        1.4.1 宗派
        1.4.2 求法僧人的研究
    1.5 佛教复兴时期的历史观-从Benjamin的《Theses on the concept of history》中学习
    1.6 金堂考
        1.6.1 现代韩国建筑史界的常用词
        1.6.2 韩日古文献中金堂以及起源
        1.6.3 关于金堂之初步结论:
    1.7 着手前言
        1.7.1 佛教建筑史研究的难点
        1.7.2 Bilingualism
第2章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2.1 原始建筑至乐浪建筑
        2.1.1 原始建筑
        2.1.2 乐浪文化及建筑的影响
    2.2 高句丽坟墓壁画与考古遗址
        2.2.1 高句丽古坟及壁画中的建筑
        2.2.2 内外层双槽平面
    2.3 初传与各国公认( 4、5 世纪)
        2.3.1 高句丽
        2.3.2 百济
        2.3.3 新罗
第3章 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3.1 转轮王小考
        3.1.1 韩国古三国“全轮圣王”之概念的流通与实现
    3.2 高句丽七宝行事图与八角佛塔
        3.2.1 5 世纪高句丽古坟壁画与七宝行事图
        3.2.2 高句丽八角塔与北凉石塔
    3.3 百济大通寺、王兴寺及弥勒寺
        3.3.1 早期百济佛教思想及建筑
        3.3.2 大通寺考
        3.3.3 王兴寺
        3.3.4 弥勒寺
    3.4 新罗芬皇寺和皇龙寺
        3.4.1 古新罗中期出现的佛教式王名
        3.4.2 善德女王和慈藏
        3.4.3 芬皇寺及皇龙寺塔
第4章 法水东流—大乘佛教物质文化的东渐
    4.1 关于佛教信仰空间的诞生
        4.1.1 大月氏·贵霜起立的佛教造型
        4.1.2 寺与伽蓝
        4.1.3 塔与窣堵波
    4.2 伽蓝配置
        4.2.1 东亚佛寺遗址中所见的伽蓝布局的变化
        4.2.2 品字形塔堂配置的背景考
    4.3 立刹及九层佛塔
        4.3.1 舍利信仰与造塔
        4.3.2 方形塔
        4.3.3 7 世纪在海东流行的九层木塔
        4.3.4 高层砖塔的出现-芬皇寺石塔
    4.4 以瓦解释
        4.4.1 在朝鲜半岛屋瓦的出现与普及
        4.4.2 中国南朝“瓦作”的受容及传播-大通寺式瓦
        4.4.3 南朝梁之影响
    4.5 佛国时期的理想城市“长安”
        4.5.1 新罗人的“长安”
        4.5.2 室罗伐-佛教传入及王京的变化
        4.5.3 6-8 世纪“长安模式”的东亚都城
第5章 莲花满开—统一新罗时期的佛教艺术
    5.1 留学僧与教学发展
        5.1.1 7、8 世纪“华严Avata?saka”的流行及影响
        5.1.2 元晓和新罗华严学的成熟
        5.1.3 法华在新罗
        5.1.4 华严十刹考以及初期华严寺院
    5.2 石塔之国
        5.2.1 木塔转变石塔
        5.2.2 百济定林寺石塔
        5.2.3 统一新罗石塔的典型化
        5.2.4 三层塔的造塔依所经考
    5.3 双塔形制
        5.3.1 对于双塔式伽蓝的先行研究
        5.3.2 新罗双塔式伽蓝遗址的现况与分布
        5.3.3 7、8 世纪在东亚流行的双塔形制及新罗的特点
        5.3.4 统一新罗双塔形制起源说考
    5.4 佛国寺与石佛寺
        5.4.1 关于佛国寺与石窟寺的先学研究成就
        5.4.2 统一新罗时期的佛国寺
        5.4.3 由朝鲜时期至今的佛国寺
        5.4.4 解读佛国寺设计概念
        5.4.5 石窟寺石室设计
    5.5 释迦塔及多宝塔
        5.5.1 韩国庆州多宝塔形象起源小考
        5.5.2 西石塔及无垢净光塔
第6章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6.1 宗派化的禅宗历史与其物质文化
        6.1.1 派别
        6.1.2 宗谱与“立塔树碑”僧塔的出现
    6.2 在唐僧塔形制的演变
        6.2.1 长安地区的早期僧塔
        6.2.2 中国式葬礼传统与单层禅宗墓塔
        6.2.3 神会以后-湘赣地区的僧塔
    6.3 .罗末丽初八角亭形僧塔史的再考
        6.3.1 来华求禅灯的新罗僧侣
        6.3.2 迦智山宝林寺-正统禅灯在朝鲜半岛
        6.3.3 八角亭式僧塔的形制与分布
        6.3.4 乘广禅师塔及塔碑
        6.3.5 考辨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6.4 新教理的新式佛寺
        6.4.1 古佛与露柱
        6.4.2 新罗末禅寺与湘赣禅寺
    6.5 五代传灯中心雪峰山
        6.5.1 唐末五代时期东亚佛教中心—雪峰山门
        6.5.2 《祖堂集》和南宗禅雪峰系
        6.5.3 高丽国初期法眼宗的兴起及其寺址
        6.5.4 雪峰寺之古貌
    6.6 中国南方建筑文化对韩国古建筑的影响
        6.6.1 韩国古建筑中可见的中国南方建筑因素
        6.6.2 航海时代的中韩文化交流线
    6.7 小结:传灯的物质证据
第7章 结论
    7.1 韩国佛教史及金堂
    7.2 初传时期朝鲜半岛建筑
    7.3 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7.4 法水东流
    7.5 莲花满开
    7.6 “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7.7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绪论
    2.初传时期朝鲜半岛的建筑文化
    3.古三国的王权强化及佛教圣王思想的普及
    4.法水东流
    5.莲花满开
    6.“禅宗”的诞生及传灯
图片目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四、目录的起源和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米兰城市纪念空间分布特征及管理机制研究[D]. 郭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王树民史学研究[D]. 尹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居·弥旁“利美”观研究[D]. 洛绒涛格.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6]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7]中国与朝鲜半岛佛教及建筑交流与影响探(10世纪之前)[D]. 黄文镐(Hawong Moon Ho). 清华大学, 2020(01)
  • [8]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9]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10]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目录的起源和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