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理论评论

边际效用理论评论

一、边际效用理论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齐良书[1](2022)在《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文中研究说明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几种主要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理论——之间的对立和传承关系,逐一分析了这几种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每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合理,逻辑推演过程是否正确,尽力避免意识形态角度的评断。主要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最忠于现实、逻辑也最自洽的价值理论;其他几种价值理论都存在前提假设严重脱离现实和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问题。现代正统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虽然能为我们分析市场经济中供求与价格间的数量关系提供方法和工具,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和缺陷。

刘旭,周立萍[2](2021)在《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探——基于需要体系平衡的假设与验证》文中研究说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与西方经济学基于效用的主观性研究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使用价值的客观性进行相关研究。以数学化为手段,以人工智能为验证工具,在人的需要体系及其平衡假设和验证的基础上量化使用价值,可以探究需要和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根据买者的需要及其与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可以说明使用价值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对戈森第二定律进行解释。除此之外,使用价值的量化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也可用来解释和批判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无意义及水和钻石悖论等主观效用论问题。

许建明[3](2021)在《竞争性均衡时剥削与道义经济的存在性和结构关系》文中指出剥削论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分配正义中的重要问题。现代经济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竞争性均衡时剥削与道义经济都不存在。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语言来更严谨表述剥削与道义经济的定义,并以理性选择的分析框架来梳理和建构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传统的剥削概念忽视工人与资本家的约束不同,因此,本文改进了剥削的定义。从生存效用整体性约束出发,本文证明在竞争性均衡时,剥削与道义经济都是存在的。因为剥削与道义经济存在着共同的逻辑起点,所以本文以生存效用整体性为出发点,以个体为决策主体的劳动供给曲线为逻辑框架,以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构造和解释剥削与道义经济的机制。当生产力足够高,劳动者有生存效用约束时,就呈现剥削形态。当生产力不够高,劳动者有生存效用约束,且镇压的机会成本高时,就呈现道义经济秩序;当镇压的机会成本足够低时,道义经济秩序就解体。认真对待剥削和道义经济议题,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尢佳[4](2021)在《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文中指出国际货币体系长期维持美元作为单一结算货币的格局,强大的美元本位制网络效应诚然提高了多边贸易中的金融效率,然而美元在国际货币兑换上的非对称性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美国借助美元的国际地位来降低本国货币错配风险、增加国际融资能力,甚至向海外转嫁国内金融危机的危害。因此,各国对于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的需求日益强烈。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证券市场投资等领域的使用渠道不断拓展,并于2016年10月加入SDR货币篮子。即便如此,人民币在全部国家和地区的整体支付份额占比依然较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中心-外围”体系短时期内不会被打破,人民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作为外围货币,人民币亟待建立自身的支付网络效应。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风险不容忽视,全球孤立主义和保守思想抬头,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有所恶化;同时随着国内市场不断开放,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市场波动程度加大,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风险有所增加。货币替代是指一种货币对于另一种货币在价值尺度、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贮藏价值中一个或多个职能上发生替代,并使得一国货币需求受到国际货币输出国的经济变量影响的现象。货币替代是一种法定货币实现国际化、履行世界货币职能的基础和重要阶段。由于微观上搜寻、兑换、文化差异等原因和宏观上货币制度建设成本的存在,境外居民和企业选择使用外币进行交易时,国际货币对其国家本币不会是“无摩擦”的完美替代,必然存在宏观和微观上的交易成本。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是促进人民币在经济贸易活动和金融交易中的国际使用,因此本文从交易这一最基础的分析单位切入,从交易成本角度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中所产生的作用。参考和借鉴经典货币替代理论,论述了微观和宏观的交易成本特点及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通过对香港离岸市场的实证分析总结出现阶段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特点,从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可以划分为由私人部门承担的微观交易成本和由国家和政府组织承担的宏观交易成本,微观和宏观交易成本都对货币替代进程产生作用;(2)微观交易成本主要通过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选择对货币替代产生影响,微观主体会根据本币通货膨胀率和外币微观交易成本等因素决定使用哪种货币,外币的交易成本越低,则越有可能发生货币替代;(3)宏观交易成本由国际货币发行国承担,当存在强势国际货币国、新兴国际货币国和被货币替代国三个参与方时,作为输出国际货币的后发国家,宏观层面上依然可以采取给予被货币替代补偿的方式,承担宏观交易成本,推动货币替代进程;(4)货币替代在持续过程中具有棘轮效应,交易成本是棘轮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香港地区2004年开展人民币活期存款业务以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已经显示出棘轮效应,而且主要是出于交易便利性目的而持有人民币;(5)交易成本视角下,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是“宏观层面承担交易成本,利用政策推动微观交易成本的降低,微观主体享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的好处”。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有效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建议一方面可以利用新技术直接降低人民币的微观交易成本,并且推行双赢的对外经济合作政策,赢得其他国家支持共同推动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另一方面应控制宏观交易成本,通过离岸市场发展尽快形成人民币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降低政策推行成本,并且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以降低货币替代进程中的宏观风险。

金博[5](2021)在《反溯源安全通道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掌控在线舆情及国际局势走势,政府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现实世界的合法机构与组织需隐蔽地收集并分析来自国内外新闻媒体、特定网站以及热门在线社交平台的数据,避免被相关人士追根溯源。反溯源的本质在于通过特定技术隐藏信息浏览轨迹和搜索意图,防止网站来访者被溯源跟踪。构建安全的受控入网环境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受控的、反IP追踪的安全互联网入网环境,实现反溯源。溯源的主要手段为重构来访者的访问路径,因此,构建攻击者难以重构的访问路径将是抵御溯源攻击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链路调度与资源配置的安全入网环境搭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全互联网入网环境为研究对象,结合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的合作项目“数据定向采集检测与反溯源信息传播研究[BH2018-CF03-1]”的需求,对链路调度与资源配置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的工作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衡访问时延与系统的安全级别保证,以隐藏用户的访问痕迹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双目标联合优化的链路调度算法。探讨了多跳VPN网络中安全传输的资源分配问题,以获取资源分配与安全级别保证之间的关系,实现反溯源。在考虑链路类型、传输约束和队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链路跳数与用户访问的安全级别需求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安全等级保证的资源分配和链路调度算法。此外,可以确定,以时延最小为优化目标的资源分配可以保证安全等级。最后,基于分段线性化技术,将目标函数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获得近似解。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证实了所提调度算法的有效性,能在保证反溯源的同时最小化时延,且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的解与目标函数的解之间的近似比为(1+ε)。(2)针对长传输路径导致的反溯源边际效用问题,即反溯源效用随着传输路径长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为衡量传输路径对反溯源效用的影响,引入边际效用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反溯源资源配置算法。对于网络参数未知或缺失,网络环境不具备调度中心的VPN网络,构建节点自治的路径,提出时延优化的Q-Learning算法;通过时延递推分析,建立多跳VPN网络下的状态转化模型;基于边际效用理论,设计一组安全性能和时延各有侧重的边际效用因子,探索在严格策略和宽松策略下的安全需求与时延的权衡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两种效用因子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赵轩[6](2021)在《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资源,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另外,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我国对森林资源开始由开发利用转为生态保护,在此阶段,如何推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国有林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是管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不再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发展远景等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层面上。本文所研究的“森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是以“两山论”为基础,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价值核算、实证分析、中介效应、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诠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途径,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首先,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相关评估方法对伊春国有林区各林业局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总值为442.51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为212.86亿元;生态效益为84.55亿元;社会效益为145.1亿元;并利用此核算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二是分析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影响机制和效益提升驱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林业投资结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中介效应等方面内容;其次,分别以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因变量,以林龄结构、产业结构、林业各类投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人数为自变量,运用变截距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产生的边际效应和影响效果,以及分别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能够带动森林经济效益提升,国有林区应优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构建驱动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机制,通过均衡各方利益、信息披露、奖补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实现政府主导、国有林区生态经营、社会公众参与的最优发展模式。三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策略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战略,针对政府政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增值,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总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核算方法、影响机理、仿真驱动构建和效益提升保障体系,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刘崔峰[7](2020)在《论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原理》文中研究说明在刑事诉讼中,是应当坚持程序公正优先,还是实体公正优先,抑或是两者并重,这一理论争鸣旷日持久,莫衷一是。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动态平衡诉讼观: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陈光中先生系统介绍了其"动态平衡"思想,提出"程序法与实体法相平衡"的观点。本文以陈先生的主张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古典分析方法,首先阐明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运行原理,分析了 "这两者为何需要平衡以及为何这种平衡是动态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后进一步给出了 "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动态平衡的一般化方法",指出动态平衡的要义在于以实事求是为原则,综合比较"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方的边际司法公正效用,选择能带来更大边际司法公正效用增量的对象,动态调整到最优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组合,以获得最大化的司法公正效用。

亢楠楠[8](2019)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文中指出近年来,兼具观光、休闲与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旅游出行的新热点。旅游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游客满意度水平、景区承载状态等面临着严峻考验。深究之,起到资源配置作用的游憩价值信息的缺失是给公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货币化度量国家森林公园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游憩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文献中,陈述性偏好或显示性偏好等传统评价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但这两类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特别是缺少对评估结果背后心理影响因素的探究。此外,个体满意度水平的引入,丰富且完善了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价体系,但尚未发现应用在旅游资源领域的研究。据此,本文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切入,聚焦于“评价方法的创新”、“传统方法的修正”与“评价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以期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出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真实偏好的挖掘、游憩属性的正确定价等市场机制的导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森林资源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景区向以“游客为本”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密围绕上述三个着眼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1)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识别。结合福利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典型特征,对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与度量方式进行了清晰界定。随后,通过文献归纳与游客在线评论材料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识别出包含“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交通便利程度”、“基础设施”、“游憩设施”与“拥挤水平”等在内的六项主要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属性,为进一步价值评价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2)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游憩价值评价模型设计以及实证研究,验证了使用游客满意度为森林游憩资源这一“无形资产”定价的可能。首先,通过游客效用最大化理论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构造了游客满意度法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随后,利用全国范围内2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园的“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基础设施”以及“游憩设施”的改善均对游客满意度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拥挤水平”的增加则负面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水平。不同来源地游客对景区游憩属性的偏好存在显着不同,由此带来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客源地差异,游憩属性的改善对于外地游客意味着更高的价值。最后,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完成了 TSA评估结果在单个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测算结果表明,当前该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11,776.20万元,相较于多年前的测算结果有所上升。(3)首次尝试将游客满意度这一视角与常用的选择实验法CEM相结合,完成了对传统评价技术估计结果的修正。通过在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的选择实验调查,结果发现:游客对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对景区“垃圾数量”改善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交通便利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属性。相比之下,景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游客决策的影响则比较弱。此外,不同满意度水平的游客对于景区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游客满意度越低,其支付门票溢价的可能性就越低。相较于高满意度群体,低满意度组游客的消费者剩余降低了 32.99%。游客满意度水平作为影响景区游憩价值评估背后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对于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游憩价值的贡献率达到12.83%。(4)分别计算了游客满意度法TSA和选择实验法CEM两种评价方法下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两者的估计结果做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前者计算出的该公园的游憩价值(194.10元/人·次)略高于后者计算出的价值(184.95元/人·次)。TSA模型中旅行成本潜在的内生性、CEM实验设计维度的限制以及信息处理策略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上述差异的发生。(5)以游客旅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作为理论支持,从游憩价值评估与游客体验效用结合的角度制定了景区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并以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评价了该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挤水平的承载力阈值范围介于20-35人/100m2之间,“植被覆盖率”承载力阈值范围在70%-80%之间,“垃圾数量”处于3-10件/200m之间;游客可接受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为3h以内。通过计算公园当前的游憩属性状态与选择实验过程中模拟的27种方案的净效用水平,得到了“弱载”、“适载”和“超载”三种情况下的各游憩属性状态,为景区将来的承载状态监测、资源开发建设与游客容量控制等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罗晰文[9](2014)在《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消费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消费状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的生活状况。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消费理论也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层面来看,消费是消费者效用的来源,是“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要决策变量,是经济个体微观分析的重要对象;从宏观层面看,消费是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而消费的对立面——储蓄,则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中,消费理论均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经济学家都十分注重对消费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富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在大量搜集和认真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对从重商主义时期起经古典时期、边际革命时期以及新古典消费思想的演进,以及现代消费理论的确立,直至当代消费理论的新发展的西方消费理论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和回顾。本文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将消费理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在对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代表人物进行详细介绍的同时,对不同理论之间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以明确该理论的地位与影响。第一时期为15世纪到19世纪70年代,主要包括重商主义的消费思想和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重商主义消费思想依附于其重视贵金属以及贸易保护等其他主要思想,认为消费品是财富的组成部分;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限制奢侈品的进口;采取贸易保护政策,鼓励贸易顺差;建议以消费税代替人头税和财产税等。重商主义消费思想的本质是致力于增加国家权势的消费干预思想,它认为政府通过税收、法令甚至行政干预可使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加合理,以促进经济发展,其出发点是为了资本的积累以及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在许多方面牺牲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这一时期孟德维尔对消费不足的率先讨论则独树一帜,极具创新意识。古典消费思想批判和继承了重商主义消费思想,消费的地位相较之下有所提高,对消费的划分、影响因素以及与生产的关系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古典经济学家划分了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以增加社会资本,开始探讨利用不同的税收政策调整居民的消费行为,鼓励自由贸易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一时期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生产为经济学关注的核心,消费更多地作为生产的对立环节,其研究重点在于消费与生产的地位问题,并因此产生了“生产优先”与“消费优先”的争论。第二时期为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其中包括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以及这一时期主要的非主流消费思想:马克思的消费思想与凡勃伦的消费思想。边际学派以及新古典消费思想是消费理论发展演变中的第一个关键点,在经济环境与学术风气的双重作用下,这一时期实现了研究重心的转移(由生产转向消费),研究方法的转变(数学方法的大量应用)以及研究成果的突破(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从消费者的欲望出发,探究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变化,解决了“钻石与水的悖论”,构成了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石,即使在今天,消费者效用依然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基本确定了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即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耗和使用,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新古典时期马歇尔的消费思想是其经济理论的第一部分,他强调消费在经济学中的首要地位,重新阐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总结出需求定律,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需求弹性、消费者剩余、“维持效率的”必需品一系列重要概念,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以及建立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与凡勃伦在分析消费问题中采取了与主流经济学者不同的视角,将消费放在制度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和考察。马克思结合其哲学与唯物史观,以科学抽象的分析方法,以社会批判为目的,分析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以及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考察了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矛盾以及消费异化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消费不足,发生经济危机以及消费异化的根源,而解决的方法则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凡勃伦则重点考察了炫耀性消费现象,指出炫耀性消费由炫耀性有闲发展而来,伴随着私有制与金钱文化兴起,其动机是进行金钱竞赛以及歧视性的对比。第三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介绍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以及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而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消费理论的兴起则是消费理论发展演变中的另外一个关键点,绝对收入假说创造性地将“收入”变量引入消费分析,首次从宏观经济学的视角将消费与收入联系起来,从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占据着消费理论的核心地位,改变的只是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及所面临的约束等问题。但是由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建立在对消费心理的主观判断上,与新古典消费者效用化的分析框架截然不同。由此,消费理论沿着宏观与微观的分野继续发展,并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宏观消费理论与微观消费理论的调和问题,而且构成了建立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希克斯对边际效用价值论进行了全新的表达和发展,使其更加全面与准确,实现了真正的系统化与现代化。绝对收入假说主要强调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的联系,并认为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认为消费不足是导致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强调政府鼓励消费并加大投资积极干预经济。绝对收入假说对经济大萧条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但是在后来的经验检验上遭遇“库兹涅茨悖论”的严厉冲击,斯密瑟斯与杜森贝里等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假说对绝对收入假说进行补充与发展。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是“后顾的”和“攀附的”,即消费过程中存在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其消费受到以往消费水平与相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对收入假说从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入手,极大地拓展了研究思路,但仍然不能严格解释“库兹涅茨悖论”。这一阶段的消费理论主要在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框架下,考察确定性条件下,消费支出与现期收入的关系。莫迪利安尼与弗里德曼则认为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考察消费者确定性状态下在跨期选择中的最优消费选择,探讨消费支出与预期收入的关系。其中生命周期假说从传统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在消费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察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在消费、消费函数以及消费函数的基础等重要问题上修正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相比之下,生命周期假说的微观基础更为牢固,对与长期消费稳定及短期消费波动的原因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分析过程中,生命周期假说重视储蓄动机的研究,关注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持久消费假说将消费与收入分别按持久性与暂时性划分,并认为只有持久性消费与持久性收入存在消费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比例大小取决于利率、财富与收入比率以及积累财富的偏好等等,其他则没有关系。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差异从而被广泛接受,而二者的结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人们拥有的财富和持久收入,两者共同决定消费。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作为一个确定性均衡模型,是研究居民消费及储蓄问题的主要分析框架。第四时期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消费理论,主要介绍了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理论以及流动性约束理论,以及当代主要的非主流消费理论:行为消费理论以及后凯恩斯消费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滞涨”困境,以自适应预期机制为基础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测准确度明显下降,“确定性”的假设条件也在现实当中面临许多困境。这一时期,不确定性分析明确地引入消费理论研究,基于不确定分析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进行扩充与发展,取代了原来以确定性为研究背景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罗伯特·霍尔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进行扩充与发展,消费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机游走假说认为,未来边际效用的条件期望只是当前消费水平的函数,与其他因素,例如现时和过去的收入和财富等均没有关系,也即除了一个趋势以外,边际效用服从随机游走。霍尔的消费函数是基于从个体目标函数和约束意义上推演出的,他通过引入了理性预期,将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到不确定性条件,使消费行为理论具有了现代形式。随机游走假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遭遇了“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的挑战,消费理论以预防性储蓄理论假说和流动性约束理论假说为代表,并引发大量相关经验假说。预防性储蓄是指风险厌恶的消费者为预防未来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水平的急剧下降而进行的储蓄。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与确定性情况相比,居民在未来收入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增加储蓄。利兰德提出用效用函数的三阶导数来刻画消费者的谨慎动机,泽尔德兹研究了收入随机波动情况下不确定性对消费最优化行为的影响,肯定了其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能力,卡罗尔认为同时具备不耐心和谨慎性两种特性的消费者倾向于维持一个固定的储蓄-财富比,提出了缓冲存货模型。流动性约束又称信贷约束,是指居民从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取得贷款以满足消费时所受到的限制。根据流动性约束理论,只要消费者受到流动性约束,其当前消费都会减少,其消费路径不再是平滑的。预防性储蓄理论与流动性约束理论在某些程度上解释了“过度敏感性”和“过度平滑性”,但是由于其模型建立均依赖一些临时条件,并且在经验检验上面对替代变量的选择问题,使得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实证检验结论不同。与此同时,消费理论沿着另外的路径发展,借鉴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营销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与行为经济学的消费理论。二者均对新古典的理性行为假设提出质疑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决定消费者选择的真实行为模式,从而改进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与预测。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则摒弃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为假设,用过程理性代替行为理性,并提出了消费者行为具有偏好满足、需求分离等原则。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对于消费行为基础性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涉及消费者如何认知与核算其财富的问题,这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有关;另一类涉及消费者跨期选择与时间偏好率的研究,这与消费者的偏好有关。前者包括心理账户理论、前景理论和选择归集理论;后者包括消费者偏好的动态不一致与双曲线贴现模型。经过对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过程的回顾,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理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消费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结合。在西方消费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以下特点:早期消费理论与现代消费理论的研究侧重不同,早期消费理论侧重供求关系,现代消费理论侧重消费-储蓄关系;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过程呈现数理化发展趋势和多学科综合趋势;宏观消费理论与微观消费理论呈现融合趋势。

查爱苹[10](2013)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文中认为1982年11月,国务院审定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风景名胜区制度正式建立。30年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载体。但风景名胜区旅游利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功能,过度强调开发的行为时有发生,对风景名胜资源产生了巨大压力,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成为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永恒主题。本文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经济价值作为研究内容,根本的宗旨在于从环境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如何评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内在价值和游憩价值、如何认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资源有效保护的必要性和游憩利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促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向市场价值转化,从而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内容紧紧围绕这三个问题,遵循理论→方法→应用的逻辑思路,行文主体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从研究历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对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述评,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鉴于对风景名胜等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尚未达成一致认识,第三章运用经典价值理论对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来源进行分析,在肯定具有经济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构成体系,经济价值由商品价值、游憩价值和内在价值共同组成。第二部分为研究方法,包括第四章。主要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环境经济学学科背景成长起来的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囿于环境科学的研究框架,对于方法所依赖的问卷调查对象——游客,缺少消费行为方面的研究。游客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行行为,正是旅游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基于旅游学学科范畴的游客消费行为方式的研究,对经济价值评估所需的变量进行了修正。就旅行费用法而言,主要修正变量包括旅行时间的价值度量、多目的地旅行、年度游客调查、替代效应和拥挤效应等;就条件价值法而言,对各类偏差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三部分为实际应用,包括第五到第七章。在第一部分经济价值构成及第二部分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案例研究。根据2012年全年度的游客市场调查,运用旅行费用法的三种基本方法和条件价值法分别对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566~2731.30亿元;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1277.81亿元。本研究得到201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为1843.81-4009.11亿元。最后,文章基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两个方面,就立法、管理、经营及监督四个角度探讨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的实现机制,回归至最本质的问题——如何实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平衡。

二、边际效用理论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际效用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
二、价值理论的演变
三、对几种主要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考察
    (一)劳动价值论
    (二)生产要素价值论以及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三)边际效用价值论
    (四)均衡价格理论
四、结论

(3)竞争性均衡时剥削与道义经济的存在性和结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二、 本文的研究视角
三、 生存效用整体性原理与劳动供给曲线
四、 竞争性均衡时剥削存在的机制
五、 竞争性均衡时道义经济的机理
六、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4)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框架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货币替代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货币替代的内涵及经济影响
        一、货币替代的含义
        二、货币替代的分类
        三、货币替代的度量
        四、货币替代的决定因素
        五、货币替代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基础理论述评
        一、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二、货币替代的边际效用理论
        三、货币替代的资产组合理论
        四、货币替代的预防需求理论
        五、反货币替代的“无行动区间”理论
    第三节 货币替代与交易成本的相关研究
        一、含有交易成本的货币替代理论模型
        二、货币替代的棘轮效应相关研究
    第四节 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一、人民币反向货币替代的定义
        二、人民币货币替代的影响因素
        三、人民币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
        四、货币替代视角下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
第三章 国际主要货币的货币替代经验借鉴
    第一节 主要国际货币的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一、美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二、德国马克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三、日元货币替代进程回顾
    第二节 货币替代发生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长期稳定繁荣
        二、贸易强大
        三、币值稳定
        四、发达的金融市场
        五、制度性因素
    第三节 货币替代进程中的政策推动
        一、货币替代的发生依赖政策推动培育市场
        二、货币替代的实现依赖政策推动克服先发货币的棘轮效应
        三、货币替代的政策推行具有显着的宏观成本
第四章 货币替代中的交易成本
    第一节 交易成本概念的不同层次
        一、狭义的“交易的成本”
        二、广义的“制度的成本”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交易成本两分
        一、货币替代的微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二、货币替代的宏观交易成本内涵及特点
    第三节 交易成本在货币替代进程的作用
        一、货币替代发生的前提
        二、宏观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货币替代政策目标的确立
        三、微观交易成本的首次比较:货币替代的发生
        四、微观交易成本的再次比较:货币替代的持续进行
第五章 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微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的影响
        一、模型假设
        二、最优化与市场均衡
        三、模型的扩展
        四、模型小结
    第二节 宏观交易成本对货币替代进程的影响
        一、博弈规则
        二、模型求解
        三、模型小结
    第三节 政策含义
第六章 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实证分析: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例
    第一节 香港人民币市场概况
        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历史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概况
    第二节 香港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考察
        一、逐渐降低的微观交易成本
        二、不断凸显的宏观交易成本
    第三节 人民币与美元在香港货币替代棘轮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设定、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二、模型估计与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香港地区人民币货币替代经验总结
第七章 降低人民币货币替代交易成本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直接降低微观交易成本
        一、以结算货币为初期试点方向
        二、以引入外部智库为主要合作模式
        三、以新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节 推行与被货币替代国双赢的经济合作政策
        一、积极扩大进口,形成与被货币替代国的贸易逆差
        二、对外直接投资与人民币融资方案相结合
        三、扩大货币互换协议使用范围至日常经贸活动
    第三节 依托离岸市场尽快形成人民币替代的棘轮效应
        一、以优质人民币债券产品为突破口
        二、完善外汇定价机制,形成在岸与离岸外汇市场的协调
        三、继续推动在岸与离岸的互联互通机制创新
        四、利用开放银行模式提高中资银行的海外服务能力
    第四节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对系统风险的识别能力
        二、对高频投机交易开征金融交易税
        三、慎重稳步开放资本市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反溯源安全通道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2.1 溯源与反溯源
        2.1.1 溯源技术
        2.1.2 反溯源技术
    2.2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2.3 排队论
    2.4 强化学习
        2.4.1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2.4.2 Q-Learning算法
    2.5 边际效用
        2.5.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5.2 需求定理
第三章 安全级别与时延联合优化的链路调度算法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
        3.3.1 通信约束
        3.3.2 链路调度约束
        3.3.3 传输速率约束
        3.3.4 安全保障约束
        3.3.5 时延分析
        3.3.6 目标函数
    3.4 链路调度
        3.4.1 问题分析
        3.4.2 基于分段线性化的链路调度算法
        3.4.3 误差分析
        3.4.4 近似比证明
    3.5 实例分析
    3.6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3.6.1 数据包生成速率对平均延迟的影响分析
        3.6.2 链路资源匮乏下的链接调度分析
        3.6.3 链路资源富裕下的链接调度分析
        3.6.4 最小跳数约束和调度算法实际跳数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强化学习的反溯源资源配置算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2.1 时延变化过程分析
        4.2.2 链路状态转化矩阵
        4.2.3 基于跳数限制的边际收益函数
    4.3 目标问题分析
    4.4 基于强化学习的资源配置
        4.4.1 状态价值函数与动作价值函数
        4.4.2 基于Q-Learning的反溯源资源配置算法
    4.5 实例分析
    4.6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4.6.1 迭代过程中的链路选择分析
        4.6.2 边际效用因子影响下的访问路径长度分析
        4.6.3 严格边际效用策略与宽松边际效用策略的时延分析
    4.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综述
        1.2.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森林生态系统
        2.1.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
        2.1.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与价值评估
        2.1.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估与效益提升
    2.2 理论基础
        2.2.1 劳动价值论
        2.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伊春国有林区现状分析
    3.1 伊春国有林区概况
    3.2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3.2.1 森林面积及蓄积概况
        3.2.2 林龄结构概况
        3.2.3 造林管护概况
    3.3 伊春国有林区林业经济概况
        3.3.1 林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概况
        3.3.2 林业投资概况
        3.3.3 从业人员概况
        3.3.4 森林旅游概况
    3.4 伊春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
    4.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核算
        4.1.1 经济效益核算对象
        4.1.2 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4.1.3 经济效益核算指标体系
        4.1.4 经济效益核算
        4.1.5 经济效益核算结果
    4.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核算
        4.2.1 生态效益核算方法
        4.2.2 生态效益实物量核算
        4.2.3 生态效益价值量核算
        4.2.4 生态效益核算结果
    4.3 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核算
        4.3.1 森林游憩价值
        4.3.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核算
        4.3.3 社会效益核算结果
    4.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4.4.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
        4.4.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因素
        5.1.2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内部性因素
        5.1.3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5.2.2 变量与数据
        5.2.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5.2.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中介效应分析
        5.3.1 中介效应
        5.3.2 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5.3.3 森林经济效益的中介效应
        5.3.4 森林社会效益的中介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分析
    6.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6.1.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思想
        6.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6.1.4 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6.2 演化博弈仿真及策略分析
        6.2.1 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
        6.2.2 不同因素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
    6.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构建
        6.3.1 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分析
        6.3.2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6.4 本章小结
7 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增加扶持政策供给
        7.1.2 保证林业投资的合理有效
        7.1.3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7.1.4 优化交易市场结构
        7.1.5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监管制度
        7.1.6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7.2 集团层面
        7.2.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认识
        7.2.2 注重企业科学技术研发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价值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展
        2.1.1 显示性偏好评价
        2.1.2 陈述性偏好评价
        2.1.3 生活满意度法评价
        2.1.4 研究述评
        2.1.5 本文评价方法提出
    2.2 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进展
        2.2.1 森林游憩价值的认知与发展
        2.2.2 价值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
        2.2.3 价值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2.2.4 研究述评
        2.2.5 本文研究视角提出
    2.3 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物品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价值理论
        2.3.4 偏好与效用函数
        2.3.5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
        2.3.6 消费者剩余
    2.4 本章小结
3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及评价指标选取
    3.1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
        3.1.1 游憩价值的概念界定
        3.1.2 游憩价值的度量方式
    3.2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3.2.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3.2.3 游憩属性变量的识别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4.1 TSA的理论背景与评价模型
        4.1.1 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
        4.1.2 游客满意度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及变量定义
        4.2.2 研究区域选择
        4.2.3 样本容量确定
        4.2.4 研究数据收集
        4.2.5 样本描述性统计
    4.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分析
        4.3.2 各游憩属性经济价值的计算
        4.3.3 不同客源地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4.3.4 单个公园游憩价值的核算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选择实验法CEM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5.1 包含游客满意度的CEM模型构建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调查问卷设计
        5.2.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5.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5.3.1 模型估计结果
        5.3.2 不同满意度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5.3.3 公园游憩价值的计算
        5.3.4 TSA与CEM方法的比较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游憩价值评价结果在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6.1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内涵
        6.1.1 旅游承载力研究
        6.1.2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6.1.3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基本特征
    6.2 基于游憩价值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制定
    6.3 实证研究: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
        6.3.1 单一游憩属性承载力的判定
        6.3.2 多重游憩属性承载状态的判定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TSA所选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基本信息
附录B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TSA)
附录C 景区游憩属性客观信息调查问卷(TSA)
附录D 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实验方案(CEM)
附录E 选择实验问卷对应彩色图片(版本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不足
2 重商主义与古典消费思想
    2.1 重商主义时期的消费思想
        2.1.1 基本消费思想
        2.1.2 孟德维尔对消费不足的率先讨论
        2.1.3 重商主义消费思想的理论评价
    2.2 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
        2.2.1 基本消费思想
        2.2.2 对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2.2.3 对消费与生产关系的分析
        2.2.4 古典消费思想的理论评价
    2.3 古典与重商主义消费思想的比较分析
3 边际效用学派与新古典消费思想
    3.1 边际效用学派的消费思想
        3.1.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提出
        3.1.2 序数效用论的提出
        3.1.3 边际效用学派其他消费思想
        3.1.4 边际学派消费思想的评价
    3.2 新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
        3.2.1 马歇尔的主要消费思想
        3.2.2 马歇尔消费思想的理论评价
        3.2.3 希克斯的主观价值理论
    3.3 边际学派与新古典消费思想的转变
        3.3.1 研究重心的转移
        3.3.2 研究方法的转变
4 马克思与凡勃伦的消费思想
    4.1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
        4.1.1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
        4.1.2 影响消费的因素
        4.1.3 消费不足及经济危机的根源
        4.1.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消费异化
        4.1.5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理论评价
    4.2 凡勃伦的消费思想
        4.2.1 炫耀性消费的提出
        4.2.2 炫耀性消费的表现形式
        4.2.3 炫耀性消费的原因分析
        4.2.4 凡勃伦消费思想的理论评价
    4.3 马克思与凡勃伦消费思想比较分析
5 绝对收入假说与相对收入假说
    5.1 现代消费理论的兴起
    5.2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假说
        5.2.1 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5.2.2 绝对收入假说的经验分析
        5.2.3 绝对收入假说的政策意义
        5.2.4 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评价
    5.3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5.3.1 基本消费思想
        5.3.2 相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5.3.3 相对收入假说的经验检验
        5.3.4 相对收入假说的理论评价
6 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
    6.1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6.1.1 基本消费思想
        6.1.2 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
        6.1.3 生命周期假说的经验分析
        6.1.4 储蓄动机分析
        6.1.5 生命周期假说的政策含义
    6.2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6.2.1 基本消费思想
        6.2.2 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
        6.2.3 “持久收入”统计指标的确立
        6.2.4 持久收入假说的经验检验
        6.2.5 持久收入假说的政策含义
    6.3 理论评价与比较分析
        6.3.1 生命周期假说的理论评价
        6.3.2 持久收入假说的理论评价
        6.3.3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7 随机游走假说以及相关假说
    7.1 随机游走假说
        7.1.1 随机游走假说主要内容
        7.1.2 随机游走假说的经验检验
        7.1.3 理论评价
    7.2 预防性储蓄理论
        7.2.1 基本消费思想
        7.2.2 利兰德的预防性储蓄假说
        7.2.3 泽尔德兹的预防储蓄模型
        7.2.4 卡罗尔的缓冲存货储蓄模型
        7.2.5 理论评价
    7.3 流动性约束理论
        7.3.1 基本消费思想
        7.3.2 流动性约束理论的消费模型
        7.3.3 理论评价
8 消费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8.1 后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
        8.1.1 基本消费思想
        8.1.2 主要研究成果
    8.2 行为消费理论
        8.2.1 基本消费思想
        8.2.2 行为消费理论的研究成果
    8.3 理论评价与比较分析
        8.3.1 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理论评价
        8.3.2 行为消费理论的理论评价
9 结论
    9.1 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脉络及图示
    9.2 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过程特点分析
        9.2.1 早期消费理论侧重消费-生产关系,现代消费理论侧重消费-储蓄关系
        9.2.2 消费理论发展呈现数理化发展趋势和多学科综合趋势
        9.2.3 宏观消费理论与微观消费理论的融合趋势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恒久而弥新: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1.1.2 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的经济意义
        1.1.3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
    本章注释
2 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2.1 国外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2.1.1 研究历程:半个世纪的跨越
        2.1.2 研究方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为主
        2.1.3 研究内容: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行
    2.2 国内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进展
        2.2.1 研究历程:尚显稚嫩的学术领域
        2.2.2 研究方法:“拿来主义”
        2.2.3 研究内容:薄弱的理论与纸上的实证
    2.3 风景资源经济价值研究的方向
        2.3.1 国内外文献简评
        2.3.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风景名胜区
    3.2 风景名胜区具有经济价值的理论分析
        3.2.1 哲学价值论
        3.2.2 劳动价值论
        3.2.3 效用价值论
        3.2.4 基于环境哲学的反思
    3.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3.3.1 经济价值
        3.3.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
    3.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3.4.1 公共产品
        3.4.2 外部性
        3.4.3 消费者剩余
        3.4.4 支付意愿/受偿意愿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4.1 旅行费用法研究
        4.1.1 模型及函数形式的选择
        4.1.2 旅行时间的价值度量
        4.1.3 多目的地旅行
        4.1.4 其他
    4.2 条件价值法研究
        4.2.1 WTP-WTA不对称
        4.2.2 各类偏差
        4.2.3 本土化研究
    4.3 有效性与可靠性检验
        4.3.1 有效性检验
        4.3.2 可靠性检验
    4.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4.1 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4.4.2 旅游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4.4.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4.4.4 旅行费用法及条件价值法的本土化研究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客调查与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问卷设计
        5.2.1 总体旅游感知
        5.2.2 旅游消费行为
        5.2.3 游客支付意愿
        5.2.4 游客基本信息
    5.3 抽样调查
        5.3.1 预调查
        5.3.2 正式调查
    5.4 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5.4.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5.4.2 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5.4.3 总体感知及满意度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6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
    6.1 基于旅行费用法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
        6.1.1 ZTCM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6.1.2 ITCM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6.1.3 TCIA评估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
        6.1.4 基于TCM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对比
    6.2 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
        6.2.1 游客门票支付意愿分析
        6.2.2 游憩价值评估
    6.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的效度分析
        6.3.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的效度讨论
        6.3.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差异分析
    6.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在价值评估
        6.4.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在价值评估的CVM调查
        6.4.2 保护费用支付意愿值的统计与分析
    6.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7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7.1 完善法律法规
        7.1.1 健全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7.1.2 构建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法律支撑
        7.1.3 特许经营权立法
    7.2 创新管理体制
        7.2.1 明确管委会职能
        7.2.2 拓宽资金来源
        7.2.3 重视非营利组织
    7.3 改革经营方式
        7.3.1 特许经营
        7.3.2 旅游开发
    7.4 强化监督约束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来源
        8.1.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构成
        8.1.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评估方法
        8.1.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经济价值评估
        8.1.5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实现机制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1 杭州西湖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后记

四、边际效用理论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J]. 齐良书.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2(01)
  • [2]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探——基于需要体系平衡的假设与验证[J]. 刘旭,周立萍. 海派经济学, 2021(02)
  • [3]竞争性均衡时剥削与道义经济的存在性和结构关系[J]. 许建明. 政治经济学报, 2021(01)
  • [4]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人民币货币替代进程分析[D]. 尢佳.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5]反溯源安全通道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D]. 金博. 西北大学, 2021(12)
  • [6]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D]. 赵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论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原理[J]. 刘崔峰.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0(04)
  • [8]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D]. 亢楠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9]西方消费理论发展演变研究[D]. 罗晰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1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济价值研究 ——以杭州西湖为例[D]. 查爱苹. 复旦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边际效用理论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