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镜头人文”

关注“镜头人文”

一、关注“镜头人道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桂歆瑜[1](2021)在《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文中认为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至今,摄影的纪实性就是其独特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造型艺术独立于其他门类的基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西方文化养分和各种艺术信息的涌入,中国摄影届经历了三个重大发展,其中,第一个变化就是1980年代的“纪实转向”,云南摄影家吴家林也投入到了纪实题材摄影的探索中。吴家林作为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丛书“黑皮书”[1](Photo Poche)的摄影家,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致的中国化,也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吴家林在采访和作品集中多次提到他的个人摄影理念为“即兴抓拍,艺术记录”——将真实地抓拍与艺术地表现完美结合。在长达五十年的实践中,吴家林一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他避开潮涌深入民间,从山里人的视角,更为贴切地描绘出普通百姓的自然状态和美好瞬间,他的作品流露出与其骨血一脉相承的个性及独特的民族气质,形成吴家林独特的“视觉方言”和个人风格。马克·吕布称吴家林的作品为“治疗淫逸无度城市病的良药”。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吴家林摄影艺术的个案研究,关注其创作历程、摄影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以及其摄影艺术的价值意义,来探析吴家林“即兴抓拍,艺术记录”的摄影理念是如何逐步产生、发展、成熟并成为其风格特征。同时,吴家林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也见证了摄影从政治宣传的工具向独立本土化艺术门类过渡的过程,笔者通过对吴家林摄影艺术多方位的探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思考,阐述吴家林纪实摄影的意义和重要性。

钟智[2](2021)在《存在主义视域下奉俊昊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韩国电影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吸取美国电影制作之精髓,观照自身特有的民族志向和民众精神状态,迅速成为亚洲新电影的标志。这其中以朴赞郁、金基德、李沧东等着名导演的作品为代表,获得第九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奉俊昊导演,更是成为了韩国乃至亚洲电影导演的一颗新星,反观他的作品,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和孤立无援的人物命运是韩国近代社会语境以及奉俊昊成长环境的折射。奉俊昊从初入导演行业的《白色人》《杀人回忆》,直至蜚声国际的《雪国和《寄生虫》。他的作品聚焦社会问题和权利社会的矛盾,他关注人的存在方式、揭露人性黑暗,通过对韩国社会的悲观主义影像书写,进而引发观众对人类存在状态、对人性的拷问以及对韩国现代社会弊病与历史遗留问题的深刻思辨。在这些表面看起来复杂的设计之下,隐匿着奉俊昊电影作品的存在主义倾向,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所关注的人的主题不谋而合。他的作品中,身份的缺位与权利统治造就的痛感记忆,底层“他者”人物的生存窘境、“未解决”的结局策略、缜密的逻辑布局、精准的细节把控、“黑色幽默”“反类型化”“反乌托邦”等“奉式”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存在主义中焦虑的孤独个体存在、上帝之死与超人哲学、向死而生的自我谋划、面对虚无的自由选择一脉相承。本文以奉俊昊电影为研究对象,立足存在主义视域下,分析其电影的主题、人物、情节、视觉(镜头、画面)、声音、审美价值呈现的影像表达特色。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以及目前的研究奉俊昊电影的现状,确定研究的方法。正文部分第一章从存在主义本身的发展和哲学主张溯源奉俊昊导演的成长背景以及主要的创作历程,挖掘其存在主义倾向的行程路径;第二章从其主题的悲情寓言属性、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群像和自由选择的行为分析,探索影片文本的内容选择特色;第三章具体深入影像细节,从蒙太奇手法、画面表达及声音的运用着手,分析其影像表达的独特性;第四章则是对其审美的存在主义表达特点做了具体的梳理,结语部分总结了存在主义视域下奉俊昊作品的影响。

车志远[3](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仲昭阳[4](2020)在《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美学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一直是我国艺术电影的重要传统和组成部分,广受各路创作者的青睐,以FIRST青年电影展为首的独立电影节,也一直保持着对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奖项认可度。“纪实风格艺术电影”是以电影纪实意识为本质思想、纪实创作手法为纲的艺术影片,有着鲜明统一的美学特征。主题上致力于贴近百姓生活且充满人道主义关怀,诸如城乡差异、下岗潮、家庭教育等元素屡见不鲜;人物上,边缘人群、底层人群和没有社会话语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视听风格上则是致力于还原生活真实,以实景拍摄、原生态的非职业演员、长镜头摄影、和慢节奏剪辑为代表。但是,针对普通人生活现实的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却很少能获得大众的认可,以贾樟柯为代表的这类电影导演的票房表现始终不佳,长期以来也很少起到应有的社会效应。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困于精英主义与知识分子圈层的纪实风格艺术电影,在影像上走入了原地踏步的误区,部分影片甚至有退步的倾向;二是一向以坚守现实主义立场的创作者们,并不能贯彻批判现实的目标,或者抱有着一定的妥协,或是过于向往先锋的影像实验,从而无法获得普罗大众的普遍共鸣。本选题即针对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目的、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选题对象进行概念界定,以及梳理我国纪实风格艺术电影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第二章分析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影片的美学特征;第三章为论文的侧重点,致力于客观地研讨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在主题表达与视听表达上的误区;第四章试着提出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摆脱误区的应对策略;结语结合前文内容,对艺术电影的未来有所展望。

唐韵芝[5](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提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马君程[6](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研究指明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王炜琳[7](2019)在《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发展,各国国防部网站不断发展完善,网站面貌更迭焕新,但官方网站的权威属性和价值传播的实战效能始终位于核心增长点。作为最早建立的国防部门户网站,美国国防部网站几经改版,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国防部网站之一,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发布兼备机构话语、新闻话语、国防话语、军事话语的语类特征的军事新闻报道。这些报道表现出以网页为载体的多模态文本的形式特征,其中的图像在新闻事件中有作为证据、评价和审美等功能,同时也在操控概念和读者情感,达到广泛传播美国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在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本研究综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分析模型、语类多模态分析模型、图像语法、评价系统等分析工具,以图文关系以及符码理论相关概念为依托,对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图像和网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多模态综合考察。在图像自身作为语篇和与其他意义资源结合作为语篇两个层面对意义和评价的建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文字和图像在元功能层面对语篇知识内容中的语义建构,以及文字和图像评价系统资源对语篇态度和立场的建构。将元功能概念、视觉语法、评价系统和视觉评价系统、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概念联系起来,建立了图像与知识建构研究的综合分析模式,确立了功能语言学和知识社会学之间的新关系。基于分图像和网页两类收集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语料,研究采用了多模态综合分析与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文本细读。图像语料涵盖合成类主题图像、信息图示、人物图像和武器装备图像四类。前两类用于图像再语境化研究的讨论,后两类用于图像对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作用的讨论。网页语料涵盖了网页主页、军事行动类报道、图像新闻报道和相同主题的不同形式报道四个类型的新闻报道页面。研究从两个不同层面的语料,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中图像的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进行讨论,对其中的典型语料进行具体的批评和评价性语篇细读,展示图像类型、图像功能以及图文关系特征对语义重力及评价重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论述其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影响,揭示其反应的语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应关系,以及在达成效果和目的时使用的话语策略。研究厘清了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的图像分类、功能及适用语境;确立了图像的概念意义和评价意义与语篇的知识内容的经验描述和批判思考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明确了语境、图像类型、图文关系、图像中元素实例化的程度等对图像的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的影响;以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图文关系表现出的不同评价重力和语义重力图示,形象表现了语义重力和评价重力对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的调节作用,显示出语篇中的知识建构实现语义和评价重力波与知识社会学中的形成知识积累的语义曲线具有相似之处。美国国防部网站的军事新闻报道使用多种较为成熟的、针对不同类型主题设计的新闻语篇语类结构,新闻语篇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匹配较为合理,增强了网站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强化了说服力和吸引力,营造了权威感。但是也存在滥用图像的现象。在制式语言文字简报型新闻中,图像使用存在混乱且冗余的现象,减弱了报道的动态性活力,造成信息衰减、互斥等传播障碍。该网站中使用的摄影图像,千篇一律地采用了美国式视角,表现出“美国至上”的优越感。在进行阅读分析和学习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嵌入文本的隐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给予重视。本文对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的评价意义建构的分析,对识别语篇中的隐性和嵌入性价值观和评价,对多模态识读能力养成以及提高新媒体素养都有实际意义。文中总结出的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激发和保持读者对军事新闻的兴趣所使用的语言和视觉手段,以及其军事新闻报道中语义和评价的模式与特征,也是该网站在传播美国式意识形态时使用的语言策略的有力证据,表现出该网站中新闻话语所建构的权力和社会关系。出于篇幅和写作目的的限制,研究尚未能对美国国防部网站中的新闻语料做大数据式的全面收集,对网站中的其他类型新闻未能作解读,比如科技类新闻报道,涉及国家军队政策的报道等,因此网站中的各类报道尚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此外,基于不同社会目的的文类选择不同类型图文关系下的图文评价,在优化多模态语篇中评价语义的图文双重建构,综合实现多模态人际意义领域,也值得进一步扩展研究。

朱思良[8](2019)在《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欧洲爆发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危机,大量表现难民长途迁徙、过境遭阻、受伤身亡的新闻照片被媒体刊登,其中一张3岁叙利亚难民艾兰·库尔迪浮尸海滩的照片被媒体报道后,震惊世界。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难民图像是由一套符码体系建构的表意系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的难民图像为样本,综合视觉文化和传播符号学理论,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符号学方法探究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过程。首先,从人物属性、拍摄手法、符号呈现三个方面对348张难民图像进行视觉构成形态分析,归纳难民图像中的视觉呈现特点;其次,运用巴尔特的“神话”意指体系分析三大主题图像的符号意指过程;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分析话语语境对图像表意的影响。研究发现,难民图像侧重表现“难民受难”主题,摄影师常采用中近景、平拍、黑白色调的视觉表现手法,近距离勾勒难民小群体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情绪。儿童在图像中出现频率较高,身体形态和眼神是难民图像中最常见的符号元素。在图像内部,借助隐喻和转喻的修辞实践,难民图像实现符号的含蓄意指过程,完成象征意义的建构;在图像外部,互文、情景、文化三重语境合力完成了图像意义的赋值。

杨欣[9](2019)在《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拓荒者和引路人,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吴天明导演艺术研究以其电影文本为切入点,以电影中的时代经验、乡土意识、族群文化、人性观照、现实主义、诗意影像、物态空间等为关注焦点,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潮的冲撞、融合为考量坐标,力图展现具有多重身份的吴天明导演在历经中国西部电影风云变幻后日益成熟的艺术造诣与审美理想。作为一名充满人文情怀的艺术家,他的电影创作与时代症候密切关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贯的审美趣味与不同的风格走向。本文在挖掘吴天明创作中的使命意识与精神信仰的基础上,试图探寻其电影文本的理论价值和文化学意义。吴天明作为西部电影的重要导演、西影第三任厂长、第五代导演的“教父”,他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有艺术造诣的创作人才,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为我国电影的发展及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对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研究同时也是对西部电影发展脉络以及美学风格的观照,为西部电影的发展总结经验,为中国电影探索可鉴之策。论文拟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研究吴天明导演及其作品,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解读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审美叙事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从时代经验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吴天明导演,这是一种全新的观照角度与研究视角。论文从时代精神气候、乡土意识与审美基因、个体审美理想等角度对吴天明的电影文本展开详细的读解与评析,并对其导演风格进行归纳与总结。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关照吴天明创作的心理倾向与原始冲动,同时结合时代特性,挖掘其创作的集体意识烙印。与此同时,探究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坚守,展示他在面对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矛盾性与复杂性。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在时代精神气候影响下吴天明的创作嬗变,展现多元文化思潮在吴天明电影中的碰撞与融合。时代文化的新旧交替和矛盾锐化是吴天明关注的焦点问题,对农耕文明传统美学的依恋和对都市文明高速发展的憧憬成为他此时电影创作的主题核心。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显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价值取向、农耕电影主题从单一向多维度审美嬗变、自省的人格与重塑等。第二章分析吴天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印记与乡土意识的建构,并从族群特性以及遗传作用的角度出发,同时比较研究多元语境下的乡土经验。以此展现吴天明审美理想下独特的乡土美学,同时对族群原始精神进行剖析,解读吴天明的生活哲理与生命寓言。第三章从吴天明电影的形象塑造入手,以人物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研究作品的“人性”意识。吴天明对人性问题的呈现与反思是其电影作品的永恒主题,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人性”多元化且全面性的观照与反思。吴天明通过对性格鲜明、真实丰满的典型人物进行客观塑造,呈现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人性”主题。第四章通过对吴天明电影的纪实性、诗意性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导演的现实主义诗意美学。在比较研究西部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同时,发掘其作品中所展示的审美理想与影像格局。这既是中国西部电影视域下的审美呈现,又是西部电影本身包孕的艺术思辨。第五章中结合吴天明的电影影像文本,在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探究环境因素对创作动机以及艺术审美倾向的作用。在对其影像中的物态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读解与思考下,发掘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深植于吴天明的创作冲动与审美倾向之中,也体现在电影作品的形象造型之上。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综合审视吴天明的电影艺术,归纳与总结他电影的整体风格,指出他电影的不足之处。在多元的时代语境下,重新读解吴天明与其电影作品,正确评价他对于中国西部电影的开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以吴天明为代表的中国第四代导演满怀艺术激情,询唤与坚守一个时代的艺术理想与普罗价值。当下的电影创作正面临着艺术和商业的共生与博弈,经历多元价值的混乱与思想的震颤,遭遇文化的困境与突围的困惑。吴天明将个人理想与文化守望诉求于影像表达,他的影像世界凸显出跨时代的艺术感染力。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起伏中,吴天明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自觉完成时代主体精神的建构。他用赤诚之心书写对人民的热爱,他用敏感之心体悟对时代的困惑,他推动着中国西部电影的辉煌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文国[10](2019)在《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文中指出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批评实践,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本论文试图从理论与批评两方面对中国电影叙事伦理进行探讨,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跨学科研究、影片精读等。论文分为理论探讨与批评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对电影叙事伦理进行归纳探讨。首先是叙事伦理研究的内涵。叙事与伦理之间的互文关系使叙事伦理研究成为可能,其内涵有二:一是作为一种文艺批评方法,二是涉及人文关怀的叙事表达研究。其次,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定位。电影叙事伦理研究不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延伸,也不是电影道德批评的继续,而是在电影叙事学的基础上,将叙事学研究从注重形式的研究转移到“叙事与伦理”间的关系研究上;电影叙事伦理批评在批评目的、批评标准、批评方式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电影道德批评。作为电影伦理学的一部分,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是维护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其三,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伦理学方法、“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修辞伦理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四种。其四,电影叙述伦理的研究。内容包括一、电影中的时间与伦理关系研究。电影中时间安排受到时间政治的影响,同时也颠覆着时间政治;电影中的时间变形、扭曲影响着观众对电影意义的解读;二、电影中视点与伦理关系研究。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对观众的伦理判断发生着影响,叙事视点与镜头视点之间的复杂关系又进一步丰富着影片的意义。下编部分笔者以80年代电影为例,从叙事伦理角度进行文本批评,试图呈现80年代电影叙事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表达启蒙伦理诉求时所能达到的程度。一、“伤痕电影”以对普通人在“文革”中的日常生活抒写代替此前电影对革命英雄的讴歌,将伦理诉求从革命英雄伦理变为政治启蒙伦理。二、改革影片通过国家伦理大叙事表达自上而下、作为整体的改革事业,很少关注作为个体的人在改革中的欲望、动机、精神困境等;情节设计上,往往将矛盾冲突放在改革者与反改革者、老一辈与青年人之间,通过对比叙事,表达改革的伦理正当性。三、《沙鸥》、《野山》、《红衣少女》等影片诉说个人意识的觉醒,通过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表达“我该如何生活”的伦理诉求,诉求程度参差不齐;四、农村题材电影在表达文化启蒙诉求时,叙事价值上呈现出冲突与迷茫:一方面试图以个人叙事、对比叙事的方式关注个人价值,一方面却在人物形象塑造、影像表达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旧;一方面想要表达现代化的伦理诉求,一方面却对传统伦理的秩序感与温馨感恋恋不舍。理知上面向未来,情感上却回顾传统。五、“王朔电影”以“亵神的幽默”、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表达了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情节上纯情女孩拯救者形象、闭合式的故事结局设计使得王朔电影一方面嘲讽一切价值,消解一切意义,一方面却在寻找新的权威;一方面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彰显,一方面却是个人主义的彻底失败。这种分裂的个人主义在表达启蒙的同时也消解着启蒙,在言说个人的同时也遮蔽着个人,最终陷入价值混乱的尴尬境地。另外,巴赞电影理论的伦理诉求影响着80年代的电影创作,可视为对电影自身的一次启蒙,笔者也将其纳入到下编的讨论之中。

二、关注“镜头人道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镜头人道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1)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关于吴家林的研究现状
        1.关于吴家林的书籍、文献
        2.关于吴家林的专访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性
一、吴家林摄影理念及艺术经历
    (一)吴家林摄影理念阐述
    (二)吴家林的艺术经历
        1.早期美术经历
        2.摄影之路的形成
    本章小结
二、吴家林摄影作品探究
    (一)摄影器材的选择
        1.相机
        2.镜头运用
    (二)吴家林摄影作品分类解读
        1.黑白胶片的影调控制
        2.吴家林的“视觉符号”
        3.前卫的人道主义
        4.纪实与超现实
        5.观看视角与纪实表达
    本章小结
三、笔者在纪实摄影创作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
    (一)对创作主题的选择与思考
    (二)吴家林摄影艺术对笔者创作的启发与影响
        1.吴家林摄影艺术对笔者的启发
        2.笔者纪实摄影的创作实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访谈吴家林(录音整理)

(2)存在主义视域下奉俊昊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奉氏”电影与存在主义的关联
    第一节 存在主义哲学概述
    第二节 存在主义思潮对奉俊昊的影响
    第三节 “奉氏”电影中的存在主义表征
第二章 被物化的悲剧:“奉氏”电影的存在主义叙事
    第一节 悲情寓言的主题选择
    第二节 黑色孤寂的人物刻画
    第三节 介入反抗的情节安排
第三章 他人即地狱:“奉氏”电影的存在主义视听
    第一节 焦虑的视觉镜头设计
    第二节 惶恐的画面空间建构
    第三节 怪诞的音效声音设置
第四章 选择的责任:“奉氏”电影的存在主义审美
    第一节 直面虚无的反乌托邦
    第二节 探求价值的反类型策略
    第三节 存眷苦闷的黑色幽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选题依据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注释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注释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注释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注释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美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概念界定与总体概况
    第一节 “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总体概况
第二章 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边缘人群、小人物为核心的现实主义题材
    第二节 离散化的叙事特征
    第三节 贴近纪实的视听特征
    第四节 还原生活本色的表演风格
第三章 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美学之殇
    第一节 主题:囿于精英视角的现实批判
    第二节 人物:单薄狭隘的形象成见
    第三节 叙事:淡化叙事割裂主题表达
    第四节 视听语言:过犹不及的长镜头迷狂
    第五节 表演:被轻视的重要环节
第四章 试寻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的另一条表达路径
    第一节 理论联系实际,破除自我欣赏的轮回
    第二节 与大众立场结合,贯彻现实批判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内容结构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2.1.1 发展简述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5.4.1 鼓励百家争鸣
        5.4.2 鼓励百花齐放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一、研究内容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一、社会写实主义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三、纪实美学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语料描述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性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新媒体军事新闻报道研究综述
    2.1 新闻研究的语言转向
    2.2 新闻价值的话语建构
    2.3 新闻语篇意识形态的批评研究
    2.4 新媒体语境下的外军网站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3.1 多模态研究之理论与应用
        3.1.1 理论基础: 多模态话语分析
        3.1.2 研究方法: 多模态语料库
        3.1.3 实践起点: 图像的分类与功能
    3.2 多模态研究之适用框架
        3.2.1 视觉语法框架
        3.2.2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型
        3.2.3 语类多模态分析框架
    3.3 图文关系影响下的多模态意义建构
        3.3.1 独立化: 锚定、说明和接递
        3.3.2 整体化: 再现、互动和构图
        3.3.3 逻辑化: 互补、衔接与连贯
        3.3.4 层级化: 一致与冲突
        3.3.5 专业化: 学科性与专门化
        3.3.6 图文关系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3.4 评价系统与多模态评价建构
        3.4.1 评价系统的理论发展
        3.4.2 视觉评价系统的发展
        3.4.3 参照新闻价值的评价建构
    3.5 再语境化与多模态语境建构
        3.5.1 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
        3.5.2 符号建构语境的方式与特征
        3.5.3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的再语境化模式
        3.5.4 与大数据结合的再语境化研究
    3.6 符码理论与多模态知识建构
        3.6.1 符码理论中的语义观
        3.6.2 知识、知者与积累式学习
        3.6.3 知识社会学与功能语言学的合作
        3.6.4 网络军事新闻报道建构理想的知识和知者符码
    3.7 图像的语篇建构和知识建构综合模式
第四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像再语境化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4.1 合成图像再语境化对主题和评价的强化
        4.1.1 图像的基本意义与功能
        4.1.2 语境对图像的意义与评价建构的影响
        4.1.3 语境对图像知识建构的影响
    4.2 信息图示再语境化对知识的建构与强化
        4.2.1 信息图示的形式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结构
        4.2.2 信息图示的内容适应语境: 改变知识内容与形式
    4.3 基于大数据的再语境化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图文协商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5.1 人物新闻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5.1.1 人物图像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5.1.2 人物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5.1.3 人物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5.1.4 人物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5.2 武器装备图像中意义、评价和知识建构
        5.2.1 武器装备图像的意义建构与隐性评价
        5.2.2 武器装备图像中的显性与隐性评价
        5.2.3 武器图像新闻意义资源与知识建构
        5.2.4 武器装备图像新闻的评价建构
    5.3 小结
第六章 美国国防部网站新闻报道页面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1 美国国防部网站主页的语篇和知识建构
        6.1.1 主页基础元素及布局的意义与评价建构
        6.1.2 主页作为语篇的知识建构
        6.1.3 小结
    6.2 “坚定决心行动”军事行动特别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2.1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语义与知识结构
        6.2.2 图像与文字的概念意义冲突
        6.2.3 图像与文字的人际意义互补
        6.2.4 图像与文字的语篇意义整合
        6.2.5 新闻特别报道索引中的评价与知识建构
        6.2.6 小结
    6.3 “年度相册”以图像为核心新闻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3.1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不同页面元素布局对语篇建构的影响
        6.3.2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6.3.3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的语篇建构
        6.3.4 两则图像新闻报道中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6.3.5 小结
    6.4 “退伍军人纪念日”纪念活动综合报道的语篇与知识建构
        6.4.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的语篇建构
        6.4.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的语篇建构
        6.4.3 两则综合新闻报道中语篇与知识建构模式对比
        6.4.4 小结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网页截图
    附录1.1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前主页
    附录1.2 2018年10月美国国防部网站改版后主页(2018年10月12日及近期)
    附录1.3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4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发布新闻索引页面
    附录1.5 “坚定决心行动”特别报道中的新闻报道正文页面
    附录1.6 国防部网站“特别报道”栏目索引页面
    附录1.7 2017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8 2018年度相册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9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0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主页
    附录1.11 “Our Story”(我们的故事)报道页面
    附录1.12 “72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2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3 “73nd D-Day and the Invasion of Normandy”(纪念诺曼底登陆73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4 “74th Commemoration of D-Day”(纪念诺曼底登陆74周年)特别报道主页
    附录1.15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5”2015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6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6”2016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7 “Women's History Month 2017”2017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1.18 “2018 Women's History in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8年的“女性历史纪念月”特别报道
附录二 部分相册图文整理
    附录2.1 2017退伍军人纪念日特别报道相册图像与其在页面显示的文字
    附录2.2 2018退伍军人纪念周报道“VETERANS WEEK: TOP PHOTOS”(退伍军人纪念周: 最佳摄影)图文列表

(8)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理论综述
        1.2.1 视觉文化理论综述
        1.2.2 传播符号学理论综述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新闻图像表意研究综述
        1.3.2 难民新闻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介绍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1.5 研究价值及创新
2.摄影与图像:作为符号表征的媒介
    2.1 图像反制:从复兴到霸权
    2.2 新闻与摄影:符号表征的媒介
        2.2.1 新闻:意义生产的实践
        2.2.2 摄影术:权力与规训的工具
    2.3 战争与灾难:新闻摄影的“宠儿”
3.符号与要素:难民图像的视觉构成
    3.1 视觉形象要素分类
    3.2 人物社会属性分析
        3.2.1 人物数量和身份
        3.2.2 主摄人物年龄、性别和情绪
    3.3 拍摄手法分析
    3.4 符号呈现分析
        3.4.1 主要场景符号
        3.4.2 主要人物符号
    3.5 镜头中的难民呈现
4.内涵与神话:难民图像的符号意指
    4.1 转喻+隐喻:人类思维的“双轴”运作
    4.2 意指实践:符号意义的生成过程
        4.2.1 直接意指(denotation):ERC
        4.2.2 含蓄意指/涵指(connotation):(E1R1C1)R2C2
        4.2.3 元语言(meta-language):E1R1(E3R3C3)
        4.2.4 神话系统(myths):((E1R1C1)R2C2)R3C3
    4.3 符号意指的修辞属性
        4.3.1 隐喻:涵指的相似关系
        4.3.2 转喻:涵指的相关关系
    4.4 难民图像的内涵建构
        4.4.1 难民受难主题
        4.4.2 人道主义援助主题
        4.4.3 难民管控主题
5.场域与语境:难民图像的意义赋值
    5.1 互文语境:构建图像释义规则
        5.1.1 语图互文:“锚定”图像释义边界
        5.1.2 图像互文:激活图像间视觉联想
    5.2 情景语境:搭建图像释义场域
    5.3 文化语境:提供共享的文化符码
6.研究结论与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荷赛奖中呈现的难民事件统计表
附录二:1955-2018 年荷赛奖难民图像作品统计表
附录三:难民图像统计量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代经验的现实观照
    1.1 多元思潮的角力与交合
        1.1.1 伤痕反思的人性复苏
        1.1.2 反精英的乡土回归
        1.1.3 改革大潮的寻根之道
    1.2 时代同步的题材尝试
        1.2.1 城乡爱情的初步体验
        1.2.2 商业传奇的戏剧趣味
        1.2.3 消费时代的守艺之困
    1.3 个体意识的成长仪式
        1.3.1 族群经验下的成人涅盘
        1.3.2 反叛与抗争中的自我救赎
        1.3.3 理想人格的自省与重塑
第二章 乡土西部的意识“绵延”
    2.1 乡土文化“集体无意识”
        2.1.1 族群归属的原始印记
        2.1.2 “乡土中国”的意识启蒙
        2.1.3 语境多元的乡土表征
    2.2 吴天明的乡土情结
        2.2.1 农耕影像中的诗性乡土
        2.2.2 形象塑造下的乡土典型
        2.2.3 民俗审美中的乡土意象
    2.3 时代风云下的乡土变革
        2.3.1 城乡文明的对峙与冲突
        2.3.2 价值取向的伦理自觉
        2.3.3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第三章 揭橥多维“人性”的影像叙事
    3.1 西北群像与文化隐喻
        3.1.1 代代相继的父式寓言
        3.1.2 因循守旧的观念桎梏
        3.1.3 抗争与屈从的心理定势
        3.1.4 苦中作乐的卓绝意志
        3.1.5 真善美的人格结构
    3.2 爱与美的女性谱系
        3.2.1 爱与美的人格符号
        3.2.2 意识主体的复杂呈现
        3.2.3 理想化的女德守望
    3.3 卡里斯马的现世神谕
        3.3.1 卡里斯马的化身
        3.3.2 卡里斯马形象群
第四章 现实主义的诗意美学追求
    4.1 文化西部的诗意纪实
        4.1.1 意味隽永的真实追求
        4.1.2 现实西部的诗意审美
        4.1.3 人道主义的理想坚守
        4.1.4 西部纪实的审美经验
    4.2 现实主义美学的变革呈现
        4.2.1 文化表象的继承与重塑
        4.2.2 文化观念的冲突与融合
        4.2.3 价值选择的困惑与彷徨
第五章 文化地理与吴天明电影生产
    5.1 地缘“基因”与主体性结构
        5.1.1 苍石黄土的尊严礼赞
        5.1.2 田园藩篱的人生寓言
        5.1.3 关中秦风的文化余晖
        5.1.4 楚蜀风韵的傲骨柔情
    5.2 城市异托邦的二元印象呈现
        5.2.1 作为理想彼岸的城市
        5.2.2 作为深渊之境的城市
    5.3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交锋
        5.3.1 敏锐包容的问题意识
        5.3.2 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第六章 吴天明电影创作的综合审视
    6.1 吴天明导演艺术的整体风格
        6.1.1 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
        6.1.2 多元文化价值的思想震颤
        6.1.3 叙事母题的审美演进
        6.1.4 坚定的人民性立场
    6.2 吴天明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不足之处
        6.2.1 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的失真
        6.2.2 戏剧手法的生硬
        6.2.3 凝视传统的思维局限
        6.2.4 价值意识的主观倾向
结论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理论篇
    第一章 叙事伦理研究内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叙事伦理研究的可能性及其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定位
        第一节 电影叙事学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电影伦理(道德)批评的超越
        第三节 中国电影伦理学的提出
        第四节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的终极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影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第一节 伦理学方法
        第二节 “故事伦理”与“叙述伦理”两分法
        第三节 修辞(关系)伦理研究法
        第四节 比较研究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影叙述伦理
        第一节 电影叙事时间与伦理
        第二节 电影中视点的伦理
        本章小结
下编 批评篇
    第五章 电影自身的启蒙
        第一节 巴赞电影理论的引进与误读
        第二节 “真实”作为一种伦理
        第三节 人道主义的伦理诉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治启蒙:伤痕与反思
        第一节 革命伦理的余绪
        第二节 日常生活伦理叙事
        第三节 “伤痕电影”叙述伦理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启蒙:改革的伦理正当性
        第一节 道德完美的改革者
        第二节 带污点的改革者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人的启蒙:主体意识的觉醒
        第一节 “潘晓问题”与《沙鸥》
        第二节 “我该如何生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文化启蒙: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家族伦理的反思
        第二节 叙事价值的迷茫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启蒙的余绪:王朔电影
        第一节 亵神的幽默
        第二节 要求平庸(非崇高)的权利
        第三节 过度浪漫的个人主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注“镜头人道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家林摄影艺术理念探究[D]. 桂歆瑜.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存在主义视域下奉俊昊电影研究[D]. 钟智.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4]当下国产纪实风格艺术电影美学辨析[D]. 仲昭阳.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7]美国国防部网站军事新闻报道中图像的知识建构模式与功能 ——功能语言学与知识社会学视角[D]. 王炜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8]难民图像的符号构成及表意研究 ——以荷赛获奖作品为例[D]. 朱思良. 暨南大学, 2019(02)
  • [9]乡土·人性·诗意·现实 ——吴天明电影艺术研究[D]. 杨欣. 西北大学, 2019(01)
  • [10]理论与批评 ——中国电影叙事伦理研究(1978-1989)[D]. 赵文国.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关注“镜头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