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

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

一、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刚,王占仁[1](2018)在《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科学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这一重要论断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从理论价值上来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从社会价值上来讲,有助于我们结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一步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从实践价值上来讲,有助于高校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

张帆[2](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崔璐[3](2014)在《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等发面的问题,时代迫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才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体,科学与教育资源作为战略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了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强国战略理论认识、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顺应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迫切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进行规律性认识。但是自近代自然科学发迹以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巨大作用,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在自然科学方面,而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性的研究文献十分稀缺。国外学者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性进行探索,强调成果产出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展开学术争论,形成了成果产出与年龄“正相关”,“负相关”以及“非关联”三种观点。通过定量研究构建出模型来描述成果产出与年龄的关系,总结出三种曲线形状:单峰型、双峰型以及直线型,并得到了不同的峰值年龄数据。为进一步诠释定量研究出现的结论,国外学者从人才个人成长机理以及外部影响因子等不同视角进行理论分析,构建出能够诠释实证现象的理论模型。国内学者主要从理论及经验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总结,分析人才成长的阶段性、过程性特征,以及影响人才成长的3个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学科因素。对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现象的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1985年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以及1990年的增补卷为数据信息主要来源。另外,《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名人录》,“谷歌学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源为模糊或不安全信息提供佐证。样本数为1391个。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包括成果产出年龄的分布,成果时间序列分布和成果空间分布。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果产出的年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规律,总体上,峰值年龄为41岁。按世纪划分,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峰值年龄总体上呈现递减的趋势。按人文社会科学13个主要学科划分,文学人才成果的峰值年龄为36.8岁,经济学38.4岁,心理学38.8岁,哲学与艺术均为39.1岁,社会学39.9岁,政治学40.9岁,宗教学41。3岁,语言学41.4,人类学41.6岁,历史学、考古学与法学人才的峰值年龄较大,分别为43.2岁、44.2岁与44.3岁。峰值年龄也就是成果产出的“最佳年龄”,仅说明人文社会科学家群体落在这个年龄区间时,做出成果的可能性较大,但绝对不代表处于该区间的所有人,都一定能做出成果来。在15世纪至20世纪末的时间序列里,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存在30年一次超长涌现的现象,这个时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成果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载体,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超常涌现表征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高峰期,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存在30年的繁荣周期。15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强国在英、意、法、德、美五国之间产生了8次转移,转移过程的模式概括为3种:一国独强式、两国角逐式和多国交替式。随着国家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竞争的不断激烈,人文强国呈现出3个特点:(1)取得人文强国地位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有成果数量上的绝对优势。(2)强盛期维持的时间呈缩短趋势,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空间转移频率加快。(3)从15世纪至20世纪末,人文强国人文社会科学家数平均值随时间呈现指数增长态势。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相互依存的偶然、或非偶然因素影响,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现象的分析十分复杂。因此从逻辑的合理性层面来看,由于人类心理和生理随着年龄的变化呈现不同时期的特点,创造力具有“最佳时期”,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化,学术研究效率的提高,创造力实现所需的积累时间变短,进而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即成果年龄峰值也不断的前移,呈现越来越年轻的趋势。然而,各学科的分化发展程度不同,又造成了各学科人才成果创造峰值年龄的差异。一代代青年人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范式转换带来成果大量涌现的繁荣期,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代际繁荣的现象,但是动乱的社会环境,导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低谷。教育中心是人文强国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教育中心的转移导致人文强国的转移。

尹玉吉[4](2009)在《论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兼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箭教授商榷》文中认为我国已于2006年7月设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这一举措恰逢其时、深得人心,尤其得到了全国社会科学界的大力拥护,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然而,仍有个别人反对,张箭教授就是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反对者。我们认为,反对者的观点是站不住的。

刘文霞,王武[5](2005)在《论新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兴起,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方法、观点将在更深层次上相互引用和渗透。

郭兆昆[6](2005)在《高校学报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同时特别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

逄锦聚[7](2005)在《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进[8](2004)在《努力繁荣发展重庆人文学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

卫兴华[9](2004)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文中研究表明一、党中央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采取的新战略举措近三年来,党中央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重要指导思想,举行了专门工作会议,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概括地说,中央实施了前所未有的三步战略举措,得到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热烈拥护与响应。这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

冯石岗[10](2004)在《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作用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是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科学文化文明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科学文化文明由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构成,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驱动器和活的灵魂。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先导,处于人类文明的核心地位,对其他文明发展具有决定性反作用。本论文旨在说明,树立大科学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论文首先阐述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科学中心转移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说明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研究尚属空白。然后,通过对科学发展嬗变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认真考察,得出结论:“合――分――合”是两大科学历史发展的总轨迹和总趋势。为了客观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内在结构,进而探讨其中心转移规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遴选出六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考察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实力测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考察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的基本轨迹。经考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确有中心转移现象,从古至今形成过11个中心区:它们是古代社会的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阿拉伯;近代以来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本论文将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规律与自然科学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转移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1、哲学社会科学是其他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先导;2、哲学社会科学对其他文明中心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反作用;3、哲学社会科学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4、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对于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论文提纲范文)

(1)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科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真领会和系统把握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理论价值
    (一) 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内涵丰富
    (二) 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哲学社会科学具备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广泛的价值影响
二、深刻剖析和全面认识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社会价值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人类历史发展是统一的
    (二) 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与中国伟大实践是统一的
    (三) 哲学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体现在育人育才上是高度统一的
三、准确定位和积极探索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实践价值
    (一) 立德树人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
    (二) 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理想模式
    (三) 结合高校实际是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功能的有力保证

(2)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1.3 研究应用价值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人文素质
        2.1.2 人文素质教育
        2.1.3 指标体系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2 理论基础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思路
        3.1.1 掣肘的根源
        3.1.2 转轨的捩点
        3.1.3 困境的消弭
    3.2 技术路线
        3.2.1 准备阶段
        3.2.2 执行阶段
        3.2.3 完成阶段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架构
        4.3.1 建构指标体系
        4.3.2 指标体系调查
    4.4 研究工具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4.5 资料处理
        4.5.1 数据处理
        4.5.2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4.7 讨论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5.1.1 研究目标
        5.1.2 研究内容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研究架构
        5.3.1 自变量
        5.3.2 中介变量
        5.3.3 因变量
    5.4 研究假设
    5.5 研究工具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5.5.3 研究工具检验
    5.6 资料处理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6.2 卡方检验
        5.6.3 t检验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5.6.6 信度分析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5.7 结果与分析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8 讨论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6.5.1 一个理念
        6.5.2 二种联动
        6.5.3 三类体系
        6.5.4 四项建设
7 综合讨论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8 研究结论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理论基础、结构框架和数据采集
    3.1 理论基础
    3.2 研究框架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成果年龄的对数正态分布
    4.1 人文社会科学总体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统计描述
    4.2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时期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统计描述
    4.3 人才成果年龄分布的峰值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成果年龄对数正态分布
    5.1 数学模型与统计方法
    5.2 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文学与艺术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
    5.3 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宗教学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
    5.4 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人才成果年龄分布拟合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超常涌现的周期性
    6.1 ARIMA模型简介
    6.2 ARIMA模型的拟合过程与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15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强国的空间分布
    7.1 人文强国的概念
    7.2 五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人数统计
    7.3 人文强国的兴衰模式
    7.4 人文强国空间转移轨迹
    7.5 人文强国的竞争力与赶超速度
    7.6 人文强国绝对人文社会科学家数平均值的指数增长
8 统计结果解释
    8.1 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分布统计结果解释
    8.2 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人才年龄分布结果解释
    8.3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周期统计结果解释
    8.4 人文强国空间分布统计结果解释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论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兼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箭教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箭立场有些“左”
    (一) 张箭用左的思维和过时的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 张箭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二、张箭轻视了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家
    (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 张箭轻视社会科学的观点站不住脚
    (二) 我国社会科学的历史功绩证明社会科学不容轻视
    (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党对社会科学极为重视
    (四) 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意义重大
三、张箭不清楚我国社会科学院士问题的研究历史
    (一) 张箭不清楚目前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的建设史实
    (二) 张箭对我国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由来不清楚
四、张箭反对设立社科院士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一) 社会科学的阶级性、民族性、政治性是其科学性的体现
    (二) 学术争鸣是学术健康发展、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 不能用不可知论来否定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社会科学不拒绝领导人
    (四) 时效性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别
    (五) 技术问题不能成为设立社会科学院士制度的障碍
    (六) 在公平问题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难说谁更公平
    (七) 关于“违规失范”问题,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难说谁更公平
    (八) 成果的形式不应该是问题
    (九) 张箭还有一些其他奇谈怪论
五、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士 (或者学部委员) 制度恰逢其时

(5)论新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0)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作用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为什么必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1.3 为什么今天我国强调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1.2 论文选题、主研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论文选题: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探索
        1.2.2 主研内容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科学中心转移研究现状分析
    2.1 自然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
    2.2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现状
    2.3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研究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学嬗变规律及其融合趋势探索
    3.1 科学及其发展阶段
        3.1.1 什么是科学
        3.1.2 科学的发展阶段
    3.2 科学嬗变的基本规律
        3.2.1 科学的产生——两大科学同宗同源――“合”而不同
        3.2.2 科学的历程——两大科学交替领跑――“分”而不离
        3.2.3 科学的发展――两大科学趋向融合――“合”和发展
    3.3 两大科学的融合趋势
        3.3.1 两大科学融合的根据
        3.3.2 两大科学融合的必然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分类与哲学社会科代表学科遴选
    4.1 哲学社会科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4.1.1 科学分类
        4.1.2 哲学社会科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和内容
    4.2 哲学社会科学
        4.2.1 “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概念的最早形态
        4.2.2 “哲学社会科学”概念何以成立
    4.3 哲学社会科学代表学科的遴选
        4.3.1 为什么采用“代表学科”而非全部学科
        4.3.2 遴选代表学科的原则和标准
        4.3.3 主要代表学科的遴选
    4.4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4.4.1 哲学社会科学代表学科体系结构图
        4.4.2 体系结构图说明
    4.5 哲学社会科学代表学科
        4.5.1 经济学
        4.5.2 政治学
        4.5.3 文学艺术
        4.5.4 教育学
        4.5.5 管理学
        4.5.6 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度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的实力模型
    5.1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研究起步晚的原因分析
    5.2 哲学社会科学实力测度模型
        5.2.1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研究遇到的主要难题
        5.2.2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必须有所创新
        5.2.3 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实力测度模型
    5.3 以测度哲学中心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规律探索
    6.1 代表学科中心转移研究
        6.1.1 经济学中心转移研究
        6.1.2 政治学中心转移研究
        6.1.3 文学艺术中心转移研究
        6.1.4 教育学中心转移研究
        6.1.5 管理学中心转移研究
        6.1.6 哲学中心转移研究
    6.2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
    6.3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转移说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心发展中的作用
    7.1 人类文明中心转移
        7.1.1 各种文明中心转移过程
        7.1.2 人类文明中心转移
    7.2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与其它文明中心的关系
        7.2.1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与自然科学中心的关系
        7.2.2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关系
        7.2.3 哲学社会科学中心与世界政治中心的关系
    7.3 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文明中心转移中的巨大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所做工作总结
    8.2 问题和不足
    8.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以来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科学价值[J]. 王子刚,王占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15世纪以来世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年龄与成果的时空分布研究[D]. 崔璐.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4]论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制度——兼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箭教授商榷[J]. 尹玉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 [5]论新世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J]. 刘文霞,王武. 湖湘论坛, 2005(05)
  • [6]高校学报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A]. 郭兆昆. 和谐·文明·发展·进步——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3), 2005
  • [7]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J]. 逄锦聚. 求是, 2005(04)
  • [8]努力繁荣发展重庆人文学科[J]. 吕进. 重庆社会科学, 2004(S1)
  • [9]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和新机遇[A]. 卫兴华.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 2004
  • [10]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中作用的探索[D]. 冯石岗. 天津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