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

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

一、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粤桂[1](2020)在《支持Web直播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随着4G、5G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流媒体技术需求日益增多。视频监控是流媒体技术传统的应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消费市场有着广泛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头、流媒体服务器以及客户端组成。目前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头主要基于RTSP协议传输实时视频。视频监控客户端一般是基于特定操作系统的API开发,在i OS、Android、Windows等系统中分别开发一个客户端,开发和维护成本较高,用户体验不佳。Web网页版本的客户端通常需要安装插件,插件的安全性和兼容性还有待提高。随着前端摄像头输出音视频格式的标准化和HTML5前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无插件的Web客户端,能够解决跨平台性和兼容性,降低企业的开发和部署成本,提升用户体验。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Muduo网络库设计并实现了协议转换流媒体服务器,它能够将网络摄像头上传的RTSP/RTP协议流媒体转换成WS-FLV、HTTP-FLV、HLS、Web RTC协议流媒体。(2)将P2P的Web RTC改进成适合B/S架构的流媒体服务器,分析并移植了Web RTC拥塞控制算法,保证Web RTC实时视频传输质量。(3)结合Media Source Extensions和RTCPeer Connection等HTML5技术设计并实现了Web播放器客户端,支持播放WS-FLV、HTTP-FLV、HLS、Web RTC协议的码流。(4)基于Hi3520D和Muduo网络库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支持RTSP协议的嵌入式网络摄像头系统。最后,本文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单元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表明,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基本功能,在不同操作系统的浏览器上能播放实时视频且具有较好性能。

刘昌新[2](2020)在《高速公路养护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城市经济与规模的日益增长,高速公路作为主要交通运输途径发展迅速。为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运行,对其进行定期养护至关重要。目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主要存在施工作业地点分散、施工安全管理难、交通管制难、养护巡查作业车辆调度效率低等问题。为实现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效监管及养护管理的提质增效,保障高速公路养护路段畅通安全,亟需设计一套功能完善的信息监控管理系统。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甘肃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现状,结合养护管理工作需求,设计了一套集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监控管理系统。在文中首先详细分析了系统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基于RTP的H.264视频编码和传输方案,并对系统平台级联对接、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性功能进行设计说明。同时对系统软件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设计分析。最后论述了主要设备的部署实施情况,并使用监控管理客户端软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速公路养护监控系统的设计部署运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套系统实现了对高速公路运行状况、养护施工工作状况、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控,满足了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及应急调度指挥的远程监控管理,显着地提升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朱辰[3](2019)在《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分享服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终端的普及已成为人们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内容会在不定的时间内被分享到不同终端,因此流媒体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过程中用户体验的好坏。终端用户要想获得内容分享,就需要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再通过解码过程,将传输数据传送到终端。因为无线传输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终端播放质量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因此,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让终端能够接受到较为满意的数据,故需要一个机制对网络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本论文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对流媒体系统进行研究,以寻求适时的调整方案。通过终端对传输参数的反馈,对发送环节中的速率、码率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当前变化,从而保证用户流畅的体验感。最后形成一个基于Dss框架结构的流媒体系统,包括流媒体服务器和终端。因此,流媒体服务器是流媒体应用系统的基础,也是主要性能体现,这些都取决于媒体服务器的性能和服务质量。通过RTSP、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现对终端的传输。RTSP是用来控制声音或影像,并允许同时多个串流需求控制。RTP作为一种传输协议是通过控制数据流来负责管理当前应用进程之间的传输质量交换控制信息,从而获得数据分发质量的反馈信息,并与其它传输协议一起控制拥塞和流。作为RTP传输协议的部分功能,它为数据包的有效传输提供安全的平台。终端主要的工作为接受数据、反馈网络情况、解码数据。终端通过使用JRTPLIB库实现服务端和终端通讯。FFMPEG开源库实现了解码流数据。因此通过在安卓系统上对FFMPEG开源框架的使用,让显示功能得以实现。最终经过反复的实验,通过对机制的调整可以很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状况,保证了终端的数据流接收和显示。

梁文博[4](2019)在《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同时,流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促成了现代远程教育对资源共享的优势,这也为解决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实现更公平的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RTP/RTCP协议、多slice编码数据传输技术、拥塞控制技术及流媒体数据缓冲等技术,提出一种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流媒体技术与远程教育的有效融合。采用海思Hi3531A作为核心处理器的嵌入式服务架构,实现了身份验证登录模块、控制台模块、实时数据采集模块、互动教学模块、信息存储模块以及通信传输核心模块。通信传输核心功能采用基于RTP/RTCP协议的具有QoS保障功能的实时传输技术,首先应用多slice编码并实现AAC-LC音频和H.264视频编码数据RTP封装的方式来减小数据量的传输。其次为提供更好的QoS保障功能,提出镜面伸缩策略以及改进的RAP拥塞控制策略,并将两种策略相结合,同时基于RTCP协议完成对QoS的实时监测。最后为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及确保数据解码顺序的正确性,在接收数据时完成自定义排序缓冲区的建立。测试结果表明嵌入式系统可以提供有效的流媒体实时传输功能,且在网络状况不良的情况下,能保障音视频传输的服务质量,降低延时,减小丢包率。该远程教育嵌入式系统良好的解决了异地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可推广性。

胡劲松[5](2019)在《远程视频巡检系统设计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远程视频巡检领域中,得益于嵌入式技术、图像压缩编码技术以及4G无线网络技术的逐步应用,人们对巡检系统小型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流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传统视频巡检系统中自适应传输机制的缺乏将使得流媒体的传输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具备向适应传输控制的高效率、高智能化的远程视频巡检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4G无线网络的远程视频巡检系统,并重点对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和其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介绍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及相关软硬件平台的设计与搭建工作,重点完成了对前端巡检设备以及巡检客户端的应用软件设计。其次,针对客户端视频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丢包对视频传输质量的严重危害。同时,文章还对采用传统基于量化参数调节的码率控制方法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额外引入延时抖动作为网络状况判断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码率控制机制,并给出了其在视频巡检系统中的应用方案。最后,本文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在不同信道环境下对系统自适应传输效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相较于传统基于量化参数调节的码率控制方法,搭载改进自适应码率控制机制的系统在模拟带宽受限环境下,丢包率分别降低了约35%(空载)和19%(加入TCP负载),平均带宽利用率分别提升了约5.6%(空载)和6.6%(加入TCP负载)。而在4G互联网环境下经多次实验测试,系统丢包率基本可维持在3%以内的较低水平,从而证明了新的码率控制机制在保证巡检视频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高育滨[6](2019)在《基于NAT穿越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流媒体技术日益重要。如今,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直播、短视频等众多领域。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网络传输。P2P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网络传输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P2P方式不需要经过服务器转发,直接端对端传输,减轻了服务器压力,降低了时延,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IP地址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ETF提出了NAT技术。NAT技术通过将内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暂时解决了IP地址不够用问题,但是NAT将内网主机隐藏起来,限制了P2P通信。由于现有的NAT穿越方案存在对称型NAT穿越成功率不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该方案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对称型NAT的穿越成功率,特别是端口受限锥型-增量对称型、端口受限锥型-随机对称型、增量对称型-增量对称型、随机对称型-增量对称型和其他类型-恒等对称型场景下的成功率;2.针对不同网络采用相应的策略,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3.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在高负载NAT下仍有较高的成功率;4.与传统STUN协议中的NAT类型探测流程不同,本方法中STUN服务器只需要1个IP地址。本文在嵌入式ARM和PC上分别实现了新的NAT穿越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的NAT穿越方案具有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新的NAT穿越算法的流媒体传输系统,将NAT穿越算法移植到网络摄像头应用中,基于N32926处理器实现一个支持广域网P2P传输的网络摄像头系统。该系统由广域网的P2P控制服务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摄像头以及远程视频浏览客户端组成。借助P2P控制服务器,视频浏览客户端通过NAT穿越,访问NAT设备后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浏览客户端支持P2P通信方式,可以在大部分网络拓扑下直接访问网络摄像头,实时浏览远程监控视频。

潘引[7](2014)在《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媒体音频视频编码技术和互联网的网络传输能力的不断发展,基于这两种技术的流媒体技术也得以快速的发展,应用日益广泛。在视频监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体育赛事实时转播等领域都离不开流媒体技术。编码压缩效率更加高效的多媒体编码标准的实现,4G移动高速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和传统Internet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大,多媒体数据的网络传输的数据包丢失率会进一步减小,且网络延时也会有所降低,这样流媒体技术将会能够提供更好的视频画质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流媒体技术相关的网络传输协议包含有苹果公司针对公司的iPad等产品设计的HLS协议、Adobe公司的RTMP和RTMFP协议和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本文对这些协议进行了介绍,对RTP协议详细的介绍了 RTP数据包的封装格式,并以H.264编码的视频数据为例描述了如何将多媒体数据打包进RTP数据包。多媒体编码技术作为流媒体技术的另一个关键技术,本文也对它进行了介绍,并以MP3文件为例讲解了如何从多媒体数据帧中获取有用的编码信息。开源项目Live555采用RTP/RTCP,RTSP协议进行多媒体数据传输,它支持众多的多媒体编码标准,易于扩展。本文描述了 Live555从获取数据到发送数据的整个流程,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个服务器,扩展了Live555对本地文件作为输入源的限制。最后的测试表明设计的服务器工作稳定,转发出去的多媒体数据客户端播放画面清晰音质好。本文对于如何进行多媒体数据的流式传输具有借鉴意义,并可以加以扩展,以支持不同的多媒体数据输入源。

周齐[8](2011)在《基于RTP的流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不仅通过互联网浏览图文信息,还要实时浏览内容更加丰富的音视频。因此,流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网上广播、电影播放到远程教学以及在线的新闻网站等都用到了流媒体技术。最近几年,IPTV的大力推广,让流媒体技术走入了千家万户。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流媒体传输协议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RTP/RTCP的嵌入式实时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案,并进行了前期研制工作。论文首先深入分析了RTP协议,详细阐述了RTP和RTCP协议的特点、数据包的格式和数据交互过程;然后根据协议和系统的使用需求提出了对整个系统功能设计和模块划分。系统可以划分为传输模块、RTP和RTCP交互模块以及数据控制模块,分别与上层应用和底层网络套接字相连接。接着给出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途径,对系统软硬件平台、初始化过程、RTP/RTCP的数据结构和接受发送、会话管理等进行了实现。最后,设计并进行了各个关键功能的测试,在测试和调试中发现并解决了具体的问题,实现了基本的流媒体传输和控制功能。本系统实现了RTP协议所规定的相关内容,各个模块均采用ANSI C编程语言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系统上实现。相对于的以JAVA为基础的系统,该嵌入式流媒体传输控制系统代码执行效率高,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并且易于升级,能广泛应用于时下流行的各种嵌入式硬件系统中。

王玲玲[9](2011)在《IPTV视频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IP网络作为IPTV业务的电信运营网络载体,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服务质量QoS得不到很好保证、有效管理手段少,随着不断增加的网络用户和应用,网络负担沉重、网络性能下降,影响了用户体验效果。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质量QoE是IPTV业务成功发展和推广的关键所在,因此IPTV的视频质量监控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基于IPv6网络下的IPTV直播系统中的视频质量监控课题进行研究和设计。所设计的原型系统框架由视频采集端、复合传输子系统、IPv6网络、接收端和视频质量监控五部分组成。媒体服务器端将多路节目视频采集、复合成一路TS流对目标组播地址发出,在RTP会话中多路复合传输;接收客户端通过流分解及流标签选择解码播放观看节目流;播放过程中接收端中的视频质量监控Agent定期发送RTCP反馈控制信包,质量监控服务器端接收和分析反馈信息并向媒体服务器反馈,媒体服务器根据相应策略进行自适应调整、输出与反馈状况相适应的码流。视频传输对带宽、丢包率、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很高的要求,但IP网络可用带宽动态变化,数据分组丢失、时延和抖动无法预见,本文引入流媒体端到端传输控制技术努力提高系统的QoS。针对传统的实时流传输控制算法AIMD的不足——不能平滑发送端发送速率,本文设计了改进的直播实时流传输控制算法LBR-AIMD。该算法在各客户端加入Agent定期反馈控制信息,引入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平滑丢包率,把计算获得的丢包率与两个丢包率阈值比较,将网络状态分类为空闲、适中和拥塞,并根据分处各状态的接收端数目比例判断整体网络状况,媒体服务器端据此通过对节目码流调节使会话丢包率保持在正常丢包率的范围之内,接收带宽、时延和抖动性能得到改善。同时根据网络状态变化对传输控制周期也进行了调节。通过对原型系统的测试,直播系统客户端视频画面稳定、播放流畅,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对传输控制算法LBR-AIMD的测试表明,接收端“服务质量调节振荡”现象几率减少,比传统实时流式传输AIMD调节控制算法的性能有一定改进。论文最后对大型直播系统提高媒体服务器端对接收端反馈信息响应速度的RTCP分级反馈控制框架进行了讨论,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系统开发的进一步展望。

袁俊杰[10](2009)在《移动Flash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动漫产业的兴起,结合无线通信技术与矢量图形技术的手机动漫正逐渐成为无线增值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lash作为一种优秀的矢量图形格式,非常适合在移动网络中传输与播放,是手机动漫的主要呈现形式。目前移动Flash的网络应用产品大多是离线或顺序传输播放的,而没有采用实时流媒体技术,由于移动网络的高丢包率、高延时等特性使得其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保证Flash在移动网络中高效稳定地传输播放,本文主要对移动Flash流媒体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分组封装策略、传输协议、拥塞控制以及率平滑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Flash流媒体文件格式、音视频帧结构,提出一种Flash文件的解析方法以及Flash音视频的RTP封装策略,保证了一定的丢包容错能力,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降低了接收端的解析复杂度。(2)通过分析目前标准的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研究提出一种针对Flash流媒体的实时传输协议。新协议去除了标准协议中不必要的功能,重新设计了一些域,并制定了RTCP分组的发送机制。实验表明,新协议提高了媒体数据的可用带宽,并有效控制了RTCP流的带宽占用。(3)针对目前拥塞控制算法无法准确判断移动网络拥塞状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网络的端到端拥塞控制算法。在接收端通过分组到达时间间隔判断丢包原因,统计并反馈分组丢失率、间隔抖动等QoS信息。在发送端通过分析反馈信息来判断网络状态,并基于二项式原理实现数据传输率的动态调整。新算法在有效避免网络拥塞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4)针对目前VBR视频率平滑算法无法兼顾平滑质量与时间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漏斗的率平滑算法,以达到视频的最佳平滑传输。新算法继承了最短路径平滑算法的思想,通过在率平滑模型中构建漏斗结构以实现最短路径的快速求解,有效消减了传输比特率波峰、降低了传输比特率方差,并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实现了一个移动Flash流媒体播放系统,实验结果表明Flash流媒体传输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支持Web直播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及介绍
    2.1 嵌入式平台相关技术
    2.2 流媒体传输协议相关技术
        2.2.1 RTSP
        2.2.2 Web RTC
        2.2.3 RTP/RTCP
        2.2.4 SDP
        2.2.5 HTTP-FLV/WS-FLV
        2.2.6 HLS
    2.3 浏览器播放平台相关技术
        2.3.1 Media Source Extensions技术
        2.3.2 Web RTC浏览器API
        2.3.3 Web Socket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HTML5的流媒体播放技术
    3.1 HTTP-FLV/WS-FLV协议转换
        3.1.1 RTP分包组包
        3.1.2 FLV格式转换
        3.1.3 fMP4格式转换
    3.2 HLS协议转换
        3.2.1 TS格式转换
        3.2.2 M3U8索引文件
    3.3 Web RTC协议转换
        3.3.1 Web RTC交互过程
        3.3.2 拥塞控制算法
        3.3.3 发送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4.1 系统功能
    4.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2.1 视频采集端架构设计
        4.2.2 流媒体服务器架构设计
        4.2.3 Web播放器架构设计
        4.2.4 系统工作流程
    4.3 Muduo网络框架
    4.4 嵌入式网络摄像头设计与实现
        4.4.1 视频采集模块
        4.4.2 视频编码模块
        4.4.3 RTSP服务器设计
        4.4.4 RTSP推流模块设计
    4.5 流媒体服务器设计
        4.5.1 流媒体服务设计意义
        4.5.2 视频流接收模块设计
        4.5.3 媒体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4.5.4 HTTP服务器设计
        4.5.5 Web Socket服务器设计
        4.5.6 Web RTC服务器设计
    4.6 Web浏览器播放器设计
        4.6.1 HTTP-FLV/WS-FLV播放器设计
        4.6.2 HLS播放器设计
        4.6.3 Web RTC播放器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功能测试
        5.2.1 嵌入式网络摄像头测试
        5.2.2 流媒体服务器测试
        5.2.3 Web播放器测试
    5.3 性能测试
        5.3.1 时延测试
        5.3.2 流媒体服务器性能测试
        5.3.3 浏览器播放器性能测试
        5.3.4 与Easy Dss的对比测试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高速公路养护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相关技术
        1.3.1 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发展
        1.3.2 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概述
    2.2 系统目标分析
    2.3 系统功能分析
    2.4 监控设备需求分析
    2.5 监控平台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系统架构设计
        3.2.1 总体设计
        3.2.2 系统总体架构
    3.3 视频编解码及传输设计
        3.3.1 视频编码设计
        3.3.2 视频解码设计
        3.3.3 视频传输设计
        3.3.4 视频自适应传输
    3.4 平台级联对接
    3.5 数据存储及安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4.1 系统软件逻辑架构
    4.2 系统软件功能模块
        4.2.1 视频浏览模块
        4.2.2 电子地图模块
        4.2.3 运维管理模块
        4.2.4 资源管理模块
        4.2.5 用户管理模块
    4.3 系统数据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5.1 设备部署
        5.1.1 前端监控设备的部署
        5.1.2 监控管理平台的部署
    5.2 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现存问题及改进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移动流媒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移动流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关键技术
    2.1 移动流媒体相关的分类
        2.1.1 视频点播
        2.1.2 视频直播
    2.2 网络传播的移动流媒体技术
        2.2.1 网络传播的流媒体控制协议
        2.2.2 流媒体传输的基本原理
    2.3 移动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2.4 ANDROID平台
    2.5 移动流媒体的关键技术
        2.5.1 对服务质量的控制
        2.5.2 统一的标准
第3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的自适应调整方案的研究
    3.1 移动流媒体控制协议方案和码流传输
    3.2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调整方案
    3.3 通过分布式系统实现转码功能
    3.4 移动流媒体系统实现架构
第4章 对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编译设计
    4.1 对移动流媒体系统的编译设计
    4.2 实现移动流媒体系统的模块
        4.2.1 分布式实时转码服务器
        4.2.2 流媒体服务器
    4.3 流媒体服务器关键技术的实现
        4.3.1 移动流媒体服务器的简介
        4.3.2 Dss开源流媒体服务器的设计过程
第5章 移动流媒体技术终端功能的实现
    5.1 终端系统功能的模块设计
        5.1.1 移动终端模块的相应功能
    5.2 关于网络传输部分的设计
        5.2.1 对会话控制流程的处理
        5.2.2 对数据的接收工作
        5.2.3 对RTCP网络的反馈处理
    5.3 对视频解码显示模块的设计
        5.3.1 对解码模块的设计
        5.3.2 对播放模块的部分设计
    5.4 对终端处理流程的设计
第6章 对移动流媒体的系统测试
    6.1 对首次接入码率的效果测试
    6.2 对自适应调整方案的效果测试
        6.2.1 不做任何机制上的调整
        6.2.2 对视频传输的速率进行调整
        6.2.3 对视频传输的动态视频码率和速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6.3 论文中提出的方法的效果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远程教育发展状况
        1.2.2 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
    1.3 论文结构安排
2 远程教育嵌入式系统分析
    2.1 远程教育嵌入式系统组网方案
    2.2 嵌入式系统结构设计
        2.2.1 硬件结构
        2.2.2 设备嵌入式服务架构
    2.3 本章小结
3 远程教育嵌入式设备的核心功能设计
    3.1 远程教育嵌入式设备开发环境
    3.2 登录模块的实现
    3.3 控制台模块的实现
    3.4 音视频采集模块的实现
        3.4.1 视频采集
        3.4.2 音频采集
    3.5 音视频教学模块的实现
        3.5.1 实时预览
        3.5.2 镜面伸缩
        3.5.3 发言功能
    3.6 流媒体存储模块的实现
    3.7 本章小结
4 远程教育通信传输核心功能设计
    4.1 嵌入式设备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传输模块
    4.2 嵌入式设备与服务端之间的实时传输模块
    4.3 RTP发送处理的实现
        4.3.1 多slice(片)编码
        4.3.2 AAC-LC音频数据和H.264 视频数据的RTP封装
        4.3.3 RTP数据的发送过程
        4.3.4 自适应拥塞控制策略
    4.4 RTP接收处理的实现
        4.4.1 RTP数据的接收过程
        4.4.2 排序缓冲区的建立
    4.5 基于RTCP的 QoS监测
        4.5.1 QoS参数计算
        4.5.2 RTCP包的传输时间间隔
    4.6 本章小结
5 实验与测试
    5.1 测试目的
    5.2 测试环境
    5.3 测试内容与分析
        5.3.1 基本功能测试
        5.3.2 终端网络的QoS保障测试
        5.3.3 网络测量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远程视频巡检系统设计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视频巡检系统的发展历程
        1.2.2 流媒体传输策略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开发平台搭建
    2.1 远程视频巡检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1 系统需求分析
        2.1.2 系统结构设计
        2.1.3 系统主要特点
    2.2 前端巡检设备硬件选型
    2.3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2.3.1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2.3.2 U-boot的配置与编译
        2.3.3 内核的移植
        2.3.4 根文件系统YAFFS2制作
    2.4 前端模块驱动移植
        2.4.1 CMOS摄像头驱动移植
        2.4.2 4G模块驱动移植
    2.5 本章小结
3 视频巡检系统应用软件实现
    3.1 视频图像采集
        3.1.1 V4L2概述
        3.1.2 基于V4L2的图像采集
    3.2 视频数据压缩编码
        3.2.1 H.264编码原理
        3.2.2 S5PV210硬件编码器
        3.2.3 H.264视频压缩编码
    3.3 视频无线传输的实现
        3.3.1 RTP/RTCP协议
        3.3.2 基于RTP协议传输视频图像
    3.4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3.4.1 服务器连接与认证模块
        3.4.2 视频功能模块
        3.4.3 客户端软件界面
    3.5 本章小结
4 自适应传输策略研究与应用
    4.1 自适应传输基本理论
        4.1.1 自适应传输基本原理
        4.1.2 自适应传输特性
        4.1.3 自适应传输要素
    4.2 影响视频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
        4.2.1 量化参数
        4.2.2 封包遗失
        4.2.3 GOP与MTU
    4.3 传统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
        4.3.1 基于模型的速率控制
        4.3.2 基于探测的速率控制
        4.3.3 传统自适应传输机制的不足
    4.4 自适应码率控制机制的改进
        4.4.1 基于量化参数调节的码率控制方法
        4.4.2 改进的视频自适应码率控制机制
    4.5 系统自适应传输应用方案设计
        4.5.1 基于JRTPLIB的传输控制
        4.5.2 系统自适应速率控制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功能测试
        5.1.1 4G模块连网传输测试
        5.1.2 巡检设备登录服务器测试
        5.1.3 客户端视频预览
        5.1.4 视频回放显示
    5.2 自适应传输效果测试
        5.2.1 测试方案及测试环境
        5.2.2 模拟带宽受限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5.2.3 4G互联网传输测试
        5.2.4 系统自适应传输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NAT穿越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流媒体传输相关理论基础
    2.1 流媒体协议
        2.1.1 RTSP
        2.1.2 RTP
        2.1.3 RTCP
    2.2 NAT技术介绍
        2.2.1 NAT的作用和原理
        2.2.2 NAT的分类
    2.3 STUN协议简介
    2.4 H.264格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改进
    3.1 新NAT穿越方案整体流程
    3.2 NAT类型探测阶段
        3.2.1 RFC3489的NAT类型探测
        3.2.2 新的NAT类型探测方案
    3.3 NAT穿越阶段
        3.3.1 端口受限锥型-端口受限锥型
        3.3.2 其他类型-开放型
        3.3.3 双方在同一NAT下
        3.3.4 端口受限锥型-增量对称型
        3.3.5 端口受限锥型-随机对称型
        3.3.6 增量对称型-增量对称型
        3.3.7 随机对称型-增量对称型
        3.3.8 其他型-恒等对称型
        3.3.9 其他型-IP受限锥型或完全锥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设计目标
        4.1.2 系统组成
        4.1.3 系统工作流程
    4.2 嵌入式网络摄像头设计与实现
        4.2.1 开发平台
        4.2.2 视频采集模块
        4.2.3 视频编码模块
        4.2.4 网络通信模块
        4.2.5 流媒体服务器
    4.3 视频浏览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4.4 NAT穿越模块
    4.5 流媒体框架与NAT穿越模块整合
        4.5.1 RTSP与NAT穿越结合
        4.5.2 RTP、RTCP与NAT穿越模块结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实验环境搭建
    5.2 NAT穿越流程测试
        5.2.1 端口受限锥型-增量对称型
        5.2.2 端口受限锥型-随机对称型
    5.3 性能测试以及结果分析
        5.3.1 NAT穿越成功率
        5.3.2 高负载下增量对称型穿越测试
    5.4 实际网络测试
    5.5 系统测试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流媒体技术研究现状
    1.3 流媒体发展
    1.4 本文主要工作
    1.5 本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流媒体相关技术
    2.1 多媒体编码标准
        2.1.1 音频编码技术
        2.1.2 视频编码技术
    2.2 流媒体传输协议
        2.2.1 HLS协议
        2.2.2 Adobe公司系列协议
        2.2.3 RTP/RTCP协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服务器设计分析
    3.1 需求分析
    3.2 服务器设计框架
    3.3 系统C/S模型设计
        3.3.1 RTSP协议
    3.4 RTP Header
    3.5 RTCP数据包
    3.6 H264视频RTP数据封装方式
        3.6.1 单一NALU打包方式
        3.6.2 FU-A打包方式
    3.7 Mp3音频格式介绍
        3.7.1 Mp3文件结构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器设计实现与测试
    4.1 状态管理
    4.2 数据输入模块
        4.2.1 FFMPEG数据结构
        4.2.2 FFMPEG API
        4.2.3 数据输入线程相关类
    4.3 RTP Module设计实现
        4.3.1 Live555整体框架
        4.3.2 Live555 H.264帧数据的发送流程
        4.3.3 Live555 H.264帧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3.4 服务器Source类设计实现
        4.3.5 服务器数据传输设计实现
        4.3.6 服务器的顶层类
    4.4 服务器运行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RTP的流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RTP/RTCP 协议
    2.1 实时传输协议 RTP
    2.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CP
        2.2.1 RTCP 的功能
        2.2.2 RTCP 的包类型
        2.2.3 RTCP 的传输间隔
        2.2.4 RTCP 的约束
    2.3 小结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模块功能划分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外部接口
        3.1.2 应用程序和 RTP/RTCP 系统的数据交互
        3.1.3 RTP 和 RTCP 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2.1 传输模块
        3.2.2 RTP 交互模块
        3.2.3 RTCP 交互模块
        3.2.4 数据控制模块
    3.3 小结
第四章 RTP/RTCP 流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实现环境
        4.1.1 系统软硬件平台
        4.1.2 系统初始化
    4.2 RTP 部分的实现
        4.2.1 RTP 接收任务
    4.3 RTCP 部分的实现
        4.3.1 RTCP 数据结构
        4.3.2 RTCP 任务
        4.3.3 RTCP 接收
        4.3.4 RTCP 发送
        4.3.5 RTCP 会话管理
    4.4 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单元测试
        5.1.1 随机化功能测试
        5.1.2 数值回转(WrapAround)测试
    5.2 综合测试
        5.2.1 RTP 传输测试
        5.2.2 RTP 接收混合分组测试
        5.2.3 RTCP 基本功能测试
        5.2.4 RTCP 发送间隔测试
    5.3 系统功能测试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IPTV视频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网络性能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实时流式传输控制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所作的工作
    1.4 论文的主要特色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
    2.1 IPTV 简述
        2.1.1 IPTV 系统
        2.1.2 IPTV 服务质量
    2.2 IPV6 协议
        2.2.1 IPv6 基本报头
        2.2.2 IPv6 地址结构
        2.2.3 IPv6 组播技术
    2.3 流媒体技术
        2.3.1 实现流式传输的方式
        2.3.2 实时流式传输特点
        2.3.3 流传输的关键问题——丢包、延迟、抖动
        2.3.4 实时网络协议
        2.3.5 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基于IPV6 的IPTV 直播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IPTV 直播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
        3.1.2 IPTV 直播系统各部分交互设计
    3.2 JMF API
    3.3 IPTV 直播系统中的RTP/RTCP 报文设计
        3.3.1 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 的特点
        3.3.2 RTP 协议报文格式
        3.3.3 RTCP 协议
    3.4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设计
        3.4.1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中的RTCP 反馈控制框架
        3.4.2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设计思想
        3.4.3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3.4.4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的工作流程
        3.4.5 IPTV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服务器端、客户端功能说明
        3.4.6 基于RTCP 协议报文的扩展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BR-AIMD 传输控制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4.1 实时流式传输服务质量
    4.2 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技术
        4.2.1 流媒体自适应编码
        4.2.2 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4.2.3 AIMD 自适应传输控制算法的分析
    4.3 LBR-AIMD 传输控制算法设计
        4.3.1 视频质量监控系统中LBR-AIMD 传输控制算法设计
        4.3.2 网络状况标志量的计算
        4.3.3 接收者网络状况的判断
        4.3.4 网络负载状态整体估测
        4.3.5 基于码流调节的节目质量等级调节策略
        4.3.6 视频质量监控服务器向流媒体服务器的反馈
        4.3.7 传输控制调节周期的动态调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的实现
    5.1 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的服务端实现
        5.1.1 可视化界面与界面管理模块
        5.1.2 会话管理模块
        5.1.3 接收记录信息模块
        5.1.4 记录写入磁盘模块
        5.1.5 决策分析模块
        5.1.6 QoS 反馈模块
    5.2 视频质量监控原型系统中的客户端AGENT 的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TCP 分级反馈控制框架的讨论
    6.1 组播业务模式
    6.2 RTCP 反馈框架的改进
    6.3 RTCP 分级反馈框架
        6.3.1 分级反馈框架中会话反馈信息的发送时间间隔
        6.3.2 树状层次结构建立
        6.3.3 聚合信息规则
        6.3.4 TTP (Tree Transmissions Protocol,树状传输协议)协议
    6.4 RTCP 反馈控制框架在视频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测试与分析
    7.1 测试环境介绍
    7.2 自适应传输控制算法中的参数分析
        7.2.1 加权移动平均值α的选择
        7.2.2 阈值λu ,λc 和λn 的确定
        7.2.3 传输控制间隔recInterva l 调节幅度的确定
    7.3 视频质量监控系统的LBR-AIMD 传输控制算法的测试分析
        7.3.1 带宽恒定没有传输控制下的网络丢包率情况
        7.3.2 直播系统中LBR-AIMD 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7.4 IPTV 直播系统测试
        7.4.1 IPTV 直播系统视频质量监控子系统服务器端测试
        7.4.2 IPTV 直播客户端效果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录用)的论文
致谢

(10)移动Flash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移动Flash 研究现状
        1.2.2 流媒体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流媒体相关技术概要
    2.1 Flash 流媒体格式
    2.2 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
        2.2.1 实时流协议RTSP
        2.2.2 实时传输协议RTP
        2.2.3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2.3 移动流媒体QoS 控制策略
    2.4 流媒体率平滑技术
        2.4.1 率平滑模型
        2.4.2 传统率平滑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Flash 文件解析及其封装策略
    3.1 Flash 帧结构概述
    3.2 Flash 文件解析流程
    3.3 Flash 音视频的净荷封装
    3.4 Flash MP3 音视频净荷封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流媒体传输协议研究
    4.1 实时传输协议的优化
        4.1.1 RTP 协议的优化设计
        4.1.2 RTCP 协议的优化设计
        4.1.3 RTCP 分组发送周期计算
    4.2 基于反馈的移动流媒体拥塞控制算法
        4.2.1 拥塞控制系统框架
        4.2.2 移动网络拥塞状态判断算法
        4.2.3 拥塞控制策略
    4.3 实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Flash 流媒体的率平滑技术
    5.1 Flash 的VBR 特性
    5.2 基于漏斗的最短路径率平滑算法
        5.2.1 相关概念及性质
        5.2.2 基于漏斗的最短路径平滑算法
        5.2.3 算法分析与实现
    5.3 实验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Flash 流媒体播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整体系统框架
    6.2 基于Live555 的Flash 流媒体服务器实现
        6.2.1 Live555 流媒体库
        6.2.2 Flash 流媒体服务器
    6.3 Flash 流媒体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
        6.3.1 Flash 流媒体播放器框架
        6.3.2 FAD Flash 解码渲染库
        6.3.3 缓存与失序处理
        6.3.4 断线重连
    6.4 实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四、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持Web直播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薛粤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高速公路养护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昌新. 兰州大学, 2020(01)
  • [3]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流媒体系统的研究[D]. 朱辰.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4]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D]. 梁文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远程视频巡检系统设计与自适应传输策略研究[D]. 胡劲松.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6]基于NAT穿越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高育滨.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流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潘引. 南京大学, 2014(05)
  • [8]基于RTP的流媒体实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9]IPTV视频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玲玲. 苏州大学, 2011(06)
  • [10]移动Flash流媒体关键技术的研究[D]. 袁俊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基于RTP/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