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保护的藏族民间艺术遗产

急需保护的藏族民间艺术遗产

一、亟待保护的西藏民族民间艺术遗产(论文文献综述)

唐兆佳[1](2021)在《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文中指出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沟通,在唱与跳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怀有对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符号的特殊依恋,有着对特殊时空的具身体验和感受。藏族民间歌舞是在空气稀薄、氧气稀缺的高原环境下人与自然交流而产生的一种人类的声音,是肢体表现和生命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藏区学校艺术教育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对民族文化课程价值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对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探讨需建立在实例之中。首先,本研究问题源于对藏族民间歌舞教育价值的思考,以及笔者对于藏族民间歌舞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与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进行可文献梳理,并进一步总结了现有关于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开发现状,分析现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从而为本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点。厘清了藏族民间歌舞的内涵、藏区乡村小学的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开发等核心概念。通过对相关政策分析与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为本研究的案例阐述与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本研究通过对B乡中心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试图呈现一所民族乡村小学中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剖析。笔者通过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试图呈现一个真实的、情境性、文化性的民族歌舞在学校生活中的流动场域,并解析藏族民间歌舞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的现实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建立在藏区乡村小学中的藏族民间歌舞的的教育价值包括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切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最后,笔者结合案例提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文化认识观、更新教师舞蹈教育观念;培养本土民间歌舞教师、邀请民间歌舞艺人进校园;开发民间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等建议,并按照课程的呈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两大类,其中显性课程可划分为“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且可将民间歌舞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其次,结合隐性课程的潜在性、多样性、生活性的特征,从“歌”与“舞”两个方面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潘力维[2](2021)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少数民族舞剧是我国民族舞剧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却很少被理论界所重视,对其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单一舞剧作品的形态分析与文化特征表达方面,是对现象的揭示或对创作生态的分析,而缺乏创作审美上的理论解释与归纳。本论文在对史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注重的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既要从社会因素、文化要素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环境,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探讨人民个体与民族整体、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纵观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和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题材内容上往往集中在民间传说、抗争外敌与现实命运三个方面。分别展现着对各族人民共有品质的讴歌、中华民族在共御外敌过程中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各族人民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逐步牢铸。在创作初期,少数民族舞剧往往通过各族人民共创、共建新中国的“一体化”叙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于国家的认同与归属。近年来,少数民族舞剧开始突破以往图解政策的刻板叙事与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猎奇式解读,开启了现实关怀、真情实感的共同体叙事。在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过程中,实现从节律性民族舞蹈向旋律性舞剧语言的转换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将主干动作转化为舞剧的主题动机过程中,对少数民族舞蹈语言的改造应当把握相应的“度”,以促进其表意能力的进一步加强。而在形态上,近年来各少数民族舞剧的创作热情越发高涨,除了以蒙古族、彝族为代表的既具现实性、又受市场欢迎的舞剧创作,多个民族也在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助推中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形态多样化特征更加鲜明,从而拓展了我国民族舞剧的风格多样化。少数民族舞剧从创生伊始就对传播中华民族形象、建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复杂深刻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舞剧需要更为尊重文化共性、通过更为符合舞剧本质的“共同体叙事”,以自觉自信的创作态度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进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刘天明[3](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崔晓琰[4](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孙昊[5](2021)在《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冰灯冰雕是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地域文化载体,是代表哈尔滨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冰灯冰雕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但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冰灯冰雕艺术还没有与数字化充分接轨,其数字化保护和传播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本文主要以非遗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播的视角,探究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与传播冰灯冰雕艺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资料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收集资料,首先,笔者对冰灯冰雕艺术和非遗数字化概念进行简要概述;其次,总结其他技艺类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手段,概括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冰灯冰雕数字化保护价值的探讨分析其数字化保护的可行性;再次,概括冰灯冰雕艺术作为民间艺术在实体空间的呈现方式及现有媒介传播方式,总结目前数字化传播的优势和当前传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从冰灯冰雕数字化保护、传播和数字化产业创新方面提出策略和建议。

高莲芳[6](2021)在《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朵迪”(?)舞是一种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以串铃为道具,融史、诗、歌、舞等为一体的民间原生态大型集体舞蹈。在舞蹈动作上,既有对动物动作惟妙惟肖的模拟,也有对战争场景庄重威严的再现;在唱词内容上,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对天文地理、世界万物的追根溯源,小至对人们言行举止、生活琐事的约规;在歌词唱法上,既有单人颂唱,又有双人对唱,其对歌极为精彩。从“朵迪”舞的起源、内容及歌词和形式来看,“朵迪”舞与苯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融合了古羌族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在阐述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予以描述,并结合田野调查个案,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视角。第一章概述舟曲“朵迪”舞的生存空间,从历史渊源、民族分布和族宗教信仰三个层面呈现“朵迪”舞生存的空间状态。第二章通过文本记载和田野考察梳理对“朵迪”舞不同名称的含义,对“朵迪”舞进行历史溯源,论证“朵迪”舞是舟曲藏族先民创造的,充满藏族风格特征的舞蹈,它沿着舟曲藏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日臻完善,并融合了古羌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三章对舟曲三个典型藏族村落的“朵迪”舞进行个案调查,主要阐述了“朵迪”舞的分类和流传分布地域。第四章通过田野观察、参与村落的“朵迪”舞举办情况,深入了解“朵迪”舞举办的时间、地点、崇拜的神灵、祭祀方式、参与人群、仪式过程及其舞蹈禁忌等。第五章以田野调查为依据,深入挖掘“朵迪”舞的歌词艺术。从整体来看,“朵迪”唱词为七言或八言,且语言精练干脆、逻辑严密;内容上从开天辟地说起,大到宇宙物种起源,小到生活细节,无所不包。第六章解读“朵迪”舞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对“朵迪”舞的舞蹈形态特征、歌词特征、音乐特征等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并指出“朵迪”舞具有宗教祭祀、交际教育、宏大叙事、社会凝聚及族群认同功能。第七章在探讨“朵迪”舞面临艺人短缺、传承困难等基础上,笔者从非遗的角度提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大力度开发“朵迪”舞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将“朵迪”舞搬上舞台,走进大众视野,发挥其道德育人功能,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文化。

侯一凡[7](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曹英才[8](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刘倩[9](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活的历史见证,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历史演进中,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直接、生动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这一珍贵的文化财富和文化资源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理论,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史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因为那时尚没有成系统地讨论今天才归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但先哲们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音乐戏剧、风俗制度等(这就是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的探讨,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有关文化的本质、价值及其传承发展的重要思想,这为当今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并作为理论基础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基于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基础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既有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认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视野中,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本质、价值及其生存现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的基本认识。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的劳动实践。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知识性的文化类型,也创造了道德、风俗、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这些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及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人的精神生产的属性。作为一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的活动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虽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为条件,但表现的却是人的价值和观念,展现的也是人的需求和创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又以人为载体,这就使包括保护传承人在内的人的问题的解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既有利于促进物质生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又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现实依据。其四,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定不利因素的挑战,既有外部传承环境的变化,又有其自身传承方式的局限,这使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某种不相适应,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一定困难。在以上分析论证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方法论贯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原则基础上,还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出发,通过创新发展激发传承活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并通过不断增进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合作交流来夯实传承基础,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葛金金[10](2019)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伴随着全球化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面临着如何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创新性转化成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事关国家文化安全。藏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当前诸多政治、经济和媒介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页被整合融入到现代语境中来,藏族本身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也被迫发生了变化。藏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有也在内外合力的作用不断传承发展。藏族聚居区自然风景壮美,雪域高原气质淳朴圣神,地理环境生态文化特征独具特色,藏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并在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毅顽强、乐观向上的性格,尊重知识、崇尚贤明的传统以及敬畏自然、热爱环境的精神品格,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资源;经过梳理发现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从早期西方探险家对藏族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活动记录开始,此后藏族传统文化通过影像形式不断呈现;通过梳理藏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具有影像转化的空间和优势,实现藏族文化传承发展,影像转化是有效途径,探索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和方法:首先要不断深入挖掘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借助丰富的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不同的媒介技术手段和媒介品台呈现和传播藏族多彩传统文化。梳理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发展脉络,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受到不同时期政策的制约,当下繁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像转化不仅能够传承和传播藏族文化,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担当藏族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本土导演在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过程中肩负重要职责,既要努力挖掘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有效、多样的影像转化,又要谨防在高度发达的媒介社会中过度消费,甚至颠覆扭曲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二、亟待保护的西藏民族民间艺术遗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亟待保护的西藏民族民间艺术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1)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亟待重视的藏族民间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
        1.1.2 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1.1.3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重构
    1.2 文献综述
        1.2.1 学校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民间歌舞研究
        1.2.2 藏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研究
        1.2.3 藏族民间歌舞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1.2.4 已有研究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藏族民间歌舞
        1.3.2 藏区乡村小学
        1.3.3 课程开发
        1.3.4 课程资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深度访谈法
        1.4.2 参与式观察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理论及政策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2.1.2 后现代课程观
        2.1.3 集体记忆
    2.2 政策分析
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
    3.1 案例学校情况介绍
    3.2 访谈资料编码
    3.3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利用现状
        3.3.1 民间歌舞课程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
        3.3.2 以藏族民间歌舞为主要课程内容
    3.4 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3.4.1 “民族文化是个好东西”
        3.4.2 “歌舞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3.4.3 “领导要重视才行”
        3.4.4 “为了去内地读书”
        3.4.5 “因为我是藏族人”
    3.5 藏族民间歌舞的教育价值探析
        3.5.1 获得参与式的审美体验
        3.5.2 契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3.5.3 促进个体参与与社会交往
        3.5.4 建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
4 学校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4.1 提升教师文化认识,更新舞蹈教育观念
    4.2 培养本土歌舞教师,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
    4.3 开发歌舞校本教材,分学段进行阶段教学
5 藏族民间歌舞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设想
    5.1 综合课程
    5.2 活动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类
    2.期刊类
    3.学位论文
    4.其他类
致谢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舞剧发展史中的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研究
        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及其创作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创作发展流变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初创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革命历史题材之先河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民间风格奠定
    第二节 以民间传说弘扬民族情怀
        一、舞剧语言形态多样化追求下的创作选择
        二、对中华民族共有品质的赞颂讴歌
    第三节 以抗争外敌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少数民族的反抗史诗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御外敌
    第四节 以现实命运凝聚民族共同体
        一、民族集体记忆的不断深化
        二、为“脱贫攻坚”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第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语言的系统建构
    第一节 独特的民族舞剧语言形态建构的必要性
        一、对“根性”的坚守与科学化传承的道路
        二、少数民族舞剧语言自身的独立与体系化要求
        三、继承发展“优质基因”
    第二节 少数民族舞剧语言建构的操作方法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舞蹈
        二、运用与发展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
        三、语言形态的兼收并蓄与多重组合
    第三节 原生舞蹈语言在舞剧表意中的有效性及多意性
        一、有效性——描绘民族风格
        二、多意性——不断发展着的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舞蹈表意功能得到极大加强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的多样化发展样态
    第一节 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全面铺开
        一、少数民族舞剧创作的“第一方阵”
        二、多个少数民族的舞剧创作开始起步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新型舞剧结构方式
        一、《阿诗玛》:“诗化色块结构”与“立体交响式编舞”
        二、《东归的大雁》:回旋曲式的舞剧结构设计
        三、《妈勒访天边》:舞蹈与意境齐头并进
        四、《草原英雄小姐妹》:当代视角与多重空间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多样化的民族舞剧风格呈现
        一、体现各族人民的文化诉求及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各美其美”与“多元和谐”
        三、民族舞剧风格多样化不断提升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舞剧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第一节 少数民族舞剧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一、舞剧创作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二、舞剧演出过程中的“文化自觉”与“他者眼光”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文化认同
        一、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
        二、建构主旋律话语
        三、建构对外开放话语
        四、建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话语
结语
附录:中国少数民族舞剧主要作品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六、创新点和难点
    总结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丽江洞经音乐
        二、纳西古乐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二、群众基础概况
        三、格律音韵概况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一、《丽江府志略》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三、《雪山诗选》
        四、《清史稿》
        五、《永保平安》
        六、《玉龙旧话新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一、入户走访调查
        二、代表人物走访
        三、组织表演观摩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一、即兴演奏特征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创新点以及不足
第一章 冰灯冰雕艺术与非遗数字化概述
    第一节 冰灯冰雕艺术概述
        一、冰灯冰雕的历史发展
        二、冰灯冰雕的艺术特征
        三、冰灯冰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四、冰灯冰雕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三、数字化传播
        四、传播学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非遗数字化应用手段
        一、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基础性技术
        二、非遗数字化展示的新兴技术
    第二节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的内容
        一、非遗传承人数字化建档保护
        二、非遗制作技艺数字化保护
        三、历史资料数字化整理与记录
        四、传承人口述访谈记录整理
    第三节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方法
        一、数字化采集与存储
        二、数字化复原与再现
        三、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第四节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的价值
        一、实现资料整合的价值
        二、提升地域文化发展特色的价值
        三、实现文化传承的价值
        四、实现文化多样性传播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冰灯冰雕艺术传播现状研究
    第一节 基于实体空间的传播方式
        一、公共展示与比赛
        二、冰雪节庆活动
        三、冰灯冰雕教育活动
    第二节 电子媒介传播方式
        一、传统媒体传播
        二、新媒体传播
    第三节 非遗数字化传播的优势
        一、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二、内容与形式的生动性
        三、数字化传播的交互性
        四、传播信息的长久保存性
    第四节 冰灯冰雕艺术传播中的问题
        一、线下展示缺乏受众体验
        二、线上传播平台利用不充分
        三、传播内容缺乏对知识的深度思考
        四、传播过程忽略情感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冰灯冰雕数字化保护策略
        一、落实资助政策,推动传承人队伍建设
        二、增加技艺体验,提高非遗保护自觉性
        三、优化系统教育,培养复合型传承人才
    第二节 冰灯冰雕数字化传播策略
        一、融合线上线下传播渠道,实现娱乐科普
        二、丰富传统媒体内容,吸引受众兴趣
        三、发挥新媒体优势,激发受众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冰灯冰雕艺术数字文化产业创新策略
        一、加快数字文旅建设
        二、实行“文创+”战略
    第四节 冰灯冰雕数字化保护的建议
        一、加强文化传播内涵的数字化保护
        二、构建人性化的数字保护模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走进舟曲:“朵迪”舞的生存空间
    1.1 自然环境
        1.1.1 位置和地貌
        1.1.2 气候
    1.2 人文环境
        1.2.1 人口与民族分布
        1.2.2 宗教信仰状况
    1.3 舟曲藏族的族源及历史沿革
        1.3.1 舟曲藏族族源概述
        1.3.2 舟曲历史沿革
第2章 舟曲“朵迪”舞的起源与形成
    2.1 “朵迪”舞的名称与释意
        2.1.1 “朵迪”
        2.1.2 “罗罗”
        2.1.3 “突古”
    2.2 “朵迪”舞的起源
        2.2.1 “朵迪”舞起源文献记载
        2.2.2 “朵迪”舞起源传说
    2.3 “朵迪”舞起源辨析
        2.3.1 古羌人习俗的遗留
        2.3.2 与藏族原始苯教有关
        2.3.3 “朵迪”舞产生的年代
    小结
第3章 “朵迪”舞的类型与分布
    3.1 “朵迪”舞的类型
        3.1.1 “贡边朵迪”
        3.1.2 “突古朵迪”
    3.2 “朵迪”舞的分布
        3.2.1 白龙江上游地区
        3.2.2 白龙江中游地区
        3.2.3 白龙江下游地区
        3.2.4 拱坝河流域
        3.2.5 博峪河流域
    小结
第4章 “朵迪”舞的文化概况与仪式流程
    4.1 “朵迪”舞的文化概况
        4.1.1 “朵迪”舞的时空框架
        4.1.2 “朵迪”舞的场域
        4.1.3 “朵迪”舞的祭祀对象
        4.1.4 “朵迪”舞的参与人员
        4.1.5 “朵迪”舞的服饰
        4.1.6 “朵迪”舞的道具
        4.1.7 “朵迪”舞的禁忌
    4.2 “朵迪”舞的仪式过程
        4.2.1 煨桑仪式
        4.2.2 安场和请神
        4.2.3 “朵迪”舞开场
        4.2.4 “朵迪”舞高潮
        4.2.5 “朵迪”舞落幕
        4.2.6 村庄互访
        4.2.7 结束仪式
    小结
第5章 “朵迪”舞的歌词
    5.1 白龙江上游“朵迪”舞歌词
        5.1.1 迭勒
        5.1.2 赛尔布“朵迪”
        5.1.3 摆阵
        5.1.4 寻福歌
        5.1.5 赛布赞歌
        5.1.6 佐瑞
    5.2 白龙江中游“朵迪”舞歌词
        5.2.1 开天辟地之歌
        5.2.2 “朵迪”舞怎么来的
        5.2.3 “朵迪”
        5.2.4 “朵迪”歌手赞歌
        5.2.5 赞美家乡景色
        5.2.6 格萨尔王赞歌
        5.2.7 “珠玛朵迪”
        5.2.8 供奉歌
        5.2.9 人物赞歌
        5.2.10 寺院赞歌
    5.3 白龙江下游“朵迪”舞歌词
        5.3.1 开天辟地
        5.3.2 波斯
        5.3.3 绒拉绒迪
    5.4 拱坝河流域“朵迪”舞歌词
        5.4.1 拱坝河上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4.2 拱坝河中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4.3 拱坝河下游地区“朵迪”舞歌词
    5.5 博峪河流域“朵迪”舞歌词
        5.5.1 “珠玛朵迪”
        5.5.2 “朵迪”鲁
        5.5.3 吐吉
        5.5.4 偌依色依斯
        5.5.5 扎塔赞歌
    5.6 “朵迪”歌词辨析
        5.6.1 歌词表现形式与语言风格
        5.6.2 歌词内容的科学性
    小结
第6章 “朵迪”舞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
    6.1 “朵迪”舞的艺术特征
        6.1.1 “朵迪”舞的形态特征
        6.1.2 “朵迪”舞的音乐特征
        6.1.3 “朵迪”舞的歌词特征
    6.2 “朵迪”舞的文化内涵
        6.2.1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历史和宗教
        6.2.2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的生产生活
        6.2.3 “朵迪”舞与舟曲藏族服饰
        6.2.4 “朵迪”舞与族群认同
    6.3 “朵迪”舞的社会功能
        6.3.1 传承记录功能
        6.3.2 交际教育功能
        6.3.3 文化娱乐功能
        6.3.4 宏大叙事功能
        6.3.5 社会凝聚功能
    小结
第7章 “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特点
        7.1.1 民间艺人对“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2 传统方法对“朵迪”舞的传承与保护
        7.1.3 现代方法对“朵迪”舞文化传承与保护
    7.2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7.2.1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有益经验
        7.2.2 “朵迪”舞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7.3 对“朵迪”舞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7.3.1 成立专业的表演队伍
        7.3.2 建设“朵迪”舞学艺的传承队伍
        7.3.3 建设“朵迪”舞固定的展示舞台
        7.3.4 建设“朵迪”舞宣传长廊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三、整体研究设计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五、研究视角
    六、研究的重难点
    七、研究尝试点
    八、相关运用材料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一、区域概况
        二、行政区划
        三、人口分布
        四、气候类型
        五、自然资源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一、建制沿革
        二、地方部落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一、人文景观
        二、民俗风情
        三、宗教文化
    小结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一、传统纺织原料
        二、传统纺织工具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一、纺线
        二、缠线
        三、煮线
        四、洗捶
        五、理线
        六、织作
        七、银饰加工
        八、传统手工制鞋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小结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一、服饰艺术生态
        二、服饰艺术阐释
        三、服饰文化生态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一、地域性
        二、历史性
        三、变异性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一、服饰生态环境
        二、服饰文化变迁
    小结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小结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一、服饰日常禁忌
        二、服饰节日禁忌
        三、服饰礼仪禁忌
        四、服饰色彩禁忌
        五、服饰身份禁忌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小结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小结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小结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小结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小结
结论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9)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术语解释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
    三、研究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二)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与文化观
        (一)文化内涵的演进
        (二)文化观的多维性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
        (二)文化主体
        (三)文化价值
        (四)文化传承发展
第二章 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及其本质属性
    一、人的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物质前提
        (一)自然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制约因素
        (二)物质生产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决定因素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一)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中的作用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作用
        (三)人创造的环境也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的精神生产的本质属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人的精神生产本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第三章 文化价值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当代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物质生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人的精神塑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文化基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群和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民族智慧
第四章 文化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透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环境变迁挑战
        (一)自然环境改变有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
        (二)人文环境变化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经济全球化冲击
        (一)非理性的商品化生产冲击
        (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三)西方强势经济下的文化挑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自身问题
        (一)传承主体的承继问题
        (二)传承方式的有限性问题
        (三)传承中的机遇流失问题
第五章 文化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原则与路径
    一、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继承原则
        (二)保护利用原则
        (三)科学发展原则
    二、创新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路径
        (一)以意识建构引导自觉传承
        (二)以创新发展促进生产性保护
        (三)以公共文化发展实现协作共享
        (四)以合作交流增进世界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概述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选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五、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
    六、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藏族传统文化概述
    一、藏族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
    二、藏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却日渐式微
    三、藏族精神文化气质难能可贵亟待传承
        (一)热爱环境与敬畏自然的精神品格
        (二)乐观向上和坚毅执着的顽强性格
        (三)尊重知识并崇尚圣贤的文明素质
第二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现状探析
    一、藏族生态文化和日常活动的影像记录
    二、藏族民俗文化活动影像转化日益丰富
    三、藏族历史文化影像凸显藏族精神品格
第三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空间与优势
    一、藏族“非遗”影像转化内容偏少空间巨大
    二、藏族物质精神文化资源影像转化优势突出
    三、藏族传统文化动画影像转化前景广阔
第四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的路径与方法
    一、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激发藏族传统文化活力
    二、应用媒介技术手段呈现藏族多彩传统文化
        (一)媒介技术应用开启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表达
        (二)媒介技术发展丰富藏族文化影像呈现方式
        (三)应用不同媒介载体展现多面藏族传统文化
    三、借助影像叙事手法诠释藏族传统文化精髓
第五章 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前景探析
    一、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发展受政策导向制约
    二、谨防影像转化中对藏族传统文化内涵的颠覆
    三、藏族本土导演肩负藏族文化影像转化的重要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1.着作文献
    2.报纸文献
    3.期刊文献
    4.其他文献
附录: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一览表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四、亟待保护的西藏民族民间艺术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区乡村小学民间歌舞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研究[D]. 唐兆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舞剧的历史发展及创作实践研究[D]. 潘力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5]冰灯冰雕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研究[D]. 孙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舞蹈人类学视野下的舟曲“朵迪”舞研究[D]. 高莲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7]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9]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 刘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藏族传统文化影像转化研究[D]. 葛金金.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急需保护的藏族民间艺术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