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舞的力学

论现代舞的力学

一、浅谈摩登舞中的力学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祺晨[1](2021)在《广东省摩登舞专项选手运动损伤现状与预防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康铭[2](2021)在《体育舞蹈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舞蹈是一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舞蹈重要组成部分的摩登舞,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外优秀选手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展,在舞蹈的普及水平和技术动作的继承与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项有浓厚欧美风情的舞蹈竞技运动项目,体育舞蹈的竞技评价体系和评分手段也随着舞蹈技术动作的发展而变化,两者相互依存又互为补充,舞蹈技术动作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创新、发展、淘汰甚至消亡,有些现代摩登舞者们所认同和习惯的舞蹈技巧和技术手段已经背离了最初先辈们的舞蹈理念,我们追求技术的进步、舞蹈效果的展现和动作的创新,但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在动作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上走远了,也要常回头看一看走过的路,才不至于走偏,因此本研究拟对体育舞蹈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与发展趋势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寻找每个舞种文化的起源背景与技术动作的演变历史,找出动作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加以归纳整理,探寻摩登舞技术动作的发展趋势,期望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思维逻辑,在思想价值观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判断,从而达到提高摩登舞教学训练水平,促进摩登舞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摩登舞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目的。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历史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现场采访、线上采访、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体育舞蹈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以录像观察与教材分析为主要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结论(1)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共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为摩登舞技术动作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为摩登舞技术动作变革时期,21世纪初期至今为摩登舞技术动作完善时期。(2)摩登舞技术动作探索时期,握持技术动作中舞伴双方距离较远;移动技术动作步幅移动较小,升降不明显,多为直立状态下的移动;转动技术动作无转动角度要求;造型技术动作允许开放型舞姿存在。(3)摩登舞技术动作变革时期,握持技术动作加入新舞姿内容,女舞伴有了胸腰动作的展示;反身技术的增加和舞伴双人身体位置的不同变化使舞蹈动作在移动和转动中有了新颖的变化;造型技术动作规定在握持技术动作内完成,倾斜幅度较小。(4)摩登舞技术动作完善时期,双人三维立体空间的呈现更突出了女性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并退舞姿的加入,丰富了技术动作的多样化,翻转与动作幅度进一步增加;头部与身体引导舞姿更加明显甚至夸张;音乐节奏的灵活处理使得诸多造型动作有了不止一种的展现形式,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增加了观赏性。(5)影响体育舞蹈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的原因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经济建设及其他各项建设的完善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摩登舞竞赛规则的变化;摩登舞高度发展的需求;舞池方位的变化;动作的创新及各技术之间的影响。摩登舞技术动作的发展趋势为追求更加科学的发展;竞技性越来越强;谋求空间立体化和音乐饱满化的呈现;追求更具冲击感的视觉效果。2.建议(1)加强对体育舞蹈摩登舞理论的学习,回归舞蹈本身的文化内涵。(2)注重基本功和力量素质的训练,增加摩登舞技术动作的稳定性。(3)提高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结合自身竞技水平与个人能力进行创新,注重技术革新但不可盲目创新。(4)把握体育舞蹈项目的制胜规律,深入了解摩登舞竞赛规则。(5)勇于学习先进的技术训练方法,打破墨守成规的范式训练方法。

张杰[3](2021)在《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体育舞蹈的不断发展,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舞蹈已成为中老年锻炼群体中最受欢迎的锻炼方式之一。体育舞蹈将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具有良好的健身、健心功能,但是由于体育舞蹈本身的技术特点,以及不正确的锻炼方法,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中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锻炼不当更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情况。并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的性别、年龄、舞种、锻炼年限、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间运动损伤情况的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导致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改善锻炼方法,使锻炼更加科学,符合中老年的生理特征,给予中老年锻炼人群更多的保护,防止运动损伤,促进体育舞蹈在中老年锻炼群体中的发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损伤次数上,锻炼年限越长,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越多,损伤的次数就越多;损伤类型是摩登舞慢性损伤较多,拉丁舞急性损伤较多;损伤程度以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为主;在损伤性质上,锻炼时间越长,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越多,关节损伤越明显;损伤部位上女性比男性容易出现踝关节损伤,年龄越大,锻炼年限越长,踝关节节损伤越明显,锻炼的频率和时间越长,膝关节损伤越明显。2.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运动损伤的致因是力量和柔韧素质较差,缺乏与不重视准备和放松活动,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和意识不足,不良情绪较多,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理解有误区,不够重视场地和服装的安全性,缺乏专业的指导者。3.针对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预防对策是增强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锻炼,加强与重视准备和放松活动,学习与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和意识,调节不良的情绪,加深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理解,重视场地和服装的安全性,培养专业的指导者。

雷莹[4](2020)在《摆荡技巧在专业院校华尔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王晴[5](2020)在《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文中指出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育、舞蹈、音乐、美学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粉丝。其不仅在改善人体心肺功能、身体素质方面具有很高的运动学和生理学价值,还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心理学和艺术学价值。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其他省市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已趋于成熟,但相比之下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发展仍然处于起始阶段。为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优化内蒙古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与课程结构,本研究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地理特征、教育经济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出发,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本研究主要运用了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SWOT-PEST模型构建出内蒙古自治区17所本科院校(以下简称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对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该指标体系中优势因素与机遇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31和0.806,二者系数均大于0.8,表明该指标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劣势因素和挑战因素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782和0.740,二者系数均大于0.7,表明该指标也有较高的可信度;该指标体系的KMO值为0.764,Bartlett值为450.365,p值接近0,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以作为研究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目前,体育舞蹈课程在内蒙古本科高校暂未达到全面性的覆盖,虽然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校数量趋增,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也达到了9所,但各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普遍存在教学问题。(3)73.91%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入职再培训和专业化程度对该课程的开设有着巨大影响;除此外,内蒙古高校能否成功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体育舞蹈行的发展、教育经费和学生可支配资金的增加、体育舞蹈人才市场扩大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等优势因素有直接关系。(4)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监督管理措施不健全、场馆设施创收低、培训参赛费用过高、发展经费不足、宣传渠道过少、相关资源匮乏、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规范性教学缺失、师资配置缺乏合理性等劣势因素,是限制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开设的主要因素。(5)教育资源的中西部倾斜、“全民健身”计划的影响、“文化自信”政策的实施、“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推广和体育训练方法科学化等因素为内蒙古高校设置此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6)场地设施不足严重的影响到该课程在内蒙古高校的开设,82.61%的教师和81.72%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且已开设和未开设院校的体育舞蹈场地设施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除此外,内蒙古高校开设此课程的困境还与场馆运营与管理不畅、相关配套政策滞后、其他运动项目竞争、体育舞蹈人口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和技术学习难度较大等威胁因素有关。因此,要想优化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就必须从体育舞蹈自身优势、劣势、挑战和挑战等微观因素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宏观因素两层面出发。本研究为促进内蒙古高校开设此程提出以下建议:(1)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以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为导向,以解决体育舞蹈人才、技术和其他资源需求窘境为突破口,以发展体育舞蹈运动为目标,制定“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为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创造有利经济条件。(2)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充分利用现有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与技术等资源,制定“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在体育舞蹈中融入独特的内蒙民族文化,创造“内蒙特色式”体育舞蹈,为体育舞蹈文化注入新活力。(3)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从根源问题入手,制定“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群体和统一教学教材大纲等措施,来克服自身隐藏问题和降低外部潜在要素对它的威胁。(4)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制定“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即正视内蒙古高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协助解决学校领导不重视、专业教师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增加资金投入、深化课程改革,以促进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5)从具体措施的制定来看应从四个层面出发:即政府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首先,应该加强政府的导向和保障功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监督管理及保障体系;其次,高校应该寻求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教育发展平衡点,协调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制定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避免教育“木桶效应”的出现;再次,应该引导教师不断参加学科教研与各种职后培训,以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最后,要转变学生原有的传统体育观念,帮助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舞蹈运动。

赵烯妤[6](2020)在《女选手华尔兹舞蹈下降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华尔兹舞蹈是舞者学习标准舞的基础性舞蹈,对标准舞五支舞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尔兹下降动作训练作为一个重要的专项技术元素,它关联着舞蹈过程的稳定性,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方法,结合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初步探究优秀选手华尔兹动作主要下肢关节的角度状态,实验测试华尔兹舞蹈下降动作表面肌电,探索不同水平选手华尔兹下肢动作参与肌肉群和肌电活动特征,重点剖析女选手肌肉激活时刻、肌肉失活时刻、肌肉持续放电时刻以及肌肉积分肌电值。为选手和教练员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提供依据,为提高选手的动作完成质量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为丰富华尔兹教学与训练的理论体系提供参考资料。鉴于条件限制,本文只研究华尔兹舞蹈中双足原地的下降动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女选手华尔兹下降动作主要是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进行运动,参与的肌肉主要是胫骨前肌,股二头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阔筋膜张肌和半腱肌十块肌肉。2.优秀女选手髋关节的角度大约在130°-145°左右,泰关节角度大约在95°-100°左右。踝关节的角度大约在26°-38°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水平越高的选手其角度相对较小。无论处于何种角度,都应保持选手的稳定性。3.在华尔兹舞下降动作肌电激活时刻方面,在第一阶段蓄力时,普通女选手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最早开始激活,其中最早激活的为腓肠肌外侧头,激活时刻为0.05秒。优秀女选手在此阶段最早激活的同为腓肠肌外侧头,激活时刻为0.01秒,早于普通选手;在第二阶段释力时,普通女选手由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踝关节均开始激活,其中最早开始激活的为胫骨前肌,激活时刻为3.08秒。而优秀女选手在此阶段主要激活了髋关节和膝关节,其中最早激活的为股外侧肌,激活时刻为3.83秒。在第三阶段保持力量时,普通女选手过多的保留在髋关节股二头肌上,激活时刻为6.0秒。优秀女选手的激活顺序是由髋关节到膝关节最后保持在了踝关节胫骨前肌上,激活时刻为6.17s。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肌肉激活时刻顺序依次为腓肠肌外侧头→股二头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半腱肌→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胫骨前肌。4.在华尔兹舞下降动作肌电失活时刻方面,第一阶段蓄力时,女选手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中的肌肉最早失活,其中普通女选手最早失活的为腓肠肌外侧头,失活时刻为0.95秒。优秀女选手最早失活同为腓肠肌外侧头,失活时刻为1.00秒。第二阶段释力时,普通女选手主要是髋关节和膝关节较早失活,其中最早失活的为胫骨前肌,失活时刻为3.20秒。优秀女选手在此时每一个关节都有肌肉失活,其中最早失活的为阔筋膜张肌,失活时刻为2.20秒,表明优秀女选手在做下降时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都有肌肉进行收缩,且失活的较早。第三阶段保持力量时,普通女选手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肌肉失活最晚,最后保持在股二头肌上,失活时刻为6.92秒。优秀女选手在此时也是膝关节与踝关节失活最晚,但优秀女选手最后保持在胫骨前肌上,失活时刻为6.25秒。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肌肉失活的时刻顺序依次为腓肠肌外侧头→股二头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腓肠肌内侧头→半腱肌→胫骨前肌。5.在华尔兹舞下降动作肌电持续放电方面,做功时刻最长的是髋关节处的肌肉。普通女选手持续放电时刻最长的为股二头肌,持续时刻为0.920s;持续放电时刻最短的为股直肌,持续时刻为0.050s。优秀女选手持续放电时刻最长也为股二头肌,持续放电时刻为0.967s;持续放电时刻最短的也为股直肌,持续时刻为0.030s。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肌肉持续放电时刻由长到短依次为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半腱肌→股内侧肌→阔筋膜张肌→腓肠肌内侧头→股外侧肌→胫骨前肌→臀大肌→股直肌。6.在华尔兹舞下降动作积分肌电及贡献率方面,普通女选手的积分肌电及贡献率较大的肌肉为髋关节股直肌和踝关节阔筋膜张肌,其中股直肌积分肌电值为0.872mv.s,贡献率为37.68%;阔筋膜张肌积分肌电值为0.324mv.s,贡献率为14%。优秀女选手的积分肌电及贡献率较大的肌肉同为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其中股直肌积分肌电值为0.977mv.s,贡献率为39.20%;阔筋膜张肌积分肌电值为0.345mv.s,贡献率为13.88%。积分肌电值及贡献率较小的肌肉来看,普通女选手的为股二头肌,属于髋关节处,其积分肌电值为0.053mv.s,贡献率为2.29%;优秀女选手的为腓肠肌内侧头,属于膝关节处,其积分肌电值0.54mv.s,贡献率为2.15%。贡献率最为突出的是股直肌,其爆发力和作用力是最强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各肌肉的积分肌电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胫骨前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外侧头—→半腱肌→股外侧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内侧头。

周莹[7](2020)在《不同鞋跟高度拉丁舞鞋对发展下肢爆发力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丁舞是体育舞蹈的项目之一,它属于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具有体育竞技性和特殊性。竞技性体现在动作的爆发力、舞蹈的风格与变化多端的技术技巧等方面;特殊性体现在双人舞蹈动作配合的多样性、服装优美性,还有舞蹈鞋跟对腿部线条的衬托。服饰与鞋样的美,已经成为美化体育舞蹈动作的重要部分。仅就舞鞋而言,它的功能既有美学的价值,又有助力完成动作的作用,所以,会产生选手依据自己的个性与能力选择穿着不同鞋跟高度之说。当前,拉丁舞选手在竞赛与表演的时候须穿着有一定高度的舞鞋,舞鞋能够美化舞蹈动作的效能已被选手们认同。但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高度的舞鞋,特别是不同鞋跟高度的舞鞋与最佳发挥下肢爆发力的作用,类似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选手们还研究不多,存在一定的盲动性。拉丁舞主要依靠下肢部位完成动作,而下肢爆发力又是影响完成高质量动作的关键要素。实践证明,长期穿着具有一定鞋跟高度的舞鞋进行训练,对发展下肢爆发力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至今还未见到相关理论研究的定论。无疑,这种看似虽小的课题对指导实践也具有较强的运用价值,急需予以弥补。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研究3.5cm、5.5cm与7.5cm三种鞋跟高度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本文实验对象为武汉体育学院2018级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专选班的二十一名女大学生。实验前的选取标准基本一致,均无腿部疾病、接受过三年及以上的舞蹈训练经历,年龄均为19.14±0.47岁,平均身高为168.38±2.01cm,平均体重为54.51±2.27kg。确保实验前测的各项指标无显着性差异,并将所有实验对象按鞋跟高度3.5cm组(n=7)、5.5cm组(n=7)与7.5cm组(n=7)随机分为三组;在进行八周相同的拉丁舞教学内容的学习后,依据立定跳远和测力台上跳跃动作的两项测量指标,检测她们的实验结果。所有数据执行统计学分析后结果如下:(1)经组内对比,三组实验对象的立定跳远、CMJ动力学指标数值皆有增长。其中3.5cm组CMJ值的腾空高度、冲量、相对功率,蹬伸前半段平均加速度动力学指标在实验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5.5cm组CMJ值的冲量、相对功率、相对力量,蹬伸前半段平均加速度、蹬伸后半段平均加速度动力学指标在实验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7.5cm组CMJ值的腾空时间、腾空速度、相对功率、相对力量、蹬伸前半段平均加速度、蹬伸前后段平均加速度动力学指标在实验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对比三组的提高程度,依次为5.5cm组、7.5cm组、3.5cm组。(2)经组间对比,5.5cm组和7.5cm组在CMJ值的冲量指标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5.5cm组优于7.5cm组;三组的立定跳远、CMJ动力学指标无显着性差异,其中,5.5cm组的增长量高于3.5cm组和7.5cm组。(3)经组间对比,3.5cm组CMJ值的腾空高度指标提升效果最佳;5.5cm组在立定跳远,CMJ值的腾空时间、冲量、相对功率、蹬伸前半段平均加速度、蹬伸后半段平均加速度指标上提升效果最佳;而7.5cm组在CMJ值的腾空速度、相对力量指标上提升效果最佳。研究结论:(1)女大学生穿着不同鞋跟高度的舞鞋,在经过八周训练后,组内比较立定跳远与CMJ动力学指标值皆有增长趋势,且多数CMJ指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穿着不同的舞鞋对提升下肢爆发力均有相同的作用。(2)女大学生穿着不同鞋跟高度的舞鞋,在经过八周训练后,组间比较三组之间立定跳远、CMJ动力学指标值,虽然呈现出无显着性差异特征,但也显示出5.5cm高度的舞鞋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是7.5cm,3.5cm最次的实际运用价值。(3)舞蹈鞋的式样对美化腿部线条有一定作用,而舞蹈鞋的鞋跟高度会影响下肢爆发力的发挥。拉丁舞练习者在选择舞鞋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喜好,也应依据自己的舞蹈能力的状态选择适应自己的鞋跟高度。只有充分考虑舞蹈鞋的选择要素,才能保障拉丁舞蹈动作优美完成的效果。

王君君[8](2019)在《女选手探戈舞“西班牙拖步”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舞蹈项目迅速进入大众视线,从最早的拉丁舞热潮逐渐发展到标准舞也成为热门,体育舞蹈的观赏性逐年增加。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能力逐渐增强,但与国外选手存在一定差距,在世界着名的英国黑池赛事中,我国选手能进入前二十四名的寥寥无几。导致我国选手比赛成绩在国际上的不理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选手技术上的不足造成的。为了更好促进标准舞蹈在我国的发展以及提高选手的水平,对标准舞舞蹈基本动作的研究迫在眉睫。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三维图像解析、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舞蹈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理论,以五名优秀女选手和标准舞专选班十五名普通女选手作为测试对象,在同一位优秀男选手进行动作引带的前提下,利用两台日产松下NV—MD9000摄像机,以定点、定焦、定距的方式实施同步拍摄其探戈舞中西班牙拖步动作。应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其进行解析,从而分别获取优秀选手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位移、速度以及上下肢和头部的位移、速度、角度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在完整的探戈舞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从身体重心在X、Y、Z三个方向的位移来看,优秀和普通选手在X方向的位移值最大,分别是0.687米和0.614米。在Z方向的位移值最小,分别是0.019米和0.020米。从完成动作的时间来看,优秀与普通选手分别耗时为2.60秒和2.62秒。在完整的探戈舞西班牙拖步的五个动作阶段中,从身体重心的位移来看,优秀和普通选手在第一动作阶段X方向位移最大,Y方向位移最小,而在第五动作阶段Y方向位移最小,Z方向位移最大。从优秀和普通选手在各动作阶段的耗时来看,第五动作阶段用时最多,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均超过30%,第二动作阶段用时最少,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均少于6%。从各动作节点的线速度来看,优秀和普通选手的最大值都出现在第二动作节点的X方向,其最小值虽都出现在Z方向,但优秀选手对应的是第三动作节点,而普通选手则对应的是第二动作节点。(2)在完整的探戈舞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优秀选手头部的线位移在各动作阶段X方向上都大于普通选手,而在Y、Z方向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六个动作节点中其头部的线速度来看,最大值都出现在X方向且在0.300米/秒左右,但从各动作节点的线速度差值来看,在动作节点三和四中,其Y方向优秀选手比普通选手均快0.130米/秒左右。(3)在完整的探戈舞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从优秀和普通选手肩轴的运动特征来看,其转动幅度相对X轴的最大,相对Y轴的最小。在六个动作节点中其转动幅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第五动作节点,其次是第二动作节点。从肩轴转动的时间来看,因肩轴与躯干形成一体,因此与身体运动时间相同。(4)优秀与普通选手在整个西班牙拖步各动作节点,其髋、膝关节所对应的线位移、左髋线速度以及髋角无显着差异,右髋及膝关节线速度优秀选手与普通选手在各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第二、第三以及第六动作节点,普通选手的左膝角明显大于优秀选手。此外,在第四、第五动作节点,普通选手右膝角比优秀选手大。研究结论:(1)在完整的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普通与优秀选手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和在X、Z方向的位移大体一致,在Y方向普通选手身体重心控制能力弱于优秀选手,其身体前后晃动较大。在各动作节点普通选手身体重心在X方向所对应的线速度明显小于优秀选手,而在Z方向又普遍高于优秀选手。在完成动作的时间上普通与优秀选手均为2.60秒左右,但在相关动作阶段所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上,普通选手则与优秀选手存在差异。(2)在完整的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普通选手头部的位移以及线速度与优秀选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左脚跟推离地和并脚动作节点上其线速度方面尤为突出。(3)在完整的探戈舞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普通与优秀选手其肩轴相对X、Z轴的转动幅度无显着性差异,但其肩轴相对Y轴的转动幅度则差异较大。在躯干顺时针转动结束动作节点时,优秀选手肩轴相对Y的转动幅度为10.640度,而普通选手则仅为1.113度。此外,在动作的并脚节点时,优秀选手肩轴相对Y的转动幅度为1.224度,而普通选手则为25.283度。(4)在完整的西班牙拖步动作过程中,从下肢运动的特征来看,普通与优秀选手髋、膝关节所对应的线位移以及髋角无显着差异,但普通与优秀选手的髋膝线位移与膝角在各动作阶段其差异性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右脚尖触地、左脚跟推离地和并脚动作节点其左膝角的差异性最为突出。

井绪龙[9](2019)在《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以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66名体育舞蹈学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通过所得数据结果从体育舞蹈项目本身特点、体育舞蹈学生练习内容特点和体育舞蹈动作技能发展特征三个方面对7项功能性动作筛查动作进行制因分析,其目的是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对体育舞蹈项目运动本质、特征和制胜规律的认知;另一方面,发现动作代偿或动作不对称等具有发生运动损伤风险的动作模式,优化与革新我国体育舞蹈学生专项训练。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前期对66名体育舞蹈学生进行的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发现所得分数高于前人研究的损伤阈值——14分,即不同运动项目本身特点不同、练习内容不同以及运动技能发展特征不同,所得FMS的分值是不同的。(2)基于体育舞蹈项目本身对体育舞蹈学生所得动作评定分数的制因分析,得出体育舞蹈项目本身对体育舞蹈学生基础灵活性与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且但也某些方面存在缺漏或反向作用。(3)纠正训练可以改善体育舞蹈学生动作模式或提高基础灵活性与稳定性。纠正训练是对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一种补充,是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制定的,而不是主要的身体练习方式。

房弘[10](2018)在《体育舞蹈转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标准舞。拉丁舞和标准舞又分别包括5个舞种,其中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属于拉丁舞;而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斗牛属于标准舞。在这个项目中舞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去展现出不同力度,幅度以及各种造型变化,借此来表现舞蹈中的人体美,更是用优美典雅,活泼轻快等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展现拉丁舞及标准舞的艺术风格。

二、浅谈摩登舞中的力学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摩登舞中的力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2)体育舞蹈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依据
    1.3 选题的意义
    1.4 研究的目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摩登舞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历史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摩登舞起源与发展
        4.1.1 起源:从萌芽到流行
        4.1.2 发展:碰撞与变革
    4.2 摩登舞不同时期技术动作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4.2.1 摩登舞技术动作探索时期
        4.2.1.1 握持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1.2 移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1.3 转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1.4 造型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2 摩登舞技术动作变革时期
        4.2.2.1 握持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2.2 移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2.3 转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2.4 造型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3 摩登舞技术动作完善时期
        4.2.3.1 握持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3.2 移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3.3 转动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2.3.4 造型技术动作内容分析
    4.3 摩登舞技术动作发展趋势分析
        4.3.1 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分析
        4.3.1.1 握持技术动作演变
        4.3.1.2 移动技术动作演变
        4.3.1.3 转动技术动作演变
        4.3.1.4 造型技术动作演变
        4.3.2 摩登舞技术动作趋势分析
        4.3.2.1 空间立体化的展现
        4.3.2.2 音乐饱满化的呈现
        4.3.2.3 追求科学化的发展
        4.3.2.4 动作竞技性的增强
        4.3.2.5 视觉效果化的冲击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裁判员)
附录 B 专家访谈提纲(运动员)
附录 C 实地调研相关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体育运动损伤相关研究
        1.4.3 全民健身关于体育舞蹈的相关研究
        1.4.4 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
        1.4.5 中老年运动损伤相关研究
        1.4.6 国外关于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基本情况分析
        3.1.1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3.1.2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锻炼年限
        3.1.3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练习舞种
        3.1.4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练习频率和时间
    3.2 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情况分析
        3.2.1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次数
        3.2.2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类型
        3.2.3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程度
        3.2.4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性质
        3.2.5 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部位
    3.3 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损伤致因
        3.3.1 力量和柔韧素质较差
        3.3.2 缺乏与不重视准备和放松活动
        3.3.3 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和意识不足
        3.3.4 不良情绪较多
        3.3.5 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理解有误区
        3.3.6 不够重视场地和服装的安全性
        3.3.7 缺乏专业的指导者
    3.4 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损伤的预防对策
        3.4.1 增强力量和柔韧素质
        3.4.2 加强与重视准备和放松活动
        3.4.3 学习与提高提预防运动损伤知识和意识
        3.4.4 调节不良的情绪
        3.4.5 加深对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理解
        3.4.6 重视场地和服装的安全性
        3.4.7 培养专业的指导者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
    附件2

(5)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是实现国家政策的必要保障
        1.1.2 内蒙古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存在问题
        1.1.3 体育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价值
        1.1.4 SWOT-PEST分析法的独特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3.2.1 研究观点创新
        1.3.2.2 研究方法创新
    1.4 研究不足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资料法
        1.5.2.2 实地调查法
        1.5.2.3 问卷调查法
        1.5.2.3 数理统计法
        1.5.2.5 专家访谈法
        1.5.2.6 SWOT-PEST分析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育舞蹈
        2.1.2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
        2.1.3 SWOT-PEST分析法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体育舞蹈的历程研究
        2.2.1.1 体育舞蹈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2.2.1.2 体育舞蹈课程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2.2.2 体育舞蹈价值的研究
        2.2.2.1 体育舞蹈的运动学价值研究
        2.2.2.2 体育舞蹈的生理学价值研究
        2.2.2.3 体育舞蹈的心理学价值研究
        2.2.2.4 体育舞蹈的艺术学价值研究
        2.2.3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2.2.3.1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价值研究
        2.2.3.2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趋势研究
        2.2.3.3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开展研究
        2.2.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研究
        2.2.4.1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研究
        2.2.4.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对策研究
        2.2.5 SWOT-PEST分析模型应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
        2.2.5.1 体育教学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2.2.5.2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SWOT-PEST分析模型的应用研究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SWOT-PEST分析的环境界定、模型确立及指标体系构建
        3.1.1 环境界定
        3.1.2 模型确立
        3.1.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3.2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优势因素分析
        3.2.1 政治优势
        3.2.1.1 体育相关政策法规对推广体育舞蹈的支持
        3.2.1.2 内蒙古高校对实施“体育强国”战略的响应
        3.2.2 经济优势
        3.2.2.1 内蒙大学生注重对体质健康投资
        3.2.2.2 内蒙古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
        3.2.3 社会优势
        3.2.3.1 近年来体育舞蹈快速发展
        3.2.3.2 内蒙体育舞蹈人才市场巨大
        3.2.3.3 内蒙举办体育舞蹈赛事增多
        3.2.3.4 内蒙古高校学生需求层次提高
        3.2.4 技术优势
        3.2.4.1 教师队伍专业化有助于技术专业化发展
        3.2.4.2 现代传媒技术有益于体育舞蹈技术的创新发展
        3.2.4.3 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体育舞蹈技术多元化发展
    3.3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劣势因素分析
        3.3.1 政治劣势
        3.3.1.1 体育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不足
        3.3.1.2 监督管理措施、体系不健全
        3.3.1.3 高校领导对体育舞蹈不重视
        3.3.1.4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宣传不足
        3.3.2 经济劣势
        3.3.2.1 体育舞蹈相关场馆设施浪费、创收低
        3.3.2.2 体育舞蹈培训、参赛等相关费用较高
        3.3.2.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经费占比过少
        3.3.3 社会劣势
        3.3.3.1 内蒙地区体育舞蹈资源匮乏
        3.3.3.2 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3.3.4 技术劣势
        3.3.4.1 内蒙古高校师资配备缺乏合理性
        3.3.4.2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缺少规范性
        3.3.4.3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忽视竞技性
    3.4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机遇因素分析
        3.4.1 政治机遇
        3.4.1.1 “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影响
        3.4.1.2 我国推行教育资源中西部倾斜的政策
        3.4.1.3 内蒙对“文化自信”政策号召积极响应
        3.4.2 经济机遇
        3.4.2.1 “一带一路”商业链的政治经济效益
        3.4.2.2 体育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反哺体育舞蹈
        3.4.2.3 体育产业成为内蒙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4.3 社会机遇
        3.4.3.1 内蒙群众观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3.4.3.2 内蒙古高校周边体育舞蹈机构增多
        3.4.4 技术机遇
        3.4.4.1 5G时代打造体育舞蹈虚拟现实技术使用
        3.4.4.2 训练方法科学化助力体育舞蹈技术发展
        3.4.4.3 “东西合璧”使体育蹈展现东方魅力
    3.5 内蒙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挑战因素分析
        3.5.1 政治挑战
        3.5.1.1 我国对高校开设体育舞蹈的配套政策相对滞后
        3.5.1.2 内蒙部分高校对开设体育舞蹈扶持政策不完善
        3.5.1.3 内蒙对其他运动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的消极影响
        3.5.2 经济挑战
        3.5.2.1 内蒙各体育项目资金投入不平衡
        3.5.2.2 内蒙古高校的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
        3.5.3 社会挑战
        3.5.3.1 内蒙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负影响作用
        3.5.3.2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场地设施不足
        3.5.4 技术挑战
        3.5.4.1 体育舞蹈自身运动技术难度比较大
        3.5.4.2 内蒙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配备不合理
        3.5.4.3 内蒙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赛事较缺乏
    3.6 内蒙古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策略与思考分析
        3.6.1 “SO+PEST”成长型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
        3.6.2 “ST+PEST”多元化发展策略:强化自身优势、避免外部挑战
        3.6.3 “WT+PEST”防御型发展策略:克服劣势阻碍、化解挑战因素
        3.6.4 “WO+PEST”扭转型发展策略:利用发展机遇、弥补潜在短板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女选手华尔兹舞蹈下降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
        2.关于华尔兹舞蹈中下降动作的相关研究
        3.关于表面肌电技术在体育项目中的相关研究
        4.关于表面肌电技术在体育舞蹈项目中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测试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测量法
        3.专家访谈法
        4.实验法
        5.数理统计法
        6.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女士下降动作的特点
        1.女士下降动作的形态特点
        2.女士下降动作的力学特点
        3.女士下降动作的解剖学特点
    (二) 实验结果
        1.下降动作中各肌肉的原始肌电活动剪接图
        2.普通女选手下降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3.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4.普通女选手下降动作与优秀女选手下降动作对比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不同鞋跟高度拉丁舞鞋对发展下肢爆发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鞋跟高度的相关论述
        2.1.1 拉丁舞鞋的定义
        2.1.2 鞋跟高度在下肢方面的研究
    2.2 体育舞蹈下肢爆发力的相关论述
        2.2.1 下肢爆发力相关概念界定
        2.2.2 爆发力在体育舞蹈中的研究现状
        2.2.3 下肢在体育舞蹈中的研究现状
    2.3 测力台的相关论述
        2.3.1 测力台的定义
        2.3.2 测力台CMJ纵跳的原理
        2.3.3 测力台CMJ纵跳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比较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前下肢爆发力结果
    4.2 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结果
        4.2.1 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结果
        4.2.2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腾空时间结果
        4.2.3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腾空速度结果
        4.2.4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腾空高度结果
        4.2.5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冲量结果
        4.2.6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相对功率结果
        4.2.7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相对力量结果
        4.2.8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蹬伸前半段平均加速度结果
        4.2.9 实验前后测力台指标蹬伸后半段平均加速度结果
    4.3 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增长情况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不同鞋跟高度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结果分析
        5.1.1 3.5 cm鞋跟高度组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结果分析
        5.1.2 5.5 cm鞋跟高度组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结果分析
        5.1.3 7.5 cm鞋跟高度组对下肢爆发力影响结果分析
    5.2 不同测试指标数据结果分析
        5.2.1 立定跳远数据结果分析
        5.2.2 测力台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8)女选手探戈舞“西班牙拖步”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标准舞相关科学研究现状
        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
        2.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2.2 图像解析在标准舞中的运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三维图像解析法
        3.2.3 理论分析法
4 研究结果
    4.1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身体运动的特征
        4.1.1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身体运动的线位移特征
        4.1.2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身体运动的线速度特征
        4.1.3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身体运动的时间特征
    4.2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头部运动的特征
        4.2.1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头部运动的线位移特征
        4.2.2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头部运动的线速度特征
        4.2.3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头部运动的时间特征
    4.3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肩轴运动的特征
        4.3.1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肩轴转动的幅度特征
        4.3.2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肩轴转动的时间特征
    4.4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下肢运动的特征
        4.4.1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左右髋、膝关节的线位移特征
        4.4.2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左右髋、膝关节的线速度特征
        4.4.3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左右髋、膝关节的角度特征
5 分析与讨论
    5.1 西班牙拖步的动作结构特点与阶段划分
    5.2 优秀和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身体的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
        5.2.1 身体重心的线位移特征对比分析
        5.2.2 身体重心的线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5.2.3 身体重心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5.3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头部运动的特征对比分析
        5.3.1 头部运动的线位移特征对比分析
        5.3.2 头部运动的线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5.3.2 头部运动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5.4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肩轴运动的特征对比分析
        5.4.1 肩轴转动的幅度特征对比分析
        5.4.2 肩轴运动的时间特征对比分析
    5.5 优秀与普通选手西班牙拖步下肢运动的特征对比分析
        5.5.1 左右髋、膝关节的线位移特征对比分析
        5.5.2 左右髋、膝关节的线速度特征对比分析
        5.5.3 左右髋、膝关节的角度特征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任务
        1.3.1 体育舞蹈大学生身体功能现状
        1.3.2 体育舞蹈大学生身体功能不足制因
        1.3.3 基于身体功能视域下的体育舞蹈大学生训练探索
        1.3.4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对体育舞蹈学生训练的启示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
        1.4.2 体育舞蹈
        1.4.3 体育舞蹈学生
        1.4.4 运动损伤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研究法
        3.2.3 调查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舞蹈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统计分析
        4.1.1 深蹲测试结果分析
        4.1.2 过栏架步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1.3 前后分腿蹲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1.4 肩部灵活性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1.5 主动直膝抬腿测试结果分析
        4.1.6 躯干稳定性俯撑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1.7 转动稳定性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4.1.8 本章小结
    4.2 体育舞蹈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制因分析
    4.3 功能性训练对体育舞蹈学生的干预
        4.3.1 干预方案
        4.3.2 干预过程
        4.3.3 干预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体育舞蹈转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体育舞蹈中相关的转动
2、摩登舞和拉丁舞中转动的生物力学相关原理
    2.1、摩登舞转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2.2、拉丁舞中转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3、结论与建议

四、浅谈摩登舞中的力学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摩登舞专项选手运动损伤现状与预防应用的研究[D]. 张祺晨.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体育舞蹈摩登舞技术动作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D]. 康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北京市中老年体育舞蹈锻炼人群的运动损伤研究[D]. 张杰.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摆荡技巧在专业院校华尔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雷莹. 广州体育学院, 2020
  • [5]内蒙古本科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SWOT-PEST模型分析[D]. 王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女选手华尔兹舞蹈下降动作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D]. 赵烯妤.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不同鞋跟高度拉丁舞鞋对发展下肢爆发力的实验研究[D]. 周莹.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女选手探戈舞“西班牙拖步”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D]. 王君君.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研究[D]. 井绪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10]体育舞蹈转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 房弘.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23)

标签:;  ;  ;  ;  ;  

论现代舞的力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