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伴右心功能不全(附2例报告)

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伴右心功能不全(附2例报告)

一、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万青[1](2021)在《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患者男,43岁,因双下肢水肿半年、胸闷气促2月余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可,心率80次/min,心律齐,两肺呼吸音粗,腹部平软。血压95mmHg/62mmH,病理征(-)。入院初步诊断:(1)胸闷待查:冠心病可能(2)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Ⅱ级(3)肝淤血、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0.04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2.7ng/ml,肌红蛋白51.7ng/g;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5839.00ng/ml。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2](2020)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文中研究指明心肌病是一类病因和临床表现均比较复杂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影像技术如心脏磁共振(CMR)、心脏CT和超声心动图等在心肌病的诊断和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操作简单, 可直观显示心脏形态结构改变、室壁运动、心脏血流和功能情况, 在心肌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成为心肌病检查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声学增强剂(ultrasonic enhancing

赵晓月,王燕,权太东,徐政新[3](2002)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研究肥厚型心肌病 (HCM)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分析 2 7例经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 (CDFI)及临床证实的HCM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①ST -T异常是HCM心电图最常见的改变 (96% ) ,除巨大倒置“冠状T”有筛选意义外 ,余无特殊性。②经超声证实 ,心电图表现有右室肥厚改变者 (占 5 5 % ) ,可明确提示双心室HCM。③异常Q波发生率 5 0 % (12例 ) ,与有 无合并心室肥厚改变无关 (11 18;1 9,P>0 0 5 ) ,与各组间分布无关 (Ⅰ 40 % ;Ⅱ5 4% ;Ⅲ 2 5 % ,P >0 0 5 ) ,异常Q波以下壁 (Ⅱ、Ⅲ、aVF)、侧壁 (Ⅰ、aVL、V4~ 6 )多见 (均 5例 ,41% )。④ 8例HCM患者进行 1~ 6(平均 2 6)年的心电图随访 ,2例心电图有恒定的电压增高改变 ,CDFI复查心肌较前增厚 ,左右腔缩小 ,其中 1例发生猝死。结论 我们认为心电图对于HCM的初步筛选、心脏超声检查及随访以及估测预后不失为 1项简便、敏感、价廉、可靠的指标

杭娟,王纯[4](2000)在《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1例报告)》文中认为

刘涓,梁爱玲,张琴[5](2000)在《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柯景彬[6](2021)在《急性高原病心血管响应特征及其预警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我国高原地区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进驻高原从事地区建设、国防发展、资源开发、商业贸易、高原旅游等活动。然而,高原地区的恶劣环境给居住和进驻的人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引发一系列高原疾病,严重影响人群的正常生活和活动。近年来高原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研究成果的报道和应用降低了高原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人体进入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后会引发一系列生理性改变,机体通过这些改变以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的调整过程被称为高原习服。然而,当机体不能良好习服,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甚至发展为高原疾病。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暴露后最常见的高原疾病之一,它是人群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或者从高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机体未能良好习服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头痛是AMS最主要的临床症状,通常伴随失眠、疲劳、头晕、厌食和恶心等其他症状。少数病情严重者会发展为高原脑水肿和/或高原肺水肿,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研究AMS的早期预警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心血管系统是高原暴露后首先及首要反应的系统之一。高原低压性缺氧直接影响肺血管和全身阻力血管的血管张力,心率加快、外周动脉血压和肺动脉压升高,每搏输出量降低,心输出量早期升高,并随着习服的进行而逐渐下降,心脏收缩功能基本维持。血容量和心室容积降低,舒张充盈模式改变。这种心血管系统的调整和变化对人体快速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急性高原暴露后的心血管响应有助于个体耐受和适应低氧环境,但反过来在某些情况下,心血管响应不良也可能引发高原疾病,甚至可能导致AMS。截至目前,关于急性高原暴露后心血管系统响应与AMS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缺乏,人体平原基线心血管功能是否影响AMS的发生和进展、急性高原暴露后心血管系统的响应是否参与AMS的发生发展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因而本研究将分三部分来研究急性高原暴露后心血管系统响应与AMS之间关系。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AMS的流行病学特征;2.高原左心室响应特征及其对AMS的识别价值;3.平原人群心脏功能指标在AMS预警中的作用。目的1.明确平原健康人群以不同上升方式、不同习服程度情况下基于新、旧版路易斯湖急性高原反应评分系统的AMS的流行率、临床特征和相对风险的动态变化。2.查看急性高原暴露对平原人群左室功能的影响。筛查具有AMS的识别价值的左室功能指标,并分析左室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及贡献度,进而探讨急性高原暴露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其与AMS的潜在关联。3.筛查对AMS发生具有预警价值的平原人群基线心脏功能指标,并分析其对AMS发生的预测价值,探讨平原基线心脏功能对AMS的发生进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急性高原暴露后心脏功能变化对AMS发生发展的潜在意义。方法1.分别于2012年6月在成都(海拔500米)和2013年6月在重庆(海拔400米)纳入志愿者1283例和346例。2012年纳入的志愿者乘坐飞机在2小时内进驻拉萨(海拔3700米),作为快速上升队列。在拉萨停留7天后,乘车进一步进驻西藏羊八井(海拔4400米)。2013年纳入的志愿者乘大巴在4天内进驻四川新都桥(海拔3450米),作为缓慢上升队列。在新都桥停留3天后,乘车进一步进驻四川理塘(海拔4100米)。采集志愿者平原状态下、急性高原暴露后及急性高原暴露后短期习服进一步进驻更高海拔后的人口学数据资料及症状发生情况。分别根据旧版路易斯湖急性高原反应评分(LLS)系统和2018年新版LLS系统对人群进行评分和AMS的诊断。查看不同上升方式、不同习服程度情况下AMS及主要症状的流行率及动态变化。组间比较探讨不同上升方式及不同习服程度对人群AMS及主要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上升方式及不同习服程度情况下AMS发生的危险因素。2.于2012年6月在成都(海拔500米)纳入志愿者589例,所有志愿者乘坐飞机在2小时内进驻拉萨(海拔3700米)。采集志愿者平原状态下和急性高原暴露后的人口学数据资料、基本生理参数资料、症状发生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组间比较志愿者进驻高原前后一般人口学数据、基本生理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基本左室功能指标的差异。根据2018年新版LLS系统对人群进行评分和AMS的诊断,根据是否发生AMS进行分组。组间比较人群指标参数,查看急性高原暴露后AMS+和AMS-组志愿者基本生理参数及左室功能的差异。ROC曲线筛查具有AMS识别意义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根据筛查的指标进行分组,组间比较AMS及其评分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该指标对AMS的识别价值,并线性回归分析左室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及贡献度,以探讨急性高原暴露后左室响应与AMS发生的潜在机制。3.于2013年6月在重庆(海拔400米)纳入志愿者106例,所有志愿者在7天内乘坐汽车进驻四川理塘(海拔4100米)。采集志愿者平原状态下和急性高原暴露后的人口学数据资料、基本生理参数资料、症状发生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根据2018年新版LLS系统对人群进行评分和AMS的诊断,根据是否发生AMS进行分组。组间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具有AMS发生预警价值的平原基线超声心动图指标,ROC曲线分析筛查后指标的cut-off值并依据该cut-off值进行分组,组间比较AMS及其评分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筛查后指标对人群AMS发生的预测价值。组间比较急性高原暴露前后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指标变化的差异,以探索急性高原暴露后心脏功能变化对AMS发生发展的潜在意义。结果1.采用旧版LLS和新版LLS诊断方法,快速上升队列人群在海拔3700米AMS发病率分别为68.4%和56.1%,进一步上升到海拔4400米后,发病率分别下降到21.4%和14.3%;缓慢上升队列人群在海拔3450米AMS发病率分别为30.3%和25.7%,进一步上升到海拔4100米后,发病率分别上升到36.6%和32.2%。除了在快速上升队列人群在海拔4400米处,头痛、头晕/眩晕和疲劳均为人群发生率最高的症状。快速上升方案是急性高原暴露AMS发病的危险因素,但经短期习服进一步上升到更高海拔后,快速上升方案成为急性高原暴露AMS发病的保护因素。2.急性高原暴露后,人群外周血氧饱和度、收缩末期容积指数、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E峰速度和E/A比值均有所下降,而心率(HR)、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和A峰速度均有所上升。相比于AMS未发病人群,AMS发病人群HR较高,EDVi、SVi、Ci、E峰速度和E/A比值较低。SVi是对人群发生AMS具有最优识别价值的指标SVi(AUC:0.804,95%CI:0.767-0.842),而SVi的改变主要与EDVi的改变有关(R2=0.757,p<0.001),EDVi的改变主要与E峰速度的变化有关(R2=0.522,p<0.001)。与最高SVi值组人群相比,中间SVi值组人群AMS的发病率更高(IRR:1.958,95%CI:1.333-2.876),轻度头痛和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亦更高,而最低SVi值组人群AMS(IRR:4.710,95%CI:3.375-6.572)及所有AMS评分症状的发生率均最高。3.急性高原暴露后,33名志愿者(31.1%)被诊断为AMS。AMS发病人群平原基线二尖瓣环外侧壁组织运动位移(MV TMADlateral)较AMS未发病人群更低(13.09 vs.13.89mm,p=0.022)。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人群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水平与AMS的发生显着相关(OR=0.717,CI:0.534~0.964,p=0.028)。与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13.30mm的人群相比,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13.30 mm的人群AMS发病风险显着升高(OR:4.046,95%CI:1.648-9.933)。急性高原暴露后,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13.30 mm组人群HR(64 vs.74 bpm,p=0.001)和RV MPI(0.54 vs.0.69,p=0.009)增加,而LV GLS(21.50 vs.20.23%,p=0.002)、TV E/A(2.11 vs.1.89,p=0.019)以及MV EDT(169.60vs.156.90 ms,p=0.035)降低,而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13.30 mm组人群中上述指标均无显着改变。结论1.根据评分方法、进驻方式和习服情况的不同,人群AMS的发生率介于14.3%~68.4%;头痛、头晕和疲劳是急性高原暴露后发生率最高的症状;快速进驻方式是人群AMS发病的危险因素。2.急性高原暴露后,SVi的降低与AMS的发生率和临床严重程度显着关联。同时,SVi的改变与左室充盈模式的改变有关。3.平原基线MV TMADlateral水平是人群AMS发生的潜在预测指标,这可能与平原不同基线MV TMADlateral水平的人群急性高原暴露后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差异性改变有关。

黄红[7](2016)在《重庆市儿童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资料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限制型心肌病(Restrictive Cardiomyopathy,RCM)与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CP)的临床鉴别要点,并分析相应的鉴别价值。对1例临床疑诊RCM行基因分析。方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临床确诊的RCM 14例,CP 78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史、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病理资料等,探讨RCM和CP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要点。实施1例临床疑似RCM患儿基因检测。采用SPSS20.0进行相关资料分析,比较两组间各项资料的差异。结果RCM患儿平均年龄(6.29±4.74)岁,明显小于CP组(9.84±3.39)岁(P=0.001)。CP组患儿大部分有感染性疾病的诱因。且CP组首诊常伴有全身水肿,病程中出现劳力性心累临床症状、低蛋白血症的较RCM组多(P<0.01)。心电图检查中,RCM组P波振幅增大的有6例(42.9%),高于CP组4例(6.9%)(P=0.002)。P波时长延长或有切迹的RCM发生率57.1%,明显高于CP组发生率19%(P=0.004)。两种疾病出现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主要检测指标中,RCM组的左心房内径平均值(33.33±5.07)mm明显大于CP组(26.85±6.07)mm(P=0.001)。RCM组主动脉瓣收缩期血流速(0.92±0.21)m/s大于CP组(0.75±0.15)m/s(P=0.004)。RCM组等容舒张期时间均值(104±38.43)ms大于CP组(78.85±21.62)ms(P=0.036)。RCM组、CP组其余各腔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E/A均值等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就房室瓣瓣膜反流程度而言,RCM组多为中-重度反流,而CP组则多为轻度反流(P<0.05)。CP组中可见心包增厚的有23例,心包厚度均值为(3.92±0.99)mm,而RCM组中未见心包及心内膜明显增厚。通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提示胸腔积液的发病率CP组高于RCM组(P<0.01)。14例RCM胸部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心内膜钙化,CP组中有11例(11/78)通过胸部X线平片发现心包钙化,10例(10/78)通过CT、MRI可见心包钙化及心包增厚。RCM组2例分别接受心肌活检术或心包活检术进行病理检查。CP组63例行心包剥离术及活检术,其中2例因病情反复再次手术。临床疑诊患儿基因检测提示TNNI3第7外显子,第517位碱基突变,c.517 C>T,导致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L173F)。结论CP更容易以全身水肿、劳力性心累为首发症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及多浆膜腔积液表现明显。心电图检查对于两种疾病的鉴别意义不大;RCM双心房增大较明显,尤其是左心房,且对左心功能影响大,容易出现瓣膜反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均以中-重度为主;胸部影像学检查CP可发现心包钙化表现。在临床诊疗中,通过临床表现首先选择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诊,鉴别诊断困难时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一定帮助。病理活检是RCM、CP确诊的金标准,但由于对患者创伤较大,临床不常选择。基因诊断将是未来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RCM的可选方案。

程怀兵[8](2011)在《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系列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依据新修订的诊断标准评估心脏磁共振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也称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RV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右室心肌纤维脂肪替代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是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过去十多年ARVC的诊断一直基于1994年专家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但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标准的特异性高,敏感性低。基于影像学技术尤其是心血管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ce, CMR)技术的进步和其他研究的深入,新修订的标准应运而生。[目的]收集国人大样本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MR图像资料,对国人ARV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CMR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依据新修订的标准评估CMR在ARV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病例档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CMR图像定量测量左、右室的射血分数(LVEF、RVEF)、舒张末容积(LVEDV、RVEDV)、收缩末容积(LVESV、RVESV),左室的心内膜标记采用半自动的方式,右室心内膜标记采用手动的方式。定性评估室壁运动和组织学特征改变。[结果]共103例病人,男72例(69.9%),女31例(31.1%),男女之比为2.3:1。平均年龄为38.3±15.1岁(年龄范围:11-74岁)。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心悸84例(81.6%)、劳累59例(57.3%)、胸闷57例(55.3%)、头晕42例(40.8%)和晕厥35例(34%)。所有患者均有室性心律失常,其中84例(81.6%)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19例(18.4%)发生过室性早搏。心电图胸前V1-V6导联T波倒置的发生率分别为:97.1%、82.5%、73.8%、46.6%、25.2%、7.8%。住院期间4例(3.9%)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排除了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65例(63.1%)接受了电生理检查,除2例未诱发出室速外,63例(61.2%)均成功诱发室速并接受了射频消融治疗。19例(18.4%)接受了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植入。8例接受了心脏移植。CMR评估LVEF为47.7±15.9%,LVEDV指数为76.6±35.0 mL/m2, RVEF 29.1±11.6%, RVEDV指数为118.5±44.3 mL/m2。所有患者均有室壁运动异常和右室流出道增宽,其中71例(68.9%)右室整体运动异常,32例(31.1%)右室局部节段性运动异常,好发部位依次为右室心尖游离壁、流出道与下壁。53例(51.5%)患者存在右室壁局部室壁瘤样改变。93例(90.3%)有脂肪替代,37例(35.9%)有延迟强化。依据新修订标准中CMR的定量参数分析显示:其中RVEDV指数符合主要标准的为52例(50.5%);符合次要标准的为12例(11.7%);RVEF符合次要标准的为11例(10.7%),符合主要标准的为81例(78.6%)。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显示LVEF、LVEVD、RVEF、RVEDV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34、0.950、0.910、0.937,所有P<0.001。[结论]中国ARVC患者的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与国外相似,但男女发病率之比和家族史发病率略低于国外。CMR可提供准确的右室形态和功能的评估,是ARVC诊断标准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特定性可提示一定的诊断信息,但ARVC的最终诊断仍然需要综合影像学、心电学、组织学、家族史的综合诊断。第二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有无左室受累的临床及磁共振特征对比研究[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虽然对于该疾病的描述一直突出“右”字,但左室受累的ARVC日益受到重视,现在左室受累是公认的改变,且比以前认识的受累过程要更早。ARVC早期左室受累或者突出的左室受累病例引起了学者们对左室受累仅仅是ARVC终末期并发症的质疑。[目的]探讨国人ARVC患者合并左室受累的发生率和程度以及左室受累病人与左室未受累病人临床及CMR特征的异同。[方法]所有患者根据CMR特征进行分组,CMR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0%或左室心肌内有脂肪替代或纤维脂肪替代定义为左室受累组,剩下的定义为左室未受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CMR特征。[结果]所有患者中,47例患者左室受累,占45.6%。左室受累组与左室未受累组相比,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无显着性差异。两组之间发病时间相似,症状均以心悸、劳累、胸闷、头晕为多见,亦无显着差异性差异。两间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室速、晕厥无显着性差异。接受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以及ICD植入均无显着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左室受累组家族史发病率高于左室未受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 vs 10.7%,P=0.049)。此外,左室受累组右胸前导联T波倒置(V1、V2)发生率与左室未受累组无显着性差异,但左室受累组左胸前导联T波倒置发生率显着高于左室未受累组。所有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均为左室受累的患者。与左室未受累组相比,左室受累组左室射血分数(33.4±11.3 vs 59.6±6.8%,P<0.001)、右室射血分数(23.3±11.2 vs 34.0±9.7,P<0.001)显着减低,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容积、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以及左室每搏量和左室心指数均显着增加(所有变量P<0.001)。左室受累组脂肪替代指数明显高于左室未受累组(22.1±15.9 vs 14.6±8.0%,P=0.030),前者纤维化替代指数亦显着高于后者(22.2±20.0 vs 3.3±6.9%,P<0.001)。[结论]左室受累是ARVC的常见形式,有家族史的更易倾向于左室受累,广泛的胸前导联T波倒置提示左室受累。CMR能够准确提供左室受累的证据,有利于进一步对病人的管理。第三部分基于磁共振成像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晕厥的危险因素分析[背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主要以右室壁脂肪或(和)纤维脂肪进行性替代为特征的心肌疾病。晕厥是ARVC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而且是ARVC预后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延迟增强心脏磁共振(CMR)高度的组织特定性能够识别心肌内纤维化改变,而纤维化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疾病,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的室性心室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且能有效预测预后。在ARVC病人中,延迟增强CMR显示的纤维组织与组织病理学、右室功能不全及电生理检查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位点亦有很好的相关性。[目的]探讨有无晕厥发生的ARVC患者临床及CMMR特征的异同。基于CMR特征探讨ARVC患者发生晕厥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患者行CMR检查时点之前有无晕厥史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CMR检查时点之前有晕厥发作史的35例ARVC患者为组1,CMR检查时点之前无晕厥发作史的68例患者为组2。比较两组的临床及CMR特征,分析ARVC患者发生晕厥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35例患者于CMR检查时点之前发生晕厥,占总人口的34%。晕厥组与未晕厥组相比,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临床发病时间、症状、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ICD植入均无显着性差异。与未晕厥组相比,晕厥组家族史(28.6% vs 11.8%,P=0.033)和室速发作史(100% vs72.1%,P=0.001)显着升高。晕厥组与未晕厥组之间,LVEF、RVEF. LVESV指数以及RVESV指数均无显着性差异。与未晕厥组相比,晕厥组LVEDV指数(86.0±49.1 vs 71.7±23.9 mL/m2, P=0.049), RVEDV (224.2±94.8 vs 192.7±58.0 mL, P=0.039), RVEDV指数(131.5±57.1 vs 111.8±34.6 mL/m2,P=0.032)和纤维化替代指数(22.9±21.2 vs 6.4±11.4%,P<0.001)显着升高(见表2)。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史(P=0.038)、RVEDV指数(P=0.041)、纤维化替代指数(P<0.001)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项回归分析显示仅仅纤维化替代指数是ARVC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62,95%的可信区间:1.016-1.096,P=0.005)。[结论]晕厥是ARVC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晕厥患者倾向于有家族史、更大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延迟强化CMR能够准确评估心脏组织的纤维化改变,且纤维化替代指数是ARVC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第四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背景]右室复杂独特的解剖和形态学特点,使得准确评估右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相当困难。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已经成为评估右室容量,收缩功能的“金标准”。此外,CMR组织特定性能够评估心脏组织学改变。尽管最初的研究表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的升高与左室功能障碍的严重性相关,但最近研究表明,双室功能不全的病人,NT-proBNP水平显着升高。同样,CMR研究肯定了缺血后心肌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肺动脉栓塞时右室收缩功能与BNP水平呈负相关。然而截至目前,在原发性右心功能受损的ARVC, NT-proBNP与左、右室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ARVC患者NT-proBNP的分泌情况,以及其与左、右室的心功能和心肌组织学改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右室是否独立影响NT-proBNP的分泌。[方法]收集ARVC患者入院时的血浆NT-proBNP浓度,通过CMR定量评估右室的血流动力学,测量右室的射血分数、舒张末容积。将右室分为5个节段,左室分为17节段,定性评估左、右室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未移植组相比,移植组血浆NT-proBNP浓度(2799.4±1044.9 vs 1082.8±998.15 fmol/mL, P<0.001)、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208.2±140.0 vs 63.0±37.3 mL,P=0.033).LVESV指数(119.2±80.6 vs 63.0±37.3 mL/m2,P=0.035).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 (202.1±33.6 vs 140.3±65.8 mL, P=0.017)、RVESV指数(117.7±25.5 vs 81.5±38.4 mL/m2, P=0.017)显着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9.4±9.6% vs 49.8±15.5%, P<0.001)、右室射血分数(RVEF) (12.5±4.4% vs 29.9±11.8%, P<0.001)、右室心指数(1.30±0.47 vs 2.19±0.93 L/min/m2,P=0.015)显着降低。所有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RVEF (r=-0.71, P<0.001)和LVEF (r=-0.54, P<0.001)均呈中度负相关。左室未受累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RVEF(r=-0.71,P<0.001)呈中度负相关,与LVEF(r=-0.29, P=0.067)无相关。左室受累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RVEF(r=-0.59, P<0.001)呈中度负相关,与LVEF(r=-O.48, P=0.006)呈轻度负相关。依据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RVEF≤40%最佳cut-off值,NT-proBNP的水平为587.2 fmol/m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81.2%和82.5%;确定心脏移植患者最佳cut-off值为1407 fmol/mL,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0.3%。[结论]ARVC患者LVEF和RVEF独立影响血浆NT-proBNP浓度,NT-proBNP也是右室功能不全的一个指标。本研究的发现表明使用NT-proBNP不仅能够检测左心系统衰竭,同样适合于原发性右心受累的ARVC右心系统衰竭。CMR可准确评估右心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的组织学改变,ARVC时血浆NT-proBNP浓度与右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心肌纤维脂肪替代指数呈正相关,而与RVEF呈负相关。

李世国[9](2003)在《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译文)》文中认为

王砚池[10](2014)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40例受者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分析原位心脏移植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方法、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4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原发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29例、缺血性心肌病6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及限制性心肌病1例。手术方式采用标准法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39例。免疫抑制治疗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的三联用药方案。其中5例受者未给予免疫诱导治疗,6例受者术中给予抗Tac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29例受者于麻醉诱导及术后第4天给予巴利昔单克隆抗体的诱导治疗。预防性抗菌素采用头孢曲松钠术前30分钟及术后每日1次静滴,术后根据痰培养及尿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菌素方案。排斥反应的监测采用症状、心脏彩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的综合评价。根据血药谷浓度(CO)与峰浓度(C2)调整环孢素的血药浓度至理想区间(CO理想区间150-200ng/mL和C2理想区间为800-1200ng/mL)。将患者基本信息及手术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各项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析心脏移植术后疗效。结果:受者随访1-129个月,术后1月存活率95%(38/4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5%,77.5%。死亡原因包括: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内)1例受者死于肠道出血,1例受者死于急性右心衰,术后晚期(术后1个月后)1例受者死于肺癌,1例受者死于真菌感染,4例受者死于移植物衰竭。共出现急性排斥反应7例,包括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2例,晚期5例,经激素冲击治疗后均逆转,各排斥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排斥反应发生率17.5%。采用单纯监测血药谷浓度时发生排斥反应4例,发生率20%;采用环孢素血药浓度谷、峰值同时监测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发生率15%。结论:心脏移植术治疗各类终末期心脏病疗效确实可靠,可提高各类终末期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急性右心功能衰竭,急性排斥反应,感染。血药浓度谷、峰值同时监测可控制环孢素浓度在有效的范围内,并可及时发现环孢素吸收的个体差异,给予及时调整环孢素用量,避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二、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3)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
2 结果
3 讨论

(5)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 论

(6)急性高原病心血管响应特征及其预警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急性高原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高原左心室响应特征及其对AMS的识别价值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及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小结
第四章 平原人群心脏功能指标在AMS预警中的作用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及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小结
全文结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揭示高原心血管响应机制,助力高原地区健康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参考文献
附录: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件
学习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重庆市儿童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重庆市儿童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资料分析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1 例临床限制型心肌病的基因分析
    前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8)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名词注释及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部分 依据新修订的诊断标准评估心脏磁共振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有无左室受累的临床及磁共振特征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磁共振成像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晕厥的危险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右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外文论文

(9)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译文)(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
2 MR成像条件
3 肥厚型心肌病 (HCM)
    (1) HCM的临床表现:
    (2) HCM的病理:
    (3) HCM的MRI所见:
    (4) 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
4 扩张型心肌病 (DCM)
    (1) DCM的临床表现:
    (2) DCM的病理:
    (3) DCM的MRI所见:
5 限制型心肌病 (RCM)
    (1) RCM的临床表现:
    (2) RCM的病理:
    (3) RCM的MRI所见:
6 致心律不齐性右室心肌病 (ARVC)
    (1) ARVC的临床表现:
    (2) ARVC的病理:
    (3) ARVC的MRI所见:
7 结语

(10)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40例受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一例[J]. 胡海,万青.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05)
  • [2]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病临床应用指南[J].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超声心动图委员会.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10)
  • [3]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研究[J]. 赵晓月,王燕,权太东,徐政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02)
  • [4]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1例报告)[J]. 杭娟,王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02)
  • [5]右心功能不全的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附2例报告)[J]. 刘涓,梁爱玲,张琴. 临床荟萃, 2000(02)
  • [6]急性高原病心血管响应特征及其预警作用的研究[D]. 柯景彬.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7]重庆市儿童限制型心肌病与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资料分析[D]. 黄红.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8]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系列研究[D]. 程怀兵.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2)
  • [9]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译文)[J]. 李世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3(12)
  • [10]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40例受者疗效分析[D]. 王砚池.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伴右心功能不全(附2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