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有自己的后裔

“村官”有自己的后裔

一、“村官”自有后来人(论文文献综述)

药锐红[1](2020)在《山西沁源秧歌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沁源秧歌是一种地方文化艺术,其曲调短小精悍,唱词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深受百姓喜爱,广泛流传于晋中、晋东南等地。通过查阅县志等相关志书来梳理沁源秧歌的发展历程;利用现有的秧歌作品资料分析秧歌文本,结合秧歌表演的具体实践得出其创作规律及生存法则;在田野调查中关注秧歌的曲调运用和表演形式,并通过走访民间艺人、文化馆人员及实地体验来考察沁源秧歌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传承状况,力求探究在当下文化转型期,沁源秧歌如何自我调整并适应时代变迁,拥有源源不断的传承活力。沁源秧歌产生于群山环抱、河川纵横的自然环境和其固有的农耕观念、民俗生活和乡土艺术中。它脱胎于明末清初的沁源民间小调,形成于清代康、乾时期,后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由民间歌舞发展演变为秧歌小戏及秧歌剧,这些形式在民众视野中统称为沁源秧歌。沁源秧歌是一种不断演变、发展的文化,它随着时代的推进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取舍吸收,简化丰富,继承创作,呈现出“取与舍”、“简与繁”、“承与变”的生存现状,在曲调上着力发展高频曲调,对一些疑难曲调仅作资料存根;表演形式根据曲调的繁简运用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单一的民歌体曲调表演的伞头秧歌与花鼓秧歌;二是以多个小调串联成曲牌联套体排演大中小型秧歌戏;文本创作时既遵循程式性的固定法则,也在框架内寻求创新,对生活语言进行文学加工。沁源秧歌在传承中的动态发展使其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沁源秧歌的传承保护包括传承主体和传承场域。通过对官方团体和业余队伍构成的传承主体和由传统节日,生活仪礼,赛事场合,网络平台构成的传承场域的对比分析,得出民的文化需求及主体实践是持续传承的动力,而通过这种文化需求和民俗心理建构的秧歌展演场域则活化了传承空间。只有艺术本身活了、传承主体活了、生存空间活了,沁源秧歌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亢宁梅[2](2016)在《现代性的不同表征——“都市新淮剧”和“乡村淮剧”的发展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由地方小戏形成的淮剧在不同的空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上海淮剧侧重于商业性、市民性,苏北的乡村淮剧侧重于传统剧目和主旋律歌颂。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上海淮剧从形式和精神内涵上向现代性转型,力求反映和融入时代,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性追求,同时也赢得了较好的市场效应。乡村淮剧提供了与时代一致的正价值,显示出与实践理性高度的同一性,然而却日益远离了观众和市场。这两种现代性的不同表现值得深入思考。

武敏[3](2013)在《沁源秧歌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秧歌是流行在北方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小戏系统。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地处太岳山东麓,系沁河发源地,因此得名,沁源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康、乾时期,盛行于道光、咸丰年间,广泛流传于沁源县及沁河流域的民间小调,后传唱到晋中、晋南、晋东南等地。沁源秧歌经抗日战争的洗礼由民间小调发展成为地方小剧种。沁源秧歌剧目众多,但流传至今的曲调仅余170余调。后由歌、乐、舞结合的“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发展成为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对唱、合唱、表演唱。歌词大多反映男女爱情、日常生活等内容,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加入少量对白,加入简单道具与服装,人物也具有了典型化特征。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大肆侵占沁源,抗日政府组建“绿茵剧团”结合当时时政,宣讲当时政府抗敌政策,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标志沁源秧歌作为山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此时的沁源秧歌成为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各文艺团体学习的榜样。虽然沁源秧歌已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也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沁源秧歌的生存现状也遭受了极大的考验:生存环境恶化、艺术人才青黄不接;观众的流失;剧团资金短缺、缺少精品节目。由于传统戏剧对人们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在沁源秧歌的发展、保护等问题上缺乏应有的研究意识。本文在对资料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运用戏剧戏曲学基本理论,从沁源秧歌的发展历史、剧目研究、演出团体及演员、艺术特点、秧歌现状与保护措施等方面着手,对这一具有濒临消失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出较全面的研究。

袁国青[4](2012)在《让崇高理想之花在校园绽放》文中认为理想是青年学生的灵魂与动力。崇高理想的树立需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真理、理想与规律、理想与群众的关系。崇高理想的树立要靠引导、靠教育、靠熏陶、靠实践。

贾宏图[5](2012)在《青年垦荒的英雄传奇》文中指出引言:倾听与找寻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如葵花向阳般的璀璨灯光,吸引了整个世界的目光,他们在注视着这辉煌的中心,又发出怎么样的"中国声音"。中国人民在倾听,中国青年在倾听,倾听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隆重的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报告。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冲锋在

丁鹏[6](2010)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由八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走进阿拉善”,主要阐述阿拉善概况、阿拉善蒙古人的来源、巴彦浩特镇概况以及汉族移民的主要来源;第三章“汉族移民物质文化变迁”,主要分析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个案、阐述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生计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变迁;第四章“汉族移民精神文化变迁”,主要阐述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语言、宗教信仰以及文艺的变迁;第五章“汉族移民生态法制观念的变迁”,主要阐述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规则的认识、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理念的接受以及他们对现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反思;第六章“互动与调适——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主要阐述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蒙古族核心价值观的改变;第七章“文化变迁的理论剖析”,主要阐述文化变迁的一般理论、阿拉善地域文化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轨迹;第八章“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主要阐述以蒙古族为核心的蒙汉和蒙回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巴彦浩特镇民族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发展趋势。‘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汉族移民来到巴彦浩特这一蒙古族聚居区后,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引发了原有文化的变迁。而阿拉善地域文化则是影响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关键因素。虽然在巴彦浩特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过程中,演变的奠基者——蒙古族群体最先出现,他们凭借本土文化的优势,对早期进入这一区域的汉族移民群体的文化变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曾经使汉族移民文化处于草原文化的依附地位。但是随着汉族移民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蒙古族传统生计方式的改变,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调适互动也日益显现,影响到蒙古族的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观念。从总体情况来看,巴彦浩特社区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文化和以汉族移民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正在经历着因区域文化系统内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的变迁。这种变迁的形式介于“结合”与“融合”之间,汉族移民与蒙古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接纳,正处于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蒙古族,又不同于先前的汉族,然而蒙汉之间又互有差别的新的地方性文化形态。就当前巴彦浩特镇主要民族构成而言,蒙古族、汉族和回族占到总人口的99%。虽然蒙古族人口在巴彦浩特已经不占多数,但是他们仍然是这里的主体民族。因此,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以蒙古族为核心的蒙汉关系和蒙回关系,而且基本呈现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格局。但是,由于民族差别、民族利益矛盾的客观存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往来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新的文化碰撞或利益冲突。在目前巴彦浩特各民族杂居共处交往频繁的现实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这两种极端的民族观,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经济上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社会事业逐步改善、共享成果;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不断巩固蒙、汉、回等各民族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使巴彦浩特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推动下,在相互尊重、竞争互惠中走向共同繁荣。

王一木[7](2007)在《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儒家哲学是生命哲学,又称性命之学,性即人性;命即生命、使命、命运和天命。儒家生命哲学的精髓是做人的道理。儒家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成就人格,其向度一是做修养工夫,二是提升境界。儒家的修养工夫彰显了生命的可塑性,儒家的形上境界彰显了生命的终极性。生命价值与生命意识,生命修养与生命智慧,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生命精神与生命境界相得益彰,共同构筑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儒家的这些生命哲理在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其意义和价值的关键,就在于确立当下儒学的本质。在当今社会过分强调儒学的“道统”、“判教”等“意识形态”是缺乏意义的。当代儒学应该弘扬儒家生命哲学的精华和充满活力的东西,来对当代人进行生命教育。我们大陆的生命教育严重滞后,生命乱象频生,而作为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儒家文化,被边缘化又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让儒家生命哲学的精华在当代生命教育中焕发生机,是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光明,肖荣,王坚[8](2000)在《“村官”自有后来人》文中认为 近年来,泰兴市以改善村级班子结构、增强村级班子活力为出发点,顺应形势的发展,找准工作的关键,坚持“选”、“荐”并举,“育”、“用”结合,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摸清症结,找准制约村级班子建设的关键点。泰兴市是个农业大市。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村主任队伍年龄偏大,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最近几年显得尤为突出,成

二、“村官”自有后来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村官”自有后来人(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沁源秧歌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关于山西民间小戏的研究
        1.2.2 关于沁源秧歌的研究
    1.3 论文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2 沁源秧歌的生成环境及发展历程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环境
    2.2 沁源秧歌的发展历程
        2.2.1 明末清初——沁源小调萌芽
        2.2.2 清中叶至民国——社火秧歌兴盛
        2.2.3 1942年以后——秧歌剧成型
    小结
3 沁源秧歌的艺术特色
    3.1 “取与舍”:秧歌音乐的选择
        3.1.1 着力发展传统曲调
        3.1.2 增加新式伴奏乐器
    3.2 “简与繁”:表演形式的流动
        3.2.1 简:单一曲调的“地圪圈”演唱
        3.2.2 繁:曲牌联套的秧歌剧
    3.3 “承与变”:秧歌文本的创作
        3.3.1 程式语句的代际承续
        3.3.2 生活语言的文学转身
    小结
4 沁源秧歌传承的主体动力
    4.1 秧歌专业团体的艺术实践
        4.1.1 沁源县文化馆
        4.1.2 沁源秧歌协会
        4.1.3 沁源秧歌剧团
        4.1.4 沁源秧歌传承人
    4.2 民间业余队伍的文化自享
        4.2.1 村秧歌队:秧歌的群众基础
        4.2.2 民间老艺人:秧歌传统的守望者
        4.2.3 业余秧歌团:秧歌表演的活跃者
        4.2.4 公众号运营者:秧歌传播的新力量
    4.3 专业团体与业余队伍的独立互动
        4.3.1 相对独立
        4.3.2 融合互动
    小结
5 沁源秧歌的多元化传承场域
    5.1 固有场域:元宵节秧歌表演的惯习生成
    5.2 场域变迁:秧歌在庆典仪礼中寻求生存
    5.3 场域开拓:政府对秧歌赛事的外力推动
    5.4 场域重构:秧歌新媒介传播的实践转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现代性的不同表征——“都市新淮剧”和“乡村淮剧”的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源起和发展
二、“都市新淮剧”的内涵及走向
三、“乡村淮剧”
四、结语或进一步的问题

(3)沁源秧歌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沁源秧歌发展历史
    1.1 从沁源秧歌到沁源秧歌剧
        1.1.1 沁源秧歌
        1.1.2 沁源秧歌剧
    1.2 绿茵剧团的三起三落
        1.2.1 一起一落
        1.2.2 二起二落
        1.2.3 三起三落
2 沁源秧歌剧目内容
    2.1 沁源秧歌剧目分类
        2.1.0 传统剧目
        2.1.1 新编秧歌剧目
        2.1.2 移植剧目
    2.2 沁源秧歌剧目内容研究
        2.2.1 反映革命主题的剧目
        2.2.2 反映婚姻爱情主题的剧目
        2.2.3 反映新时期生活主题的剧目
    2.3 沁源秧歌剧本语言特色
3 沁源秧歌演出团体与演员
    3.1 民间业余班社
    3.2 绿茵剧团与主创人员
        3.2.1 绿茵剧团组织机构
        3.2.2 绿茵剧团主要创作人员、演员介绍
    3.3 其他演出团体与演员
        3.3.1 沁源民间艺术团
        3.3.2 沁源县秧歌剧团
        3.3.3 沁河源艺术团
        3.3.4 沁源县秧歌协会
        3.3.5 沁源县文化馆
        3.3.6 仍活跃于舞台的演员、创作人员
4 沁源秧歌的艺术特点
    4.1 沁源秧歌的音乐
        4.1.1 引歌
        4.1.2 劳动歌
        4.1.3 时政歌
        4.1.4 情歌
        4.1.5 生活歌
        4.1.6 历史传说歌
        4.1.7 沁源秧歌常用曲牌表
        4.1.8 沁源秧歌的乐队伴奏
    4.2 沁源秧歌的舞台艺术
        4.2.1 角色行当
        4.2.2 表演特色
        4.2.3 舞台美术
5 沁源秧歌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5.1 沁源秧歌的生存现状
        5.1.1 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
        5.1.2 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
        5.1.3 活动资金的紧缺
        5.1.4 观众的急剧流失
        5.1.5 精品节目的缺失
    5.2 保护措施
        5.2.1 沁源秧歌的保护原则
        5.2.2 沁源秧歌的保护措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6)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走进阿拉善
    第一节 阿拉善概况
    第二节 阿拉善蒙古人的来源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概况及汉族移民的主要来源
第三章 汉族移民物质文化变迁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个案分析
    第二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生计方式变迁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饮食习惯变迁
第四章 汉族移民精神文化变迁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语言变迁
    第二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宗教信仰的变迁
    第三节 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的文艺变迁
    小结
第五章 汉族移民生态法制观念变迁
    第一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规则的认识
    第二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生态保护法律理念的接受
    第三节 汉族移民对现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互动与调适——汉族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汉族移民对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变化
    小结
第七章 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剖析
    第一节 文化变迁理论阐释
    第二节 阿拉善地域文化是影响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 巴彦浩特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的轨迹
第八章 巴彦浩特镇的民族关系
    第一节 巴彦浩特镇的主要民族构成
    第二节 巴彦浩特蒙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第三节 巴彦浩特蒙回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第四节 巴彦浩特民族关系的总体评价及发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我国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儒家生命哲学
1.1 我国大陆生命教育的现状
    1.1.1 什么是生命教育
    1.1.2 我国大陆的“生命乱象”
    1.1.3 生命教育起步较晚
    1.1.4 学校教育忽视生命教育
1.2 我国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经验
    1.2.1 台湾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1.2.2 台湾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
    1.2.3 台湾生命教育的主要特点
1.3 儒家生命哲学的意蕴
    1.3.1 何谓“生命哲学”
    1.3.2 儒家生命哲学的内涵
    1.3.3 儒家生命哲学的特点
    1.3.4 儒家生命哲学的价值体系 第2章 生命价值论:“天地之性,人为贵”
2.1 人“最为天下贵”:生命价值的本质意蕴
    2.1.1 人的生命本质
    2.1.2 生命价值的含义
    2.1.3 儒家生命的内在价值
    2.1.4 生命的外在价值
    2.1.5 价值优先原则:“舍生取义”
2.2 “道”:生命价值的终极根源
    2.2.1 什么是“道”
    2.2.2 “道”的体系
    2.2.3 “道”是儒家生命哲学的终极根源
    2.2.4 “道”的实践意义
2.3 “仁”:生命价值的道德依据
    2.3.1 “仁者爱人”:爱的价值
    2.3.2 “仁”是人生命的本质
    2.3.3 “仁”是成己的价值标准
    2.3.4 “仁”是安身立命的依据
2.4 “人皆可以为尧舜”:生命价值的人性尺度
    2.4.1 天命之谓性
    2.4.2 天性良知是生命的尺度
    2.4.3 人性的发展路向
    2.4.4 人性论的本质 第3章 生命意识论:“吾非斯人之德而谁与”
3.1 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1.1 儒家忧患意识的哲学内涵
    3.1.2 忧患意识与困境突破
    3.1.3 忧患意识的时代意义
3.2 感恩意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3.2.1 报恩是儒家的传统美德
    3.2.2 当今学生为什么缺少感恩意识
    3.2.3 感恩意识是儒家生命哲学的重要内涵
    3.2.4 儒家感恩的教化作用
3.3 和谐意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3.1 “和谐”的哲学内涵
    3.3.2 天人关系的和谐
    3.3.3 群己关系的和谐
    3.3.4 身心关系的和谐
3.4 担当意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4.1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3.4.2 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3.4.3 荀子:“上法舜禹之制,下法仲尼之义”
    3.4.4 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3.4.5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第4章 生命智慧论:“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4.1 “中庸”的智慧:“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1.1 “中庸”的内涵
    4.1.2 “中庸”的表现形式
    4.1.3 “中庸”的平衡体系
    4.1.4 “中庸”的主要原则
    4.1.5 “中庸”的知行方法
4.2 生死的智慧:“未知生,焉知死”
    4.2.1 生命的缘起:“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4.2.2 生命的历程:“内圣”而“外王”
    4.2.3 生命的超越:“五十而知天命”
    4.2.4 生死的智慧:“生以载义”、“死守善道”
4.3 “安身立命”的智慧:“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3.1 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
    4.3.2 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4.3.3 安身立命要立在哪
4.4 择友的智慧:“士为知己者死”
    4.4.1 朋友的涵义:“同志曰友”
    4.4.2 择友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
    4.4.3 待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 第5章 生命练达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1 “忠恕”工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1.1 “忠恕”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1.2 “忠恕”的依据:“为仁由己”
    5.1.3 “忠恕”的类型:“天地的忠恕,圣人的忠恕,学者的忠恕”
    5.1.4 “忠恕”的具体方法:“自省”、“克己”、“力行”
5.2 “仁义”工夫:“身任天下”、“浩然正气”
    5.2.1 圣人风范:“身任天下”,“舍我其谁”
    5.2.2 贤者胸襟:“民为贵”,“仁为怀”
    5.2.3 功利原则:“以义待利”,“舍生取义”
    5.2.4 仁义工夫:“修心养性”,“浩然正气”
5.3 “内圣”“外王”工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3.1 “内圣外王”的内涵
    5.3.2 “内圣外王”的修为之道
    5.3.3 “内圣外王”的现实意义
5.4 “慎独”工夫:“君子之为德,有始有终”
    5.4.1 何谓“慎独”
    5.4.2 “慎独”的终极依据
    5.4.3 “慎独”的方法 第6章 生命境界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6.1 孔子的境界:“君子义以为上”
    6.1.1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6.1.2 君子:“君子义以为上”
    6.1.3 “仁”与“礼”:君子境界的义理基础
    6.1.4 君子人格的实现
    6.1.5 君子人格境界的超越性
6.2 周敦颐的境界:“孔颜乐处”,“道充为贵”
    6.2.1 颜子何以“不改其乐”
    6.2.2 何谓“孔颜乐处”
    6.2.3 所乐何事
    6.2.4 如何达到“孔颜乐处”境界
6.3 张载的境界:“大位天德”“圣不可知”
    6.3.1 “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6.3.2 “存吾顺是,殁吾宁也”的生死境界
    6.3.3 “大其心”的工夫境界
    6.3.4 “民胞物与”的博爱境界
    6.3.5 “为天地立心”的天地境界
6.4 王阳明的境界:“知善知恶的是良知”
    6.4.1 何谓“良知”
    6.4.2 何谓“致良知”
    6.4.3 “四句教”的哲学境界 第7章 结论:让儒家生命哲学在生命教育中焕发生机
7.1 儒家生命哲学的三大要义
    7.1.1 生从何处来
    7.1.2 死向何处去
    7.1.3 如何做人
7.2 生命教育的三个纬度
    7.2.1 自然生命教育
    7.2.2 道德生命教育
    7.2.3 精神生命教育
7.3 让儒家生命哲学焕发生机的三个体系
    7.3.1 以儒学为基础,构建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
    7.3.2 以儒学为基础,强化民族精神体系
    7.3.3 以儒学为基础,构建阶梯式的生命教育体系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村官”自有后来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沁源秧歌调查研究[D]. 药锐红.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现代性的不同表征——“都市新淮剧”和“乡村淮剧”的发展现状分析[J]. 亢宁梅.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04)
  • [3]沁源秧歌调查与研究[D]. 武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3(10)
  • [4]让崇高理想之花在校园绽放[A]. 袁国青. 《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专家论坛论文集, 2012
  • [5]青年垦荒的英雄传奇[J]. 贾宏图. 中国作家, 2012(18)
  • [6]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 丁鹏. 兰州大学, 2010(07)
  • [7]儒家生命哲学与当代生命教育研究[D]. 王一木. 南昌大学, 2007(06)
  • [8]“村官”自有后来人[J]. 光明,肖荣,王坚. 群众, 2000(01)

标签:;  ;  ;  ;  ;  

“村官”有自己的后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