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吴湛民族学术文集》

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吴湛民族学术文集》

一、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伍湛民族学术论集》(论文文献综述)

谭晶晶[1](2020)在《土家族神话原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土家族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形成了稳定的情节单元和典型的、反复出现的神话形象,它们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神话原型,承载了极为深厚的土家族文化内涵。土家族神话母题原型就是那些相对稳定的情节单元,主要包括推原母题原型、洪水遗民母题原型、秩序母题原型。土家族神话的形象原型指那些典型的、反复出现的神话形象,主要包括始祖原型、图腾原型、英雄原型。这些最具有稳定性的情节母题原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原型的历代讲述及当代书写的不断符号化,构成了土家族神话原型的符号编码体系。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家族神话原型的符号编码体系能够发挥极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文学创作和提高民族文化自觉、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等方面,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区域旅游业及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家族人彼此之间的民族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利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土家族神话原型,充分发挥文献解读、田野考察、民俗体验、图像分析的多重证据立体分析法,可以发现土家族神话与世界各民族神话在情节内容上的共同之处,也能够彰显土家族神话在承载民族文化意蕴、传达民族精神上的独特之处。

汤士东[2](2019)在《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张良皋先生(1923—2015)是我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创始人之一,其学术活动跨越建、规、景三个学科,并在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学三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先生作为我国建筑学跨界风景园林领域的先驱之一,在我国建筑类高校具有典型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查阅、手稿解读、案例分析、情景体验、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张良皋先生的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展开研究。论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研究、分类研究和研究结论。首先通过对张良皋先生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和职业生涯的梳理,寻绎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发展轨迹。其次,根据其专擅的领域,从景观建筑、文化景观和自然风景三个方面对其风景园林学术思想进行归类研究。景观建筑方面,通过对其武当山、干栏建筑和大观园复原研究中景观建筑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安陆李白纪念馆、竹山县郭山歌坛等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通、驭、理、和”的景观建筑思想。文化景观方面,通过对其《蒿排世界》《巴史别观》《武陵土家》三部着作所反映的聚落演化、土地利用方式、文化传播、环境认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景观理论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景观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堪、源、求、真”的文化景观思想。自然风景方面,通过对其山水诗中所反映的风景感知和山水审美思想的解读,结合对其世界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四种体制中自然遗产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其“境、比”的自然风景学思想。论文最后对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总结:其景观建筑的研究揭示了武当山道观建筑皇家园林的性质,充实了我国风景园林的历史理论;其文化景观的研究推动了鄂西各类文化景观进入各种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制,具有巴楚地区文化景观研究先行者的价值;其自然风景学思想推动鄂西的自然风景进入各级自然遗产保护体制,具有鄂西自然风景研究开拓者的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三个方面:首次对张良皋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进行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先生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同时立足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知名建筑学者”身份的张良皋,而具有研究视角的创新价值。

李明奎[3](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指出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陆朋[4](2017)在《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考察土家族生活区民俗的基础上,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样本将土家族生活态民俗与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再造空间移植民俗加以比照并检视再造空间的传承效果,从而举一反三,对民俗文化再造空间的构造作进一步的思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球化程度的加强,土家族民俗文化既面临着村庄碎片化、民俗生活态传承难以存续的挑战,同时也具有政府重视,学界关注、土家族百姓有一定文化自觉的良好机遇。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笔者认为有必要寻找其它的、新的载体来促进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本文提出,民俗文化再造空间是辅助村落民俗传承的创新的、有效的载体,是民俗传承的一种创新方式。本文选取湖北省宜昌市的车溪土家族民俗文化再造空间(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检视其传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现状及效果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研究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得失,并探讨民俗文化再造空间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途径。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实地走访车溪土家民族村和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部分乡镇,观察探析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内和长阳乡村中民俗传承的异同点;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搜集、鉴别、整理清江流域土家族和车溪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访谈当地居民、游客、宜昌市和长阳县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了解车溪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和发展现状,获得不同群体对本地民俗和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认知:通过网络发布问卷,感觉受众对于车溪景区及其民俗传承的看法和态度。论文应用理性选择理论和文化自觉说解析车溪景区的发展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车溪景区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展示了多种土家族民俗事象。车溪所展示的土家族民俗事象包含有移植自长阳、五峰、恩施等地土家族的吊脚楼、婚嫁习俗、山歌、南曲、土家吹打乐、土家织锦技术和包谷酒酿造技术,车溪村当地的造纸、制陶、打铁、水车等民俗事象和峡江地区流行的皮影戏。车溪景区对民俗文化的再造与传承方式多样,有代际继替、生活涵化、集中展演、文本记忆、受众发育、培根传承等。车溪景区通过生活态和表演态传承了苞谷酒酿造、皮影戏、山歌、水车、哭嫁歌和手工制陶等。车溪景区在揭示民俗的过程中,在民俗素的整体表达、原生活区民俗的表达、民俗内涵的承续等方面仍有不到位和活态传承程度较低之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车溪村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底蕴不足和传承主体间的理性选择不一致及景区传承手段未能充分利用等。车溪景区内不同层面的主体对景区的理性选择(对百姓来说理性选择是期望,亦是其所思所想和所盼)从某种意义上讲限制了景区的发展。基于对车溪民俗传承的现状调查、效果检视和原因剖析,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民俗文化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得与失: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主体和客体广泛,表达内容宽泛,表现形式多样,受众人数多,资金相对充足,并对周边居民和游客有文化辐射作用;但是再造空间在表现民俗的过程中,也有碎片化、变异性、商业化、舞台化、趋同化、静态化和被动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政府规范,学者推动等外力影响的同时,加强再造空间自身的建设,提高再造空间内主体对民俗传承意义的认识,加强再造空间对自身民俗文化传承内容的认知,唤醒空间内不同主体的文化自觉,引导其将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有机结合。再造空间还应该客观地、辩证地、整体地、科学地表现民俗,不仅要立足当地,对民俗实行有根移植,还要顺应时代趋势,遵循民俗传承生态内在逻辑,科学地、客观地表现民俗。民俗文化再造空间通过沿袭当地生活态民俗,移植和再现异地生活态民俗,把空间内的民俗传承活动和当地居民的民俗生活结合起来,把传承主体的日常生活和表演工作结合起来,成为民俗传承的新型载体。民俗文化再造空间有待于民俗传承理念、策略、手段和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李素娟[5](2014)在《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文中研究指明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众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积累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民间口头集体创作的诗歌,在壮族历史上和现实生活当中曾经发挥过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宜州市壮族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刘三姐歌谣,直接冲击着民间文学样式的传统“民歌”概念,它源于祭祀神只、驱鬼祛邪的仪式,源于祈福、治病、禳灾的实际需要。在当今贵族化、精英化、文本化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史观中,它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但是在壮族先民的生活中,它却是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超乎想象的有用的“精神食粮”。在壮族的民间文学中,山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与它产生的神圣信仰土壤、它的演唱者与传承者、与它发生作用的事件、对象、仪式、场景等等因素连结起来互为一体,成为共同发生作用的活生生的存在。以往对刘三姐歌谣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宏观的壮学研究(民间文学、民俗学)之下,始终摆脱不了文本化、文学化的模式。本论文采用文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作业深入到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内层,将这种地域性的民间“活态”文学同民俗学、比较宗教学、比较神话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在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意欲挖掘宜州市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功能及价值存在,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学界以往刘三姐歌谣研究的不足与局限,从而实现在认识论上,在情感、心理承受方面真正突破以我族为中心和地方本位观念的束缚,获得文化反思的观察、认知以及阐释能力,进而使对本土文化的再发现和再认识在理性关照下成为可能。全文除绪论以外,共分五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刘三姐歌谣的生成及其类型。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历代以来“喜歌好歌”之俗盛行,习歌尚歌的风习承传了古越人“尚越声”、“作越声”的文化特征。刘三姐歌谣在宜州市壮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作用。它不仅是民众精神生活中娱乐消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肩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播伦理价值观念的重任。它反映了当地壮民的族群情感,承载着壮族族群的审美心理意识,塑造了壮民的个性特征,是宜州市壮族民众创造和拥有的地方性文化的杰出代表。第二章重点分析和研究歌谣体现的神灵崇拜信仰。刘三姐仪式歌中,“蚂蜗歌”是最具代表性的祭典歌,其核心围绕着崇蛙敬蛙所展开,与之相生相伴的,是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民间信仰现象及独特的神话叙事形态。蛙神是壮族民众所敬仰崇拜的对象,文章对“蚂(?)节”活动的描述,结合对壮族青蛙神话的解读及“蚂(?)歌”的分析,探讨刘三姐歌谣所体现的蛙神崇拜模式、蛙神崇拜的演化轨迹以及蛙神崇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以求获得对青蛙神话社会功能的整体认识。第三章对歌谣所发挥的祈吉纳福作用进行研究。在英国文学史上,诀术歌可以算是最原始的文学形式。原始诗歌倍受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有韵律的咒语,从根本来看它的产生与图腾崇拜和巫术的发生联系在一起。我国古代也有诸如此类的诀术歌存在。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去关照刘三姐仪式歌中的诀术歌这一概念,我们便会发现这些貌似荒谬的民间诗歌竟然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可非议的传统认识价值,隐喻了诸如生殖繁衍、物泰民安、纳福避邪等祈福禳灾观念,其核心指向“吉”、“福”的民俗意图。第四章关于歌谣的神圣治疗功能研究。刘三姐歌谣最原初的也是最本真的功能:包括精神治疗在内的文化整合功能,它以“诅”的语言形态出现,其基本形式在于用咒术将病症、梦魔、寄生虫等侵害人身心健康的东西驱逐出去,以求实现病疾的治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文学宣泄疗效的明证,西方也有不少关于这个概念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着作是叶舒宪主编的《文学与治疗》一书,将人类学视点下文学的治疗作用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世纪西方知识体系内部发生了几个方面的转向,中、外学者完成了巫术还原过程,“文学治疗”命题在“六种”民族志材料的关照下被还原到生活语境,生动地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第五章对刘三姐歌谣的娱乐狂欢精神进行研究。文学作为人类语言符号的活动,通过虚拟狂欢的情景来宣泄与释放内心情感,以求达到精神健康的层面,确实有奇特的功效。刘三姐歌谣是壮族狂欢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歌圩的普遍存在是其狂欢化的空间,人物形象的狂欢化颠覆了正统文化所垂青的理想形象,粗俗化的广场语言消融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和隔阂,凸显了壮族山歌独特的娱乐价值。因此,本节从狂欢化理论入手,在论述山歌的狂欢化特征的同时演绎壮族山歌的现当代狂欢,进而实现刘三姐歌谣娱乐功能的完美呈现与表达。

向华[6](2013)在《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湘、鄂、黔、渝三省一市交界处的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民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旋律音调结构为切入点,对不同种类、不同区域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了整理收集。在对每一类土家族民歌的分析研究中,主要选取局内人认可的代表曲目进行分析,力图协调文化承载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视角,以理论联系实际、田野调查综合已有文献的态度面对课题的每项工作,同时注重其音乐变迁的环节,力图客观地透过音乐形态对土家族民歌的功能、族性特征、形成缘由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以阐释。本论文分八章予以论述:第一章土家族概况,第二章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三章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四章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五章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六章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七章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第八章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综合分析及其形成缘由之研究。本课题研究土家族旋律音调结构,旨在对纷繁多样的土家族音乐事象、多种多样的土家族民歌进行一个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研究,继而提炼出土家族民歌的族性特征。希望对特色渐失的土家族民歌的传承略尽绵薄,也希望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有所贡献。

田帅[7](2013)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历史建构与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新时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及其作品进行历史回溯,阐释这一事件的历史建构与叙事;通过对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及作品在艺术发展规律上呈现的特点——“万变不离宗”、“旧瓶装新酒”“反常而合道”,以及不同视角、不同群体下对会演的关注两个方面的分析探讨少数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与历史、社会、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会演作为一种新的带有节日性质的民间或民俗表演艺术形式,在“国家在场”的影响下,这种连续性的、具有固定时间周期的会演,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传统,一种承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新传统”,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历史叙事方式。

周建军[8](2012)在《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文中指出竹枝词是巴渝地区古老民族的山歌遗韵,有浓郁的少数民族历史背景和文化蕴涵。作为一种经汉族文人挖掘、倚声填词的文体,是西南、中南交界处巴人、濮僚和楚民族融合的产物,集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为中古诗歌舞活化石。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等经三峡或贬谪附近时即对“竹枝”有关注,杜甫寓夔期间有《夔州歌十绝句》,“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等诗句。白居易、刘禹锡作为联系民间大家,最先作竹枝词。白居易开风俗竹枝,刘禹锡创“白帝城头”之曲,与屈原《九歌》争高。宋时苏轼、苏辙、黄庭坚等追摹唐艺,在三峡武陵地区各有所获。元杨维桢等于西湖另开竹枝词传播中心,明后竹枝词始盛,清蔚为大观。“民族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的术语,以往多用于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研究。本文取民族文学视野,以西南少数民族竹枝词为研究重点,对多民族因迁徙、融合而形成的竹枝词进行梳理、考证,并述其源流以及对汉族文人竹枝词创作的影响。导论部分简要梳理竹枝词从产生到清代发展及各朝竹枝词创作情况与形式变化,回顾竹枝词点评史与研究史,分析竹枝词民族文学研究视角的缺乏与研究价值,交代论文研究思路与所受现代学者启发。第一章为本文基础部分,梳理西南少数民族巴、盘瓠、濮僚族源神话与竹枝词关联,探讨多民族音乐、舞蹈与竹枝词关系,对竹枝词产生的时间地点诸说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竹枝词产生时间、地点与民族说。第二章为论文综合概述部分,通过对竹枝词“名解”诸说列举,分析竹枝词得名三说,即“手执竹枝歌舞”、“和声说”、“泛声说”三种,重点研究“竹枝”与“竹王神话”的关联,比较多民族起源神话母题中“竹生人”传说,分析僚人迁徙线路,揭示三峡竹枝词形成的文化背景,归纳竹枝词形式、序跋、节注所透露出的特征,概述竹枝词概念与写作方式的变化。第三章为论文延展部分,以第二章为参照,概述竹枝词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状况和文人竹枝词写作,分汉族文人的竹枝词创作影响和少数民族文人的竹枝词创作,重点梳理竹枝词在滇黔、巴渝鄂西、湘桂以及北方民族地区的流传,归纳少数民族文人竹枝词创作在题材内容、观念风格、语言句式及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第四章以第三章为分析比较基础,概述汉族文人对竹枝词写法、观念、风格和形式上的各自贡献,梳理各朝汉族文人写作概况,由此形成的影响源与历史政治关联,总结汉族文人间竹枝词创作潜在影响以及汉族文人对少数民族文人竹枝词创作的影响。结语部分为论文总结部分,通过文献穿插和与竹枝词相关观念的旁介,得出巴人为喜爱歌舞的民族,有“下里巴人”和“巴歈”传统,成汉后僚人迁徙,带来“竹王崇拜”和竹母祭祀(“女儿子”)。在巫山这一有悠久历史文化蕴涵的地方与巴楚民间祈子俗和女子婚嫁邀福俗结合,掺入“含思宛转”的荆楚民歌风格,最终定型为一种带民族风俗的咏土风诗体。

程云[9](2012)在《中国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研究》文中指出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电视媒体作为当前主要的大众媒体之一,有其应当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电视媒体视、听等多符号的传播特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库。近几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开始多了起来,如中央电视台的《乡土》、天津卫视的《拾遗-保护》栏目等等。为更好实现电视媒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更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电视节目的反哺,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界定,对内容较多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栏目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在对当前十个较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节目选题的栏目进行分析后,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还存在没有固定播出平台、表现手法相对固定单一等问题。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或可以从节目的栏目化着手,加强电视节目与受众的互动,不断丰富节目表现手法,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实、丰富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更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挖掘进而发展。

杨亭[10](2011)在《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兴起了民族美学,尤其是民族审美文化的研究热潮。就土家族而言,较多是从地域性讨论土家族的审美文化,或是对土家族审美文化中的土家织锦、吊脚楼、民歌等进行分论研究,并且这些研究同土家族蕴涵的丰富的美学资源相比,却显得较为匮乏,遂使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流于浅表化、单一性。这样的研究既不能对土家族审美文化做出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也在一定意义上或多或少忽视了美学理论和具体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的转向,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工程的不断推进,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审美人类学的知识建构,同时,也暗合了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现实境遇,其结果是必然带来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式的变化。因此,在现有知识背景下,有必要从美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对处于中国内陆惟一的文化沉积带的土家族审美文化进行深度描述,尤其是标示土家族民族性的傩戏、药师、花灯戏与摆手舞进行具体阐释。首先,本文认为土家族在共同体逐渐形成过程中,直接受到“民族生境”的影响与制约,从而铸造了土家族审美意识。其一是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对土家族审美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高远深幽的地域环境养成了土家族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念,形成了“动”、“力”、“乐”的审美范畴,赋予了土家族民众的自然美的审美视阈,以及土家族民众对自然生命的价值关怀的真切体验。其二是双重的生计方式对土家族审美意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家族经历了渔猎文化和稻作文化的浸染,也在人与自然的同情感和亲切感的精神召领下,催生了土家族的和谐之美的审美意蕴。其次,在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及其审美意义共生与相互依存的中心话语的引领下,将土家族的傩戏、药师、花灯戏与摆手舞等艺术形式,及其蕴涵的宗教指向,纳入到美学意义上对土家族的戏剧、宗教与舞蹈进行审美观照和美学阐释。具体表现在:一是傩戏。通过傩戏的信仰空间中的神圣与凡俗场域的设置,以及贯穿于傩戏的整套仪式过程,从请神到娱神(酬神)乃至于送神,揭示出驱邪逐疫、禳解丰产与祈福纳吉构成土家族傩戏的文化意义,其中的驱邪逐疫和禳解丰产处于土家族傩戏的文化深层,祈福纳吉则是处于土家族傩戏的文化表层。同时,土家族傩戏借助戏剧符号与表演形式,表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即从唱辞和仪式意义追求的世俗化倾向来看,体现了以俗为美的审美风格;从秦童饰演的审美艺术形象来看,体现了以丑为美的审美形态;从傩戏表演的重要载体即傩面具来看,体现了以神秘为美的审美对象。二是药师。土家族药师以其浓郁的地域氛围和民族特性,凭借惊异与奇特的符咒与仪式,实施人神两解的行巫方式,进而建构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也在仪式中诠释了文化意义。同时,土家族药师的仪式行为的神秘体验,其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因而凸现了蕴涵的美学意义,主要在于药师的审美人格范型、药师的阳刚之美和审美指向。三是花灯戏。属于“南灯”范畴的土家族花灯戏,以其浓郁的民间祭礼文化中的祭祀仪式与演出礼规,在关涉季节转换所衍生的仪式行为中体现了该民族的庆典精神,同时,花灯戏中的花灯歌舞和花灯审美情感,能指和所指,形式和意义等相互交织并凝结为一个文化指向,也就是女神崇拜。在此基础上,通过花灯戏的表演姿态、动作和唱辞等戏剧符号,它所隐现的就是一种阴柔之美,这也成为了土家族花灯戏的审美风格。四是摆手舞。摆手舞借助宗教仪式和舞蹈表现形式,其意义指向是祭祀祖先,同时表达了民众对风调雨顺、五谷满仓、子孙绵延、平安吉祥等情感。除此之外,“同边手”的舞蹈动态,意在提升土家族民众的凝聚力,甚至是成为了表达土家族族史的最佳方式,还有,茅古斯舞蹈以茅草的装扮行为,来表达对先祖们的感恩和缅怀之情。正是因为“同边手”的舞蹈动态和茅古斯舞蹈,在虚幻的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神秘的舞圈”,从而也构成了“意义的符号”,所以说,土家族摆手舞的审美价值不在于简单的复写人们的行为动态,而在于展示人们深藏内心的生命激情。更为重要的是,摆手舞体现了土家族民众独特的圆形的审美特质。最后,探讨土家族审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再造问题。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文化转型,尤其是多元文化共存与交织的发展态势,土家族民众自觉遵从了“习惯性做法”,延续了审美文化中的诸多艺术活动,同时,也在延续文化传统的过程中进行了文化生产与再造。

二、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伍湛民族学术论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伍湛民族学术论集》(论文提纲范文)

(1)土家族神话原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土家族神话概述
    第一节 土家族神话的定义及范围
        一、土家族神话的定义
        二、土家族神话的范围
    第二节 土家族神话的分类及内容
        一、土家族神话的分类
        二、土家族神话的内容
    第三节 土家族神话原型及其主要类型
        一、土家族神话原型概说
        二、土家族神话原型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土家族神话的母题原型分析
    第一节 土家族神话的母题原型释义
    第二节 推原母题原型分析
        一、创世母题原型
        二、人类起源母题原型
        三、文化起源母题原型
        四、动植物起源母题原型
    第三节 洪水遗民母题原型分析
        一、洪水泛滥母题原型
        二、兄妹婚母题原型
    第四节 秩序母题原型分析
        一、自然秩序母题原型
        二、社会秩序母题原型
第三章 土家族神话的形象原型分析
    第一节 土家族神话的形象原型释义
    第二节 始祖原型分析
        一、创世大神原型
        二、造人始祖原型
        三、兄妹祖先原型
    第三节 图腾原型分析
        一、白虎图腾原型
        二、鹰图腾原型
        三、鱼图腾原型
    第四节 英雄原型分析
        一、战争英雄原型
        二、人文英雄原型
第四章 土家族神话原型的符码谱系及当代应用
    第一节 土家族神话原型的符号编码谱系
        一、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共时性描述
        二、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历时性描述
    第二节 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当代价值
        一、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文化价值
        二、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经济价值
        三、土家族神话原型符号编码的社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2)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原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我国近现代风景园林思想理论
        1.3.2 传承张良皋治学方法,弘扬其治学精神
    1.4 研究目的
        1.4.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内涵
        1.4.2 解析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成因
    1.5 有关张良皋的研究与本文行文体例思考
        1.5.1 有关张良皋学术思想的研究
        1.5.2 国内外风景园林学人学术思想研究体例与写作借鉴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背景
    2.1 人生与学术经历
        2.1.1 童年时期
        2.1.2 中学时期
        2.1.3 中央大学时期
        2.1.4 上海范文照建筑事务所时期
        2.1.5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2.1.6 华中科技大学执教时期
    2.2 着述情况
        2.2.1 着述成果概况
        2.2.2 着述统计分类
    2.3 本章小节
3 张良皋景观建筑学术思想研究
    3.1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3.1.1 大学毕业以前
        3.1.2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时期
        3.1.3 执教时期
    3.2 张良皋景观建筑理论思想解读
        3.2.1 武当山道观园林建筑价值发掘
        3.2.2 武陵干栏知识体系建构
        3.2.3 《红楼梦》大观园复原思想
    3.3 张良皋景观建筑设计案例思想分析
        3.3.1 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纪念碑设计
        3.3.2 洪山无影塔搬迁设计
        3.3.3 归元寺云集斋素菜馆设计
        3.3.4 安陆李白纪念馆设计
        3.3.5 思南新城城市设计
        3.3.6 竹山县郭山歌坛设计
        3.3.7 九江琵琶亭景区设计
    3.4 张良皋景观建筑思想总结
        3.4.1 “通”的思想观
        3.4.2 “驭”的思想观
        3.4.3 “理”的思想观
        3.4.4 “和”的思想观
    3.5 本章小节
4 张良皋文化景观学术思想研究
    4.1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4.1.1 执教之前
        4.1.2 执教之后
    4.2 张良皋文化景观理论思想解读
        4.2.1 湿地浮游聚落思想
        4.2.2 盐源文化线路思想
        4.2.3 干栏建筑演化思想
        4.2.4 仙居范式思想
        4.2.5 巴楚地望与风物考释思想
    4.3 张良皋文化景观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4.3.1 基于形胜认知的土司堡寨类遗产
        4.3.2 基于人居模式认知的历史文化名村类遗产
        4.3.3 基于自然与人文交互认知的山水胜境类遗产
    4.4 张良皋文化景观思想总结
        4.4.1 “堪”的思想观
        4.4.2 “源”的思想观
        4.4.3 “求”的思想观
        4.4.4 “真”的思想观
    4.5 本章小节
5 张良皋自然风景学术思想研究
    5.1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背景
        5.1.1 执教之前
        5.1.2 执教之后
    5.2 张良皋风景诗中的自然风景思想
        5.2.1 诗歌中的洞穴
        5.2.2 诗歌中的峡谷
        5.2.3 诗歌中的奇峰
        5.2.4 诗歌中的水景
        5.2.5 诗歌中的生境
    5.3 张良皋自然遗产案例思想分析
        5.3.1 “山川精髓”之世界自然遗产思想
        5.3.2 “人间秘境”之国家自然保护区思想
        5.3.3 “地理迷宫”之国家地质公园思想
        5.3.4 “自然生境”之国家森林公园思想
    5.4 张良皋自然风景思想总结
        5.4.1 “境”的思想观
        5.4.2 “比”的思想观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创新
        6.1.1 首次系统整理张良皋学术经历与背景
        6.1.2 首次系统揭示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
        6.1.3 突破学术界对张良皋建筑学者身份认识的常规视角
    6.2 研究结论
        6.2.1 厘清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发展背景
        6.2.2 归结提出张良皋景观建筑中“通、驭、理、和”的思想
        6.2.3 归结提出张良皋文化景观中“堪、源、求、真”的思想
        6.2.4 归结提出张良皋自然风景中“境、比”的思想
    6.3 总结与展望
        6.3.1 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的价值与贡献
        6.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张良皋生平年表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史料与史料学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四) 实物史料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六) 域外文献
上篇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中篇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下篇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第三节 日记
        第四节 域外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支撑和研究框架
        一、理论支撑
        二、研究内容和框架设计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与实践创新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际上文化空间和非遗保护的相关条例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内相关法规
        三、民俗文化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四、车溪相关研究
        五、文化空间及再造空间相关研究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村落民俗
        二、民俗文化生活态空间和再造空间
        三、表现民俗
        四、民俗质、民俗素和民俗链
第一章 土家族民俗文化现状
    第一节 土家族文化地理描述
    第二节 土家族生活态民俗概览
        一、土家族生活态的民俗简要描述
        二、土家族流行的特色民俗举要
        三、土家族失传及濒临失传的特色乡愁记忆举隅
    第三节 民俗传承的挑战与机遇
        一、民俗传承面临的挑战
        二、民俗传承的机遇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车溪再造空间情况
    第一节 车溪景区的文化地理与历史沿革
        一、车溪景区的文化地理概貌
        二、车溪景区的历史沿革概述
        三、车溪景区的建立概况
    第二节 车溪景区不同主体的预期
        一、车溪景区投资者的预期
        二、车溪景区其他不同主体的期望
    第三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表达
        一、物质民俗表达
        二、社会民俗表达
        三、精神民俗表达
    第四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有选择性的表达
        一、沿袭部分土家族的生活态民俗
        二、移植部分土家族的生活态民俗
        三、表演态展示部分土家族民俗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车溪再造空间民俗文化传承效果检视
    第一节 车溪景区对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适可揭示
        一、车溪景区呈现的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民俗质和民俗素
        二、车溪景区民俗传承实践
    第二节 车溪景区民俗文化传承的缺位现象考察
        一、民俗素表达不太完整
        二、原生活区的民俗展示不够充分
        三、民俗表演的内涵揭示不尽人意
        四、民俗传承的活态性难以呈现
        五、民俗事象标识和介绍不够细致
    第三节 车溪景区内的民俗属性分析
    第四节 车溪景区表现民俗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主体间的理性冲突
        二、传承手段未充分利用
        三、传承底蕴不足
    第五节 车溪再造空间的发展构想
        一、构建完整民俗素,形成活态传承民俗链
        二、加大原生活区民俗呈现力度
        三、唤醒传承主体文化自觉
        四、充分利用传承手段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思考
    第一节 再造空间主体的理性博弈
    第二节 再造空间传承民俗的正向影响和负向表现
        一、再造空间的正向影响
        二、再造空间的负向表现
    第三节 再造空间构思
        一、再造空间的责任和意义认知
        二、再造空间内容和理念认知
        三、再造空间的策略运用
        四、再造空间的机制创新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余论
    第一节 结论
        一、民俗文化再造空间能够成为民俗传承的载体
        二、再造空间在传承民俗过程中既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表现
        三、再造空间传承民俗受到空间内主体的理性选择和文化自觉的影响
    第二节 余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调查问卷
附件二 访谈提纲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独创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独创性
第一章 刘三姐歌谣的生成及其文化面貌
    第一节 刘三姐歌谣生成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
        一、自然生态环境:歌谣生成的表层因素
        二、文化生态环境:歌谣生成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刘三姐歌谣的源起
        一、歌谣之源:壮歌与“越人歌”
        二、歌谣流变:从壮歌到刘三姐歌谣
    第三节 作为文化事像的刘三姐歌谣
        一、歌谣类型的多样化
        二、词语与主题表达的程式化
        三、“勒脚歌”:刘三姐歌谣的特殊表现形式
第二章 歌谣与神灵崇拜
    第一节 蛙神崇拜模式:图像叙事—文本叙事—仪式叙事
        一、图像叙事
        二、文本叙事
        三、仪式叙事
    第二节 壮族歌俗的变迁:蛙神信仰的演化轨迹
        一、歌舞乐神→自娱自乐:演化变迁
        二、歌仙刘三姐(妹)的出现:蛙神崇拜的逐渐遗忘
    第三节 “蚂(?)歌”与蛙神信仰仪式的文化意蕴
        一、“杀死蛙婆”:灵魂与生命的转换仪式
        二、“游蛙活动”:独特的交感巫术形式
        三、母系到父权:蛙神叙事的性别转化
第三章 歌谣与祈福纳吉
    第一节 祈吉求福歌谣:壮族生人神话的独特彰显
        一、“请水”祈福歌:“春情水”与“再生水”的生殖意蕴
        二、《“拜敢”歌》:山歌吟唱与祖先崇拜的交融
    第二节 纳福避邪歌谣:石崇拜与歌仙信仰的活态呈现
        一、祈福禳灾歌:石崇拜的跨文化认识
        二、歌仙信仰的逐步升级:从爱神到巫神
第四章 歌谣与神圣治疗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巫术还原
        一、他者视阈下的巫术还原
        二、我者视阈下的巫术还原
    第二节 诗歌治疗的民族志
        一、土家族的神歌治疗仪式
        二、侗族咒语诗歌的魔力
        三、苗族的巫医治疗
        四、殷商时代的文学治疗
        五、瑶族施符念咒的治疗术
        六、布依族《摩经》的巫师治疗
    第三节 山歌的神圣治疗
        一、壮族“花歌”:生殖崇拜文化的叙事
        二、“求花”仪式表象下的文化内核:巫医致幻术的治疗功能
第五章 歌谣与狂欢娱乐
    第一节 狂欢化理论和壮族狂欢文化标志性符号
        一、狂欢化的理论
        二、壮族狂欢文化标志性符号
    第二节 狂欢情结:文本理论视阈下的刘三姐歌谣
        一、广场中的狂欢化
        二、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三、粗俗化的广场语言
    第三节 立体演绎:壮族山歌的现当代狂欢
        一、壮族山歌的当代狂欢:“妖魔化”与“浪漫化”
        二、壮族山歌的现代狂欢:《印象·刘三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已完成的田野调查工作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局限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几点说明
第一章 土家族的历史及居地
    第一节 土家族的居地
        一、土家族居地与顽强团结的土家人
        二、土家族居地的河流与开朗的土家人
    第二节 土家族的历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土家族古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梯玛神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尚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二、向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三、彭氏老坛演唱之梯玛神歌
    第二节 摆手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土家摆手的“舞”
        二、土家摆手的“乐”
        三、土家摆手的“歌”
    第三节 茅古斯中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家语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龙山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有梯玛调元素的土家语山歌
        二、一般土家语山歌
    第二节 永顺县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第三节 其他地区土家语山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湖北来凤县土家语山歌
        二、湖南张家界市土家语山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官话土家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湖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湘西自治州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二、张家界地区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
    第二节 湖北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宣恩土家族高腔山歌
        二、鹤峰土家族山歌
        三、松滋县土家族山歌
    第三节 贵州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第四节 重庆省西南官话土家族山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家族儿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摇篮歌与哄儿歌
    第二节 咚咚喹歌调儿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家族劳动歌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土家族劳动号子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土家族船工号子
        二、土家族石工号子
    第二节 土家族薅草锣鼓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一、鄂西南土家族薅草锣鼓
        二、湘西北土家族薅草锣鼓
        三、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薅草锣鼓
        四、贵州土家族薅草锣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家族丧葬歌曲之旋律音调结构特征
    第一节 撒叶儿嗬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第二节 其他土家族丧歌之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结构综合分析
    第一节 土家族民歌之旋律音调结构族性特征总结
        一、旋律音调结构上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变迁性
        二、旋律音调结构在多样性基础上仍体现出较明显的族性特征
    第二节 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特征之形成缘由研究
        一、旋律音调结构与语言
        二、旋律音调结构与地理
        三、旋律音调结构与习俗
        四、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性格素质
        五、旋律音调结构与民族审美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时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历史建构与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新时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会演组织机构
        一、组成单位
        二、组委会
    第二节 会演构成
        一、开幕式及文艺晚会
        二、闭幕式暨颁奖晚会
        三、演出情况
    第三节 会演主题
        一、全新亮相的少数民族艺术
        二、突破与创新
        三、最美原生态
    第四节 会演情感
        一、民族团结歌
        二、浓郁民族风
        三、鲜明地域性
        四、英雄赞美诗
        五、强烈时代感
    第五节 会演作品
        一、作品题材与作品体裁
        二、作品标题与构思
    第六节 会演成果
第二章 百花齐放又一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第一节 会演背景及会演前的准备
        一、2006年以来的少数民族文艺发展概要
        二、筹备及各代表团的汇报
        三、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遴选工作会议
        四、组委会各机构的工作
    第二节 会演始末
        一、开幕式
        二、会演演出综述
        三、评奖工作
        四、闭幕式
    第三节 座谈会及研讨会
第三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一节 少数民族音乐,继承还是重塑
        一、历史回顾
        二、“万变不离宗”
        三、“旧瓶装新酒”
        四、“反常而合道”
    第二节、不同视角的关注
        一、本族人的追求与外族人的期许
        二、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
第四章 往来成古今
    第一节 “国家在场”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在场”对会演身份的确立
        二、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小结
    第二节 另一种叙事——“被发明的传统”
        一、音乐视野中的传统与“被发明的传统”
        二、“被发明的传统”与传统音乐的变革
        三、会演成为承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新传统”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8)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竹枝词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竹枝词源流考释
    第一节 巴、盘瓠、濮僚、楚民族与竹枝词关联
    第二节 多民族音乐舞蹈与竹枝词
    第三节 竹枝词产生的时间与地点
第二章 竹枝词概说
    第一节 竹枝词“名解”
    第二节 竹枝词形式、序跋、节注透露的特征
    第三节 竹枝词概念与写作方式的变化
第三章 竹枝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创作
    第一节 竹枝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一、竹枝词在滇地的流传
        二、竹枝词在黔苗地区的流传
        三、竹枝词在巴东鄂西的流传
        四、竹枝词在湘桂地区的流传
        五、竹枝词在北方民族地区的流传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人竹枝词创作
第四章 竹枝词与汉族文人创作
    第一节 汉族文人竹枝词创作概况
    第二节 汉族文人对竹枝词创作的贡献
    第三节 汉族文人间竹枝词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汉族文人对少数民族文人竹枝词创作的影响
        一、汉族文人在竹枝词观念上对少数民族文人的影响
        二、汉族文人在题材内容与风格对少数民族文人竹枝词的影响
        三、汉族文人在竹枝词句式、表达方式上对少数民族文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9)中国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相关概念及重要意义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与电视节目
        2.1.2 电视节目与电视栏目的关系梳理
        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的重要意义
        2.2.1 电视媒体的历史使命:记录历史,传承文化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电视节目的反哺:丰富内涵 充实节目源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与电视媒体的优势契合:视听觉多符号传播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现状分析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梳理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概述
    3.3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存在的不足
        3.3.1 节目播出平台:分散、间断的节目播出有待集中化、稳定化
        3.3.2 节目传播方式:以传者为本位的传播方式亟待转型
        3.3.3 节目表现手法:相对固定的纪实手法有待丰富
        3.3.4 节目选题:“猎奇”、“体验”式节目制作视角有待改进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的思考
    4.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的栏目化
        4.1.1 定期播出
        4.1.2 品牌打造
        4.1.3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4.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互动化
        4.2.1 电视活动节目的常规化
        4.2.2 节目中互动环节的设置
        4.2.3 节目制作程序上增加与受众的沟通和互动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地域化的传播定位
        4.3.1 当地传承人或群众更多的参与节目制作
        4.3.2 民族地区或可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栏目的创办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及问题缘起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第一章 土家族审美文化的历史语境
    一、土家族共同体的历史缔造
    二、土家族审美文化的生成机制
    三、土家族审美文化铸造和整合的双重效力
第二章 土家族傩戏的信仰空间和文化表演
    一、土家族傩戏的信仰空间
    二、土家族傩戏的文化表演
第三章 土家族傩戏的审美特质
    一、以俗为美的审美风格
    二、以丑为美的审美形态
    三、以神秘为美的审美对象
第四章 土家族药师的文化身份与美学意义
    一、土家族药师的文化身份
    二、土家族药师仪式的文化意义
    三、土家族药师的美学意义
第五章 土家族花灯戏的宗教仪式和审美意蕴
    一、土家族花灯戏的宗教仪式与演出礼规
    二、土家族花灯戏的地方性和庆典精神
    三、女神崇拜:土家族花灯戏的文化指向
    四、阴柔之美:土家族花灯戏的审美风格
第六章 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焦点与审美表现
    一、土家族摆手舞的仪式化和表演程式
    二、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文化焦点的基本构件
    三、圆形的审美特质
余论 土家族审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再造
参考文献
附文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伍湛民族学术论集》(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族神话原型分析[D]. 谭晶晶.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3)
  • [2]张良皋风景园林学术思想研究[D]. 汤士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4]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 ——以车溪土家旅游风景区为例[D]. 陆朋. 武汉大学, 2017(06)
  • [5]刘三姐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D]. 李素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6]土家族民歌旋律音调结构研究[D]. 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7]新时期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历史建构与叙事[D]. 田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9)
  • [8]民族文学视野下的竹枝词研究[D]. 周建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中国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节目研究[D]. 程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10]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 杨亭. 西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四川土家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评《吴湛民族学术文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