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感染附红细胞体的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犬感染附红细胞体的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一、附红细胞体感染犬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蕾[1](2021)在《犬附红细胞体病诊治体会》文中指出每年的春天开始,又到了附红细胞体病开始高发的季节,但是也有秋冬季节发病的记载。附红细胞体病是指由人、畜红细胞表面或者游离于组织液、脑脊液和血浆中寄生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由于该病原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高度同源,立克次体病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附红细胞体病的分支,但笔者认为应该加以区分。

于丛爽,陈晓蕾[2](2020)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猪血液疾病,临床症状为贫血、腹泻、黄疸等,常伴有继发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强力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大,会导致药物残留、耐药性增强等问题。依据中药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残留少、无污染等特点以及抑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将其开发应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有望取得突破。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简要综述。

游春梅[3](2019)在《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犬附红细胞体病对犬只健康影响较大,青蒿素对动物机体附红细胞病有较好的疗效,但青蒿素稳定性较差,将其制备成微囊,可提高稳定性,达到缓释作用,更利于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本试验拟将青蒿素制备成微囊,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观察其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利用HPLC测定微囊包封率和载药量,利用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处方工艺,测定微囊的粒径,绘制粒径分布图,以原料药物理混合物作对照考察微囊体外释放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最后,以患附红细胞体病犬只对象研究微囊对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所得标准曲线为:y=16318x-103669,R2=0.9999,对照品日内精密度RSD为0.86%1.05%,日间精密度RSD为0.93%1.03%,平均回收率达到99.63±0.41%,RSD 0.53%。最佳制备处方工艺为搅拌温度50℃,囊心与囊材质量比1:3,明胶质量分数6%,搅拌速度700 r/min。所得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达到(92.43±0.89)%和(9.19±0.12)%。微囊呈圆形或类椭圆形,粒径30μm左右,呈正态分布。青蒿素原料药在15 min左右释放达到90%以上,微囊在此时仅释放约10%。高温和高湿实验显示,第5 d和第10 d,青蒿素原料药与青蒿素微囊相对含量差异显着(P<0.05)。强光照射实验显示,第5 d和第10 d,青蒿素原料药与青蒿素微囊相对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给药第5 d时,青蒿素微囊组犬只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和血糖值最高,白细胞数和血清胆红素最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下降最低,所有指标与其余各组差异显着(P<0.05),附红细胞体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90%、100%、90%。以上结果表明,所制备青蒿素微囊形状较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所选取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有利于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准确测定;所制微囊包被较完全,且能符合临床用药的要求;微囊体外释放缓慢,对犬附红细胞体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金花[4](2019)在《犬、猫心丝虫病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犬、猫心丝虫病是由犬心丝虫感染引起的严重的致命的寄生虫病,主要由蚊子传播。在中国的海南省和一些滨海城市如深圳、杭州、上海,关于犬、猫心丝虫病的流行和分布很少有报道。本研究应用了抗原检测方法和两种PCR法检测了位于华南的海南省、深圳市和华东的上海市,杭州市的心丝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率。从2014年10月到2017年5月,共采集了未采取心丝虫防治措施的狗的1038份血样和猫的51份血样。其中869份狗血样和所有猫血样均采自海南岛,55份狗血样来自深圳,69份狗血样来自上海,45份狗血样来自杭州。所有狗血样采用商品化的诊断试纸条(Canine SNAP 4Dx Plus test kit,IDEXX,USA)进行抗原检测,心丝虫抗原检测的感染率海南为0.5%(4/869),深圳为 0%(0/55),上海为 1.5%(1/69),杭州的感染率则为 0%(0/45)。所有的狗血样使用PCR方法检测心丝虫的16S rRNA基因和心丝虫专性共生体-沃尔巴克氏菌的表面蛋白(WSP)基因。通过扩增心丝虫虫体16S rRNA基因检测心丝虫的感染率其中海南为7.4%(64/869),深圳为0%(0/55),上海为1.5%(1/69),杭州为0%(0/45)。通过扩增犬心丝虫沃尔巴克氏菌的WSP基因检测心丝虫的感染率海南犬感染率为5.3%(46/869),深圳犬心丝虫感染率为0%(0/55),上海的犬心丝虫感染率为1.5%(1/69),杭州的心丝虫感染率为0%(0/45)。通过扩增心丝虫16S rRNA基因检测海南的猫心丝虫的感染率为9.8%(5/51),而通过扩增心丝虫沃尔巴克氏菌的WSP基因检测海南猫心丝虫的感染率为5.9%(3/51)。当前研究表明,海南岛的犬猫存在心丝虫感染的现象,用PCR方法检测的流行率高于用抗原方法检测流行率,通过扩增心丝虫16S rRNA基因检测海南的心丝虫的感染率高于扩增沃尔巴克氏菌的状SP基因的结果。上海、杭州和深圳三个滨海城市犬心丝虫感染率较低。再通过扩增心丝虫16S rRNA基因调查海南省各市县的犬心丝虫的感染率和分布,心丝虫感染率从0%—25%不等。其中琼海市心丝虫感染率最高为25.00%,三亚次之,感染率为17.57%,再次是屯昌县,犬心丝感染率为12.5%,儋州感染率最低为3.5%,海口和文昌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丝虫感染,分别是6.9%和3.9%。在澄迈、临高、昌江、乐东和陵水也做了相应的调查,检测到阳性率均为0%。为了筛选更好的疫苗和诊断的候选基因,提供犬恶丝虫免疫相关蛋白,对犬心丝虫沃尔巴克氏菌WSP基因进行克隆、原核表达。以含有沃尔巴克WSP基因片段的犬全血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连接至pMD18t载体进行克隆,筛选阳性菌进行测序比对。再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TYB12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TYB12-WSP,双酶切鉴定。将其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R4GE)分析表达的重组蛋白,再进行透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结果表明WSP基因片段PCR扩增产物约为750 bp,测序结果与cDNA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序列一致。重组表达载体PTYB12-WSP双酶切鉴定正确。SDS-PAGE结果显示,IPTG诱导后重组蛋白PTYB12-WSP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750,与预期大小一致。本实验成功克隆并表达了犬恶丝虫WSP重组蛋白。阿福拉纳米尔贝肟咀嚼片(赛可信)咀嚼片是一种犬用口服抗体内外寄生虫药,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犬跳蚤、蜱虫及胃肠道线虫和预防犬心丝虫感染。为探究赛可信咀嚼片对犬心丝虫的预防效果,并评估该产品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将135只犬设置为两种试验模型。一种是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开展试验,其中受试药物组(赛可信)30只,对照药物组(大宠爱)30只,阴性不给药犬10只,阳性不给药犬6只。另一种在田间自然环境下开展试验,其中受试药物组(赛可信)30只,对照药物组30只(大宠爱)。在180天的实验周期内,分别在-6天、120天、150天、180天对实验犬只的心丝虫抗原检查、微丝蚴镜检以及实验室PCR检测,观察心丝虫病原体对实验犬的感染情况变化,以验证该药物对犬只心丝虫病的临床预防疗效。每个月进行安全评价,分别在第0天、120天和150天给药时,观察犬给药后的临床表现,并从赛可信和大宠爱组各随机挑选10只犬分别在试验前-6天、试验120天和150天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试验进行到150天时,在环境控制实验组中,阴性不给药的犬只出现一只PCR检测犬心丝虫阳性犬,并在180天时,PCR结果再次确证。而其它实验组均未出现心丝虫阳性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有犬只未出现临床异常状况,体温、呼吸和心率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波动,与给药前无统计学差异。说明阿福拉纳米尔贝肟咀嚼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犬心丝虫感染的口服产品。

薛慧亮[5](2014)在《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观察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犬红细胞膜上、骨髓及血浆中,引起感染犬贫血、发热、黄疸及渐进性消瘦等症状,犬附红细胞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严重制约了我国养犬业的发展。目前在兽医临床中对于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镜检法,包括鲜血压片法及血涂片染色法,但误诊情况较多,急需建立一种高效且特异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诊断。本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观察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形态学观察主要是通过收集感染犬新鲜血液进行染色镜检及制备超薄切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对犬附红细胞体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犬附红细胞体既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又可游离在血浆中,具有多形性,呈杆状、逗点状、环形;既含有RNA,又含有DNA结构;直径在0.3-2.0μm之间,为一单层限制性膜包裹的圆形结构,包裹核糖核蛋白体,无明显细胞器,无核样结构,为典型的原核生物,并通过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同时根据感染犬不同个体情况和临床症状使用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治愈率约为80%,使用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犬的死亡率。另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不同物种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取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犬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从阳性血液样本中扩增出530bp大小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经特异性实验验证该方法只能从犬附红细胞体扩增出与目的片段一致的条带,而健康犬血液、犬弓形虫、犬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敏感性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8pg。使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临床收集病例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15份经瑞氏染色为疑似阳性血液样本进行PCR检测后,共检出11份阳性样本,阳性率约为73%;对26份经瑞氏染色诊断为阴性血液样本进行PCR检测后,共检出5份阳性样本,阳性率约为20%,以上检测为PCR阳性的犬最终确诊为犬附红细胞体感染,证实该PCR方法对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优于瑞氏染色法。本实验建立的PCR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等优点,可用于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对了解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赵雯玮[6](2014)在《武汉近年犬常见传染病的流行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宠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2012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部门发布相关消息,称中国犬只数量达到1.3亿只,世界排名第一。犬只数量的上升伴随的是犬类疾病数量与种类的增多,以及宠物医疗的需求量加大。本文中,笔者收集了武汉某宠物医院2004年至2008年、2011年至2013年的宠物病例,分析了该医院接诊病例中多见犬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笔者将2004年至2008年、2011年至2013年的犬类传染病发病比例进行了比较,发现近三年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犬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比例在逐年下降:犬细小病毒病是历年发病比例最高的犬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秋季发病比例最高,均值为33.48%;夏季发病比例最低,均值为19.87%。该病在犬只的各个年龄段都能发生,2月龄以内幼犬发病比例最高,均值为46.21%。犬瘟热是历年发病比例较高的犬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春、秋季发病比例稍高,均值分别为26.30%与26.67%,夏季发病比率最低,均值为22.96%。该病在犬只各个年龄段都能发生,2月龄以内幼犬发病比例最高,均值为42.59%。犬附红细胞体病近三年发病比例较高的犬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其中冬季发病比例最高,均值为32.82%,夏季发病比例最低,均值为15.06%。该病在犬只各个年龄段都能发生,各年龄段幼犬发病比例差异不大,成年犬发病比例较高,均值为37.07%。最后,笔者收集了几例犬常见传染病的病例,并总结了该宠物医院针对这几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王鹏,赵彦岭,张富梅[7](2011)在《温氏支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温氏支原体的深入研究,本试验建立了温氏支原体感染动物模型。选择6~8周龄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A、B、C、D 4组,试验组(A、B、C)分别以不同方式感染温氏支原体,D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一定剂量高感染强度的牛红细胞悬液,同时注射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组(C组)表现为首现期出现早,且高峰期红细胞感染率高。应用悬滴镜检法和PCR诊断方法对感染小鼠血样进行鉴定,均符合温氏支原体特征。选择对照组小鼠和感染率高、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的C组小鼠各10只,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RBC、WBC、Hb、TP、G、ALT、AST),结果呈现出与牛感染温氏支原体相同的规律。

刘操[8](2010)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骨髓中而引起的一种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附红细胞体病不仅能引起患病动物的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增加,母畜繁殖性能降低,还能引起贫血、血尿、黄疸等临床症状,甚至引起动物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相关研究表明,附红细胞体除引起动物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其固有的临床表现外,还能降低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使感染动物易于继发其它病原体的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针对附红细胞体对机体免疫力的损伤,许多专家建议使用免疫调节剂来对此病进行辅助治疗,但选择什么免疫调节剂较好,至今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为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以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选择被广泛认同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黄芪多糖、左旋咪唑、防风多糖作为备选免疫调节剂,筛选免疫增强效果较好的免疫调节剂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我们选取20头40日龄个体质量相近、无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13组为试验组,4组为阳性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14组人工接种附红细胞体菌血(感染率≥90%)5ml/头,5组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试验组分别给予防风多糖溶液0.1ml/kg、黄芪多糖注射液0.1ml/kg和左旋咪唑注射液0.05ml/kg,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ml/kg,连用7天。分别于第0,4,7,14天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猪红细胞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血清溶菌酶活力、淋巴细胞总数、血清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接种附红细胞体菌血后第4,7,14天,阳性对照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分别达到了9.00%,17.00%,62.75%,表明动物感染试验成功;三个免疫调节组的感染率均低于阳性对照组,且在第14天时,黄芪多糖组的感染率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说明三种免疫调节剂均能降低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阳性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 <0.05),IAP含量显着升高(P <0.05),淋巴细胞总数略有下降,血清溶菌酶活力无显着变化(P>0.05)。黄芪多糖、左旋咪唑能显着性提高感染仔猪的溶菌酶活力(P<0.05),3种免疫调节剂均能显着性提高感染仔猪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血清球蛋白含量(P<0.05),降低IAP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附红细胞体能够导致感染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这可能是附红细胞体感染猪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的直接原因。本试验所选3种药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附红细胞体病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损害,提高患病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黄芪多糖的作用最为明显。

孔庆波[9](2010)在《犬附红细胞体病需要研究的问题》文中指出犬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犬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组织液及脑脊髓液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的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腹泻、渐进性消瘦等为主要特征,感染率较高,但多呈隐性经过。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处在应激状态时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继发其它疾病会引起犬大量死亡,给养犬业带来较大损失。文章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断和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王永,刁秀国,王振勇[10](2008)在《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途径(肌肉接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12条健康幼犬,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肌肉接种组,将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分别经肌肉接种对照组和肌肉接种组各犬,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本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而肌肉接种组犬体温、白细胞总数、总胆红素升高、脉搏、呼吸次数加快,红细胞感染率平均可达39.6%,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一分钟胆红素不变。试验结果证明,伤口可以传播该病,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附红细胞体感染犬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红细胞体感染犬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犬附红细胞体病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理:
1 主诉
2 临床症状
3 临床诊断
4 治疗:
    4.1 杀灭附红细胞体
    4.2 对症治疗
    4.3 支持治疗
5 体会

(2)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附红细胞体的病原学及传播途径
2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
    2.1 猪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的粘附和侵入
    2.2 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2.3 附红细胞体感染对机体免疫能力的影响
    2.4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产生
3 中药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应用效果
    3.1 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的影响
        (1)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粘附红细胞的影响。
        (2)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粘附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中药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杀灭作用。
    3.2 中药对病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 中药对患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4 展望

(3)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现状
        1.1 病原学
        1.1.1 病原分类
        1.1.2 病原形态
        1.1.3 生物学特征
        1.1.4 病理特征
        1.2 诊断学
        1.2.1 光镜镜检
        1.2.2 动物试验
        1.2.3 免疫学诊断
        1.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1.3 治疗与控制
    2 青蒿素制剂的研究现状
        2.1 经肠道给药制剂
        2.1.1 口服抗疟制剂
        2.1.2 新型口服制剂的探索研究
        2.2 非肠道给药制剂
        2.2.1 经皮给药制剂
        2.2.2 栓剂
        2.2.3 注射剂
        2.3 其他类型制剂
        2.3.1 脂质体
        2.3.2 纳米粒
    3 微囊的研究现状
        3.1 微囊的优点
        3.2 微囊的释药机制
        3.3 微囊的材料
        3.3.1 芯材
        3.3.2 膜材
        3.4 微囊的制备方法
        3.4.1 化学法
        3.4.2 物理化学法
        3.4.3 物理机械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青蒿素微囊的制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青蒿素微囊的制备
        1.2.2 青蒿素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1.2.3 青蒿素微囊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1.2.4 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微囊制备处方
        1.2.5 验证试验
    2 结果及分析
        2.1 适应性及专属性实验结果
        2.2 标准曲线结果
        2.3 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2.4 正交试验结果
        2.5 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微囊含量的测定
        3.2 包封率和载药量
    4 结论
第三章 青蒿素微囊的表征测试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微囊的性状及粒径
        1.2.2 药物释放度评价
        1.2.3 微囊影响因素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状和粒径
        2.2 药物释放度结果
        2.3 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结果
        2.3.1 高温试验结果
        2.3.2 高湿试验结果
        2.3.3 强光照射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青蒿素微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1.1.1 实验药品和试剂
        1.1.2 实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选择
        1.2.2 实验分组
        1.2.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1.2.4 试验观察指标
        1.2.5 疗效判定
    2 结果及分析
        2.1 血常规测试结果
        2.2 血液生化测试结果
        2.3 疗效结果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犬、猫心丝虫病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犬心丝虫病在中国的流行分布
    第二章 心丝虫共生体-沃尔巴克氏体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心丝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3.1 微丝蚴虫体检测
        3.2 免疫学诊断方法
        3.3 分子生物学方法
    第四章 犬心丝虫预防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4.1 药物预防治疗
        4.2 外科治疗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犬猫心丝虫病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的选择和血样的采集
        1.2 血清学的检测
        1.3 血液总DNA的提取
        1.4 不同基因PCR检测
        1.4.1 犬心丝虫16S rRNA基因PCR检测
        1.4.2 犬心丝虫沃尔巴克氏菌基因PCR检测
        1.5 测序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因PCR扩增结果
        2.2 犬心丝虫沃尔巴克体氏菌FtsZ基因亲缘性分析结果
        2.3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犬猫心丝虫病的效果比较研究
        3 讨论
        3.1 PCR检测心丝虫16SrRNA基因和沃尔巴克氏菌基因
        3.2 FtsZ基因亲缘性分析结果讨论
        3.3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犬猫心丝虫病的效果比较研究
    第二章 海南和其它三个滨海城市犬猫心丝虫感染流行情况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样本量
        1.2 血液总DNA的提取
        1.3 犬心丝虫16S rRNA基因PCR检测
        1.4 测序
        2 结果
        2.1 不同饲养方式犬群和海南及其它三个滨海城市犬心丝感染率调查
        2.2 海南不同的市县犬、猫心丝虫感染率调查
        3 讨论
        3.1 不同饲养方式犬群和海南及其它三个滨海城市犬心丝感染率调查
        3.2 海南不同的市县犬、猫心丝虫感染率调查
    第三章 犬心丝虫内共生体沃尔巴克氏菌WSP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与质粒
        1.1.2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1.2.2 PCR扩增目的基因及连接克隆载体
        1.2.3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1.2.4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1.2.5 重组蛋白纯化(透析)
        2 结果
        2.1 重组表达质粒PTYB12-WSP的鉴定
        2.2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
        2.3 重组蛋白纯化
        3 讨论
    第四章 阿福拉纳米尔贝肟(赛可信)对犬心丝虫病预防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1.1.1 来源
        1.1.2 品种和数量
        1.1.3 病例入选标准
        1.1.4 试验分组
        1.1.5 病例淘汰
        1.1.6 动物剖检
        1.2 心丝虫检测方法
        1.2.1 爱得士(IDEXX SNAP~(?) 4DXTM plus)试剂盒检测法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PCR法)
        1.2.3 微丝蚴镜检法
        1.3 试验药物
        1.3.1 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及来源
        1.3.2 给药方案
        1.4 观察指标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赛可信对犬心丝虫感染预防效果药效学研究
        2.1.1 第-6天使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135只实验犬心丝虫感染情况
        2.1.2 第120天不同检测方法检测70只实验犬心丝虫感染情况
        2.1.3 第150天不同检测方法检测130只实验犬心丝虫感染情况
        2.1.4 第180天不同检测方法检测130只实验犬心丝虫感染情况
        2.2 阿福拉纳米尔贝肟安全性评价实验
        2.2.1 一般临床检查结果
        2.2.2 实验犬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
        2.2.3 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
        2.3 实验结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结论1
        1.2 结论2
        1.3 结论3
        1.4 结论4
        2 创新之处
        3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观察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症状
    4 致病机理
    5 诊断
    6 治疗及预防
    7 犬附红细胞体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第二篇 实验部分
    第一章 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观察及治疗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犬附红细胞体 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武汉近年犬常见传染病的流行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犬细小病毒病
        1.1.1 病原学特征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表现及病理解剖学特征
        1.1.4 诊断方法
    1.2 犬附红细胞体病
        1.2.1 病原学特征
        1.2.2 流行病学
        1.2.3 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1.2.4 诊断方法
    1.3 犬瘟热
        1.3.1 病原学特征
        1.3.2 流行病学
        1.3.3 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
        1.3.4 诊断方法
第二章 犬常见传染病的流行与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历年犬类疾病的流行情况
        2.2.2 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2.2.3 犬瘟热的流行情况
        2.2.4 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
    2.3 讨论与分析
        2.3.1 总体情况
        2.3.2 犬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
        2.3.3 犬瘟热流行情况
        2.3.4 犬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几种犬常见传染病的常规治疗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病例分析与讨论
        3.2.1 犬细小病毒病的病例分析
        3.2.2 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分析
        3.2.3 犬瘟热的病例分析
    3.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病原
        1.1.1 分类及命名
        1.1.2 形态结构
        1.1.3 生物学特性
        1.1.4 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1.2 流行病学
    1.3 致病机理
    1.4 临床症状
    1.5 病理变化
        1.5.1 眼观病理变化
        1.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1.6 诊断
        1.6.1 光镜镜检
        1.6.2 动物试验
        1.6.3 免疫学诊断
        1.6.4 分子生物学诊断
    1.7 防治
        1.7.1 预防
        1.7.2 治疗
    1.8 附红细胞体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
    1.9 黄芪多糖、左旋咪唑和防风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1.10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试验结果
    3.1 红细胞感染率
    3.2 血液淋巴细胞总数
    3.3 血清溶菌酶活力
    3.4 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
    3.5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含量
4 讨论
    4.1 不同处理对红细胞感染率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血液淋巴细胞总数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血浆蛋白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犬附红细胞体病需要研究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1 病原的分类不明确
    1.2 病原体外分离培养较为困难
    1.3 其他方面
2 流行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生活史不清楚
    2.2 传播途径不明确
    2.3 宿主特异性的问题有待考证
3 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揭示
4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
5 诊断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
6 犬附红细胞体的毒力和致病力都在增强
7 免疫问题研究较少
8 国内开展犬附红细胞体研究还不深入

四、附红细胞体感染犬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犬附红细胞体病诊治体会[J]. 张蕾. 新农业, 2021(11)
  • [2]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进展[J]. 于丛爽,陈晓蕾. 畜禽业, 2020(08)
  • [3]青蒿素微囊的制备、表征及对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D]. 游春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犬、猫心丝虫病诊断和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D]. 王金花. 海南大学, 2019(06)
  • [5]犬附红细胞体形态学观察及PCR诊断方法的建立[D]. 薛慧亮. 吉林大学, 2014(10)
  • [6]武汉近年犬常见传染病的流行与分析[D]. 赵雯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7]温氏支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J]. 王鹏,赵彦岭,张富梅. 畜牧与兽医, 2011(08)
  • [8]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D]. 刘操.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 [9]犬附红细胞体病需要研究的问题[J]. 孔庆波. 动物医学进展, 2010(04)
  • [10]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途径(肌肉接种)的研究[J]. 王永,刁秀国,王振勇.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01)

标签:;  ;  ;  ;  ;  

犬感染附红细胞体的主要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