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一、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活性成分的潜在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蔡媛,刘浩,孔文平,钟灿,谢景,王勇庆,黄建华,张水寒[1](2021)在《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内生菌菌群结构多样性及其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多花黄精内生菌对其药材品质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产地多花黄精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对内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多糖、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通过双因素关联分析探究菌群多样性及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5个产地15组多花黄精样品共得到1 183 635条有效序列,划分为59 47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其中细菌分19门,47纲,120目,201科,419属;属水平上,泛菌属为优势菌群,最大占比达到61.1%。真菌分7门,27纲,70目,132科,187属;属水平上,子囊菌门一未鉴定属、赤壳属为优势菌群,其中赤壳属的最大占比达到10.7%。在丰度前10的内生真菌和细菌中,共有10个菌属与有效物质含量呈显着相关,其中真菌有2个菌属呈负相关,1个菌属呈正相关;细菌2个菌属呈负相关,5个菌属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分析不同产地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掌握了多花黄精内生菌资源状况,分析发现内生菌与有效成分之间存在关联,这为深入探讨多花黄精内生菌与其品质的相关性,进而采用生物施肥策略提升品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包丽琼[2](2021)在《丹参酮类化合物调控丹参根微生物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根微生物组由根内和根际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紧密相关。植物近30%的光合作用产物用于合成根系化合物,已有证据表明它们直接参与调控根微生物的组装拟南芥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已被证实直接参与调控根微生物的组装,介导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特有的三萜和二倍半萜类化合物可促进或抑制特定微生物生长,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目的组装根微生物组。在缺铁生长环境下,拟南芥根部分泌的香豆素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机制抑制假单胞杆菌的生长。丹参酮类化合物是丹参Salviamiltiorrhiza中主要的脂溶性成分,其产生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人类治疗疾病。丹参与微生物组的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丹参连作障碍、生防菌的筛选研究较多。为了研究该类化合物是否能调控丹参根微生物组,首先鉴定了一株丹参酮含量极低的突变体丹参,突变体中形成丹参酮类母核的第一个关键酶基因SmCPS1的第五个内含子保留,导致该基因表达量大幅下降,呈现稳定的白根表型。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以种植于不同土壤(营养土和山东丹参基地土)的野生型和突变体为研究对象,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利用多样性分析、组成型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野生型和突变体根内微生物和根际微生物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丹参酮类成分显着影响了丹参的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组,且对根内微生物的影响更为显着。丹参酮类成分对两种丹参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优势菌群组成、物种多样性、特异菌群分布及共存网络方面。和突变体比,野生型根内微生物组物种丰富度更高,共存网络也更复杂。突变体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芽孢杆菌纲Bacilli在根内的定殖有一定的吸引作用,而野生型特异吸引革兰氏阴性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一些特定菌属,如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鞘脂菌属Sphingobi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根际微生物组中,白根突变体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野生型,野生型的优势菌是放线菌纲,白根突变体的优势菌是芽孢杆菌纲。且体外抑菌试验中,丹参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混合物对芽孢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野生型和突变体根际,突变体根际微生物组物种丰富度更高,其优势菌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芽孢杆菌纲Bacilli相对丰度更高,而野生型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更高。本研究从多角度确定了丹参酮类化合物在调控其根微生物组结构的重要作用,旨在阐明丹参酮类成分对根微生物组的影响,为下一步筛选丹参功能菌株,并通过人工调节丹参体内微环境促进丹参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奠定理论基础。为高质量丹参的生态可持续种植和植物微生物组工程开辟道路。同时也是以丹参为本,探索丹参酮的合成对其自身的意义,反哺丹参酮药用价值的研究。

李弘琨[3](2021)在《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文中指出红豆杉是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天然抗癌植物,是经过了 250万年的古老孑遗树种,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红豆杉植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紫杉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萜类等,其中紫杉醇因活性强、抗癌机制独特成为世界各国医院首选的一线广谱抗癌药物的原料药。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并且红豆杉中紫杉醇浓度约为0.02-0.069%,市场供不应求,原料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自上世纪90年初Stierle等首次获得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成为筛选新的具有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以期代替繁琐而低效的“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据报道,内生真菌种群的生物多样性和产与宿主相同成分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对宿主植物化合物的产生、积累及其他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为研究对象,利用UPLC-Q Exactive Focus Orbitrap/MS技术对东北红豆杉的整体代谢成分进行快速、全面的成分分析。结合UPLC-MS/MS技术对东北红豆杉四个器官的紫杉烷标志性代谢物进行定量比较,并系统地研究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与宿主植物紫杉烷类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建立新的策略来筛选具有产生生物活性的菌株并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部位紫杉烷差异代谢形成中的作用,为东北红豆杉植物与内生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对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及种群多样性分析从东北红豆杉4个器官部位(根部、枝条、针叶、果实)共分离出内生真菌262株,其中根部内生真菌98株,枝条中内生真菌86株,针叶中内生真菌69株,果实中内生真菌9株,通过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Blast比对并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聚类到真菌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4纲10目14科17属。器官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组成、优势类群(目、属、种水平上)的分布有显着的影响,其中仅4个种属为四个组织共有;果实中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丰度最低,7个种属为根部、枝条、针叶三个组织共有;3个种属为根部和枝条两个器官共有;头孢菌属(Cephalosporium sp.)为仅枝条和针叶两个器官共有。本研究中木霉属Trichoderma表现出根部组织专一性;Eurotiales、Pleosporales和Hypocreales为最优势目;Penicillium、Aspergillus、Alternaria、Fusarium、Xylaria、Botrytis、Phoma和Trichoderma最优势属的分布具有显着的组织特异性。器官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丰度也有显着的影响,根部和枝条中内生真菌物种丰富度分别是针叶的1.91-2.36倍;果实的17.19-21.37倍;针叶的丰度约果实的9倍;多个优势菌种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显着的组织特异性。2、植物代谢组学对东北红豆杉整体代谢成分的研究全面分析了东北红豆杉的代谢成分,结合一级、二级质谱及裂解规律确定了 12466个离子特征,对应5498个具有注释的潜在代谢物,初步鉴定了 239个化合物,包括紫杉烷类、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甾体类、糖类及氨基酸类等。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根部和枝条间的代谢物差异较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代谢成分;与针叶和果实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这些代谢产物参与了 80条代谢途径,主要包括柠檬酸循环(TCA循环)、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甾体生物合成途径、花青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途径、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等。东北红豆杉中紫杉烷总量最高,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布在红豆杉植物全身,且不同部位的含量和种类分布差异较大。对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紫杉烷类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结合UPLC-MS/MS对器官的标志性代谢物进行定量比较,对7个目标紫杉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检测,推测紫杉烷类物质在器官部位中合成,运输和积累的方式。3、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紫杉烷差异代谢物与内生真菌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对东北红豆杉紫杉烷类化合物与内生真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物种丰富度(H’)与宿主植物常见的七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相关性显着,并且发现优势菌与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显着性差异的优势菌种对特有的紫杉烷代谢产物(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其他紫杉烷类化合物等)中的21个差异化合物的峰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说明内生真菌对东北红豆杉化合物积累、产生及其他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对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优势菌属与紫杉醇等化合物含量进行评估,验证优势菌和紫杉烷含量的密切关系,建立新的策略来筛选具有产生物活性的菌株并探究内生真菌在不同部位紫杉烷差异代谢形成中的作用。4、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应用通过PCR扩增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和UPLC-MS/MS的MRM模式从东北红豆杉根部的内生真菌筛选出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次生代谢产物的目标菌株。以R8-3-4菌株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因素对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AB)产量的影响,对发酵培养条件、发酵液中诱导子添加量进行优化。最优生产发酵条件为:PDB培养基、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初始pH 6.0、温度30℃、转速160 r/min、培养14天、CuSO4 0.10 mg/L,水杨酸10 mg/L,乙酸钠8 g/L,发酵优化培养后R8-3-4菌株产10-DAB产量为983.41μg/L,是未优化前产量的2.96倍。利用磁固定化技术对优化后Penicillium oxalicum R8-3-4菌株进行半连续生产应用,经过五次循环在5 L生物反应器中10-DAB最终总浓度达到4873.08 μg,以使10-DAB的产量最大化,有望解决紫杉醇类药物的供需矛盾,从而在商业规模上实现巨大的经济可持续预期的可能性。

陈海敏[4](2020)在《丹参伴生微生物组及其优势种调控丹参酮合成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丹参是一种重要的根茎类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丹参酮和丹酚酸的合成受到伴生微生物的调控。但是关于丹参种子和根系伴生微生物组的结构、装配规律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对伴生微生物组的优势种调控丹参次生代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论文拟通过扩增子和宏基因组测序等分析技术,解析丹参种子核心微生物组,研究根系微生物组的结构、装配规律和种群动态,并比较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微生物组的结构差异与功能特征,同时利用无菌组培苗共培养体系研究部分优势种调控丹参酮合成的机制,为揭示微生物在丹参药材品质形成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种子核心微生物组的优势属主要包括泛菌属(Pantoe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核心微生物组富集与萜类代谢相关的功能,是丹参次生代谢调控的基因储备库。2.丹参种子内生真菌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D603具有产IAA、溶磷和产铁载体等活性,可以定殖于丹参根部细胞间隙或表面,促进其生长和根系发育,并通过刺激DXS、HMGR、GGPPS、CPS、KSL和CYP76AH1等关键基因的上调表达,促进丹参酮的合成,提高丹参药用成分的含量。3.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同种紫花丹参,根际共同富集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9个细菌属,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球囊霉属(Glomus)等5个真菌属。随着丹参的物候期的变化,根际微生物组中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的相对丰度急剧下降,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变化不大,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abacteria)和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的丰度也都显着提高,每个生长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类群。丹参种际和根际共有优势细菌属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新鞘氨醇杆菌属(Novsphingo-bi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而共有优势真菌属有茎点霉属(Phom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和镰孢霉属(Fusarium)。4.紫花丹参根际富集节担菌属(Wallemi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而白花丹参根际富集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枝孢菌属(Cladosporium)和沃德霉属(Wardomyces)。紫花丹参根部内生组织主要富集Ohtaekwangia属、球囊霉属(Glomus)、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和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而白花丹参则富集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鞘脂菌属(Sphingobium)、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和油壶菌属(Olpidium)。两种丹参根际微生物组中富集与宿主根系分泌物分解相关的ABC转运蛋白,碳代谢、氨基酸合成与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相关的鞭毛组装、细菌趋化性、双组分系统等功能特征。5.丹参根际微生物组优势种极细枝孢霉(Cladosporium tenuissimum)DF11可以定殖于丹参根部组织细胞间隙,通过调控丹参酮合成通路中的HMGR、DXS、DXR、GGPPS、CPS和CYP76AH1等关键基因的上调表达,促进丹参酮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丹参根部的丹参酮含量。6.丹参根际真菌可培养优势种支顶孢霉(Acremonium sp.)DF2、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DF20、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DF23和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DF33等根际可培养优势种都能产IAA,都可以定殖于丹参根部细胞间隙,并通过调控DXS、DXR、HMGR、GGPPS、CPS、KSL、CYP76AH1等关键基因的上调表达,大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都在菌株定殖后第1周或第2周达到响应高峰,各菌株对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IA合成的促进效果比较显着。本研究通过对丹参种子和根系微生物组的结构解析,初步阐明了丹参伴生微生物组的群落结构、装配规律和种群动态,揭示了紫花和白花丹参根系微生物组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异同点。还从丹参种子和根际伴生微生物组中发现了几株能促进丹参酮合成的优势种,它们都可以定殖于丹参根部,并通过刺激关键基因的上调表达促进丹参酮的合成与积累,从而提高丹参药材的品质。研究结果为阐明丹参伴生微生物在调控次生代谢和品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丹参优质栽培和道地性成因提供了理论指导。

柯树炜[5](2019)在《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番木瓜(CaricapapayaL.)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热带草本果树,从番木瓜植株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可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生物活性成分。筛选番木瓜内生真菌中的活性菌株,并分析其活性成分和作用,对开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番木瓜植株茎、叶、果等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利用微生物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鉴定内生真菌菌株种属,并构建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等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筛选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菌株。并以化学显色法、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中黄酮类物质的检识。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以抗菌试验筛选所得对番木瓜炭疽病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和番木瓜果实为材料。进一步分析抗菌活性菌株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果实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初步研究其对炭疽病的防治机理。得到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总计分离得到]31株内生真菌,其中31株来自于茎,45株来自于叶、55株来自于果实。形态学观察结合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31株分离所得番木瓜内生真菌分别归类于曲霉属(Aspergillus)、踝节菌属(Talar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茎点霉属(Phoma)、叶点霉属(Phylloslicta)、木霉属(Trichoderm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腐皮壳属(Diaporthe)、单胞瓶霉属(Phialemonium)、等20个属。其中曲霉属内生真菌(Aspergillus)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为番木瓜内生真菌中的优势类群,相对分离频率分别为47.33%和14.50%,其余各属均小于10%。(2)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与成分检识:以100μg/mL内生真菌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初筛选浓度,筛选获得7株在该浓度下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大于50%,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Y17(Penicillium rolfsii)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两种自由基IC50值均小于20μg/mL。表明番木瓜内生真菌中存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菌株,并有作为抗氧化剂开发利用的潜力。在抗氧化成分的检识中发现菌株G41(Penicillium citrinum)对5种黄酮类物质显色反应均显阳性,TLC法表明其含有与槲皮素相同或相似的黄酮类物质,UV检测光谱表明符合黄酮类物质的UV光谱特征。说明番木瓜内生真菌中含有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3)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与生防效果:以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等5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筛选获得13株至少对一种供试病原真菌表现出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Y17(Penicillium rolfsii)对番木瓜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表现出抑菌效果,且抑菌谱相对其他菌株更广。进一步探究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Y17发酵液处理果实后,有效抑制了病斑扩展。与对照组果实相比,菌株Y17处理后果实CAT、POD、SOD等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果实的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说明菌株Y17处理可能通过诱导果实中CAT、POD、SOD等抗氧化防御酶的活性升高,减少番木瓜果实中MDA积累,诱导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从而增强番木瓜果实对炭疽病菌侵染的抗性。

李天聪[6](2017)在《狭叶柴胡对其内生真菌三萜皂苷代谢途径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研究狭叶柴胡与其内生真菌间的交流,旨在阐明宿主植物对内生真菌上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以及对下游内生真菌三萜皂苷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悬浮细胞抽滤分离,制备得到细胞及细胞上清浓缩液,利用透析袋建立狭叶柴胡悬浮细胞与内生真菌的共培养模型。采用酶解法制备内生真菌原生质体,将宿主细胞及细胞上清液与原生质体互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内生真菌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2.分别将细胞、细胞上清液及共培养组交流培养4 d后,提取内生真菌中cAMP,cGMP,CaM,MAPK和CDPK,并检测该5个信号分子的含量变化,分析宿主植物对内生真菌上游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同时提取交流后内生真菌的总RNA,利用Real-Time PCR(RT-PCR)检测交流前后内生真菌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狭叶柴胡宿主植物对其内生真菌的柴胡皂苷合成途径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宿主植物并未提升内生真菌中ROS的水平。在细胞组中,内生真菌的5个信号分子cAMP、cGMP、CaM、MAPK和CDPK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细胞对Ca2+相关的信号分子CaM和CDPK的作用显着,此外,对前三个关键酶基因HMGR、IPPI及FPS有一定程度的下调,而对下游SS、P450和GTs三个基因均有2倍左右的上调。在细胞液组中,除对cGMP有轻微抑制外,其他几个信号分子的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上调。除GTs外,整个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有上调,整体范围在1-3倍之内。而共培养组中,全部5个信号分子的含量均有所提升,且对cAMP、cGMP及MAPK的作用效果强于另外两组,对两个Ca2+相关信号分子的调控虽不是三组中最显着的,但调控水平与另两组差异较小。此外,对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全部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对最后一步柴胡皂苷元向柴胡皂苷转化步骤所需的关键酶基因GTs上调了近73倍。结论:本实验研究了狭叶柴胡宿主植物对其内生真菌柴胡皂苷合成途径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宿主诱导子对内生真菌均有一定的调控,但具体通路的激活和基因的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共培养组激活上游各个不同的通路,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MAPK通路,cGMP-PKG通路和Ca2+相关的CaM及CDPK通路等进行调控,进而实现了对内生真菌柴胡皂苷合成全部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且均为正调控。这是由于共培养组中内生真菌同时与细胞及细胞液进行充分交流,最类似植物与内生真菌的体内环境,因此调控效果较为显着。其中SS和GTs上调最为显着,高达70倍左右。这就表明了共培养模型是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来获取活性成分的最佳培养方式,尤其是最后一步合成柴胡皂苷的关键酶基因GTs上调了近73倍,这就说明在交流过程中,宿主植物对内生真菌次代产物的合成有一定的诱导和调节作用,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在脱离宿主植物后,内生真菌的这种产与宿主相同活性成分的能力有所下降甚至消失。本实验也证明了该共培养模型的实用性,为以后利用内生真菌大规模发酵生产柴胡皂苷奠定了实验模型,也为后续进一步诠释内生真菌代谢调节机制和研究内生真菌与宿主间的交流调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姚美玲[7](2015)在《特异性木豆内生真菌发酵生产cajanol工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并且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目前以内生真菌作为微生物来源的植物抗毒素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将从木豆植株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进行LC-MS/MS的分析与检测,获得三株特异性产cajanol的木豆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以cajanol的产量为指标,对发酵生产cajanol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进行抗植物致病菌活性的研究,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从木豆中分离得到三株特异性产cajanol的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鉴定;从健康的木豆植株不同组织包括根、茎、叶、花、豆荚和种子中共分离获得172株内生真菌,根据这些内生真菌不同的群体形态及个体形态特征,并参照《真菌鉴定手册》,这些木豆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镰刀霉属(Fusa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肉座菌属(Hypocrea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漆斑菌属(Myrothecium sp.),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突脐蠕孢属(Exserohilum sp.),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黑孢霉属(Nigrospora sp.),生赤壳属(Bionectria sp.),丛赤壳属(Neonectria sp.),节菱孢属(Arthrinium sp.)和鬼伞属(Coprinellus sp.)通过LC-MS/MS的分析与检测,有三株能够特异性产cajanol的木豆内生真菌R-18,R-30,R-38,对其进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并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结果表明,三株菌均属于Hypocrea lixii。2、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组成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木豆内生真菌R-18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以R-18菌株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的因素对cajanol产量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同的发酵培养基、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值等。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碳源是添加量为2%的葡萄糖。选取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初始pH值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优化实验,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6天,培养温度28℃,初始pH值6,该培养条件下 cajanol 的产量达到 927.00±0.725 μg/L。3、特异性产cajanol内生真菌抗植物致病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考察了粗提物对大豆根腐病及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选取的植物致病菌有大豆根腐菌尖镰孢、番茄灰霉、辣椒疫霉、小稻纹枯病菌、黄瓜枯萎菌和瓜果腐霉菌。通过对峙培养实验发现三株菌对其中的大豆根腐菌和黄瓜枯萎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选取抑制效果最佳的R-18菌株进行菌丝体抑制实验,其对两种植物致病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了 28±0.5 mm和25±0.2 mm。因此,把尖镰孢和黄瓜枯萎菌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对象,通过温室盆栽试验进一步考察粗提物对植物致病菌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粗提物浓度达到10 mg/mL的时候防治效果分别是89.76%和90.16%,与多菌灵防效相当。本研究通过从健康的木豆植株当中分离筛选获得三株能特异性产 cajanol的木豆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对其中一株菌R-18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以此来提高发酵生产cajanol的产量;最后对特异性产cajanol内生真菌抗植物致病菌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来验证粗提物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为木豆内生真菌及其活性成分cajanol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生物防治植物病害以及微生物源农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周星辰[8](2014)在《苦豆子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其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的筛选》文中提出植物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目前发现的各种陆生及水生植物中,其多样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或位点、气候条件、植被等均可影响内生真菌类群的多样性。研究发现,药用植物中蕴含着大量的有益内生真菌,这些内生真菌与宿主之间具有紧密的生态关系,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用途逐渐增大,成为寻找新的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重要的沙生药用植物苦豆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苦豆子生物总碱中单碱检测体系的优化,以及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内生真菌菌株的筛选和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从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不同优势植被类型的6个样区采集的健康苦豆子,分离得到213株内生真菌。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数量以根部最多,其次为种子,叶部最少;淡灰钙土中苦豆子内生真菌数量比风沙土中多;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内生真菌以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茎点霉属(Phoma)为优势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在各样区中均有分布。2、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6个样区苦豆子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种群组成,分离的213株内生真菌菌株经:rDNA-ITS序列鉴定分为19个属32个种,其中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为优势种。3、建立TLC和HPLC同时分离测定苦豆子生物碱体系的优化方法。薄层层析法(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8:2:0.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柱为Ultra IITM C18(5μmx250mmx4.6mm)、流动相为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5:55)、检测波长为21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槐定碱和苦参碱在200-9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4和0.999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47%和99.82%。4、从59株苦豆子内生真菌代表菌株中,经TLC初步筛选,HPLC对其菌丝体提取物进行分析,筛选出1株高活性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XKYKDF40,其发酵液氧化苦参碱含量为145.73μg/mL。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XKYKDF40为外瓶霉属(Exophiala)的一个种,与一种被称之为真菌蚂蚁体内分离出的内生真菌Exophiala spp. Attine ants相似性最高,相似率为98%。

邓慧华[9](2014)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生真菌筛选培养及其在产油脂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植物内生真菌泛指那些在其整个生活史或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对植物组织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一类真菌。植物内生真菌在各种植物中都普遍存在,分布在根、茎、叶等器官表皮下的组织中。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体内生存,与宿主植物在长期演化中互惠互利,共同生长。前人对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和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做了很多相关研究。研究表明,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强宿主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在植物体内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同时,宿主植物与其内生真菌长期共生,相互影响,大多数植物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成分。马尾松栽植面积广,是我国松属(Pinus)树种中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富含松脂,是中国主要产脂树种。关于马尾松内生真菌在产油脂中的应用研究未见报道。以马尾松为研究对象,进行马尾松内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并作多样性分析,运用马尾松内生真菌液体发酵液进行微生物采脂研究、进行马尾松内生真菌对松脂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马尾松内生真菌产油脂效果研究及内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马尾松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形成生产力提供技术依据。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马尾松各器官的样品采自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经表面消毒,从马尾松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02株内生真菌。经显微形态观察,归属为11个属,分属于6科6目4纲3门。表明马尾松的内生真菌种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内生真菌分布在马尾松的不同器官组织的菌株数量和种群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从叶器官分离到的内生真菌株数和涉及属的数量最多,茎部次之,根部最少。毛霉属(Mucor)、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在根、茎、叶器官中都有分布,其它属只分布在根、茎、叶中的某两个器官组织中。曲霉属(Aspergillus)、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茎点霉属(Phoma)和青霉属(Penicillium)是马尾松内生真菌中的优势属。其余属(镰刀菌属(Fusar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生赤壳属(Bionectri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和丛梗孢属(Monilia))菌株数相对较少,为非优势属。2、首次应用马尾松内生真菌进行微生物采脂研究。从马尾松根、茎、叶分离出的内生真菌中选取十株优势菌株进行试验。研究区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卓洋村。将10株马尾松内生真菌发酵液及其组成的混合发酵液替代化学刺激剂分别涂刷于割沟进行微生物采脂。通过试验,涂菌后的马尾松平均单株单刀产脂量均高于涂菌前平均单株单刀产脂量,而混合发酵液形成的松脂增产率最高,为40.83%。从该试验的10株马尾松内生真菌中选取形成松脂增产率前3位的菌ZI41155、BS4787、FH0131进行试验,研究不同菌种、不同胸径和不同侵染次数对马尾松松脂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菌种、胸径和侵染次数为试验因素,各因素取3个水平,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种、胸径和侵染次数3种因素对松脂产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有较大的差异。胸径对松脂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大,菌种次之,侵染次数对松脂产量的影响最小。在显着水平α=0.01上,菌种对松脂增产率的影响极显着。在显着水平α=0.05上,侵染次数对松脂增产率的影响不显着。菌ZI41155形成的松脂增产率均值最高,菌BS4787的次之,菌FH0131形成的松脂增产率均值最低。三个径阶中,松脂增产率均值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大。三种侵染次数形成的松脂增产率均值随侵染次数的增多而增大。3、选取第二部分正交试验得出的菌种因素中最优水平菌ZI41155进行试验。以胸径为自变量,松脂增产率为因变量,研究用菌ZI41155发酵液进行微生物采脂时,形成的松脂增产率与胸径的关系。随机选取100株胸径在18cm以上的马尾松,将菌ZI41155的发酵液涂刷于马尾松树体割沟,进行微生物采脂试验。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建模原理和方法,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胸径及松脂增产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28.608+2.76X。经方差分析及对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结果均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显着,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4、首次进行马尾松内生真菌产油脂效果的研究。从第二部分试验的10株马尾松内生真菌中选取形成松脂增产率前4位的菌ZI41155、BS4787、FH0131、BS18200进行试验。用苏丹黑染液对菌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四株内生真菌菌丝中均有油滴存在。应用酸热法提取油脂,测定油脂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油脂组分。结果表明:4株马尾松内生真菌油脂含量均达20%以上,最高含量达30.56%。4菌株都含有脂肪酸,且均占油脂提取物的64%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46%以上。油脂组分主要为棕榈酸酯、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反油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大,达42.08%。5、对第四部分试验的4株马尾松产油脂内生真菌ZI41155、BS4787、FH0131、BS18200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4株马尾松内生菌产油脂菌株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序列测定。将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核酸数据库序列进行Blast分析,利用ClustalX 2.1软件对多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应用MEGA 5.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进行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比对分析,结合其菌落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菌ZI41155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菌BS4787为生赤壳菌属(Bionectria),菌FH0131和BS18200为镰刀菌属(Fusarium)。

梁子宁[10](2014)在《鸦胆子内生真菌及其活性菌株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毁林开荒种植经济果林活动日益频繁,药用植物资源日益枯竭,从药用化合物的传统来源(如植物)中获得有效化合物变得越来越困难,而植物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且生长速度快、易工业化生产,因此,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获取有效化学成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广西南宁市郊老虎岭野生鸦胆子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高活性拮抗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发酵工艺优化、胞外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活性研究以及胞内抑菌成分分离鉴定等研究,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鸦胆子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活性菌株的筛选。从鸦胆子的根、茎、叶和果实器官共分离到83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茎部得到34株内生真菌;叶部得到32株内生真菌;根部得到18株内生真菌;果实部分得到2株内生真菌。已鉴定的73株内生真菌分属于5目6科12属。活性试验结果:14株内生真菌对1种以上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活性;9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至少1种以上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YJ-17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较强。(2)YJ-17菌株的菌种鉴定。通过BLAST分析YJ-17菌株的28S rRNA序列。同源性检索发现,YJ-17菌株与NCBI数据库中的其它拟茎点霉属真菌最接近,相似性为≥98%。在系统发育树中,YJ-17菌株与多株拟茎点霉属真菌在同一分支上。根据经典的菌丝体、菌落、载孢体以及甲乙两种分生孢子等的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相关文献的描述,以及28S rRNA序列分析判定YJ-17菌株为拟茎点霉属真菌(Phomopsis sp.)。而目前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上的拟茎点霉的ITS序列均无登录,也未见相关文献对苦木科鸦胆子属的拟茎点霉进行过描述和报道,而与报道的臭椿属两种拟茎点霉在甲型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方面有显着差异,故初步判断YJ-17菌株为一新菌种,拟将其命名为鸦胆子拟茎点霉(Phomopsis bruceae Z.N.Liang&K.P.Lai, sp. nov。(3)YJ-17菌株发酵工艺优化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拟合出YJ-17菌株菌丝干重与玉米粉等各营养因子的二次回归模型,并推算出各营养因子的较佳水平值,具体为玉米粉35.5g.L-1、葡萄糖16.8g.L-1、硝酸钾1.61g·L-1、无机盐1.58g.L-1。依据回归模型得出响应值的最大预测值为Y1=1.58g。将优化培养基配方与原始发酵培养基相比,YJ-17菌株菌丝生长量增长了48.45%。另通过此试验,获得温度等各自变量的较佳水平值,其分别为温度26.2℃、发酵时间131.8h、接种量0.02.2%。根据回归模型解算出响应值的最大预测值为Y1=1.58g。把优化发酵条件与原始发酵条件相比,YJ-17菌株菌丝体干重达到了1.54g,增长了16.29%。(4)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效果和成分鉴定YJ-17菌株挥发物对1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YJ-17菌株挥发物对柑桔青霉、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水稻纹枯病均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达70%以上。活性炭对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有影响,其可以吸附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的部分组分,以致挥发物的抑菌活性减弱,但部分未被吸附的挥发物仍然起抑菌作用,使得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及色素的生成受抑制。对YJ-17菌株所产挥发性物质进行了部分鉴定,其中3-环己烯-1-醇的百分含量最大,分别具杀虫、抑菌、消炎等作用的有β-水芹烯、萜品醇和侧柏酮等。(5)YJ-17菌株胞内成分的分离、纯化和鉴定YJ-17菌株的胞内成分,经过提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DEPT和EI-MS波谱技术分析,对这7种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得出以下物质:(Ⅰ)3β-羟基-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Ⅱ)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Ⅲ)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Ⅳ)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

二、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活性成分的潜在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活性成分的潜在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试剂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2.1 总DNA提取
    2.2 目标片段PCR扩增及测序
    2.3 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
    2.4 有效物质含量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花黄精内生菌测序序列深度验证
    3.2 内生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UT及其多样性分析
    3.3 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和属水平的优势种群分析
    3.4 不同产地多花黄精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3.5 多花黄精内生菌菌群与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2)丹参酮类化合物调控丹参根微生物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模式药用植物”丹参
        1.1.1 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1.1.2 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1.2 植物的选择性剪接
    1.3 植物根微生物组概述
        1.3.1 植物根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
        1.3.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调控根微生物组组研究
        1.3.3 丹参根微生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白根丹参的鉴定
    2.1 实验试剂,仪器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材料的获得
        2.2.2 突变体和野生型丹参化学成分分析
        2.2.3 突变体和野生型丹参RNA提取及转录组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化学成分分析
        2.3.2 转录组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野生型丹参和突变体丹参根微生物组差异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高通量测序质量评价
        3.2.2 根内微生物组差异分析
        3.2.3 根际微生物组差异分析
        3.2.4 丹参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组关系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丹参酮类化合物体外抑菌实验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营养肉汁培养基的配制
        4.2.2 实验菌液制备
        4.2.3 丹参酮混合溶液的配制
        4.2.4 滤纸扩散实验研究丹参酮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
    4.3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豆杉研究概况
        1.1.1 红豆杉简介
        1.1.2 红豆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3 代谢组学在红豆杉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概况
        1.2.1 植物内生真菌简介
        1.2.2 内生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研究
        1.2.3 内生真菌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1.2.4 内生真菌种属分布与宿主生物活性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3 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烷的分子机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多样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1 东北红豆杉来源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4 培养基以及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
        2.2.2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鉴定
        2.2.3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
        2.3.2 东北红豆杉植物不同器官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东北红豆杉不同器官代谢组学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植物样品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东北红豆杉植物样品处理及制备
        3.2.2 UPLC-MS/MS对标志性紫杉类化合物定量分析
        3.2.3 非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部位东北红豆杉代谢组学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标志性紫杉类化合物定量分析
        3.3.2 UPLC-Q-Exactive Focus-MS/MS对东北红豆杉整体代谢物的鉴定
        3.3.3 紫杉醇途径前体物质、中间产物和紫杉烷类代谢物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与宿主的相关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分类和鉴定
        4.1.2 东北红豆杉紫杉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
        4.1.3 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宿主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1.4 内生真菌产与宿主相同紫杉烷类成分的筛选与鉴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内生真菌菌群结构与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2.2 内生真菌与紫杉醇通路及其他紫杉类化合物的相关性
        4.2.3 内生真菌与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
        4.2.4 内生真菌产与宿主紫杉烷化合物的筛选
    4.3 本章小结
5 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应用
    5.1
        5.1.1 主要仪器
        5.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内生真菌R8-3-4的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5.2.2 诱导子对内生真菌R8-3-4发酵优化
        5.2.3 磁性固定化内生真菌R8-3-4发酵产10-DAB
        5.2.4 统计学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内生真菌R8-3-4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5.3.2 添加诱导子对内生真菌R8-3-4发酵优化
        5.3.3 磁性固定化10-DAB半连续发酵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丹参伴生微生物组及其优势种调控丹参酮合成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研究
    1.3 植物伴生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1.4 药用植物伴生微生物组与次生代谢
    1.5 伴生微生物与植物细胞培养
    1.6 丹参伴生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1.7 伴生微生物作为诱导子调控丹参次生代谢
    1.8 植物伴生微生物组的研究方法与展望
        1.8.1 多组学研究方法
        1.8.2 悉生生物学方法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 研究内容
    1.11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丹参种子核心微生物组的结构与功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1 实验设置
        2.3.2 植物DNA提取和SSR基因型分析
        2.3.3 扩增子测序与分析
        2.3.4 核心微生物组解析
        2.3.5 核心微生物组的功能预测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来源种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2 扩增子测序数据的综合分析
        2.4.3 丹参种子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分析
        2.4.4 丹参种子核心微生物组的解析
        2.4.5 丹参种子核心微生物组的功能预测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种子内生真菌草茎点霉D603促进根部丹参酮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菌株形态与分子鉴定
        3.3.2 丹参无菌苗缩微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3.3.3 菌株体外活性测定与分析
        3.3.4 菌株在丹参根部定殖情况的观察
        3.3.5 丹参根部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HPLC分析
        3.3.6 q RT-PCR验证丹参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菌株D603的形态和系统发育分析
        3.4.2 菌株D603的体外生物学活性
        3.4.3 菌株D603在丹参根部的定殖
        3.4.4 菌株D603对丹参根部丹参酮和酚酸类成分合成的影响
        3.4.5 菌株D603对丹参酮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丹参根际微生物组的结构和种群动态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设置与取样
        4.3.2 总DNA的提取
        4.3.3 扩增子测序
        4.3.4 生物信息分析和统计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土壤对丹参根际微生物组装配的影响
        4.4.2 不同生育期丹参根际微生物组的种群动态分析
    4.5 讨论
        4.5.1 丹参根际能从土壤富集特异微生物类群
        4.5.2 根际富集种属与丹参生育期的各生长阶段密切相关
    4.6 小结
第五章 紫花和白花丹参根系微生物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实验设计与方法
        5.3.1 实验设置与取样
        5.3.2 总DNA提取
        5.3.3 扩增子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
        5.3.4 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部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测定
        5.4.2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微生物组的分类特征
        5.4.3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微生物组的共有优势类群
        5.4.4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微生物组的差异类群分析
        5.4.5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土壤和内生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群结构分析.
        5.4.6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的功能特征
    5.5 讨论
        5.5.1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组织的共有优势微生物类群
        5.5.2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和内生组织的差异微生物类群
        5.5.3 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微生物组富集的功能特征
    5.6 小结
第六章 根际优势菌极细枝孢霉DF11对丹参酮合成的调控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试剂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设计与方法
        6.3.1 菌株形态与分子鉴定
        6.3.2 菌株在丹参根部定殖情况的观察
        6.3.3 丹参根部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HPLC分析
        6.3.4 q RT-PCR分析丹参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DF11的形态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
        6.4.2 DF11在丹参根部的定殖
        6.4.3 DF11定殖对丹参根部丹参酮和丹酚酸合成的影响
        6.4.4 DF11对丹参酮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丹参根际伴生微生物组优势种对丹参酮合成的调控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试剂
        7.2.3 实验仪器
    7.3 实验设计与方法
        7.3.1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7.3.2 菌株在丹参根部定殖情况的观察
        7.3.3 激素水平测定与分析
        7.3.4 丹参根部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的HPLC分析
        7.3.5 q RT-PCR分析丹参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1 根际真菌优势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7.4.2 根际真菌优势种对丹参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定殖情况
        7.4.3 根际真菌优势种的产激素能力及其对宿主根部SA水平的影响
        7.4.4 根际真菌优势种对丹参酮和丹酚酸合成的影响
        7.4.5 根际真菌优势种对丹参酮合成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内生菌定义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3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学活性研究
        1.3.1 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1.3.2 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1.4 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1.4.1 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
        1.4.2 增强宿主植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
    1.5 番木瓜及其内生菌概述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仪器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子鉴定
        2.2.3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
        2.2.4 抗氧化活性成分中黄酮类物质的检识
        2.2.5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2.2.6 内生真菌对番木瓜炭疽病菌防治效果检测
        2.2.7 内生真菌处理后果实内防御酶活性和相关指标测定
        2.2.8 活性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9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
    3.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鉴定
        3.2.1 内生真菌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3.2.2 番木瓜内生真菌的类群构成
    3.3 抗氧化活性菌株的筛选
        3.3.1 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3.3.2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3.4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检识
        3.4.1 黄酮类物质显色反应初筛选
        3.4.2 薄层层析结果分析
        3.4.3 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
        3.4.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5 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3.6 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检测
    3.7 抗菌活性菌株Y17对番木瓜果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7.1 内生真菌对果实CAT酶活性的影响
        3.7.2 内生真菌对果实POD酶活性的影响
        3.7.3 内生真菌对果实SOD酶活性的影响
        3.7.4 内生真菌对果实MDA含量的影响
        3.7.5 内生真菌对果实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8 活性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4 讨论
    4.1 番木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
    4.2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氧化活性与成分检识分析
    4.3 番木瓜内生真菌抗菌活性与生物防治效果分析
5 绪论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6)狭叶柴胡对其内生真菌三萜皂苷代谢途径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柴胡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1 镇痛、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1.2 解热及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1.3 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1.4 保肝护肝及降血脂作用
        1.5 抗肿瘤的作用
    2. 柴胡中柴胡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3. 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3.1 内生真菌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3.2 产与宿主相同活性成分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3.3 内生真菌的发展前景
    4. 内生真菌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与悬浮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原材料
        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培养基及其他溶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狭叶柴胡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2 狭叶柴胡悬浮细胞的优化培养
        2.3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的发酵培养
        2.4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与悬浮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悬浮细胞培养条件的研究
        3.2 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宿主诱导子对内生真菌上游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原材料
        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培养基及其他溶液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狭叶柴胡悬浮细胞细胞及细胞液的制备
        2.2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纯化
        2.3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原生质体活力检测
        2.4 不同宿主诱导子对狭叶柴胡内生真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2.5 不同宿主诱导子对内生真菌cAMP,cGMP,CaM,MAPK,CDPK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纯化
        3.2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活力检测
        3.3 不同宿主诱导子对内生真菌原生质体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3.4 ELISA实验结果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宿主诱导子对内生真菌柴胡皂苷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原材料
        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RT-PCR引物序列
    2. 实验方法
        2.1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RT-PCR所用引物的查找与设计
        2.2 实验设计及分组
        2.3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总RNA提取方法的优选
        2.4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总RNA的检测及实时定量PCR(RT-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狭叶柴胡内生真菌总RNA提取方法的优选
        3.2 RT-PCR引物及内参的选择
        3.3 RT-PCR结果与数据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创新点说明

(7)特异性木豆内生真菌发酵生产cajanol工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内生真菌
        1.1.1 植物内生真菌简介
        1.1.2 内生真菌的特性
        1.1.3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1.1.4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2 木豆研究概况
        1.2.1 木豆简介
        1.2.2 木豆的化学成分
        1.2.3 木豆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
    1.3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1.3.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概述
        1.3.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内容和特点
        1.3.3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木豆内生真菌的分离、筛选以及鉴定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相关培养基以及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木豆内生真菌的分离
        2.2.2 特异性产cajanol木豆内生真菌的筛选
        2.2.3 木豆内生真菌的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木豆内生真菌的分离
        2.3.2 特异性产cajanol的木豆内生真菌菌株筛选
        2.3.3 木豆内生真菌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3 特异性高产cajanol内生真菌R-18的发酵工艺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
        3.1.2 主要仪器
        3.1.3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内生真菌R-18的发酵培养
        3.2.2 内生真菌R-18的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3.2.3 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优化cajanol的产量
        3.2.4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内生真菌R-18的发酵条件单因素优化
        3.3.2 中心组合设计与响应面优化cajanol的产量
    3.4 本章小结
4 特异性产cajanol木豆内生真菌的应用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仪器
        4.1.3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产cajanol木豆内生真菌抗植物致病菌初筛
        4.2.2 产cajanol木豆内生真菌抗植物致病菌复筛
        4.2.3 内生真菌粗提物盆栽防治效果测定
        4.2.4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对峙培养内生真菌与致病菌的效果
        4.3.2 R-18粗提物对植物致病菌菌丝抑制的效果
        4.3.3 R-18粗提物对植物致病菌盆栽防治效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苦豆子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其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
        1.1.1 宿主种类多样性
        1.1.2 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
        1.1.3 植物内生真菌分离部位多样性
        1.1.4 植物内生真菌种类多样性
    1.2 植物内生真菌的活性物质
        1.2.1 萜类化合物
        1.2.2 生物碱类化合物
        1.2.3 苯丙素类化合物
        1.2.4 黄酮类化合物
        1.2.5 甾体化合物
        1.2.6 醌类化合物
        1.2.7 其他活性物质
    1.3 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1.3.1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1.3.2 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
    1.4 苦豆子及其内生真菌研究
        1.4.1 苦豆子的研究
        1.4.2 苦豆子内生真菌的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章 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真菌生态分布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培养基配制
        2.1.3 内生真菌的分离
        2.1.4 内生真菌的纯化及鉴定
        2.1.5 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标的计算及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苦豆子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
        2.2.2 苦豆子内生真菌的组成
        2.2.3 苦豆子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
        2.2.4 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苦豆子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rDNA-ITS序列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总DNA的提取
        3.1.3 rDNA-ITS扩增与测序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内生真菌rDNA-ITS序列扩增与测序结果
        3.2.2 内生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
        3.2.3 内生真菌分布的差异性
    3.3 讨论
第四章 TLC和HPLC法同时测定苦豆子总碱中槐定碱和苦参碱的体系优化
    4.1 仪器与试剂
    4.2 TLC及HPLC条件
    4.3 方法与结果
        4.3.1 TLC法初检
        4.3.2 线性关系考察
        4.3.3 精密度试验
        4.3.4 稳定性试验
        4.3.5 重复性试验
        4.3.6 回收率试验
        4.3.7 样品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苦豆子内生真菌菌株筛选及分子鉴定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来源
        5.1.2 仪器与试剂
        5.1.3 发酵液培养
        5.1.4 发酵液提纯
        5.1.5 苦豆子总碱标准曲线
        5.1.6 TLC初检与分光光度计总碱含量测定
        5.1.7 HPLC检测与单碱含量测定
        5.1.8 产苦豆子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的鉴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苦豆子总碱标准曲线
        5.2.2 TLC检测与总碱含量测定
        5.2.3 HPLC检测与单碱含量测定
        5.2.4 产苦豆子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的鉴定
    5.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生真菌筛选培养及其在产油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植物内生真菌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1 内生真菌的概念和研究进展
        1.2 内生真菌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1.3 内生真菌生态类群及其分布
        1.3.1 内生真菌的生态类群
        1.3.2 内生真菌的分布
        1.4 内生真菌的生物学作用
        1.4.1 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1.4.2 增强宿主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4.3 协助宿主植物抵抗动物胁迫
        1.4.4 提高宿主植物的抗逆性
        1.4.5 医药开发
        1.5 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1.6 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分类
    2 马尾松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2.1 马尾松概述
        2.2 马尾松内生真菌研究
    3 马尾松微生物采脂研究
        3.1 马尾松松脂采集
        3.1.1 常规采脂
        3.1.1.1 下降式采脂
        3.1.1.2 上升式采脂
        3.1.2 化学采脂
        3.1.3 强度法采脂
        3.2 马尾松微生物采脂
    4 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
        4.1 产油微生物及微生物油脂的概念
        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4.3 马尾松内生真菌产油脂研究
    5 本项研究的科学意义
    6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6.1 主要研究内容
        6.2 研究路线
    7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马尾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1 材料
        1.1 马尾松样品来源
        1.2 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
    2 方法
        2.1 内生真菌的分离
        2.2 消毒分离有效性评价
        2.3 内生真菌的纯化
        2.4 菌种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马尾松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及多样性分析
        3.2 内生真菌在马尾松不同器官上的分布
    4 讨论
第三章 微生物采脂研究
    1 马尾松内生真菌对松脂产量的影响初步研究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
        1.1.3 采脂工具
        1.2 方法
        1.2.1 采脂林分的选择
        1.2.2 采脂时间
        1.2.3 采脂方法
        1.2.4 液体发酵培养
        1.2.5 发酵液施用方法
        1.2.6 松脂产量前后对比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不同菌种、不同胸径和不同侵染次数对马尾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正交试验分析
        2.3.2 单因素分析
        2.3.3 因素指标趋势图分析
        2.4 讨论
第四章 基于马尾松内生真菌诱导下,宿主胸径对松脂产量影响模型
    1 材料
    2 方法
        2.1 微生物采脂
        2.2 模型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拟合
        3.2 相关系数及显着性检验
        3.3 拟合模型图形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马尾松内生真菌产油脂效果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2.1 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
        2.2 菌体培养和收集
        2.3 菌株油脂初步检测
        2.4 油脂提取及含量测定
        2.5 GC-MS法检测样品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油脂初步检测及油脂含量测定
        3.2 油脂成分分析
        3.2.1 油脂主要成分分析
        3.2.2 油脂次要成分分析
    4 讨论
第六章 内生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2.1 菌体培养和收集
        2.2 基因组DNA提取
        2.3 ITS的PCR扩增
        2.4 PCR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2.5 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CR扩增与序列比对分析
        3.2 系统发育学分析
    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鸦胆子内生真菌及其活性菌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总体目标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3.3 技术线路
第2章 鸦胆子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2.1. 材料、仪器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
        2.1.4 供试指示菌
        2.1.5 方法
    2.2 结果
        2.2.1 鸦胆子内生真菌的分布及种类
        2.2.2 鸦胆子内生真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测定
        2.2.3 鸦胆子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3章 鸦胆子内生真菌YJ-17菌株的菌种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菌落形态及菌体特征
        3.2.3 分子生物学(28S rRNA序列)鉴定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4章 鸦胆子内生真菌YJ-17菌株的发酵工艺优化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4.2.2 发酵条件的优化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5章 鸦胆子内生真菌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的抑菌作用和成分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YJ-17菌株挥发物抑菌谱的活性测定
        5.2.3 活性炭对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5.2.4 YJ-17菌株挥发性物质的鉴定结果
    5.3 讨论
        5.3.1 微生物挥发物的抑菌生防潜力
        5.3.2 真菌挥发物的鉴定及活性物质
    5.4 小结
第6章 鸦胆子内生真菌YJ-17菌株菌丝体取物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YJ-17菌株抑菌成分的制备
        6.2.2 YJ-17菌株发酵菌丝体提取物的七个物质的结构鉴定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7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活性菌株的筛选
        7.1.2 鸦胆子拟茎点霉的发酵工艺优化
        7.1.3 植物内生拟茎点霉挥发性抑菌物质的应用潜力
        7.1.4 YJ-17菌株(即鸦胆子拟茎点霉)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
    7.2 结论
    7.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7.4 本论文的后继研究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A

四、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活性成分的潜在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花黄精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研究[J]. 蔡媛,刘浩,孔文平,钟灿,谢景,王勇庆,黄建华,张水寒. 中草药, 2021(13)
  • [2]丹参酮类化合物调控丹参根微生物组的研究[D]. 包丽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东北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与紫杉烷积累的相关性规律解析及其高产菌株的应用[D]. 李弘琨.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丹参伴生微生物组及其优势种调控丹参酮合成的机制研究[D]. 陈海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番木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柯树炜. 海南大学, 2019(06)
  • [6]狭叶柴胡对其内生真菌三萜皂苷代谢途径调控的研究[D]. 李天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特异性木豆内生真菌发酵生产cajanol工艺及其应用[D]. 姚美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8]苦豆子内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其产喹诺里西啶生物碱菌株的筛选[D]. 周星辰. 宁夏大学, 2014(08)
  • [9]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内生真菌筛选培养及其在产油脂中的应用[D]. 邓慧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10]鸦胆子内生真菌及其活性菌株的研究[D]. 梁子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