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年人工作制度

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年人工作制度

一、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龄工作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朱翠明[2](202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人与社会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的阶段、新的矛盾、新的表现,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年来,我们再一次面对的新时代转折的关口,这个关口不仅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作为普遍性的问题更是世界各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在现代化进程中“率先突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价值,不仅仅是将抓住“全面超越的历史机遇”,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起到前导与示范作用。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简称,本文将老龄化作为问题的研究出发点,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研究在社会不同的阶段下,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变动特征的原因,只有找寻出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解释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老龄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出应对,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由于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连续转变,而使人与社会关系产生变化的结果。因此,需要将现代化与老龄化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侧重点与前期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区别,虽然分析侧重的角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为客观认识和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确实无法脱离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所发生的连续转变,而孤立地探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社会与人对立统一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度挖掘。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内部形态的变化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同时,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探寻社会中的“人”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而从“因”着手,找到最为准确和有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助力。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了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其次,对国内外关于老龄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老龄化的研究现状。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研究成果颇多,但在老龄化的理论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最后,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由于研究侧重角度的不同,得到了一些较为有新意的见解,提出了未来人口衡定论,推测出人口年龄结构呈铅笔型形态等。第二章是文章研究过程中涉及到主要的基础理论。主要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为介绍国外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从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着手,通过分析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转变的关系,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和共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总结了在不同人类社会阶段下体现出的不同人口特征,阐述了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深层挖掘归纳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教训。第四章在世界步入老龄化背景下,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人口关系变动情况及老龄化形成历程,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得出现代化进程与人口关系变动的原因,总结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原因,以及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老龄化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五章基于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得到实际数据支撑,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黄金分割规律,推论出现代化进程中未来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并预测了中国至2050年各阶段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同时,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第六章基于对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优化人口政策、完善养老制度、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等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措施。

裴恺程[3](2021)在《基于“保基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需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波动的叠加效应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确定合理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实现保障民生福利目标,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振消费和熨平经济波动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设定也要实现收支平衡和制度可持续。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方面仍有不足,如何在收支平衡约束下,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向基本养老需求趋近,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目标,从微观来看,是为了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保障。从宏观来说,是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本文以“保基本”为出发点,运用ELES模型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保障需求与供需匹配度进行测算,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款结构进行合理设定,并进行供需平衡实证检验,以城乡二元福利差、提振消费、降低贫困和熨平养老金给付波动为视角,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效应分析,提出实现“保基本”需求的对策建议。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重点明确了基本养老需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供需平衡研究等本文研究的基础性概念。重点研究分析了养老保险缴费适度水平理论、养老保险生命周期补偿理论、养老保险政府责任理论。第3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优化供款结构的动因。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深入研究分析了不同制度阶段下的改革实施背景、主要制度特点和内在重大意义。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较清晰明确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保基本‖目标的供需平衡动因。第4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保障需求与供需匹配度测算。构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需求模型,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需求进行实证测算。以现实制度模式为基础,测算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对基本养老需求的满足程度,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基本”贡献度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标准“保基本”贡献度。同时分析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个人供款在“保基本”过程中的分层贡献度。明确了满足基本养老需求供需匹配度现状、问题及平衡调整方向。第5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款结构设定。提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标准和缴费激励部分的保障功能划分,以及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标准满足基本养老需求方面的责任分担,提出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标准供款结构设计。第6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需平衡分析。测算―保基本‖财政补贴需求及财政补贴适度水平,分析基本养老需求财政补贴供需平衡水平,依据个人供款能力,检验个人供款供需平衡性,并对―保基本‖供需平衡实现机制进行财政补贴效率和责任分担合理性分析。第7章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效应检验,从城乡二元福利消减、降低贫困、提振消费和熨平养老金给付波动等方面进行满足基本养老需求供款结构调整的效应检验,实证检验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对民生福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第8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全文研究成果和结论,提出了构建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科学确定地方财政适度补贴水平、积极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等相关政策建议。

阳甜[4](2020)在《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多次强调指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养老保险则是该表现之一,是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各国政府、人民都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其实,早在1948年8月,为发展解放区工业,以及保护劳动权益与发展职工福利事业,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具备条件的地方或工厂集中的城市创办劳动保险。在该指示下,东北行政委员会汲取苏联经验,于1949年4月,制定并试行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养老补助金的领取方法、工龄的计算依据,以及劳动保险金的支配与管理问题,对解决各类城镇企业工人养老问题起到了真正作用,揭开了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新篇章。在此基础上,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与发展,国家开始探索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2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100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等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做出了规定。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了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以及控制全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为21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做好准备,在城镇,原有的以苏联为蓝本的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适应和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亟需改革。就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正处于理论准备与思想启蒙的关键时刻,刚刚打开国门,就恰巧迎来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改革浪潮,国家开始思考能否借鉴与学习西方的经验教训。于是,通过对国内形势和国外经验的考量,我国开始了一系列对养老保险探讨、抉择、实践摸索等过程。根据不同地区试验情况的利与弊,199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归并了各地区不同调研、试点方法。这标志着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成了早期探索,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模式、制度和基本政策框架。至此,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1949-1997这段历史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许多异常深刻的变化,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社会保险起着重要的“配套”作用。而作为社会保险重要内容的养老保险,在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力市场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等发展要求,伴随人口流动加大、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退休养老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等问题,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其探索的背后,是政府决策层、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们的思想交锋。又因研究该时期内我国养老保险思想的发展脉络,必须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背景下进行,因此,本文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为主线,又因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以来主要覆盖群体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故以城镇职工为研究对象。根据该时期内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内容的历史发展特点,本文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统包”阶段(1949-1976年);调整阶段(1977-1984年);社会统筹阶段(1985-1991年)、“统账结合”探索阶段(1992-1997年)。第一阶段先概述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缘起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工权益的维护。新中国成立后,因经济尚处恢复阶段,财政吃紧,为解决工人、职员“老有所养”问题,鼓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在总结解放区的劳动保险经验、教训,以及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后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思想的指导下,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职工的需要,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内容做了修缮和补充,覆盖面不断扩大。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原本不断完善的养老保险内容,使其丧失了社会互济功能。总体上,该阶段内,我国养老保险主要由国家包揽,具有“单位化”特征,且养老保险始终作为劳动保险的一部分而加以推进。第二个阶段基本上是对受“文革”影响而陷入停滞的养老保险思想的进一步恢复与发展。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我国逐渐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以及为控制人口增长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而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受“文革”影响的劳动保险,并对养老保险进行了试点和探索。该阶段,主要探讨我国在重新对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分设养老保险的思想,同时针对过去劳动保险未覆盖人群的养老保险应该如何制定进行了讨论,并重新提出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想法。同时,基于人口层面,分别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此外,介绍了该阶段养老保险管理思想,包括立法思想、社会化管理理念等。因该阶段,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养老保险思想在市场化方向的努力与创新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理论认识不足;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第三个阶段为“社会统筹”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的养老保险的某些弊病逐渐显露出来;同时,为了解决企业之间退休费用负担苦乐不均的问题,以及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驱动下,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重要性愈发明显。故分析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理论性质,探讨了是否引入个人缴费机制,以及个人缴费比例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开征养老保险税进行统筹等。同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反思了退休费用计发基数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和固定工的养老金是否应该合并进行分析,逐步确定了由单一转向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此外,对养老保险立法、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进行了思考。该阶段,对养老保险理论认识得到提升,合理地探索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问题,充分认识到我国统筹模式应逐步过渡为“部分积累”式,并明确了“企业、个人、国家”的三方责任。第四个阶段主要是对“社会统筹”阶段养老保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实现。该阶段,在试点的经验基础上,探讨了对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调整的思想,并通过对调研、试点情况,分析了各地区不同模式的利弊,从而逐步确定并统一了全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与此同时,因20世纪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劳动力跨企业、跨地区之间的流动增强,认识到提高统筹层次和扩大覆盖面的必要性,以及为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与收益性,提出了多元化投资路径、内部审计等思想;并逐步认识到向省级统筹发展的方向,以及建立单一的社会保险法规与统一的社会保险监管机构的重要性。论文最后,先论述了1997年“统账结合”模式统一以后,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新情况,包括“统账结合”模式统一之后的实施情况或存在的问题,包括争议、试点与推广;全国统筹模式的逐步实现;社会保险法规的正式出台;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基金社会化管理的落实等。后从整体上,对1949-1997年内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历史规律加以考察:一是总体上兼具渐变性与突变性;二是养老保险思想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辅相成;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的影响;四是养老保险“配套型”理念突出;五是养老保险管理分散化、复杂化;六是养老保险基金增殖无术。并揭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养老保险发展的一些重要启示:一要稳步渐进式推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二是要注重对国外养老保险理论的学习;三是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法制化监管;四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政府责任;五是法定退休年龄的设定有待进一步变通。

周美彤[5](2020)在《辽宁省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性分析 ——基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视角》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难题。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入城镇,老年人口比例的城乡倒置现象显着,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与此同时,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短缺问题也更为突出,农村面临比城镇更艰难的养老困境。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省份,城镇化水平高,老龄化程度深,流出人口规模大。合理配置城乡养老服务资源,有利于加快辽宁省农村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文章利用20092016年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的城乡面板数据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辽宁省城乡老龄化倒置现状、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两系统综合指数及两系统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辽宁省老龄化城乡倒置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城乡差距明显,均呈扩大趋势,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失衡。20092016年城镇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指数“U型”变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基本呈上升状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指数不断上升,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整体上看,城镇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协调发展状况优于农村,2016年城镇已经进入稳定的协调发展阶段,但农村基本处于失调状态,协调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地区现阶段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落后于城镇,需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多渠道、多途径集聚社会资本兴办农村养老机构;增强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对农村的辐射作用,提高城市养老模式创新能力,完善城乡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打造一批试点示范地区和试点示范机构;以适度水平为原则,建立农村地区养老金适时调整机制,提高农村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比例,因地制宜的制定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的养老金补贴和分担额度。

王珍[6](2019)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本世纪的世界性难题。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近年间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老龄化已是我国人口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必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机构养老相对应的养老模式,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以无偿、补贴和有偿的方式,向居住在家庭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养老服务形式。它融合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长,同时也是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的有力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居家养老作为当前一种主要养老服务模式,政府理应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推进它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探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不仅对于完善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积极参考。本研究从分析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多元化发展态势的角度出发,依据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公私属性、福利性、公益性及私人性特征,将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划分成基本、中间和高级三个层次,进一步分析政府在不同层次供需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本研究指出,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只能由政府以直接生产和提供的方式向老年人供给,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需求;中间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属于混合物品范畴,应由政府间接生产和提供,即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或企业合作,委托代理或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向城市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生活照料、医疗救助服务以及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具备较高的私人产品属性,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直接组织生产和提供。政府应从宏观上不断完善对涉老企业的扶持政策,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对企业提供的老年服务质量标准和服务水平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运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行为错位、缺位、越位等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1)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投入与建设不足,服务管理不到位,以及对民间力量的培育和扶持不到位;(2)中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之间权责不明确,进而造成政府职能越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的制约、政府行为的“路径依赖”、政府的“经济人”动机、政府“有限性”和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所导致。本研究借鉴国外城市老人社会照顾的先进经验,在善治理论及元治理理念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共治,但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一样,治理同样可能存在失灵。善治理论是治理理论的衍生,源于治理理论又高于治理理论。善治追求的是公共利益最大化,体现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情境中,就是政府、企业组织、非政府组织、社区以及老年家庭的协作共治。元治理则是指在承认协作共治模式下,对权力下放的治理过程进行一定引导和控制,即它既承认授权和分权,同时又意识到更强大政府控制的必要性(1),强调国家或政府应在治理的监管、驾驭和协调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2)因此,政府元治理是实现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情境下政府行为优化的战略选择。通过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法律体系,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政策等制度保障;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济保障;通过整合全社会养老资源,实现老年养老服务的资源共享;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现代技术保障。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靶区,运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将其划分为“医疗保健需求型”、“全面需求型”、和“无需求型”三大类,并依据老年人的人口学、经济环境、家庭环境、自评健康等方面的差异表现,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乌鲁木齐市政府及民政部门探索推进“9073”养老模式,但总体而言,占养老服务体系90%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过程较为缓慢。因此,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明晰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领导权责,从加强重视意识、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监管与评估制度等方面共同发展居家养老。

于婷婷[7](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李乾坤[8](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佟昕[9](2019)在《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虽有效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却对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起到了助推作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迅猛来袭,再加上关于养老金“亏空”的信息频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人们愈加担心“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而这种担心实质上是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忧虑。从现有制度运行数据来看,如果剔除各项财政补贴,部分地区社会养老保险金已经收不抵支,且收支缺口逐年增大。因此,现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看似能够平稳运行,是由于财政承担着兜底的责任。而随着老龄化的推进,财政负担必然加大。鉴于此,本文借鉴前期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模拟精算法、世代交叠模型方法,通过数学编程,对养老金缺口进行测算,并将新实行的二胎政策、城镇化政策等因素纳入模型,力求分析更贴近实际、更趋准确、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对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延长退休年龄、养老金“并轨”、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将国企利润一定比例纳入养老基金池、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对缓解养老金缺口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对比,量化把握各种措施的效力,不限于单一措施的研究,还关注各种政策的搭配使用,探究方案间如何搭配效果更好,更有助于提高养老计划的可持续性。化解政策一方面旨在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另一方面注重减少其他负面效果,如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至于降低人生幸福感,控制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不超过财政适度水平,控制将适当比例的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不至于扩大基金风险,将适当比例的国企利润纳入养老基金池不至于降低企业发展所需的创新投入。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按现有政策,测算发现老年人口占比、社会养老金的适度支出水平逐年增加,模拟精算法、世代交叠模型法均测算出我国养老金将产生缺口,且缺口数额逐渐增大。其二,与原制度相比,延长退休年龄、生育政策完全放开、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养老金“并轨”、将国企利润一定比例纳入养老基金池、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的确能够减小养老金缺口规模,缓解财政支付压力。其三,不同措施缓解养老金缺口程度不同,其中,与原制度相比,延长退休年龄、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例缓解程度较高,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等措施也能够减小养老金缺口规模,而生育政策完全放开缓解程低。其四,任何单一措施均不能一劳永逸或较好地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创新思维多举并进打组合拳。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五点:一、国家层面要足够重视老龄化危机,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债务危机。重新评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这还远远不够。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尽快制定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其次,政府牵头加大医疗设施的投入,切实提高适龄妇女的生育保障。再次,政府应大幅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在提升人口质量和生育水平方面加大投入,并不断完善老年社保体系,使老有所养。二、加快养老金制度顶层方案设计,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增加养老金收入来源,适当减少高养老金替代率人群的养老金支出,保证养老金的长期均衡发展,避免债务危机风险。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增加养老金来源,在公平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养老金支出,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年金和个人账户比重,完善养老金筹集及支付结构。三、建立健全养老金监管机制,确保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指标评估体系,对养老金运营的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切实保证养老金在各个环节的安全。同时,我国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使养老金面临贬值的风险。通过在资本市场进行多元化投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合理收益,跑赢通货膨胀,实现保值和增值。四、引入自动调节机制。自动调节机制使得老年人的利益和年轻人的利益共同与经济增长相挂钩,资金充裕时,二者都多分,资金短缺时,二者都少分。从而确立了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的分配机制和稳定的缴费率。使得企业有了稳定的经营环境,政府压力也得到大大缓解。五、通过必要的参量改革,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在自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提高职工延迟退休的意愿。第二,适度调整养老金替代率,可适当降低统筹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提高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并使总水平保持不变。第三,适当调整缴费比率,目前我国养老金缴费比率为28%,较高的缴费比率提高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也不利于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可适当降低缴费比率,通过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来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第四,改革养老金计算方法和发放方式,通过提高最低参保年限,控制提前退休等方式来保证养老金的收支平衡。

周长友[10](2018)在《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以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为关注重点,较少论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价值分配过程。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节育运动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深入考察分析了现代生殖技术进步对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现代国家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育权利和资源的价值分配及其政治逻辑。国家权力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人们的身体观,同时也扩展了政治价值分配的权力空间,从而使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成为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国家权力和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不仅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衍生出性别、民族、区域和年龄结构等失衡性权利问题,同时也衍生出配子技术和选择生育等生命和技术伦理问题。这些演变不仅是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产物和结果,也会对未来中国生育政治的权力与权利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育政治的历史过程、运行逻辑、实践后果及时代特征展露无遗。传统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广土众民”成为王朝统治者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家庭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成为节育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西方近代节育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生育“价值的颠覆”,而且使部分知识分子将节育运动同提高国民素质和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政治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传入则为在中国社会进行节育实践提供了可能。这促使中国近代节育运动逐渐由观念宣传迈向行动实践,开始在一些沿海大城市零星开展起来,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均非常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生育行为迅速从“私域”走向了“公域”,个人身体在技术支持下开始成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公共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贯彻国家生育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等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殖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身体医疗化现象不仅抛弃了传统医学将人类身体视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旧有认知,而且将公民的个人身体内部空间公开地展示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之下。生育行为的政治化和技术化转变使国家政治权力成为节育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权力保障,生殖技术则为节育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面貌。公民个人的身体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被规训的后果和对象。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公民个人身体不仅成为不断被权力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同时也成为被技术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医疗化的身体不仅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作用下成为了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和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而且逐渐演变形成了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化生育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两项主要宗旨。国家通过建立人口计划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人口计划工作指标体系实现对人口增长数量的计划约束,同样通过建立优生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优生目标调控方式实现对人口增长质量的计划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从中央、省、地(市)、县、乡、村的六级计划生育行政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繁密计划生育权力和技术网络,形成了对公民个人身体和生育行为进行权力和技术监视的强大力量。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动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强化了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度,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公民个体和家庭在面对强势权力和技术干预时的权利失能化倾向。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化生育不仅是贯彻国家生育调控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需求的主要方式。国家通过建立准生证制度、利益导向制度和基层监控制度等权力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国家化生育意志的科学调控,同时也通过建立计划生育医疗技术监控、避孕药具监控和人口统计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对人们科学生育行为的国家监控。医疗组织的广泛建立、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是贯彻国家科学化生育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条件。国家计划生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国家优生优育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政治权力对公民个体生育权利和技术资源的分配具有规划性、选择性和非均衡性,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均衡性的生育权利和生育后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节育技术应用中的性别失衡和女性婚姻中的“货币化”倾向等揭示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固有的性别权利失衡问题。各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失衡、民族区域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异和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别等问题折射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民族权利失衡问题。人口增长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则表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人们享有生育权利的失衡问题。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在青少年抚养和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方面的权利失衡问题。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民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失衡问题。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权力和技术显然会对生育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现代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生育日益公共化、国家化、政治化和技术化,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生育问题并引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随着社会发展及公民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制约以及人口生产过程中的女性平等、生育平等、生命平等和生育自由等问题,尝试重新思考和确定生育过程中的权力干预的边界和技术渗透的限度问题。这导致人们对于今天中国生育权利和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国家人口生产的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等提出了质疑。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人口生产和发展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这些国家目标和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人口生产资源和权利的国家权威性分配的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生育政治逻辑的继续和体现,只是在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干预和调控的范围、重点、目标以及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罢了。

二、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龄工作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龄工作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现代化概述
        2.1.2 人口老龄化
    2.2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主要内容
        2.2.1 “两种生产”理论
        2.2.2 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理论
        2.2.3 人口再生产理论
        2.2.4 人与社会关系理论
    2.3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3.1 中国领导人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2.3.2 国内学者关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2.4 国外关于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的理论
        2.4.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2.4.2 保罗·埃里奇的人口爆炸论
        2.4.3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理论
第3章 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3.1 工业革命促成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转变
        3.1.1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3.1.2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变化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人口向老龄化转变
    3.2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成因
        3.2.1 死亡率和出生率变化是表层原因
        3.2.2 人与社会关系变化是深层原因
    3.3 现代化进程中老龄化问题的共性影响
        3.3.1 导致人口生育率降低
        3.3.2 使人与社会矛盾尖锐
        3.3.3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3.4 将促使生产关系调整
    3.4 资本主义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不足
        3.4.1 使人的生产屈从于物质资料生产
        3.4.2 强调老龄化措施作用忽略根本矛盾
        3.4.3 忽视中产阶层对人口结构调整作用
        3.4.4 社会资源过于集中造成生育率低迷
第4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人口老龄化
    4.1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老龄化的形成历程
        4.1.1 1950-1970 年:农业经济形态人口进入爆发增长期
        4.1.2 1971-1980 年:工业经济形态人口与社会发展协调
        4.1.3 1981-2010 年:人口增速下降并向老龄化趋势过渡
        4.1.4 2011-2020 年:服务经济形态促使老龄化程度加深
    4.2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成的特殊性原因
        4.2.1 50-60 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4.2.2 计划生育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转化
        4.2.3 可支配收入低造成生育欲望下降
        4.2.4 主体经济结构变化促老龄化形成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具体问题
        4.3.1 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
        4.3.2 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
        4.3.3 加速社会养老保险枯竭
        4.3.4 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分化
        4.3.5 社会文化逐渐趋于保守
    4.4 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4.1 将对传统经济增长依存点产生强烈消极影响
        4.4.2 促使区域间发展失衡加速贫富两极分化程度
        4.4.3 长期看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
第5章 人口结构隐含规律与中国老龄化走势及展望
    5.1 基于“两种生产”理论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人口黄金分割
        5.1.1 “两种生产”理论决定了人口黄金分割的必然
        5.1.2 人口黄金分割揭示了死亡率与出生率博弈关系
        5.1.3 人口黄金分割解释了现代化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5.1.4 人口黄金分割失衡对“两种生产”产生反作用
    5.2 以人口黄金分割推论人口结构形态的改变
        5.2.1 过去-人口扩张型的金字塔形态
        5.2.2 现在-出生率收缩型的菱形形态
        5.2.3 未来-人口衡定型的铅笔形形态
    5.3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5.3.1 2021-2025 年老龄人超过0-14 岁人口
        5.3.2 2026-2035 年将出现人口负增长
        5.3.3 2036-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阶段
    5.4 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目标和原则
        5.4.1 老龄化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目标
        5.4.2 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6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6.1 优化人口政策
        6.1.1 提倡适度放开生育政策
        6.1.2 以人口黄金分割结构平衡为调整基准
        6.1.3 政策需考虑与社会各因素的动态匹配
        6.1.4 追求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
    6.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6.2.1 统筹推进养老保障“三支柱”互补
        6.2.2 改进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多渠道增值
        6.2.3 健全企业年金制度以降低运营风险
        6.2.4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拓宽保障覆盖面
    6.3 经济与教育手段并重
        6.3.1 改变生养抚育造成的财富挤出效应
        6.3.2 提升人口素质以弥补人力资源缺口
        6.3.3 扶持“成人二次教育”推动多维就业
        6.3.4 建立就业公共信息体系提供引流服务
    6.4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6.4.1 推动以信息科技化为载体O2O老年服务体系建设
        6.4.2 建立含医疗、教娱、关爱及监控的综合服务中心
        6.4.3 建立社区互助体系鼓励适龄老年人发挥就业余热
        6.4.4 发展以基层社区为主干线的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6.5 深化社会养老服务
        6.5.1 多渠道扶持与支撑家庭养老模式
        6.5.2 建立居家养老“三级”服务体系
        6.5.3 注重综合性福利养老服务体建设
        6.5.4 培育和推动民间组织的养老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基于“保基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需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基本养老需求
        2.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2.1.3 供需平衡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养老保险缴费适度水平理论
        2.2.2 养老保险生命周期补偿理论
        2.2.3 养老保险政府责任理论
第3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供需平衡动因
    3.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3.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实施
        3.1.2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实施
        3.1.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
    3.2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需平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城乡居保制度的激励机制不合理
        3.2.2 城乡居保待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2.3 城乡居保待遇给付可持续能力不足
    3.3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目标的供需平衡动因
        3.3.1 城乡居保激励性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3.3.2 以“保基本”为目标的待遇水平亟待提升
        3.3.3 城乡居保基金亟需优化可持续性
第4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保障需求与供需匹配度测算
    4.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保障需求测算
        4.1.1 基本保障需求模型
        4.1.2 指标参数设定
        4.1.3 基本保障需求测算
    4.2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保障基本需求贡献
        4.2.1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替代率模型
        4.2.2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障贡献
        4.2.3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财政分层保障贡献
    4.3 城乡居民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基本需求贡献
        4.3.1 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模型
        4.3.2 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贡献
        4.3.3 个人账户养老金多元供款保障贡献
    4.4 “保基本”供需匹配度现状、问题及优化方向
        4.4.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需匹配度
        4.4.2 基于“保基本”政策目标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供款问题
        4.4.3 基于“保基本”政策目标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款优化方向
第5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款结构设定
    5.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内部结构功能设定
        5.1.1 最低标准与缴费激励功能划分
        5.1.2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构设定
    5.2 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基本”设计
        5.2.1 供款模式设定
        5.2.2 供款水平测算
        5.2.3 供款结构划分
    5.3 个人账户养老金最低标准“保基本”设计
        5.3.1 供款模式设定
        5.3.2 供款水平测算
        5.3.3 供款结构划分
    5.4 缴费激励养老金保障功能设定
        5.4.1 年限养老金保障功能及供款水平
        5.4.2 个人账户养老金上限保障功能及供款水平
第6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需平衡分析
    6.1 “保基本”财政补贴供需平衡检验
        6.1.1 财政补贴现实需求
        6.1.2 财政补贴适度水平
        6.1.3 “保基本”财政补贴供需平衡分析
    6.2 “保基本”个人供款供需平衡检验
        6.2.1 “保基本”个人缴费需求
        6.2.2 养老保险缴费能力测算
        6.2.3 “保基本”个人供款供需平衡分析
    6.3 “保基本”供需平衡实现机制的合理性检验
        6.3.1 财政补贴效率合理性检验
        6.3.2 “保基本”供款责任划分合理性检验
第7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效应分析
    7.1 城乡二元福利差消减效应
        7.1.1 城乡二元福利差消减内在机理
        7.1.2 城乡二元福利差消减效应模型
        7.1.3 城乡二元福利差消减效应检验
    7.2 降低贫困效应
        7.2.1 减贫效应内在机理
        7.2.2 减贫效应门槛模型
        7.2.3 减贫效应实证检验
    7.3 提振消费效应
        7.3.1 提振消费效应内在机理
        7.3.2 提振消费效应计量模型
        7.3.3 提振消费效应实证检验
    7.4 熨平养老金给付波动效应
        7.4.1 城乡居民养老金给付波动现状
        7.4.2 城乡居民养老金给付水平波动原因
        7.4.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调整对熨平养老金波动的影响
第8章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需平衡结论及对策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8.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款结构调整实现“保基本”目标
        8.1.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款结构设定具有供需平衡合理性
        8.1.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供款结构设定产生经济社会效应
    8.2 政策建议
        8.2.1 构建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8.2.2 科学确定地方财政适度补贴水平
        8.2.3 积极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养老保险相关概念的厘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五、主要资料来源
    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统包”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49-1976)
    第一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缘起
        一、关于劳动保险基金的责任主体与缴费标准
        二、关于养老补助金的领取资格
        三、关于养老金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初创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1950-195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所体现的养老保险思想
        二、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修正
        三、鼓励年老体弱职工退休的思想
    第三节 发展与停滞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58-1976)
        一、职工养老退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退职老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
        三、养老保险“单位”模式的出现
    第四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的特点
        一、劳动保险条例适用范围逐渐增大
        二、是一种较高福利性的“单位”保险
        三、养老保险仅是作为劳动保险的一部分进行一揽子推进
        四、退休费用统筹思想从有到无
第二章 调整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77-1984)
    第一节 调整过去养老保险制度的思想
        一、再次分设“双轨制”的养老保险思想
        二、退休费用“统筹”思想的重新提出
        三、对过去劳动保险未覆盖企业与人员退休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基于人口层面的养老保险思想
        一、对计划生育中实行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
        二、人口老龄化加速下实行养老保险的预备性认识
    第三节 关于养老保险的管理问题
        一、关于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财务处理问题
        二、关于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问题
        三、对西方养老保险管理思想的学习探讨
    第四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对养老保险的理论认识不足
        二、覆盖面窄,制度不统一
        三、养老退休福利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
第三章 “社会统筹”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1985-1991)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思想
        一、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认识
        二、强调个人缴费责任的思想
        三、开征养老保险税的思想
        四、由单一向多层次养老保险转变的思想
    第二节 退休养老费计发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问题
        二、关于养老金与物价挂钩的思想
        三、关于实行弹性退休年龄的思想
    第三节 “部分积累”式的统筹思想
        一、逐步过渡为“部分积累”的思想
        二、关于“两项基金”合并问题
        三、关于社会统筹计提标准问题
    第四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监管思想
        一、养老保险立法思想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思想
        三、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思想
    第五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对养老保险理论的认识得到深化
        二、对养老基金的收支问题进行了合理探索
        三、明确了养老保险的多方责任与多层次结构体系
        四、对退休费用统筹模式进行了反思
第四章 “统账结合”探索阶段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思想(1992-1997)
    第一节 “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模式思想
        一、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思想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思想
    第二节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面的思考
        一、人口流动中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思考
        二、扩大统筹覆盖面的思想
        三、提升统筹层次的思想
    第三节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监管思想
        一、建立单一社会保险法的思想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思想
        三、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思想
    第四节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特点
        一、实现了养老保险范围的广覆盖
        二、明确了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
        三、缺乏单一的社会保险法规
        四、由分散走向相对统一
第五章 “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进展
    第一节 “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模式的定型
        一、“统账结合”模式的争议、试点与推广
        二、逐步迈向全国统筹
    第二节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完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出台
        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实现入市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管理逐步落实
结语与启示
    一、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评述
        (一)养老保险总体上兼具渐进性与突变性
        (二)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养老保险之间相辅相成
        (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养老保险政策理论的影响
        (四)养老保险“配套型”理念突出
        (五)养老保险管理分散化、复杂化
        (六)养老保险基金增殖无术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养老保险的启示
        (一)稳步渐进式推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注重对国外养老保险理论的学习
        (三)养老保险法制化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需要明确政府责任
        (五)法定退休年龄的设定有待进一步变通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A:养老保险统一前的格局
附录B: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养老保险相关国际研讨会一览表
附录C:1949-1997 年我国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文件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辽宁省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性分析 ——基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逻辑框架
    0.5 创新点与不足
        0.5.1 创新点
        0.5.2 不足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
        1.1.2 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1.1.3 协调度
    1.2 文章理论基础
        1.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1.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1.2.3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2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状分析
    2.1 辽宁省城镇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2 辽宁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3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状分析
        2.3.1 老龄化城乡倒置差距扩大
        2.3.2 老龄化城乡倒置已经成为常态
    2.4 辽宁省与全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比较分析
        2.4.1 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普遍存在
        2.4.2 辽宁省老龄化城乡倒置处于全国中低水平
        2.4.3 东北地区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较低
3 辽宁省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
    3.1 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内容
    3.2 辽宁省城镇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
        3.2.1 人口分布不合理影响城镇养老服务资源有效配置
        3.2.2 城镇养老机构建筑用地资源制约
        3.2.3 养老服务资源与其他产业资源整合度低
    3.3 辽宁省农村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现状
        3.3.1 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减少
        3.3.2 农村养老服务业产业化程度低
        3.3.3 社会资本投资欠缺
    3.4 辽宁省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差异比较分析
4 辽宁省城乡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分析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典型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操作、可量化原则
    4.2 综合指数模型的构建
        4.2.1 综合指数指标的选取
        4.2.2 数据来源
        4.2.3 指标标准化处理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5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模型
    4.3 综合指数分析
        4.3.1 人口老龄化综合指数分析
        4.3.2 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综合指数分析
5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的构建
        5.1.1 协调系数
        5.1.2 协调发展度
    5.2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评价分析
        5.2.1 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
        5.2.2 辽宁省城镇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5.2.3 辽宁省农村协调发展度结果分析
        5.2.4 辽宁省城乡协调发展度对比分析
    5.3 辽宁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性影响因素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集聚社会资本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
        6.2.2 增强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6.2.3 适时提高农村养老金给付水平
        6.2.4 增大财政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2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及其政府行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2.2 政府行为的内涵及其特征
    2.3 政府提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依据
    2.4 政府提供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行为边界
3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多元化
    3.1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
    3.2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化
4 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4.1 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4.2 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
    4.3 基本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原因
5 中间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5.1 中间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5.2 中间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
    5.3 中间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原因分析
6 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6.1 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
    6.2 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
    6.3 高层次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行为失范原因分析
7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需情景下政府行为优化
    7.1 政府行为优化方向:善治
    7.2 政府行为优化路径选择:元治理
    7.3 元治理视阈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8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及其优化的实证分析
    8.1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分类研究
    8.2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8.3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评析
    8.4 优化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行为的对策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及需求评估标准
附录2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评估标准
附录3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评估指标标准
附录4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5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政府)
附录6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社区)
附录7 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状况调查问卷(服务机构)

(7)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养老金筹资模式的研究
        2.1.2 养老金缺口的研究
        2.1.3 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养老金筹资模式的研究
        2.2.2 养老金缺口的研究
        2.2.3 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研究
第3章 养老金及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理论
    3.1 养老金相关理论
        3.1.1 养老金相关概念
        3.1.2 养老金研究相关理论
    3.2 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理论
        3.2.1 养老金缺口界定与现状
        3.2.2 养老金缺口测算相关方法
第4章 中国养老金制度的运行机制
    4.1 养老金制度演化历程
        4.1.1 计划经济下养老金制度初始运行阶段
        4.1.2 市场经济下养老金制度实施阶段
        4.1.3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阶段
        4.1.4 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4.1.5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4.2 养老金筹资模式
        4.2.1 现收现付制
        4.2.2 积累制
        4.2.3 混合制
    4.3 养老金支付模式
        4.3.1 支付模式
        4.3.2 支付模式比较
    4.4 养老金收支组合模式
第5章 养老金缺口测算与分析
    5.1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及测算
        5.1.1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
        5.1.2 养老金财政支出适度水平分析
    5.2 基于精算模型的养老金缺口测算
        5.2.1 人口预测模型构建
        5.2.2 养老金缺口精算模型构建
        5.2.3 精算模型下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
    5.3 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养老金缺口测算
        5.3.1 世代交叠模型(OLG)构建
        5.3.2 世代交叠模型(OLG)下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
第6章 养老金缺口形成原因分析
    6.1 人口原因分析
        6.1.1 人口红利窗口关闭
        6.1.2 人口老龄化加剧
    6.2 经济原因分析
    6.3 制度原因分析
        6.3.1 养老金“转制”
        6.3.2 养老金“双轨制”
第7章 养老金缺口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7.1 退休与生育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7.1.1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7.1.2 放开生育政策
    7.2 国企利润与资本市场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7.2.1 将国企利润的一定比例纳入养老资金池
        7.2.2 将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投入资本市场
    7.3 财政支出及养老金“并轨”化解政策实证分析
        7.3.1 提高财政支出用于养老金的比率
        7.3.2 养老金“并轨”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选题背景与意义
    2、研究综述
    3、本研究尝试解答的问题
        3.1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问题
        3.2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调控问题
        3.3 现代节育运动调控衍生的失衡性问题
        3.4 现代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之争问题
第一章 医疗化身体: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节育控制
    第一节 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兴起
        1、中国近代节育政治的兴起
        2、中国现代节育政治运动的演变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权力化“规训”
        1、身体的权力敞视
        2、身体的权力检查
        3、身体的权力填充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技术化“规训”
        1、身体的技术敞视
        2、身体的技术检查
        3、身体的技术填充
    第四节 身体的失控: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个体化失能
        1、身体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
        2、身体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
        3、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
第二章 国家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
    第一节 国家人口调控目标下的节育运动
        1、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发展历程
        2、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调控体系
        3、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国家优生目标调控下的节育运动
        1、国家优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2、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体系
        3、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方式
    第三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计生组织体系
        1、计划生育组织体系
        2、计划生育运行方式
第三章 科学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技术监控
    第一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资源与技术控制
        1、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控制
        2、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资源控制
        3、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技术控制
    第二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社会监控体系
        1、国家化生育权力监控体系
        2、国家化生育技术监控体系
第四章 失衡性权利:生育权利的非均衡性及后果
    第一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3、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女性与婚姻
    第二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民族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之间的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失衡问题
        3、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之间的失衡问题
    第三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区域失衡问题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城乡失衡问题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地区失衡问题
    第四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城乡差异
        2、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地区差异
    第五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1、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问题
        2、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地区失衡问题
        3、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结构失衡问题
第五章 技术性失衡: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权利之争
    第一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妇女解放与奴役之争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生育权与生命权之争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公民平等权之争
    第四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争
第六章 生育政治: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及其逻辑
    第一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内涵
        1、生育的概念
        2、政治的概念
        3、生育政治的概念与内涵
        3.1 什么人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3.2 人们在什么时候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3.3 人们怎么样获得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第二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逻辑
        1、生育政治权力和权利分配的一般逻辑
        2、生育政治权力与权利分配的特殊逻辑
        3、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特征
    第三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逻辑演变
        1、节育运动中的国家权力干预将减弱,社会和家庭自主调控力度将增强
        2、节育运动中的消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减弱,积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增强
        3、个人自主生育和科学选择生育将会给节育运动带来的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龄工作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应对研究[D]. 朱翠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保基本”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供需平衡研究[D]. 裴恺程. 辽宁大学, 2021(02)
  • [4]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思想研究(1949-1997)[D]. 阳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 [5]辽宁省养老服务资源城乡配置协调性分析 ——基于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视角[D]. 周美彤. 辽宁大学, 2020(01)
  • [6]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行为研究[D]. 王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8]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中国养老金缺口测算分析与化解政策实证研究[D]. 佟昕. 辽宁大学, 2019(07)
  • [10]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D]. 周长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辽宁省部分市县建立新的老年人工作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