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介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介绍

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苏跃林[1](2021)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实践论析》文中研究说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中,根据地的干部队伍在数量、质量、产生上存在人数紧缺、思想政治问题突出、依赖委派制度的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干部教育。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积极进行干部教育实践,如依托军校、党校、训练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养;创新干部考察方式,从实践工作中提拔优秀干部;开展全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上实践,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增强了干部的军事技能和实战能力、锻造了大量地方革命斗争骨干、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优化了干部队伍的阶级成分、加强了党内干部的纪律。

李霞[2](2021)在《红军高级将领董朗烈士对创建中国红色政权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1924年初,董朗考取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任教。大革命时期,董朗参加了省港大罢工,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及北伐战争。董朗率部北伐,先后任叶挺独立团参谋和党支部组织干事、第二十四师第七十团一营营长、七十团团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董朗率第二十四师七十团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保存下来的部队一小部分在董朗等的率领下转移到广东海陆丰地区,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二师,董朗任师长,在海陆丰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8月,董朗奉党中央之命入湖南,先后任中共湘鄂西特委委员、江左军总指挥、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在湘鄂西率领红军浴血奋战。董朗为创建和扩大海陆丰及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卓越贡献。

段丽平[3](2021)在《宜昌地区中共组织创建与发展研究(1925.7-1933.6)》文中认为

陈玉玲[4](2021)在《湘鄂西苏区红军整编、改造及党军关系的历史考察(1928-1934)》文中指出

杨漾[5](2021)在《鄂西农民银行纸币版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西农民银行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统一"发行阶段的货币发行机构,其纸币种类多样,版式较丰富,设计印刷工艺较精美,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中国革命根据地印钞造币简史》等专着虽然都有相关着录,但均未对鄂西农民银行纸币及其版式进行专门、全面、系统的介绍。故撰此文,力求对鄂西农民银行纸币之版式进行深入研究。

陈玉玲,黄文治[6](2020)在《突破与转型:湘鄂西苏区史研究的省思(1949—2019)》文中提出湘鄂西苏区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80和1990年代进入研究热潮期,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及开拓性成就。21世纪以来,在中共革命史和中国苏区史研究逐步转型的大背景下,湘鄂西苏区研究也逐步向微观研究趋近,但相较于"聚光灯"效应下的中央苏区研究,湘鄂西苏区研究仍面临研究资料单一、未完全摆脱传统史学研究范式、学界重视不足等挑战。文章试图厘清和省思湘鄂西苏区研究的学术史,这对摆脱传统史学研究范式,以新资料、新视野、新方法来审视和推进湘鄂西苏区历史研究,或大有裨益。

伍正刚[7](2020)在《张家界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及精神内涵》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以来,一批批张家界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家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革命,建立了数个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斗争中,张家界革命老区体现了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持真理、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维护中央,依靠群众、敢于胜利的精神。

刘婷[8](2020)在《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自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三农”有关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在乡村进行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铸魂”工程,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应当充分调动乡村各类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千方百计振兴乡村。被国家13个部委联合评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所在地的湖北省洪湖市、监利县,应当充分发挥当地特有的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大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两地的落地见效,为两地的乡村全面振兴发挥出积极作用。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锤炼成钢、根植于湖北洪湖地区广袤乡村土地与河湖港汊之间的一种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精神内涵浓郁、价值底蕴深厚。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既是红色文化的一种区域形态,也是融合了乡村文化与湿地文化,集三种文化于一身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其作为振兴乡村重要抓手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全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至第五章为正文部分,第二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对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第三章对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分析了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为本文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洪湖、监利两地的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章以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为线索,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深入分析了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别从洪湖、监利两地乡村产业带动能力、文化引导功能、生态环境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查找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根据上一章节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依托,进一步助推乡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优美、基层组织完善的多条路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对课题成果进行了再梳理,总结了本文提问、分析、解答的过程。

朱鹏娟[9](2020)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城市向基础薄弱的农村转移。1927年,党中央派周逸群、贺龙等前往湘鄂西开展武装斗争。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革命斗争的开展,如何按照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思想,正确的分析和认识湘鄂西地区的实际条件,制定具体的战略和策略来开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对湘鄂西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湘鄂西地区的党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经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从湘鄂西苏区党的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党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党的建设分别从根据地武装起义、创建根据地时期以及根据地形成之后分别进行阐述。根据地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则分别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军队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即思想上用无产阶级思想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上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组织上加强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作风上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军队上加强党对军队的统领建设。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建设党,端正党风密切党群关系,新时期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李勇[10](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实践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迫切性
    (一)数量上,干部人员紧缺
    (二)质量上,思想政治问题突出
    (三)产生上,依赖委派制度
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实践
    (一)依托军校、党校和训练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养
        1. 创办军校,培养军事领导干部
        2. 创办党校,提升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
        3. 办训练班,提高干部的专门技能
    (二)创新干部考察方式,从实践工作中提拔和考察干部
        1. 从实践工作中提拔干部
        2. 从实践工作中巡视干部
    (三)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支部活动,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1. 学习宣传革命文化知识和思想
        2. 规范党内支部生活
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成效
    (一)增强了干部的军事技能
    (二)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三)优化了干部队伍的阶级成分
四、余论

(2)红军高级将领董朗烈士对创建中国红色政权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投身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
    1.参加着名的省港大罢工
    2.东征讨伐陈炯明叛乱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二、开创和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实践
    1.率领主力部队参加南昌起义
    2.转战海陆丰地区创建红色政权
    3.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三、巩固和扩大中国红色政权的斗争
    1.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2.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3.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左”倾错误及肃反运动

(5)鄂西农民银行纸币版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鄂西农民银行的前承后续
二鄂西农民银行纸币的种类与版式
    (一)1931年壹角信用券。
        1. 版式一:一九卅一年版(图1)。
        2. 版式二:一九三一年版(图2)。
        3. 版式三:一九卅一年版茶棕色券(图3)。
    (二)1931年贰角信用券。
        1. 版式一:背有圈版(图4)。
        2. 版式二:背无圈版(图5)。
        3. 版式三:背有圈版茶棕色券(图6)。
    (三)1931年贰角信用条(图7)。
    (四)1930年伍角信用券。
        1. 流通票(图8)。
        2. 未流通票(图9)。
    (五)壹圆信用券。
        1.1930年第一版壹圆券:方正体“壹圆”版(图10)。
        2.1930年第二版壹圆券:“石首”版(图12)。
        3.1930年第三版壹圆券:篆体“武”字版(图14)。
        4.1930年第三版壹圆券:楷体“武”字版(图16)。
        5.1931年版壹圆券:“装”字版(图18)。
    (六)1931年伍圆信用券(图19)。
三鄂西农民银行纸币的特点
    (一)印造特点
    (二)票幅特点
    (三)防伪特点

(6)突破与转型:湘鄂西苏区史研究的省思(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起步与近况
    (一)资料累积
    (二)专题研究
    (三)微观研究
二、主要研究问题
    (一)湘鄂西苏区丧失原因的分析
    (二)肃反问题研究
        其一,关于肃反发生的原因
        其二,关于肃反扩大化的原因
        其三,关于肃反被错杀的人数问题
    (三)“万夏之争”问题
    (四)湘鄂西人物的研究与评价
    (五)具体问题的考证
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其一,资料单一:研究基本采用文献汇编和口述回忆资料
    其二,任重道远:尚未完全突破传统史学研究范式
    其三,“聚光灯”外:学界重视程度不足
四、研究展望
    其一,重视湘鄂西苏区研究,力求突破与转型
    其二,挖掘新史料,创新研究视角和方法
    其三,大视野下的比较研究,汇通湘鄂西苏区与其它苏区的研究
    其四,纵深视角下的贯通研究,挖掘湘鄂西地区地方史脉络与结构困境

(7)张家界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及精神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家界革命老区斗争简述
二、张家界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
    (一)支撑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二)孕育了人民军队的骨干力量
    (三)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四)坚持了长江南岸革命斗争
    (五)丰富了土地革命的经验
三、张家界革命老区的精神内涵
    (一)敢为人先,百折不挠
    (二)坚持真理,开拓创新
    (三)顾全大局,维护中央
    (四)依靠群众,敢于胜利

(8)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红色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2.2 中国共产党乡村建设思想
        2.2.3 其他主流乡村建设理论
第3章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内容
    3.1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形成的背景
        3.1.1 社会历史条件
        3.1.2 自然环境因素
    3.2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内容
        3.2.1 精神文化
        3.2.2 旧址遗迹
        3.2.3 文艺作品
        3.2.4 制度文化
    3.3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
        3.3.1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本质相同
        3.3.2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3.3.3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
        3.3.4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是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引领
        3.3.5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是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
第4章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现状
    4.1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
        4.1.1 促进社会经济
        4.1.2 推动乡风文明
        4.1.3 改善生态环境
        4.1.4 稳定社会秩序
    4.2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乡村产业带动能力不足
        4.2.2 文化引导功能发挥受阻
        4.2.3 生态环境意识不够普及
        4.2.4 组织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第5章 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
    5.1 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产业兴旺
        5.1.1 开发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旅游品牌,丰富产业类型
        5.1.2 发展洪湖湿地红色文化的文化产业,改进营销方式
    5.2 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文化繁荣
        5.2.1 加强思政教育,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5.2.2 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文化的获得感
        5.2.3 融合其他文化,提升文化的多样性
    5.3 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生态环境优美
        5.3.1 加强洪湖“湿地”生态保护,推动生态宜居
        5.3.2 发挥“洪湖精神”激励作用,实现人水和谐
    5.4 以洪湖湿地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基层组织完善
        5.4.1 借鉴“红色党建经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5.4.2 加强思想引导,聚焦乡村党员干部精神“补钙”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发展概况
        一、湘鄂西各地武装起义时的党组织
        二、创建红军和根据地时期的党组织
        三、根据地形成之后党组织的发展
    第二节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内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
        二、根据地对政治形势的估计出现偏差
        三、根据地党的组织存在涣散问题
        四、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问题
        五、革命根据地武装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用无产阶级思想纠正非无产阶级思想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二、创办党报党刊坚定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三、开展思想政治斗争统一党内思想
    第二节 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建设党
        一、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政权
        二、开展土地革命,实施土地革命纲领
        三、努力纠正错误的路线方针
    第三节 维护党组织的团结和统一
        一、严格入党程序提升党员质量
        二、吸纳妇女入党将妇女群众团结到党周围
        三、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增强整体合力
    第四节 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一、坚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
        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党的不良作风
        三、提出加强党的纪律要求,制定好党员标准
    第五节 加强党对军队的统领建设
        一、在军内建立党的组织系统,密切党政军关系
        二、改造旧部队,争取改造“神兵”为人民武装
        三、加强地方武装建设,组建守卫苏区的后备军
第三章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一、注重思想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三、牢固树立党的革命理想信念
    第二节 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一、拥护正确的革命纲领
        二、坚持正确的革命路线
        三、坚定正确的革命目标
    第三节 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建设党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将党支部打造成战斗堡垒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党员干部的质量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
    第四节 端正党风密切党群关系
        一、改进作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
    第五节 新时期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听党指挥的军队
        二、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中国人民军队
        三、加强国防动员培养人才后备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党的干部教育实践论析[J]. 苏跃林. 巢湖学院学报, 2021(05)
  • [2]红军高级将领董朗烈士对创建中国红色政权的贡献[J]. 李霞.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1(05)
  • [3]宜昌地区中共组织创建与发展研究(1925.7-1933.6)[D]. 段丽平. 三峡大学, 2021
  • [4]湘鄂西苏区红军整编、改造及党军关系的历史考察(1928-1934)[D]. 陈玉玲. 安徽大学, 2021
  • [5]鄂西农民银行纸币版式研究[J]. 杨漾. 中国钱币, 2021(03)
  • [6]突破与转型:湘鄂西苏区史研究的省思(1949—2019)[J]. 陈玉玲,黄文治. 苏区研究, 2020(05)
  • [7]张家界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及精神内涵[J]. 伍正刚.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 [8]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D]. 刘婷.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9]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加强党的建设研究[D]. 朱鹏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