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异常超压分布与天然气聚集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异常超压分布与天然气聚集

一、Abnormal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foreland basins, Wester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王雪柯,赵容容,唐大海,尹宏,裴森奇[1](2022)在《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文中提出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天然气(以下简称致密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对其天然气聚集具有重要影响与控制作用。为了深化川西前陆盆地中生界致密气聚集规律认识与有利勘探区带预测,利用该区气藏压力、钻井液密度资料,以及前人开展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成果与含烃盐水包裹体PVT模拟气藏古压力恢复成果,结合须家河组不同含气区的埋藏史与构造运动,研究了该区地层流体压力特征、形成机制与演化及其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于晚三叠世—侏罗纪形成了欠压实作用超压体系,并在烃源岩成熟度为0.75%时消失或维持弱超压;(2)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生烃作用形成了须家河组的古超压体系,其中古超压体系在坳陷带形成于中晚侏罗世,在隆起带及其邻区形成于白垩纪;(3)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差异构造运动对须家河组超压体系演化影响十分明显,坳陷带—斜坡带在古近纪超压体系得以维持并略有增强,而隆起带与断裂活动强烈区的超压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4)现今超压体系是生烃与构造挤压联合形成的古超压体系经历强烈构造改造后的残余压力体系;(5)超压体系的持续发育促进了川中地区大面积低丰度天然气区的形成,确保了坳陷带的中北部致密气的大面积封存。结论认为,不仅前陆盆地隆起带及其邻区、坳陷带的川合—绵阳—黎雅以及冲断带—坳陷带为须家河组致密气发育区,而且须家河组超压体系之上的侏罗系—白垩系都具有致密气勘探的良好前景,上述领域均是未来致密气大气田的重要勘探方向。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2](2021)在《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实测地层压力、重点探井钻井液密度、测井计算压力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分析,探讨不同前陆盆地地层流体超压体系特征与形成机制以及超压体系与大规模天然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前陆盆地地层超压形成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库车前陆盆地主要是塑性盐膏层超压封闭与深层—超深层的生烃增压,准南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欠压实封闭,川西前陆盆地主要是生烃增压与古流体超压封存;(2)前陆盆地存在多类型超压与多层位超压叠置发育、封闭性前陆冲断构造带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前陆隆起区深层发育强超压—极强超压等3个方面的共性特征;(3)存在塑性盐膏层超压、生烃增压形成的超压、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后的封存超压、欠压实超压等4种对大气田起重要控制作用的区域性超压封盖与封存机制;(4)区域性超压是大气田形成的重要保障,超压体系中充足的气源、大规模储集体与圈闭发育是大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超压体系有利于深层—超深层大气田的形成。图8参48

王刚[3](2020)在《脆性-脆塑性岩石孔隙流体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及油气运聚意义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造挤压增压作用是形成沉积盆地地层超压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挤压型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驱动力,控制着该类盆地油气的富集部位。前人对岩石构造应力与孔隙异常流体压力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提出相应的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模型。但这些模型或求解参数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或在岩石的变形过程、变形机制及压力演化方面考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综合运用岩石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建立了构造挤压增压(即应力-压力耦合)的地质力学新模型。新模型将构造挤压增压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体变增压阶段、形变增压阶段、破裂解耦阶段。进一步在地质力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构造挤压增压的数学模型,该新模型考虑了岩石在最大、最小水平和垂直应力状态下的体变和形变过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库车坳陷是研究构造挤压增压的理想地区。以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为例,首先在重建最大埋深期泥岩压实规律经验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平衡深度法得到构造挤压前(最大埋深期)的流体压力;而后,以岩石声发射实验数据为约束,在地质模型和边界条件建立的基础上,利用ANSYS17.0应力模拟软件重建了库车坳陷最大褶皱期水平最大有效应力场和水平最小有效应力场,并将其代入构造挤压增压新模型,得到构造挤压后流体压力;之后,通过构造挤压前后的流体压力对比,得到构造挤压增压量;最终,利用应力-压力耦合作用下的流体势、自定义的变形程度系数η等,评价了构造挤压增压的油气运聚意义。取得的成果与认识为:1.在充分考虑挤压变形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实用性和可行性较高的脆性-脆塑性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新模型。2.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增量特征显示:大北地区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增压趋势,压力范围为45-78 MPa;克深地区西部和东南部增压高达56-80 MPa,东北部增压低至30-56MPa。3.应力-压力耦合下构造挤压增压可使库车坳陷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平面气势梯度增加1.1-2.8倍,显着提高了天然气的侧向运移动力。4.应力-压力耦合下构造挤压增压作用促进了岩石变形、断裂活动及圈闭的形成,是库车坳陷克拉2、大北、克深等大气田聚集成藏的关键因素。

刘伟[4](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文中指出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除一般型沉积盆地常发育的沉积型超压和可能的传递型超压外,还发育有构造挤压型超压。本文综合考虑沉积型超压、传递型超压和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演化特征的总结,研究成果对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有间接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以现今实测压力数据以及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为基础,对研究区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编制的泥岩压实曲线、构造演化历史以及超压识别图版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下组合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然后以数值模拟软件为基础,结合相关计算方法,对构造挤压作用和沉积作用这两种机制形成的超压量和演化特征进行了总结。超压传递则主要是利用数值模拟的结果、实测地层压力以及地质演化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获得。最后利用上述几种超压形成机制得到的增压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耦合,定量表征出研究区各超压机制的演化特征。研究区下组合侏罗系储层中超压强度整体上呈南弱北强分布。垂向上大部分背斜构造之间过剩压力与压力系数的大小差异很大,为不同的压力系统。储层超压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欠压实作用、构造挤压作用以及超压传递作用;超压传递增压的超压源来自于烃源岩地层中的生烃增压作用所产生的超压。第一排构造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弱超压主要是由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形成的,超压传递作用基本没有产生弱超压;第二、三排构造带以及四棵树凹陷东部地区欠压实作用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形成强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分别占过剩压力的50%和30%,超压传递作用产生的超压量较小,大部分在10MPa左右,所占过剩压力的比例相差很大。整体上,新生代以来较大的沉积速率导致了研究区欠压实作用的出现,进而产生异常高压。新近系开始喜马拉雅运动使得北天山迅速隆升,发生了最为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较高的构造挤压增压作用。塔西河组沉积末期到独山子组沉积早期,准南前陆冲断带开始形成圈闭,超压通过断裂等通道传递形成超压传递增压。新近系末期到第四纪时期,部分地区地层的抬升剥蚀作用使得超压逐渐降低,最终仅保存了微弱的超压且接近于常压,大部分地区的持续沉降使得超压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

贾京坤[5](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是目前深层-超深层资源勘探的热点和难点。沉积盆地中压力场的研究是探明油气成藏机理的核心问题,但针对演化复杂的古老海相地层,地层压力的研究往往缺乏有效手段。本论文以奥陶系现今地层压力为约束条件,利用孔隙度-垂直有效应力关系图版(鲍尔斯图版)与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分析超压成因机制,并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盆地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地层古压力,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比分析,简要探讨了研究区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压力演化及成因机制差异的影响因素。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现今地层压力在纵向上可划分为5个压力系统,奥陶系超压横向上受构造单元控制,断层附近或裂缝发育地层区压力系统封隔层遭到破坏而呈现为常压-弱超压,远离断层区则发育超压-强超压。根据鲍尔斯图版和测井组合综合分析,流体膨胀和构造挤压是研究区超压形成的主要成因。针对流体膨胀,本论文基于天然气成因分析建立了双因素增压模型,以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为基础,计算原油裂解生气和天然气充注对地层压力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气充注是中上奥陶统在喜山晚期超压形成的主要因素,贡献率最高可达94%。针对构造挤压成因,本论文以方解石双晶的显微变形特征为突破口,探索应用差异应力法恢复顺南缓坡地区构造挤压变形过程中的孔隙流体压力,该地区中上奥陶统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地层压力系数分别为1.15~1.19和1.35~1.41。以现今地层压力和超压成因分析为约束,辅以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和盆地模拟法重建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不同二级构造单元间演化趋势类似,但超压成因与增压幅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表明,中上奥陶统地层压力整体上经历了常压-弱增压-泄压-增压-泄压-增压/常压的演化历史。顺北缓坡目的层早期受烃类充注与地层温度等因素曾形成超压,现今则因低地温梯度与后期构造断裂活动而处于常压-弱超压环境;顺托低凸起超压综合了油气充注、流体相态变化及构造挤压等多种因素;而顺南缓坡地层超压主要受早期构造挤压与晚期天然气充注等因素的影响;喜山期顺托-顺南地区地层稳定沉降,剩余压力得以保存,导致现今该区域仍多表现为超压环境。造成超压成因机制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不同地区间的热机制与构造运动差异有关,相对应地促使不同地区的油气成藏时期、类型与强度也存在显着差异。

张晓强[6](2017)在《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模拟及分析》文中指出流体动力场对油气的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影响。准确恢复古流体动力场对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依托盆地模拟软件,在已有实测资料的约束下,利用新的模型,在埋藏史、温度场恢复的基础上,对库车坳陷三维古流体动力场的演化进行恢复,以期从三维视角分析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研究中,首先以测井分层和地震解释剖面为依据,应用Petrel软件建立现今的三维地质格架和三维的断层面。然后应用测井、试油等资料及相关的岩石物理实验数据对研究区内不同岩性进行定义。依据沉积相和分层结果对研究区内岩性的平面展布和垂向分布进行定义。最后依据单井模拟结果、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软件提供的相关方法对古水深、大地热流值演化及古沉积界面温度三个边界条件进行设置。断裂发育及含有广泛的膏盐岩层是研究区显着的特点。在建立的三维断层面的基础上,依据测井数据计算断裂的SGR图以判断断层的封闭性。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断裂的形成、主要活动时期进行定义。对膏盐岩层采用塑性模型,依据地震解释剖面进行定义。在定义上述各类参数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埋藏史、热史、流体动力场及油气运聚成藏的恢复模拟。研究认为,中生代库车坳陷地层沉降速度慢。自新生代,受喜马拉雅运动,沉降速度逐渐加快,在库车组沉积末期为最大埋深时期。地层温度演化及流体动力场演化受构造运动的控制,北部克拉苏地区温度及流体动力自5Ma以来都经历了快速的增大减小的过程。地层所经历的最大古地温都已达到生油门限。流体动力展布总体上以拜城凹陷为中心向四周构造单元逐渐减小。但是受构造挤压增压的影响,在挤压变形强烈的克拉苏冲断带内部,流体动力由北向南有减小的趋势。坳陷内侏罗系和白垩系普遍发育超压,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以超压为动力沿断裂运移至白垩系储层形成油气藏。拜城凹陷的源储压差在库车组沉积末达到最大,有利于烃源岩的垂向排烃。不同时期的气势、势梯度展布表明,自5Ma以来的强挤压背景下,超强的、方向一致的流体动力场,是形成大气田(如克拉2气田)的保障。

冯佳睿,高志勇,崔京钢,周川闽[7](2016)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油气资源增长的需求和勘探理论方法的深入,深达5 0008 000 m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日益成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在我国典型盆地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影响下,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经历了长期的埋藏、压实和溶蚀等作用,通常物性较好而形成有效储层。因此,有效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成为深层、超深层碎屑岩领域研究关注的焦点。研究发现:1深部溶蚀作用是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形成的普遍机理,主要通过有机质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和无机酸等对粒间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岩屑等易溶组分的溶蚀,从而形成次生孔隙。2地温梯度越低,成岩强度越弱,砂岩孔隙度衰减速率越慢;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的过程能够有效保存原生孔隙。3异常压力能够延缓岩石受到的压实作用,抑制有机酸排出而有利于深层、超深层储层形成次生孔隙。4膏盐层会延缓成岩作用进程,形成物性和压力双重封闭,有利于膏盐层下砂岩孔隙的保存。5黏土膜如绿泥石黏土膜等,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高孔隙度的保存具有重要贡献。6成岩压实作用、早期烃类充注及碎屑颗粒成分等因素也会对有效储层的形成产生影响。对深层、超深层储层油气地质研究,要立足于陆上,加强海洋特别是深水区域油气勘探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油气地质勘探理论和勘探技术的创新。

孙晓南[8](2013)在《准南前陆型盆地流体动力特征及其在成藏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准南地区属前陆型盆地,在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强烈作用下,流体动力格局发生很大变化。超压普遍发育,是影响油气运移的重要动力之一。综合多种技术和手段,研究该地区在主要地质时期的流体动力分布与演化,结合成藏特征分析,有助于探索该地区的油气运移、成藏规律。。研究中,主要基于野外考察、岩心观察、测井、地震资料和相关分析测试资料,利用等效深度法恢复最大埋深期压力,评价欠压实作用对超压的贡献;采用改进的有效应力与声波速度的新模式,评价超压传递对超压的贡献;应用声发射技术测试了古构造应力;以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了沉积型流体动力的演化与分布,考虑超压沿断层的传递后,对比了强烈活动后流体动力分布的新格局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预测有利聚集区,总结了前陆冲断带、斜坡内的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表明,欠压实在准南前陆盆地是普遍存在的,独山子组沉积末斜坡带超压成因以欠压实为主,冲断带四棵树凹陷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欠压实对超压的贡献约45%,南缘中段紫泥泉子组欠压实贡献约35%。新近纪末为准南地区最大埋深期,此时过剩压力最为发育,侧向上紫泥泉子组冲断带霍尔果斯背斜与斜坡带莫索湾凸起过剩压力差约26MPa;垂向上南缘呼图壁背斜在侏罗系与古近系过剩压力差约16MPa,流体动力充足,是准南地区主要成藏期。喜马拉雅运动前,准南地区油气主要在沉积型流体动力作用下侧向运移,其分布与演化决定了油气运聚、成藏的渐进性;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构造活动,使得准南地区断裂沟通了深、浅部地层,油气在侏罗系源岩与上覆储层间压差的作用下,沿断裂向上运移,促使油气重新调整、聚集成藏或散失。最后在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内各预测了4个有利聚集区。

范昌育[9](2012)在《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流动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以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冲断带为主要实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断裂,对地层中流体流动的影响及油气成藏的意义重大。目前在断裂在活动期垂向输导流体的部位、断裂活动对流体动力场的影响、活动期开启断裂的垂向输导性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通过研究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流动机制,阐述其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提高前陆地区的油气勘探水平。本文选取典型挤压环境下前陆盆地冲断带——库车前陆克拉苏冲断带为主要解剖区,并结合川西北龙门山前陆冲断带野外露头观察,开展了断裂在活动期垂向输导流体的部位及其分布的预测,断裂活动后的流体动力场,断裂活动期的瞬时流场,断裂在活动期的垂向输导性评价及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等主要方面的研究,试图阐明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的流动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中,立足野外露头观察及所取样品的室内测试分析,识别出断裂流体,分析其流动规律,总结出挤压型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地质力学的有限元法,利用ANSYS10.0软件模拟恢复盐下断裂活动期的区域应力场,结合断裂垂向有利输导部位的受力机制的分析,预测断裂在活动期垂向有利输导部位的分布。利用已知流体压力节点约束下的沉积型超压数值模拟、构造挤压增压模型及断裂传递超压量计算,恢复出断裂活动后的流体动力场。利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进行断裂活动中瞬时流场的刻画,并提取关键参数——活动期开启断裂的渗透系数,进而计算综合考虑渗透性和流体动力,表征断裂输导性的参数——断裂流动系数。最后,应用以上研究成果,结合油气成藏年代、现今油气分布及储量差异等,分析活动期开启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取得了如下的认识。1)断裂破裂带是流体垂向运移的有利通道,往往处于应力扰动的部位。库车克拉苏冲断带平面应力扰动部位主要分布在断裂转换带、断裂走向交叉处、断裂末端,这些部位是断裂在活动期破裂带发育和流体垂向运移的有利部位。2)克拉苏冲断带断裂活动后的流体动力场具有多个低势或高势区;北部构造高部位低气势区向南迁移,北部气势总体高于南部;断裂传递超压后,气势在断裂顶部增大,在被传递压力的底部降低。3)在断裂活动期的瞬时流场中,断裂的顶部出现局部高气势的凸起区,是流体向围岩的释放区;而底部出现“U”字形低气势下凹区,为压力的释放和流体的吸入区;顺断裂纵向气势梯度减小4)克拉苏冲断带盐下断裂在活动期的断裂流动系数,受挤压构造强度影响,北部靠近山前断裂大于南部,克拉苏地区高于大北地区。其中大北地区各断裂流动系数,主要由断裂的渗透系数决定;克拉苏地区断裂流动系数,由本身对流体的渗透性和流体在断裂内运移时的流体动力共同决定。5)通过对比大北1气田和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受断裂影响的异同,发现克拉2气田天然气的分布,明显受断裂在活动期垂向有利输导部位的控制,以垂向运移成藏为特色;而大北1气田的形成主要以天然气的侧向运移成藏为主。断裂活动中的瞬时流场产生的“泵吸”作用,提高了断裂的输导和油气成藏效率。形成各气田各相关断裂加权后的流动系数,克拉2气田高大北1气田3个数量级,可能是是引起了两气区成藏效率及探明地质储量的巨大差异主要原因。穿越处于脆-塑性转化深度段以上的盐岩滑脱层的“通天断裂”,往往会破坏油气成藏,降低成藏有效性。

张斌[10](2012)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库车坳陷是一个再生前陆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也是多年来石油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天然气的研究,包括天然气资源评价、成因分类及其富集规律等,而对原油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原油为突破口,应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技术手段,通过对库车坳陷陆相油气系统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精细解剖以及不同构造单元油气充注成藏期次的厘定,恢复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后期的调整改造等复杂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探讨油气分布规律,为有效预测油气资源及其分布提供依据。库车坳陷油气系统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带特征。其中坳陷内部以天然气为主,仅有大宛齐和依奇克里克两个小油田;前缘隆起则以油藏为主,少数油藏为凝析油藏,轻组分含量高。油气的这种分布特征与烃源岩的生排烃史、区域构造活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三叠系烃源岩大量生油期间,秋里塔格构造带尚未形成,液态烃可沿着不整合面或连通砂体由北部坳陷向南北两侧隆起部位长距离运移,此时原油以横向运移为主;而后期天然气大量生成时,秋里塔格构造带已经隆升,成为阻止天然气向南运移的障碍,而坳陷内部则发育大量逆冲断层,成为沟通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垂向输导体,天然气主要在坳陷区聚集。坳陷内普遍存在油气分期充注,并受差异构造背景影响,油气分布具有一定特殊性。大北气田表现出明显的“深气浅油”特征,油气分期注入及相应的构造背景差异是导致大北地区油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克拉2气田中原油的异常高金刚烷含量,指示了晚期天然气的强烈充注。天然气成熟度非常高,充注时间晚,溶解了大量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挥发组分的原油,在晚期强烈充注,形成特大型天然气藏。前缘隆起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原油,在西段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两类油气纵向分布具差异有明显,东段断裂发育,两类油气存在一定程度混合。油气分布呈现明显规律,古近系和白垩系是主要的储集层,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和前缘隆起带三个构造单元中,大型气田均位于膏岩盖层之下,油气分布具有外环聚油、内环富气的特征。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差、成熟度高控制了该地区以天然气为主,极晚的油气充注期和良好的封盖作用保证了油气的有效保持,油、气主生成期与相应的输导的有机匹配是“外环聚油、内带富气”的关键因素,圈闭条件是发现油气藏的控制因素。

二、Abnormal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foreland basins, Wester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bnormal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foreland basins, Wester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川西前陆盆地超压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1.1 川西前陆盆地中生代古超压体系的形成
        1.1.1 欠压实作用形成原始超压体系
        1.1.2 生烃作用形成古超压体系
    1.2 川西前陆盆地新生代超压体系的改造与演化
        1.2.1 构造应力作用对古超压体系形成的贡献
        1.2.2 构造运动的差异性对超压体系演化的影响
2 超压体系发育特征与天然气富集关系
    2.1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超压发育特征
    2.2 川西前陆盆地须家河组超压与天然气富集关系
3 结论

(2)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前陆盆地超压特征与形成机制
    1.1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个性特征与形成机制
        1.1.1 川西前陆盆地
        1.1.1.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1.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1.2 库车前陆盆地
        1.1.2.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2.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1.3 准南前陆盆地
        1.1.3. 1 超压体系基本特征
        1.1.3. 2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1.2 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共性特征
2 前陆盆地超压体系与大气田形成
    2.1 超压体系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基本条件
        2.1.1 烃源岩条件
        2.1.2 储集层条件
        2.1.3 封盖条件
    2.2 超压体系与天然气大规模聚集规律
    2.3 超压体系发育区大气田有利领域初步预测
3 结论

(3)脆性-脆塑性岩石孔隙流体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及油气运聚意义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模型
    2.1 岩石挤压变形的地质过程
        2.1.1 体变增压阶段
        2.1.2 形变增压阶段
        2.1.3 破裂解耦阶段
    2.2 岩石挤压变形的物理过程
        2.2.1 应力-应变曲线
        2.2.2 岩石的破裂曲线
    2.3 岩石挤压变形的增压过程
    2.4 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模型
    2.5 模型讨论
第三章 库车坳陷超压特征及成因
    3.1 研究区位置
    3.2 构造特征
        3.2.1 构造演化特征
        3.2.2 构造挤压特征
    3.3 地层和沉积特征
    3.4 现今地层压力场特征
        3.4.1 平面压力场分布特征
        3.4.2 剖面应力场特征
    3.5 超压成因及演化
        3.5.1 欠压实增压
        3.5.2 构造挤压增压
        3.5.3 超压传递性增压
        3.5.4 生烃增压
        3.5.5 超压的演化
第四章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前的压力场特征
    4.1 构造挤压前泥岩压实规律重建
        4.1.1 地质条件
        4.1.2 正常段泥岩压实规律的时-深关系
        4.1.3 泥岩压实规律的影响因素及数学模型
        4.1.4 构造挤压前正常段泥岩压实规律
        4.1.5 欠压实段泥岩压实规律
    4.2 构造挤压前压力分布特征
第五章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后的压力场特征
    5.1 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岩石变形特征
        5.1.1 Mohr-Coulomb破裂准则
        5.1.2 Byerlee摩擦定律
        5.1.3 Goetze准则
        5.1.4 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脆塑性转化深度厘定
    5.2 大北地区构造挤压后的压力场特征
        5.2.1 大北地区构造应力场
        5.2.2 抬升剥蚀降压量
        5.2.3 构造挤压后的压力分布特征
    5.3 克深地区构造挤压后的压力场特征
        5.3.1 克深地区构造应力场
        5.3.2 抬升剥蚀降压量
        5.3.3 构造挤压后的压力分布特征
第六章 库车坳陷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及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6.1 构造挤压增量的分布特征
    6.2 现今油气分布特征
    6.3 构造挤压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6.3.1 构造挤压增压与油气运聚的时间关系
        6.3.2 构造挤压增压与油气运移动力的关系
        6.3.3 构造挤压增压与油气聚集部位的关系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深层的界定
        1.2.2 前陆盆地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1.2.3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形成机制、演化特征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3 地层岩性特征
    2.4 生、储、盖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盖组合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 压力的相关术语
        3.1.1 静水压力
        3.1.2 地层压力
        3.1.3 静岩压力
    3.2 准南下组合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3.2.1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平面分布
        3.2.2 渗透性地层内异常压力的纵向分布
    3.3 泥岩层内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
        3.3.1 平衡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
        3.3.2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第四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4.1 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高压的成因分析
    4.2 不均衡压实作用
    4.3 构造挤压作用
    4.4 超压传递作用
第五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超压的演化特征
    5.1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5.1.1 选取模拟参数
        5.1.2 模拟约束条件
        5.1.3 沉积型超压的演化历史
    5.2 构造挤压型超压的演化特征
        5.2.1 流体系统封闭系数的确定
        5.2.2 评价参数的取值
        5.2.3 构造挤压应力模拟
        5.2.4 构造挤压增压的演化特征
    5.3 超压传递作用形成超压的演化特征
    5.4 储层过剩压力演化特征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古压力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1.3.2 研究区压力场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现今压力场特征和超压成因分析
    3.1 现今压力系统
        3.1.1 现场测压数据
        3.1.2 泥浆密度
        3.1.3 测井数据
        3.1.4 封隔层分布及压力系统划分
    3.2 超压成因判别
    3.3 奥陶系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增压定量模拟
        3.3.1 原油裂解生气-天然气充注双因素增压模型建立
        3.3.2 原油裂解生气动力学实验结果
        3.3.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3.4 现今压力分布特征
第4章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4.1.1 顺北缓坡
        4.1.2 顺托低凸起及顺南缓坡北部
        4.1.3 顺南缓坡北部
    4.2 流体包裹体相关分析测试
        4.2.1 激光拉曼测试
        4.2.2 储层定量荧光技术(QGF/QGF-E)
        4.2.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4.3 利用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4.3.1 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法
        4.3.2 古压力恢复结果
第5章 差异应力法恢复古压力探索
    5.1 方法和原理
    5.2 主应力方向确定
        5.2.1 样品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2.4 结果分析
    5.3 构造挤压变形时期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5.3.1 岩石力学实验
        5.3.2 剩余流体压力估算
第6章 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压力演化
    6.1 典型单井压力演化恢复
    6.2 典型剖面剩余压力演化史
    6.3 研究区奥陶系成藏关键时期压力分布特征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热机制差异
        7.1.2 构造活动差异
        7.1.3 油气成藏差异
    7.2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模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体势
        1.2.2 流体压力
        1.2.3 流体动力模拟软件的发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库车坳陷基本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库车坳陷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
    2.4 库车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2.4.1 良好的烃源岩
        2.4.2 优质的储层
        2.4.3 有效的盖层
第三章 地层埋藏史
    3.1 数据来源及参数准备
        3.1.1 地层及地质年代
        3.1.2 剥蚀厚度及剥蚀时间
        3.1.3 岩性设置
        3.1.4 压实系数
    3.2 地层埋藏史恢复方法
    3.3 埋藏史恢复结果
        3.3.1 单井埋藏史
        3.3.2 剖面演化
        3.3.3 三维埋藏史演化
    3.4 埋藏史恢复结果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温度场模拟
    4.1 数据来源及参数的准备
        4.1.1 大地热流值
        4.1.2 岩石热导率
        4.1.3 地表和沉积界面温度
    4.2 温度场恢复方法
    4.3 模拟结果及检验
        4.3.1 模拟结果检验
        4.3.2 单井温度演化
        4.3.3 剖面温度演化
        4.3.4 重点层系地温演化史
        4.3.5 三维热演化史
    4.4 模拟结果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流体动力场模拟
    5.1 库车坳陷超压成因分析
    5.2 数据来源及参数准备
        5.2.1 断层性质设定
        5.2.2 岩石力学性质
        5.2.3 最大埋深时期过剩压力
        5.2.4 现今压力场展布
    5.3 模拟方法
    5.4 模拟结果及检验
        5.4.1 模拟结果检验
        5.4.2 单井过剩压力演化
        5.4.3 过剩压力的剖面演化
        5.4.4 重点层系过剩压力的平面演化
        5.4.5 三维过剩压力演化
    5.5 构造挤压作用影响
    5.6 不同超压机制的贡献大小
    5.7 模拟结果分析
    5.8 结论
第六章 流体动力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6.1 断裂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6.2 油气运聚系统划分原理
    6.3 白垩系地层气势演化
    6.4 库车坳陷白垩系和侏罗系过剩压力差异分析
        6.4.1 单井过剩压力差异分析
        6.4.2 压力差异的平面展布
    6.5 库车坳陷油气运聚系统划分及流线聚集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重大发现
3 中国深层油气勘探重大发现
    (1)分布广
    (2)时间跨度大
    (3)储层物性存在差异,孔隙类型多样
4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形成主控因素
    4.1 深部溶蚀作用
    4.2 低地温梯度和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过程利于孔隙保存
    4.3 超压的影响
    4.4 含盐的控制作用
    4.5 黏土膜对原生孔隙的保护作用
    4.6 成岩压实作用、早期烃类充注和碎屑颗粒成分
5 讨论与展望
    (1)立足深层、超深层储层能源的发展方向,海洋成为又一大重点勘探区域
    (2)深层海相烃源岩的生烃模式和液态石油保存环境的新认识
    (3)油气储层勘探技术创新
6 结论

(8)准南前陆型盆地流体动力特征及其在成藏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流体动力研究
        1.2.2 前陆盆地成藏研究
        1.2.3 准南前陆盆地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构造变形特征
        2.3.1 四棵树凹陷逆冲构造
        2.3.2 清水河—玛纳斯褶皱逆冲构造
        2.3.3 喀拉扎—呼图壁褶皱逆冲构造
    2.4 构造演化史
第三章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3.1.1 地层压力获取途径
        3.1.2 过剩压力纵向分布特征
        3.1.3 过剩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3.2 超压成因分析及贡献评价
        3.2.1 单井过剩压力特征
        3.2.2 欠压实作用
        3.2.3 超压传递作用
        3.2.4 构造挤压作用
        3.2.5 其他增压机制
第四章 沉积型古流体动力的演化
    4.1 古流体压力恢复模型
    4.2 模拟参数
        4.2.1 声波时差-孔隙度转换
        4.2.2 压实系数
        4.2.3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4.2.4 地层剥蚀量
        4.2.5 模拟井网
    4.3 沉积型流体势分布与演化
        4.3.1 误差分析
        4.3.2 流体势计算
        4.3.3 埋藏史恢复
        4.3.4 早白垩世末流体势展布
        4.3.5 新近纪末流体势展布
        4.3.6 现今流体势展布
第五章 构造挤压对流体动力的影响
    5.1 野外观测构造挤压现象
    5.2 声发射测试构造应力
    5.3 构造挤压后冲断带内的流体势变化
        5.3.1 构造挤压和超压传递引起的流体动力增量
        5.3.2 构造活动后流体势在剖面上的变化
        5.3.3 构造活动后平面流体势变化
第六章 流体动力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6.1 己知油气分布
    6.2 有利成藏条件
    6.3 准南输导体系空间配置和主要类型
        6.3.1 输导体空间配置
        6.3.2 输导体系类型
    6.4 成藏动力
        6.4.1 油气侧向运移的动力
        6.4.2 油气垂向运移的动力
    6.5 有利聚集区预测
    6.6 成藏模式
        6.6.1 准南斜坡带低流体动力、侧向运移为主的成藏模式
        6.6.2 四棵树凹陷高流体动力、强侧向运移动力的成藏模式
        6.6.3 南缘冲断带强烈挤压,垂向、侧向并列运移、成藏的模式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流动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以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冲断带为主要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断层对流体垂向输导的证据
        1.2.3 断裂带对流体起垂向输导作用的部位
        1.2.4 断裂带内流岩反应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1.2.5 断裂在流体超压产生中的作用
        1.2.6 断裂作用及其内部流体的流动机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的创新点
        1.5.1 方法方面
        1.5.2 认识方面
第二章 库车地区地质背景与断裂发育特征
    2.1 构造背景
        2.1.1 构造格局特征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层序发育特征
    2.3 克拉苏冲断带分层结果的调整
    2.4 断裂发育特征
第三章 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优势路径及其分布预测
    3.1 断裂带的结构与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潜在路径
        3.1.1 断层核
        3.1.2 断层破裂带
        3.1.3 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潜在路径
    3.2 断裂流体的活动信息及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优势路径
        3.2.1 断裂流体的活动信息
        3.2.2 断裂垂向输导流体的优势路径
    3.3 断裂垂向输导流体优势路径分布的预测
        3.3.1 断裂活动期区域应力场的恢复
        3.3.2 断裂垂向有利输导部位的分布
第四章 断裂活动后的流体动力场
    4.1 断裂活动后异常超压的主要类型
    4.2 精细刻画后的沉积型流体动力
        4.2.1 古流体压力恢复模型
        4.2.2 模型参数
        4.2.3 约束条件
        4.2.4 模拟井网
        4.2.5 模拟结果
    4.3 考虑挤压增压后的流体动力
        4.3.1 挤压型超压模型
        4.3.2 水平挤压应力对流体压力的增量
        4.3.3 考虑挤压后的流体动力场
    4.4 考虑断裂传递超压后的流体动力
        4.4.1 断裂传递型超压的识别和计算
        4.4.2 断裂活动后的流体动力
第五章 断裂活动期的瞬时流场及断裂的输导性
    5.1 断裂流体流动规律的探讨
    5.2 断裂流体瞬时流动的刻画
    5.3 地质模型
        5.3.1 边界条件
        5.3.2 物性参数
    5.4 数值模拟
        5.4.1 地质模型的网格化及参数分区
        5.4.2 数值模拟过程
        5.4.3 模拟结果
    5.5 活动期开启断裂的输导性
        5.5.1 活动期开启断裂的渗透率
        5.5.2 活动期开启断裂的输导性
第六章 活动期垂向开启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6.1 断裂活动、油气充注期次及成藏年代
        6.1.1 流体包裹体分析的成藏年代
        6.1.2 自生伊利石K-Ar测年
    6.2 断裂垂向输导有利部位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6.3 流体动力场背景下的活动期垂向开启断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6.3.1 断裂传递压力后的流体动力场控制下的天然气侧向运移成藏
        6.3.2 高势差驱动下的天然气沿活动期高输导性断裂垂向运移成藏
    6.4 断裂活动中的瞬时流场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6.5 断裂活动期的输导性、破坏性与油气成藏有效性的关系
        6.5.1 断裂活动期的输导性与油气成藏有效性的关系
        6.5.2 断裂活动期的破坏性与油气成藏有效性的关系
    6.6 构造应力在断裂活动、流体动力与油气成藏关系中的作用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依托项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库车坳陷石油地质特征
    2.1 构造与地层
    2.2 烃源岩
    2.3 沉积储层
    2.4 两套膏岩盖层
第3章 差异构造背景下的油气聚集与调整——以大北气田为例
    3.1 样品与实验
    3.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 原油地球化学性质
    3.4 大北气田油气充注过程
第4章 高成熟原油和天然气晚期聚集与克拉 2 气田的形成
    4.1 基本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4.2 克拉 2 气田油气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4.3 金刚烷的成因
    4.4 克拉 2 气藏高强度充注过程
第5章 两类油气在前缘隆起的分布与混合
    5.1 两类典型原油及其分布
    5.2 却勒-羊塔克油藏:典型煤系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5.3 英买 32 油藏:典型湖相油藏运移与聚集
    5.4 英买 7 油藏:两类油气的分布与调整
    5.5 牙哈油气藏:两类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第6章 库车坳陷油气生成与聚集
    6.1 烃源岩的生烃史
    6.2 油气成藏期次地球化学证据
    6.3 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
第7章 库车坳油气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
    7.1 油气分布规律
    7.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7.3 油气勘探方向
第8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学术论文

四、Abnormal over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foreland basins, Wester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超压体系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J]. 李伟,王雪柯,赵容容,唐大海,尹宏,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2022(01)
  • [2]中国中西部典型前陆盆地超压体系形成机制与大气田关系[J]. 李伟,陈竹新,黄平辉,于志超,闵磊,鲁雪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03)
  • [3]脆性-脆塑性岩石孔隙流体构造挤压增压定量评价及油气运聚意义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为例[D]. 王刚. 西北大学, 2020(02)
  • [4]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异常高压形成机制及其演化特征[D]. 刘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5]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起奥陶系地层压力演化研究[D]. 贾京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6]库车坳陷流体动力场模拟及分析[D]. 张晓强. 西北大学, 2017(04)
  • [7]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J]. 冯佳睿,高志勇,崔京钢,周川闽.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7)
  • [8]准南前陆型盆地流体动力特征及其在成藏中的作用[D]. 孙晓南. 西北大学, 2013(S1)
  • [9]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流动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以库车前陆盆地克拉苏冲断带为主要实例[D]. 范昌育. 西北大学, 2012(11)
  • [10]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D]. 张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标签:;  ;  ;  ;  ;  

中国西部前陆盆地异常超压分布与天然气聚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