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

一、中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明,赵景峰[1](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出口效率升级的产业战略选择:产业融合视角》文中认为采用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并测算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产业融合趋向的作用最大,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着;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提升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创新效应、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等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加快产业融合进程,提高区域产业融合水平,促进出口导向型产业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级化发展,是提升出口贸易效率、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

陈力[2](2019)在《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我国IT产业保持稳定的市场需求态势。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了云计算、大数据等大量新应用的产生。为了能够在中国巨大的商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以惠普、戴尔、联想等IT巨头为代表的整个行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战略转变。数个千亿蓝海市场将迎来激烈的竞争。在过去的十年中,移动互联及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激发了许多全新的应用场景,传统的计算存储功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过去的十年,戴尔公司也从未停止转型的脚步。从私有化到与易安信的670亿美金并购案,再到重新上市,戴尔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一个十年。然而,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何尽快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进行弥补提升?如何将中国庞大的商用市场进行高效开发?如何将成交客户保持较高品牌忠诚度?这都是戴尔目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市场营销学理论,与笔者在戴尔公司营销团队中积累的多年经验,对中国商用市场的特征以及目前戴尔所采用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通过STP理论找出目标市场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当下戴尔所采用的4C策略,进而提出满足现代B2B市场营销特点的提升计划。希望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从产品开发、提升销售管理团队再到具体营销计划的实施环节的全方面改进,以期对戴尔在中国商用市场的营销策略提出建设性的作用。

陈强[3](2019)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已经进入到信息化发展时代。在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对各领域有着深刻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对我国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将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文献综述中,梳理了以往的相关研究。然后介绍了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随后,文章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在现状分析中发现,近些年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迅速提升。其中,现代信息技术的产业规模、用户规模和产业信息化规模三个方面均有着较大的提升。之后,文章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结构影响的内在机制。在这一部分,文章基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的理论,分别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效应、不同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技能偏向效应以及劳动力需求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结构影响的内在机制。接下来,文章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综合指标进行了测算。从测算结果可以发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近些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我国各区域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随后,文章通过相关数据以及实证方法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效应和劳动力结构的技能偏向效应。在这一部分当中,文章首先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结构的整体现状。研究发现,虽然低技能劳动力仍然是我国劳动力规模的第一大群体,但在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增速方面,高技能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中、低技能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之后,文章通过选用计量模型,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效应和劳动力需求结构的技能偏向效应。从实证结果可以发现:(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总需求具有显着的正向关系。(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高、中技能劳动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关系。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显着相关性要高于中技能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低技能劳动力具有显着的负向关系。在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效应和劳动力结构的技能偏向效应后,本文将进一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这一部分,本文首先根据相关数据,对我国区域方面的劳动力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的低、中、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均要高于其他地区。随后,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实证结果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高、中、低技能劳动力均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本文基于前几章的研究发现,从供给侧方面对我国劳动力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造成失衡的主要原因有我国低技能劳动力数量较为庞大、我国人均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本文总结了文章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发现。

宋晟欣(Samas Song)[4](2016)在《“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试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背景下研究“互联网+”行动驱动国家竞争力提升问题。当前,中国与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面临“新常态”发展困境,都出现了经济增长势头整体放缓现象,这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国家政府提出的“互联网+”行动就是为了应对与扭转这种发展态势,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是国家新兴的发展战略,对于如何引导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与困惑,鉴于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作为国家新兴的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如何能够推动国家竞争力发展,支撑推动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内容?本文包含了四个研究。首先,解读“互联网+”概念内涵,并探讨“互联网+”行动的战略意义以及互联网和国家发展存在的逻辑关系。其次,采用了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美国信息发展历程为例,论证为何信息能够成为驱动企业、产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及背后关键的影响力量。再次,基于抽象出来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框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互联网如何影响企业、产业与国家经济发展,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企业、产业如何与互联网进行融合。通过上述研究的开展,本文得出了如下的主要观点和结论:第一,“互联网+”概念,既不是不是简单的“工具论”,更不是“生态论”,而是一个包含着创造性发展的变革思想。““互联网+”是在社会各领域推动“应用—融合—创新”发展新范式的变革思想,即加深全社会各领域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形势,以全面提升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国家竞争力为最终目的。其本质是在国家长期以来信息化战略的历史基础与国家对互联网关注、引导下形成的指导性、前瞻性、全局性和时代性的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对于企业、产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以钱德勒提出的三个时代的划分视角(商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分别对美国信息发展进行回顾,并以美国历史发展年鉴、技术史、美国经济史以及其他一些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与论证,充分论证美国的信息技术构成的邮政、铁路、电报电话、无线电与电视、计算机等技术系统一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扎根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模型”分析美国信息发展历程,抽象出了影响信息驱动美国发展处的四个关键因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业竞争;生产要素;政府。第三,本文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演进过程,并进行阶段性划分,认为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1986-1997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积聚阶段;1998-2000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诞生阶段;2001-2008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成长阶段;2009-2013年,互联网商业发展的繁荣阶段;2014起-: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强国阶段。最后,在对根据提取出的四个关键因素进行逻辑关系分析基础上,结合“互联网+”行动合作内容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构建企业、产业与国家三个层面的研究模型。有助于理解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行动计划,也为后续打下研究基础。第四,采用大样本统计研究方法,通过对2010-2015年上市企业11892样本数据,证实了企业的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影响企业绩效,发现互联网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化企业与信息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但并非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企业绩效影响就越大,更多需要关注产业特性以及基于互联网形成的形态和业态的转变;同时,企业信息化能够有效影响地区的人均GDP增长,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会促进这种影响。与此同时,经过分类比较分析,认为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以及互联网发展的交互影响也不一样,整体分析存在正向影响、负向影响和无影响三种情况。此外,通过对比案例研究,剖析企业在与互联网融合过程当中的演化过程、关键因素与影响机制,如特征、过程与内容,并构建出相应的转变模型。互联网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从改变企业的战略、目标或者组织结构开始,逐渐延伸至产业,最后影响整个国家层面。

周平红[5](2012)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有效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规划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全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基础数据和评估方法,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巨大差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体系仍不够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评价研究缺乏广泛的测评实践。本文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在基地基础数据库的支撑下,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系统论、信息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差异分析、趋势预测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评、分析和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经过实证数据验证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模型。在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框架、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六要素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指标体系进行维度验证、指标筛选和权重计算,确定了适用于实证量化的指标体系。(2)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分析。基于简单线性加权的综合得分分析法测算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及单个维度水平的得分指数,并进行了排序和聚类分析。从省份、区域、学校类型层面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现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保障体系和教学科研应用水平,其次为资源建设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同区域间高校信息化水平中以东部地区整体水平最高,西部最低。不同类型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以985/211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专科院校最低。在各维度的建设水平中,985/211高校的教学科研应用水平最高。(3)定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的区域差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存在差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基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关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四个时间序列指标数据,采用极差、极差率、变异系数定量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上的差异,并分析差异的形成机理,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4)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组合预测模型。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统计数据的特点,采用趋势外推预测法、灰色预测GM(1,1)模型、组合预测模型进一步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的四个指标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相对弥补了单一预测方法各自的不足,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采用SWOT1钱略分析矩阵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

杨章贤[6](2011)在《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和区域化既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背景环境。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推动了城市的不断演进。区域作为城市发展的母体,深受信息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区域中的城市越来越离不开区域的发展,区域城市与城市区域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样,信息化也为解决当前面临城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用区域思维来谋划城市发展,用信息手段来实践城市建设。基于上述原因,论文在深入研究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城市现存问题和及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对城市规划的响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共分为八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诸论,第二、三、四章为基础理论探讨,第五、六、七章为具体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最后一个章节为论文的结论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及区域面临的发展困惑,并探讨如何走出困惑的途径,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同时,本章节从整体上构思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主要从时代发展、区域演变、城市规划等方面介绍、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后面理论体系建构打下基础,增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从基础理论角度研究了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城市与区域互相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城市规划必须要具有区域思维,只有基于区域的城市规划才能切实地引导城市区域的持续发展。第四章主要从理论角度研究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创新的升级、传统理念的提升等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区域演化,流的空间、网络区域、区域空间、学习型区域等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章主要从网络区域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适应网络区域发展,需要进行全国层面的空间综合性研究,以构建和谐的网络框架;加强次区域层面的协调性研究,促进各类设施、功能、空间等网络的有序形成,逐步消除数字鸿沟;实施城乡间一体化规划研究,提升网络区域节点的辐射功能。第六章主要从网络空间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通过城市规划手段的信息化、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系统与UPMIS的建设,可构建高效的城市规划支持信息系统,辅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从而真正实现城市规划的高效化、人本化和科学化。UPMIS是城市规划信息化的高级阶段,集成了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多样化功能,是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信息化急需建设和完善的信息系统。第七章主要从学习型区域角度研究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响应。智慧城市是一个多元智慧化的概念,涉及到城市产业、生活服务等城市物质环境全面的信息化,当然也离不开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新加坡“智慧国2015”的成功计划和实施告诉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资讯通信业支撑,更需政府、民众、企业长期的坚持和合作。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对文章做了基本结论性的阐述,对论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进行总结。

丁婧[7](2011)在《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标准的科学制定及合理使用是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开展标准理论研究则是标准制定及实施科学性的前提保证。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考察,发现该领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扮演着引领、指导和规范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标准理论研究的缺失,导致该类标准文件在规范相应建设实践的同时,自身的建设却并无规则可言,表现出朴素、随意乃至某种程度的混乱。这种现象导致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以来重建设轻应用,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功能标准这一概念,希望通过论证功能标准在规范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价值,引起业界对功能标准思路的关注,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重点从建设走向应用。本文使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与信息化、评价、标准相关的理论,包括系统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信息化评价理论、标准化理论、信息系统理论,完成关于功能标准的学理分析。本文从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开始讨论,在对其重要性及价值的论证过程中加深对功能标准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功能标准概念、特征等的深入理解。首先,通过对系统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中标准分类及职责标准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领域特点,提出功能标准是职责标准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的准确描述。然后,根据标准化理论和信息化评价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指出在标准系统中条件标准、功能标准、绩效标准构成自下而上的层级关系,功能标准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再通过信息系统理论分析教育信息化工作对标准的动态需求,使得功能标准在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价值进一步得到确认。最后,在对功能标准的理解逐步深入后,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对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等进行论证。在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针对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案,以更加清晰地说明本文思想的生成、发展及落实的过程。通过本文研究,功能标准的概念、特征、定位、作用、形式得到初步确定,功能标准的价值得到确认。

沙利杰[8](2009)在《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促进经济的增长。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已经是信息经济学领域的重点之一,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是关注的热点。尽管这两方面,前人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需随信息化及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地改进,已经是学术界的共同认识。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实时的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仍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所研究地区的特点。而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因为不够深入,更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且这两方面的研究都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和方向开展研究的。论文在系统地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比较已有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运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多方面调查分析,针对山东省的特殊情况建立新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由于该评价体系的20项指标数据获取的非特殊性,使得该体系具有普遍适应性。然后总结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成果,修正其不足之处,根据前面建立的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山东省及其17地市从1990年至2006年的信息化水平指数,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信息化水平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对检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信息化水平指数与GDP增长率、信息化水平指数与GDP增长波动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这种关系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信息化有界论,进而根据实验结果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化水平的界限。论文的特色之处在于实现了知识形成过程的循环:从已有理论提升出新的理论→将新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升理论。本文开创性地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根据检验结果所得结论有力地证实了前人的信息化有界性的理论,并提出具体的数值范围,而且该结论可以应用于实践中,指导经济规划,使资源配置更合理。

王涛峰[9](2007)在《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构建及其在陕西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了“数字鸿沟”现象,而且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不平衡发展造成的区域“数字鸿沟”正在逐渐扩大,而且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构建的理论前提为基础,从“数字鸿沟”的定义出发,对“数字鸿沟”的本质和效应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区域“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测度指标初选的依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数字鸿沟”的形成过程,以其四个因素界定了测度指标的范围。从测度指标和测度方法两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数字鸿沟”的测度模型,通过对测度指标的初选和确定,选取了区域“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一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信息资源、科教投入和人才结构,然后对指数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后,确立了区域“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构建模型的指标进行修正后,对陕西省2004年的“数字鸿沟”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测度结果来看,西安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接下来是宝鸡,接着分别是延安、铜川和咸阳属于中等水平,渭南、汉中、榆林则处于中下等水平,排在最后两位的是安康和商洛。最后提出了缩小陕西省“数字鸿沟”的对策建议。

刘强[10](2006)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文中研究表明在世纪之交,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面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对我国的劳动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信息化过程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资本密集程度,可能会引起生产过程中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造成失业;另一方面,信息化带来了分工发展和产品种类增加,这会增加社会产品需求,进而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促进就业。因此,深入分析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因势利导将信息化引入全面推进我国就业增长的轨道,将对我国在新的世纪提高就业水平、化解就业矛盾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指导,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多种理论方法,并且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结合每一部分的实际内容运用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及其对我国就业的现实影响,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就业战略的目标模式。从论文分析的整体框架来看,这篇论文主要从劳动力的供给、需求和劳动力市场运行三个方面来分析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概述如下:在引言中,本文系统回顾了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对就业影响的基本理论观点,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的分析框架和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在第一章中,论文从分析信息化理论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入手,将信息化与我国赶超战略相联系,为全文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宏观视角,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实现赶超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信息化也会使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复杂,使我国在新世纪面临更严峻的就业挑战,我国只有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才能克服发展中的就业难题,把握历史赐予的发展机遇。在第二章中,论文分别从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机理,指出信息产业通过价格补偿效应、引致需求效应和收入效应可以使产业总量迅速扩张,从而带来对劳动力的大规模引致需求。同时,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内部结构的演进促进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保证就业增长的持续性。不仅如此,通过积极参与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拉动外需来带动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从产业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虽然由于产业信息化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本密集度,会带来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但是产业信息化通过促进分工发展,不仅延长了生产的迂回过程,也创造了新的需求,进而也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客观分析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这部分内容还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对劳动力需求的现实影响,指出了我国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成绩与问题。

二、中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格局下出口效率升级的产业战略选择:产业融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一)基本模型设定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
        1.使用出口贸易效率的替代指标
        2.使用产业融合的其他测算方法
        3.剔除异常样本
        4.内生性处理
    (三)机制检验
        1.指标度量和模型设定
        (1)中介变量度量
        (2)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2.产业融合对出口贸易效率的作用机制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启示

(2)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市场营销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理论简析
第三章 戴尔(中国)营销现状简析
    第一节 戴尔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销售情况
    第三节 B2B市场营销现状
第四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第二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第三节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SWOT分析
第五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定位
    第一节 市场细分
    第二节 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市场定位
第六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4C策略
    第一节 客户需求
    第二节 客户成本
    第三节 客户便利
    第四节 客户沟通
第七章 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建议
    第一节 产品策略
    第二节 渠道策略
    第三节 销售队伍管理
    第四节 客户关系管理
第八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评述
        1.2.1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就业需求研究
        1.2.2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研究
        1.2.3 信息技术应用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结构和内容
        1.3.1 研究结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2.1 数据说明
    2.2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
        2.2.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界定
        2.2.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概念界定
    2.3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
        2.3.1 微型化与集成化特征
        2.3.2 数字化与网络化特征
        2.3.3 自动化与智能化特征
        2.3.4 产业的融合性特征
    2.4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2.4.1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产业规模
        2.4.2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用户规模
        2.4.3 我国各产业的信息化规模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内在机制
    3.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的总体效应
    3.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偏向效应
        3.2.1 生产结构
        3.2.3 消费结构
    3.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劳动力需求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指标测算
    4.1 指标构建及数据说明
    4.2 指标测算方法
        4.2.1 主成分分析原理介绍
        4.2.2 主成分分析模型介绍
        4.2.3 主成分的计算步骤
    4.3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指标测算结果及分析
        4.3.1 主成分的分析结果
        4.3.2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测算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向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说明
    5.2 我国劳动力结构现状
        5.2.1 我国劳动力总体现状
        5.2.2 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现状
    5.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实证分析
        5.3.1 实证方法及模型介绍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数据说明
    6.2 我国区域劳动力需求结构现状
        6.2.1 我国区域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结构现状
        6.2.2 区域中技能劳动力需求结构现状
        6.2.3 区域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结构现状
    6.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方法及模型介绍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我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7.1 数据说明
    7.2 劳动力供给侧结构分析
        7.2.1 我国劳动力供给存量问题分析
        7.2.2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量问题分析
        7.2.3 我国劳动力供给侧主要问题
    7.3 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
    7.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学术价值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结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研究不足 2 理论回溯
2.1 “互联网+”行动的战略内涵分析
    2.1.1 “互联网+”概念与内涵
    2.1.2 “互联网+”行动的战略意义
2.2 互联网与企业的研究回溯
    2.2.1 互联网与企业活动研究
    2.2.2 互联网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2.2.3 互联网与企业研究述评
2.3 互联网与产业的研究回溯
    2.3.1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研究
    2.3.2 互联网与新兴产业研究
    2.3.3 互联网与产业研究述评
2.4 互联网与国家研究综述
    2.4.1 互联网与经济影响的国外研究
    2.4.2 互联网与经济影响的国内研究
    2.4.3 互联网与经济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下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
3.1 国家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3.1.1 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3.1.2 国家竞争优势内涵
    3.1.3 钻石模型的相关研究
3.2 美国信息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析
    3.2.1 商业时代(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
    3.2.2 工业时代(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10年)
    3.2.3 信息时代(20世纪中期至今)
    3.2.4 美国信息发展历程的基本分析
3.3 美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诞生与发展
    3.3.1 美国信息化历程的编码分析
    3.3.2 美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内生力量分析
    3.3.3 美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外生力量分析
    3.3.4 美国信息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分析
    3.3.5 “互联网+”背景下力量的关系影响
3.4 小结
    3.4.1. 主要结论
    3.4.2. 建议 4 “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研究框架构建
4.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4.2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阶段性的划分
    4.2.1 中国互联网发展阶段性的划分回顾
    4.2.2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分析
4.3 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发展阶段(1986-2015)
4.4 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国家竞争力的研究框架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互联网发展程度的测量
    5.1.2 互联网在企业层面的应用研究
    5.1.3 互联网在行业层面的应用研究
    5.1.4 互联网在地区层面影响研究
5.2 研究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企业层面的变量
    5.2.3 产业层面的变量
    5.2.4 地区层面的变量
    5.2.5 研究模型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相关性分析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3.3 行业的异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互联网+”行动的融合过程与机制研究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6.2 研究方案设计与数据来源
    6.2.1 研究方法
    6.2.2 案例选取
    6.2.3 数据来源
6.3 案例描述
    6.3.1 淘宝网
    6.3.2 京东
    6.3.3 发展路径比较
6.4 案例研究发现
    6.4.1 中国电子商务的竞争力诞生与发展
    6.4.2 中国企业的互联网融合形成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面临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
2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设计
    2.1 引言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教育信息生态观
    2.3 教育信息化评价实施的概念框架
        2.3.1 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测
        2.3.2 教育信息化评价实施的概念框架
        2.3.3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
    2.4 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典型相关研究及其指标体系
        2.4.1 国外典型相关研究
        2.4.2 国内典型相关研究
        2.4.3 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比较
    2.5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2.5.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5.2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的框架与内容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构建
    3.1 引言
    3.2 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3.2.1 主观赋权评价法
        3.2.2 客观赋权评价法
    3.3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3.3.1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和优点
        3.3.2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流程
        3.3.3 结构方程模型用于构建评估模型的可行性
    3.4 基于SEM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构建
        3.4.1 资料来源与数据描述
        3.4.2 缺失值处理
        3.4.3 基于SEM的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设定
    3.5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模型的估计
        3.5.1 估计方法和非止定问题
        3.5.2 评估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5.3 评估模型的二阶因子分析
    3.6 指标权重测算
    3.7 本章小结
4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设计
        4.2.1 整体水平测算
        4.2.2 单个维度水平测算
    4.3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分析
        4.3.1 我国十个省市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
        4.3.2 不同区域(东中西部)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
        4.3.3 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纵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引言
    5.2 差异分析测评指标概述
        5.2.1 绝对差异测评指标
        5.2.2 相对差异测评指标
    5.3 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5.3.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5.3.2 不同区域高等院校的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差异分析
    5.4 高等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建设水平差异的形成机理
        5.4.1 信息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附性
        5.4.2 国家信息化方针政策的倾斜度和政府财政投入的不均衡
        5.4.3 高校信息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和结构不均衡
        5.4.4 信息技术扩散的区域差异和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
    5.5 政策启示
    5.6 本章小结
6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6.1 引言
    6.2 高等教育信息化预测模型简介
        6.2.1 趋势外推预测模型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6.2.3 组合预测模型
    6.3 基于趋势外推法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
        6.3.1 生机比发展趋势预测
        6.3.2 百名学生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发展趋势预测
        6.3.3 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发展趋势预测
        6.3.4 校均网上教学课程数发展趋势预测
    6.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预测
        6.4.1 生机比发展趋势的GM(1,1)模型
        6.4.2 百名学生语音实验室座位数的GM(1,1)模型
        6.4.3 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GM(1,1)模型
        6.4.4 校均网络教学课程数的GM(1,1)模型
    6.5 组合预测模型
        6.5.1 生机比的组合预测模型
        6.5.2 百名学生语音实验室座位数的组合预测模型
        6.5.3 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的组合预测模型
        6.5.4 校均网络教学课程数的组合预测模型
    6.6 各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6.7 本章小结
7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战略分析
    7.1 引言
    7.2 SWOT战略分析法简介
    7.3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SWOT战略分析
    7.4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信息时代
        二、信息化
        三、城市与城市化
        四、区域与区域化
        五、城市规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一、研究思维罗辑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一节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基本理论
        二、创新网络与空间结构
        三、空间相互作用
        四、区域空间演变
        五、信息技术的区域应用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一、基本理论深化认识
        二、区域城市的形态结构
        三、信息时代区域的发展
        四、信息时代城市规划
第三章 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区域条件下的城市进化
        一、空间形态
        二、城市职能
        三、交互作用系统
    第二节 区域与城市规划
        一、城市发展的区域性
        二、城市研究的区域观
        三、城市规划中的区域思维
    第三节 信息时代城市规划的区域取向
        一、城市规划现存的区域性问题
        二、信息时代城市规划的区域要求
        三、基于区域规划的城市规划
        四、城市规划的区域化
第四章 信息时代区域发展及其作用机制
    第一节 信息时代影响因素分析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
        二、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
        三、创新与创新2.0
        四、基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区域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
        二、区域空间结构
        三、区域城市发展
        四、区域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信息化区域的基本表征
        一、流的空间:诸要素流的组合
        二、网络区域:枢纽—网络结构
        三、网络空间:互联网的信息空间
        四、学习型区域:持续的创新
    第四节 信息化区域的作用机制
        一、区域运行机制
        二、城市与区域的交互作用
第五章 网络区域与城市规划的区域内容
    第一节 网络区域的发展
        一、区域信息化阶段
        二、互联网发展与普及
        三、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第二节 基于互联网的区域分析
        一、空间网络结构
        二、经济网络与网络经济
        三、基础设施布局网络
    第三节 城市区域规划体系
        一、区域规划体系创新
        二、全国性空间综合规划
        三、次区域协调规划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四节 东北区域规划与长东北发展
        一、区域发展规划背景
        二、区域城市发展响应
        三、长春市东北区域发展规划
第六章 网络空间与城市规划的信息化
    第一节 规划手段的信息化
        一、办公自动化
        二、在线协调规划
        三、GIS的应用
    第二节 规划支持系统数据基础
        一、基础数据
        二、数据整理
        三、数据维护更新
    第三节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系统
        一、公众参与系统的发展
        二、我国公共参与系统现状
        三、基于网络的区域PPGIS架构
    第四节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一、UPMIS的发展
        二、UPMIS的功能集成
        三、UPMIS体系架构
    第五节 长春城市规划的信息化建设
        一、系统数据库建设
        二、UPGIS总体构建
        三、建设经验总结
第七章 学习型区域与智慧城市规划
    第一节 智慧城市发展愿景
        一、城市问题的智慧求解
        二、关于智慧城市
        三、智慧城市建设框架
    第二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一、数字城市建设
        二、物联网建设
    第三节 信息化与产业的融合
        一、信息化与现代农业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三、服务业信息化与信息服务业
    第四节 城市服务设施智慧化
        一、城市服务设施
        二、服务设施智慧化
    第五节 新加坡"智慧国"建设
        一、资讯通信业发展
        二、智慧国2015
        三、资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四、智慧交通
        五、对我国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表格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1.1.2 研究迫切性的实践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教育信息化
        1.3.2 评价
        1.3.3 标准
        1.3.4 系统
    1.4 研究设想、方法与论文结构
        1.4.1 研究设想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结构
第2章 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
        2.1.1 教育信息化整体标准研究
        2.1.2 教育信息化要素标准研究
        2.1.3 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小结
    2.2 国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
        2.2.1 教育信息化整体标准研究
        2.2.2 教育信息化要素标准研究
        2.2.3 国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小结
第3章 功能标准的理论基础
    3.1 系统评价理论
        3.1.1 系统评价的分类
        3.1.2 系统的结构分解
        3.1.3 标准的分类
        3.1.4 系统评价的过程
    3.2 教育评价理论
        3.2.1 教育评价的发展
        3.2.2 教育评价的分类
        3.2.3 教育评价的功能
        3.2.4 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信息化评价理论
        3.3.1 信息化评价理论
        3.3.2 国内信息化评价研究
    3.4 标准化理论
        3.4.1 标准的分类
        3.4.2 标准系统
        3.4.3 综合标准化
    3.5 信息系统理论
        3.5.1 诺兰模型
        3.5.2 技术框架理论
        3.5.3 莫尔斯定律
第4章 功能标准思想的产生
    4.1 教育信息化标准的类别
        4.1.1 多种标准共存的必然性
        4.1.2 常见标准分类方式
        4.1.3 教育信息化标准分类方式
        4.1.4 条件标准、职责标准、绩效标准
    4.2 功能标准的界定
        4.2.1 功能标准:职责标准的准确描述
        4.2.2 功能标准缺失的原因
第5章 标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标准的地位
    5.1 标准系统结构的重要性
    5.2 标准系统结构的类型
        5.2.1 层级结构
        5.2.2 切分结构
        5.2.3 时间序列结构
    5.3 教育信息化标准系统结构
    5.4 功能标准在标准系统中的地位
        5.4.1 多层级趋向的系统观思考
        5.4.2 功能标准在层级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第6章 功能标准的价值确认
    6.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1.1 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1.2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6.2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对标准的需求分析
        6.2.1 发展阶段划分及对标准的需求
        6.2.3 国内已有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动态研究
    6.3 集成期对教育信息化标准的需求
        6.3.1 教育信息化集成期的核心标准——功能标准
        6.3.2 信息系统集成期的核心标准——职责标准
第7章 功能标准论
    7.1 功能标准的内涵
        7.1.1 功能标准的评价对象
        7.1.2 功能标准的评价内容
        7.1.3 评价内容体现了对价值判断的重视
    7.2 功能标准的特征
        7.2.1 与教育职能的对应性
        7.2.2 与数据积累的对应性
    7.3 功能标准的定位
        7.3.1 偏重形成性评价,兼具总结性评价
        7.3.2 偏重导向性功能,兼具鉴定性功能
        7.3.3 偏重发展性思路,兼具奖惩性思路
        7.3.4 偏重自我评价,兼具外部评价
    7.4 功能标准的作用
        7.4.1 从建设向应用转变的促进
        7.4.2 数据深层挖掘利用的促进
    7.5 功能标准的形式
第8章 功能标准研制的实案举例
    8.1 实案研究准备工作
        8.1.1 圈定研究范围
        8.1.2 组建研究小组
        8.1.3 定位指标体系
        8.1.4 选择研究方法
        8.1.5 确定调研对象
    8.2 研究推进过程
        8.2.1 发散阶段
        8.2.2 收敛阶段
    8.3 结果与讨论
        8.3.1 功能标准形式的确定
        8.3.2 指标体系实案初稿的完成
        8.3.3 指标展开逻辑的思考
        8.3.4 数据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
        8.3.5 指标体系覆盖范围的思考
        8.3.6 对教育职能流程的关注与否
    8.4 结论与建议
        8.4.1 功能标准存在价值得到验证
        8.4.2 功能标准的特征得以确定
        8.4.3 标准制定工作开展的建议
第9章 结论
    9.1 成果
        9.1.1 创造性工作
        9.1.2 意义
    9.2 问题与展望
        9.2.1 理论研究
        9.2.2 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路线
        1.2.4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化的概念及层次
        2.1.1 信息化的概念
        2.1.2 信息化的层次
        2.1.3 信息化的要素
    2.2 信息化的目的与测评
        2.2.1 信息化的目的
        2.2.2 信息化测评
        2.2.3 信息化测度方法概述
    2.3 国外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3.1 信息化水平测度及方法
        2.3.2 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4 国内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2.4.1 信息化水平测度及方法
        2.4.2 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5 信息化有界论
第三章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3.1 国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3.1.1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
        3.1.2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
        3.1.3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模型法
        3.1.4 国际数据公司的信息社会指标法
    3.2 国内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3.2.1 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方法(CIIC)
        3.2.2 《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测度报告》中的测度指标体系
        3.2.3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3.2.4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3.3 本文采用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3.3 人均GDP作为权重调整参照物的依据
        3.3.4 数据收集
第四章 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测度
    4.1 国外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
    4.2 国内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
    4.3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
        4.3.1 格兰杰因果检验简介
        4.3.2 为什么选择格兰杰因果检验
        4.3.3 怎样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
第五章 山东省域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5.1 山东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1.1 山东省信息化水平测度
        5.1.2 山东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 山东省17 地市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 山东省17 地市信息化水平测度
        5.2.2 青岛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3 威海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4 济南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5 烟台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6 淄博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7 潍坊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8 济宁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9 临沂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0 泰安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1 德州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2 滨州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3 日照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4 聊城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5 莱芜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6 东营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7 枣庄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2.18 菏泽市信息化水平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5.3 山东省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5.3.1 从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图看两者之间的关系
        5.3.2 从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分析两者的关系
    5.4 信息化水平的有界性
    5.5 对山东省支持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5.5.1 山东省概况
        5.5.2 山东省信息产业概况
        5.5.3 山东省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5.5.3.1 山东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原则
        5.5.3.2 山东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
        5.5.3.3 山东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具体措施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构建及其在陕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鸿沟”的来历
    1.1.2 区域“数字鸿沟”的现状
    1.1.3 目前的研究困境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2 “数字鸿沟”测度研究综述
2.1 基于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2.1.1 国外的研究
    2.1.2 国内的研究
2.2 基于互联网水平的测度
    2.2.1 纵向研究
    2.2.2 横向研究 3 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构建的理论前提
3.1 “数字鸿沟”的定义及本质
    3.1.1 “数字鸿沟”的定义
    3.1.2 “数字鸿沟”的本质解析
3.2 区域“数字鸿沟”的效应描述
    3.2.1 政治效应
    3.2.2 经济效应
    3.2.3 文化效应
3.3 区域“数字鸿沟”的形成机理分析
    3.3.1 主要影响因素
    3.3.2 形成过程分析 4 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和方法选择
4.1 测度指标选择
    4.1.1 设计思路
    4.1.2 选取原则
    4.1.3 指标初选
    4.1.4 指标确定
4.2 测度方法选择
    4.2.1 指数法
    4.2.2 层次分析法
    4.2.3 主成分分析法
    4.2.4 测度方法确定 5 陕西省“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5.1 测度指标修正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
5.3 测度过程
    5.3.1 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5.3.2 求特征值及特征值碎石分布图
    5.3.3 主成分提取
    5.3.4 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
5.4 测度结果分析
5.5 缩小陕西省“数字鸿沟”的对策建议
    5.5.1 培养信息意识
    5.5.2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5.3 加大教育投入
    5.5.4 推广电子政务
    5.5.5 推进电子商务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所参与的课题、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10)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论文提纲范文)

提 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和目的
    三、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现状与评析
    四、劳动就业相关概念界定
    五、论文的分析框架和基本内容
    六、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面向信息化:发展机遇与就业挑战
    第一节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与我国信息化发展
        一、信息化的内涵界定
        二、信息化理论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三、信息化的内在特征和发展历程
        四、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第二节 信息化:我国经济赶超的历史机遇
        一、信息化进程中的经济赶超
        二、我国实现赶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节 信息化:我国就业面临的新挑战
        一、就业矛盾挑战我国经济发展
        二、信息化是对我国就业的一个新挑战
        三、迎接新的就业挑战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
    第一节 信息产业化与劳动力需求的机理分析
        一、信息产业总量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影响
        二、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三、信息产业化在开放经济中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机理分析
        一、产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资本密集度提高
        二、产业信息化进程中的效率改进
        三、产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分工变化
    第三节 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力需求
        一、我国信息产业总量增长与劳动力需求
        二、我国信息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分析
        三、我国产业信息化与劳动力需求
第三章 信息化与劳动力供给分析
    第一节 信息化挑战下的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供给内容的历史变化
        二、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供给数量与结构变化
        三、信息化进程中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偏差——结构性失业
    第二节 信息化推进劳动力供给
        一、信息化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化进程中就业模式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增加
    第三节 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力供给
        一、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二、信息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育信息化为提高我国劳动力供给水平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第四章 信息化与劳动力市场运行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般理论
        一、劳动力市场的性质、特征与类型
        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
        一、不完全信息的劳动力市场
        二、信息非对称的劳动力市场
    第三节 信息化推动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行
        一、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的效率提高途径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的效率改进
        三、信息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
第五章 面向信息化:新的战略抉择
    第一节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中的就业矛盾
        一、发展战略与战略制定的约束条件
        二、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沿革
        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就业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 面向信息化:我国就业战略的目标模式
        一、我国劳动就业战略目标模式的内涵
        二、选择结构跨越目标模式的依据
        三、实施结构跨越目标模式必须注意的几个结合点
结论
参 考 文 献
后 记

四、中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格局下出口效率升级的产业战略选择:产业融合视角[J]. 王长明,赵景峰. 中国软科学, 2021(10)
  • [2]戴尔(中国)商用市场营销策略分析[D]. 陈力. 厦门大学, 2019(08)
  •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研究[D]. 陈强. 湖南大学, 2019(07)
  • [4]“互联网+”下中国国家竞争力理论分析与构建[D]. 宋晟欣(Samas Song). 武汉大学, 2016(01)
  • [5]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测评与发展预测研究[D]. 周平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7)
  • [6]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 杨章贤.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 丁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8]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沙利杰. 天津大学, 2009(12)
  • [9]区域“数字鸿沟”测度模型构建及其在陕西的应用[D]. 王涛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 [10]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劳动就业[D]. 刘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标签:;  ;  ;  ;  ;  

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市场研究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