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创作过程

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创作过程

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方案创作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陈蜀西[2](2021)在《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晋静[3](2021)在《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在短短数年内,成为我国各领域中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民间,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事件、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经过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演进,非遗成为各个区域中民族或群体智慧结晶、优秀文化的最好体现。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与传统博物馆不同,非遗博物馆是与大众“对话”的平台。我国的非遗博物馆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非遗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其展示空间设计还存在实物集成化展示、展示手段扁平化、现场展演难以开展等不足,导致展示空间无法全面、生动地向参观者传播非遗,参观者也很难体会到非遗背后的文化精神。究其原因,当前非遗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需要摆脱过去“二元论”空间的片面性,转而探寻空间三元理论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将空间分为三个维度,即自然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其分别又对应着空间实践、空间表象与表征性空间三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动态演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且最终落脚点是表征性空间,也就是社会空间。由此可见,列斐伏尔强调了社会关系在空间中的重要性,他打破了从前僵化的“二元论”空间关系,构建出了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框架。本文旨在利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理论对非遗博物馆展示空间进行三元空间的划分和分析,为改进当前非遗博物馆展示的不足探索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围绕概念阐释、发现问题、理论运用、提出设计策略、设计实践依次展开。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了相关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现状,并交代了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内容框架、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二、三章分别阐述了非遗博物馆和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的相关概念,得出非遗博物馆展示的活态化特征与空间三元论中强调动态而非僵化的空间发展如出一辙,以此提出了二者的同一性与互补性,为二者结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四章,是针对国内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调研,调研结果得出参观者现实需求与目前非遗博物馆展示现状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第五章,根据调研情况,梳理出非遗博物馆类型及其特征。同时,通过运用空间三元论分别对非遗、非遗博物馆空间进行解构,形成独特的空间分析模型。抽丝剥茧式地逐一分析参观者、传承人、设计者与展品、展示道具、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为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部分:第六章,该部分通过前期的各项调研与非遗博物馆的三元空间分析,凝练出符合当下参观需求与非遗展示需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第五部分:第七章,该部分是基于上文中提出的空间模型与设计策略的具体实践。以安徽博物院非遗馆为研究对象,以空间三元论的视角,分析当地参观人群、现有空间及当地非遗特色等,运用设计策略完成最终设计。最后,综合上述五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全文通过研究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在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设计者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博物馆展示。同时,也强调了非遗自身以及非遗博物馆展示发展创新的重要性,尊重原生性与发展创新性之间并不矛盾,对目前非遗展示的创新也是空间动态发展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的运用为当前非遗博物馆展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胡绮[4](2020)在《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博物馆技术与艺术层面上的革新,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日益提升,为博物馆的数字展陈奠定了基础。传统博物馆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不足以满足观众日渐分化的参观需求,数字展陈作为重要的新媒介,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搭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为博物馆和观众提供数字化的展陈环境和空间,使观众能在博物馆内有选择性地进行交互活动,从而实现信息接收与传递的双向交流,其展陈方式开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展陈手段与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博物馆展陈理念的重大革新,更是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连接的重要法宝,同时也为博物馆在基础建设、文化传播和文化脉络的构建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时代背景,探讨了博物馆语境中的数字展陈在当代博物馆环境中的应用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归纳了博物馆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展陈的形式,与交互设计的思维与设计方法,提出了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旨在借助数字展陈和互联网手段,深入挖掘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将博物馆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首先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时间主线,归纳了博物馆经历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之后,从传统型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智慧服务型的发展新阶段,而信息交流技术为数字展陈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分析了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与交互设计的框架,提出了数字展陈的序列结构与交互设计用户感知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交互设计的数字模型和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最后以江汉关博物馆为例,分析表明博物馆借助数字展陈环境和空间为观众提供“分众”的“峰终”交互式参观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本文采用了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设计学、信息传播学、社会文化学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实地考察、观众调研和案例比较分析。在横向层面,以信息化的角度剖析博物馆中数字展陈信息序列结构,提出数字模型,以“分众”的视角提出以平衡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原则。在纵向层面,引入“峰终”体验到博物馆的交互式参观中,以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平衡博物馆中数字展陈、观众、博物馆和交互设计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致力于以更合适的数字展陈途径和交互方式为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营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生。

孙康轩[5](2019)在《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的出现是为了纪念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伟大的人物,其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革命故事,记载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传承着战士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展示先辈们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在纪念馆中人们可以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回望过去、体验革命精神,革命纪念馆这一充满精神意义的建筑类型是鼓舞新时代的人拼搏奋进的精神源泉,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青少年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精神内涵成为人类的精神财富。纪念馆相对其他建筑类型而言,更强调以情感认同与共鸣作为设计的根本目标导向,并且强调在理性设计思维的基础上,要有更敏锐的感性思维方面的设计能力,从而营造出比较恰当的纪念性场景及恰当的情感底蕴,也即是纪念馆产生自己的场所精神使原本无情之物能有更深层次的感染力,更好的体现出纪念主题和纪念对象所承载的情感内涵和精神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内容得到很大的扩展,也更加重视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对于革命纪念馆这一纪念性建筑的设计已不能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文字、图片、遗物等,更需要新的技术及设计手法,使得人们在纪念馆当中能体验到其特有的场所精神并使心灵得到感染与共鸣。目前多数革命纪念馆设计还是局限于陈展照片、遗物等,因此革命纪念馆的设计需要一个全新的转换,其内部空间应该从以“物”为主的展览转向“人”的体验,展示空间从形式和功能设计转向感官体验,内部空间的建构需要营造出相应的场所感,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成功在于纪念情感的表达,需要使得纪念主体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并对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产生认同感。如何用建筑语言准确的表达革命纪念馆的深层次内涵、发挥其爱国教育功、充分体现场所感值得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以场所精神表达为楔入点,深入研究老区革命纪念馆的设计要点及策略,经过实地调研走访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分析问题并总结成功的设计手法,从而得出从外部空间场所建构及内部空间组织两方面着手实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场所精神表达策略。在外部空间场所建构方面,场所的外部环境意境设计、场地的秩序组织、建筑外部形态及纪念载体的运用,较大的影响到纪念性的传达。内部空间组织层面上是从关注观者的体验出发,一方面增加情景体验空间的设计、参与性行为活动空间设计,此外从参观路径的设计及内部空间的纪念意境营造实现内部空间纪念性的传达,引导观者的情感共鸣,包括光、空间形状、空间尺度等空间要素的处理手法。最后笔者以跟随导师的实际项目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设计做条件,进行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探讨,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多方案设计实践中,实现场所精神表达。

李枫[6](2019)在《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以六乡荷院山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岭南庭园,这种独特的宅园合一式的私家园林形式是对岭南地域性的很好回应,传统岭南庭园在空间布局、形式构成要素、材料特点方面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现代建筑设计要反映时代性和地域性,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建筑实践的结合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当代建筑设计要向传统建筑空间汲取养分。笔者论文的起点源于六乡荷院山居的设计,当地独特地域条件,以及小型精品酒店的建筑类型,使我们有必要向岭南庭园学习。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山形水势下的六乡荷院山居,重点以六乡荷院山居为例,在对传统岭南庭园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方法,对六乡荷院山居进行全过程的设计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比较、系统性研究等方式,针对传统岭南庭园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对传统岭南庭园空间之于现代建筑创作的意义及关联性进行阐述;接下来引入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具体的建筑类型——传统岭南庭园——进行分析和原型提取,并分析其特征,重点分析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要素和材料以及实践案例,得到传统空间现代运用的设计策略,提出一套传统岭南庭园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方法体系;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本文的核心内容放在六乡荷院山居的设计过程分析,写作重点放在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要素以及材料的转译和设计的多方案比较上,遵循类型分析—类型转换的思路,对本案设计过程进行解读,并对设计成果进行分析与反思。最后得到了如下几方面的结论,认知层面上,以传统院落空间为载体的建筑设计哲学、以及传统院落组织方式对地域性的回应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在实践层面上,以六乡荷院山居设计为例,构建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策略,实践传统岭南庭园现代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最后在方法论层面上,对以上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得到关于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的经验和方法,为我国当代建筑发展和传统建筑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郑昕昱[7](2018)在《西安博物馆建筑空间原型与设计手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蒸蒸日上,博物馆已成为记录城市历史发展和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非单纯的履行展示职能,更多的体现在城市长久以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近些年来,各地市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城市博物馆,这使得我国博物馆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们对它的综合职能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因此,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成为文博类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文将西安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原型和设计手法为主要内容,结合古都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背景,诠释建筑师是如何在新时代下完成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通过对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建筑师具体的建筑创作理念,以及建筑创作方法在建筑作品中的具体应用。由于西安博物馆城市背景的特殊性,为了更全面的对该博物馆进行解读,本文通过对照西安地区已建成的大型博物馆,从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景观布局等方面都体现出传统元素的主要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及总结,使论文的研究更加具体准确。本文不仅着眼于西安博物馆外表所包含的诸多建筑创作手法,也着意于其背后的设计文化意义和社会性影响,从而弥补西安博物馆建筑文化理论研究的空缺,同时为我国当代城市博物馆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介绍研究对象(1-2章):首先,概述了本文的选题来源、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确立了论文的研究前提。其次,在西安博物馆的建设概况、基地条件、规划布局以及相应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西安博物馆的城市定位、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研究对象(3-4章):首先,以西安博物馆在古都西安的城市背景下,研究博物馆与城市之间的时空关系,并探究西安博物馆在城市格局中所处的地位。其次,通过从西安博物馆空间原型和设计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将西安博物馆建筑与明堂类型建筑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以此得到西安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最后,对西安博物馆的建筑创作特征进行总结,并研究在当时的建筑思潮背景下,建筑师是如何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建筑。总结归纳手法(5-6章):通过前期的相关理论研究、西安博物馆的详细解读及建筑创作手法的总结,对创作具有地域特色博物馆的建筑语言及设计手法进行归纳,为以后进行类似的建筑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文怡[8](2017)在《中国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入侵导致了中国当代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被逐渐削弱。反思“世界趋同”、“城市趋同”现象,中国建筑界高呼设计应回归“中国特色”、回归“地域本土”,坚持弘扬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做中国“自己的建筑”。在当代,中国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呈现出“形式本位”、“技术本位”、“文化本位”等不同设计方向多元发展的态势。论文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围绕“传统意匠”与“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两大概念,梳理自1949年至今所有已建成的国内地域性文化建筑,提取典型优秀案例,归纳总结其“形神兼备”乃至“传神而不流于形”的方法:只有回归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掌握传统建筑设计意匠,才能在当代设计中超脱形式束缚、塑造空间意境,表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灵魂。论文选取“传统意匠”作为切入点,以其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为研究重点,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梳理传统意匠在历史发展中的传承、融合与演变脉络,归纳总结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论文从平面二维空间层次(包括选址、布局、平面组织、平面秩序与意境)、立体三维空间层次(包括立面构图组织、立体空间意趣、意匠演化)、深化设计层次(包括建筑技术、材料、色彩、光影、装饰)三大部分,剖析比对了传统建筑与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案例的共性与特性,总结出应用传统意匠的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主流设计的四点方法:一、注重用地的气候与地形地貌条件、巧妙进行场所空间布局;二、继承传统“院落”平面布局,借鉴传统“三分”立面特征;三、通过现代手法演化传统建筑意匠,营造空间意境;四、采用适宜技术结合地域材料建造,配以地域色彩、光影效果与装饰。论文通过追根溯源、剖析比对,总结规律,旨在指导当代设计,探寻未来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之路。

郭琳[9](2016)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史研究》文中提出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建馆时间早、内容丰富在我国革命类博物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陈列演变不但反映了革命类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还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使这个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革命博物馆见证了中国政治风云和社会风云的变幻。因此,延安革命纪念馆很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延安革命纪念馆馆舍的变迁、陈列展览内容及形式的变化将陈列展览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建立之初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之后;21世纪新馆建成以来,进而对三个时期的陈列进行分析及其举办展览的回顾。最后,通过本文的探讨,得到一些启示与认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延安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50年,至今已经有六十五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陈列内容和形式一直在不断的调整与完善。而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对历次陈列内容及几次较大形式变化的介绍,且缺乏系统性。因此,通过对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的全面介绍,可以反映整个革命类纪念馆的陈列发展过程,同时也可弥补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史研究的空白。本文通过现场考察法、访谈法等收集到第一手关于延安革命纪念馆的信息材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进一步介绍该馆的发展简史。1950年-1966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获得初步发展,尤其是在陈列展览方面取得一定成绩。1966年-1976年,“文革”的袭来,延安革命纪念馆受到极大的干扰与破坏。1976-2004年,此阶段延安革命纪念馆各项工作走向正轨,陈列内容与形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2004年至今,随着馆舍的重建及国家、社会对革命纪念馆的重视,形势大好,延安革命纪念馆进入开拓创新期。第二、三、四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延安革命纪念馆三个时期的陈列展览进行探讨。首先就陈列内容来说,延安革命纪念馆建馆之初,除革命文物外还陈列有化石和历史文物,其中革命文物按历史时期进行展出。随着馆舍的变迁以及所搜集文物的增多,该馆对陈列也不断进行调整,但这一时期总体变化不大,只是有更多的文物与观众的见面。但随着“文革”袭来,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受到很大的影响和破坏,强调“政治挂帅”,在陈列中突出阶级斗争,反对地方主义,致使文物遭到破坏,陈列内容也由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变为毛泽东在陕北的13年。改革开放以来,延安馆开始逐渐得到新的发展,清除“文革”中左倾思想的影响,全面反映中共中央在陕北领导革命的历史。21世纪以来,随着新馆的建设,以及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突显,陈列内容方面较以往历次调整来说,显得更加精练且重点突出了延安精神及毛泽东思想。其次就陈列形式来说,第一时期由于条件的限制及其相关研究的缺乏,主要采取“红线居中,两边对称”挂镜线的方法,陈列设备及辅助展品也相对简单。改革开放后,陈列形式有所突破,采用版面组合,而且注重序厅的建设,色彩的运用,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列手段的应用。21世纪以来,延安馆在形式方面主要是注重教育性、艺术性、互动性的有机结合,而且具备自己的特色。第三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个时期的陈列设计的特点进行总结。第一时期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思想政治性,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是由该馆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其陈列主题的设置主要采用的是苏联的主题结构法。第二时期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发生很大变化,逐步提高和完善。而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如陈列制作的社会化,对精品陈列的追求等。第三个时期的陈列更加注重教育性,讲求以人为本,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除此外,本文还对延安馆每个时期的临时展览进行回顾,分析其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延安革命纪念馆从成立起就十分重视临时展览的举办,最早在1957年举办的《延安革命文物展》,向全国人民宣传了延安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之后,该馆举办的展览逐渐增多,主要包括物、史、人、三种类型,除此外,还举办一些反映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的展览。第五部分是对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主要得出以下几点:(1)陈列内容与形式没有谁决定谁的问题,要实现两者的统一,把落脚点放在观众身上。(2)要重视陈列展览资料的保存与管理。(3)要通过博物馆、学校等各方的努力,培养更多陈列设计人才。(4)在陈列中,要更好的实现其教育功能。(5)重视临时展览的作用。(6)延安革命纪念馆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延安精神”。在新的时期,任何博物馆都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

刘鹏跃[10](2014)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创作步入了其当代史段并经历了快步的发展,21世纪以后,这种发展更加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这既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创作的发展成就,也得益于其与前迥异的先进的现代化语义与鲜明的全球化语境。对这种发展现象进行研读,认清发展的本质,掌握发展的规律,将对把控未来的中国建筑创作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有与之对应的动力,动力是发展的因,发展是动力的果,与此相应,当代中国的建筑创作,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发展也必然是受到一个或多个动力影响的结果,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解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解析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多元发展背后的多维动力。本论文共分6章,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笔者在第1章首先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与“发展动力”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元发展解构为“创作客体”、“创作主体”、“创作语言”与“创作取向”的四元发展;并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多维动力解析为“客体动力”、“主体动力”、“语言动力”与“取向动力”的四维动力;进而将这一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为“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与“开放性”。与理论基础研究并行,笔者在第2章梳理了期段化呈现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因,具体体现在“社会转型期的思辨与求索(1978-1990)”、“接轨国际中的调适与扬弃(1990-2000)”与“全球浪潮下的繁荣与探新(2000-现今)”三个期段中。建筑创作客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客体动力,在第3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建筑本质的深度追溯”、“建筑内涵的广义延伸”、“建筑功能的演化拓展”与“建筑形式的流转嬗变”四个方面。建筑创作主体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主体动力,在第4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建筑师行业构成的多元”、“建筑师业务范围的延展”、“建筑师能力素养的提升”与“建筑师代届梯队的更替”四个方面。建筑创作语言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语言动力,在第5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结构语言的不懈创新”、“材料语言的不竭前行”、“设备语言的不止演进”与“数字语言的不断突破”四个方面。建筑创作取向的发展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的取向动力,在第6章里,笔者将其当代发展成就提炼为“面对传统的继承性取向”、“面对地域的地域性取向”、“面对时代的现代性取向”与“面对发展的永续性取向”四个方面。综上所述,本论文在“建筑创作的四元解构”、“发展动力的四维解析”、与“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基础上,梳理了期段化呈现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因,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四元发展”及其发展背后的“四维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在理论性与现实性两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学科意义。

二、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方案创作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方案创作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非遗博物馆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2.我国非遗与非遗博物馆概念阐述
    2.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与传播
        2.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2.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
    2.2 非遗博物馆概念阐述
        2.2.1 非遗博物馆概念阐述
        2.2.2 非遗博物馆研究范围界定
    2.3 国内非遗博物馆发展历程
    2.4 本章小结
3.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概述
    3.1 列斐伏尔视角下的空间概念
    3.2 列斐伏尔空间三维度阐释
        3.2.1 自然空间
        3.2.2 精神空间
        3.2.3 社会空间
        3.2.4 空间三维度关系阐释
    3.3 列斐伏尔三元辨证阐释
        3.3.1 空间实践
        3.3.2 空间表象
        3.3.3 表征性空间
        3.3.4 三元关系的辩证性
    3.4 空间三元论与非遗博物馆展示的关系
        3.4.1 同一性关系
        3.4.2 互补性关系
    3.5 本章小结
4.我国非遗博物馆现状相关调研
    4.1 线上问卷调查
        4.1.1 问卷内容设计
        4.1.2 问卷数据分析
    4.2 线下采访与实地考察
        4.2.1 线下采访
        4.2.2 实地考察
    4.3 目前非遗博物馆展示不足归纳
        4.3.1 实物集成化陈列,展示效果不佳
        4.3.2 展示手段扁平化,难与参观者产生共鸣
        4.3.3 参观者的需求分析不足,展示缺乏内在吸引力
        4.3.4 现场传习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4.4 本章小结
5.非遗博物馆展示中空间三元论的转译
    5.1 非遗博物馆类型划分
    5.2 非遗博物馆展示特征
        5.2.1 原生性
        5.2.2 活态化
        5.2.3 互动性
    5.3 非遗的空间三维度阐释
        5.3.1 非遗的自然空间
        5.3.2 非遗的精神空间
        5.3.3 非遗的社会空间
    5.4 非遗博物馆空间的三元结构
        5.4.1 非遗博物馆空间实践
        5.4.2 非遗博物馆空间表象
        5.4.3 表征性非遗博物馆空间
        5.4.4 非遗博物馆空间三元辩证性
    5.5 本章小结
6.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研究
    6.1 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原则
        6.1.1 实用性与美观性原则
        6.1.2 空间叙事性原则
        6.1.3 场景营造性原则
        6.1.4 观众参与性原则
    6.2 基于空间三元论下的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建构
        6.2.1 重塑空间场景
        6.2.2 提取传统元素
        6.2.3 营造活态化展示
        6.2.4 创造互动性展示
    6.3 本章小结
7.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设计实践
    7.1 项目概况
        7.1.1 项目背景
        7.1.2 场地分析
    7.2 设计定位分析
        7.2.1 展厅三元空间的分析
        7.2.2 参观人群分析
        7.2.3 展示背景分析
        7.2.4 展示理念分析
        7.2.5 展示内容分析
        7.2.6 展示形式分析
    7.3 展厅空间设计实践
        7.3.1 展厅空间的布局
        7.3.2 传统元素的提取
        7.3.3 展示道具的运用
    7.4 部分效果展示
8.总结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2.1 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的交叉
        1.2.2 数字展陈的发展和应用
        1.2.3 交互设计理论及应用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博物馆
        1.4.2 数字展陈
        1.4.3 交互设计
        1.4.4 观众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结构
第2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历史嬗变
    2.1 博物馆概述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博物馆的转型升级
        2.2.1 2G时代的传统型博物馆
        2.2.2 3G时代的信息化博物馆
        2.2.3 4G时代的数字化博物馆
        2.2.4 5G时代的智慧服务型博物馆
    2.3 信息交流技术与博物馆数字展陈方式的变迁
        2.3.1 信息交流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的阶段性发展
        2.3.2 数字展陈普适性与交互性并驱发展
        2.3.3 数字展陈交织性与无痕性协同发展
    2.4 交互式信息空间的数字展陈应用现状
        2.4.1 系统性的分布式使用
        2.4.2 渐进的交互式参与
        2.4.3 补偿性的平等沟通
        2.4.4 虚实结合的复合体验
    2.5 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要素
        2.5.1 数字展陈的信息结构分析
        2.5.2 兼顾平衡的交互设计原则
        2.5.3 服务观众的峰终交互体验
        2.5.4 认知共享的交互式参观空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分析
    3.1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主要形式
        3.1.1 屏幕显示系统
        3.1.2 触摸屏系统
        3.1.3 语音导览系统
        3.1.4 数字投影系统
        3.1.5 虚拟现实系统
        3.1.6 直播社交系统
    3.2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特点
        3.2.1 集成性
        3.2.2 感知性
        3.2.3 交互性
        3.2.4 可供性
    3.3 信息传递与交互体验方式的演变
        3.3.1 从知识罗列到故事叙述
        3.3.2 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复合序列
        3.3.3 时空融合的交互式文化体验
        3.3.4 虚实共生的互联性文化共享
    3.4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主要客体
        3.4.1 观众与数字展陈系统之间的交互
        3.4.2 观众与博物馆环境之间的交互
        3.4.3 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互
    3.5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框架
        3.5.1 数字展陈子系统的集成应用
        3.5.2 观众群体的行为分析
        3.5.3 博物馆特色文化的挖掘
        3.5.4 交互方式的差异化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方法
    4.1 数字展陈的信息序列结构
        4.1.1 线性序列
        4.1.2 散点式序列
        4.1.3 离散式序列
    4.2 数字展陈的数字模型
        4.2.1 中心型数字模型
        4.2.2 轴辐式数字模型
        4.2.3 分布式数字模型
    4.3 数字展陈的“分众”交互设计方法
        4.3.1 交互设计思维方式
        4.3.2 数字展陈的用户感知模型
        4.3.3 “分众”的交互式参观行为分析
        4.3.3.1 观众目标
        4.3.3.2 观众任务
        4.3.3.3 观众活动
        4.3.3.4 观众体验
    4.4 “分众”的交互模式选择
        4.4.1 “请求-回馈”的触摸交互
        4.4.2 “操作-响应”的体感交互
        4.4.3 “获取-更新”的网络交互
    4.5 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
        4.5.1 以观众为中心
        4.5.2 以活动为中心
        4.5.3 以文脉为中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中的峰终交互体验
    5.1 观众视阈下的峰终交互体验
        5.1.1 数字化的教育体验
        5.1.2 参与性的娱乐体验
        5.1.3 交互性的知识体验
        5.1.4 虚拟性的复合体验
    5.2 峰终交互体验中的信息冗余与过滤
        5.2.1 博物馆海量信息的状态
        5.2.2 馆内信息过滤与定制
        5.2.3 系统性的信息架构
        5.2.4 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5.3 交互设计提升博物馆峰终交互体验
        5.3.1 促进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连接
        5.3.2 拓展观众参观的复合体验
        5.3.3 引导观众关注博物馆文化
    5.4 博物馆中峰终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
        5.4.1 结合文脉的峰终交互体验
        5.4.2 峰终交互体验的关键接触点模型
        5.4.3 峰终交互体验的用户满意度模型
        5.4.4 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体验空间的超越
    6.1 体验空间营造分布式认知
        6.1.1 规避博物馆疲劳
        6.1.2 构建分布式学习
        6.1.3 实现认知共享
    6.2 促进博物馆的知识文化传播
        6.2.1 真实与虚拟信息的融合传播
        6.2.2 博物馆藏品文化的交互传播
        6.2.3 数字信息文化的分众化传播
    6.3 推动博物馆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6.3.1 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
        6.3.2 公共娱乐空间的发展
        6.3.3 公共社交空间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7.3 研究不足
    7.4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A 中国国内分地区博物馆参观人次统计表
附录B 中国国内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信息化开放程度表
附录C 江汉关博物馆访谈问题及回答

(5)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导师项目参与
        1.1.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发展趋势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有关场所精神理论的研究
        1.3.2 革命纪念馆研究
        1.3.3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建设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2.1 场所精神理论内容研究
        2.1.1 建筑学场所理论产生背景
        2.1.2 建筑学场所精神理论的发展
        2.1.3 场所精神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基础理论研究
        2.2.1 革命纪念馆的缘起与发展
        2.2.2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功能
        2.2.3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类型
        2.2.4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特质
        2.2.5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场所精神表达的内容
    2.3 场所精神与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关系研究
        2.3.1 场所精神表达运用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的必然性
        2.3.2 场所精神表达运用到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的重要意义
    2.4 本章小结
3 调研与解析
    3.1 调研情况
        3.1.1 调研计划
        3.1.2 调研案例
        3.1.3 调研项目基地
    3.2 文献调研—革命纪念馆案例解析
        3.2.1 辛亥革命纪念馆
        3.2.2 照金革命纪念馆
        3.2.3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3.3 实地调研—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解析
        3.3.1 延安革命纪念馆
        3.3.2 西柏坡革命纪念馆
        3.3.3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
    3.4 基地调研—陕北榆林杨家沟地域解析
        3.4.1 自然环境
        3.4.2 人文环境
        3.4.3 窑洞建筑
    3.5 本章小结
4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外部空间场所精神建构
    4.1 基于场所精神的外部空间意境设计
        4.1.1 地域特性的提取
        4.1.2 场所环境的营造
    4.2 基于场所精神的场地秩序组织
        4.2.1 场地空间布局
        4.2.2 场地流线组织
        4.2.3 场地序列节奏控制
    4.3 基于场所精神的建筑形态表现
        4.3.1 建筑体量的“大”
        4.3.2 外部空间的比例及尺度
        4.3.3 建筑形态
        4.3.4 建筑色彩与材质
    4.4 本章小结
5 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内部空间组织与场所精神表达
    5.1 以体验为先导的内部设计
        5.1.1 知觉体验的引入
        5.1.2 情境体验空间设计
        5.1.3 参与性行为活动空间设计
    5.2 路线设计与情感引导
        5.2.1 空间布局
        5.2.2 空间序列
        5.2.3 流线组织
    5.3 内部空间场所意境营造
        5.3.1 空间的形状
        5.3.2 空间的尺度
        5.3.3 光的营造
    5.4 小结
6 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设计实践
    6.1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概况
        6.1.1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旧址
        6.1.2 新建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项目概况
    6.2 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多方案设计探讨
        6.2.1 方案一设计解析
        6.2.2 方案二设计解析
        6.2.3 方案三设计解析
    6.3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内部设计思考
        6.3.1 内部展示主题设计
        6.3.2 情感节奏控制
    6.4 本章小结
7 反思与总结
    7.1 总结
    7.2 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

(6)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以六乡荷院山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岭南庭园的基础理论研究
        1.4.2 中国传统院落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理论研究
        1.4.3 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中运用的理论研究
        1.4.4 中国传统院落和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实践
        1.4.5 小结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传统岭南庭园的空间艺术特点
    2.1 传统岭南园林概述
        2.1.1 传统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2.1.2 传统岭南园林的几种模式
    2.2 传统岭南庭园释义
    2.3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艺术总体特征
        2.3.1 文化表现
        2.3.2 空间布局灵活
        2.3.3 规模和尺度小巧
        2.3.4 形式与材料的气候适应性
    2.4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意境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性
        2.4.1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关系的网络化
        2.4.2 传统岭南庭园平面形态的几何化
        2.4.3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界面的渗透性
    2.5 现代建筑设计中引入传统岭南庭园的现实意义
        2.5.1 作为回应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途径
        2.5.2 为传统院落空间形式的现代运用提供一种策略
        2.5.3 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类型与案例研究
    3.1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布局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1.1 传统岭南庭园的基本构成单元——庭
        3.1.2 庭园组合的基本方式
        3.1.3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布局特点
        3.1.4 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布局特点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
    3.2 传统岭南庭园的形式要素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2.1 传统岭南庭园的建筑解析
        3.2.2 传统岭南庭园的廊解析
        3.2.3 传统岭南庭园的水体解析
        3.2.4 传统岭南庭园的植物配置解析
        3.2.5 传统岭南庭园的形式要素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发
    3.3 传统岭南庭园的材料特性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3.1 建筑材料使用特点
        3.3.2 色彩搭配特点
        3.3.3 地面铺装特点
    3.4 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3.4.1 东莞可园博物馆新馆
        3.4.2 广州泮溪酒家
        3.4.3 白云山山庄旅舍
        3.4.4 松花江路历史建筑更新改造
    3.5 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对比
        3.5.1 空间布局对比研究
        3.5.2 建筑形式要素对比研究
        3.5.3 建筑风格与材料对比研究
    3.6 传统岭南庭园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策略总结
        3.6.1 空间布局策略——以庭为最小单元灵活布局
        3.6.2 形式材料策略——以传统重塑当代建筑
        3.6.3 形式材料策略——传统的材料或形式依附于现代建筑表皮
        3.6.4 形式材料策略——新的材料和形式转译传统之精神
    3.7 本章小结
4 设计实践与思考——六乡荷院山居设计研究
    4.1 项目前期分析
        4.1.1 基地区位
        4.1.2 项目功能及定位
        4.1.3 六乡荷院山居设计难点
    4.2 六乡荷院山居总平面设计的多方案比较
        4.2.1 方案一——集约式客房布局
        4.2.2 方案二——以三个院落组团进行布局
        4.2.3 方案三——建筑绕庭与若干庭园布局
        4.2.4 多方案设计策略比较与评价
    4.3 对传统岭南庭园空间布局的转译
        4.3.1 空间布局转译要点分析
        4.3.2 六乡荷院山居的空间布局梳理
    4.4 对传统岭南庭园的形式要素的转译
        4.4.1 六乡荷院山居片墙要素设计
        4.4.2 六乡荷院山居廊要素设计
        4.4.3 六乡荷院山居水体要素设计
        4.4.4 六乡荷院山居植物配置
        4.4.5 六乡荷院山居建筑单体设计
    4.5 对传统岭南庭园的材料要素的转译
        4.5.1 景观铺地的设计
        4.5.2 屋面做法的研究
        4.5.3 建筑材料与色彩的选择
    4.6 对传统岭南庭园空间意境的表达
        4.6.1 网络化空间关系的重构
        4.6.2 庭园形态几何化特征的延续
        4.6.3 空间渗透性的运用
    4.7 不足与反思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论与成果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附录2

(7)西安博物馆建筑空间原型与设计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博物馆
    2.1 西安主城区博物馆的现状分析
        2.1.1 西安城区已有博物馆的分布现状
        2.1.2 计划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博物馆的类型
    2.2 荐福寺小雁塔的整体变迁
    2.3 西安博物院规划布局分析
        2.3.1“三位一体”的园区规划
        2.3.2“以园养馆”的经营探索
    2.4 西安博物馆概述
        2.4.1 西安博物馆的位置
        2.4.2 西安博物馆的建设规模
        2.4.3 西安博物馆的城市定位
        2.4.4 西安博物馆的展陈内容
        2.4.5 西安博物馆的社会评价
    2.5 本章小结
3.遵循古城格局的博物馆选址和总体布局
    3.1 西安博物馆与西安城市的时空关系
        3.1.1 西安“唐皇城复兴”战略
        3.1.2 西安当代城市的空间布局
        3.1.3 西安城市建设文化体系规划设计
    3.2 西安博物馆的城市设计理念
        3.2.1 选址的易达性分析和易读性评价
        3.2.2 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3.2.3 融入城市文化历史环境
        3.2.4 足够的人气与配套设施支持
    3.3 西安博物馆基地选址
        3.3.1 场地功能分区
        3.3.2 荐福寺寺庙区的轴线关系
        3.3.3 西安博物院三进院落特征
    3.4 本章小结
4.以古代明堂为原型的建筑空间设计和造型解读
    4.1 明堂建筑的空间特点
        4.1.1 明堂礼制建筑概述
        4.1.2 明堂复原建筑实地调研
        4.1.3 明堂建筑空间特征总结
    4.2 西安博物馆场地分析
        4.2.1 博物馆周边场地设计
        4.2.2 文物库出入口的选择
    4.3 西安博物馆建筑形态分析
        4.3.1 借鉴明堂建筑形象的完整性
        4.3.2“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4.4 西安博物馆建筑空间解读和功能设计
        4.4.1 中庭环形空间布局
        4.4.2 平面展厅功能分布
        4.4.3 垂直交通空间设计
        4.4.4 中庭景观庭院解读
    4.5 西安博物馆的造型分析
        4.5.1 建筑厚重敦实的台座
        4.5.2 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
        4.5.3 协调环境的立面尺度
        4.5.4 地域特色的材料及色彩
        4.5.5 建筑细部及装饰
    4.6 本章小结
5.西安博物馆建筑创作特征总结及其运用
    5.1 西安博物馆建筑创作特征
        5.1.1 形式模仿
        5.1.2 解构运用
        5.1.3 抽象表达
    5.2 21世纪初期的建筑思潮
        5.2.1 理性创新的建筑思潮
        5.2.2“和谐建筑”理念下的建筑创作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西安博物馆建筑创作手法总结
    6.2 西安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6.2.1 西安博物馆是时代的产物
        6.2.2 融合了时代背景的博物馆
    6.3 博物馆建筑创作的反思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期间的的研究成果
    参与的实际项目
图表目录
    一图目录
    二表目录

(8)中国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触发研究——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提出问题
        1.1.2 研究价值
        1.1.3 研究缺环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解读
        1.2.2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研究
        1.4.2 中国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4.3 日本传统意匠及其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4.4 问题与展望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结构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结构
        1.6.2 技术路线
    1.7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7.1 创新之处
        1.7.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梳理解析——中国传统意匠及其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2.1 中国传统意匠溯源
        2.1.1 哲学思想
        2.1.2 等级制度
        2.1.3 宗教信仰
    2.2 中国传统建筑意匠的传承、融合与演变
        2.2.1 传统建筑意匠的历史传承
        2.2.2 传统建筑意匠的多元交融
        2.2.3 传统建筑意匠的地域差异
    2.3 中国传统意匠的美学追求
        2.3.1 传统意匠审美精神
        2.3.2 传统意匠美学旨趣
        2.3.3 传统意匠美学程式
    2.4 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
        2.4.1 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理论研究
        2.4.2 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实践研究
        2.4.3 运用传统意匠的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设计现状与局限
    2.5 小结
第三章 继承传统——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平面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1 用地环境的利用与场所空间的塑造
        3.1.1 适应地域气候与营造微气候
        3.1.2 巧妙利用地形地貌
        3.1.3 塑造场所空间意境
    3.2 传统建筑平面形式与结构的当代传承
        3.2.1 简化中传承——单体建筑平面形式设计
        3.2.2 概括中借鉴——群体建筑平面形式设计
        3.2.3 继承中升华——传统平面基本特性表达
        3.2.4 因袭中改进——传统平面组织结构应用
    3.3 传统建筑平面秩序与意境的当代借鉴
        3.3.1 以轴线明确平面空间的秩序
        3.3.2 以等级强调平面空间的主次
        3.3.3 以路径丰富平面空间的意境
    3.4 小结
第四章 巧妙演变——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立体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4.1 传统建筑立面构图的当代应用与创新
        4.1.1 “三分式”建筑立面构图的多种应用
        4.1.2 “远中近”建筑立面组织的适宜转化
    4.2 传统建筑空间意趣的当代借鉴与营造
        4.2.1 利用景致渗透增加空间层次
        4.2.2 通过掩映映衬联系建筑环境
        4.2.3 借助视线呼应丰富景观效果
    4.3 传统建筑意匠特征的当代演化与革新
        4.3.1 形式转译
        4.3.2 抽象变异
        4.3.3 象征隐喻
    4.4 小结
第五章 物象升华——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1 传统建筑技术的当代适宜性应用
        5.1.1 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的技术策略类型
        5.1.2 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的技术策略选取
    5.2 传统建筑材料的当代创新性应用
        5.2.1 传统地域建筑材料类型
        5.2.2 传统地域建筑材料特性
        5.2.3 传统地域材料的应用方式
        5.2.4 传统地域材料的应用创新
    5.3 传统建筑色彩的当代象征性应用
        5.3.1 传统建筑色彩的基本着色准则
        5.3.2 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传统建筑色彩
    5.4 传统光影意匠的当代生动性应用
        5.4.1 传统建筑光影效果
        5.4.2 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光影效果
    5.5 传统装饰意匠的当代标志性应用
        5.5.1 传统建筑装饰图案
        5.5.2 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传统建筑装饰
    5.6 小结
数往知来——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9)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延安革命纪念馆发展简史
2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时期的陈列展览
    2.1 基本陈列
        2.1.1 陈列内容的调整
        2.1.2 陈列形式分析
        2.1.3 这一时期陈列设计的特点
    2.2 临时展览
3 改革开放后的陈列展览
    3.1 基本陈列
        3.1.1 陈列内容的调整
        3.1.2 陈列形式分析
        3.1.3 这一时期陈列设计的特点
    3.2 临时展览
4 新世纪以来的陈列展览
    4.1 基本陈列
        4.1.1 陈列内容的调整
        4.1.2 陈列形式分析
        4.1.3 这一时期陈列设计的特点
    4.2 临时展览
5 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相关问题探讨
    5.1 陈列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5.2 陈列展览档案的保存
    5.3 陈列专业人才的培养
    5.4 陈列的教育性
    5.5 临时展览对革命纪念馆的作用
    5.6 充分发挥“延安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创作发展脉络
        1.1.2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现代化语义
        1.1.3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全球化语境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当代中国
        1.2.2 建筑创作
        1.2.3 发展动力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理论架构
        1.6.1 建筑创作的四元解构
        1.6.2 发展动力的四维解析
        1.6.3 四维力系的特性解读
第2章 期段化呈现的发展动因
    2.1 社会转型期的思辨与求索(1978-1990)
        2.1.1 文化革命的及时勘误
        2.1.2 创作环境的全面重塑
        2.1.3 重点领域的实践先导
        2.1.4 中国特色的自主寻路
    2.2 接轨国际中的调适与扬弃(1990-2000)
        2.2.1 学术研究的务实发展
        2.2.2 创作实践的多维历练
        2.2.3 先进模式的借鉴引入
        2.2.4 创作观念的荡涤沉淀
    2.3 全球浪潮下的繁荣与探新(2000-现今)
        2.3.1 经济先决的业界波澜
        2.3.2 创作实践的饕餮盛宴
        2.3.3 奥运世博的高潮迭起
        2.3.4 汶川强震的重建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客体动力
    3.1 建筑本质的深度追溯
        3.1.1 物质性本质
        3.1.2 精神性本质
        3.1.3 人缘性本质
    3.2 建筑内涵的广义延伸
        3.2.1 与城市关联
        3.2.2 与景观渗透
        3.2.3 与室内融合
    3.3 建筑功能的演化拓展
        3.3.1 细分多样化
        3.3.2 动态多义化
        3.3.3 复合多能化
    3.4 建筑形式的流转嬗变
        3.4.1 表皮围合化
        3.4.2 骨骼裸露化
        3.4.3 形体复杂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主体动力
    4.1 建筑师行业构成的多元
        4.1.1 境外机构的本土扩张
        4.1.2 国内企业的梯队崛起
        4.1.3 新型模式的特色实践
    4.2 建筑师业务范围的延展
        4.2.1 设计主业的立体扩充
        4.2.2 工程咨询的兼顾并行
        4.2.3 项目代建的市场催生
    4.3 建筑师能力素养的提升
        4.3.1 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
        4.3.2 多维的继续教育机遇
        4.3.3 丰富的工程实践历练
    4.4 建筑师代届梯队的更替
        4.4.1 初生代建筑师——精神航标
        4.4.2 中生代建筑师——行业领军
        4.4.3 新生代建筑师——实践中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语言动力
    5.1 结构语言的不懈创新
        5.1.1 建筑功能的结构延伸
        5.1.2 建筑形态的结构丰化
        5.1.3 建筑阈限的结构挣脱
    5.2 材料语言的不竭前行
        5.2.1 建筑机能的材料承载
        5.2.2 建筑样貌的材料呈现
        5.2.3 建筑情感的材料依托
    5.3 设备语言的不止演进
        5.3.1 建筑性能的设备提升
        5.3.2 建筑形象的设备演绎
        5.3.3 建筑空间的设备解缚
    5.4 数字语言的不断突破
        5.4.1 建筑环境的数字仿真
        5.4.2 建筑成果的数字表达
        5.4.3 建筑信息的数字集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取向动力
    6.1 面对传统——继承性取向
        6.1.1 经典样貌的描摹
        6.1.2 形式要素的概括
        6.1.3 气质内涵的隐喻
    6.2 面对地域——地域性取向
        6.2.1 文史特质的表征
        6.2.2 材技特色的表达
        6.2.3 地候特性的应对
    6.3 面对时代——现代性取向
        6.3.1 理性精神的追求
        6.3.2 高新技艺的彰显
        6.3.3 时尚形象的塑造
    6.4 面对发展——永续性取向
        6.4.1 人性本位的思索
        6.4.2 环境友好的呼唤
        6.4.3 资源节约的诉求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方案创作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现代性语境下安仁镇公共文化空间流变研究[D]. 陈蜀西.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3]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非遗博物馆展示设计研究[D]. 王晋静. 东华大学, 2021(01)
  • [4]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D]. 胡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场所精神表达的革命老区红色纪念馆建筑设计研究 ——以陕北榆林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方案设计为例[D]. 孙康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以六乡荷院山居为例[D]. 李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西安博物馆建筑空间原型与设计手法研究[D]. 郑昕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8]中国传统意匠在当代地域性文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魏文怡.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9]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史研究[D]. 郭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10]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发展动力研究[D]. 刘鹏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集体智慧的结晶:首都博物馆新馆的创作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