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凹陷脉动热历史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云龙凹陷脉动热历史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云龙凹陷波动热史模型建立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于彪,刘建良,杨贵丽,刘可禹,刘晓林[1](2021)在《渤海海域东部不同富油凹陷烃源岩生烃特征差异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海域东部发育多个富油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由于各凹陷形成和发育过程不同,导致不同凹陷、不同层段烃源岩热演化和生、排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渤海海域东部3个富油凹陷多套烃源岩进行埋藏史、热史和生、排烃史研究,厘定了渤中凹陷、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以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渤海海域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具有"西高东低"的趋势,渤中凹陷最早生烃时间为31.5 Ma,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最早生烃时间分别为28.2,11.2 Ma,渤中凹陷最早排烃时间为27.8 Ma,而渤东凹陷和庙西凹陷最早排烃时间分别为20.9,6.7 Ma;(2)渤中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现今主要为储层提供天然气,为环渤中凹陷地区形成天然气藏和凝析气藏提供了气源;渤东凹陷、庙西凹陷热演化程度依次降低,为储层提供大量油源,盆地边缘地区主要以油藏为主。

朱立文[2](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文中认为深层、深水海域和非常规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发展趋势。随着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层油气勘探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渤海湾盆地埋深最大的富生烃凹陷,渤中凹陷存在多个生烃洼陷和含油气构造,深层成烃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特别是近年在典型陆相湖盆油型盆地中发现B19-6大气田,更彰显出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和资源潜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渤中凹陷不同次洼的烃源岩差异性研究,分析深层高温、超压背景下的成烃机理,开展不同烃源灶和次洼的含油气系统研究,对深化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和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基于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对不同次洼各层系烃源岩差异性进行评价;根据生烃热模拟实验厘定生烃动力学模型,结合自然演化剖面和加氢热模拟实验,探讨深层油气成烃机理;通过PetroMod?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温压场演化特征及对成烃影响;针对多源、多灶、多期、混源成藏的特点对渤中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进行划分和描述;通过流体势分析技术划分油气运聚单元,根据盆地模拟结果评价资源量,并预测有利聚集区。研究认为,渤中凹陷烃源岩差异性在层系和次洼间均有体现,纵向上,沙河街组烃源岩整体优于东营组,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沙三段(好―很好)、沙一+二段(好)和东三段(中等―好),东二下亚段烃源岩质量最差(差―中等);平面上,主洼烃源岩最优。热演化模拟结果表明现今凹陷中心烃源岩演化程度高,普遍处于生气阶段,而凹陷周缘构造高部位成熟度低,多处于生油阶段,沙河街组是最好的气源岩。深层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生烃和烃类裂解,超压有利于排烃和运移。高温促进原油裂解转化,从沙三段至东二下亚段,原油裂解转化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深层泥岩层段普遍存在超压,从洼陷中心向周缘呈降低趋势,有利于油气从洼陷生烃中心向周缘凸起构造运移,现今凹陷深部仍保持着较高的过剩压力,是油气持续运移成藏的动力。类比研究认为,深大断裂带附近大地热流高值区(>70m W/m2)存在加氢效应,显着提高了烃源岩生烃潜力(约2.2倍)。渤中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纵向上可划分为4个含油气系统,平面上细分为主洼―北洼、西洼和西南洼3个亚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侧向运移排烃的成藏条件要好于垂向。渤中凹陷深层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潜力,主洼是主力供烃区。油气优势聚集区集中在B13/19构造区、B21―22构造区、D7-1构造、427和428潜山构造。

贺莨[3](2020)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由于被多个生烃凹陷包围,成藏条件十分有利,因此为准噶尔盆地早期勘探所选的重点区域。由于近些年的勘探方向由构造油气藏逐渐转向岩性油气藏,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体较为发育,为研究区岩性油气藏重点勘探层位。经前人研究证明,高分辨层序地层学是岩性油气藏的勘探较为有效手段之一。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白家海地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较为困难,相关砂体展布不明确,以往沉积相以及储层的相关研究已不满足于现场油气的勘探开发精度,相关问题的出现阻碍三工河组的进一步勘探。本次论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综合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在建立准确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三工河组沉积以及储层相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储层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为研究区三工河组勘探方向提供指导。以野外地质剖面观察、钻井岩心观察、地震剖面追踪以及测井曲线相关分析为基础,将研究区三工河组各级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在单井层序划分以及连井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在全区建立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认为,三工河组划分为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三个中期基准面旋回(MSC1-MSC3),九个短期基准面旋回(SSC1-SSC9)。通过重矿物以及碎屑组分特征等方法,对研究区三工河组物源进行判断,认为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于东部克拉美丽山。在高分辨层序格架内,利用岩心相、测井相以及地震相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在单井相划分的基础上,利用中期基准面旋回内连井沉积相对比以及平面沉积相展布,对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中MSC1-MSC2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MSC3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浅湖亚相,并最终总结沉积模式。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等多个手段,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储集砂体主要为岩屑砂岩,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整体含量不高,岩石分选中等,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从孔、渗特征来看,研究区三工河组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局部发育低孔-中渗型储层。在前人以及前期研究基础上,总结储层控制因素,沉积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物性,其中沉积作用的控制作用最大,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集物性最好。对储层物性破坏较大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的发育有利于储集物性的改善。在沉积相分布基础上结合物性划分有利成岩相带,并利用沉积相、物性、喉道、分选、成岩相以及岩性等多个参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预测有利储层分布。根据成岩作用影响,将储层成岩相划分3类,认为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有利储层发育成岩相。在储层综合评价基础上,有利储层共划分为三类,Ⅰ、Ⅱ类储层喉道大、物性好,成岩相以弱-中等压实-弱溶蚀-弱胶结相和中等压实-中等溶蚀-中等胶结相为主,被认为是最有利储层。MSC2主要发育Ⅰ、Ⅱ类储层,MSC1以Ⅲ类储层为主。

方鹏高[4](2020)在《汇聚背景下新生代陆缘盆地的沉降特征及主控因素 ——以东海冲绳海槽和地中海瓦伦西亚海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汇聚型板块边缘是全球板块构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俯冲板片的后撤作用在岛弧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弧后盆地。这种汇聚背景下的弧后盆地已有广泛的研究,然而对于盆地多期次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其沉降方式的控制因素(如断裂、海山/海脊的俯冲碰撞等)都尚不明确。欧亚板块的东缘由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集中了全球近75%的边缘海盆地,绝大多数为弧后盆地,这其中东海东部的冲绳海槽是全球少数的发育于陆壳基底之上的弧后盆地,目前仍处于扩张期,其南部已发生初始海底扩张。而地中海西部的瓦伦西亚海槽则记录了欧亚板块西缘由于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弧后盆地发育过程,同样发育在陆壳基底之上,但扩张作用已经基本停止,未发生海底扩张作用。两者构造背景相似,发育时间相近,但冲绳海槽仍在持续拉张,而瓦伦西亚海槽已经夭折。对两者构造沉降的研究,不仅增加对于盆地本身的构造演化过程的了解,而且对于了解俯冲背景下弧后盆地发育的控制因素和深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大陆边缘盆地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以东海冲绳海槽和地中海西部瓦伦西亚海槽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33条和30条地震测线网格数据,结合区内获取或解释的钻井及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解释建立精准的层序地层格架,并通过分析速度结构、岩性特征和古水深变化等进行时深转换和去压实工作,计算不同沉积单元的原始沉积厚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空盆构造沉降法对冲绳海槽及瓦伦西亚海槽不同地质时期的构造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进行计算,并结合挠曲沉降法对瓦伦西亚海槽的水载荷沉降和减薄因子进行计算和补充,进而分析汇聚背景下新生代陆缘盆地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沉降速度的变化机制及与区域构造活动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相同构造背景下弧后盆地不同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主要结果及认识如下:(1)冲绳海槽自中新世开始发育,可分为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晚更新世至今4个阶段。沉降速率及沉降量随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中新世和上新世时期构造沉降主要集中在冲绳海槽北部和中部,而更新世以来则主要集中在海槽南部,构造沉降速率具有随地质时期变化逐渐向南传递的特征。这种沉降速率变化特征表明海槽的张裂始于中新世至上新世时期,并主要集中在海槽的北部和中部,而在上新世之后渐进式向南发育,并集中在海槽南部。(2)冲绳海槽的快速构造沉降主要分布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张裂中心或边界断裂附近,表明断层是控制冲绳海槽快速构造沉降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由弧后张裂作用引起的NE-SW向正断层和区域构造事件引起的NW-SE向走滑断层。此外,冲绳海槽的最南端自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异常快速构造沉降与加瓜海脊的向北俯冲碰撞有关。加瓜海脊的俯冲至100 km以上时,会发生脱水和部分熔融。由此产生的岩浆体随后向上迁移并侵入陆壳,形成致密的岩石圈并引起快速的构造沉降。(3)瓦伦西亚海槽中生代为伊比利亚板块一部分,其构造活跃并发育有大规模盐构造;新生代时期海槽北东部受欧洲西部的新生代西南向渐进式裂谷系统和特提斯洋壳板片回撤的复杂作用影响,其已处于弧后扩张背景,自晚渐新世以来发育了一系列地垒和地堑系统以及大型伸展断裂,并一直持续到中中新世;而海槽西南部张裂于早中新世之后,与北东部截然不同,几乎不存在有意义的伸展断裂。中中新世至今,海槽北东部构造活动减弱,海槽西南部进入前陆盆地的挠曲沉降和裂后热沉降阶段。(4)沉降研究表明,瓦伦西亚海槽西南部虽然几乎没有伸展断层发育,却自中新世以来发生了快速的异常沉降,主要是集中在贝蒂克前锋的东北部和围绕中生代哥伦布勒斯盆地的一个半圆形区域。研究区内断层相关(上地壳)减薄因子为0.0366,而岩石圈减薄因子最大值达0.7,断裂不足以提供如此大的减薄/拉张量,因此,断裂并不是研究区内快速沉降的控制因素。本文提出分布在贝蒂克前锋东北部的快速沉降是受瓦伦西亚海槽西南部前陆盆地式的影响,在挠曲作用下前陆盆地的前渊带会出现快速沉降。同时,区内裂后作用始于中中新世,岩石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热均衡作用,因而裂后热沉降也是其控制因素。另一个围绕中生代哥伦布勒斯盆地的沉积中心分布的快速沉降与年龄大、时代老、较大埋深的密度大的中生代沉积体有关。(5)对比冲绳海槽与瓦伦西亚海槽的沉降特征及演化过程,本文认为俯冲板片的后撤作用是弧后盆地形成的主要因素,若弧后盆地处于开放环境中,盆地弧后扩张作用持续活动,将出现海底扩张作用,断裂作用是其沉降的主控因素,而造山带、岩浆作用或洋脊的俯冲等其他因素是其沉降的次级因素;若弧后盆地处于封闭环境中,盆地弧后扩张作用将停止,不发生海底扩张作用,断裂作用是已形成的弧后盆地区域沉降的主控因素,而造山带/褶冲带的影响是非弧后盆地区域/前陆盆地沉降的主控因素,致密块体等是其沉降的次级因素。

尚瑞[5](2020)在《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关于苏北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前期已进行过多轮油气资源评价,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往划分的评价单元对高邮凹陷阜宁组的综合评价不多;未分层位对烃源岩的生排烃潜力进行研究,制约了勘探选区;主力烃源岩的资源潜力未得到评价;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未得到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应用盆地模拟法,并将模拟结果进行蒙特卡洛风险评价,力求对该地区进行细致可靠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下,合理的优选盆模所需的基础地质参数、热力学参数、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及排烃参数,建立高邮凹陷三维模型,绘制相关图件。利用盆地模拟法进行模拟,计算出该凹陷阜宁组四段、阜宁组二段等2套主力的烃源岩在不同关键时期的生排烃量。依据烃源岩评价研究的结果,明确各层位烃源岩的生排烃量,并利用蒙特卡洛法来评价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概率分布来考察模拟的排烃结果,反映勘探远景的风险上下限。通过合理类比得到各区带聚集系数,结合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对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高邮凹陷两套主力烃源岩总生烃量约为10.621亿t,生油量为9.003×108t,生气量为3243.4×108m3。其中阜四段生烃量占总生烃量的60.8%,生烃量为6.458×108t,阜二段生烃量为4.163×108t。研究区两套主力烃源岩总排烃量约为4.378×108t,总排油量为3.84亿吨,平均排油效率为42.7%,其中阜四段排油量1.69亿吨,阜二段排油量为2.15亿吨;总排气量为1069.25×108m3,平均排气效率为33%。综合预测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3.23×108t。其中阜四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429×108t,阜二段油气资源量约为1.801×108t,是主要的产出油气层。与前人研究相比,本论文利用了最新的盆地模拟方法,最新的数据资料解决力问题;并对各含油构造的油气地质储量进行了预测;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概率分布验证,确保了结论的合理性。本次研究对于明确下一步勘探方向、合理的部署开发井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张玉兴[6](2020)在《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油气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庆油田进入开发中晚期,大庆探区外围盆地作为大庆油田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已成为油气勘探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地质-地球化学-盆地模拟一体化评价方法对松辽外围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油气资源进行评价研究,为方正断陷油气有利区和“甜点区”预测提供地质依据。基于此,本文对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油气资源量计算方法、油气资源量计算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1)烃源岩精细评价,包括安村乌云组烃源岩分布、有机质类型、丰度、成熟度等特征。(2)资源量计算方法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包括类比法、统计法、成因法对比分析。(3)方正断陷油气资源量计算,包括资源量计算公式、计算参数赋值依据、资源量计算结果。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发育上下两套泥质烃源岩,下部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高,有机质丰度和类型较好。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上部烃源岩分布范围大,面积为1077.68km2,其中德善屯凹陷带烃源岩最为发育,厚度普遍在400m以上,最大厚度达到800m;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下部泥质烃源岩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主要发育在断陷北部,面积为823.27km2,其中兴旺构造带烃源岩最为发育,最大厚度达到450m,烃源岩厚度由北向南逐级变薄。2.新安村乌云组上部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4%,下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5.10%;上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2型为主,部分为II1型、III型;下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1型和II2型;在有机质热演化方面,沿断陷条带状分布的新安村乌云组底部大部分烃源岩都已成熟;埋深超过4000m,烃源岩进入成熟演化阶段,在渐新世末达到生排烃高峰和主要成藏期。3.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烃源岩总生油量为28.51×108t,总生气量为4520×108m3。根据刻度区类比,方正断陷油、气运聚系数取值7%,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石油的总资源量为1.996×108t,天然气的总资源量为316.4×108m3。4.通过分评价单元计算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烃源岩油气资源量,结果显示其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兴旺构造带、大林子凹陷带、德善屯凹陷带和李家店凹陷带。根据已有工业探井、烃源岩分布及资源匹配关系分析,德善屯凹陷带、李家店凹陷带勘探前景广阔,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魏强[7](2019)在《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中的成藏地球化学问题,在样品采集基础上,采用烃源岩岩石学、烃源岩热解及热模拟等分析技术,研究了库车坳陷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倾气性能。基于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的分析,深化了深层致密砂岩气的成因和来源研究。通过储层物性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分析,定量揭示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基于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颗粒荧光定量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时间。依据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先后顺序并结合典型气藏解剖,对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揭示了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模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库车坳陷发育侏罗—三叠系烃源岩,在拜城和阳霞凹陷中心厚度超过400m,生气强度超过70×108m3/km2。两套烃源岩在拜城凹陷中心成熟度超过3%,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烃源岩中干酪根主要为Ⅲ型,具有明显的倾气性能。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显示,2℃/h升温速率温度增加至550~600℃时,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甲烷产率超过158mL/g·TOC,湖相烃源岩最大为84mL/g·TOC。总体来看,烃源岩供气条件较为优越,为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充注的气源。(2)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组分以甲烷为主,为82.11%~98.50%;重烃气(C2+)含量主要介于0%~8.9%,干湿气并存。δ13C1为-36.9‰~-27.6‰,δ13C2为-27.6‰~-16.3‰,δ13C3为-25.87‰~-15.7‰。烷烃气碳同位素偏重,主要呈正碳同位素序列,存在部分倒转。深层致密砂岩气成熟度为0.66%~3.03%,较大数值差异暗示其来源于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属于成熟、高-过成熟的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次为三叠系烃源岩。(3)库车坳陷深层主要含气层段为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多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主频分布介于2%~8%和0.01~0.1× 10-3μm2,低于同地区浅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深部储层经历了同生—表生和早成岩阶段,正处于中成岩阶段早期。依据成岩演化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型,认为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致密化时间较早,约发生在康村组沉积中晚期。而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较晚,约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晚期。压实作用对于储层致密化的贡献最大并贯穿着致密化过程的始终。(4)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盐水包裹体、液态烃包裹体和气态烃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宽介于81.5~176.4℃,盐度为1.39%~26.3%。颗粒荧光定量分析表明,深部储层中早期原油在后期气侵作用下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在储层流体历史特征分析基础上,认为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吉迪克组沉积晚期至康村组沉积早中期,天然气充注主要发生在库车组沉积期。(5)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两种类型。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已致密,毛细管力和气体膨胀力为运移动力,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或深凹及背斜带上,成藏过程为:储层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构造调整。先成藏后致密型气藏天然气充注时储层尚未致密,天然气运移动力为浮力和水动力,分布受等高线控制且具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成藏过程为:烃源岩生、排烃→天然气充注成藏→储层致密化→构造调整。(6)先致密后成藏型气藏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大范围展布的“稳定带”、较好的“断盖”组合,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晚期的原油充注及储层致密化,库车组沉积期气侵并经构造改造后形成的气藏”。先成藏后致密型主控因素为较好的烃源岩条件、有利的储层、较为完整的区域性盖层、具有构造高点及优势运移通道,成藏模式为“康村组沉积中期的原油充注,库车组沉积期成熟天然气充注及其晚期的储层致密化,后经构造改造形成的气藏”。

魏晓椿[8](2017)在《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地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导致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高的造山带,对其形成演化历史和机理的研究无疑会增加人们对地球演化动力学机制的理解。然而,对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的认识仍然有很多争议。青藏高原的隆升被认为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亚洲季风形成、亚洲内陆干旱化有重要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亚洲内陆最大的沙漠,是全球风尘系统重要的组成。其诞生时限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但关于其诞生的时限有几万年到7 Ma等不同观点。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和向北扩展使得其北部边界造山带逆冲于塔里木地块之上,造就了巨型的盆山系统,导致大量的新生代沉积物堆积于西昆仑前陆盆地中。这些沉积物不仅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也是研究亚洲内陆气候变化,尤其是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为代表的极端干旱化历史的绝佳材料。对其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对恢复青藏高原北缘构造隆升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以及揭示构造-沉积-气候变化的联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瞄准在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前陆盆地阿尔塔什地区磨拉石建造中新发现的火山碎屑岩,对其进行了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研究,以获取其物源信息并反演其源汇过程。该火山碎屑岩序列的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段和下段。下段以斜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凝灰质砂岩为主,夹砾岩层;上段为块状、混杂的集块岩。岩石学观察表明,这些火山碎屑岩以粗面质和响岩质碎屑为主。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火山碎屑岩属钾质-超钾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并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透长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和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碎屑喷发年龄为~11 Ma。以上多重证据显示西域砾岩中的火山碎屑岩来源于帕米尔高原的Dunkeldik火山岩带。碎屑岩的下段可能是该火山岩带在相对长一段时间(几十万年)内的喷发事件的沉积响应;而火山碎屑岩的上段则可能是一次火山喷发事件导致了火山体的山体滑坡,并以碎屑崩塌流、火山泥石流的形式搬运到沉积区的产物。通过落差和运移距离的估算,认为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在迄今已知的世界上同类泥石流中可能是运移距离最远、流动性最强的。将该运移距离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后,本研究认为该火山泥石流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搬运距离,可能受控于其所在的地形和构造环境,即由于西昆仑山中新世持续隆升,在~11 Ma时,Dunkeldik和阿尔塔什之间形成了一个贯穿的长峡谷,使得该火山泥石流能在到达阿尔塔什冲积扇之前以隧道流的方式长距离运移。基于上述火山碎屑岩的年代限定,本研究对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地层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获得了该区的地层年代框架,以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在~35.5-33 Ma,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发生了明显的构造隆升,这可能导致了塔里木西南缘前陆盆地中地层的沉积间断,及其随后的沉积物粒径的变粗,并使塔里木盆地中部隆起区开始接受沉积。在~27-26 Ma时,研究区新一期的构造活动开始,其中喀喇昆仑断裂和喀什-叶城转换带的活动可能导致了帕米尔高原快速向北楔入。这个时段帕米尔高原强烈的构造隆升,可能阻隔了西部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导致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高原的隆升一方面造成了亚洲内陆极端干旱化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另一方面,隆升引发的剥蚀作用为沙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全球风尘系统的重要源区。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23 Ma),区域构造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冷和副特提斯海的撤退可能对亚洲内陆的进一步干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准噶尔盆地和黄土高原地区风成沉积的广泛出现,以及太平洋粉尘通量的增加。在~15 Ma时,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域砾岩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生长地层广泛发育,指示西昆仑与塔里木之间的挤压作用的加强,标志着类似现代的地质地貌格局已经基本建立。在~11 Ma时,帕米尔与塔里木之间相对运动或接近停止,此后塔里木和帕米尔可能整体一致向北运动。

本刊编辑部[9](2015)在《《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58卷总目次》文中提出

吴斌[10](2015)在《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叠合盆地,在其长期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多期构造体制的变革。构造变革期的构造特征、温压场及区域应力场变化进一步控制了盆地的油气成藏。本文以塔东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基于大量的地震、探井、露头及分析测试资料,确定了关键构造变革期次,探讨了关键构造变革期内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研究区的能量场变化,分析了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对塔东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塔东地区存在9个不整合面,不同构造单元内不整合面的分布、叠合关系及剥蚀厚度存在差异。结合不同构造层和不同时期的断裂特征,识别了研究区内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印支期4期关键构造变革期,其形成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周缘沟-弧体系的转变密切相关。数值模拟法为定量揭示研究区的能量场演化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对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温度场、压力场和应力场的模拟,发现加里东中期到印支期以来,塔东地区的地温梯度演化经历了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压力异常主要出现在满加尔凹陷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地区,且剩余压力的数值和分布范围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则经历了从南压北张到南张北压再到南北两端挤压的变化过程。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塔东地区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加里东中期,塔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地层温度大于60℃,油气开始生成,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影响,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开始发育,并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海西早期,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层的温度升高,油气的大量生成导致剩余压力产生,成为排烃的主要动力。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南部挤压应力的加强,塔中低凸起和塔北隆起形成,仍然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海西晚期,烃源岩层内剩余压力增大,分布范围扩大,促进油气从烃源岩排出,该时期受塔东地区北部挤压应力的作用,塔北隆起抬升,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区。印支期,烃源岩层的排烃能力继续增强,剩余压力分布的层系扩展到上奥陶统。受盆地南北两端的挤压作用,不仅形成大量断裂,构成了油气的主要运移通道,还使隆起区进一步靠近烃源岩中心,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二、云龙凹陷波动热史模型建立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龙凹陷波动热史模型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海域东部不同富油凹陷烃源岩生烃特征差异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方法与模拟参数
    2.1 方法
    2.2 模拟参数
        2.2.1 地层信息
        2.2.2 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
        2.2.3 边界条件
3 模拟结果
    3.1 埋藏史与热史
    3.2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
4 讨 论
    4.1 敏感性分析
        4.1.1 剥蚀量对烃源岩成熟度的敏感性分析
        4.1.2 热流值对烃源岩成熟度的敏感性分析
    4.2 不同凹陷烃源岩生、排烃演化特征对比
        4.2.1 不同凹陷烃源岩最早与最晚生烃时间的厘定与横向对比
        4.2.2 不同凹陷烃源岩最早与最晚排烃时间的厘定与横向对比
    4.3 油气地质意义
5 结 论

(2)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深层油气藏特征
        1.3.2 深层研究现状
        1.3.3 含油气系统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差异性评价与油气特征
    3.1 烃源岩地质差异性
        3.1.1 烃源岩地层宏观展布差异性
        3.1.2 暗色泥岩非均质性
        3.1.3 有效烃源岩分布差异性
    3.2 烃源岩地化特征差异性
        3.2.1 有机质丰度差异性
        3.2.2 有机质类型差异性
        3.2.3 有机质成熟度差异性
    3.3 沉积环境与有机相
        3.3.1 沉积环境差异性
        3.3.2 有机相
    3.4 油气特征
        3.4.1 原油特征
        3.4.2 天然气特征与成因
        3.4.3 油气藏相态
    3.5 小结
第四章 生烃演化与成烃机理
    4.1 生烃热模型的构建
        4.1.1 地层与岩性模型
        4.1.2 热模型
        4.1.3 烃源岩属性
        4.1.4 生烃动力学模型
    4.2 热演化分析
        4.2.1 参数检验与标定
        4.2.2 现今热演化特征
        4.2.3 热演化时空分布
    4.3 深层成烃影响因素
        4.3.1 温度对成烃影响
        4.3.2 压力对成烃影响
        4.3.3 湖盆盐度对成烃影响
        4.3.4 深部富氢流体对成烃的影响
    4.4 深层成烃模式
        4.4.1 自然演化剖面
        4.4.2 生烃热模拟实验
        4.4.3 生排烃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深层含油气系统
    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5.1.1 油源分析
        5.1.2 含油气系统描述
    5.2 静态地质要素
        5.2.1 烃源岩
        5.2.2 输导体系
        5.2.3 储集层
        5.2.4 盖层与上覆岩层
    5.3 动态地质作用
        5.3.1 生排烃过程
        5.3.2 油气充注期次
        5.3.3 含油气系统运移和充注评价
    5.4 流体势场特征
        5.4.1 流体势计算
        5.4.2 流体势场演化
    5.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与评价
        5.5.1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5.2 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
        5.5.3 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1.3 区内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区域勘探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
        1.4.2 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相关研究
        1.4.3 格架内储层相关研究
    1.5 研究思路及路线
    1.6 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沉积背景
        2.1.1 晚石炭世-二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2 三叠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3 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4 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1.5 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3.1 层序界面特征
        3.1.1 野外地质剖面界面特征
        3.1.2 大型冲断界面(Ⅲ级界面)
        3.1.3 结构转变界面(Ⅳ级界面)
        3.1.4 间歇暴露面与相关整合界面(Ⅴ级界面)
        3.1.5 洪泛面成因类型及识别标志
    3.2 基准面旋回级次划分方案
    3.3 层序的划分与对比
        3.3.1 各级别层序的基本特征
        3.3.2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3.3.3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3.3.4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第4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岩相古地理研究
    4.1 物源区分析
        4.1.1 重矿物法
        4.1.2 碎屑组分特征法
    4.2 沉积相标志分析
        4.2.1 岩心相分析
        4.2.2 测井相分析
        4.2.3 地震相分析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1 沉积相类型
        4.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4.3.3 前三角洲亚相
        4.3.4 浅湖亚相
    4.4 高分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展布
        4.4.1 单井相分析
        4.4.2 连井相分析
        4.4.3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平面展布
        4.4.4 沉积相模式分析
第5章 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储层综合研究
    5.1 储层基本特征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5.1.3 储层物性特征
    5.2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5.2.1 沉积环境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3 储层综合评价
第6章 有利储层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汇聚背景下新生代陆缘盆地的沉降特征及主控因素 ——以东海冲绳海槽和地中海瓦伦西亚海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降分析研究现状
        1.2.2 沉降技术研究现状
        1.2.3 东海冲绳海槽沉降研究现状
        1.2.4 地中海瓦伦西亚海槽沉降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内容、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创新点
    1.4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冲绳海槽
        2.1.1 地球物理特征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其他特征
    2.2 瓦伦西亚海槽
        2.1.1 地球物理特征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其他特征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冲绳海槽
        3.1.2 瓦伦西亚海槽
    3.2 研究方法
        3.2.1 去压实校正
        3.2.2 沉积物和水的载荷沉降
        3.2.3 岩性参数
        3.2.4 古水深
        3.2.5 全球海平面变化
        3.2.6 时深转换
4 沉积地层格架及变形特征
    4.1 冲绳海槽
        4.1.1 沉积地层格架
        4.1.2 构造变形与沉积特征
    4.2 瓦伦西亚海槽
        4.2.1 沉积地层格架
        4.2.2 构造变形与沉积特征
5 新生代沉积特征及沉降分析
    5.1 冲绳海槽
        5.1.1 沉积等深图特征
        5.1.2 选定人工井的构造沉降特征
        5.1.3 构造沉降等深图特征
    5.2 瓦伦西亚海槽
        5.2.1 沉积等深图特征
        5.2.2 构造沉降等深图特征
        5.2.3 等时线、等深线及水载荷沉降等值线图特征
        5.2.4 减薄因子
6 新生代沉降的控制因素及其对构造作用的响应
    6.1 冲绳海槽
        6.1.1 快速构造沉降的控制因素
        6.1.2 沉降对冲绳海槽渐进式扩张的新启示
    6.2 瓦伦西亚海槽
        6.2.1 快速沉降的控制因素
        6.2.2 海槽西南部与北东部的差异演化模式
    6.3 汇聚背景下陆缘盆地沉降机制及演化模式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进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沉积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第3章 盆地模拟技术的内容与应用
    3.1 盆地模拟研究的内容
    3.2 模拟参数的选取
第4章 盆地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4.1 地史模拟
    4.2 热史模拟
    4.3 生烃汇聚史
    4.4 烃源岩排烃史
    4.5 油气运聚史模拟
第5章 盆地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5.1 地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5.2 热史结果分析与验证
    5.3 运聚结果分析与验证
第6章 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6.1 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6.2 资源量综合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油气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0.2.2 含油气盆地模拟系统研究现状
        0.2.3 埋藏史重建研究现状
        0.2.4 热史及生烃史模拟研究
        0.2.5 方正断陷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构造位置
        1.1.2 构造特征
    1.2 区域地层特征
    1.3 区域沉积环境
第二章 新安村乌云组烃源岩精细评价
    2.1 地球化学参数测定方法
        2.1.1 实验流程
        2.1.2 实验方法
    2.2 烃源岩纵向分布特征
    2.3 有机质丰度
    2.4 有机质类型
    2.5 埋藏史、热史及有机质成熟度
    2.6 生排烃模式
第三章 油气资源量计算方法优选
    3.1 资源量计算方法
        3.1.1 类比法
        3.1.2 统计法
        3.1.3 成因法
    3.2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综合对比分析
        3.2.1 类比法的优势、劣势
        3.2.2 统计法的优势、劣势
        3.2.3 成因法的优势、劣势
第四章 油气资源量计算
    4.1 油气资源计算公式
    4.2 油气资源计算参数赋值依据
    4.3 油气资源量计算结果
    4.4 方正断陷资源分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史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划分与沉积特征
    2.4 气藏分布特征
    2.5 生储盖组合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倾气性分析
    3.1 烃源岩分布
    3.2 烃源岩评价
        3.2.1 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3.2.2 有机质成熟度
        3.2.3 烃源岩生气强度
    3.3 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
    3.4 黄金管封闭体系下的烃源岩生气热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深层致密砂岩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致密砂岩气组分特征
        4.1.1 组分及干燥系数
        4.1.2 组分及干燥系数分布
    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4.2.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2 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3 致密砂岩气成熟度
    4.4 致密砂岩气成因类型及来源
        4.4.1 烷烃气成因类型
        4.4.2 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倒转原因
        4.4.3 致密砂岩气来源
    4.5 本章小结
5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过程
    5.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孔裂隙类型
        5.1.3 孔渗发育特征
    5.2 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
    5.3 孔隙定量演化模型与方法选取
    5.4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过程
        5.4.1 侏罗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2 白垩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3 古近系储层致密化过程
        5.4.4 成岩作用对致密化的贡献
    5.5 本章小结
6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古流体特征与油气充注时间
    6.1 包裹体岩石学特征
    6.2 包裹体显微测温
        6.2.1 包裹体均一温度
        6.2.2 包裹体盐度
        6.2.3 含烃包裹体丰度
    6.3 颗粒荧光定量(QGF)与萃取液颗粒荧光定量(QGF-E)分析
        6.3.1 QGF和QGF-E波谱特征
        6.3.2 QGF指数、QGF-E强度与深度关系
        6.3.3 QGF指数与QGF-E强度关系
    6.4 油气充注期次及时间分析
        6.4.1 自生伊利石K-Ar定年
        6.4.2 包裹体盐度与均一温度关系
        6.4.3 油气充注时间综合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典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解剖及类型划分
    7.1 中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1.1 大北1气藏
        7.1.2 克深2气藏
    7.2 东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2.1 迪那2气藏
        7.2.2 迪北气藏
    7.3 西部区块气藏成藏特征
    7.4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类型划分
    7.5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机理及成藏特征比较
        7.5.1 不同类型气藏成因机理分析
        7.5.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特征比较
    7.6 本章小结
8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8.1 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成藏因素分析
    8.2 不同类型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8.3 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模式
    8.4 深层致密砂岩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方向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8)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
        1.1.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形成
        1.1.3 古地理变迁: 副特提斯海从塔里木盆地的撤退
        1.1.4 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 开展的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区域地质背景
    2.1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的地理概况
    2.2 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构造分区
        2.2.1 北昆仑地体
        2.2.2 库地缝合带
        2.2.3 南昆仑地体
        2.2.4 阿尼玛卿-昆仑缝合带
        2.2.5 甜水海-塔什库尔干地体
        2.2.6 羌塘地体
        2.2.7 班公湖缝合带
        2.2.8 拉萨地体
    2.3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2.4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2.4.1 东帕米尔-西昆仑新生代的隆升
        2.4.2 帕米尔西昆仑的断裂系统
    2.5 帕米尔西昆仑山新生代岩浆活动
        2.5.1 侵入岩
        2.5.2 火山岩
    2.6 西昆仑山前陆盆地新生代地层概况
        2.6.1 海相地层
        2.6.2 陆相地层
    2.7 小结
第三章 西域砾岩中火山碎屑沉积及其源汇过程
    3.1 火山碎屑岩概述
        3.1.1 概述
        3.1.2 火山碎屑物类型
        3.1.3 火山碎屑物喷发、搬运、堆积方式
        3.1.4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
        3.1.5 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的争议
    3.2 火山碎屑岩段沉积特征
        3.2.1 下段
        3.2.2 上段
    3.3 火山碎屑岩段岩石学特征
        3.3.1 上段
        3.3.2 下段
    3.4 火山碎屑岩段地球化学特征
        3.4.1 方法简介
        3.4.2 结果
    3.5 火山碎屑岩段年代学特征
        3.5.1 ~(40)Ar/~(39)Ar定年
        3.5.2 锆石U-Pb定年
        3.5.3 喷发年龄的讨论
    3.6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及从源到汇过程
        3.6.1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
        3.6.2 火山碎屑从源到汇过程
    3.7 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的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探讨
        3.7.1 火山泥流落差估算
        3.7.2 火山泥石流搬运距离估算
        3.7.3 火山泥石流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
        3.7.4 为什么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具有极高的流动性?
    3.8 小结
第四章 塔里木西南缘新生代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4.1 磁性地层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4.1.1 物质的磁性
        4.1.2 地球的磁场
        4.1.3 岩石的剩磁
        4.1.4 退磁
        4.1.5 地磁极性年代表
    4.2 塔里木及周边磁性地层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4.3 采样及室内分析
    4.4 样品的退磁结果
    4.5 磁性地层的建立
    4.6 沉积相和沉积速率变化
    4.7 小结
第五章 晚渐新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
    5.1 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研究历史及主要认识
    5.2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风成相带
    5.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古环境记录
        5.3.1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记录
        5.3.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记录
    5.4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时代的重新认识
        5.4.1 西昆仑山前风成粉砂的年代
        5.4.2 麻扎塔格古风成砂的年代
        5.4.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年代
    5.5 小结
第六章 塔里木盆地对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6.1 盆山耦合的构造和气候约束
    6.2 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沉积反映的地质过程
    6.3 对帕米尔北向楔入的限定
    6.4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原因: 构造、气候还是海陆变迁?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文章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9)《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58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
    期 第
    2
    期 第
    3
    期 第
    4
    期 第
    5
    期 第
    6
    期 第
    7
    期 第
    8
    期 第
    9
    期 第
    10
    期 第
    11
    期 第
    12
    期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No.9 No.10 No.11 No.12

(10)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现状
        1.2.2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方法
        1.2.3 关键构造变革的控制因素
        1.2.4 构造体制转换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周缘大地构造环境
    2.3 塔东地区的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背景
        2.3.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3.2 磁异常特征
        2.3.3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与盆地基底构造
        2.3.4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的速度结构
        2.3.5 人工地震反射/折射剖面揭示的速度结构
    2.4 塔东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集层特征
第3章 塔东地区的不整合面及构造-地层层序
    3.1 不整合面的识别
    3.2 塔东地区的年代地层格架
        3.2.1 连井年代地层格架
        3.2.2 地震年代地层格架
    3.3 不整合面剥蚀量的恢复
        3.3.1 剥蚀量恢复的方法和原理
        3.3.2 单井剥蚀量的特征
        3.3.3 构造横剖面复原
        3.3.4 剥蚀量的平面展布特征
    3.4 构造-地层层序特征
        3.4.1 基底构造层
        3.4.2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地层层序
        3.4.3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地层层序
        3.4.4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地层层序
        3.4.5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地层层序
        3.4.6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地层层序
        3.4.7 新生界构造-地层层序
第4章 塔东地区的断裂系统与地质结构
    4.1 边界断裂特征
        4.1.1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4.1.2 阿尔金断裂系统
    4.2 各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1 南华系-震旦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2 寒武系-奥陶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3 志留系-泥盆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4 石炭系-三叠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5 侏罗系-白垩系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2.6 新生界构造层的断裂特征
    4.3 各构造期的断裂特征
        4.3.1 断裂发育时期的确定
        4.3.2 震旦纪断裂构造特征
        4.3.3 加里东中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5 海西晚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6 印支期的断裂构造特征
        4.3.7 燕山期断裂构造特征
        4.3.8 喜马拉雅期的断裂构造带特征
    4.4 断裂系统特征
        4.4.1 阿尔金-车尔臣断裂系统特征
        4.4.2 满南-罗布泊断裂系统
        4.4.3 库鲁克塔格-孔雀河斜坡断裂系统
        4.4.4 断裂系统的分带和分区特征
    4.5 塔东地区的地质结构
        4.5.1 分层结构及其叠合差异性
        4.5.2 分块结构及其复合差异性
        4.5.3 不同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
第5章 塔东地区的关键构造体制变革
    5.1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确定
    5.2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5.2.1 不同关键构造变革期的特征
        5.2.2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的成因机制
第6章 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6.1 温度场
        6.1.1 热史模拟的计算方法
        6.1.2 地质模型及地质参数
        6.1.3 典型剖面的构造-热演化模拟
    6.2 压力场
        6.2.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2.2 古地层压力的恢复及演化
    6.3 应力场
        6.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6.3.2 力学模型的建立
        6.3.3 应力场的模拟结果
    6.4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特征
    6.5 关键构造变革期的三场耦合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第7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四、云龙凹陷波动热史模型建立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海域东部不同富油凹陷烃源岩生烃特征差异及意义[J]. 于彪,刘建良,杨贵丽,刘可禹,刘晓林.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4)
  • [2]渤中凹陷深层成烃机理与含油气系统[D]. 朱立文. 西北大学, 2020
  • [3]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三工河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储层研究[D]. 贺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汇聚背景下新生代陆缘盆地的沉降特征及主控因素 ——以东海冲绳海槽和地中海瓦伦西亚海槽为例[D]. 方鹏高. 浙江大学, 2020(01)
  • [5]高邮凹陷阜宁组油气资源评价[D]. 尚瑞. 长江大学, 2020(02)
  • [6]方正断陷新安村乌云组油气资源评价[D]. 张玉兴.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库车坳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 魏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8]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D]. 魏晓椿. 南京大学, 2017(01)
  • [9]《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58卷总目次[J]. 本刊编辑部.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2)
  • [10]塔东地区关键构造体制变革、成因机制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D]. 吴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6)

标签:;  ;  ;  ;  ;  

云龙凹陷脉动热历史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