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推拿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临床推拿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一、推拿临床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论文文献综述)

陈旻[1](2021)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通过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灵活应用,深刻理解和掌握"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2种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殊方法,对中医学的学习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彭珊珊[2](2021)在《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中医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Chronic Durationof Bronchial Asthma,CDBA)和变应性咳嗽(Allergic Cough,AC)的用药规律。同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养润肺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为中医药理论“异病同治”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儿”and“中医药”and“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or“哮喘迁延期”or“哮喘非发作期”作为关键字段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相关文献;相同方式以“儿”and“中医药”and“变应性咳嗽”or“慢性咳嗽”or“内伤咳嗽”or“久咳”为检索词进行全文高级检索,筛选出中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相关文献,使用SPSS Modeler18.0和SPSS26.0对筛选后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2)纳入符合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脾气虚证患儿(Chronic Dur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CDBA-LSQDS)78 例,以及变应性咳嗽肺脾气虚证(Allergic Cough-Lung and Spleen Qi Deficiency Syndrome,AC-LSQDS)患儿7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用导师经验方“清养润肺方”治疗,对照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4周。分析比较同一中医证候的两种疾病治疗前后患儿主次症状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数据挖掘方面:中医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5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有黄芪、甘草、白术、茯苓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陈皮-茯苓,陈皮-白术,防风-黄芪,防风-白术,茯苓-白术,以及半夏-白术-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半夏-茯苓-陈皮,半夏-黄芪-茯苓,半夏-黄芪-白术等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7个新处方。中医药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文献102篇,通过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有甘草、杏仁、陈皮、半夏、白术、桔梗等;通过关联规则形成黄芪-白术,半夏-桔梗-陈皮,茯苓-半夏-陈皮,黄芪-陈皮-防风,茯苓-黄芪-白术等高频药物组合;聚类规则形成了 8个新处方。(2)临床研究方面,总体疗效上:治疗2周后,CDBA-LSQDS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SQDS患儿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BA-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气喘、鼻痒、咽痒、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咳嗽、胸闷、鼻塞、流涕、喷嚏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对咳嗽、胸闷、咽痒、喷嚏、精神、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气喘、鼻塞、鼻痒、流涕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AC-LSQDS组患儿疗效观察: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主症、次症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夜间咳嗽、咽痒、面色、精神、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日间咳嗽、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食欲食量等症状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对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咽痒、面色、食欲食量、大便、小便等症状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咳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精神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脾二脏为核心辨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符合临床实践活动,清养润肺方治疗肺脾气虚证CDBA和AC患儿均产生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系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异病同治的内涵。

肖瑶[3](2021)在《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魏军平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患者的用药规律,挖掘其核心药物及配伍方法,归纳魏军平教授的用药经验,得出核心处方;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所得核心处方干预桥本氏病的潜在关键靶点及通路,为疏肝健脾法干预桥本氏病的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收集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魏军平主任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证桥本氏病患者病历及处方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医案数据的整理、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从药性、药味、归经、药组关联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探索其组方规律,基于熵聚类等方法挖掘潜在新药组合;此后与魏军平教授进行访谈及讨论后得出核心处方。2.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标准,筛选核心处方中每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信息标准化;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以“Hashimoto’s thyroiditis”、“Hashimoto’s Disease”、“HT”为关键词,获取桥本氏病的相关靶点并进行合并及去重;得出核心处方-桥本氏病共同靶点后,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富集分析,并运用Cytoscape3.6.1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构建“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206份病案,其就诊患者女性占91.75%,男性占8.25%;年龄最小为7岁,最大为76岁,其分布为:年龄<10岁的患者占2.43%,10-19岁占1.46%,20-29岁占12.13%,30-39岁占40.78%,40-49岁占16.99%,50-59岁占21.36%,60-69岁占2.43%,年龄>70岁占2.43%;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甲功分布情况为:甲功正常者占40.29%,亚临床甲减占19.42%,甲减者占40.29%;其症状出现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乏力、大便稀、眠差、心悸、畏寒、急躁易怒、腹胀、颈前肿胀、汗出、胸闷、咽部异物感、咽部有痰、大便干、月经量少、胃胀等。2.206个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5位中药分别为柴胡、茯苓、陈皮、厚朴、炙甘草、白芍、紫苏叶、当归、白术、夏枯草、法半夏、苏梗、生黄芪、郁金、枳壳.;其用药药性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温药、寒药、平药、凉药、热药;其药味分布从高至低依次为苦味、辛味、甘味、酸味、咸味、涩味药;其用药归经分布从高至低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脾经、肝经、肺经、胃经、心经。3.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到陈皮-柴胡、陈皮-茯苓、柴胡-茯苓共3对高频药物组合模式,以及4组关联度>0.98的药物组合:柴胡、苏梗->紫苏叶,苏梗->紫苏叶,茯苓、苏梗->紫苏叶,厚朴、苏梗->紫苏叶;得到核心用药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苏梗、炙甘草、当归9味;基于熵聚类得到潜在新药组合17个;对魏军平教授进行访谈讨论后,设定核心处方组成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生黄芪、法半夏。4.将核心处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有效活性成分共86个,主要为槲皮苷、山奈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豆甾醇等;方药与疾病交集靶点共82个,以TNF、JUN、TP53、MAPK1、AKT1、IL6、MAPK14、VEGFA、EGFR 等为主要靶点;富集分析得到相关通路301条,其关键通路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1.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肝郁脾虚证HT患者以女性为主,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其甲功分布以甲状腺功能正常和临床甲减为主,部分患者属亚临床甲减。2.魏军平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HT患者时,除从肝经、脾经入手之外,还结合肺、胃、心同调;多选用性温、寒、平之品,以寒温并用,阴阳自和;多以辛、苦、甘之味,以辛开苦降,调理气机。运用数据挖掘及访谈方式得出核心处方为:紫苏叶、白芍、茯苓、厚朴、柴胡、陈皮、生黄芪、法半夏。3.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疏肝健脾法之核心处方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方式干预HT。其机制主要为:通过具有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调节等作用的核心有效成分,调控与HT相关的82个靶点,并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通路,从而对HT起到干预治疗作用。

赵琦[4](2021)在《李曰庆教授治疗肾虚型少弱精子症组方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现如今,男性少弱精子症已经成为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育的重要病因,现代研究对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病因及致病因素仍不明确,临床治疗仍以经验性用药为主。中医药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已逐渐获得男科学界认可,李曰庆教授在治疗本病上有独到临床经验,因此本研究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李曰庆教授治疗本病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全面分析教授治疗本病核心处方的作用靶点、分子机制,为后续开展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前期依据。方法:系统整理李曰庆教授于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东直门医院男科诊治的肾虚型少弱精子症临床病例,由两人背对背输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将数据准确录入软件中,对教授用药处方药物的运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同时利用软件关联规则分析、无监督熵层次聚类方法等对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处方分析、新方分析进行提取,得到教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核心处方,并从中分析得到教授临证经验。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平台,得到中和益肾种子汤中中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男性少弱精子症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药物成分靶点-男性少弱精子症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3.6.1软件建立“复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运用Cytoscape 3.6.1建立蛋白互作网络图。最后,借助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中医处方711首,包含159味中药,药物出现的频数总计14463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约20味。中药性味以温性药物最多,平性和凉性药物次之;药味以甘味药物最多,苦味,酸味次之,咸味、涩味最少。药物归经主要归肾、肝经,肺、脾、心经次之。药物频数统计得到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常用药物,包括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山茱萸、牛膝、黄芪、茯苓、杜仲、鹿角胶、车前子、巴戟天、丹参、蒲公英、黄精、淫羊藿、红景天、肉苁蓉等。根据关联规则算法,并和教授反复确定后,得到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基础方“中和益肾种子汤”的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车前子12g,覆盆子15g,五味子10g,生黄芪30g,鹿角胶10g,丹参15g,蒲公英12g。运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新处方4首,核心聚类方药组合4组,创新临床用药模式,可根据临床进行进一步优化应用。(2)在TCMSP和BATMAN中检索中和益肾种子汤的化合物成分,最终得到199种潜在核心化合物,预测出化合物对应靶点377个。在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男性少弱精子症相关靶点,其中得到少精子症蛋白靶点528个,弱精子靶点163个,将两个数据集合并去除重复后得到男性少弱精子症相关靶点共651个。运用Cytoscape构建中和益肾种子汤潜在靶点和男性少弱精子症靶标数据集韦恩图,从中即可获得中和益肾种子汤和疾病共同靶点61个。构建中和益肾种子汤成分-靶点网络图,对构建的网络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得到槲皮素、木犀草素、山萘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可被认为是中和益肾种子汤发挥药理活性重要化合物。PPI网络分析可得到中和益肾种子汤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前十位潜在核心靶点,包括TP53、AKT1、SIRT1、ESR1、PTGS2、MAPK1、EGFR、TNF、CASP3、IL6。GO分析结果提示中和益肾种子汤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基因生物过程(BP)显着富集在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对药物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对有机物质的反应等过程;细胞组分(CC)主要富集膜筏、膜微区、膜区、内膜系统、细胞质部分等部位;在分子功能(MF)主要富集在相同的蛋白质结合、酶结合、双链DNA结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结合、信号受体结合。KEGG富集分析得到中和益肾种子汤治疗少弱精子症相关的重要的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凋亡通路、p53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结论:1.李曰庆教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学术经验:(1)少弱精子症的病机核心为阴阳失衡,病理改变以肾虚为主,并兼有血瘀和湿热;(2)李曰庆教授在本病的治疗上用药多喜平和之辈,同时注重清补结合,攻补同用,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2.中和益肾种子汤治疗男社交媒体信息感知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的影响调査性少弱精子症主要发挥“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起到抗氧化、抗炎、促进增殖与凋亡等作用机制。

李晓宇,郝晓凤,罗金花,胥静,谢立科[5](2020)在《舒肝明目汤于眼科病应用中所体现的异病同治思想》文中研究说明辨证论治是中医应用理法方药治病的指导思想,是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准确,立法无讹,方能疗效显着。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体现,证异则治异。舒肝明目汤乃湖南着名眼科专家张怀安先生的自拟经验方,谢立科主任是张怀安先生的第二代传人(见《张健眼科医案》),将此方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眼科病,一方多用,效果颇佳。本文以舒肝明目汤于眼科临床的应用为例,阐释舒肝明目汤的方义,进一步领会其所体现的异病同治思想。

李宇飞[6](2020)在《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创伤和应激源相关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暴露于极端创伤事件、反复和侵入性创伤记忆、避免创伤事件相关刺激、认知障碍、负面情绪、高唤醒状态、高度警惕、临床压力和社会损害等。PTSD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对社会和个人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其高患病率大大增加了病人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和负担。尽管目前研究已经确定了与PTSD相关的分子生物、神经化学和遗传异常等因素,但对PTSD的预防和治疗却是有限的。研究表明,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激活参与了 PTSD的病理过程,临床研究已初步证实针刺治疗PT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精神疾患“异病同治”的理念和团队前期研究,采用单一延长应激方法制造PTSD动物模型,假设针刺是通过调节应激诱导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激活而产生抗PTSD作用,通过观察针刺对PTSD大鼠的行为学和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针刺抗PTSD的作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舍曲林组。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PS)方法进行PTSD造模,造模于适应性喂养结束后的第1天内完成;空白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正常饲养;针刺组大鼠于每日2:00pm进行1次针刺干预,选择“百会”和“印堂”二穴,持续15天;舍曲林组将舍曲林悬浊液(0.2mg/ml)进行每日1次灌胃给药(10mg/kg),持续15天。进行以下研究:(1)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SPS方法进行造模、模拟PTSD模型,分别于造模前(day 0),实验第8天(day 8)和干预结束后(day 15)对大鼠体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三个时间点各组体质量的差异;于造模前(day 0)和干预结束后(day 15)对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2)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本部分实验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基本病理形态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3)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本部分实验观察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炎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针刺抗PTSD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PS可诱导大鼠出现一系列类PTSD样行为,主要表现为:①实验前(day 0)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水平具有一致性。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接受单一延长应激后,在第8天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到第15天,空白组与模型组间体质量无显着差异(P>0.05),可见,单一延长应激在第8天显着导致了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进而对SPS大鼠生长和整体情况产生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造模后第8天和第15天体质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在第8天和第15天体质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见,SPS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大鼠体质量显着降低,大鼠自然生长和整体情况受到抑制;②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SPS显着降低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的时间百分比及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百分比(P<0.01;P<0.01),导致大鼠出现类PTSD样焦虑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针刺干预逆转了 SPS诱导的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进入开臂的时间百分比降低情况(P<0.01),提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SPS诱导的焦虑行为,对PTSD大鼠产生防治作用。(2)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①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紧密且均匀,轮廓清楚,细胞核染色为蓝色,胞体呈现椭圆形且细胞核仁清晰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见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变少,细胞间隙变大,细胞结构模糊或消失,出现细胞空泡,存在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并伴有软化灶,而针刺组的病理损伤则有所减轻,细胞恢复整齐排列,细胞数量增多且细胞空泡减少,舍曲林组的染色切片中也同样观察到细胞增多,坏死细胞数量减少。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着增多(P<0.01),且表现为胞体增大,突起增粗,而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着减少(P<0.01),舍曲林组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也显着减少(P<0.01),提示针刺和舍曲林干预都有效的逆转了 SPS模型大鼠海马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3)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①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比较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可以显着逆转SPS诱导的血清IL-1β含量增加表达情况,进而发挥抗PTSD效应。结论本研究初步提示:单一延长应激导致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含量增加,并导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并伴有软化灶。可见,单一延长应激对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性反应过程在SPS模型大鼠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针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 S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性反应病理过程,进而发挥抗PTSD效应,这可能是其效应机制重要途径。本团队后续研究将基于此基础展开进一步研究。

周波[7](2020)在《肝郁化热证与清肝解郁优化方关联的生物学基础》文中研究表明证候是中医特有一种疾病认识观,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于证候的生物学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热点领域。肝郁化热证是一种复合证型,是肝郁日久化热导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复合证型之一,有关研究表明,肝郁化热证涉及到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但其内在生物学基础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155例临床病例,以肝郁化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清肝解郁优化方为干预手段,应用代谢组学及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分析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症、经前期综合征三种不同疾病的肝郁化热证患者血清生物学标记物,探讨肝郁化热证患者的证候生物学标志物及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潜在机制。目的:研究肝郁化热证的血清代谢物及NEI网络指标变化,通过清肝解郁优化方干预肝郁化热证后生物信息学、血清代谢物及NEI网络变化,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及潜在机制,分析清肝解郁优化方与肝郁化热证关联血清生物学基础。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运用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收集清肝解郁优化方的主要成分及药物潜在作用靶点,并用Cytoscape软件将清肝解郁优化方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可视化,于药物数据库OMIM以及Genecards中获取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症、经前期综合征三种疾病相对应的靶标基因,将疾病与药物的靶点进行匹配,可以得到清肝解郁优化方的活性成分治疗三种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据库获取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信息导入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在线工具进行疾病药物交集靶基因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2.代谢组学研究检测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经前期综合征三种疾病肝郁化热证患者45例、非肝郁化热证患者45例与健康人20例三组人群之间的血清差异代谢生物标记物;用清肝解郁优化方对45例肝郁化热证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其对己鉴定出的肝郁化热证血清代谢生物标记物的影响。利用自建的Tracefounder软件对LC-MS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变量(rtmz,即保留时间-质荷比)、分子量(compMW)、观察量(样本)和峰强。将编辑后的数据矩阵导入MetaboAnalyst4.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利用MetPA软件寻找与标记物相关的代谢路径。3.NEI网络研究检测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经前期综合征三种疾病肝郁化热证患者45例、非肝郁化热证患者45例与健康人20例三组人群的血清5-HT、β-EP、GnRH、ACTH、COR、IL-1β、IL-2、IL-6、TNF-α、INF-γ含量;观察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90例肝郁化热证患者的疗效,并从中随机挑选出45例肝郁化热证患者,观察该方对肝郁化热证患者血清NEI网络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结果清肝解郁优化方6个单味药、82个成分和4883个靶点的信息导入Cytoscape软件中构建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去除不相关靶点并对其中疾病、成分、共有靶点进行标识,得到疾病-成分-共有靶点网络,共涉及141个节点,392条边。构建药物-疾病PPI网络,隐藏不相关靶点后,得到1个具有90个节点和831条边的清肝解郁方与偏头痛及经前期综合征三种疾病作用的核心靶点网络。GO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00个功能富集,清肝解郁优化方与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非器质性失眠三种疾病的交集靶基因的生物功能包括:增殖、核受体活性、激素调节等方面。KEGG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主要参与到97条最关键的信号通路的富集,其中包含乙肝(hsa05161)、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hsa05418)、前列腺癌(hsa05215)、细胞凋亡(hsa04210)、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hsa04668)、催乳激素信号通路(hsa04917)、P53信号通路(hsa04115)以及多种细胞凋亡(hsa04215)等。2.肝郁化热证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鉴定肝郁化热证的潜在血清生物标记物为共30个,其中上调的为醛赖氨酸、4-羟脯氨酸、组胺、脱氧核糖、3-羟基-3-甲基-2-氧代丁酸、脱氢表雄酮、N-(3-氧己基)高丝氨酸内酯、琥珀酸、肌酐、寡糖、丙酮酸、尿酸、尿嘧啶等。下调的为乳酸、十六-二氢鞘氨醇、缬氨酸、植物鞘氨醇等,与之相关的代谢路径为苯丙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2)清肝解郁优化方能够回调乳酸、醛赖氨酸、肌酐、十六-二氢鞘氨醇、组胺、植物鞘氨醇等生物标记物,使其趋向健康人水平,代谢通路取为苯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3.肝郁化热证NEI指标变化及清肝解郁优化方的干预作用(1)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疗效分析: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经前期综合征3种疾病疗效显着,能明显降低肝郁化热证诊断及评价量表评分,同时能从多种维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2)肝郁化热证患者NEI相关指标变化:与健康人比较,肝郁化热证患者外周血清中IL-6、IL-1 β、TNF-α、5-HT均升高,经过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后,5-HT血清含量恢复到健康人水平,说明清肝解郁优化方可能通过降低5-HT达到治疗作用。结论:(1)我们通过对靶-通路网络的分析和观察,结合GO分析结果和KEGG分析结果,推测出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偏头痛、非器质性失眠症、经前期综合征的潜在机制可能与其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有关,TNF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是重要环节之一。(2)经过分析得出肝郁化热证患者与健康人及非肝郁化热证患者相比主要发生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方面的改变,筛选出3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MetPA平台确定了其涉及的7条代谢路径,即丙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合成、糖酵解/糖异生。同时发现了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干预组氨酸代谢、糖酵解、脂类代谢等,调节体内代谢紊乱,从而起到治疗肝郁化热证的作用。(3)肝郁化热证患者NEI网络具有异常变化,表现为5-HT代谢紊乱及外周血中免疫因子的升高。其中5-HT的升高与免疫功能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清肝解郁优化方可能通过调节5-HT含量从而达到改善肝郁化热证的作用。(4)经过优化的清肝解郁优化方能明显改善肝郁化热证患者的相关症状,降低偏头痛发作次数,改善睡眠质量,降低体内E2,提高生活质量,显示出对于肝郁化热证的整体调节作用。(5)本研究以肝郁化热证为例探讨了异病同治的内在机制以及证候类中药新药以证统病的研究模式,为后期的肝郁化热证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段嘉豪[8](2020)在《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活血汤对KOA、LDH、OP(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理论,通过运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筋骨疾病的临床疗效,为初步构建慢性筋骨疾病防治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病例(肾虚血瘀型)各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以补肾活血汤煎服,对照组予以口服艾瑞昔布胶囊(1次1粒,一天2次)。在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时观察疗效性指标(VAS疼痛评分、WOMAC量化评分表、腰椎JOA评分表、BMD),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结果:通过统计分析,补肾活血汤相比西药艾瑞昔布,VAS评分,WOMAC评分,JOA评分均有所下降,经t检验组内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P值均>0.05,无可比性。骨质疏松症组中治疗组治疗前后的BMD的P值0.006<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疾病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炎症因子IL-6组内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均>0.05,无可比性;其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评分中组内比较中医证候评分P值均<0.05,组间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汤和艾瑞昔布均有抑制炎症因子,缓解疼痛的作用,且补肾活血汤在一定程度上能补肝肾,强筋骨,减轻骨质疏松相关症状,有效缓解慢性筋骨疾病(肾虚血瘀型)的相关临床症状,效果要优于西药艾瑞昔布。综上,基于异病同治理论,补肾活血汤能够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筋骨疾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蔡梦瑶[9](2020)在《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Meta分析及丹红化瘀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第二部分通过观察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1.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gfang、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关于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2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临床观察: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或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QQ群及微信群发布课题广告招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原发型痛经患者31例,采用双盲设计,使用中央随机系统将31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丹红化瘀口服液,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连续服用7天,10ml/次,3次/日,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服用丹红化瘀口服液模拟剂,于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连续服用7天,10ml/次,3次/日,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VAS评分变化、CMSS量表积分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文献11篇,包括原发性痛经患者1247例。Meta分析结果为:血府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痛经疗效总有效率方面,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或联合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改善中医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乳房胀痛)及疼痛程度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观察:(1)VAS评分: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后,分别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VAS评分较治疗前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3疗程VAS评分与自身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一致。(2)CMSS量表疼痛时间: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后,分别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CMSS量表疼痛时间较治疗前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第2、3疗程CMSS量表疼痛时间与自身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一致。(3)CMSS量表严重程度: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后,分别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CMSS量表严重程度较治疗前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1、2、3疗程和对照组第3疗程CMSS量表严重程度与自身治疗前相比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一致。(4)中医证候疗效:FAS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8.75%,其痊愈率0%、显效率25%、有效率43.75%、无效率3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6%,其显效率13.33%、有效率33.33%、无效率53.3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33%,其痊愈率0%、显效率26.67%、有效率46.66%、无效率2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其显效率16.66%、有效率41.67%、无效率41.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后,分别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第1、2、3疗程、对照组第2、3疗程与自身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分析和PPS分析结果一致。(5)安全性评价:本次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有临床意义与试验药物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临床应用较安全。结论1.Meta分析:单用血府逐瘀汤或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在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乳房胀痛)方面,均优于单用西药或联合应用西药。但由于纳入文献数偏少、质量不高,结果可能有所偏差。需要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该结果。2.临床观察:(1)丹红化瘀口服液和丹红化瘀口服液模拟剂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例数不足及影响痛经的其他因素有关;(2)丹红化瘀口服液和丹红化瘀口服液模拟剂CMSS量表积分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丹红化瘀口服液和丹红化瘀口服液模拟剂在改善痛经疼痛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本课题是多中心、多学科以证候为主要指标评价气滞血瘀类中成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的一部分,也是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的初始阶段,本次研究未获得阳性结果,主要考虑与样本量不足有关。

沈红岩,王雪峰[10](2019)在《王雪峰教授“异病同治”思想在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探析》文中指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及多动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甚至影响患儿的学业及家长的工作。王雪峰教授在治疗两种疾病过程中,灵活运用中医理论,以相同的治法、方药治疗抽动症或多动症均属肝风内动夹痰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发展了"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

二、推拿临床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拿临床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论文提纲范文)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来源
    1.1 同病异治
    1.2 异病同治
2 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3 同病异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4 同病异治的影响因素
    4.1 因时制宜
    4.2 因地、因人制宜
    4.3 因病程与病机制宜
5 总结

(2)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异病同治的阐述
        1.1 异病同治的发展历程
        1.2 历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1.3 现代医家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1.4 异病同治的现代应用
        1.5 异病同治的现代研究
        1.6 异病同治的总结与展望
    2. 支气管哮喘的阐述
        2.1 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
    3. 变应性咳嗽的阐述
        3.1 祖国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3.2 现代医学对变应性咳嗽的认识
    4. 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4.1 资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小结
    5. 儿童变应性咳嗽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5.1 资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合并用药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评定标准
        3.5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情况
        4.2 一般资料
        4.3 疗效分析
        4.4 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袁斌教授运用清养润肺方治疗小儿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经验探讨
        2.1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
        2.2 袁斌教授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经验
        2.3 袁斌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3. 立方分析
        3.1 组方理论探讨
        3.2 组方药物分析
        3.3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研究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说明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网络药理学在甲状腺疾病领域的应用
        1 网络药理学概述
        2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4 网络药理学在甲状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数据挖掘及经验总结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收集
        3.2 数据预处理
        3.3 数据录入
        3.4 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病案分析
        4.2 用药分析
        4.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4.4 潜在新药组合分析
        4.5 药症相关分析
    5 讨论
        5.1 肝郁脾虚证HT患者疾病特点分析
        5.2 用药频次及性味归经分析
        5.3 药物组方规律分析
        5.4 潜在新方组合分析
        5.5 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验案分析
        5.6 魏军平教授辨治桥本氏病经验总结
    6 小结
第三部分 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核心处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2.2 桥本氏病相关靶点筛选
        2.3 构建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PPI网络
        2.4 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KEGG信号通路与GO功能富集分析
        2.5 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3 研究结果
        3.1 核心处方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3.2 方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
        3.3 桥本氏病相关靶点
        3.4 核心处方活性成分-桥本氏病靶点PPI网络
        3.5 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
        3.6 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3.7 方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
    4 讨论
        4.1 药物核心成分分析
        4.2 核心处方主要作用靶点分析
        4.3 KEGG信号通路分析
        4.4 GO富集功能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4)李曰庆教授治疗肾虚型少弱精子症组方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男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1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男科疾病中的应用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氧化应激与抗氧化治疗在男性不育症中研究进展
        1 OS对精子的生理作用
        2 OS对精子的病理损伤
        3 男性不育症中的抗氧化治疗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李曰庆教授治疗肾虚症男性少弱精子症组方规律分析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结果
        1 药物使用频次、频率分析
        2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3 组方规律分析
        4 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
    讨论
        1 高频用药,浓缩用药范式
        2 高频性味,体现阴阳平和
        3 聚类分析,古方今用,体现新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和益肾种子汤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中和益肾种子汤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筛选
        2 疾病靶点筛选
        3 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构建
        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5 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结果
        1 中和益肾种子汤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筛选
        2 男性少弱精子症靶标筛选
        3 潜在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构建
        4 PPI网络的构建
        5 GO功能富集分析
        6 KEGG通路富集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5)舒肝明目汤于眼科病应用中所体现的异病同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舒肝明目汤组成与要义
2 舒肝明目汤于眼科病的应用
    2.1 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疏肝健脾、平肝利水法
    2.2 视神经萎缩——疏肝益精明目法
    2.3 球后视神经炎——疏肝养血法
    2.4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滋水涵木法
    2.5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滋肝肾同源法
    2.6 视疲劳——疏肝益精法
3 舒肝明目汤应用中体现的“异病同治”思想

(6)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2 病因学研究
        2.1 遗传因素
        2.2 社会心理因素
        2.3 神经内分泌因素
        2.4 神经递质的改变
        2.5 神经元改变
        2.6 神经炎性与免疫系统失调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脑区研究
        3.1 海马
        3.2 杏仁核
        3.3 前额叶
        3.4 丘脑
        4 诊断与治疗
        4.1 诊断
        4.2 治疗
        5 共病研究
        5.1 与精神疾病的共病
        5.2 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共病
        6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1 应激与免疫炎性反应
        2 应激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在PTSD中的作用
        2.1 应激炎性与小胶质细胞活化
        2.2 PTSD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2.3 针刺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3 免疫炎性反应在PTSD中的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1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针刺对PTSD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
        1.2 针刺PTSD患者相关脑区的影响
        2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机理研究
        2.1 针刺对SPS模型动物行为学的改变
        2.2 针刺治疗PTSD机理研究
        2.3 针刺对PTSD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3 针刺治疗PTSD的穴位选择
        3.1 临床研究选穴
        3.2 机制研究选穴
        3 小结
        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2.2 动物模型
        2.3 针刺选穴及针刺方法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2.5 行为学观察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在不时间点的体质量变化
        3.2 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关于单一延长应激PTSD模型的分析
        4.2 关于针刺干预穴位选择分析
        4.3 针刺干预对SPS大鼠类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5 小结
    实验二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2.2 动物模型
        2.3 针刺选穴及针刺方法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2.5 海马形态学样本取材
        2.6 指标检测
        2.7 形态学观察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
        3.2 各组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
        4 讨论
        4.1 应激诱导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在PTSD中的作用分析
        4.2 针刺对SPS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作用机制分析
        4.3 小结
    实验三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2.3 针灸选穴及针刺方法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2.5 样本采集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比较
        4 讨论
        4.1 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在PTSD中的作用分析
        4.2 针刺对SPS大鼠免疫炎性反应调控作用机制分析
        4.3 阳性药物的选择
        5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肝郁化热证与清肝解郁优化方关联的生物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肝郁化热证的研究进展
        一、肝郁化热证的诠释
        二、肝郁化热证的诊断
        三、肝郁化热证与NEI网络相关性的研究
        四、肝郁化热证与系统生物学基础
        五、肝郁化热证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异病同治的研究进展
        1. 异病同治的历史沿革
        2. 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
        3. 异病同治的实验研究
        4. 异病同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证候类中药新药的研究进展
        1. 中药处方的来源
        2. 证候的诊断与评价现状
        3. 证候类的动物模型的建立
        4. 证候类中药新药的研究方法
        5. 证候类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肝郁化热证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及清肝解郁优化方的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疗效以及NEI网络变化
        一、临床资料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肝郁化热证的生物学特点
    2. 清肝解郁优化方治疗肝郁化热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清肝解郁优化方与肝郁化热证关联的生物学基础
    4. 异病同治与证候类中药新药的思考
    5. 创新点
    6.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活血汤对KOA、LDH、OP(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的内容及方案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治疗方法
        2.7 观察指标及随访
        2.8 疗效评价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各组之间年龄比较
        1.2 各组之间性别比较
        1.3 各组之间病程比较
        1.4 治疗前各组之间病情程度比较
        1.5 治疗前各组之间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 各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的比较
        2.1 膝骨关节炎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3 各组之间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 各组之间治疗前后IL-6变化比较
    5 各组之间治疗后中医综合疗效比较
    6 各组之间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慢性筋骨疾病
    2 补肾活血汤
    3 研究的创新性
    4 需解决的问题
    5 KOA、LDH、OP等国内外研究动态
        5.1 中医治疗手段
        5.2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筋骨疾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Meta分析及丹红化瘀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方法
        1.4 文献筛选
        1.5 数据提取
        1.6 偏倚风险评估
        1.7 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 纳入研究特征
        2.2 偏倚风险评估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痛经疗效总有效率
        2.3.2 VAS评分的分析
        2.3.3 中医症状评分
        2.4 安全性分析
        2.5 敏感性分析
    3.讨论
        3.1 血府逐瘀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确切
        3.2 研究结果
        3.3 系统评价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部分 丹红化瘀口服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对象及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
        1.2.2 气滞血瘀证辨证标准
        1.2.3 症状量化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1.7 病例的剔除标准
        1.8 中止研究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试验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样本含量
        2.2 研究用药
        2.2.1 药物包装
        2.2.2 药品的随机
        2.2.3 药品分配和发放
        2.2.4 回收药物处理
        2.2.5 紧急揭盲和应急信封
        2.3 治疗方法
        2.3.1 试验组
        2.3.2 对照组
        2.4 合并用药规定
        2.4.1 功效类似药物规定
        2.4.2 合并止痛药物规定
        2.4.3 其它基础疾病用药
        2.5 观察指标
        2.5.1 一般项目
        2.5.2 安全指标
        2.5.3 疗效性评价指标
        2.5.4 疗效判定标准
        2.5.5 观察时间
        2.6 不良事件的管理
        2.7 伦理学原则
        2.8 统计分析
        2.8.1 统计分析数据的选择
        2.8.2 统计分析方法
    3.观察结果
        3.1 病例分布
        3.2 基线比较
        3.2.1 人口学特征
        3.2.2 生命体征
        3.2.3 病史资料
        3.2.4 病情资料
        3.3 疗效性指标结果
        3.3.1 VAS评分
        3.3.2 中医证候积分
        3.3.3 CMSS量表疼痛时间
        3.3.4 CMSS量表严重程度
        3.4 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3.5 安全性分析
        3.5.1 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的变化
        3.5.2 安全性评价总结
    4.讨论
        4.1 立题依据
        4.1.1 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作为研究病种依据
        4.1.2 丹红化瘀口服液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1.3 丹红化瘀口服液的临床应用
        4.1.4 异病同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4.2 疗效分析
        4.3 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因素分析
        4.3.1 运动
        4.3.2 情绪
        4.3.3 饮食
        4.3.4 睡眠
        4.4 安慰剂的相关研究
结论
    Meta分析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
主要工作与创新
    主要工作
        Meta分析
        临床观察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综述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症状量化观察表
附录三 CMSS量表(COX痛经症状量表)
附录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10)王雪峰教授“异病同治”思想在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2 肝风内动夹痰是两种疾病共同的重要病因病机
    2.1 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认识
    2.2 从中医肝脾角度认识多动症
    2.3 肝风内动夹痰证的提出
3 异病同治, 治之以“平肝熄风、健脾化痰”
4 病案举例
5 结语

四、推拿临床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J]. 陈旻. 光明中医, 2021(18)
  • [2]清养润肺方“异病同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和变应性咳嗽的疗效研究[D]. 彭珊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魏军平教授治疗桥本氏病肝郁脾虚证的组方规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肖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李曰庆教授治疗肾虚型少弱精子症组方分析及网络药理学研究[D]. 赵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舒肝明目汤于眼科病应用中所体现的异病同治思想[J]. 李晓宇,郝晓凤,罗金花,胥静,谢立科. 世界中医药, 2020(17)
  • [6]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D]. 李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肝郁化热证与清肝解郁优化方关联的生物学基础[D]. 周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补肾活血汤对KOA、LDH、OP(肾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段嘉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血府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Meta分析及丹红化瘀口服液临床疗效观察[D]. 蔡梦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王雪峰教授“异病同治”思想在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探析[J]. 沈红岩,王雪峰. 中医药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临床推拿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