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

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

一、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彩云[1](2021)在《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文中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保护区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可以深入了解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保护效益程度,对保护区的成效评估是保护区工程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对制定生态保护对策,提升保护区生态成效,优化布局保护区实施宏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辽河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成效评估体系结合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目标,综合构建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遥感技术构建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数据库,并利用评估模型对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测算评估。利用气象要素、生态工程措施等对保护区生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生态保护规划、管理实施等政策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分析,辽河设立保护区18年以来,生态系统结构向逐渐完善方向发展,保护区设立之前生态系统以耕地、湿地和水体为主要生态类型,建立保护区后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明显增加,耕地面积呈大范围缩减,生态系统结构变化指数在2010-2013年、2013-2015年、2015-2018年分别评估为6.55、5.95及5.15,表现为较明显转好-微弱转好-微弱转好的变化趋势,说明2010-2018年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明显好转,退耕封育等生态保护政策取得明显成效。(2)通过对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质量分析,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而2011-2018年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减少趋势。植被退化指数在2010-2018期间表现明显恢复—显着退化—轻微好转的趋势,2015年为保护区成立以来植被状态最差的年份,2015年植被状况向良好方向发展,说明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根据土地覆被转类指数2010-2013年为55.87,2013-2015年14.75,2015-2018年13.19,指数类型由下降为主转为以上升和稳定为主,说明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状况呈现明显好转趋势。通过对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估,呈现显着转好—微弱转差—较明显转好的趋势。(3)通过对辽河保护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呈增长趋势;土壤保持能力呈递增趋势,生态系统固碳服务呈现增加的趋势,物种保育能值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主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指数分析,2010-2018年辽河设立保护区期间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好转趋势。(4)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通过对重点生态工程成效分析,退耕封育区其水源涵养能力、土壤保持能力、生态系统固碳及物种保育能力都较非退耕封育区明显提高。湿地工程在2010-2018年其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服务能力呈逐年增加趋势,辽河保护区成立后,区域内生态系统呈现整体好转趋势

王海飞[2](2021)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生态购买是为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互动发展的实现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作为生态补偿的重要补充,在市场化与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政府生态购买机制,可以加快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职能的转变,将社会资本引入生态建设中,从而推进生态建设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因此政府生态购买在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的同时还要具备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本研究系统梳理政府生态购买的机制、购买对象、购买方式、购买标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研究,深入了解政府生态购买机制,整理政府生态购买理论框架并分析政府生态购买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确定博弈主体、构建博弈关系。分析我国重点生态区位非国有商品林赎买试点改革和生态建设工程“购买式造林”两种政府生态购买模式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外生态服务政府购买,总结其经验和启示。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GIS10.5软件获得洞庭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5、2010、2015年4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并利用基于专家知识的当量因子法核算4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不同土地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现状和演变规律;并结合政府生态购买的经验和启示,归纳政府生态购买的基本思路,认为该研究区域政府生态购买机制的建立应以林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并根据生态产品产权的不同,将政府生态购买分为购买权利人承包林地附属生态服务和购买拟建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成果两种模式。根据政府生态购买的基本思路,针对不同模式,引用嵌入激励机制的多阶段博弈双边拍卖模型以确定该模式的购买对象、购买方式和购买价格;将购买拟建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成果分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验收阶段、生态保护监管阶段和风险防范与管控阶段,并建立分阶段博弈模型。以模型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提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的实现路径,为政府生态购买破解生态红线内因产权与管理体制带来的矛盾提供理论与决策参考,为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撑。

任晗[3](2020)在《生态工程企业PPP融资案例研究 ——以东珠生态为例》文中提出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最适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城镇化和自然资源开发等大中型公共项目的重要融资、交付和管理模式,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而PPP模式在生态工程领域的引入,缓解了政府在环境治理领域财政支出的负担和压力,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拓宽投融资渠道,并发挥社会资本的专业技术和创新优势。但生态工程企业在参与环保类PPP项目过程中,因PPP项目规模大、预期收益不稳定、项目回收周期长、项目所在区域财政实力参差不齐、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PPP项目融资态度谨慎等原因造成PPP项目融资目标达成上的难度较大,企业不得不进行较大规模的融资。而企业进行融资的实际状况将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融资结构选择也间接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较好的参与到PPP项目建设中。本文在梳理PPP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PPP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PPP融资模式以及生态环境行业的现状、企业融资方式和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通过上市生态工程企业的融资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得出目前生态工程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普遍存在风险大、成本高、渠道单一等结论。同时本文从企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于融资方式的影响出发,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内外部因素对公司内源融资、银行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影响,得出企业规模和企业盈利能力对上市生态工程企业资本结构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与偿债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具有负相关性;企业成长能力与资产担保价值对上市生态工程企业资本结构无显着影响的结论。本文最后以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目前财务状况看、PPP项目情况、现金流、融资情况的分析,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比较,通过建立融资决策AHP模型进行融资方案选择。初步得出结论,东珠生态的融资选择顺序依次是债券融资、银行贷款和信托融资。对其他企业的融资方案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杨均华[4](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丁新辉[5](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魏轩,周立华,韩张雄,王娅,陈勇,杨国靖[6](2020)在《生态脆弱区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态环境持续遭到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生态工程实施的效果,对工程效益进行了各自的评价研究。通过文献整理法和比较研究法,从评价指标、评价对象、评价理论方法3个方面对评价中国生态工程效益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存在"过定量化"和不评价效益可持续性的不足;2)国外研究有指标贴近实际、评价效益可持续性、借鉴多学科的优点;3)国内外研究的差异来源于其思维方式和关注重点的不同,即国内偏重理论评价,而国外关注实际效益;4)国内研究可以从以下方向来改进: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效益可持续性、借鉴其他学科。以期有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

王雨[7](2019)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林业局在2015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包括优化林业标准结构与布局,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推进林业标准国际化。但是不少地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过时或参数发生变化,以其指导和规范各类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实施,往往导致生态工程体系简单,结构失调,树种单一,系统稳定性差,难以获得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因此,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的缺陷并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的适用性非常必要。为系统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存在的问题,首先采用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法论构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并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六维结构,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进行遍历,发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中存在标龄较大、标准制定周期长、标准使用率低、标准体系很不完善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影响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的适用性。因此为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的适用性,构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通过对标准进行评价,发现影响标准适用性的问题,从而对标准进行修订,以此来提高标准适用性。首先总结了标准适用性内涵、评价原则及评价方法等理论。以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共同构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为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邀请森林生态、森林资源、营林等领域的科研专家,以及一直应用该标准的北京市西山试验林产工作人员参与了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表明该标准适用性属于一般等级,存在语言描述不清、格式错误、引用的标准已修订或废止、内容矛盾、内容需更新、标准结构和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并针对问题从文本结构、格式、内容方面提出了修订建议。通过实证说明了该模型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但是也对此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增加定量指标,提高评价指标的代表性,扩大样本范围。

刘二佳[8](2018)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过程对生态工程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显着的北洛河上游为对象,基于1987年、1995年、2007年、2014年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动态变化、转移矩阵、景观生态等方法,分析流域下垫面的时空演变特征;提出土壤侵蚀空间评价单元的划分指标和方法,利用模型模拟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土壤侵蚀风险;利用水文统计法分析1963-2011年间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变化的贡献程度。本文提出的土壤侵蚀空间评价单元是土壤侵蚀评价的方法创新,水土过程景观格局指数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实践。研究结果如下:1)1987年—2014年研究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从17.51%增加到40.16%,植被先轻微改善,而后快速改善,最后保持稳定。部分植被退化,主要零星分布在坡面上。≤45%和>45%植被覆盖度的面积比例由96:4转化为45:55。2)1987年—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区面积比例显着增加,耕地先缓慢减少后加速减少。耕地面积减少36.55%,林地、草地、水域、居民用地面积增加18.54%、16.91%、0.06%、1.04%。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意味着景观斑块向高连通、高度聚集、异质性方向发展。3)参与土壤侵蚀空间评价单元划分的因子为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微流域和沟道线。采用层次控制模式,利用语义相似度模型构建方法,基于因子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实现单元的自动化划分。根据划分结果计算土壤侵蚀量,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呈显着减少趋势,侵蚀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4)基于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过程的响应机理,修正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Landscape Space Load Comparison Index—RLL/)。各时期的RLLI值分别为 6.53、5.71、2.85、1.92,说明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后,地表覆被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低植被覆盖度的耕地源景观减少,高植被覆盖度的林草地汇景观显着增加。5)降水量和气温年际呈不显着的变化趋势,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显着减少趋势,年均变率分别为-0.32mm·a-1和-193.64t.km-2.a-1,跃变分别发生于1979和2002年,生态工程使汛期和平水期径流量逐时段减少,而枯水期径流量反而持续增加。输沙量呈持续性大幅度减少态势,且其减少程度远大于径流量的变化程度。频域≤1%时径流分布临界指数呈现减小趋势,说明由极端降水事件引发的极端径流难于在生态恢复等方式下得到有效调控。6)利用水热平衡气候弹性分析方法评估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径流变化的贡献。依据水沙关系曲线,基于分形理论,提出评价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输沙变化贡献的方法。生态工程使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比例由4:6转化为7:3,对输沙的贡献比例由5:5转化为8:2,说明人类活动是径流输沙减少的主要原因。

刘建华[9](2017)在《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破坏不断加剧,全球出现了水域减小,土壤被侵蚀等问题,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近些年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工程建设。内蒙古是我国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唯一全覆盖的重点省份,以该地区为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代表性。本文首先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典型年份,利用GIS和RS技术对全区生态系统构成特征和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植被覆盖度三个指标分析全区的森林资源情况。内蒙古地区存在多种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风沙灾害天气,通过对这些生态问题变化分析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的效果。本文选取了 11个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工程建设驱动效应分析。在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沙尘天气的影响时,首先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业生态工程总的建设对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率的影响,然后分别研究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工程四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对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发生频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2000-2010年期间,内蒙古全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较大,农田面积有一定降低。土地退化趋势得到了明显缓解。(2)森林结构和资源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全区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植被盖度明显增加,随着生态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均有明显降低。(3)土地生态状况的改善与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作用关系密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模与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扬沙、浮尘、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呈负相关。较高的植被覆盖和降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沙尘暴的出现,风速对于沙尘天气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孙海燕,王泽华,罗靖[10](2016)在《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相关文献、理论、项目的梳理分析,对我国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和日本治山计划、加拿大"色计划"等建设经验的总结可知,公众积极参与、科技研发与应用、多方协调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可持续经营机制,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关键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效评估研究
        1.2.2 成效评估体系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生态环境本底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1.5 生物多样性
        2.1.6 径流水系
    2.2 辽河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
    2.3 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状况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4.1 数据来源
        2.4.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方法
        3.1.2 指标构建原则
        3.1.3 指标体系建立
    3.2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格局与评估方法
        3.2.1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及分类体系
        3.2.2 生态系统格局
        3.2.3 成效评估
    3.3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质量与评估方法
        3.3.1 植被覆盖度数据处理
        3.3.2 植被退化及恢复情况
        3.3.3 成效评估
    3.4 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与评估方法
        3.4.1 水源涵养功能
        3.4.2 土壤保持功能
        3.4.3 生态系统固碳功能
        3.4.4 物种保育功能
        3.4.5 成效评估
第四章 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
    4.1 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评价
        4.1.1 生态系统分布特征
        4.1.2 生态系统转化情况
        4.1.3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
        4.1.4 生态系统结构评估
    4.2 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评价
        4.2.1 生态系统质量变化
        4.2.3 生态系统质量评估
    4.3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评价
        4.3.1 水源涵养功能
        4.3.2 土壤保持功能
        4.3.3 生态系统固碳功能
        4.3.4 物种保育功能
    4.4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
        4.4.1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估算
        4.4.3 评估结果
    4.5 综合评价
第五章 驱动因素及对策建议
    5.1 驱动因素
        5.1.1 气候变化
        5.1.2 生态修复工程
    5.2 重点生态工程修复成效
        5.2.1 退耕封育工程
        5.2.2 湿地工程
    5.4 生态保护管理对策和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政府生态购买的机制研究
        1.3.2 政府生态购买的机理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府生态购买
        2.1.2 生态产权
        2.1.3 生态产品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多阶段博弈理论
3 基于多阶段博弈的政府生态购买机理
    3.1 政府生态购买的理论框架
        3.1.1 政府生态购买的作用与意义
        3.1.2 政府生态购买的功能与特点
        3.1.3 政府生态购买的对象
        3.1.4 政府生态购买的方式
        3.1.5 政府生态购买的标准
    3.2 多阶段博弈的政府生态购买机理分析
        3.2.1 确定博弈主体
        3.2.2 构建多阶段博弈关系
    3.3 政府生态购买的实践
        3.3.1 国外生态服务政府购买的经验
        3.3.2 国内政府生态购买的实践
        3.3.3 政府生态购买的经验与启示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博弈模型的构建
    4.1 研究区概况及政府生态购买的基本思路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的基本思路
    4.2 购买权利人承包林地附属生态服务的博弈模型
    4.3 购买拟建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博弈模型
        4.3.1 购买阶段
        4.3.2 生产阶段
        4.3.3 验收阶段
        4.3.4 生态保护监管阶段
        4.3.5 风险防范与管控阶段
5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的实现路径
    5.1 购买权利人承包林地附属生态服务的实现路径
        5.1.1 确定购买对象
        5.1.2 确定购买方式
        5.1.3 确定购买价格
        5.1.4 风险防范与管控
    5.2 购买拟建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成果的实现路径
        5.2.1 购买阶段
        5.2.2 生产阶段
        5.2.3 验收阶段
        5.2.4 生态保护监管阶段
        5.2.5 风险防范与管控阶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生态工程企业PPP融资案例研究 ——以东珠生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1.5 本文主要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PPP融资方式分类及企业融资结构选择
        2.1.1 融资方式分类
        2.1.2 企业融资结构选择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4 文献评述
3 生态工程企业PPP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国外PPP融资比较研究
    3.2 融资方式选择
        3.2.1 PPP融资与企业融资
        3.2.2 PPP模式下生态工程企业融资存在的相关问题
    3.3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3.3.1 宏观因素对于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
        3.3.2 微观因素对于企业融资方式的影响
4 东珠生态PPP模式的融资方案选择
    4.1 东珠生态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分析
        4.1.1 东珠生态宏观环境分析
        4.1.2 东珠生态微观环境分析
    4.2 东珠生态现有融资方案问题
        4.2.1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式不合理
        4.2.2 融资总额不确定
    4.3 东珠生态融资方案选择
        4.3.1 根据企业内外部因素给予融资建议
        4.3.2 东珠生态融资决策AHP模型的建立
        4.3.3 多元化投融资建议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4)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5)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2.1.1 评价目的
        2.1.2 被评价对象
        2.1.3 评价者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2.1.5 权重系数
        2.1.6 综合评价模型
        2.1.7 评价结果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2.3.1 事前评价
        2.3.2 事中评价
        2.3.3 事后评价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2.4.1 确定研究范围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1 研究方法
        3.1.2 数据分析
        3.1.3 结果与分析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3.3.1 小区布设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3.3.3 典型相关分析
        3.3.4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4.1.1 治沙沙障比选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4.3.1 评价对象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2.3 指标体系建立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5.4 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生态脆弱区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生态工程简介
2 中国生态工程效益中外评价的比较研究
    2.1 中外评价指标比较研究
        2.1.1 中国的效益评价指标
        2.1.2 国外的效益评价指标
    2.2 中外评价对象比较研究
        2.2.1 中国的效益评价对象
        2.2.2 国外的效益评价对象
    2.3 中外评价理论方法比较研究
        2.3.1 中国的效益评价理论方法
        2.3.2 国外的效益评价理论方法
3 结论和讨论
    3.1 国内外效益评价研究的优缺点
    3.2 国内外效益评价研究的本质差异
    3.3 国内效益评价研究的改进方向

(7)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2 林业标准概况
        2.2.1 林业标准现状
        2.2.2 林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2.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概况
    2.4 构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2.4.1 标准体系构建方法
        2.4.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构
        2.4.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遍历
    2.5 六大林业生态工程中标准应用情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理论基础
        3.1.1 标准质量的内涵
        3.1.2 标准适用性的内涵
        3.1.3 标准适用性评价原则
        3.1.4 标准适用性评价要素
    3.2 标准适用性评价步骤
    3.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
        3.3.1 标准的先进性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3.3.2 标准的协调性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3.3.3 标准的标龄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3.3.4 标准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对标准适用性的影响
        3.3.5 标准适用性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3.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4.2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方法
        3.5.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3.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实证研究
    4.1 《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介绍
    4.2 《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适用性评价
        4.2.1 评价指标筛选
        4.2.2 计算指标权重
        4.2.3 适用性评价
    4.3 标准在适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4.4 标准修订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过程对生态工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水土过程演变的影响
        1.2.2 下垫面变化对水土过程演变的影响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情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植被覆盖度提取
        3.1.1 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
        3.1.2 植被盖度估算
        3.1.3 植被覆盖度分级
    3.2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3.2.1 面向对象提取方法
        3.2.2 动态演变分析方法
        3.2.3 景观指数选择
    3.3 水文气象数据处理
        3.3.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3.3.2 Pettit突变检验方法
        3.3.3 流量历时曲线法
    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贡献率定量解析
        3.4.1 双累积曲线法估算
        3.4.2 基于Budyko假说的气候弹性方法估算径流变化
        3.4.3 基于分形方法估算输沙变化
4 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1 流域地形地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1.1 高程变化分析
        4.1.2 坡度变化分析
        4.1.3 地形位变化分析
    4.2 植被覆盖度分布特征分析
        4.2.1 植被覆盖数量动态变化分析
        4.2.2 植被覆盖度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4.2.3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转移变化分析
    4.3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分析
        4.3.1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高程梯度效应
        4.3.2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的坡度梯度效应
        4.3.3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地形位梯度效应
    4.4 小结
5 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1 土地利用类型指标提取
        5.1.2 土地利用数量演变分析
        5.1.3 不同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分析
    5.2 土地利用景观演变分析
        5.2.1 土地利用景观的演变速率分析
        5.2.2 景观级别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
        5.2.3 斑块级别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变
    5.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地形梯度效应
        5.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高程梯度效应
        5.3.2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坡度梯度效应
        5.3.3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地形位梯度效应
    5.4 小结
6 土壤侵蚀机理过程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1 土壤侵蚀空间评价单元的划分
        6.1.1 土壤侵蚀空间评价单元因子指标选取
        6.1.2 土壤侵蚀空间单元生成
    6.2 土壤侵蚀过程模拟
        6.2.1 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
        6.2.2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分析
    6.3 景观格局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3.1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6.3.2 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的修正
    6.4 小结
7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沙变化贡献率的定量分析
    7.1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7.1.1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7.1.2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7.2 水沙演变的特征分析
        7.2.1 水沙演变的趋势性分析
        7.2.2 水沙演变的跃变特征分析
        7.2.3 跃变前后水沙演变特征分析
    7.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沙演变程度的定量化分析
        7.3.1 双累积曲线法估算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7.3.2 气候弹性分析方法和分形方法估算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发展
        1.2.2 国内林业生态工程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林业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结构及演变的影响
    2.1 生态系统类型划定
    2.2 生态系统构成及分布
    2.3 生态系统时空转换及演变
    2.4 森林结构及变化
        2.4.1 各盟市林业用地面积比较
        2.4.2 林地类型结构及变化
        2.4.3 森林结构及变化
3 林业生态工程对森林资源状况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3.1 森林覆盖率趋势
    3.2 森林蓄积量趋势
    3.3 植被覆盖度(NDVI)趋势
4 林业生态工程对沙尘源和风沙灾害的影响
    4.1 土地荒漠化防治
    4.2 土地沙化治理
    4.3 土壤侵蚀防治
    4.4 风沙灾害天气防控
    4.5 工程实施背景下风沙灾害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剖析
5 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5.1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5.2 解释因子选取及统计学特征变化
    5.3 各解释因子相关性分析
    5.4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主要沙尘灾害天气影响驱动效应
        5.4.1 对沙尘天气影响效应总体评价
        5.4.2 各工程实施对主要沙尘天气影响效应评价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获得的成果
致谢

(10)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研究现状
    (一)国内生态安全屏障研究现状
        1. 对生态安全屏障科学内涵等的研究。
        2. 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研究。
        3. 国内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相关会议。
    (二)国外生态安全、生态工程研究现状
        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2. 国外生态工程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典型经验做法
    (一)国内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经验做法
        1. 新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做法。
        2. 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经验做法。
    (二)国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经验做法
        1. 日本治山计划的经验做法。
        2. 加拿大“绿色计划”建设经验做法。
三、国内外生态安全保障建设的启示
    (一)积极调动全社会和公众关注并参与生态保护
    (二)科学研究与应用是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的强大支撑
    (三)多方协调机制建设是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基础
    (四)合理的可持续经营机制是生态工程实施的有效保障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四、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保护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评估[D]. 杨彩云.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政府生态购买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王海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生态工程企业PPP融资案例研究 ——以东珠生态为例[D]. 任晗. 浙江大学, 2020(02)
  • [4]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6]生态脆弱区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比较研究[J]. 魏轩,周立华,韩张雄,王娅,陈勇,杨国靖. 生态学报, 2020(01)
  • [7]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研究[D]. 王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过程对生态工程的响应[D]. 刘二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基于面板模型的林业生态工程沙尘防治效应分析 ——以内蒙古林业生态工程为例[D]. 刘建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孙海燕,王泽华,罗靖.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国内外生态工程发展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