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视频制作”简介

“数字视频制作”简介

一、《数码影音制作》栏目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磊[2](2019)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阐述》文中指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缩影,特别是一些“传统节日”,随着我国文化复兴浪潮的涌起,它们正成为继承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载体,对于当下的民族和地方振兴计划也是意义重大的。“中国节日影像志”是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执行的“中国节日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还包括“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和“中国节日志(文本)”两部分。它是我国第一次系统针对传统节日拍摄记录的重大研究项目,也是我国继上世纪50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影像实践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国家行动。“中国节日影像志”旨在记录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节日,以客观反映节日现状为特征,为国家积累节日影像资源,为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提供资料基础,传播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是《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下的一个子课题,以田野调研、实地拍摄为基础,真实、完整地记录下第三十七届朋生目瑙纵歌节组织运转情况。影片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依次展示了目瑙纵歌节节日前、中、后每一个阶段的各文化事项及人物活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阐述”,从六部分详细阐述了影像志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期拍摄过程、后期剪辑工作。并从积累影像志制作经验的角度出发,对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进行经验总结,以便今后进一步提升关于节日影像志的理论和实践创作。第一部分从选题背景入手,阐释节日影像志制作的现状,梳理国内外关于节日影像志的理论创作现状和实践创作现状,进而阐明“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从研究对象出发,对目瑙纵歌节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功能与价值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论述了本作品田野调研和前期准备情况;第四部分是本作品的中期拍摄过程,详细展示了拍摄过程中的拍摄方案制作、摄制团队组建、设备选择、拍摄技巧以及经验总结;第五部分是影片的后期制作阐述,从挑选素材、影片粗剪、影片精剪、后期效果制作到输出成片,整个过程都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基于实践对影像志制作经验的总结,同时立足影片的放映活动,探讨节日影像志的传播行为。

编辑部[3](2018)在《充分展现激光大屏显示在客厅中的优势 CIT2018激光电视测评与演示专区报道》文中研究表明客厅影院的概念在近几年逐渐进入到普通家庭之中,而如何构建理想的客厅影院则一直都是大家所遇到的难题,拥有激光光源技术为优势的激光电视成为客厅影院大屏显示系统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我们早在年初的《家庭影院技术》20周年庆典的活动上,就特别开展了"2017-2018国内外热门激光电视大型综合测评"重磅专题策划活动,在影音行业与影音爱好者之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瞩目,充分体现目前激光电视在画面、声音与

俞灵灵[4](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说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李婷[5](2016)在《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码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以移动终端、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数码媒体技术逐渐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得到应用,并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然而,学前教育作为个体教育体系中的初级阶段,数码媒体技术却没有在此阶段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码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幼儿绘画教育教学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下,与数码媒体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实用性。同时对需要注重的原则与需要规避的问题分条提出了建议与意见。论文前言主要说明了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的相关背景与论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涉及的关键词的定义及特征,以及论文现阶段的研究进程与发展。第二章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当下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的相关交互媒体,并试论幼儿用户交互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注意点。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在理论与案例的基础上,在实践方面介绍了一种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创意发展路径以及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原则。最后总结了在数码媒体大环境下,现代幼儿教育者应尽职责的工作,为幼儿美术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出长远的展望。

花晖[6](2016)在《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科教影视史,近百年来曾几度辉煌,但经济体制转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脱离了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生产机制,科教影视如何在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的重要命题。本研究结合影视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与市场营销学,在充分把握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现状的前提下,探讨科教影视传播的规律、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模式。就基本逻辑结构而言,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理解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内,我国科教影视业均以事业机构的身份、依靠行政拨款运作,在统购统销的高产量背后,却是对经济效益的漠视。这一弊端随着90年代初推行体制改革而暴露无遗,经费短缺、自负盈亏导致生存举步维艰,身份转变的困局阻滞着科教影视产业前进的步伐。为解此困局,在第二部分中就产业所处环境展开了详实的考察,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在宏观环境方面,我国展现出政治高度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科技不断革新的整体格局,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基本面,但需注意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日益多样带来的消费结构调整;而在市场环境方面,产业规模偏小、产能偏低、行政干预犹存、发展参差不齐、盈利模式模糊等问题凸显。在把握现状的情况下,第三部分基于价值链理论,就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提出了双重产业链的理论构想,从而构建起大科教影视产业框架。双重产业链设想的核心内容为:于前放映领域,通过层级放映、多窗发行,发挥影视作品这一核心资源的最大价值;于后放映领域,通过广告与衍生产品深度挖掘受众这一核心资源。双重产业链的意义则在于有效延伸产业链、创造新的产值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应贯穿产业链,除了大力拓展移动平台的放映窗口,在衍生开发阶段,应围绕科教影视独特的科学价值,大力开发信息服务功能,搭建集数字影视资料库、网络游戏库、线上购票、版权交易伺服为一体的集成交互式平台。与此同时,营销与资本运作这两大薄弱环节亦亟待加强,以成为双重产业链的有机补充,从而完成大科教影视产业的整体构建。我国科教影视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唯一出路。双重产业链与大科教影视产业构想的提出,是对过往科教影视产业发展理论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与探索,有助于我国科教影视产业在改革过程中明确产业定位与属性,顺应市场需求完成产业结构升级,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业态。

徐耘春[7](2015)在《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的介入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尽的创新性和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已成为当代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它是人类通过摄影、摄像、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虚拟交互媒体进行艺术表现、交流、联系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科技日新月异和视觉影像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对于数字新媒体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21世纪的技能以应对当前数字时代对社会、教育、文化的挑战,国际美术教育界积极转变原先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增设数码摄影、数码摄像、定格动画、网络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以促进数字化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当前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学美术教科书、中学美术课程中增设了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内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更好地向前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之道,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共分八章,章节要义如下:序章从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指明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界定与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意义和目标,说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一章通过对国内外各类美术教育专着、核心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等相关文献的先行研究,梳理了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把握了当前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学术基础。第二章通过对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的相关条例以及中学美术教科书中新媒体艺术课例的研究,把握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三章旨在通过对全国4个省市的中学生、美术教师有关新媒体艺术的认知程度、美术学习以及美术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把握当前我国中学生以及美术教师对于新媒体艺术的认知情况以及美术课程和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论证当代新媒体艺术导入学校美术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有效性。第四章旨在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艺术心理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出发,以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统整课程理论、教学评价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论证了编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理论依据,并结合这些理论对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进行了设计,为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基础。第五章旨在通过开发以“校园影像文化”、“城市影像文化”、“传统艺术的再生”为议题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验证这些课程在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新媒体艺术创作表现能力、审美批判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视觉素养和媒体素养等方面的有效性,为我国中学开展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提供具有参照意义的经验,为推进基础教育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六章从职前到在职的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一体化的视角入手,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教育案例采用教学实践与个案追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出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及有效途径,为未来美术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结章从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出发,论述学校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对于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所具有的独特贡献,并结合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我国当前的中学新媒体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关注度偏低、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手段单一、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培训课程缺乏等问题,从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总体课程方案设计、中学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职前到在职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设计及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案例研究以及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单淮峰[8](2012)在《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课程改革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话题,是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关键。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颇多,没有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本论文就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调研,广泛听取了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提炼出该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课程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教学改革重点,按照“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思路,期望构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绪言,阐明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特别强调了当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没有满足社会需要,专业建设没有考虑企业要求,课程设置没有对接岗位技能等问题。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核心技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对职业教育课程的三种体系(三段式课程体系、工作导向课程体系和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及演变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三部分讨论了核心技能的理论和价值。界定了“核心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详细描述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提取的方法与过程。第四部分着手构建基于核心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由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四大块构成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方案,并分析了其构成的合理性。第五部分是关于基于核心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问题,论文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专业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秦然然[9](2011)在《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未对流行音乐产业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走向进行系统研究和学术梳理,也没有形成对这个产业的整体认知。数字音乐的兴起,带来了流行音乐从创作、传播、销售到消费的产业链整体的革新,但是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商业模式。为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道路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走向进行梳理。自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唱片经济转变为娱乐经济的过程。唱片经济以唱片产业为主,唱片销售收入支撑整个产业发展。娱乐经济则综合了唱片产业、演唱会、艺人经纪等多项经营内容,演艺收入成为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歌手成为运作基点。传统唱片公司正在积极转型为以音乐和偶像为主的综合音乐公司。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上游是指唱片公司的组织和经营,主要包括歌手选拔和管理制度、唱片制作和唱片宣传;中游是指唱片的发行;下游是指唱片的销售和版权授权。并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走向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1、1978—1990年的产业积淀期,流行音乐从地下状态走向社会主流被人们接受,流行音乐产业化开始萌芽,但是市场体制刚刚萌芽,管理、法律等方面都处于边缘地带,也为以后的问题埋下了隐患;2、1991—2000年的产业链形成期,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真正开始自立,产业环境不断改善,形成了从唱片公司选拔歌手制度和经纪管理体系到唱片发行和唱片销售、版权授权以及目标明确的消费者市场的传统流行音乐产业链;3、2001—2010年的产业链革新期,数字音乐兴起,对传统流行音乐产业链带来了冲击和革新,电视音乐选秀歌手带来了粉丝文化的职业化、规模化,出现了以当粉丝为职业的“职业粉丝”,演唱会、偶像所代言的产品等周边衍生产品都成为粉丝们进行消费的重要选择。大陆的流行音乐产业从最初的音乐消费为主转变为基于偶像进行的消费,电视音乐选秀歌手带来了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根本转型: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事实上,不管是传统流行音乐产业,还是数字音乐产业,音乐和歌手都是流行音乐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产业运作的核心和基础。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的转向,说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正在从产业的低级阶段转向产业的高级发展时期。对青少年群体而言,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除了家庭、学校的教育之外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媒介,唱片公司在积极转型为以音乐和歌手为平台的综合经纪公司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之外,还应该承担起产业责任,避免流行音乐的低俗化。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叶力汉,胡小勇[10](2008)在《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文中提出提高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从2002年起对实践教学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在"以生为本、知行并举"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创建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校内实践创新体系、校外平台扩展体系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创建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三类型、五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建构"校内外实践双基地"专业实践模式,建立指导学生实践的导师制,建立学校、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电化教育馆、电视台、IT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和共同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机制等。通过六年多的研究实践,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果,辐射面广,示范作用大,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二、《数码影音制作》栏目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影音制作》栏目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阐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影像志及影像志认识的误区
        1.1.2 节日影像志制作的重要性
        1.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1.4 影像记录“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现状
    1.2 研究和制作的意义与创新点
    1.3 制作思路及方法
        1.3.1 “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实施规范的解读
        1.3.2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思路及方法
    1.4 工作流程
        1.4.1 前期准备阶段
        1.4.2 中期拍摄阶段
        1.4.3 后期剪辑合成阶段
第二章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
    2.1 目瑙纵歌简介
    2.2 目瑙纵歌的起源
    2.3 目瑙纵歌的发展与演变
    2.4 目瑙纵歌的功能与价值
第三章 制作背景与前期准备
    3.1 制作背景
        3.1.1 朋生统肯目瑙纵歌节现状
    3.2 前期准备
        3.2.1 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3.2.2 影像资料的观看与研究
        3.2.3 开展实地调研
        3.2.4 制定拍摄计划表
第四章 中期拍摄
    4.1 拍摄设备的选取
    4.2 画面取景与构图设计
    4.3 拍摄技巧
    4.4 中期拍摄小结
第五章 后期剪辑与合成
    5.1 素材分类管理及选取
    5.2 素材的翻译工作
    5.3 影片粗剪
        5.3.1 粗剪思路
        5.3.2 剪辑技巧
    5.4 影片精剪
        5.4.1 段落与镜头的取舍
        5.4.2 影片调音
        5.4.3 影片调色
    5.5 影片特效与合成
    5.6 后期剪辑与合成小结
第六章 制作总结
    6.1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的放映与传播
    6.2 节日影像志的制作——机器“拆分-组合”说
    6.3 节日影像志制作者的自我反思:一个影像志制作者在田野中的自问自答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田野日志(6篇)
附录B:目瑙纵歌传承人口述史访谈提纲
附录C:《2017 年芒市目瑙纵歌调研报告》
附件D: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5)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进程与现状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
    七、研究流程与构架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幼儿绘画阶段性特征与心理发展
        一、幼儿绘画阶段性特征
        二、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第二节 幼儿绘画教育原则与意义
        一、幼儿绘画教育原则
        二、幼儿绘画教育的意义
    第三节 数码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一、数码媒体的概念
        二、数码媒体的特征
    第四节 数码媒体运用在教学中的主流分类
第二章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新认知
    第一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对幼儿的影响
        一、数码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生理感知的刺激
        二、数码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心理发展刺激
        三、数码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驱策力的影响
        四、数码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幼儿思维扩展的影响
    第二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对教师的影响
        一、优化教学情境
        二、提高教学质量
        三、解放教师劳动力
        四、教师自身的再学习
    第三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对教育模式的影响
        一、从教师主导到以学生为主导
        二、从单向传授到多向引导的教学模式
        三、从单调乏味到活泼生动的教学效果
        四、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五、从独立到共享的教学资源
第三章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实例研究
    第一节 幼儿绘画软件实例研究
        一、art of glow软件(小班幼儿启蒙绘画软件)
        二、画画百宝箱软件(中班幼儿基础绘画软件)
        三、how to draw软件(大班幼儿拓展软件)
    第二节 幼儿绘画网站实例研究
        一、幼儿娱乐游戏网站
        二、幼儿美术展示交互网站
    第三节 幼儿绘画媒体交互设计
        一、需求分析
        二、信息构架和操作流程
        三、界面布局风格定位
第四章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新模式研究
    第一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第二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教学设计原则
        一、内容与形式统一
        二、注重参与性
        三、注重实用性
        四、课件的美观性
        五、学生主体性
        六、以创造性为主旨
    第三节 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特点需求
        一、提升教师素养
        二、设备支持
        三、数字化资源库互动平台
        四、评价体系的建立
        五、国家政策的支持
    第四节 探索发展中应规避的问题
        一、从教师的角度
        二、从学生的角度
        三、从数码媒体特性角度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分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描述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第2章 中国科教影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1918-建国前:民办与官办并举的多元化探索
    2.2 1949-二十世纪60年代:新中国科教电影事业的发轫期
    2.3 1966-1976:中国科教电影的浩劫
    2.4 1977-1990:中国科教影视的复苏
    2.5 1990-1995:机制改革至影视并轨
    2.6 1996 至今:小电影大电视发展格局
第3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3.1 PEST模型概述
    3.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政治环境
    3.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经济环境
    3.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社会环境
    3.5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科技环境
第4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环境分析
    4.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规模状况
    4.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主体
        4.2.1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制片主体
        4.2.2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发行主体
        4.2.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放映主体
    4.3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4.4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消费者行为
        4.4.1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外在影响因素
        4.4.2 影响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
        4.4.3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类型
        4.4.4 中国科教影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第5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双重产业链的构建
    5.1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概念与内涵
    5.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5.3 大科教影视产业布局下的产业链构建
        5.3.1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
        5.3.2 科教影视双重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第6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营销模式研究
    6.1 我国影视产业营销的整体发展状况与现状
    6.2 影视营销的主要模式
        6.2.1 资本密集型的好莱坞模式
        6.2.2 跨界联动的推式营销模式
        6.2.3 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6.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的整合营销模式
        6.3.1 结合传统抽样的大数据定位
        6.3.2 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6.3.3 品牌营销与企业文化营销
第7章 中国科教影视产业的版权交易与资本运作研究
    7.1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研究
        7.1.1 我国影视产业版权交易的主要形式与流程
        7.1.2 我国现行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不足
        7.1.3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版权交易体系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7.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体系研究
        7.2.1 我国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现状
        7.2.2 我国科教影视产业资本运作的可行性发展模式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深度访谈之一——论科教电影产业化过程中科教场馆的角色与功能
    附录二:深度访谈之二——论影视产业化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功能与运作
    附录三:中国科教影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一、研究缘起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 新媒体
        (二) 新媒体艺术
        (三) 新媒体艺术教育
        (四) 本课题研究范畴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内外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节 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一、世界发达国家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研究开端
        二、世界发达国家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国外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第二节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一、《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中相关研究论文的梳理
        二、其他国内文献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三、国内研究现状的特色与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现代媒体艺术内容系列研究
        三、小结
    第二节 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比较研究
        一、我国各版本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
        二、新版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科书中的新媒体艺术课例研究
        三、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高中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研究
        一、《摄影·摄像》教科书
        二、《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教科书
        三、结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及其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问卷调查设计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结论
    第三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结论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方案设计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的理论基础
        一、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中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心理学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编制
        三、美术教育理论与新媒体艺术课程
    第二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方案设计
        一、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专业新媒体艺术课程的区别
        二、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的方案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第一节 镜头下的校园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一、课程设计缘起
        二、课程设计准备
        三、“镜头下的生活”——中学摄影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四、摄影教学的反思与启示
    第二节 以影像文化为议题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二、课程开发与实践——“记录静安即将消逝的色彩”
        三、课程教学总结
    第三节 激活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课程设计缘起
        二、课前调研
        三、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四、教学创新点
        五、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一、高等师范院校新媒体艺术课程开设情况及其问题
        二、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三、课程评价
        四、结论
    第二节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实习——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
        一、项目学习与教育实习一体化的创新型美术教师教育
        二、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三、研究结论
        四、反思与展望
    第三节 中学美术教师新媒体艺术教学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结论
        五、研究启示
    本章小结
结章 与大数据同行: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未来
    第一节 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一、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美术教育
        二、21世纪学校新媒体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世界发达国家视觉艺术课程改革
        四、我国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的愿景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发展方向
        一、研究成效
        二、研究局限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四、结语
附录
    一、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与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二、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认知程度及其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三、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教学资料
    四、《新媒体艺术实践》学生课程学习调查问卷
    五、以“上海影像”为焦点的中学美术新媒体艺术校本课程《洋泾浜:追忆申城似水流年》学习调查问卷
    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中学艺术节微电影《忠于初心》剧本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后记

(8)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培养没有满足社会需要
        1.1.2 专业建设没有考虑企业要求
        1.1.3 课程设置没有对接岗位技能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核心技能的研究综述
    2.2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综述
        2.2.1 传统三段式的课程体系
        2.2.2 提倡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2.2.3 围绕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
3 核心技能的理论和价值
    3.1 核心技能日益重要的背景
    3.2 核心技能的概念和价值
        3.2.1 核心技能的概念
        3.2.2 核心技能的价值
    3.3 专业核心技能的概念
    3.4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的提取
        3.4.1 确定职业岗位
        3.4.2 分析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
        3.4.3 提取专业核心技能
        3.4.4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核心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关系
4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4.1 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4.1.1 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
        4.1.2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
    4.2 重建课程结构
        4.2.1 课程的结构关系
        4.2.2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4.2.3 教学计划安排表
    4.3 开发教学项目
        4.3.1 项目教学法与教学项目
        4.3.2 专业核心技能与教学项目
        4.3.3 专业核心课程与教学项目
5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
    5.1 师资条件的保障
        5.1.1 教研组配备
        5.1.2 专业师资配备
    5.2 实训设备的保障
        5.2.1 校内专业教学设施设备配置
        5.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5.2.3 实训设施设备配置
    5.3 教材编写的保障
    5.4 课程资源的保障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附录一:《浙江省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鉴定意见
    附录二:《浙江省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致谢

(9)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主题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例释
    (一) 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
    (二) 唱片产业、音像产业与流行音乐产业
    (三) 数字音乐与网络音乐
四、研究现状
    (一) 理论文章
    (二) 理论着作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1978-1990年:产业积淀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娱乐需求的增长
    (二) 竞争环境:港台风潮的兴起
    (三) 政策环境:有限的监管
    (四) 科技环境:新技术的传入
    (五) 传媒环境:传媒商业化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唱片销售
三、目标消费市场:分化和参与 第二章 1991-2000年:产业链形成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迈向大众文化时代
    (二) 竞争环境:欧美日韩齐登场
    (三) 政策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四) 科技环境:P2P和MP3蓬勃发展
    (五) 传媒环境:大众媒介时代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唱片销售+艺人经纪
三、目标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确立 第三章 2001-2010年:产业链革新期
一、产业环境
    (一) 社会环境:文化消费渐成主流
    (二) 竞争环境:文化市场的全方位开放
    (三) 政策环境:法律建设尚待完善
    (四) 科技环境:新媒体,新革命
    (五) 传媒环境:新媒体,新传播
二、流行音乐产业链
    (一) 产业链上游
    (二) 产业链中游
    (三) 产业链下游
    (四) 主要收入流:艺人经纪+版权授权
三、目标消费市场:主动组织,高度参与 结语: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 参考文献 谢辞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数码影音制作》栏目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制作阐述[D]. 张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充分展现激光大屏显示在客厅中的优势 CIT2018激光电视测评与演示专区报道[J]. 编辑部. 家庭影院技术, 2018(07)
  • [4]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5]数码媒体与幼儿绘画教学结合研究[D]. 李婷. 苏州大学, 2016(02)
  • [6]中国科教影视产业化研究[D]. 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7]视觉艺术教育的新动向: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新媒体艺术课程与教学研究[D]. 徐耘春.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8]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单淮峰.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2)
  • [9]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流行音乐产业走向[D]. 秦然然. 山东大学, 2011(04)
  • [10]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 徐福荫,黄慕雄,张学波,叶力汉,胡小勇. 电化教育研究, 2008(10)

标签:;  ;  ;  

“数字视频制作”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