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理教育与公共地理教育途径

论地理教育与公共地理教育途径

一、谈地理教育及公众地理教育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钟志伟[1](2021)在《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情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安宁[2](2019)在《基于LICC范式的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地理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地理高考试题逐渐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实践的大趋势下,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问题研究”专栏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们回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培养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对“问题研究”专栏认识不够充分、教材更新较慢、一线教学课时紧张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使得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没有凸显其独特性,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理清“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的核心与要素,分析总结当前“问题研究”专栏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对高中地理教学及“问题研究”专栏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开始,从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解读、地理核心素养、不同教学方法的使用、新高考的影响及地理试题等方面对近年来高中地理教学关注的要点进行综述。之后从内涵、分类、功能、与“探究学习”及“问题解决”的关系、相关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对“问题研究”专栏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问题研究”专栏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是在结合所学相关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与实际生活相紧密联系的问题,在坚持主体学生观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问题,在合作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探究能力提升及科学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通过对“问题研究”专栏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及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提炼了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具有的五个特殊性: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究观、基于教材指向实际的生活观、蕴含合作与程式的过程观、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方法观及关注师生及生生互动反馈的评价观。在对16个“问题研究”专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的核心与要素。其中以提升探究能力为核心,恰当的研究问题、适宜的师生互动、启发性的学习支架则是三个基本要素。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开始对“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如果只是在固定的几所学校进行实际的课堂观察,那么实际的观察内容会因为课程进度的原因受到局限,难以观察不同的课程内容。除此之外,各个地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在固定小范围的观察难以代表大范围的“问题研究”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部的“一师一优课”项目。“一师一优课”中的优课来自全国不同地方,老师们的教学风格也各具特色,并且每年还对这些上传的优课进行评比。因此在考虑课程内容、开展时间及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从2014-2017年中选取了20节部级优课进行详细的观察,力图通过对这20节课的剖析总结提炼当前“问题研究”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观察工具上采用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LICC范式,具体采用四方面的观察点进行观察,分别是: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及教师理答方式。通过对20节课的实际观察发现了当前“问题研究”专栏教学所存在的几大问题: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中达成度不高、探究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较少、学习支架的提供与学生的契合度不够、教师理答方式的积极性及针对性不足。对这几大问题深入分析后认为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影响了“问题研究”教学的开展。内外部环境的限制影响了“问题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并在客观上消耗了老师过多的精力导致不想对“问题研究”教学做过多的研究。对于师生关系的困惑与摇摆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也使得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不足,对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够重视。最后针对当前教学存在问题的四个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在教学目标上首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时刻重视学生长远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更多的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用一次终结性评价来判定学生;在师生关系上摆脱以往在知识上“唯我独尊”的想法,更多注重和学生一起探究共同成长,同时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变化及时提供支持促进学生最终的发展。

徐秋玲[3](2018)在《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开封市六四六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知识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当代社会所必需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也正迎合了这个社会的需要,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正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践行,也是应对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着作进行整理、研读,把握现有的研究状况及研究前沿,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了自己研究的目标和方法,梳理了研究思路和研究路线。其次,界定了一些基本概念及“读图能力”与“用图能力”等核心概念,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第三,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网络问卷,对初中生读图用图能力进行了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初中学生自身对待地图的兴趣并不浓厚,态度也不积极,致使他们对地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初中生对地图要素掌握不明确,基础不够扎实,不能正确的使用地图;另外,大部分学生读图方法不规范,不按一定的读图方法正确读图,致使图中信息掌握不全;加之学校不重视、部分地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方式等问题,使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能力不匹配,导致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不强。第四,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1)从联系生活,寻找与学生之间的共鸣;趣味讲解,直观表达;寻找规律,灵活记忆;教具展示等对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起,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2)从理解地图要素,提取信息;明确各种地图的用途等方面夯实学生的基础。(3)从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构建心理地图,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等方面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4)从注重图文结合,图文转化;分组培养,合作探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方面指出了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第五,根据提出的读图用图培养策略设计出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在所教班级中进行相应的实践验证和个案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效果良好。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薄弱,有待加强;(2)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3)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读图用图能力与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相结合,不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还把各类地图的读图方法结合自身的实践认识进行了概括,并针对地理考试低分者进行了个案分析并加以实践验证。基于研究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有待于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袁霞[4](2018)在《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原有的课程标准做了重新修订,要求各门课程必须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向我们呈现了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分别是:“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达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使学生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立足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进展,明确了研究路线;第二部分对“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论”、“人地协调观”这几个概念加以界定并分析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作者对任教地区的高中生和高中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该地区高中生的人地观念现状和该地区高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地区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师生对人地关系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师生对人地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师生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育素材挖掘不深、高中生接受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式相对单一、对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达成度的考核评价相对不足;第四部分提出了针对性地人地协调观培养实施策略,力求通过增强师生对人地关系内涵的理解、提高师生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视程度、挖掘课程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育素材、采取多样化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式以及完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落实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第五部分作者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在任教学校开展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人地协调观教育素材的挖掘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实施两方面进行;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地理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广大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创新教法,力求更好地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理论研究与作者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寻求当前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为更好地落实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提供参考。

周雨楠[5](2017)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以自然地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解决人地关系之间矛盾的方法之一,而教育则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思想及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而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想要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和执行,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在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高中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中涵盖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最为丰富,而高中生的思想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他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理念能够有较强的理解力。因此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分别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实验活动和教师这四个方面分析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其进行了总结;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对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的这三个问题:学校不够关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缺乏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识、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行为表现能力较差,笔者分别提出了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优化策略,并根据提出的教师优化策略设计了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符合我国现当代国情的,也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获得,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以及可持续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今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体系还会逐渐完善,我国高中地理教育还会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课题还有更大的研究空间。

张永丰[6](2016)在《责任 梦想 行动——谈《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对我国地理基础教育的启示》文中提出纵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以下简称《宪章》),包括《宪章》的前身、新宪章的宗旨、地理对教育的贡献、地理教育研究、国际合作和国际行动计划等部分,篇幅简短,语言精练,内容高瞻远瞩,科学合理,逻辑性强,是今后世界各国制定地理教育政策和编写教育材料的纲领性文件,对世界地理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地理学是全社会所有公民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育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被忽视,在另一些地方则缺乏结构性和支持",道出了地理学的重要性和世界地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宪章》指出了

郭永馨[7](2016)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强调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其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环节,各学科应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课堂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地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和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课堂提问为研究对象,对课堂教学提问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调查研究。首先,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选取大量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设计,节选出其中的课堂提问,通过制定评价量表,统计案例中的课堂提问关于地理核心素养,即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观念在情境、维度、难度三个方面的表现,并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1)课堂提问涉及的要素综合多,时空综合及地方综合少(2)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认识区域多,关于培养区域观念的问题少(3)课堂提问对人地观念的培养分布不均,人地协调观念培养不足(4)课堂提问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较弱(5)课堂提问对知识点的落实多,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少(6)课堂提问无情境或假设情境多,真实情境少。最后针对以上存在地几点问题,给出了如下几点改进策略:(1)提升课堂提问的综合性难度,加强时空综合和地方性综合能力的培养(2)挖掘补充教材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提问(3)通过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环节的提问,弥补地理实践能力的缺失(4)基于地理的思想方法设计地理课堂提问(5)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创设情境进行提问。

袁水平[8](2014)在《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选择高中《地理》(必修三)中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进行案例教学的设计研究,从分析教材结构、知识特征入手,设计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案例教学方案,并选择紫金县高级中学高二年级文科班两个平行班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对比。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案例教学是感兴趣的,认为案例教学丰富了地理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考成绩比较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从卷面上也可见实验班的答题思路优于对照班。可见,案例教学是有效的,对推进地理教学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从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发现,为了加强案例教学,势必会延长原计划的教学时间。因此,要如何设计教学案例和组织案例教学的课堂,做到实验班课程进度不落后于对照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魏超[9](2011)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指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教育是关键。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国际社会在许多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达成共识。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写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将它作为“坚持全面发展”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放在了显要的位置。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我国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论题。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观要求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课程设计采用审美视角;课程内容强调价值与关联;课程组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课程实施遵循易行和可选的原则;课程评价关注收获及生成。综合国内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结合相关案例对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研究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启发性、参与性、渗透性、批判性等为原则;以明确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体系,整合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为实现方式;最后保障措施有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寻求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保证;打破学科藩篱,重视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建绿色学校,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重视实践活动,寻求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

吴玥纹[10](2010)在《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人为本”、“快乐比知识更重要”这些先进的理念早出现在孔子育人理念中,却又被当前分数至上的思想隐藏和排挤。面对传统僵死、呆板、程式化的教学方法,面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严重阻碍,面对课堂效率明显低下,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愉快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内在学习动力,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被唤醒,使学生在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本论文首先以大连市中山区四所学校层次不同的初中七、八两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发出问卷1922份,收回1673份,收回率达87%),通过对“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师因素、家长的支持度”等内容的调查、统计和分析,从中发现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于此,以“愉快教育”为教学理念,以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为宗旨,根据愉快教学思想、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两年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论述了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地理课程愉快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初中地理课程愉快教学的主要策略,包括师生关系融洽化的两个方面、教学气氛轻松化的两个要点、教学风格独特化的三个措施、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六个项目、教学设计活动化的六个步骤、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经典案例评价和教学评价激励化策略等;最后通过对采用常规教学方式下和实施愉快教学策略下学生学习成绩和非认知品质的对比实验,分析了初中地理课程愉快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学生学习成绩和非认知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愉快教学策略,不仅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力、意志力等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向上的教学气氛,同时让学生有乐学的情趣,教师有善教的本领。

二、谈地理教育及公众地理教育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地理教育及公众地理教育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LICC范式的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1. 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
        2. 规范“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的现实需要
        3.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可行路径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高中地理教学
        2.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课堂观察法
    (五) 研究内容
一、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内涵解读
    (一)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概念界定
    (二)“问题研究”专栏相关概念辨析
        1.“问题研究”与“探究学习”
        2.“问题研究”与“问题解决”
    (三)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特殊性
        1. 重视学习过程的探究观
        2. 基于教材指向实际的生活观
        3. 蕴含合作与程式的过程观
        4. 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方法观
        5. 关注师生及生生互动反馈的评价观
二、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的应然分析
    (一) 以提升探究能力为核心
        1. 传统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探究能力偏弱
        2. 着眼探究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二) 以研究问题、师生互动、学习支架为关键要素
        1. 恰当的问题是探究的基础
        2. 师生互动是教学发展性的重要体现
        3. 学习支架是促进思维延伸的重要手段
    (三)一核心与三要素的关系
三、课堂观察LICC范式及观察方案设计与结果
    (一) 课堂观察工具的选择
        1. 课堂观察
        2. 课堂观察LICC范式
        3. LICC范式与“问题研究”专栏的契合性
    (二) 观察点的选择
        1. 研究问题与教学资源的整合
        2.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3. 教师理答方式
        4. 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
    (三) 观察样本的选择
        1.2014-2018 年度全覆盖
        2. 课例所属学校地理分布广
        3. 所有“问题研究”专栏皆观察
        4. 教学设计的深描绘
    (四)观察结果概述
        1. 研究问题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情况
        2.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3. 教师理答方式情况
        4. 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情况
四、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
        1.“问题研究”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较少
        2. 课堂互动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不足
        3. 教师理答方式的积极性及针对性不足
        4. 学习支架的提供与学生的契合度不够
    (二)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 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
        2. 内外部环境的限制
        3. 应然与实然师生关系的现实差异
        4. 教、学关系的左右摇摆
五、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改进策略
    (一)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及知识观
        1. 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2. 多种途径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3. 注重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1. 师生角色转变促进教学相长
        2. 提供精准“支架”促进学生思维延伸
        3. 及时鼓励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
    (三) 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1. 改变单一的教学结果评价方式
        2. 丰富寓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研究问题与教学资源的整合观察表
附录B 课堂互动与教学目标的达成观察表
附录C 教师理答方式观察表
附录D 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利用观察表
致谢

(3)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开封市六四六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对地图能力的要求
        (二)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三)地理学科特点决定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个案研究法
        (四)统计分析法
        (五)课堂观察法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
        (一)地图
        (二)读图用图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空间思维的生理理论
        (四)发现学习理论
        (五)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现状调查
    一、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设计
        (四)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化难为易
        (一)联系生活,师生共鸣
        (二)趣味讲解,直观表达
        (三)寻找规律,灵活记忆
        (四)教具展示,清晰易懂
    二、掌握地图要素,夯实基础
        (一)理解地图要素,提取信息
        (二)明确地图用途,区别使用
    三、注重能力培养,方法优先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
        (二)构建心理地图
        (三)利用多媒体演示
    四、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
        (一)注重图文结合,图文转化
        (二)分组培养,合作学习
        (三)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四)不断充实自己
第五章 基于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一)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二、“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案例及效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二)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三、个案分析与验证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一)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的能力薄弱,有待加强
        (二)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三)通过教学实践检验了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 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致谢

(4)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亘古不变的研究核心
        1.1.2 人地观念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
        1.1.3 人地协调观培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之一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地理课程人地观念培养研究进展
        1.3.2 国内地理课程人地观念培养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地关系
        2.1.2 人地关系论
        2.1.3 人地协调观
    2.2 理论基础
        2.2.1 相关地理学理论
        2.2.2 相关教育学理论
第3章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3.1 调查问卷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2 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3.2.1 高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点的认知程度调查
        3.2.2 高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点的认可程度调查
        3.2.3 高中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关注程度
        3.2.4 高中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程度
        3.2.5 高中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学习内容的兴趣程度
    3.3 教师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3.3.1 教师对人地关系内涵和人地协调观培养内容的把握程度
        3.3.2 教师对任教学生人地观念学情现状的把握程度
        3.3.3 教师对人地观念培养价值的认同程度
        3.3.4 教师对人地观念培养的实施现状
        3.3.5 影响教师进行人地观念培养的因素
    3.4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4.1 师生对人地关系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
        3.4.2 师生对人地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3.4.3 师生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育素材挖掘不深
        3.4.4 高中生接受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式相对单一
        3.4.5 对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达成度的考核评价相对不足
第4章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4.1 增强师生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
    4.2 提高师生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视程度
    4.3 挖掘课程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育素材
    4.4 采取多样化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式
    4.5 完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5章 基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教学实践
    5.1 基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教育素材挖掘
    5.2 基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课堂教学实践
    5.3 基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的课外实践活动指导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5)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以自然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及演进
        1.1.2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1.1.3 我国可持续发展现状堪忧
        1.1.4 高中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
    1.2 研究意义
        1.2.1 给高中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2.2 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论支撑
        1.2.3 推进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进程
        1.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可持续发展教育
        1.3.2 渗透式教育的研究现状
        1.3.3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4 研究方法
        1.4.5 技术线路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可持续发展教肓
        2.1.2 渗透式教育
        2.1.3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
    2.2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的基础
        2.2.1 人地关系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主体教育理论
        2.2.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教育思想
        2.2.5 地理教学论
3 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1.1 前言
        3.1.2 课程目标
        3.1.3 内容标准
        3.1.4 实施建议
    3.2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3 高中地理实验活动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4 高中地理教师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4.1 活用教材
        3.4.2 组织活动
4 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4.2.1 教师调查问卷设计
        4.2.2 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4.2.3 访谈提纲设计
    4.3 调查问卷的实施
    4.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4.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4.4.3 教师访谈结果
        4.4.4 调查结论
5 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化对策
    5.1 提高学校对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关注度
        5.1.1 开发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
        5.1.2 组织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师资培训
    5.2 增强教师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识和能力
        5.2.1 增强教师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动性
        5.2.2 纠正更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
        5.2.3 改进教师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方式
    5.3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动能力
        5.3.1 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知识水平
        5.3.2 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5.3.3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实践能力
6 高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案例实证
    6.1 课堂教学案例
        6.1.1 案例
        6.1.2 案例分析
    6.2 课外活动案例
        6.2.1 案例
        6.2.2 案例分析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课堂提问的研究现状
        1.4.1.1 课堂提问的分类研究
        1.4.1.2 课堂提问原则与策略的研究
        1.4.1.3 对课堂提问功能的研究
        1.4.1.4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1.4.1.5 对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1.4.1.6 对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1.4.2 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1.4.3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第2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课堂教学提问的概念
        2.1.2 素养的概念
        2.1.3 地理素养的概念
        2.1.4 核心素养的概念
        2.1.5 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
    2.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认知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有效教学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分析
    3.1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提问研究
    3.2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3.2.1 课堂提问涉及的要素综合多,时空综合及地方综合少
        3.2.2 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认识区域多,关于培养区域观念的问题少
        3.2.3 课堂提问对人地观念的培养分布不均,人地协调观念培养不足
        3.2.3.1 培养人地观念的课堂提问主要分布在人文地理部分
        3.2.3.2 课堂提问对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明显不足
        3.2.4 课堂提问对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较弱
        3.2.4.1 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课堂提问数量不足
        3.2.4.2 课堂提问中要求学生做出观察多,要求学生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3.2.5 课堂提问无情境或假设情境多,真实情境少
        3.2.6 课堂提问对知识点的落实多,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4章 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提问策略
    4.1 提升课堂提问的综合性难度,加强时空综合能力的培养
    4.2 走出具体的区域,强调区域观念的培养
    4.3 挖掘补充教材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提问
    4.4 通过地理实验和地理探究环节的提问,弥补地理实践能力的缺失
    4.5 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创设地理课堂提问情境
    4.6 基于地理的思想方法设计地理课堂提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的研究结果
    5.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选用的课堂实录
附录2 研究调查选用的课堂提问
致谢

(8)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基本理念
    2.1 主要概念
    2.2 基本理念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分析
    3.1 知识结构
    3.2 知识特征
    3.3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本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案例教学比较实验
    4.1 比较实验设计
    4.2 案例教学设计的原则
    4.3 对照班教学设计
    4.4 实验班教学设计
第五章 案例教学设计实验结果分析
    5.1 进行案例教学前后比较
    5.2 对照班与实验班比较
    5.3 案例教学的学生反馈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9)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引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现状
    0.4 相关概念
1.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1.1 高中地理课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
    1.2 国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1.3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2.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尚未完全养成
    2.2 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还未真正落实
    2.3 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未能促进发展
    2.4 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仍未充分开发
3.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
    3.1 教材案例——知识取向
    3.2 课堂案例——价值取向
    3.3 活动案例——参与取向
4.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探讨
    4.1 指导思想
    4.2 主要目标
    4.3 主要原则
    4.4 实现方式
    4.5 保障措施
5.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实例研究
    5.1 教学实例
    5.2 实例分析
6.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存在问题
    6.3 研究前瞻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10)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学生的快乐感缺乏
        1.1.2 学生的学习情况令人担忧
        1.1.3 地理学科社会地位不高
    1.2 研究意义
        1.2.1 愉快教学是地理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1.2.2 愉快教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发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2.1 愉快教学概述
    2.2 愉快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2.3 愉快教学实践研究现状分析
    2.4 愉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的主要策略
    3.1 师生关系融洽化
        3.1.1 重视课堂的非语言交流
        3.1.2 重视以幽默的方式授课
    3.2 课堂气氛轻松化
        3.2.1 学习环境的熏陶
        3.2.2 轻松气氛的营造
    3.3 教学风格独特化
        3.3.1 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
        3.3.2 关于教学方法的采用
        3.3.3 关于授课语言的表达
    3.4 教学手段多样化
        3.4.1 融入歌曲
        3.4.2 引入诗句
        3.4.3 创设情境
        3.4.4 运用多媒体
        3.4.5 “三板”辅助
    3.5 教学设计活动化
    3.6 课程资源生活化
    3.7 教学评价激励化
4 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4.1 实验原则和方法
    4.2 实验设计和过程
        4.2.1 实验变量及变量控制
        4.2.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愉快教学促使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3.2 愉快教学促进学生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5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后记

四、谈地理教育及公众地理教育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学情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D]. 钟志伟. 石河子大学, 2021
  • [2]基于LICC范式的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安宁. 河南大学, 2019(01)
  • [3]初中生地理读图用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开封市六四六中学为例[D]. 徐秋玲. 河南大学, 2018(01)
  • [4]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D]. 袁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以自然地理为例[D]. 周雨楠.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责任 梦想 行动——谈《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对我国地理基础教育的启示[J]. 张永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21)
  • [7]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D]. 郭永馨.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高中地理“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教学设计研究[D]. 袁水平. 广州大学, 2014(03)
  • [9]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 [10]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D]. 吴玥纹. 辽宁师范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论地理教育与公共地理教育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