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玉米市场保持稳定

国内玉米市场保持稳定

一、国内玉米市场保持平稳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杨茜[1](2021)在《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进口大豆的冲击效应》文中指出大豆是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国民经济行业中的食品产业、饲料工业及养殖行业等领域也都有广泛应用。然而自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发酵。作为反击,中国于2018年7月6日将美国进口大豆的关税水平提高25%。这一举措不仅影响进口大豆的数量和价格,还会通过价格机制进入国内市场,并经由大豆产业链带动相关产品价格波动,最终反映到CPI上,进而影响宏观经济。上至产业层面、下至个体层面,大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也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此次中美贸易冲突中加征美国进口大豆关税对中国大豆产生多大和怎样的冲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基于此,本文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从加征关税的转移效应和价格效应两个视角出发,先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加征关税对大豆贸易转移的影响,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加征关税对国内大豆价格,最后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加征关税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判断美国大豆加税对国内生产消费生活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征关税引起的贸易转移使得中国对巴西大豆的进口数量增加了1.889%,但未对进口价格产生显着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征关税引起国内大豆价格小幅上涨0.451%,且加征关税对进口特征不同的大豆和玉米的影响程度不同,相较于玉米,市场开放进程更快的大豆受影响更大。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加征关税后,国际大豆价格对CPI变动影响能力大幅减弱,最终仅为4.7118%。总体而言,美豆加税这一突发性事件对国内大豆供给以及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产生的负面冲击效应并不大。究其原因,加征关税引起的转移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豆供需不平衡,稀释掉部分大豆价格上涨幅度,国内大豆市场保持平稳运行,对CPI的影响有限。但此次中美经贸冲突也提醒我们,大豆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商品,风险点多且风险大。同时,国内对大豆的刚性需求又决定了大量的进口是必要的,大豆进口安全风险将长期存在。应把握大豆事件的契机,提高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及国内外两种资源统筹利用的能力,具体的措施包括推进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提高国产大豆自给能力、完善大豆进口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扩大大豆替代消费。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倩倩[3](2020)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优化,牛奶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受到了全民的关注。基于奶业的重要地位,中国政府对奶业战略地位进行了明确,提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奶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原料奶产业的发展是保障整个产业顺利运行的基础。然而,近年来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突出问题。在中国原料奶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中国奶农作为弱势一方承担着较大的价格与市场风险,各地区频发的“倒奶杀牛”事件折射出奶农之痛。基于此背景下,本研究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重点提出并回答了以下问题: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哪些显性与隐性特征?通过垂直与空间传导如何影响原料奶价格波动?有哪些可以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途径与实践?通过机理与实证结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第一,首先采用季节调整与滤波法对中国原料奶价格的波动进行分解,结果发现,中国原料奶价格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样本期内出现了两次不规则的剧烈波动;从2007年以来,原料奶价格呈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中旬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缓慢下降逐渐趋向稳定;样本期间中国原料奶价格可分为四个完整的周期。其次使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类模型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显着的集簇性;原料奶价格波动具有成本推进型特征,牛肉的价格收益率的提高则能显着地降低原料奶价格波动;原料奶价格波动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原料奶价格波动没有显着的非对称性。第二,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产业链上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与牛奶价格波动的垂直传导关系,研究发现,下游牛奶价格波动是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但上游原料奶价格波动却不是下游牛奶价格波动的原因,中国奶产业链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垂直传导存在着方向的非对称性;利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对非线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变量关系并未发生显着的非线性变动。第三,利用多变量GARCH模型即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开放背景下国际奶粉市场价格波动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的空间传导,即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全球乳制品贸易(GDT)全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具体来说,GDT全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存在ARCH型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且中国原料奶对GDT全脂奶粉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GDT脱脂奶粉市场与中国原料奶市场间仅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即GDT脱脂奶粉对中国原料奶市场存在着GARCH型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中国原料奶市场的不存在向GDT脱脂奶粉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第四,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的养殖规模化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在控制影响原料奶波动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存栏量100~199头的小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能显着地减少原料奶价格波动,从而促进原料奶价格的稳定;存栏量200~499头中型养殖规模化在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所起的作用不显着;存栏量500头以上大型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反而加剧了原料奶价格的波动。第五,对上海市、黑龙江省、山东省与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从发展的历程、价格的产生、经验与特点三个方面开展论述。从整体上来看,四个省(市)都建立了完善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尽管在实践中的发展演化、运行机制等存在着差异,但建立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各区域的原料奶市场供给,是对维护奶农利益、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但是在现实操作中,仍然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监督约束力弱等问题,未来需要政策的进一步保障。本文以现实问题为背景,深入剖析了中国原料奶的价格波动,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在研究视角方面,本研究从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双视角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将进口乳制品划分为短缺消费型与价差替代型,并指出对原料奶产业影响最大与最直接的是价差替代型的乳制品;在对平抑原料奶价格波动方面,本研究从规模养殖化的视角揭示出能够平抑价格波动的养殖规模,为中国政府在养殖规模方面的扶持政策转变提供依据与参考。(2)在研究内容方面,为了全面把握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本研究在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中将产业链的垂直传导与国外市场的空间传导两个方面都纳入研究系统中,综合判断出影响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国内外因素与动因。(3)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利用月度、周度等高频观测数据构建出了包括周度、双周、月度及年度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数据对原料奶价格波动展开了多维度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此外,对GARCH类模型进行扩展,更清晰地揭示出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隐性特征。

田野[4](2020)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虚拟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且因其特殊的全球影响力,最终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收缩时间最长、损失最为严重的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为化解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及其成效、特别是危机后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受到国际社会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不仅是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其化解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其理论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推动我们对美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其现实意义则主要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由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处于深度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因此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了深入研究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对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第2章论述和分析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导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其规模和比重低于农业。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代替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并呈现出现重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特点;金融业亦逐渐发展并且出现了金融资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服务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依然强大但是其比重则开始下降;特别是随着部分产业的对外转移,整个经济中的实体成分有所减少而虚拟成分则开始增加,但是二者基本上还是平衡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并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结构因此出现了软化与服务化;但与此同时,产业出现了空心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失衡。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产业结构现代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中,资源禀赋、分工状况、贸易条件、市场规模以及需求结构等因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科技进步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科技进步不仅是历次主导产业更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不同时期各个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基于大国开放模式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霸权的出现和不断巩固,使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即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之前被推崇的结构软化、服务化、技术化相结合的“稳定性较强”的现代型产业结构遭到质疑。论文第3章回顾了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特点及其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说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美国利率和资产价格的逆转,直接诱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蔓延导致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的加剧,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按照经济学家余永定的观点,此次危机实际上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危机。危机既具有以往危机的周期性特点,又在传导路径、损失承担、警戒标准和全球扩散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抑制了美国的消费和投资,而且影响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不仅使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持续扩散,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对虚拟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其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国内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失衡,以及巨额的财政赤字;而外部失衡则主要体现在持续扩大的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和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体现在总量的不平衡、产业空心化以及经济金融化。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证明了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论文第4章论述和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措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冲击,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国家创新战略、清洁替代能源战略以及国家出口战略。其中“再工业化”的提出并非偶然:除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以外,而且还包括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端产业,进而造成了产业发展的“空心化”等问题。国家创新战略对于维持美国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洁替代能源战略直接推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为美国从能源替代走向能源独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出口战略之下的贸易融资便利和商业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危机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主要体现在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制造业回流”、贸易保护以及移民政策等方面。万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计划不仅旨在直接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制造业回流”方面,其意图更加明显,手段也更为直接,如规定钢铁原料占比和关税措施等。在贸易保护方面,不仅与欧盟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加剧,而且与中国展开了双边经济关系史上空前的贸易战。其移民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也充分体现出了所谓的“美国优先”。然而,无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与措施,都由于技术、制度、人力和政治斗争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论文第5章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厘清了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基本情况,而且也对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的基本效果进行了检验。就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表现来看,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并未受到危机的严重显影响,但是其第一产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第二、三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长周期的发展趋势。其就业增长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领域,而第一、二产业的就业增加有限;至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十分显着。从经济失衡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而只是有所缓解。在农业方面,危机后美国农业产出和价格下滑,农产品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不仅维持了较高的支持强度,而且逐步扩大了价格与收入支持、农业保险、食品援助、贸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的覆盖范围,在农业支持政策上做出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中等规模农场数量有不断减少趋势,而特大农场和小微型农场均有所增加。在制造业方面,“制造业回流”等政策推动了制造业产值与利润的恢复与增长,但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则存在显着的非均衡态。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木制品和塑料与橡胶等行业的增长极为显着,而服装与皮革、印刷和原生金属等则出现了下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为显着的积极作用,从而部分地验证了这一期间的政策支持效果。在服务业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业在整体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呈现了波动发展的态势。金融危机使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显着减少。从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化来看,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企业管理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有较为明显的增长。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支出和服务业发展存在均衡关系,并且前者对后者构成了单向的因果关系。论文第6章为全文的结论和启示。作者认为,从总体上看,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符合基本经济规律,但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其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尽管美国实施的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及其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第五,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第六,进一步提升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本文聚焦于美国各产业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把产业内结构作为重要的因素,对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观点的创新。本文认为,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失衡,是导致其次贷危机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美国经济失衡的表现,更是其结构性原因。本文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为了重塑实体经济的主导地位以恢复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然而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调整战略,可能促使美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软化,从而弱化实体经济对经济失衡的修正作用。

吴頔[5](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龚谨[6](2020)在《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中国大麦种植规模减少和啤酒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大麦市场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产需缺口。2004-2013年,中国大麦年均进口量为181.31万吨,进口量相对比较稳定。2014-2018年,大麦进口量出现大幅增长,年均进口量增加到736.24万吨,其中,2015年更是达到1073.23万吨的历史高点。受国内贸易政策干预的影响,大麦进口增长的同时年际波动明显加剧,这给国内大麦及其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给大麦替代品——玉米市场化改革带来不小的扰动因素;给政府调控国内大麦市场供求、稳定价格带来一定困难;给特定地区的农户增收及脱贫攻坚战带来一定挑战。因此,理清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对于完善大麦贸易和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梳理总结了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世界与中国大麦供需特征;其次,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玉米市场的替代效应,剖析大麦大量进口的原因;然后,重点分析大麦进口对大麦和关联产业贸易市场的影响,运用Armington模型分析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的替代弹性,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中国大麦进口对其他大麦进口国进口来源的替代效应,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大麦进口价格对中国啤酒国际贸易的影响;再次,运用logit模型分析大麦相对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最后,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一方面,世界大麦市场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中国大麦进口受饲料消费需求旺盛和贸易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大麦进口波动明显加剧,加之进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对中国大麦进口和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第二,进口大麦价格相对国内玉米和大麦价格更加低廉,导致大麦饲料消费需求剧增,是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大麦价格优势能够显着降低国内玉米饲用消费量,当大麦价格优势每吨增加100元,国内玉米消费量将减少284.2万吨;当进口大麦相对国产玉米和国产大麦的价格优势扩大时,大麦进口量会显着增加。第三,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进口大麦对国产大麦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大麦进口增长对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大麦出口国带来外溢影响;进口大麦价格提高对国内啤酒进出口形成一定的冲击。第四,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明显的挤压效应。从宏观层面看,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当上一年度的大麦进口量增加1%时,本年度的国内大麦种植面积将减少2.418%,这一定程度上表明进口大麦对国内大麦种植规模形成了明显的挤压。从微观层面看,大麦相对价格的提高能够显着增强农户种植大麦意愿。当大麦价格相对其他竞争性作物价格提高时,农户种植大麦意愿也会更高。第五,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对中国大麦进口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将大麦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货物目录对中国大麦进口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未显着增加中国大麦进口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二是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三是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四是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从替代效应的视角对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2.系统地阐明了大麦进口增长的外溢冲击,为大麦和相关行业顶层设计的政策协同提供现实依据;3.定量评价了中国大麦贸易政策的使用效果。

乐姣[7](2020)在《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研究 ——基于收储制度改革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内外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大宗农产品之一。2008年临时收储政策实施后,以玉米为龙头的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负面效应,给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活玉米产业主体活力,2016年起国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并推行“市场化收购+生产者补贴”的新举措,推动建立玉米价格形成新机制。这一改革举措已实施4年,那么在新的形势下,玉米政策改革取得了哪些显着成效,国内玉米市场化程度是否增强,国内外玉米价格的传导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围绕这些问题,本文基于收储制度改革背景,按以下的逻辑顺序展开。首先从生产、价格、库存状况、进口贸易、深加工业经营等方面出发,比较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的变化,系统梳理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和特征以及改革成效。其次,运用X12-HP法比较分析收储政策改革前后国内外玉米现货价格波动走势及特征。然后,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M)和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模型分别对改革前后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收储制度改革以来成效显着,表现为减少了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提高了玉米的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实现了种植结构优化、激活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市场流通和缩小了国内外玉米价差等目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玉米产业的竞争力。(2)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趋势性特征表现为先上涨后下跌趋势,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的趋势性特征表现为呈先上涨后下跌再上涨趋势。根据价格波动周期和振幅变化,发现改革后国内玉米市场的稳定性减弱,市场化程度增强,与国外玉米市场稳定性和市场化程度较为一致,表明改革后国内外市场更加紧密。国内外玉米价格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受到不规则因子影响也较为突出。(3)经过门限协整检验,分别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的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改革前国内外玉米价格存在对称调整关系,改革后为非对称调整关系;并由改革前国际对国内的单向传导关系转变为改革后的国内外双向传导关系。(4)从继续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玉米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增强玉米生产者抗风险能力等三个方面对稳定玉米市场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有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孙建文[8](2020)在《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日益密切。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民众逐渐改变了粮食方面的需求。此外,我国在粮食国际贸易方面也出现了变动。我国在2004年的粮食进口总量仅为2000万吨,然而粮食进口总量于2019年竟达到了1.085亿吨。2019年的大豆净进口数量达到了8803.34万吨,这表明了国内粮食市场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度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此外,作为我国主要粮食种类之一的谷物,该粮食进出口情况于2009年发生了显着变动。因为谷物这一粮食从1998年到2008年始终保持着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趋势,而该趋势在2009年却变成了谷物进口量大于谷物出口量,且这一贸易差值在2018年达到了2046万吨。这表明了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关联度有日益密切的趋势,而且更多的是我国粮食市场对外依存度增加。因此,构建合理的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探究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粮食安全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梳理了关于粮食供需影响因素的文献,初步提取出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各个因素之间的脉络分析,确定了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最后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在国际贸易背景下各个因素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程度。本文在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各因素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强度以及目标对象的选取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构建了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以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为依据,经过影响因素的筛选,最终构建了包含国民收入、国内人口总数、实际有效汇率、化肥使用量、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国内外粮食价格比值以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的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其次,实证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粮食自给率具体的作用强度。以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以各个影响因素作为冲击变量,以国际贸易环境下的粮食自给率作为反应对象,系统化地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四种代表性粮食安全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表明在国际贸易环境下同一因素对于不同种类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非贸易因素中的农业研发投资和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贸易因素中的实际有效汇率和国内外粮食价格比值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大豆安全的影响较为突出。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建立规避汇率冲击粮价的机制、健全粮食价格波动预警机制、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傅磊[9](2020)在《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品需求急剧增加。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1992年至2018年,乳制品贸易量从1413.38万吨增加至7011.4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4%。奶粉是重要的贸易乳制品,同期奶粉的贸易量增加了2.5倍,中国是奶粉进口大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以及类似“学生奶计划”等政策的出台,中国的奶粉市场还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国产奶粉在品质、价格方面缺乏竞争力,中国奶粉进口量存在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为保障国内奶粉的自给、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就要充分了解全球奶粉贸易格局的演变规律以及相应的市场结构的变化,并探究在该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格局、进口结构以及进口来源的变化,并为中国奶粉进口布局优化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基于此,本文基于全球视角,按以下逻辑展开。首先运用1998年至2018年的全球乳制品贸易数据,探究了全球乳制品贸易格局的变化,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全球乳制品的市场集中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全球乳制品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对全球奶粉贸易格局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采用市场集中度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全球奶粉市场结构进行了探究。中国是奶粉进口大国,本文在全球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探究中国奶粉进口量、进口市场结构以及进口来源分布的变化,并采用ADF检验以及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欧盟、美国和大洋洲的奶粉市场批发价格以及中国奶粉进口价格分别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欧盟、美国和大洋洲的奶粉市场批发价格与中国奶粉进口价格之间的短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全球奶粉进口和出口来源分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且奶粉主要进口国和出口国排名较为稳定;(2)中国奶粉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大洋洲,且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是中国奶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3)大洋洲和欧盟的脱脂奶粉市场批发价格对中国进口到岸价不存在显着的影响,美国的脱脂奶粉市场批发价格对中国脱脂奶粉进口价格存在显着的影响,美国、大洋洲以及欧盟的全脂奶粉市场批发价格对中国全脂奶粉进口价格没有显着的影响;(4)为降低中国奶粉进口风险,合理规划中国奶粉进口布局,在提升国内奶粉自给率的同时,应向阿根廷、巴西等国适当增加进口。

张俊峰[10](2019)在《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8-2015年中国政府在东北地区施行玉米临储政策,该政策对玉米市场起到了托底的作用,抬高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是,玉米临储政策的影响是否仅此而已?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其下游产业众多,玉米产业的变动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大。以玉米-生猪产业链为例,从成本构成角度来看,单项玉米成本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25.00%左右,因此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玉米临储政策的施行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地,玉米价格的上涨是否会顺着玉米-生猪产业链从上游传导到下游,从而对生猪产业形成冲击?本文从玉米-产业链角度,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上游玉米临储政策对下游生猪产业的影响。时间维度的研究包括,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影响的时间效应和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其中时间机制的研究分为价格传导的路径和价格传导的幅度。第一,识别玉米临储政策沿产业链对生猪价格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与以往使用线性模型进行分析不同,本文使用具有非线性特征的MSVAR模型,识别玉米临储政策对生猪价格造成结构性冲击的时点,避免了对政策时点主观划分的随意和偏误,从而更加客观和准确。具体来说,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前,生猪产业处于“平稳状态”;2008年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生猪产业显着地脱离了“平稳状态”,进入到“低迷状态”和“高涨状态”。第二,价格传导的路径。玉米-生猪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路径从上游的玉米价格,到中游的生猪价格,再到下游的猪肉价格,最后至一般价格水平CPI。玉米-生猪产业链以原材料以及指标构成等产生联系,定量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均支持传导路径的成立。从协整检验来说,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存在阈值协整,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和CPI均存在线性协整。阈值协整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线性协整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玉米价格、生猪价格、猪肉价格以及CPI中上一个环节均是下一个环节的Granger原因。第三,价格传导的幅度。不同政策时期,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受到的冲击幅度有显着差异。相比于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前,在政策施行期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显着增大,近期效应由0.37%增大至0.78%,累积效应由55.00%增大至190.00%。同时,生猪价格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中,玉米价格的贡献也由2.87%增大至6.04%。并且,生猪价格受生猪市场自身影响同样较大。从生猪价格的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来看,无论是政策施行前还是政策施行期,生猪价格的贡献均在35.00%左右。空间维度的研究包括,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影响的空间效应和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其中空间机制的研究分为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区域性。第一,分析玉米临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影响。由于玉米临储政策的施行地在东北地区,因此相比于其他省份,该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影响更为突出。结果显示,玉米临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临储政策的施行,造成了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了4.24%,政策的贡献率占8.39%。如果考虑生猪养殖到出栏的滞后因素,玉米临储政策使得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了6.76%,临储政策的贡献率提高至27.35%。并且,玉米临储政策使得东北地区的生猪价格波动性加大了21.37%,政策贡献率为49.26%。此外,生猪价格和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受到解释变量滞后5个月左右的显着影响。第二,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的分析侧重生猪市场在空间上的流通和贸易,从而形成空间联系。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在全国层面分析玉米临储政策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空间计量模型较基础面板模型估计更为准确,且生猪总出栏量空间权重矩阵估计结果更加有效。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玉米-生猪价格弹性显着提高40.88%。价格弹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生猪产业市场势力下降玉米产业市场势力上涨,从而生猪产业的议价能力降低玉米产业的议价能力增大,造成了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加大。第三,价格传导的空间区域性。空间区域性的分析侧重相邻各省玉米价格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研究玉米临储政策对不同区域内玉米-生猪价格弹性的影响。从区域划分上来看,根据玉米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距离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地的距离由近至远。同时,临储政策施行前,每个区域玉米价格优势距离政策施行地由近至远逐渐减小。具体来说,在面板模型中加入玉米价格和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乘项,采用双向固定效应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玉米价格优势越大的地区,玉米-生猪价格弹性受玉米临储政策的冲击越大。因此,无论是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游玉米临储政策都对下游生猪价格造成了显着冲击,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1)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应多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不能忽视上游政策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尤其是上游产品在下游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产业链。(2)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应有阶段性思维,相关农业政策需要适时调整,使其符合新阶段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3)应从全国角度规划农业部门各产业的发展,发挥各地在生猪养殖的比较优势,在全国范围优化生猪产能布局。本文的可能创新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链视角。从玉米-生猪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上游玉米临储政策对下游生猪产业的影响,弥补现有价格传导研究仅关注局部环节的不足。以往研究大多局限在单个产业的层面,没有形成产业链思维,而是就生猪产业政策谈生猪产业的发展。玉米-生猪产业链联系紧密又存在矛盾,为了维持上游玉米产量和价格的稳定,玉米临储政策却对下游生猪产业形成了冲击。因此,这就需要从玉米-产业链角度进行分析,抓住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其次,多维度分析框架。从时间和空间对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多维度的剖析。现有文献对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研究大多仅从时间维度进行分析。本文根据玉米临储政策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三个基本要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即时间机制和空间机制。时间机制的分析包括价格传导的路径和价格传导的幅度;空间机制的分析包括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区域性。最后,生猪市场空间权重矩阵。由于生猪价格存在空间相关性,为了更准确地体现生猪产业在空间上的联系,构建了生猪总出栏量空间权重矩阵(W2),摒弃传统空间权重矩阵仅包含空间距离的不足。使用W2时空间相关系数具有较好的显着性,2001-2007年在5%水平显着,2008-2015年在1%水平显着。W2的构建为生猪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分析提供了支撑。

二、国内玉米市场保持平稳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玉米市场保持平稳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进口大豆的冲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美贸易冲突的研究现状
        1.2.2 中美贸易冲突影响中国大豆进口程度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自由贸易理论
    2.2 贸易保护理论
    2.3 关税效应理论
第3章 世界大豆生产贸易情况及中国进口大豆现状
    3.1 世界大豆生产贸易情况
        3.1.1 世界大豆生产现状
        3.1.2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及演变
    3.2 中国进口大豆现状
        3.2.1 中国依赖进口大豆的原因
        3.2.2 中国进口大豆发展趋势
第4章 加征关税转移效应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来源
    4.3 变量说明
    4.4 实证结果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适用性检验
        4.4.3 基准回归结果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安慰剂检验
        4.5.2 调整时间窗口
    4.6 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加征关税价格效应实证分析
    5.1 加征关税对国内大豆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研究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变量说明
        5.1.4 模型设定
        5.1.5 实证结果
        5.1.6 实证结论分析
    5.2 加征关税对中国国内消费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5.2.3 加征关税前对CPI影响的实证结果
        5.2.4 加征关税后对CPI影响的实证结果
        5.2.5 实证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主要的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主要的不足
    1.6 分析框架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原料奶产业相关概念
        2.1.2 价格波动的度量
    2.2 理论基础
        2.2.1 供给需求理论
        2.2.2 蛛网模型理论
        2.2.3 理性预期理论
        2.2.4 市场失灵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研究
        2.3.2 农产品价格波动驱动的研究
        2.3.3 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3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与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3.1 中国原料奶产业发展概况
        3.1.1 中国原料奶产业的发展历程
        3.1.2 中国原料奶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3.2 原料奶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国内供给因素
        3.2.2 市场需求因素
        3.2.3 国际贸易因素
        3.2.4 制度性因素
        3.2.5 突发事件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与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分解法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4.2.1 Census X13 季节调整方法
        4.2.2 H-P滤波法
    4.3 基于GARCH类模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4.3.1 理论适用性与模型介绍
        4.3.2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4.3.3 模型构建与诊断性检验
        4.3.4 估计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下的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传导
    5.1 引言
    5.2 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5.2.1 价格波动传导的界定
        5.2.2 中国原料奶与乳制品价格波动传导的机理分析
    5.3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3.1 模型设定
        5.3.2 数据说明
    5.4 模型估计与非线性检验
        5.4.1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4.2 门限非线性检验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农场到零售价格波动的非对称传导
        5.5.2 非对称性的原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开放背景下的国际市场对中国原料奶市场波动溢出效应
    6.1 引言
    6.2 贸易结构与作用机理
        6.2.1 中国奶粉进口贸易结构
        6.2.2 国际奶粉对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溢出作用机理
    6.3 理论模型与数据说明
        6.3.1 BEKK-GARCH模型
        6.3.2 数据说明
    6.4 模型构建与检验
        6.4.1 条件均值方程的确定
        6.4.2 ARCH效应检验
    6.5 检验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平抑效应:基于养殖规模化的视角
    7.1 引言
    7.2 结构演化与作用机理
        7.2.1 中国奶牛养殖规模结构演化
        7.2.2 不同养殖规模化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分析
    7.3 变量选取、模式设置及数据说明
        7.3.1 变量选取
        7.3.2 模式设置
        7.3.3 数据说明
    7.4 模型估计与分析
        7.4.1 估计方法选取
        7.4.2 估计结果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内生性分析
        7.5.2 子样本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稳定原料奶价格的各地实践: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1 引言
    8.2 各地区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2.1 上海市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2.2 黑龙江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2.3 山东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2.4 河北省的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
    8.3 各地区原料奶价格协商机制的比较与评价
        8.3.1 比较分析
        8.3.2 成就与不足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内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4)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1.2.2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2.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其措施
        1.2.4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1.2.5 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美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及其主要特征
    2.1 农业经济时代(1776—1860年)的产业结构
        2.1.1 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2 制造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1.3 服务业及金融业的发展
    2.2 工业经济时代(1860—1945年)的产业结构
        2.2.1 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2.2.2 农业的稳步发展
        2.2.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2.3 后工业化时代(1945年—1980年代)的产业结构
        2.3.1 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
        2.3.2 制造业相对衰落但仍占据重要地位
        2.3.3 农业继续发展但是其相对地位开始下降
    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产业结构变化
        2.4.1 信息技术产业主导产业结构的变化
        2.4.2 产业结构趋于软化
        2.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心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1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3.1.1 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
        3.1.2 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3.2 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
        3.2.1 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3.2.2 对美国虚拟(金融)经济的影响
    3.3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3.3.1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3.3.2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
        3.3.3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及措施
    4.1 奥巴马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1.1 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4.1.2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创新战略
        4.1.3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
        4.1.4 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出口倡议”与贸易保护
    4.2 特朗普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措施
        4.2.1 特朗普政府的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4.2.2 特朗普政府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4.2.3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
        4.2.4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5.1 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总体变化
        5.1.1 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表现
        5.1.2 危机后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化
        5.1.3 危机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变化
        5.1.4 危机后美国经济失衡的状况
    5.2 危机后美国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2.1 农业的总体变化
        5.2.2 农场及生产条件的变化
        5.2.3 农业产值与农产品的变化
    5.3 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3.1 制造业的总体变化
        5.3.2 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
        5.3.3 政府支出与制造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4 危机后美国服务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化
        5.4.1 服务业的总体变化
        5.4.2 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
        5.4.3 政府支出与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结论
        6.1.1 美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6.1.2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美国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6.1.3 美国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6.2 对中国的启示
        6.2.1 从美国经济的失衡与调整看中国经济的失衡与加剧
        6.2.2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产品进口原因研究
        1.2.2 农产品进口影响研究
        1.2.3 农产品进口需求研究
        1.2.4 国际贸易措施研究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性说明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替代效应
        2.1.2 对外贸易政策
        2.1.3 贸易救济措施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需求弹性理论
第三章 贸易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大麦供需特征
    3.1 世界大麦供求基本情况
        3.1.1 世界大麦生产
        3.1.2 世界大麦消费
        3.1.3 世界大麦贸易
    3.2 中国大麦生产和消费
        3.2.1 中国大麦生产
        3.2.2 中国大麦消费
    3.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
        3.3.1 中国大麦进口规模与进口价格特征
        3.3.2 中国大麦进口的市场结构特征
        3.3.3 中国大麦贸易竞争力指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麦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4.1 玉米及其替代品消费概况
    4.2 进口大麦替代国内玉米饲用消费的原因
        4.2.1 大麦在玉米替代品中的功能和用途优势
        4.2.2 大麦替代国内玉米的价格因素分析
        4.2.3 不同替代品对国内玉米的实际替代量
    4.3 中国大麦价格优势对玉米饲用消费的影响
        4.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大麦及关联产业贸易的冲击
    5.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的替代效应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5.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1.3 中国大麦进口来源的可依赖性分析
    5.2 中国大麦进口的“大国效应”分析
        5.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5.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啤酒进出口的冲击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5.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的冲击
    6.1 中国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种植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
        6.1.1 理论基础
        6.1.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6.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大麦相对价格对农户大麦种植意愿影响的微观实证分析
        6.2.1 理论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和样本说明
        6.2.3 变量设置和描述性统计
        6.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及其影响
    7.1 主要大麦贸易国的贸易政策
        7.1.1 澳大利亚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7.1.2 加拿大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7.1.3 法国大麦贸易监管机构与贸易政策
    7.2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演变
        7.2.1 平稳运行期(2001-2014年)
        7.2.2 动态调整期(2015年-至今)
    7.3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政策调整的原因
        7.3.1 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变化趋势
        7.3.2 中国大麦产业损害的基本情况
        7.3.3 澳大利亚大麦倾销与中国大麦产业损害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7.4 贸易政策干预对中国大麦进口的影响
        7.4.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7.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中国大麦进口波动加剧并将趋于常态化
        8.1.2 价格优势引起对玉米的替代是大麦进口增长的根源
        8.1.3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和啤酒产业贸易带来显着冲击
        8.1.4 大麦进口增长对国内大麦生产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8.1.5 非关税措施能有效控制大麦进口的规模和节奏
    8.2 政策建议
        8.2.1 拓宽大麦进口渠道,降低进口市场集中度
        8.2.2 强化应对大麦进口外溢冲击的政策储备
        8.2.3 充分挖掘大麦优势产区的生产潜能
        8.2.4 完善大麦进口监测预警和贸易救济制度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研究 ——基于收储制度改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理论基础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及其成效
    2.1 收储制度改革的原因
        2.1.1 玉米临储价格不断提高,供过于求形势严峻
        2.1.2 玉米临储库存量过大,迫使财政负担加大
        2.1.3 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进口量大幅增加
        2.1.4 玉米价格上涨增加生产成本,下游产业受到明显冲击
    2.2 收储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和变化
        2.2.1 主要内容
        2.2.2 主要变化
    2.3 收储制度改革成效分析
        2.3.1 玉米生产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3.2 玉米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基本建立
        2.3.3 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波动减少
        2.3.4 玉米深加工企业活力增强
    2.4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走势
    3.3 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方法
        3.3.1 季节调整法
        3.3.2 HP滤波法
    3.4 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3.4.1 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3.4.2 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征实证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实证研究
    4.1 理论框架
    4.2 模型
        4.2.1 协整
        4.2.2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4.2.3 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TVECM)
    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单位根检验
        4.4.2 协整检验
        4.4.3 门限协整检验
        4.4.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4.4.5 门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4.5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的定义
        2.1.2 粮食安全的定义
    2.2 关于粮食供给与粮食需求的文献综述
        2.2.1 关于粮食供给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粮食需求的文献综述
    2.3 关于粮食安全的文献综述
        2.3.1 关于非贸易因素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文献综述
        2.3.2 关于贸易因素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与中国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需求弹性理论
        3.1.2 均衡价格理论
        3.1.3 要素禀赋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3.2.1 中国粮食产需现状
        3.2.2 中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第4章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4.1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初步提取
    4.2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筛选与确定
        4.2.1 影响因素的筛选
        4.2.2 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5章 国内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模型介绍及选取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 单位根检验
    5.4 国内大豆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4.1 模型建立
        5.4.2 平稳性检验
        5.4.3 脉冲响应分析
    5.5 国内稻谷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5.1 模型建立
        5.5.2 平稳性检验
        5.5.3 脉冲响应分析
    5.6 国内小麦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6.1 模型建立
        5.6.2 平稳性检验
        5.6.3 脉冲响应分析
    5.7 国内玉米安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7.1 模型建立
        5.7.2 平稳性检验
        5.7.3 脉冲响应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措施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9)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乳制品需求增加,全球贸易市场扩大
        1.1.2 奶粉市场高度集中,贸易格局变化显着
        1.1.3 中国奶业竞争力不强,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1.1.4 国内外市场高度关联,中国奶业发展易受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产品市场结构研究
        1.3.2 农产品贸易格局研究
        1.3.3 农产品价格传导的研究
        1.3.4 农产品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以及研究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全球乳制品贸易格局及市场结构分析
    2.1 全球乳制品出口格局分析
        2.1.1 全球乳制品出口具有集中性特征
        2.1.2 欧盟是最主要的鲜奶出口地区
        2.1.3 奶粉供给市场高度集中
        2.1.4 欧盟奶酪出口保持领先地位
        2.1.5 乳清的出口量大幅跃升
        2.1.6 其他乳制品出口来源地分布
    2.2 全球乳制品进口市场格局
        2.2.1 乳制品进口国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
        2.2.2 鲜奶贸易具有“内部消化”特征
        2.2.3 中国和墨西哥是奶粉进口大国
        2.2.4 日本、俄罗斯、墨西哥是重要的奶酪进口国
        2.2.5 荷兰、比利时、中国是乳清的主要进口国
        2.2.6 其他乳制品进口市场分布
    2.3 全球乳制品贸易市场结构
        2.3.1 全球乳制品市格局及演变
        2.3.2 全球乳制品市场集中度测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及市场结构分析
    3.1 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分析
        3.1.1 全球奶粉出口市场格局
        3.1.2 全球奶粉进口市场格局
    3.2 全球奶粉贸易市场结构分析
        3.2.1 全球奶粉市场布局及演变
        3.2.2 全球奶粉市场集中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变化
    4.1 中国奶粉进口市场分析
        4.1.1 中国奶粉进口现状分析
        4.1.2 中国奶粉进口市场布局
        4.1.3 中国奶粉进口市场结构分析
    4.2 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源的变化
        4.2.1 进口奶粉市场份额的变化
        4.2.2 奶粉进口来源区域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奶粉主要进口来源地的价格与中国进口价格的关系
    5.1 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2.1 进口来源地价格与进口价格的相关性研究
        5.2.2 进口来源地价格与进口价格的关系研究
    5.3 中国奶粉进口价格以及主要来源地价格的波动变化
        5.3.1 中国奶粉进口到岸价的波动特征
        5.3.2 主要来源国(地区)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
        5.3.3 主要来源地市场价格与中国奶粉进口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5.4 主要进口来源地市场价格对中国奶粉进口价格的影响
        5.4.1 ADF检验
        5.4.2 Johansen协整检验
    5.5 模型估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行业支持与保护,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
        6.2.2 合理调整奶粉进口来源,优化进口布局
        6.2.3 增加国内奶粉自给率,降低进口风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1.2 玉米-生猪产业链
        1.1.3 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的矛盾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农业支持政策及其影响
        2.1.1 中国的农业支持政策
        2.1.2 国外的农业支持政策
        2.1.3 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2.2 临储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
        2.2.1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
        2.2.2 产业链影响的空间维度
    2.3 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
        2.3.1 价格传导路径
        2.3.2 价格传导幅度
    2.4 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
    2.5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3.1 玉米临储政策的基本情况
    3.2 玉米量价齐升
    3.3 生猪量价齐涨
    3.4 生猪利润波动加大
    3.5 生猪价格影响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
    4.1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
        4.1.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4.1.2 实证结果
        4.1.3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总结
        4.1.4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时间效应
    4.2 产业链影响的空间维度
        4.2.1 基础分析
        4.2.2 双重差分法适用性检验
        4.2.3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4.2.4 实证结果
        4.2.5 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传导机制
        4.2.6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空间效应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
    5.1 价格传导路径
        5.1.1 基础分析
        5.1.2 协整检验
        5.1.3 Granger检验
    5.2 价格传导幅度
        5.2.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5.2.2 实证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
    6.1 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
        6.1.1 基础分析
        6.1.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6.1.3 实证结果
        6.1.4 空间权重矩阵有效性
    6.2 价格传导的空间区域性
        6.2.1 基础分析
        6.2.2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6.2.3 实证结果
    6.3 生猪产业市场势力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时间维度
        7.1.2 空间维度
    7.2 政策启示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四、国内玉米市场保持平稳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进口大豆的冲击效应[D]. 杨茜.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机理与实证研究[D]. 王倩倩. 浙江大学, 2020(04)
  • [4]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D]. 田野.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6]我国大麦进口增长的原因、冲击及贸易政策研究[D]. 龚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国内外玉米价格传导关系研究 ——基于收储制度改革视角[D]. 乐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12)
  • [8]国际贸易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 孙建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9]全球奶粉贸易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奶粉进口布局优化研究[D]. 傅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10]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D].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国内玉米市场保持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