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

一、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王健玉[1](2021)在《抗血小板整合素β3抗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ITP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抗血小板GPⅢa(整合素β3)抗体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损伤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ITP病人的血管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36例慢性ITP病人血清,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TP病人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筛选出含抗血小板抗体的血清。2.通过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onoclonal antibody specific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MAIPA)筛选出抗整合素β3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用于后续实验。3.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和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HUVEC,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HUVEC 0、24、48和72h后通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测定检测细胞损伤情况。5.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和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HUVEC 48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Annexin V-FITC染色)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 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ax、p AKT、t AKT、p Erk1/2和t 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6.分别用正常人血清、抗整合素β3血清和抗整合素β3血清加AKT通路激活剂SC79处理HUVEC,通过LDH活性测定检测细胞的受损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RT-q 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的表达情况。结果1.通过流式细胞术从36份ITP患者血清中筛选出了23份含有Ig G型抗血小板抗体的患者血清,并且这些血清中未检测到Ig M型和Ig A型抗血小板抗体。通过改良MAIPA实验从这23份血清中筛选出了5份抗整合素β3抗体阳性的病人血清,同时,这5份血清均未检测到抗血小板GPⅡb、GPⅨ和GPⅠb抗体。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LDH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和正常血清对照组相比,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组HUVEC产生增殖抑制(P<0.05),细胞外LDH活性增高(P<0.05),且具有时间依赖性。3.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染色和线粒体膜电位JC-1检测)结果显示,和正常血清对照组相比,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组HUVEC凋亡率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增多(P<0.05),以上结果提示,抗整合素β3抗体引起的HUVEC凋亡可能与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有关。4.RT-q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和正常血清对照组相比,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组HUVEC细胞Bax蛋白和m RNA表达上调(P<0.05),p AKT蛋白表达下调(P<0.05),t AKT、p ERK1/2和t ERK1/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抗整合素β3抗体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增加Bax的表达,诱导HUVEC凋亡。5.与单独使用抗整合素β3血清处理组相比,使用抗整合素β3血清加AKT通路激活剂SC79处理HUVEC后,HUVEC胞外LDH活性降低(P<0.05),凋亡比例下降(P<0.05),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下降(P<0.05)。以上结果从另一方面显示,抗整合素β3抗体通过抑制AKT磷酸化引起内皮细胞凋亡,而SC79能够逆转抗整合素β3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ITP患者血清中的抗整合素β3抗体在体外能够抑制HUVEC增殖,引起HUVEC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KT信号通路抑制有关,且AKT激活剂SC79能够在体外逆转抗整合素β3抗体引起的HUVEC损伤和凋亡。

宋梦婷[2](2021)在《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及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ITP的病因学中B细胞介导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的形成占有主要发病作用,本文旨在探讨ITP患者抗血小板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的表达、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00例ITP患者,用改良MAIPA法检测经HD-DXM(40 mg/d×4 d)治疗前抗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分析抗体表达、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结果:(1)ITP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族别(P<0.001)及出血评分(P=0.033)具有统计学差异;(2)汉族组:抗GP IIb/IIIa抗体阳性、抗GP Ib/IX抗体阳性、两种抗体均阳性以及抗体均阴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75.0%、50.0%、96.4%,四种抗体表达类型与HD-DXM疗效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12.075,P=0.007);维吾尔族组:抗GP IIb/IIIa抗体阳性、抗GP Ib/IX抗体阳性、两种抗体均阳性与抗体双阴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33.3%、12.5%、70.6%,四种抗体表达类型与疗效之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349,P=0.025);(3)Logistic回归模型:维吾尔族患者相较汉族(P<0.001),单一抗GP Ib/IX抗体阳性(P=0.012)、双抗体阳性(P<0.001)较双抗体阴性与HD-DXM疗效呈负相关;(4)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及DCA曲线验证Nomogram模型提示其对ITP患者HD-DXM疗效的分析具有可行性。结论:ITP患者经HD-DXM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在族别及出血评分存在差异,维吾尔族患者及抗GP Ib/IX抗体阳性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差。

马金忠[3](2021)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与出血评分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的清除主要是由血小板膜糖蛋白(GP)自身抗体Ig G引起的,相关研究提示继发免疫性血小板患者体内也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本文旨在探讨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中抗血小板GP IIb/IIIa及GP Ib/IX抗体的表达、出血评分差异、抗体阳性表达与抗体类型与出血评分间的关系,为ITP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42例ITP患者及42例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采用ITP出血评分量表行出血评分。应用改良MAIPA法检测患者体内抗GPIIb/IIIa和抗GPIb/IX抗体。结果:(1)原发与继发组患者抗GPIIb/IIIa抗体、抗GPIb/IX抗体整体表达率无明显差异(?2=0.499,P=0.503)原发组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IIb/IIIa抗体为主,继发组抗体表达以抗GPIb/IX抗体为主,两者构成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8.539,P=0.036)。(2)与原发组相比,继发组患者整体出血程度较重(?=﹣2.878,P=0.04)。(3)抗体与出血程度的关系:(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4.043,P<0.001)。(2)抗GPIb/IX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3.664,P<0.001),双抗体阳性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3.479,P=0.01)。结论:1抗GPIIb/IIIa抗体、抗GPIb/IX抗体阳性表达对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鉴别意义,但原发ITP患者抗体表达以抗GPIIb/IIIa抗体为主,继发ITP患者以抗GPIb/IX抗体为主。2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出血程度较原发免疫性血小板患者性患者重。3抗GPIIb/IIIa抗体及抗GPIb/IX抗体双阳性,抗GPIb/IX抗体阳患者出血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

王婷[4](2019)在《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在血小板与肿瘤细胞互作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对血小板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参与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有许多,但糖蛋白GPⅡb分子单体在其中的作用点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前期我们以抗血小板糖蛋白GPⅡb的单克隆抗体SZ22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GPⅡb分子高度同源的的特异性位点,因此我们研究了 GPⅡb分子中该特异性位点在血小板生物学功能中的作用。方法:1、首先以SZ22抗体为起始分子,采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出与其结合的噬菌体,经过3轮筛选后,挑选12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DNA测序,对对应的多肽和GPⅡb分子进行序列比对,获得用于后续研究的候选特异性多肽N2G。2、通过ELISA鉴定多肽的特异性,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多肽对血小板与SZ22抗体结合的阻断效果。3、血小板聚集实验、血块收缩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肽对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以SZ22为靶分子,经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出与糖蛋白GPⅡb分子具有高度同源性的位点(NPLKVDWG),该位点位于GPⅡb分子的833-840位,合成该位点序列的N2G多肽及其对应的随机序列多肽NsG或者重组表达野生型的GPⅡb分子Calf2结构域中含有N2G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及对照氨基酸序列,进行相关的实验,结果显示:1、N2G多肽与SZ22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并且呈现出浓度依赖的趋势,而对照组多肽NsG无结合作用,野生型的Calf2-N2G肽段能够与SZ22发生明显的特异性结合,而对照突变体的Calf2-NsG肽段无结合作用。2、与NsG多肽相比,N2G多肽能够特异性的阻断SZ22抗体与变性或完整的血小板的结合,并呈现浓度依赖性。3、当含有10 μMADP或0.05 U/ml Thrombin存在的情况下,N2G多肽能够抑制诱导剂所介导的血小板的活化并显着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块收缩。结论:这些数据表明GPⅡb分子中位于833-840的表位是抗血小板抗体SZ22与其结合的特异性位点,该位点参与刺激剂所诱导的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并且合成的N2G多肽能够明显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因此该位点可以作为血栓性疾病研究的靶点之一,同时噬菌体筛选的方法能够为其他由自身抗体所介导的血小板异常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为血小板异常所介导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第二部分 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对肿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靶向性的研究目的:血小板与癌症之间关系密切,且关于其与肿瘤细胞发生相互作用的分子的研究有很多,糖蛋白GPⅡb单体作为血小板表面受体之一,在血小板与肿瘤细胞形成聚集体的研究中单独作用的研究甚少。前期我们以抗血小板抗体SZ22筛选出与GPⅡb分子结合的特异性表位(833-840位),并合成了相对应序列的模拟多肽N2G,发现其能够结合到某些肿瘤细胞的表面,因此我们研究GPⅡb分子中特异性的表位是否参与血小板与肿瘤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根据GPⅡb分子中特异性的表位(833-840位)合成相关的模拟多肽N2G或者对照多肽NsG并予以FITC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N2G多肽与多种细胞的结合能力。2、利用pull down和蛋白质谱的方法寻找到白血病细胞NB4表面与N2G多肽结合的分子,并利用重组表达野生型的GPⅡb分子Calf2结构域中含有N2G表位的氨基酸序列验证两者之间的结合。3、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剂对N2G多肽与肿瘤细胞结合的阻断作用。4、生物信息学分析中,利用ATP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预测N2G与其结合的可能位点。5、ATP合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2G多肽对细胞ATP合成、细胞增殖和分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6、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表面与N2G结合的分子能否与血小板发生结合,并且比较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的骨髓细胞与血小板结合的水平,此外检测相关阻断剂对血小板与NB4细胞聚集体形成的阻断作用。7、以N2G多肽作为靶向部分,耦联毒性多肽(KLAKLAK)2,经化学合成作为靶向多肽复合物N2G-KLA和对照多肽KLA,体外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靶向多肽复合物N2G-KLA对细胞的杀伤作用。8、体内建立小鼠静脉注射的白血病转移模型和皮下接种的白血病实体瘤模型,给予靶向多肽复合物N2G-KLA处理,定期监测小鼠的生存时间及成瘤的体积。结果:1、根据抗血小板抗体SZ22筛选出的GPⅡb分子中特异性位点,进而合成模拟多肽N2G,发现其能够通过异位表达于细胞表面的ATP5B分子与白血病细胞NB4、HL-60发生结合,且两者的结合均可以被抗ATP5B的抗体所阻断。2、同时N2G多肽能够影响细胞表面ATP的合成,但几乎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相关信号通路中分子的表达水平。3、在ATP合酶的三维结构模型中预测N2G多肽可能结合的位点,我们发现在50个最佳的结合姿势中,有近四十四种方式的结合位点是位于ATP合成酶的β亚基,即ATP5B分子。4、反过来,ATP5B分子被证明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结合在血小板上。5、与正常人骨髓细胞相比,M3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高表达ATP5B分子且与血小板的结合水平较高。6、ATP5B重组蛋白或抗ATP5B抗体(阻断剂)加入至血小板和白血病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时,观察到血小板与白血病NB4细胞聚集体的形成略有减少。7、构建的靶向毒性复合物即N2G-KLA多肽,通过体外实验证明其能够靶向杀伤白血病NB4细胞。8、在体内的白血病模型中,给予N2G-KLA多肽治疗发现,其能够延长白血病转移模型中小鼠的生存时间,以及抑制白血病实体瘤模型中小鼠肿瘤的生长。结论:我们的研究证明通过SZ22筛选出的GPⅡb分子特异性位点,能够通过异位高表达的ATP5B分子与白血病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虽然GPⅡb位点本身对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甚微,但其与ATP5B分子构成的桥梁可以参与到血小板与白血病细胞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以此为靶点建立高效的杀伤手段,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的作用进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崔庆亚[6](2018)在《血小板凋亡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血小板凋亡调控机制研究目的:血小板凋亡是调节血小板寿命和生存的机制,ITP患者血小板凋亡增多在ITP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发生凋亡的具体机制不明;蛋白激酶A在有核细胞中有促凋亡和促生存双重作用,PKA是否在ITP患者血小板凋亡中发挥作用,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蛋白激酶A调节血小板凋亡在ITP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凋亡和活化;Western blot、ELISA法检测血小板PKA活性;免疫共沉淀检测PKA调控BAD与14-3-3和BCL-XL相互联系。结果:ITP患者血小板凋亡增多,PKA活性降低;ITP患者血浆诱导血小板凋亡增加,PKA活性下降;PKA抑制剂激活血小板内源凋亡途径引起血小板凋亡;PKA激动剂减少H89诱导的血小板凋亡;PKA调节BAD Ser155磷酸化水平;PKA通过改变BAD Ser155磷酸化状态调节血小板凋亡。结论:PKA参与调节ITP患者血小板凋亡过程;激活血小板PKA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深远意义。第二部分PKA激活剂抑制凋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目的:PKA激动剂可以抑制血小板凋亡及在体内的清除,为ITP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研究旨在寻找合适PKA激动剂,在不影响血小板功能前提下能抑制血小板凋亡和在体内的清除,为进一步探讨PKA激动剂治疗ITP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检测不同PKA激动剂的药物对抗体诱导血小板凋亡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寻找合适的PKA激动剂;Western blot检测氨茶碱对PKA底物磷酸化改变;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检测氨茶碱对ITP血浆或血小板自身抗体诱导血小板凋亡的改变;抗体诱导小鼠ITP模型方法检测氨茶碱对血小板清除的影响;回输血小板方法检测氨茶碱对抗体诱导血小板清除的作用;不同浓度氨茶碱对多种诱导剂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临床研究氨茶碱在慢性ITP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以对目前一二线治疗无效的慢ITP为研究对象,拟入组60例慢ITP患者;干预方案为氨茶碱(100mg每日3次,口服)联合目前治疗,28天停氨茶碱,每周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我们发现氨茶碱并没有明显抑制血小板功能,但有抗血小板凋亡能力,氨茶碱是相对安全,价格便宜,治疗方便的特性,是比较理想的可以用于治疗ITP的PKA激动剂;氨茶碱浓度依赖抑制抗GPIbα抗体诱导血小板凋亡;氨茶碱抑制ITP血浆诱导的血小板凋亡;氨茶碱抑制抗体诱导血小板清除;氨茶碱抑制GPIbα抗体诱导血小板凋亡在小鼠体内清除;生理浓度的氨茶碱不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临床试验已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为:Chi CTR-ONC-17013230,目前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结论:PKA激动剂抑制血小板细胞凋亡和在体内的清除,PKA激动剂(如氨茶碱)是ITP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董宁征,崔宇杰,阮长耿[7](2009)在《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的研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Ⅱb/Ⅲ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人源性抗GP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并以ELISA法检测噬菌体抗体;用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观察筛选到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株能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其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纯化的Fab抗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识别GPⅡb/Ⅲa,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人源性抗体。

周静,廖娟,蒋能刚,旷凌寒[8](2007)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并探讨其对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非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人血小板抗体,并在健康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ITP患者血清,观察其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MAIPA法对ITP患者主要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65.4%,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且血小板数量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其中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Ⅱb/Ⅲ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724);GPⅠb/Ⅺ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b/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571),26例患者中10例血清抑制了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其中9例为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仅1例为抗体阴性患者。结论ITP患者血小板抗体不仅影响血小板数量,还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

台虹[9](2006)在《血小板疾病及实验室检查》文中指出

初晓霞[10](2006)在《ITP患者IgG酶切片段的免疫活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血栓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国内发病率逐年上升,防止血栓形成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血栓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血流淤滞等因素有关,而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 血小板是来源于巨核细胞的小的、无核血细胞,是损伤后形成血栓修复损伤组织和止血的第一道防线。然而,血小板的不适当活化也可导致血栓形成、心梗和中风。血小板还能在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等处形成动脉硬化,激发血栓形成。血小板表面有许多重要的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它们各自功能不同而又相互联系,比较重要的有GPⅡb/Ⅲa、GPⅠb/Ⅸ、GPⅥ和GPⅠa/Ⅱa等,分别参与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的不同阶段。如GPⅡb/Ⅲa是纤维蛋白原受体,纤维蛋白原和激活的GPⅡb/Ⅲa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GPⅠb/Ⅸ作为vWF的受体,是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vWF相连的重要成分,是启动血小板粘附、聚集并进而导致血栓形成的首要环节。而作为血小板表面重要胶原受体的GPⅥ,在胶原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般认为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模式为:血小板的粘附主要由GPⅠb/Ⅸ启动,GPⅥ则通过GPⅥ-FcRγ复合物介导血小板粘附后的信号传导和活化,上调整合素GPⅡb/Ⅲa的亲合力,使GPⅡb/Ⅲa能与纤维蛋白原等配基连接,导致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抗血小板整合素β3抗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2)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及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采集
        2.2 试剂和仪器
        2.3 改良MAIPA法检测血浆中抗血小板GP IIb/IIIa与GP Ib/IX抗体的表达
    3 技术路线图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ITP患者一般资料
    2 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类型与ITP患者疗效的关系
    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Nomogram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讨论
    1 ITP出血风险评估及病程判断
    2 ITP相关重要检测方法
    3 ITP的发病机制
    4 本研究的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3)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与出血评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出血评分
        2.2 标本采集
        2.3 仪器和设备
        2.4 主要试剂
        2.5 实验步骤
    3 统计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患者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2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患者抗体阳性率及分布比较
    3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评分比较
    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体类型与出血评分的关系
讨论
    1 ITP发病机制
    2 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 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进展
    4 出血评分
    5 本研究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学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在血小板与肿瘤细胞互作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对血小板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以鼠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的单克隆抗体(SZ22)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进行三轮特异性筛选
        3.2 噬菌体单克隆序列比对、多肽设计及与SZ22特异性结合的验证
        3.3 GPⅡb蛋白结构分析及Calf2-N2G/Calf2-NsG多肽(GPⅡb中Calf2结构域的重组片段)与SZ22的特异性结合
        3.4 N2G多肽对SZ22与血小板结合的阻断作用
        3.5 N2G多肽对血小板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4 讨论
第二部分 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对肿瘤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价值功能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N2G表位与部分白血病细胞的结合—ATP5B蛋白分子“桥梁
        3.2 anti-ATP5B抗体阻断N2G多肽与白血病细胞系的结合
        3.3 ATP合酶与GPⅡb相互作用的三维结构模型
        3.4 N2G多肽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5 异位ATP5B分子——血小板与肿瘤相互作用的桥梁之一
        3.6 靶向毒性多肽复合物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3.7 靶向毒性多肽复合物延长白血病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及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6)血小板凋亡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血小板凋亡调控机制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主要溶液配方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方法
        2.6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ITP患者血小板凋亡增加
        3.2 ITP患者血小板PKA活性显着降低
        3.3 ITP患者血浆诱导血小板凋亡和PKA活性下降
        3.4 PKA抑制剂激活血小板内源凋亡途径
        3.5 PKA激动剂forskolin显着减少H89诱导的血小板凋亡事件的发生
        3.6 PKA通过BADSer155磷酸化状态调节血小板凋亡
        3.7 PKA活化保护ITP患者血浆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KA激动剂抑制凋亡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主要溶液配方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米力龙抑制AN51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3.2 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不能抑制AN51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3.3 生理浓度氨茶碱没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3.4 氨茶碱抑制抗血小板抗体AN51诱导人血小板凋亡
        3.5 氨茶碱抑制抗小鼠血小板GPIbα抗体R300诱导小鼠血小板凋亡
        3.6 氨茶碱增强PKA活性,保护抗体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3.7 氨茶碱保护ITP患者血浆诱导的血小板凋亡
        3.8 氨茶碱阻止抗体诱导血小板在小鼠体内的清除
    4 临床试验
    讨论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7)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的研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人源性抗GPIIb/IIIa Fab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1.2.2 噬菌体抗体库的富集筛选
        1.2.3 可溶性Fab抗体的表达
        1.2.4 Fab抗体的ELISA鉴定
        1.2.5 Fab抗体的鉴定
        1.2.6 Fab抗体的制备及纯化
        1.2.7 血小板聚集试验 (PAgT)
2 结果
    2.1 特异性Fab抗体的筛选及序列分析
    2.2 Fab抗体的鉴定及其免疫活性检测
    2.3 Fab抗体的表达及纯化
    2.4 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抗体筛选
    1.3 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检测对象血小板数量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比较
    2.2 不同抗体ITP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其血清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的比较
3 讨论

(9)血小板疾病及实验室检查(论文提纲范文)

学习提纲
1 血小板减少 (症)
    1.1 骨髓血小板生成减少:
    1.2 血小板破坏增加:
    1.3 血小板分布异常: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1.1血小板相关抗体 (P A I g) :
        2.1.2 T淋巴细胞异常介导的免疫反应:
    2.2 临床表现
        2.2.1 急性ITP:
        2.2.2 慢性ITP:
    2.3实验室检查
3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1 药物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
        3.1.1 烷化剂:
        3.1.2 噻嗪类利尿剂:
        3.1.3 雌激素:
        3.1.4 引起骨髓再生障碍或低下的药物:
    3.2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3.2.1 病因:
        3.2.2 发病机制:
        3.2.3 临床表现:
        3.2.4 实验室检查:
        3.2.4. 1 束臂试验阳性:
        3.2.4. 2 血块退缩抑制试验阳性:
4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 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
    6.1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6.1.1 巨血小板综合征 (B e r n a r d平-Soulier S y n d r o m e, BSS) —血小板粘附缺陷
        6.1.2 血小板无力症 (Glanzmann Thrombast-h e n i a, GT) —血小板聚集缺陷
    6.2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

(10)ITP患者IgG酶切片段的免疫活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抗血小板人源化抗体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PⅥ)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血小板整合素β3抗体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王健玉.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2]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及出血评分与HD-DXM疗效的关系[D]. 宋梦婷.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3]原发与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与出血评分比较[D]. 马金忠.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 833-840表位在血小板与肿瘤细胞互作中的作用[D]. 王婷. 苏州大学, 2019(06)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6]血小板凋亡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崔庆亚. 苏州大学, 2018(12)
  • [7]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的研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 董宁征,崔宇杰,阮长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1)
  • [8]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抗体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J]. 周静,廖娟,蒋能刚,旷凌寒.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6)
  • [9]血小板疾病及实验室检查[J]. 台虹. 继续医学教育, 2006(26)
  • [10]ITP患者IgG酶切片段的免疫活性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D]. 初晓霞.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