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极长城站码头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

夏季南极长城站码头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

一、南极长城站码头及临近海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高永丽[1](2020)在《物理海洋环境参数不确定性对生态系统模拟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模式参数不确定性问题一直是数值模拟中的热点问题。海洋生态系统数值模式中含有大量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往往因为观测或试验困难,以及数据来源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并由此导致数值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基于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related to parameter:CNOP-P)方法,本文研究了模式参数(特别是物理参数)不确定性对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数值模拟的影响。首先,利用NPZD模式研究了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与混合层深度(mixed layer depth:MLD)的不确定性影响。针对南大洋凯尔盖朗海台区(Kerguelen Plateau)下游(50°S,80E;60°S,80E)的研究表明,SST的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很小,而MLD的不确定性则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由卫星遥感或浮标观测得到的SST数据差异相对较小(一般浮动不超过1°C),不会对系统中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造成很大影响,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很小。而由于不同来源的MLD数据使用的MLD定义并不统一,且针对MLD的观测尚不完善,故MLD本身的不确定性范围较大。同时,MLD变化不但直接影响系统的光强,还会引起湍流混合的变化。以上因素均导致MLD的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更大。在大部分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最大值常出现在水体的次表层而不是水体表面,称为深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deep chlorophyll maximum:DCM)。次表层的浮游植物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初级生产力,故人们对浮游植物的垂向分布和形成机制更为关注。为此,使用一维NP模式研究了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增加(减小)垂向湍流扩散系数会导致DCM增强变浅(减弱加深),若垂向湍流扩散减弱到一定程度,还会激发DCM的振荡状态。与表层或更深层相比,次表层50-100 m内垂向湍流扩散的变化导致的DCM改变更大。因此在DCM的数值模拟中应首先关注垂向湍流扩散系数在次表层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地,本文研究了NP模式中的单参数和参数组合(含4个单参数)的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旨在比较垂向湍流扩散系数与其它模式参数的相对重要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单参数的比较分析中,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相对重要性排在第2位(扰动约束较小时)和第4位(扰动约束较大时)。参数组合的研究表明,垂向湍流扩散系数包含在对DCM影响最大的参数组合中,且与其它三个参数间存在彼此促进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最终导致DCM发生了最大改变。敏感性试验证明,减小引起DCM最大改变的参数组合的误差,能更为有效地提高DCM的数值模拟技巧(最高能至80%);而减小剩余6个参数的误差,DCM数值模拟的改进程度并不明显(<5%)。因此,基于CNOP-P方法识别最优参数或参数组合,对改进DCM的数值模拟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本文研究了参数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数值模拟的影响,强调了MLD和垂向湍流扩散等关键物理过程与其它生物化学过程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该研究加深了对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物理过程与生态现象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为海洋生态模式中关键参数的识别及优化观测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刘航[2](2020)在《基于激光雷达回波的海洋光学参数反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水色遥感是探索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实现对海洋瞬时信息的大范围观测,还可以获取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研究提供了巨大的资料库。目前海洋数据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但主要贡献来自于海洋表层数据,海洋垂直剖面数据极度缺乏,因此新一代的海洋探测技术的突破变得极为迫切。海洋激光雷达对海洋垂直剖面探测的能力使得它有望成为实现“三维遥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海洋激光雷达不依赖于太阳辐射,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不仅能够获取珍贵的海洋剖面数据,还可以穿透海洋次表层,揭示海洋动力学过程。本文利用海洋激光雷达在南海开展了海水光学参数探测和海洋次表层探测试验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激光在大气、海-气界面以及海洋中的传输性能,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海气双介质激光雷达辐射传输模型,分析了水体的光学特性、多次散射、风驱动海面条件、激光雷达入射角以及层化水体的影响,明确了激光雷达光学参数与海水光学参数、激光雷达系统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为激光雷达反演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Klett后向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光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雷达回波的海洋光学参数反演算法。该算法利用斜率法确定参考值,通过现场原位测量的叶绿素剖面数据计算的水体模型衰减系数作为收敛值,确定目标水体的最佳后向散射消光对数比,进而提高海洋光学参数剖面的反演精度。本文利用该方法对南海蜈支洲岛海域的激光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反演,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反演海洋衰减系数。(3)提出一种以深度、厚度和强度为特征的海洋次表层探测方法,并在南海三亚湾海域和千岛湖进行了野外试验,分析了次表层特征因子的时空分布,并用实测叶绿素剖面数据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分析了海洋次表层的季节变化以及引起季节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可以有效地探测到海洋次表层。

马文超[3](2020)在《从氨基酸视角浅析极地冰川融水及毗邻近海海水有机质的成分和含义》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高纬度地区升温更剧烈的背景下,极地冰川正在快速消融和退缩,入海物质通量增强对近海系统的影响加剧。有机质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基石,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反馈。作为碳、氮双元素的重要载体,氨基酸(Amino Acids,AA)是得以在分子层面实现鉴定和识别的重要化合物,也是揭示不同生境下有机质早期成岩阶段信息的生物标志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展D型和L型氨基酸手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论文从氨基酸视角探究了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和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冰川融水河流及毗邻峡湾海水中的有机质成分特征,并据此解析其来源及降解特征差异;在结合冰川消融通量(或流量)数据的基础上,还初步对冰川融水向海输运的物质通量及效率进行了评估。对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两处样品(新奥尔松、巴伦支堡地区),分别于2017年8-9月和2018年7-8月在现场采集。分析结果显示,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川融水在有机质含量和成分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且存在季节性变化。新奥尔松地区海湾河的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为52±33μM,而巴伦支堡地区绿河的DOC浓度仅为17±7μM。在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方面,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Matter,TSM)、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浓度均在冰川消融鼎盛期和末期(8-10月)较高,在消融初期(6月)较低。从氨基酸视角进一步解析冰川融水及毗邻峡湾海水中的有机质成分特征,我们发现新奥尔松地区和巴伦支堡地区呈现出类似的有机质成分空间分布。对于溶解态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而言,新奥尔松地区和巴伦支堡地区的DOM均表现为冰川融水较峡湾海水更为新鲜,与文献中发现的冻土本身浸出有机质降解程度低的特征相吻合。对峡湾海水而言,其DOM降解程度大、较陈旧的特点,体现了相对更强的微生物改造和修饰信号,和开阔海洋的DOM在氨基酸性质上类似。对于POM,新奥尔松和巴伦支堡地区均表现出冰川融水河流中POM的降解程度高于峡湾海水,暗示流域盆地和河床的土壤沉积物对冰川融水河流POM的重要贡献;在峡湾海水中现场生产对POM的贡献增强。在北极现场还开展了特定的DOM现场培养实验。其中,土壤浸出液开展的有机质降解性实验结果显示,新奥尔松地区土壤浸出液的DOC浓度高达550μM,巴伦支堡地区土壤浸出液的DOC浓度则低至49μM;光照培养10天后新奥尔松地区土壤浸出液的DOC浓度下降至485μM,而巴伦支堡地区土壤浸出液的DOC浓度未有明显变化。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在新奥尔松进一步开展了冰川融水DOM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冰川融水在4天的尺度下呈现了非常高的光降解比例(78%);但10天内的生物降解性几乎观测不到。作为对比,本研究还开展了2017年1-2月菲尔德斯半岛样品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冰川融水河流的DOC浓度整体上高于新奥尔松和巴伦支堡地区冰川融水河流,并且在DOM的成分上表现出了和北极海湾河、绿河类似的结果:冰川融水的DOM较峡湾海水降解程度更低。但是对于POM来说,THPAA的指征参数在冰川融水和海湾中得到了非常接近的结果,暗示POM的降解程度在陆海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在POM降解程度的空间差异这一点上,南极和北极存在显着不同。结合挪威水资源与能源署提供的海湾河逐日自动监测数据资料,本研究计算了新奥尔松地区海湾河2017年的径流量为33×106 m3,输沙量为9677 t。使用本研究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OC实测值)结果来对挪威方自动逐日监测结果POC监测值进行校正,计算出海湾河单条冰川融水河流在2017年的POC通量为33 t。同时计算了新奥尔松地区和巴伦支堡地区共计16条冰川融水河流的DOC、总溶解态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以及溶解态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的平均浓度,并进一步结合文献通量数据,对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整个冰川融水输送的DOC、TDN以及DON通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川消融驱动的DOC、TDN以及DON年输出通量分别为7271 t、3627 t和1697 t。更进一步,基于我们自己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化学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冰川融水通量值,本研究估算了南极乔治王岛冰帽年输出DOC、TDN和DON的通量分别为734 t、100 t和4.9 t。与其它泛极地冰川融水和河流体系(例如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冰盖)相比,斯瓦尔巴德群岛和乔治王岛冰帽具有较高(甚至最高)的DOC、TDN输送效率(即通量除以冰川面积的加权值)。进一步对比南极和北极该两处区域,我们发现虽然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川和乔治王岛冰帽输送TDN的效率相近,但其中DON的组成比例却截然不同: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川融水输送的TDN中DON约占50%,而乔治王岛冰帽中这一比例仅为5%。

高月嵩[4](2019)在《东南极西福尔丘陵企鹅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鹅是南极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也是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捕食者和气候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生物。企鹅的生存强烈依赖于特定的大气、陆地和海洋环境。本项研究选择东南极西福尔丘陵北部的长半岛作为南极无冰区的典型代表,以现代及废弃企鹅聚落周边的水系粪土沉积物和粪土沉积剖面、地表及地层中的企鹅残体(羽毛、残骨、蛋壳等)为主要研究载体;应用沉积学、古气候学、元素、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恢复当地全新世以来的企鹅生态历史,包括其种群数量、食物结构、聚落建立与废弃等方面的演化过程及其对多种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发现其在多重时间尺度上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1)末次冰期-全新世转换过程中的企鹅登陆利用长半岛一根含粪湖泊沉积柱,研究了当地的末次冰消历史和企鹅居住历史.通过对沉积柱的年代框架和一个粗粒碎屑层的岩性分析,确定了当地末次冰消的时间为15.6 kyr BP,早于此前人们的认识。基于地球化学元素和基岩背景值的对比,判定当地企鹅聚落在约14.6 kyr BP开始建立,其后种群数量处于长期增长趋势,到中全新世的约6740 yr BP随气候适宜期开始快速增长。这是目前东南极末次冰盛期以来最古老的企鹅活动的地质记录,其种群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暖过程相吻合,亦与基因学研究所恢复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栖息地扩散过程相一致。结合南北极其它地区鸟类在全新世的栖息地扩张过程,提出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中,适宜的无冰栖息地的出现是企鹅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大的主控因素。(2)过去两千年企鹅与磷虾数量的百年-亚百年级震荡利用长半岛较年轻的两根湖泊粪土沉积柱,通过P/A1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指标,重建了一千多年来企鹅种群数量和食谱变化,并以后者推断了普里兹湾冰间湖夏季磷虾数量的变化。从百年和亚百年尺度的波动来看,企鹅数量和磷虾丰度的变化均与太阳辐射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同相变化,反映了南极生物生态在食物链上的级联效应。太阳辐射通过改变南大洋表层海水的光照有效性和光合作用强度,控制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南大洋浮游生物群落和磷虾数量,最终影响高级捕食者如企鹅的盛衰。食物有效性的变化是普里兹湾过去千年企鹅生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3)过去一千年的企鹅生态灾难与聚落废弃事件在长半岛通过地表分布的大量企鹅干尸和快速沉积的废弃聚落粪土沉积剖面的年代,发现了~750 yr BP和~200 yr BP两次年代际尺度的大规模企鹅死亡和聚落废弃事件。通过对年代学、沉积地层、地表形态等方面的分析,推断两起事件可能是由多年代际尺度的长波3模态下,增强的经向水汽输送和区域性降水增加导致的,指出在历史时期较短时间尺度的突变性气候异常可能对企鹅生态产生灾难性后果。基于该模态下的大气环流条件与现代观测到的变化趋势的相似性,警示同类事件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可能更多地出现,对南极企鹅的生存带来新的威胁。

王文娟,宋巍,郑小罗,黄冬梅,朱建钢,魏新宇[5](2018)在《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对于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尤为重要。由于对极地极端恶劣环境的监测能力不足,缺乏长期连续监测数据,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变得异常困难。针对目前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目标和评价因子均缺乏的情况,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海冰覆盖范围、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四个极地海洋环境决定因子,分析了海冰覆盖范围与月份之间高度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极地海洋环境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验证该模型的方法。基于第30、31、32次南极科考获取的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温度、盐度数据以及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对应时间内的海冰覆盖范围数据对提出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及其验证方法具有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能判定某个时间段内极地海洋环境相对于基准时间的变化趋势。

罗光富,何剑锋,张芳,蔡明红,林凌,蓝木盛[6](2016)在《夏季南极长城湾海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对2010/2011年夏季南极长城湾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等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连续观测,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海流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9m水层叶绿素a浓度从12月中旬开始增长,直至2月上旬开始维持相对稳定,期间出现两个高值点(2.74μg/L和3.76μg/L)。叶绿素a浓度表现出了24h周期变化特征,每日叶绿素a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正午前后时段的概率要高于其他时段。表层海水受西北风影响,流速较大,约为60100cm/s;中层和底层水体流速较小,约为10cm/s。表层的风海流使海水在长城湾发生辐散,下层海水向上涌升,驱动了水体的垂直交换。长城湾与麦克斯韦尔湾存在水体交换,水体主要从中层进入湾内,从表层输出。长城湾的叶绿素a浓度与流速呈显着负相关,表明低流速环境有利于长城湾浮游植物的生长。

李润玲[7](2016)在《海冰和海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其对辽东湾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结冰会引起海冰物理性质和冰下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冰下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pH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是否超出渤海常见贝类的生理承受范围,目前缺乏现场调查数据支持。本研究在渤海辽东湾结冰养殖池塘进行了三个冬季的气-冰-水环境因子综合调查,同时结合南极海冰冬末春初的考察结果,建立不同晶体结构海冰的物理性质同冰内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分析了养殖池塘冰下水温、盐度、溶解氧和pH的变化范围,并根据现场监测环境因子变化范围在低温环境实验室设计水温骤降和缓降的模拟试验,实测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在特定环境中随水温变化的响应数据,得到了描述该响应过程的数学统计方法。所得结果为贝类越冬提供科学依据。比较辽东湾养殖池塘内小面积海冰和南极冬末春初大面积海冰的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发现由海冰温度、盐度、密度控制的孔隙率在养殖池塘冰和南极海冰内垂直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养殖池塘内的海冰是典型的热力学生长冰,它和南极纯热力学生长的海冰晶体结构相同。利用南极大范围海冰的物理性质和叶绿素a含量数据,得到不同晶体结构海冰的卤水体积和冰内叶绿素a含量和分布的关系;积雪/海冰厚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曲面拟合关系;海冰内部卤水体积与叶绿素a的Logistic上限曲线。南极海冰中柱状冰卤水体积与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适用于辽东湾养殖池塘海冰。养殖池塘冰下水温的变化受冰温和池底泥温联合影响,同时水温变化会影响水体中溶解氧和pH的变化。整个冰期,水温变化范围保持在0℃至冰点温度;在冰生长阶段,冰-水界面下水体盐度逐步升高,但进入融冰阶段,冰-水界面下水体盐度出现大幅度快速降低现象,而养殖池塘水底的盐度相对稳定;溶解氧浓度在整个冰期都远高于水生生物缺氧临界浓度,甚至在水温较低时还出现超饱和现象;pH的变化范围也保持在海水正常范围内。因此,冰下盐度、溶解氧和pH的变化范围小,不会引起冰下贝类的不适应。但是结冰前后的水温从零上降到冰点温度,并长期保持在0℃以下,这样的水温变化会对冰下贝类的免疫力和死亡率产生影响。在低温环境实验室内模拟盐度、溶解氧和pH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水温骤降/缓降环境,发现水温变化方式和范围对试验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和死亡率都有影响。水温骤降试验中选择菲律宾蛤仔和光滑河蓝蛤作为试验对象;而水温缓降试验中只选择了在水温骤降试验中死亡率很高的菲律宾蛤仔。水温骤降过程中,试验贝类对水温变化产生应激响应;而在水温缓降过程中,菲律宾蛤仔对水温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菲律宾蛤仔和光滑河蓝蛤免疫相关酶活性水平在水温骤降试验中的应激响应变化过程能分为三部分:不同水温对应的固定酶活性基准值;水温骤降过程中温差引起的应激响应酶活性波动和低温环境引起的冷应激响应酶活性波动,这些变化都能用数学统计方法描述。这两种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数学统计方法描述。水温骤降和水温缓降试验中的菲律宾蛤子和光滑河蓝蛤的死亡率反映了水温下降幅度、降温速率和试验起始水温都会影响贝类的生存。

于培松[8](2013)在《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开展的多个调查航次,针对海洋水体、颗粒物、沉积物和捕获器样品,进行了以有机碳为主的生源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上层海洋环境要素、生产力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沉降颗粒物质来源、通量及全年变化趋势,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埋藏通量以及利用生物标志物恢复了近百年来上层海洋生产力、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海表温度的变化,揭示了海洋沉积记录对上层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普里兹湾海域上层水体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湾内50m以浅水体中含量较低,溶解氧则呈现相反的分布趋势。海水颗粒有机碳含量从湾内向湾外递减,且湾内含量远远大于湾外,颗粒有机碳含量年际变化较大,且与叶绿素a、生物硅和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等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营养盐呈负相关关系。颗粒有机碳主要由夏季生长旺盛的浮游植物贡献,占绝对优势的硅藻群落是颗粒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者,研究海域不存在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多年来对普里兹湾海域的现场实测发现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以湾内陆架区域最高,并远高于陆坡区和湾外深海区,湾内海域同时具有较高的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初级生产力虽然年际间差异较大,但多年来趋势较为稳定,实测平均值为0.91±0.52gC·m-2·d-1,按每年90天计则为82±47gC·m-2·a-1,而新生产力为35gC·m-2·a-1,显示该海域有较高的生产力输出通量。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也以湾内陆架区域最高,且初级生产力以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贡献为主。研究海域浮游植物以硅藻占绝对优势,优势度可达80%以上。普里兹湾湾内海域颗粒物沉降通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南极夏季颗粒物沉降通量较高,而整个冬季通量都较低。沉积物捕获器获取的沉降颗粒物质全年通量为74.31g·m-2·a-1,其中夏季约90天时间内的沉降通量占66%。有机碳全年沉降通量为4.3gC·m-2·a-1,占上层海洋初级生产力的5.2%,具有较高的碳输出通量。捕获器中生源组分沉降通量夏季最高,冬季则几乎为零,而陆源组分沉降通量则是夏季较高,冬季略低。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与沉积物泥质含量分布相似,湾内东部区域多为泥质沉积,有机碳含量也较高,而湾内西部区域泥质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均较低。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生物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与上层海洋浮游植物密切相关,占有优势地位的硅藻群落是有机质沉降和埋藏的主要贡献者。沉积物中有机碳与总氮呈密切线性相关,C/N比值为5.58.2,反映出有机质主要为海洋生源沉积。有机碳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到达一定深度后趋于稳定,研究区域有机碳保存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利用210Pb测年法测得了普里兹湾5个站位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平均为1.06mm·a-1,与南北极多个陆架边缘海沉积速率相当。湾内中心区域的沉积速率相对较快,而靠近陆缘和冰架的沉积速率较慢。沉积物积聚通量为3131254g·m-2·a-1,受陆源砂输入和生源物质沉降的共同影响。有机碳沉积通量不仅与沉积物积聚通量有关,还受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湾内有机碳沉积通量平均为4g C m-2a-1,占上层海洋初级生产力的4.9%,表明研究海域具有较高的生物泵效率。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含量与有机碳、生物硅等生源物质含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沉积地层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估算的表层海水温度揭示近百年来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范围为-1.851.44℃。海表温度在厄尔尼诺时期明显偏高,而在拉尼娜时期则较低,表现出受异常气候事件影响明显。利用浮游植物标志物重建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在厄尔尼诺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硅藻相对含量显着增高,甲藻降低;在拉尼娜期间硅藻比例有所降低,甲藻则呈增加趋势。底部被埋藏的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和硅藻植物群落有很高的一致性,反映出海洋底部对上层海洋生物地化过程的响应。沉降颗粒物质中的生物钡通量与生源物质通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通量模型估算的输出生产力可以反映出研究海域上层水体的生产力状况。沉积物中的生物钡与生物硅、有机碳含量都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与上层海洋生产力和浮游植物密切相关。利用通量模型估算了百年来的输出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近几十年生产力呈上升趋势,并与海表温度趋势相同,且都与厄尔尼诺暖事件呈对应关系,反映出极区海洋沉积记录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上层海洋环境的变化,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宫响[9](2012)在《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中叶绿素垂直分布极不均匀,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s)是其中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大洋及沿岸海域。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的深度、厚度与强度是表征海洋SCMs特征的三个主要因子,由海洋水文环境、营养盐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种类等因素共同决定。掌握SCMs特征因子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而发展适合不同海区特点的叶绿素垂直分布模式,对估算海区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生态参数。本文首先对以往研究中有关关键物理过程(包括光照条件,海水垂直混合,浮游植物沉降),生物-化学过程(主要指浮游植物生长与损耗)对SCML三个特征因子的影响做了系统分析和总结,而后选择南海北部海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域SCMs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系统分析了控制SCML的深度、厚度与强度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南海北部秋季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SCML特征因子存在显着的空间变化,SCML深度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变深,SCML厚度多呈斑块状分布,SCML强度基本呈近岸高,外海低的变化趋势。SCML强度大的站位,其深度往往较浅,厚度也较小,统计结果显示,SCML强度与深度及强度与厚度间均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SCML深度与厚度间则呈正相关关系。在高斯拟合函数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南海北部实际情况提出以一个新的分段函数拟合叶绿素垂直分布,并与简单而普适的生态动力学模型结合,建立了分层水体中SCML特征因子与环境因素间的解析关系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分层水体中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因素,并将这些理论关系式应用于南海北部海域,探讨了南海北部海域SCML特征因子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结果显示:①分层水体中,叶绿素垂向分布均匀的上层水体(深度为z s)的浮游植物沉降速率及湍流混合系数对SCML特征因子没有影响,对其有所影响的主要物理因素是这一上层水体以深的浮游植物沉降速率和湍流混合系数。②SCML深度随海表光强变大呈对数增长,随光半饱和常数变大呈指数衰减。SCML厚度受物理因素(z s以深的湍流混合系数、z s以深的浮游植物沉降速率及水体光衰减系数)及生物、化学因素(浮游植物最大生长率、损耗率)影响,而与海表光强,浮游植物吸收光的半饱和常数,再矿化率等因素无关。SCML强度与浮游植物再矿化率的相对速率成反比例关系。③在弱混合水体中,SCML深度与厚度相互独立,SCML强度与厚度呈反比例关系。在浮游植物沉降速率极小的海区,SCML深度与厚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此时若表层叶绿素浓度较小,SCML强度则与深度没有相互依赖关系,而与厚度呈反比例关系。在确定南海北部海域相关环境参数取值范围后,将理论关系式应用于南海北部海域,验证了该关系式在南海北部的适用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①光衰减系数是SCML深度和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②浮游植物最大生长率对SCML厚度有所影响;③浮游植物损耗率及z s以深的湍流混合系数是控制SCML强度的关键因素。浮游植物最大生长率和z s也是影响SCML强度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利用垂直一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研究了南海北部海盆区SCML特征因子的时间变化及影响因素。利用观测资料验证了模型结果,证明其在南海北部海盆区应用的可行性。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①冬季海表面风速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上混合层深度变化对SCML深度基本没有影响,冬季海表面风速通过改变营养盐浓度对SCML厚度和强度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产生影响;②光衰减系数变大,SCML深度变浅,营养盐跃层深度变浅,表明在南海北部海盆区SCML深度决定了营养盐跃层深度;③营养盐浓度初值的变化主要影响SCML强度及其季节变化趋势。

宫响,史洁,高会旺[10](2012)在《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海水中叶绿素垂直分布是不均匀的。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普遍存在于大洋及沿岸海域。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SCML)的深度、厚度与强度是表征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SCM)现象的主要特征因子,受海洋水文环境、营养盐分布以及浮游植物种类等因素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分布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相对近海,大洋中SCML特征因子的季节变化较小,SCML深度较大,厚度较大,强度较小。寡营养盐海区SCML深度及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已有较明确结论,SCML深度主要受物理因素(光照条件及水体混合程度)影响,而强度则受物理、生物因素(光照条件、水体混合程度或浮游动物摄食等)共同影响。近海富营养盐海区,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薄弱。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观测站在相应海区的建立,对推进海洋SCM,尤其是近海SCM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卫星观测、现场观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定量研究SCML特征因子与各物理、生物、化学因子的普适性关系,是进一步研究SCML特征因子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南极长城站码头及临近海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极长城站码头及临近海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物理海洋环境参数不确定性对生态系统模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
        1.2.1 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物理过程
    1.3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数值模式与研究方法
    2.1 关于模式的复杂程度
    2.2 数值模式介绍
        2.2.1 NPZD模式
        2.2.2 一维NP模式
    2.3 CNOP-P方法
    2.4 基于CNOP-P求解非线性参数优化问题的具体步骤
    2.5 小结
第3章 SST与 MLD的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模拟结果与下一步实验设置
        3.2.1 参数设置和数据说明
        3.2.2 模拟结果
        3.2.3 参考态的选取
        3.2.4 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3.3 SST的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3.1 目标函数与扰动约束的设置
        3.3.2 SST的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3.3.3 小结
    3.4 MLD的不确定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3.4.1 MLD的不确定性影响分析(第一种扰动约束)
        3.4.2 MLD的不确定性影响分析(第二种扰动约束)
        3.4.3 小结
    3.5 本章总结与讨论
第4章 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
    4.1 浮游植物的垂向分布
        4.1.1 什么是DCM
        4.1.2 DCM现象的形成机制
    4.2 不同强度的垂向湍流扩散系数对DCM模拟的影响
        4.2.1 NP模式的模拟结果
        4.2.2 垂向湍流扩散的增强对DCM的影响
        4.2.3 垂向湍流扩散的减弱对DCM的影响
    4.3 不同深度的垂向湍流扩散系数不确定性对DCM模拟的影响
        4.3.1 试验设置
        4.3.2 不同深度的垂向湍流扩散系数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参数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
    5.1 单参数的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
        5.1.1 扰动约束
        5.1.2 单参数的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5.1.3 小结与讨论
    5.2 参数组合的不确定性对DCM数值模拟的影响
        5.2.1 试验设置
        5.2.2 参数组合的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5.2.3 小结与讨论
    5.3 DCM模拟的改进
    5.4 本章总结与讨论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激光雷达回波的海洋光学参数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中英文索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中国南海
        2.1.2 千岛湖
    2.2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2.2.1 激光雷达数据采集
        2.2.2 船载实测数据采集
3 激光在大气和海水中的传输特性
    3.1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3.1.1 大气的吸收
        3.1.2 大气的散射
        3.1.3 大气湍流
    3.2 激光在大气-海水界面的传输特性
        3.2.1 激光在静止海面的传输
        3.2.2 激光在粗糙海面的传输
    3.3 激光在海水中的传输特性
        3.3.1 海水的光学参数
        3.3.2 激光在海水中的衰减特性
        3.3.3 激光在海水中的吸收特性
        3.3.4 激光在海水中的散射特性
    3.4 本章小结
4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的蒙特卡罗模拟
    4.1 蒙特卡罗方法概述
    4.2 机载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蒙特卡罗模拟实验
        4.2.1 理论与模型
        4.2.2 影响因子分析
        4.2.3 仿真结果与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探测海水光学参数
    5.1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5.2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预处理
        5.2.1 背景噪声去除
        5.2.2 距离校正
        5.2.3 几何因子校正
        5.2.4 激光雷达常数确定
    5.3 水体衰减系数传统反演算法
        5.3.1 Collis法
        5.3.2 Klett法
        5.3.3 Fernald法
    5.4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机载激光雷达反演算法
        5.4.1 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机载激光雷达反演算法
        5.4.2 反演算法验证
        5.4.3 南海蜈支洲岛海域光学参数垂直分布特征
        5.4.4 反演参数的选取及其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探测海洋次表层
    6.1 前言
    6.2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的特征因子及影响因素
        6.2.1 SCML的特征因子
        6.2.2 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因素
    6.3 激光雷达探测次表层方法
    6.4 南海三亚湾次表层探测试验
        6.4.1 南海三亚湾次表层空间分布特征
        6.4.2 南海三亚湾次表层反演结果与船载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6.4.3 南海三亚湾次表层季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5 千岛湖次表层探测试验
        6.5.1 SCML的获取步骤和结果验证
        6.5.2 千岛湖SCML垂直剖面分布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从氨基酸视角浅析极地冰川融水及毗邻近海海水有机质的成分和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质的研究意义
    1.2 氨基酸在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2.1 氨基酸的存在形式
        1.2.2 氨基酸指标对有机质早期成岩过程(降解程度)的量化指征
    1.3 极地河口海岸有机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
        2.1.1 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
        2.1.1.1 新奥尔松地区
        2.1.1.2 巴伦支堡地区
        2.1.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
    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2.2.1 样品采集方法
        2.2.2 样品测定方法
        2.2.2.1 实验仪器、器皿和试剂
        2.2.2.2 实验准备工作
        2.2.2.3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2.2.2.4 其它参数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冰川融水河流和毗邻峡湾海水中的有机质特征
    3.1 引言
    3.2 样品介绍
    3.3 结果
        3.3.1 大面调查
        3.3.2 培养实验
        3.3.3 POC实际测定值校正POC监测值
    3.4 讨论
        3.4.1 冰川融水及毗邻峡湾海水中有机质的来源演替
        3.4.2 冰川融水河流溶解有机质进入峡湾后命运浅析
        3.4.3 海湾河的径流通量和输送效率
    3.5 小结
第四章 北极巴伦支堡地区冰川融水河流和毗邻峡湾海水中的有机质特征
    4.1 引言
    4.2 样品介绍
    4.3 结果
        4.3.1 冰川融水河流各参数的分布特征
        4.3.2 绿河:从盆地到河口各参数的分布特征
        4.3.3 峡湾海水中各参数的分布特征
        4.3.4 培养实验结果
    4.4 讨论
        4.4.1 从有机质成分浅析冰川融水到毗邻峡湾中有机质来源的演替
        4.4.2 斯瓦尔巴德群岛冰川融水入海物质通量初探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冰川融水河流及毗邻海湾水体中的有机质特征
    5.1 引言
    5.2 样品介绍
    5.3 结果
        5.3.1 河流中各参数的分布特征
        5.3.2 河流增程下的生源物质变化
        5.3.3 玉泉河河口的各参数变化
        5.3.4 麦克斯韦尔海湾的各参数空间分布
    5.4 讨论
        5.4.1 冰川融水河流和海湾中有机质来源的演替特征
        5.4.2 湖泊中的有机质特征
        5.4.3 柯林斯冰帽消融输出的物质通量估算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发现
    6.2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6.3 问题与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东南极西福尔丘陵企鹅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末次冰期以来东南极气候变化与企鹅活动记录
        1.1.1 冰期-间冰期转换及早全新世
        1.1.2 中-晚全新世大暖期
        1.1.3 新冰期
        1.1.4 企鹅历史活动记录
    1.2 影响企鹅生态的气候、环境因素
        1.2.1 海冰与冰盖
        1.2.2 大气环流与气候模式
        1.2.3 食物与海洋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第2章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2.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3.3.1 年代学测定
        3.3.2 理化指标
        3.3.3 元素
        3.3.4 有机生物标志物
        3.3.5 碳氮稳定同位素
        3.3.6 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末次冰期-全新世转换过程中的企鹅登陆
    4.1 RN沉积柱年代框架与岩性
    4.2 RN沉积柱地球化学特征
    4.3 末次冰消沉积层的分辨
    4.4 企鹅粪土沉积层的分辨
    4.5 登陆后的企鹅数量变化历史
    4.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企鹅与磷虾数量的百年-亚百年级震荡
    5.1 RNL,RL沉积柱年代框架
    5.2 RNL和RL重建的企鹅、磷虾数量
    5.3 企鹅、磷虾与太阳辐射的协同变化
    5.4 太阳辐射驱动企鹅数量的食物链机制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多年代际尺度的企鹅生态灾难事件
    6.1 长半岛大规模企鹅死亡事件
    6.2 死亡事件的降水成因及证据
    6.3 降水与死亡事件的气候驱动机制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方法
    1.1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的关键指标
        1.1.1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
        1.1.2海冰覆盖范围
        1.1.3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
    1.2评价模型的构建
    1.3评价模型的验证方法
2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2.1数据介绍
    2.2海冰覆盖范围与月份之间的函数依赖关系
    2.3极地海洋环境评价模型与方法的验证
3结论

(6)夏季南极长城湾海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温度、盐度时空变化特征
    3.2 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3.3 长城湾海流变化特征
    3.4 长城湾叶绿素a浓度与流速的关系分析
4 讨论
    4.1 长城湾的水交换特征
    4.2 海流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5 结论

(7)海冰和海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其对辽东湾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主要缩写表
1 海冰及冰下水体变化及其对水生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及本论文选题依据
    1.1 结冰后海水环境因子的变化和对海水养殖业的影响
    1.2 冰内和冰下水环境因子变化以及水环境因子变化对贝类免疫酶影响的研究进展
        1.2.1 冰生消、冰物理性质和冰内叶绿素a含量的研究现状
        1.2.2 冰下水体环境的研究现状
        1.2.3 冰下水体环境对贝类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2 海冰物理性质比较和南极海冰内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2.1 引言
    2.2 现场调查方法
        2.2.1 海冰调查地点的选择
        2.2.2 现场调查方法和气象资料收集
        2.2.3 冰内叶绿素a的测试方法
    2.3 海冰物理性质
        2.3.1 海冰的温度、盐度、密度和厚度
        2.3.2 海冰的孔隙率
        2.3.3 海冰晶体类型
        2.3.4 海冰内叶绿素a的垂直分布
    2.4 海冰内卤水体积、冰雪厚度和晶体结构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
        2.4.1 冰内卤水体积同叶绿素a含量的关系
        2.4.2 海冰和积雪厚度以及对冰底叶绿素a的影响
        2.4.3 冰内叶绿素a含量上限的统计模式
    2.5 海冰物理与冰内叶绿素a含量关系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辽东湾养殖池塘冰下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化
    3.1 引言
    3.2 冰下水环境因子调查方法
    3.3 冰下水温的变化
    3.4 冰下水体中盐度的变化
    3.5 冰下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
    3.6 冰下水体中pH的变化
    3.7 潮汐对冰下水体环境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4 冰下水温变化对贝类死亡率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室内模拟试验
        4.2.1 室内低温实验室改建及试验材料
        4.2.2 低温环境室内模拟试验
    4.3 水温骤降对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3.1 水温骤降时贝类酶活性数据的分析
        4.3.2 水温骤降对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基础知识及数学分析
        4.3.3 水温骤降对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拟合结果及分析
    4.4 水温骤降时两种贝类的死亡率
    4.5 低温下水温缓降对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1.1.2 海洋对气候变化的调节作用
        1.1.3 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南大洋及南极边缘海研究特点
        1.2.2 普里兹湾研究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
        1.3.1 本文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2 环境背景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海域
        2.1.1 普里兹湾地形特征
        2.1.2 普里兹湾水文环境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沉积物捕获器布放
        2.2.3 实验方法
3 普里兹湾海洋水体生态环境与沉降颗粒物质
    3.1 海洋水体生态环境特征
        3.1.1 海水温盐
        3.1.2 颗粒有机碳
        3.1.3 溶解氧与营养盐
        3.1.4 生物生态
    3.2 沉降颗粒物质
        3.2.1 沉降颗粒物质通量
        3.2.2 生产力估算模型
4 普里兹湾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4.1 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
        4.1.1 有机碳和总氮
        4.1.2 生物钡
    4.2 有机分子标志物
        4.2.1 总类脂物与正构烷烃
        4.2.2 脂肪酸与甾烷
        4.2.3 浮游植物标志物
5 普里兹湾沉积记录对上层海洋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生源物质沉积通量
        5.1.1 沉积速率与沉降通量
        5.1.2 有机碳埋藏通量
    5.2 沉积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2.1 海表温度
        5.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5.2.3 初级生产力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与发表论文

(9)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
        1.2.2 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层特征因子的解析计算
        1.2.3 中国近海 SCML 特征因子的研究现状
    1.3 SCML 特征因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2.1 南海北部海域概况
    2.2 研究站位分布及数据来源
    2.3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的量化
    2.4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4.1 南海北部秋季 SCML 特征因子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4.2 南海北部上升流区 SCML 特征因子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4.3 南海深水海盆区 SCML 特征因子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5 小结
3 分层水体中 SCML 特征因子的理论研究
    3.1 分层水体中 SCML 特征因子的理论估算
        3.1.1 分层水体中叶绿素垂直分布的拟合函数
        3.1.2 分层水体中 SCML 特征因子的数学表达式
    3.2 分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控制方程
    3.3 分层水体中 SCML 特征因子与环境因素的理论关系
        3.3.1 叶绿素垂直分布拟合函数特征参数与环境参数的理论关系式
        3.3.2 SCML 特征因子与环境参数的理论关系式
        3.3.3 上混合层深度与环境参数的理论关系式
        3.3.4 营养盐跃层深度与环境参数的理论关系式
        3.3.5 SCML 内的初级生产力与水体总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理论关系式
    3.4 不同环境条件下 SCML 特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3.4.1 弱混合条件下 SCML 特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3.4.2 浮游植物沉降速率极小条件下 SCML 特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3.5 小结
4 分层水体中 SCML 特征因子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4.1 一类因素对 SCML 特征因子的影响
        4.1.1 海表光强的影响
        4.1.2 叶绿素浓度垂直分布均匀的水体深度的影响
        4.1.3 浮游植物吸收光的半饱和常数的影响
        4.1.4 浮游植物再矿化率的影响
    4.2 二类因素对 SCML 特征因子的影响
        4.2.1 弱混合条件
        4.2.2 浮游植物沉降速率极小条件
    4.3 小结及讨论
5 SCML 特征因子的理论关系式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应用
    5.1 南海北部环境参数取值
    5.2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关系
    5.3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的影响因素
        5.3.1 影响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变化的单因子分析
        5.3.2 影响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变化的多因子分析
    5.4 小结
6 南海北部 SCML 特征因子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研究
    6.1 垂直一维物理-生物耦合模式简介
        6.1.1 物理模型 POM
        6.1.2 生态模型 ERSEM
    6.2 模式中参数的选取和初始、边界条件
        6.2.1 参数的选取
        6.2.2 初始和边界条件
    6.3 研究结果
        6.3.1 模型评估
        6.3.2 南海北部海盆区 SCML 特征因子的季节变化
        6.3.3 南海北部海盆区 SCML 特征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
    6.4 小结
7 讨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SCML的特征因子
    2.1 SCML的3个主要特征因子
    2.2 SCML特征因子在不同海区的的时空分布
3 SCML特征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影响海洋SCML特征因子的物理因素
        3.1.1 光对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
        3.1.2 垂直混合对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
        3.1.3 浮游植物沉降对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
    3.2 影响海洋SCML特征因子的生物和化学因素
        3.2.1 浮游植物生长因素对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
        3.2.2 浮游植物损耗对SCML特征因子的影响
4 海洋SCM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 SCM的形成机制研究。
    第二, SCML与营养盐跃层的关系。
    第三, 海洋SCML特征因子的合理估算。
    第四, 近海SCML特征因子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四、南极长城站码头及临近海域夏季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物理海洋环境参数不确定性对生态系统模拟的影响研究[D]. 高永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2]基于激光雷达回波的海洋光学参数反演研究[D]. 刘航. 浙江大学, 2020(01)
  • [3]从氨基酸视角浅析极地冰川融水及毗邻近海海水有机质的成分和含义[D]. 马文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东南极西福尔丘陵企鹅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多样性响应研究[D]. 高月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5]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理论与方法初探[J]. 王文娟,宋巍,郑小罗,黄冬梅,朱建钢,魏新宇. 极地研究, 2018(04)
  • [6]夏季南极长城湾海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J]. 罗光富,何剑锋,张芳,蔡明红,林凌,蓝木盛. 海洋学报, 2016(10)
  • [7]海冰和海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其对辽东湾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 李润玲.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
  • [8]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于培松.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 [9]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 宫响.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10]海洋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特征因子及其影响因素[J]. 宫响,史洁,高会旺.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5)

标签:;  ;  ;  ;  ;  

夏季南极长城站码头及邻近海域叶绿素a含量及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