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之文,利弊自知之明”——杜诗视域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思想的丰富辩证分析

“万古之文,利弊自知之明”——杜诗视域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思想的丰富辩证分析

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杜诗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观念的丰厚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吴怀东[1](2019)在《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释证》文中认为《偶题》创作于夔州,是杜甫暮年对人生和诗歌创作历程、创作经验的反思与总结,具有很强的诗论性质。"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乃此诗之核心,是杜甫对自己诗歌的综合评价,反映了杜甫夔州时期自谦与自信的复杂甚至纠结心态,也突破了"文人相轻"传统,体现了杜甫自信与自谦的圆融平衡;是杜甫独特的个体经验,也透露了时代精神和创作风气的变化。杜甫此论也是对魏晋以来有关文学理论命题的回应,是对文学个性化特征的确认,同时也强调了创作经验的古今传承与相互借鉴。

高云飞[2](2017)在《南宋论文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宋时期,品评赏鉴文章内容、议论探究文章写法的专着、笔记大量涌现,故目前学界将南宋作为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期。与此同时,在诗歌写作中加入文学批评的写作方式自唐代杜甫的论诗诗开始便逐渐受到诗人们的关注。入宋后,诗歌写作内容扩大化,形成无事不可入诗的创作理念,同时以论为诗成为宋人诗歌写作的一种习惯。在议论手法逐渐完备的情况下,结合对文章写作的关注,宋人便将文章学与诗歌写作相结合,形成了“论文诗”这一特殊的写作形式。目前针对论诗诗、论书诗等问题的讨论成果已十分丰富,而论文诗却鲜少有人关注。故而对论文诗的考察十分必要。论文诗的主要价值有二。其一,是论文诗的内涵。从诗歌角度来看,论文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涉及风格流变、谋篇布局等文章学相关内容,亦与当时历史政治背景息息相关。同时,论文诗并无长篇组诗,较为散见,故涉及诗人众多,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整体把握南宋文坛的文风、士风走向。价值之二,在于论文诗的特殊性,即以诗的形式谈论文章。南宋时期文章学着作多集中于文章技法的探讨,洋洋洒洒,论述详实,但论文诗受制于体例、格律等诗歌形式,故很难对文章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诗人常常在诗中谈论文气、文道等较为抽象的问题。同时,诗歌语言相对文章论证更为简单、直观、形象,因而论文诗在分析文章学这些问题时便更为生动而易被理解。南宋论文诗与南宋时期文章评点、专着类作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南宋文章学的内容体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论文诗进行界定与溯源。目前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十分繁多,本文以祝尚书先生在《宋元文章学》中对“文章”的定义为准,通过与论诗、论书、读书诗之间的辨析,厘清“论文诗”的定义。在探讨“论文诗”源起方面,考虑到论文诗特殊的写作方式,以时序为线,从诗中含有的文学批评形式和诗歌议论手法两个方面共同考察,以期对论文诗发展脉络有一个完整的梳理。第二章从外部历史契机与内在文化动因两个角度探究论文诗的形成背景,以及南宋时期走向成熟的原因。从历史政治背景来看,宋代崇文抑武的国策促成了社会重文、尚文的特殊文化环境,为论文诗产生提供了土壤。其次,科举公平性的提升促使士子们更为发奋的学习、读书,间接扩大了宋代文人群体的知识储备,使士子们对文章理论的理解有所加深。北宋取消诗赋、代之以经义的科举改革,更是促成宋代文章学发生的必要条件。从诗学观念看,唐宋诗学思想之转关无疑是宋诗形成议论特色并包容各种创作题材入诗的直接原因。但从思想动因来看,宋儒影响下形成的疑古精神为宋人的创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南宋后科举对文章的重视增加,儒学经世致用的思想成分,促使一些兼具文人身份的儒士着力于对文章的探索,进而促成了南宋文章学的萌芽。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交叉影响下,论文诗终在宋代得以成立。第三章主要针对论文诗诗人群体进行分析。因论文诗诗人身份较为散乱,故笔者从中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归类,区分为朝堂词臣、江西诗人、理学鸿儒三类。三类诗人中些诗人身份众多,则取其代表身份,如陈与义的江西诗派身份、吕祖谦的儒家婺学身份。通过对这三类论文诗数量较多的诗人群体的分析,总结各个群体的写作特征、文章观点。第四章则是关注于南宋论文诗内容的理论阐释。第一部分是对文体功能的阐释。文体方面着重于论文诗中对应举文章与碑板文章的写作与评价,功能方面则通过对南宋论文诗中文道论等观点的分析,探索文章的功用。第二部分为流别与史观。主要从南宋论文诗的角度探讨宋人眼中文脉的发展、传承以及对文章风格的追求。第三部分为士风文风。结合“为文养气”论探索南宋士人的精神追求与精神风貌。第五章是对南宋论文诗写作特点的分析。简要概括为樽酒论文,轻松活泼;引而不发,点到为止;情溢于辞,亦史亦文;引类譬喻,文心诗境四个特点。论文诗是诗歌与文章相结合的特殊文学形式,这种特殊性使它具备了丰富的研究价值。它是诗歌作为文学批评这种写作方式的发展,是诗歌内容扩大的极致,同时也是南宋文章学材料的必要文献补充。

陈晓峰[3](2015)在《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世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通州范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世家,具有典型意义和独特之处。家族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绵延13代,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家族景观。本文以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上编和下编两大部分,上编是家族整体研究,下编是家族个案研究。从原始文献出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进行重点突出、深入系统的课题研究。论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考订家世谱系、梳理家族文脉。根据家谱、史志、别集等文献记载以及当代学者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通州范氏家族信息。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建构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通州范氏门祚悠久,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属其次子忠宣公范纯仁支脉。南宋覆亡之际,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不断壮大,发展成为该地首屈一指的文学世家。家族各代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传承意识,从明代中叶范应龙开始诗文存世,13代以着述立身,翰墨相继。笔者广泛搜集家族着述信息,务求其详,力求其尽。同时按图索骥,奔赴全国各地图书馆,排比已知诗文版本,考述新出着述内容,梳理出家族成员各类撰着、辑录逾200余种。范氏家族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既有彬彬之盛、着述盈门的高峰时期,也有衰落不振、命悬一线的低谷阶段,呈现了曲折推进的态势,承中有变,同中有异,由此带来文学生命的长盛不衰。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首先,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成员的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其次,范氏家族长期稳定地生活于通州,带有该地鲜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基因,襟江枕海、南北五山的地理环境,重视兴学、文教发达的人文传统,名家辈出、艺文繁富的文化氛围等,成为孕育文化世家的积极因素。又次,家族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重教传统,以实现文化累积和家学传承。不仅重视自身家族的文化建设,还强调婚姻圈的建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品节操守和文化背景。范氏内部诗文唱酬,群体参与,交相师友,赏鉴品评,既增进了亲情,又锻炼了诗艺,在艺术化与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中激发起强大的家族文学能量。晚辈精心守护、整理前代文学文献,前赴后继,不遗余力,建构起庞大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三章揭示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范仲淹丹心辅国,忠厚传家,通州范氏成员受到其深刻影响,文化精神高度质同,各代传承文正家风不辍。第一,范氏世代演进过程中,家族意识异常强烈,贯穿始终。认祖归宗,称颂家族崛起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敬宗收族,通过兴义庄、修家谱等方式增强亲族联络。高度重视治家教子,对家族未来发展密切关注。第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社会担当引起范氏家族各代普遍共鸣,居庙堂之高,慷慨时事,无私无畏,登进善类,揭发贪鄙;处江湖之远,忧念国君,改善民生,指陈时事,建言献策。第三,范氏家族发扬文正苦读精神,世代不懈。在先祖深厚广博的艺文修养感召之下,各代注重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的累积传承,蓄厚发远,家族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艺术品位。第四,孝悌是范仲淹维系家族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明清通州范氏的显着家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各代自觉发扬先祖人文关怀,传递仁爱,博施于众,普行善举。第五,注重教育也是范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族情怀,设馆授徒、受聘西席,从事官学、执掌书院,到创办近代新学、投身现代教育,类型丰富,惠泽深远,形成了悠久的教育传统和可观的教育阵容。第六,范仲淹清正廉洁的立身品节对家族影响深远,范氏成员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勤俭持家,甘贫守约;励节修身,正直磊落。在家族漫长坎坷的发展过程中,各代推重先祖宠辱不惊、进退裕如的儒隐精神。这一超然胸怀的获得或与佛教情结密切相关,发展为特色鲜明的家族佛学修为。第四章以明末范凤翼为研究对象。范凤翼是家族唯一一位立朝言政之人,忠君忧民,正气凛然,以事功和文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论述涉及其诗文版本、着述刻书、政治立场、结社赋诗、诗歌创作等。万历三十八年,范凤翼辞官归隐,提倡风雅,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其诗文着述在清代特殊文化语境下,流播过程中禁毁与选录二元并存,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尽管家庭经济拮据,范凤翼刻书共计19种,数量在《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江苏家刻卷》中仅次于毛晋,涵盖经、史、子、集,扞卫传统经典,鼓励学术创新,关注现实政治,重视人伦教化,悉心甄别,精心校刊,在明末清初出版史上值得关注。范凤翼正道直行,命运与晚明党争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紧密关联,被时贤后彦普遍视为“东林人物”。笔者通过其与东林党人在政治作为、社会交往、立身原则、党争态度方面的异同,逐一辨析,以澄清事实,还原其非“东林人物”的真相。范凤翼致力于与志同道合者交游结社,是通州山茨社,金陵白门社、兰社的灵魂人物。山茨社寓含鲜明的政治态度,先后绵延近二百年。白门社名流翕集,规模宏大,盛极一时。兰社是明代为数不多、规模最大的画社,诗、画渗透交融。三社均属艺文性质鲜明的文人活动,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众,活动内容多,相互补充,在明清文人结社史上具有独特意义。范凤翼置身明代门户林立、纷纭杂陈的诗坛格局,主要继承前后“七子”诗学思想,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深刻思考,代表了明末清初文坛的主流风习。其诗歌紧密结合万方多难的时局、坎坷多艰的人生,寻求复古与性灵的融合统一,陶写性情,真挚感人,诗风雄奇,自然流畅,各体兼备,复古模拟的同时求新求变,真实袒露了明末文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世界。第五章以清初范国禄为考察对象。范国禄以布衣终身,是家族文献着述最为宏富之人,诗文杂着且逾百卷。其着述刊刻行世者大部分现皆罕见或亡佚,多以稿本、抄本传世,不乏海内孤存。笔者对其诗集、文集、总集、杂着版本及流传进行了系统梳理,其中多有可贵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楼诗年》三卷,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中科院图书馆藏《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成为研究地域文学的珍贵参照。中科院图书馆藏《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内容可靠,归属明确,多数均属首次披露,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也为考察人物生平、交游、文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文献。清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布衣群体形成了中坚力量,范国禄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活跃于清初文坛词苑,努力矫正流弊,积极参与时代建构。其诗学对明代反思批判,对现实救弊补偏,鲜明体现了对儒家诗教精神的皈依和坚守。以博大的胸怀面对前代诗学遗产,取舍慎妥,其复古与总结在清代具有典型意义。范国禄篇目繁多的诗作详细记录了一己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留下了解清代前期下层文人生存状态的第一手资料。诗歌创作努力挣脱晚明竟陵诗派的幽孤局促,直面广阔社会和现实人生,酣畅淋漓地言志抒情,登山临水、雅集唱酬之作尤多,显示了清初社会安定繁荣带来的士风新变和文坛新景。其诗以情感人,各体兼备,以赋为笔,出入唐宋,具有清逸之美,体现了时代文坛主流的审美观念。范国禄参与词界唱酬,从事词学实践,参编词坛总集,评点词家名作。具有强烈的尊体意识,严格区分诗词之异,规范词作之韵。顺应时代潮流,超越正变论争,主张广泛师法。对重要词学命题的阐发达到了时代新高度,不仅雄峙于广陵词人群体,在清初词学胚变时期亦不容忽视。范国禄爱重交游,这是其作为布衣文人的主要生活方式,交往人物接近1000人,对象不拘一格,既有遗民志士,如陈济生、冒襄,又有当朝官吏,如王士禛、孔尚任、施闰章,还有布衣文人,如陈维崧、李渔、邓汉仪,笔者选择对其有重大影响者加以分类考察。第六章以晚清范当世为论述重点。范当世作为家族中对时代文坛影响最着者,诗是晚清同光体的杰出代表,文为曾国藩、张裕钊之后桐城一脉的嫡传。范当世具有丰富的问学经历和广泛的文学交游,深刻思考和持续关注古典诗歌发展,鼓励争鸣,主从同光诗体观点,通过复古的方式开创诗界新局面。同时,以积极姿态应对时势,革故鼎新,表现出的文学自信令晚清诗坛为之一振。范当世将创作的源头活水指向了诗人生存和社会现实,强调传统士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对国家与文化的担当。推崇创作主体刚正的人格、渊博的才学,避浅去俗,崇尚“深寒”之境,代表了新旧杂陈的近代语境下文人在诗学道途的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范当世主要取法宋代诗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借径苏、黄,上溯杜、韩。以文为诗,纳入了纯熟的散文笔法;诗风鲜明,以甲午战争为界,前期雄放劲健,后期沉郁悲壮;求新求变,在题材、内容、艺术等方面努力开拓;致力于炼字琢句,多用典故。范当世与杜甫在社会政治、家族文化、命运遭际、诗学思想等方面高度一致,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杜甫情结,表现为思想内容的借鉴,艺术技巧的吸收,精神人格的发扬,从具体视角显示了杜甫在晚清的接受和影响。范当世重情笃义,与前室吴氏伉俪情深,相濡以沫,妻死之后以诗文宣泄哀伤,凄美动人。不仅诞生了广为传诵的名篇,而且可见对这一传统题材的艺术开拓与创新。范当世与继妻姚倚云显示了以尊重、平等为核心的全新文人伴侣关系,既呈现为家庭生活内的温馨融洽,又表现为社会场域中的相得益彰;既有对传统道德的恪守,又有对时代新风的吸纳;既有深挚感情的支撑,又有共同事业的维系,深刻体现了传统婚姻的近代转型。范当世交游遍布天下,其中与刘熙载、张裕钊、吴汝纶、陈三立的交往对其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担任李鸿章西席,个体命运与近代时事政治产生了紧密关联。笔者选取这5位人物,全面搜辑文献,细致辨析,详细解读交往事迹,以深入了解人物命运和文学创作。通州范氏家族文人数量可观,文学成果丰硕,主导了通州明清文坛格局,成为乡邦文学的核心,以独特的文学声望和榜样力量带动了该地文学的繁荣,是家族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典型。不仅如此,范氏各代素有重视交游的家族传统,对象不拘,地域开阔,积极投入各地文学活动,参与时代文学思考,不仅提升了自身艺文能力,更带来与时代文坛的交流互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因才华修养为个体和家族赢得了声誉,影响远超一地。范氏清芬世守,虽然功名零落,境遇窘迫,坚定维护诗书传家的生存模式,潜文游艺,扎根现实生活,介入时代发展,追求文学与人生的水乳交融,是超越功利的纯粹文学家族,显示了古代世家的多元存在方式和发展态势。当历史上众多文化家族飘零消逝、成为过往之时,范氏持续推进、绵延至今,岿然灵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地域文学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笔者还对范氏家族第13代成员范曾先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古体文学创作、范氏家风对书画艺术的影响等。因论文篇幅所限,暂且割爱。

罗晨[4](2015)在《中国文学史中的杜甫书写(1904-1949)》文中提出杜甫,中国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史,二十世纪伊始国人才开始探索的新批评体裁。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的过程,亦是对杜甫及其创作重新书写、认定及评价的过程。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上有着崇高地位,因此杜甫创作进入文学史书写是必然的。在1904-1949年间的中国文学史中,杜甫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面目。在杜甫的「文学史」地位方面,由於文学史的结构体例要求,在书写篇幅上压抑了杜甫的「文学史」地位,但由於杜甫自身的重要性,使杜甫在事实上成为绝大多数文学史家的「代言人」,进而又抬升和巩固了其在「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本时期的一些中国文学史着作,继承了传统对杜甫儒家思想的评价和阐释。然而,二十世纪初思想的大解放,为文学史家对杜甫思想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机会,「非战」、「情圣」等即为其中兼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者。在杜诗艺术特质方面,本时期的中国文学史着作,继承了诸如「集大成」等杜诗艺术的经典评价。与此同时,在各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白话」、「现实主义」、「幽默」等新观念的诞生,推动了杜甫诗歌艺术性的时代重估。李杜优劣论既是杜诗学史上的经典命题,亦是本时期中国文学史着作讨论得最多的文学史公案之一,具有重要的研讨价值。曾毅的李杜「比较论」是本时期文学史着作中影响最大者,而顾实、胡适、郑宾于、郭绍虞、苏雪林、陈子展等文学史家对李杜优劣论的探讨亦颇具识见。

任晓勇[5](2014)在《民国唐诗学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将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对象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探讨,共分三编:上编是“文献叙录”,对民国年间发表、出版的各种类型的唐诗学方面的论文与着作做了尽可能全面的勾稽、分类和叙录。所含文献如下:重印的唐诗文献古籍共二百多种;新整理(含新选编)的唐诗别集和总集共八十多种;撰写的唐诗概论类与唐代诗人研究类的着作六十多部、论文三百多篇;此外其它与唐诗相关的论着共二百多部(篇)。在认真研读原始文本(一级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上述各类文献的体例、内容做了评介;注意将它们置于唐诗学发展史的语境里,揭示其演进特征和学术贡献。中编是“专题研究”,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内容相当广泛丰富,本文从中提炼出几个成绩突出或富有特色的专题加以探讨,梳理其研究历程、总结其学术意义。一.探讨民国学者对胡震亨《唐音统签》、季振宜《唐诗》所作的实际调查以及对《全唐诗》文献较全面深入的整理研究。二.评述在近现代中外文化大交流背景下,民国学者探索、考证李白生地在西域碎叶的历程,分析了他们如何突破校雠法的单一思路,而从跨文化交流的广阔视野中锁定焦点、多维求索、科学论断的原因。三.民国学者对“一流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几乎言人人殊,如有“古色古香”的比兴托寓说、新潮前卫的恋情性爱说、象征主义的多义联想说等等,这些阐释折射出现代多元共存的文艺思想,也趋向于对文学本质特征的准确把握。四.《秦妇吟》的失踪与重现是一个千年传奇,也是近现代中国发生的敦煌文物劫难的个案,本专题完整地考察了该诗被追寻、整理、探究的过程,评介了一批学者在语言文字的校释、失踪原因的考索等方面的贡献;并以该学术案例说明,民国学者为中国敦煌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辨析朱光潜与鲁迅对钱起《省试湘灵鼓瑟》的不同阐释,两人文学评价的标准不同,文学批评的方法也有差异。就标准言,朱光潜以“静穆”为文艺的最高境界;而鲁迅则强调文艺的刚性(斗争)品格。联系特殊的时代语境看,鲁迅正确,而朱说不合时宜。就方法言,鲁迅提倡的是以反映论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而朱光潜所用的则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当前者遇到阐释障碍时,后者可补济前者之困;两法可以相容互辅。六.评介程千帆等人的唐诗学佚文,程先生擅长“借助于自然、社会诸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唐诗艺术进行崭新的阐释;其诗学特征是能够融会旧学与新知,并超越个别诗句、篇章的笺释而提炼出诗艺的规律。此外本文还提出了开展现代唐诗学文献辑佚的刍议。下编是“学者研究”,民国时期曾经编纂、撰写过与唐诗有关的着作或者论文的学人不少于二百位,取得一定成就的学者也有五十位以上。其中有几位学术大师,成就突出,影响深广,特予专门评价。他们是胡适、闻一多、陈寅恪和钱锺书。胡适论唐诗表现了鲜明的进化论观念、平民意识和自由精神,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其基本观点一新天下耳目,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唐诗研究者们。闻一多致力于唐诗学二十多年,对清编《全唐诗》文献做了初步的科学的整理,其学术经验和成果都被当代学人所继承。他对诗歌艺术有极高的领悟能力,对唐代诗史做了精深的论述,对许多诗人和诗歌作品进行了精湛的品评。陈寅恪精于考证,将“文史互证”法运用于唐代诗歌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此外他还融合中外“比较研究”方法,对“元白”等人“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和分析,从而说明了“文学演化之迹象”与“文人才学之高下”。钱锺书不重“背境”,而偏好于文本的内部探究,他对唐诗的对仗艺术和使用语助虚词的情况有细密而系统的梳理、辨析,对李贺“长吉体”语言的奇诡奥秘做了清晰的揭示。在方法上,他是跨越中西、打通各科。其“打通”法具有范式意义,也指示着未来世界人文学科的一种新走向。从晚清至民元,唐诗学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就民国本身三十多年而言,唐诗学更是在不断推进。清末民元,有些学者受进化论等西学影响,表达过轻视格律、推崇自然的诗学理念。“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学人们热情宣传民主、科学观念和个性解放思想,刷新了唐诗研究者的目光,革新了唐诗学论着的风貌。193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开始被一些知识分子接受,并尝试运用于唐诗研究;与此同时更多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被译介到中国,研究者们既植根于本土的文化沃壤,又广泛汲取异质的养分,并勇于进行多方面的创造,从而把古老的唐诗学推进到现代化的新阶段。

杨凌峰[6](2013)在《宋诗话论杜对宋人注杜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处於杜诗学的具盛期,宋人在杜诗阐释方面有着多方面的成就,也拓展了杜诗阐释新的空间。作为在宋代勃兴并且广受关注的两佃阐释领域,诗话论杜对注杜是存在影响的。这种影响不仅在於宋诗话对杜诗注释的关注、纠谬,以及对名物考释、本事探究、语典考索和诗法论析等注释内容上的补充和启示,还在注释的方法和形式上,如杜诗编年、拟经阐释、杜诗集注等,对宋人的杜持注释起到了影响和啓发的作用。除绪论、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宋代杜诗阐释学与宋诗话论杜。以宋代杜诗阐释的整体情况为背景,梳理了宋代诗话论杜的概况。对论了宋诗话论杜风气的勃兴、杜诗阐释的「还原理想」、学杜与宋调形成以及杜甫其人其诗的重新发现和备受推尊。第二章,宋诗话论杜对注杜内容的影响。本章探究了宋诗话论杜的注杜倾向,包括对旧注的关注和纠谬;诗话论杜的实际探索,包括名物考释、本事探究、语典考索和诗法论析;诗话论杜的内容对杜诗注释的实隙推动作用。第三章,宋诗话论杜对注杜方法的影响。本章研究了宋诗话的论杜对宋代杜诗注释方法和形式的影响,主要是杜诗编年、拟经阐释、杜诗集注的形成。第四章,宋诗话对注杜的负面影响。讨论了宋诗话论杜中的谬误流传、论杜公案、诗意的过度阐释等问题的弊端,以及它们对杜诗注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朱莎[7](2013)在《杜诗辩证思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杜甫诗歌富含深刻的思想与丰富的智慧,对自然、宇宙、社会及人生的哲理表现,臻于中国诗歌史上史无前例的广度与深度。鉴于学术界对杜甫及其诗歌在思维方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故对杜甫及其诗歌在思维方式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其积极的意义。前言,“缘起”与“研究现状掠影”,交代本文的写作缘由;并对杜诗思维方式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第一章,“杜诗辩证思维界定及溯源”,本章主要从术语界定和杜诗辩证思维方式溯源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为进一步展开杜诗辩证思维的论述做好铺垫。其一,在术语界定上,重在厘清思维方式、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概念。其二,追溯杜诗辩证思维方式的来源,大致包括孔子“中庸之道”与“执两用中”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庄子“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荀子“粹而能容杂”的“兼术”辩证思想,以及刘勰《文心雕龙》文艺美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第二章,“杜诗辩证思维特征:思想上一元多向”,本章主要从杜诗思想的一元性和多向性两个方面梳理杜诗辩证思维在思想上的辩证特征。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一元多向,“一元”,指杜甫一生以儒家思想和文化一以贯之,是其思想的原则性,特别是在“二元式”思想流行的唐代;“多向”,指杜甫对道、佛、墨、兵家等其他思想和文化广泛吸收,是其思想的灵活性,“一元”和“多向”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第三章,“杜诗辩证思维特征:形式上对立统一”,本章主要从杜诗形式上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梳理杜诗辩证思维在形式上的辩证特征。其一,杜甫的诗歌在艺术技巧上善于自觉地运用大量对立的范畴,并将这些逆折、动静、虚实、时空、忧乐等富含矛盾的对立体,艺术地组合在一首诗或者一组诗中,使其诗歌具有一种多角度的张力和饱满的立体感;其二杜甫诗歌的艺术技巧在谋篇布局上能整体化一,能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运用得浑然天成,其典型的代表就是杜诗诗歌中大量的开合自如、宛如一体的组诗和“十余韵当一句”、化繁为简的排律诗。第四章,“杜诗辩证思维特征:诗论上态度辩证”,本章旨在论述杜甫在诗歌理论上辩证思维的特征,杜甫对待古今诗人,“不薄今人爱古人”;对待古今诗歌,“别裁伪体”;对待诗歌的发展与联系,“后贤兼旧制”;对待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文质并重。结语,总结杜诗辩证思维的研究是合理可行的,杜诗辩证思维是名副其实的及说明本文在术语界定和杜诗辩证思维特征的概括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杨凡[8](2011)在《杜甫诗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一首一首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诗歌,从泉涌到小溪、到江河、最后到大海,构成了绵延几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国诗歌史。在这绵延而曲折的河流中,唐诗无疑是最引人注目之处,她是最奇崛的高峰,最险峻的激流,让后代诗人常常叹为观止。而在这高峰或激流中,杜甫无疑又是高峰中最突兀的一角,激流中最璀璨的浪花。他的诗歌以“真”为艺术基调,充满着对当时人民不幸生活的同情和悲悯。用“沉郁顿挫”的表达方式把时代的喜忧,自身的悲欢巧妙的用“寓情于诗”“寓景于诗”的方式予以传达。而杜甫是在怎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创作理念之下写出这许许多多,传诵千古的诗歌也引起了后人无数的猜想。前人对此已多有论述,本文拟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进行简单的梳理,并从杜甫一生对前人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继承,革新中来系统的阐释他的诗学观。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的概括了杜甫坎坷的一生和他主要的主要作品,说明杜甫诗学研究的现状和必要性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依次考察了杜甫诗学中主要的三种诗学观念,即“凌云健笔”的诗学观、“清词丽句”的诗学观、“转益多师”的诗学观。分别从理论渊源,形成原因,思想取向,艺术内涵和表现等方面予以了一定的分析说明。本文认为,杜甫“凌云健笔”的诗学观是在儒家诗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既包含“真”的艺术追求,有“心寄”的言说方式,又具有雄奇的想象与顿挫的艺术结构的诗学理论。“清词丽句”的诗学观则是杜甫在道家思想影响,独特的人生经历之上形成的独具个性色彩,风格清新自然,精于“练字炼句”的诗学理论“转益多师”的诗学观则是通过探讨杜甫如何在学习借鉴优秀文学传统(以谢灵运和谢眺二人为例)的基础上,形成了杜甫“集大成”的特色和风格的多样性。第三部分(第四章)通过历史的考察,说明了杜甫诗学对后代的巨大影响。认为从思想取向上看,主要有“现实主义”“民本主义”“爱国主义”三个方面。在诗艺方面则主要有“即事名篇”和诗歌语言口语化两大方面。第四部分(结语)结合前几章相关部分的论述为杜甫诗学作一总体性的回顾和评价。

李新[9](2011)在《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宋时期,是杜诗学史上第一个研杜高潮期,有关杜甫与杜诗的“诗圣”说、“集大成”说,逐步确立并得以推广,有宋一代文坛上,“千家注杜”、人人宗杜,蔚然成风。在宋人的诗话、笔记、论诗诗文及杜诗注本等众多着作之中,对于杜诗的体裁、风格以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都有许多富有价值的艺术批评。宋人对于杜诗体裁运用之批评,充分肯定了其体格无所不备、诸体兼擅的诗体运用才能,并依据其创作实际,总结出其各体诗作之所长,尤其是对杜诗中以“吴体”为代表的拗体律诗,从“变体”之创新角度予以肯定,作为诗学取法的范式。宋代诗坛诸家,对于杜诗谋篇、构句,以及炼字之法,颇为推重,从杜诗的布置严谨、工于起结、剪裁,前后呼应、一气连属等诸多方面,对其章法艺术加以总结;从多样化的句式结构、摇曳错综的倒装句法、涵蕴深厚的构句容量,及以拙为奇、化俗为雅的拙句运用等方面,对其句法艺术加以总结;从杜诗创作中锤炼实字、虚字、叠字、俗字等方面,对其“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本论文中所引杜诗,均依仇兆鳌《杜诗详注》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同)的苦吟精神有了深刻的体认,以“诗眼”、“响字”誉之,奉为诗学楷模。宋人择取杜诗中的多种特殊对仗形式,诸如“借对”、“当句对”、“扇对”、“流水对”等,加以艺术总结,并指出杜诗中“轻重对”、“偏枯对”的“词性不属”缺点,体现出其批评视野全面性。宋人基于“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举世重读书、尊士人之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重文字来历出处、崇尚才学的诗坛创作与诗歌批评倾向,对于杜诗中的用典艺术极为关注,既包括不厌其烦的钩稽事典、注释语典,也注重总结其多种用典手法。宋人对于杜诗的艺术风格,虽尚未普遍标举“沉郁顿挫”为其主体风格,但大多从其深沉、浑厚、壮阔之艺术境界,与抑扬、跌宕、逆折之艺术表现两方面,分别对杜诗的“沉郁”、“顿挫”两大艺术特征给以了总结,并关注到其多样化的风格呈现。宋人对于杜诗的艺术渊源,紧密联系其创作实际,进行了细致入微探究,上起《风》、《骚》、汉乐府,中有魏晋六朝,下及唐代诸贤,充分验证了其“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其六)的诗学继承精神,并促使杜诗艺术“集大成”说,在两宋诗坛最终定型并得到普遍认同。宋代诗人普遍尊杜、学杜,将杜诗奉为诗学楷模,纷纷通过化用语典,模学句法、对仗,以及效法诗体、风格,甚至创作集杜诗、填隐括词等诸多方式来学习杜诗艺术,虽多有循习陈言、缺乏创新之不足,但其学习热情是难以抹煞的。宋人不仅从伦理道德之“圣贤”层面,将杜甫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加以推崇,也从艺术表现层面,对于杜诗的艺术高度与成就倍加赞赏,诸如“诗人之冠”、“第一才”、“超今冠古”之赞誉层出不穷,这两方面的评述,共同构成了“诗圣”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至南宋杨万里,明确尊杜甫为“圣于诗者”(《江西宗派诗序》),代表了宋人对于杜诗艺术成就的最高定评。宋代杜诗艺术批评,在杜诗学史,乃至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批评史上,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刘利侠[10](2011)在《清初咏物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本文的结构分上编“总体论”和下编“作家论”,由绪论和正文九章构成。上编中之绪论,主要揭示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该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咏物诗的源流和传统。主要从咏物诗的产生、艺术手法的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为咏物诗探源,指出咏物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南风》、《卿云》等古逸诗。原始歌谣中的《弹歌》,是最古老的咏物诗。《诗经》的赋比兴传统和《易经》中的“观物取向”、“立象以尽意”,都对咏物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咏物诗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是由农耕民族的性质决定的。第二节围绕赋、比、兴的艺术传统展开,讨论其产生、内涵以及在咏物诗艺术表现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演变。第三节从儒、释、道三家的自然观中论,分析其所赋予咏物诗的不同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第二章,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本章将清初咏物诗作者分为遗民、贰臣、承平诗人三个创作群体进行研究。第一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首先对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清前尤其是宋代遗民咏物诗的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在对清前贰臣咏物诗思想略作考察之后,选取清初贰臣中最具代表性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家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下贰臣文学研究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进行了反思。第三节,探讨承平诗人的咏物诗,从宦海沉浮和润饰太平两方面,选取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等人的咏物诗创作展开分析。第四节,对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第三章,清初咏物诗艺术研究。第一节为清初咏物诗题材论。从清初咏物诗的题材概况、时代特征和对传统咏物诗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二节,将清初咏物诗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如下三方面: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体物与抒情兼顾的典故运用。第三节,讨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指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经历了“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和“澄怀味象”三个阶段。第四章,清初咏物诗学研究。清初诗学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儒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其次,清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阶段,具有数千年文学创作的丰厚积淀,诗歌传统的艺术精神也无疑得到继承和强调。王夫之诗学是诗歌现实精神与艺术美的统一。他于文学讲求“匡维世教”,于咏物崇尚“比兴”,同时又提出“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艺术追求。其关于情景关系所作的探讨,是对古代诗歌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总结。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承上启下的诗学观。从含蓄蕴藉地抒情,超远平淡地写景,到最终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正好阐释了康熙年间诗歌的发展趋势。康熙御制的《佩文斋咏物诗选》,以诗教为先,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但因此对咏物诗文学特质的论述,打破了前人将咏物诗与齐梁宫体诗相提并论的偏颇,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这部咏物诗选集,对于了解古人的咏物诗观念意义重大,其体例也多被后来的选本所继承。下编中之第五章,为王夫之咏物诗专论。《落花诗》是王夫之的代表作,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而着称。第一节缘此展开,从诗学观念和情感诉求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内涵作出分析。第二节,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对王夫之咏物诗和屈骚所蕴含的共同文学品质进行发掘,揭示在共同的地域文化哺育下两位末世英才人格与追求上的暗合与默契,以及传统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异彩。第六章,钱谦益咏物诗专论。咏棋诗是牧斋独具特色的诗歌题材,不仅记录了其在抗清各个时期的情感历程,且围棋特殊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正是对其人格性情的最佳阐释。此外,钱谦益尚有红豆诗、雁字诗、落叶诗和咏柳诗等,都具有探讨的价值。第七章考察吴伟业“梅村体”诗歌中的咏物诗,揭示其中极为突出而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生命意识。“梅村体”将咏物诗篇幅拉长,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创新。本章选取其《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和《白燕吟》作了思想和艺术的集中探讨。第八章,王土禛咏物诗专论。王士祺被称为开一代风气的“骚坛宗主”,不论其在诗坛或政坛所取得的成就,都与《秋柳诗》有极大的关系。对于《秋柳诗》解读,历来各执一词,本章于此也试加分析。《秋柳诗》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哀婉悲情的基调、怀旧伤今的主题,赢得了遗民诗人的赏识;其含蓄蕴藉的表达和温柔敦厚的美感,则与康熙所倡的诗教观念相契合。可以说,此诗既是对清初遗民诗主题和情感的继承和总结,也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王士禛入仕之后诗风大变,从意气奋发到歌颂升平,最终变为无病呻吟,了无趣味,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才力薄”。本章对其“神韵”观在咏物诗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晚年的创作进行了平议。第九章,探讨清初三位重要遗民诗人的咏花诗。咏花是清初遗民咏物诗中最为普遍的题材,其中既包含着遗民共同的心理诉求,也表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屈大均诗中的梅、菊,在更多时候则是其人格象征和生命的体验。

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杜诗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观念的丰厚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杜诗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观念的丰厚辨证(论文提纲范文)

(1)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释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偶题》的主题与结构
二、“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的言内与言外
三、“失”的自我认定对“文人相轻”的突破及时代意义
四、“寸心知”的理论意义
小结

(2)南宋论文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数量及作者分类
    三、论文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论文诗之源起与界定
    第一节 论文诗之源起
        一、先秦:诗中论文观念的萌芽
        二、魏晋南北朝:论文散句的发轫
        三、唐代:论诗诗中论文诗句的增多
        四、北宋:完整论文诗体式的确立
    第二节 论文诗之界定及其与论诗诗、读书诗、论书诗之辨析
第二章 宋代论文诗成熟的背景探讨
    第一节 论文诗形成的外部历史契机
        一、国策影响下形成的崇文风尚
        二、科举变革中催生的文学变化
    第二节 论文诗成熟的内在文化动因
        一、诗学思想之转关
        二、文化思潮之引导
第三章 南宋论文诗诗人群体分析
    第一节 朝堂词臣
        一、文章写作风格
        二、文章推崇旨趣
    第二节 江西诗人
    第三节 理学鸿儒
第四章 南宋论文诗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文体与功能
        一、文体论
        二、功能论
    第二节 流别与史观
        一、文脉之发展
        二、文统之承袭
        三、文境之追求
    第三节 士风与文风
        一、为文养气论
        二、人品言文风
第五章 南宋论文诗的写作特点
    第一节 樽酒论文,轻松活泼
    第二节 点到为止,引而不发
    第三节 情溢于辞,亦史亦文
    第四节 引类譬喻,文心诗境
馀论 论文诗的价值评述
参考文献:
附录:南宋论文诗诗目存录
后记
读研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3)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学谱系
    一、家族谱系简表
    二、家族人物小传
    三、家族着述知见
    四、家族文学脉络
    五、家族独特之处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态
    第一节 世变时风
        一、社会政治深刻影响
        二、家族成员与世推移
        三、文学思想与时俱进
    第二节 地域文化
        一、襟江负海的地理位置
        二、蒸蒸日上的文教事业
        三、繁富多元的艺文成就
    第三节 家族氛围
        一、重视教育
        二、文化联姻
        三、诗歌唱酬
        四、文学切磋
        五、文献积累
第三章 范仲淹对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的影响
    一、家族意识
    二、社会担当
    三、艺文修养
    四、家风传承
    五、教育心志
    六、立身品节
第四章 铨曹特精衡鉴,林壑独励风裁——晚明范凤翼研究
    第一节 范凤翼诗文集版本及作品流传研究
        一、作品版本
        二、后世流传
    第二节 范凤翼诗歌创作研究
        一、直面现实,题材丰富
        二、陶写性情,真挚感人
        三、雄奇阔大,自然流畅
        四、各体兼备,求新求变
    第三节 范凤翼刻书考论
        一、刻书考
        二、刻书论
    第四节 范凤翼非“东林人物”辨
        一、政治作为
        二、社会交往
        三、立身原则
        四、党争态度
    第五节 范凤翼的结社活动及其社集特征
        一、范凤翼结社活动考
        二、范凤翼结社活动论
第五章 翩翩浊世佳公子,只属扬州范十山——清初范国禄研究
    第一节 范国禄着述版本及流传考述
        一、范国禄诗集版本及其流传
        二、范国禄文集版本及其流传
        三、范国禄诗文总集及其流传
        四、范国禄杂着版本及其流传
    第二节 范国禄书刻序言考述
        一、对了解范氏刻书内容提供了具体材料
        二、对确定范氏刻书时间提供了可靠信息
        三、对评价范氏诗文成就提供了多重借鉴
        四、对了解范氏生平遭遇提供了重要旁证
        五、对深化清初文人研究提供了宝贵文献
    第三节 通州文学总集的开山之作——范国禄《狼五诗存》考述
        一、编纂过程
        二、选录对象
        三、编排体例
    第四节 范国禄诗学思想研究
        一、功能论
        二、创作论
        三、主体论
    第五节 范国禄诗歌研究
        一、生平际遇
        二、诗歌题材
        三、艺术风格
    第六节 范国禄词学研究
        一、词学活动
        二、词学思想
    第七节 范国禄交游考述
        一、遗民志士
        二、当朝官吏
        三、布衣文人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变,岂谓其文穷始工——晚清范当世研究
    第一节 范当世着述版本考述
    第二节 范当世诗学思想研究
        一、瓣香前哲无休歇
        二、有我在,有当时在
        三、积气成华人群卑,变幻吐纳云烟垂
        四、几个审美范畴
    第三节 范当世诗歌艺术研究
        一、以文为诗,无施不可
        二、多方师承,风格鲜明
        三、崇尚新奇,独树一帜
        四、锻炼字句,多用典故
    第四节 论杜甫对范当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范当世诗歌对杜诗的引用与借鉴
        二、诗歌主题一脉相承
        三、技巧风格隔代响应
        四、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命运经历
    第五节 范当世悼亡文学研究
        一、吴氏其人,德艺双全
        二、沉痛哀悼,愧悔由衷
        三、追忆过往,深情缅怀
        四、图画遗照,广泛徵咏
        五、迫改初衷,不忘故人
    第六节 范当世、姚倚云婚姻研究
        一、成婚始末——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二、家庭生活——孝悌传家、满室春和
        三、夫妻感情——志同道合、如鼓琴瑟
        四、社会交往——身份多元、相得益彰
        五、教育之业——前赴后继、矢志不渝
    第七节 范当世交游考述
        一、刘熙载
        二、张裕钊
        三、吴汝纶
        四、李鸿章
        五、陈三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国文学史中的杜甫书写(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产生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界说
    第四节 结构概要与研讨方法
第一章 杜甫在「文学史」中的「定型」历程
    第一节 杜甫创作进入中国文学史之必然
    第二节 杜甫多样的「文学」面目
    第三节 杜甫创作「文学史」地位的变迁
第二章 杜甫思想阐释的时代新变
    第一节 杜甫思想传统阐释的继承
    第二节 杜甫思想阐释的时代新变
        一、「非战」精神与「人道」主义
        二、「情圣」杜甫
        三、杜甫思想的其他特质
第三章 杜诗艺术特质的时代重估
    第一节 杜诗艺术传统评价的继承
        一、杜诗「集大成」
        二、余论
    第二节 杜诗艺术特质的时代重估
        一、「平民」的「白话」
        二、「写实」的诗史
        三、严肃的「幽默」
        四、余论
第四章 中国文学史中的李杜优劣论
    第一节 传统李杜优劣论的继承
    第二节 曾毅《中国文学史》中的李杜优劣论及其影响
    第三节 其他文学史中的李杜优劣论
        一、胡适—内容价值论
        二、顾实——审美批评论
        三、郑宾于、郭绍虞——复古与开新之辨
        四、苏雪林、陈子展——「造境」与「写境」之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民国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选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上编 文献叙录
    第一章 重印的唐诗文献古籍
    第二章 新整理的别集、总集
    第三章 概论类
    第四章 诗人研究类
    第五章 其它相关论着
中编 专题研究
    第六章 《全唐诗》底本的调查与文献研究
    第七章 跨文化视域下的学术突破——李白出生地的发现
    第八章 “无题”诗谜解人多——多元文艺思想的折光
    第九章 走出“学术伤心史”——《秦妇吟》的发现与研究
    第十章 标准不同方法亦异——朱光潜与鲁迅论《湘灵鼓瑟》辨析
    第十一章 名家遗珍——朱自清、程千帆佚文评介
下编 学者研究
    第十二章 胡适:进化观念、平民意识与自由精神
    第十三章 闻一多:文献整理与诗艺阐释
    第十四章 陈寅恪:诗史互证与比较研究
    第十五章 钱锺书: 文本分析与打通方法
结语:民国唐诗学的成就与学术思想方法的演进
    一、基本成绩
    二、主要内容
    三、演进历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宋诗话论杜对宋人注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宋代杜诗阐释与宋诗话论杜概况
    第一节 论杜风气的勃兴
    第二节 杜诗阐释的「还原理想」
        一、其时其地的还原理想
        二、从以资闲谈到考释、评论
    第三节 被重新发现和推重的诗人
    第四节 尊杜、学杜与宋调的建构
第二章 宋代诗括论杜对注杜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注杜倾向的肇始
        一、对杜诗校勘和注本的关注
        二、对杜诗旧注的纠谬
    第二节 诗话中注释的的实际探索
        一、名物考释
        二、探求语典
        三、论析诗法
    第三节 宋诗话论杜内容对注杜的推动作用
        一、形成风气:注杜的可能性
        二、提出问题:注杜的必要性
        三、充实内容:注杜的来源
第三章 宋诗话论杜对注杜方法的影响
    第一节 诗史思维:诗史互证和编年
        一、「诗史」的内涵
        二、编年和本事
    第二节 尊杜与拟经:经典化的倾向
        一、诗歌与现实政治
        二、诗歌与道德
        三、杜诗的拟经阐释
    第三节 分歧与论争:集注、集评的形成
        一、名物考证的差异
        二、诗意阐释的分歧
        三、走向集注
第四章 宋诗话对於注杜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以讹传讹:阐释谬误的流传
        一、诗话作者的不严谨
        二、注家采摭的不审慎
    第二节 辩而不明:注释公案的复杂化
        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众说纷纭下的莫衷一是
    第三节 走向误区:杜诗的过度阐释
        一、比兴传统与宋人的阐释
        二、杜诗阐释的无中生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杜诗辩证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缘起
    二、研究现状掠影
第一章 杜诗辩证思维界定及溯源
    第一节 术语界定
        一、思维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
    第二节 杜诗思维方式溯源
        一、孔子“中庸之道”与“执两用中”的辩证法思想
        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三、庄子“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
        四、荀子“粹而能容杂”的“兼术”辩证法思想
        五、刘勰《文心雕龙》文艺美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二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思想上一元多向
    第一节 杜诗思想的一元性
        一、杜诗思想的一元性
        (一) 唐代二元式思想结构的背景
        (二) 杜诗思想的一元性
        二、杜甫与唐代其他诗人相比较
        (一) 李白
        (二) 王维
        (三) 白居易
        三、杜诗思想一元性的具体体现
        (一) 忠君忧国——人与社会(国家)
        (二) 深切忧民——个人与个人(黎民)
        (三) 博大仁爱的物与情怀——人与自然(物)
    第二节 杜甫思想的多向性
        一、杜甫与道家及道教
        二、杜甫的佛家思想
        三、其他思想
第三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形式上对立统一
    第一节 形式上的对立
        一、前后逆折
        二、动静相协
        三、虚实相衬
        四、时空相对
        五、丽景哀情
    第二节 形式上的统一
        一、组诗
        二、排律诗
第四章 杜诗辩证思维特征:诗论上态度辩证
    一、不薄今人爱古人——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古今诗人
    二、别裁伪体——以辩证的态度看待古今诗歌
    三、后贤兼旧制——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诗歌的发展与联系
    四、文质兼备——以辩证的态度看待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杜甫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凌云健笔”的诗学观
    第一节 “凌云健笔”诗学观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前驱
        一、“凌云健笔”的提出与庾信诗中的“凌云健笔”
        二、“凌云健笔”的实践与“风”“雅”传统
        三、“凌云健笔”与儒家思想
    第二节 “凌云健笔”诗学的思想取向
        一、“真”的艺术追求
        二、有“心寄”的言说
    第三节“凌云健笔”诗学的艺术取向
        一、雄奇俊逸诗风与奇特的想象
        二、乐府“议论入诗”的继承与顿挫的结构艺术
第二章“清词丽句”的诗学观
    第一节 清词丽句诗风的成因
        一、清新自然与辩证的态度
        二、独特的人生经历
        三、道家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清词丽句”的诗学观的内含和表现
        一、“颇学阴何”与“清词丽句”的诗学内含
        二、“清词丽句”诗学观的表现
        三、杜诗的“炼字炼句”和对偶
第三章 “转益多师“的诗学观
    第一节“清词丽句”的出现与杜甫对“二谢”的继承
        一、六朝文学中“清词丽句”
        二、杜甫对“二谢”的继承
    第二节 “转移多师”后的“集大成”原因和表现
        一、杜诗集大成的原因
        二、杜诗风格的多样性的表现
第四章 杜甫诗学的影响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开拓与影响
        一、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对后代的影响
        二、民本思想与爱国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即事名篇”与诗歌语言“口语化”
        一、“即事名篇”的开创和影响
        二、诗歌语言的口语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宋人杜诗体裁艺术论
    第一节 杜诗古体论
    第二节 杜诗近体论
    第三节 杜诗拗律论
第二章 宋人杜诗章法句法论
    第一节 杜诗章法论
    第二节 杜诗句法论
第三章 宋人杜诗炼字论
    第一节 "诗眼"与"响字"
    第二节 杜诗实字、虚字论
    第三节 杜诗叠字、俗字论
第四章 宋人杜诗对仗论
    第一节 杜诗借对论
    第二节 杜诗流水对、当句对、扇对论
    第三节 杜诗轻重对、偏枯对论
第五章 宋人杜诗用典论
    第一节 宋人重用典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 杜诗事典论
    第三节 杜诗语典论
    第四节 杜诗活用典故论
    第五节 宋代杜诗用典悖论
第六章 宋人杜诗风格论
    第一节 "沉郁顿挫"论
    第二节 多样化风格论
第七章 宋人杜诗艺术渊源论
    第一节 "集大成"说
    第二节 宪章汉魏,取材六朝
    第三节 贵古厚今,取法同代
第八章 宋人学杜论
    第一节 宋人学杜概说
    第二节 宋人学杜方式论
    第三节 集句诗与隐括词
第九章 宋人杜诗艺术成就论
    第一节 "诗圣"说
    第二节 杜诗艺术成就比较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清初咏物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总体论
    绪论
        一、本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咏物诗的发源与传统
        第一节 农耕背景与原始思维下的咏物诗探源
        一、农耕背景下中国诗歌的"物性根基"
        二、原始歌谣中的两类咏物诗
        三、《易经》对咏物诗的影响
        第二节 赋、比、兴与咏物诗的艺术传统
        一、赋、比、兴及其诗学意义
        二、赋、比、兴对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开创
        三、咏物诗艺术手法的发展和演变
        第三节 儒、释、道与咏物诗的文化传统
        一、"诗言志"与"比兴为上"——从儒家诗学观说起
        二、从"观物取象"到"格物穷理"——儒家功利性审美与咏物诗
        三、"物我为一"和"以情观物"——道家的感性美学与咏物诗
        四、"见山三阶段"——禅宗对咏物诗审美境界的开拓
    第二章 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
        第一节 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
        一、遗民咏物诗的思想传统
        二、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
        三、宋明遗民咏物诗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一、贰臣心理及清前贰臣咏物诗传统
        二、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
        三、贰臣心理的人文关怀
        第三节 宦海沉浮与润饰太平
        一、宋琬的狱中悲吟
        二、施闰章的故园之思
        三、王士禛的盛世之音
        四、朱彝尊的宦游与酬唱
        第四节 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
        一、从复明之志到悼亡和缅怀
        二、从人格自赏到困惑与思考
        三、从渴望突破到盛世情怀
    第三章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清初咏物诗的题材
        一、题材概况
        二、题材的时代性特征
        三、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
        第二节 清初咏物诗的艺术手法
        一、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
        二、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
        三、切题抒情的典故运用
        第三节 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
        一、立象尽意
        二、物我合一
        三、澄怀味象
    第四章 清初咏物诗学研究
        第一节 清前咏物诗学观照
        一、先秦汉魏六朝咏物诗学
        二、唐代咏物诗学
        三、宋代咏物诗学
        四、金元咏物诗学
        第二节 《佩文斋咏物诗选》编者的咏物诗学观
        一、御选与宏阔缜密的体例
        二、广泛的咏物诗观念——兼论咏物诗的界定
        三、对咏物诗诗教价值的发掘
        第三节 王夫之的咏物诗学观
        一、王夫之的"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论
        二、王夫之的情景论
        第四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学观
        一、"神韵说"的提出与诗学内涵
        二、"神韵说"观照下的咏物诗评
        第五节 叶燮的咏物诗学观
        一、"理"、"事"、"情"的诗学内涵
        二、妙于事理的咏物观
下编 作家论
    第五章 王夫之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王夫之《落花诗》的政治情怀
        一、"匡维世教"、"外周物理"的诗学支持
        二、摇落、萧索的政治背景与"情"、"物"的"相值相取"
        三、《落花诗》政治意识探析
        第二节 王夫之咏物诗的屈骚传统
        一、"发愤抒情"的创作模式
        二、忠贞、执着的精神特质
        三、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及其他
    第六章 钱谦益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钱谦益咏棋诗研究
        一、钱谦益的咏棋诗创作
        二、钱谦益咏棋诗的思想内涵
        三、钱谦益咏棋诗中的人生境界
        第二节 钱谦益的其他咏物诗
        一、钱谦益《初学集》中的咏物诗
        二、钱谦益《有学集》中的咏物诗
    第七章 吴伟业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梅村体"咏物诗中的生命意识
        一、感怀今昔,系一代之兴废
        二、物是人非,叹人生之无常
        三、悲天悯人,对战争的强烈批判
        四、命运多舛,对文人命运的悲观体验
        五、仕与隐的两难,生命价值的追问
        第二节 "梅村体"咏物诗艺术探析
        一、引小物以寓大旨的《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
        二、从袁凯《白燕》到梅村《白燕吟》
    第八章 王士禛咏物诗研究
        第一节 《秋柳诗》新解
        一、《秋柳诗》的解读困境
        二、《秋柳诗》新解
        三、《秋柳诗》创作心态探析
        第二节 《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
        一、吉川幸次郎的"新美"说
        二、《秋柳诗》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三、社会影响与政治收益
        第三节 王士禛咏物诗的"神韵"之美
        一、"神韵说"的内涵及形成
        二、《秋柳诗》的神韵之美
        三、王士禛早期其他咏物诗中的"神韵"
        四、王士禛中后期咏物诗平议
    第九章 清初遗民代表诗人咏花诗研究
        第一节 归庄、余怀的"看花诗"研究
        一、归庄、余怀看花诗的创作
        二、归庄、余怀"看花诗"的思想内涵
        三、归庄、余怀"看花诗"的遗民意识
        第二节 屈大均的咏花诗研究
        一、屈大均及其咏物诗创作
        二、屈大均顺治十六年的咏梅诗
        三、屈大均后期的咏梅诗
        四、屈大均咏菊诗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从杜诗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观念的丰厚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 [1]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释证[J]. 吴怀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1)
  • [2]南宋论文诗研究[D]. 高云飞.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D]. 陈晓峰. 扬州大学, 2015(04)
  • [4]中国文学史中的杜甫书写(1904-1949)[D]. 罗晨. 西南大学, 2015(05)
  • [5]民国唐诗学研究[D]. 任晓勇.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3)
  • [6]宋诗话论杜对宋人注杜的影响研究[D]. 杨凌峰. 西南大学, 2013(01)
  • [7]杜诗辩证思维研究[D]. 朱莎. 西南大学, 2013(12)
  • [8]杜甫诗学研究[D]. 杨凡.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8)
  • [9]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D]. 李新. 河北大学, 2011(12)
  • [10]清初咏物诗研究[D]. 刘利侠.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万古之文,利弊自知之明”——杜诗视域下杜甫诗学理论与创作思想的丰富辩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