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种感觉而不是爱

寻找一种感觉而不是爱

一、找一种感觉代替爱(论文文献综述)

郭振统[1](2020)在《浅析胡塞尔意向性理论》文中研究说明“意向性”的发现开启了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大门。作为现象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意向性”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发挥了奠基性的作用,它的影响始终贯穿于现象学的发展历程之中,并且引领了之后现象学的发展脉络。因此,本论文选择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作为研究主题,试图通过分析探讨胡塞尔指向性意向性理论和构造性意向性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历程,从而深入发掘出更多关于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研究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发现其思想理论对后世主流的哲学流派的诞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带来的启发。另外,尝试把握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的转变。本文开篇从意向性理论的来源入手,着手分析了布伦塔诺对意向性理论的改造,以及胡塞尔对于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扬弃。之后本文深入分析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两种模式——指向模式和构造模式,并基于两种模式进一步探讨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所面临的时代局限性及其对传统意向理论的突破,从而使得本文能够从整体来把握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意义。最后本文重点说明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思想对几个主要的后世哲学流派所带去的启发和影响,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了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意义及对后学的启示。

朱梦[2](2020)在《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西方建筑界已悄然发生巨变。于西方世界而言,无论是建筑的实践与理论都不再是现代主义的“一家独大”,而是多种流派与思潮的“百家争鸣”。于中国而言,刚刚经历了近现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探索,理论和实践都尚未成熟,而且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年度“十大最丑建筑”评选与“千城一面”现象就是其中的缩影。由此可见,面临当下竞争激烈的国际设计形势和多元化的设计理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教育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要从根本上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从建筑的本质出发,重新树立建筑从业者和人民群众心中正确的的建筑价值观。从现代建筑理论的角度来说,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而空间围绕人体展开。因此研究身体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立一切建筑认知的基础,也是形成一套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前提,更是指明当下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本篇论文以身体和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概括出身体与建筑的七个主要特征。然后以此为据,参考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身体的关系重新分析、研究和梳理,划分为十二个演变阶段和四个主要时期;另一方面,论文也通过中西方建筑不同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中西方自然哲学观的巨大差异、我国建筑发展的客观现状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与西方建筑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及理论对于建筑中的“人文主义”的思考依然停留在表象,距离“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与建造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胡倩[3](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文中研究表明

黄凯[4](2020)在《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实主义电影在我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比较大的分量。不论是“十七年电影”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喊出的“现实主义复归”的口号都足以说明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一直在指导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在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以及现实主义风格的导演。与此同时,关于未成年人的形象在电影文本与社会中形成了不一样的风格。本文将以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为范围,研究其中的未成年人形象的建构。文章一共分为以下四个大章。第一章,首先对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作出界定,然后梳理现实主义电影在我国漫长的电影史中的发展形成。第二章,未成年人的社会形象是具体显示在社会个体中的,这一章将探讨未成年人形象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形象的建构。未成年人的概念相较于电影而言运用的比较少,这个词汇在检索中发现往往用于法学专业或者社会学专业。然而未成年人的社会形象就是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未成年人形象的最终呈现。第三章,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不难看出是作为成年人这个概念的相对性而建立起来的。未成年人具有一定的符号价值的研究意义,那么作为符号的传播与本体的身份认同对于理解未成年人形象的建构就具有理论探索的价值。同时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的角度与未成年人最终在电影文本中的形象呈现也将在这一章中得到讲解。第四章,研究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的意义和问题。从三个方面来看,其一是这样的研究具有参照与借鉴的意义;其二是也可以对今后的电影创作有理论方面的指导;其三是分析未成年人形象建构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刘广胜[5](2019)在《姥爷家的红杉树》文中研究指明一我刚记事的时候,姥爷家的那棵红杉树已经非常高大,塔状的树冠直插云天,八里外都清晰可见。我村离姥爷家八里路,母亲常站在寨墙上指着娘家的方向给我说,看,那是姥爷家的红杉树,方圆百里独一无二。母亲说得没错,在那时的华北平原农村能生长这样一棵亚热带树种,的确稀罕。但母亲不知这棵树将随着它主人的宿命走到生命的终点。

黄双荣[6](2019)在《It’s So Amazing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为It’s So Amazing一书的翻译实践报告。该书为美国出版的儿童性教育读本,旨在教给儿童科学的性教育知识。由于性教育话题在中国的敏感性以及该书的目标读者为儿童,笔者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在翻译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重难点。即翻译要符合儿童语言的特点;翻译要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翻译要符合文化差异的特点。针对这三个重难点,笔者根据接受美学理论中“以读者为中心”这一原则,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以及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采用了以下翻译策略。第一,针对儿童的语言特点,多用叠词和语气词;第二,针对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翻译中采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阐释对于儿童来说难以理解的概念;第三,针对中美方文化差异,包括中西方性教育阶段的不一致以及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差异,笔者采用了转换和省译的策略。

舒文治[7](2018)在《罗成牌》文中提出现在,要以一个有名有姓的人来命名一种牌,这无异于只身犯险。好在,塔罗牌及扑克牌等提供了森林般的掩护。塔罗牌系列是个开放的虚拟王国,它并非指同一种牌,其种类多达上千种,其牌阵虽可归纳为五大类,但每一次出现的牌之列都是无穷中的无穷,大到宇宙都可包含其中,大到自相矛盾都不再矛盾,罗成牌又算什么呢?

周婧[8](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指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赵欢[9](2017)在《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深受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要求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学生。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机械死板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倡导教育课程改革,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还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积淀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滋养其精神生命,使其更好地于世俗生活中活出一份惬意?语文教育的精神熏陶必不可少。让学生在“诗意”的语文教育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为学生的精神生命涂抹一层温暖的底色正是诗意语文的旨归。本选题除开引言和文献综述外,共分四章进行论述,最后三张为本文研究重点。第一章是对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相关概念的阐释,尤其是结合其个人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对“诗意语文”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加以探究。并对其课堂中彰显诗意的教学策略进行整合和分析。第二章旨在探讨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借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力求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回归提供新的可能。第三章主要是小语界“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借鉴实践。在前两章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依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实录等予以呈现,以便更好地展示初中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借鉴“诗意语文”理念的。第四章为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自身及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中出现的种种迷失与出路的探讨,力求给本论题的后续实践探索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发展之路。

任红红[10](2015)在《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文中研究指明莫言的小说以其“个性化叙事”呈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莫言的小说在多元叙事技巧的革新中,以结构和视角的不断变幻与尝试,从关注乡村世界里平凡的个体,男人、女人、婴童、青少年,到关注这个空间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这些个体的信仰和情感等,以对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文学想象和诗性的语言,发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和这里的主体——农民。小说通过个体故事的不断呈现和强化,从整体上书写了作为人类的一个群落的文化模式。因此,莫言通过短、中、长篇小说建构起来的乡村世界里的一切有其自足性,这些通过文学叙事出现在文本中的人物符号和文化因子,表征了汉民族乡村世界强有力的文化事实。论文首先将莫言的小说放置在汉民族主流文学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研究这些作品中书写的乡村世界和莫言的人类学深描中的乡村世界,探寻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和表现。这一部分在系统认知和梳理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的不同范式的基础上,先确立本论文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视角,关注的是作为人类族群之一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农民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状况、个体的成长,以及农民与动物的关系、乡村动物崇拜和他们的超自然力信仰等层面。并指出莫言小说中深描的这些地方性知识,以文学叙事的形式发现了乡村的同时发现了农民。在确立了这一研究视域之后,论文通过对多部“乡土文学”文本的细读,着重分析和系统梳理了汉民族主流文学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指出莫言的小说在虚构与想象的文学叙事中,走出现代性启蒙话语的书写视域,建构了自足的乡村世界独特性。其次,汉民族乡村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复杂多元的,莫言在几乎所有书写乡村的小说中都涉猎了这些关系。在这一部分。论文通过对莫言小说叙事中乡村世界的家庭伦理关系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其中的夫妻、父子、母子关系的书写为具体的研究视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夫妻关系。莫言小说中书写的几乎所有乡村夫妻关系的缔结仍然离不开父母包办、尽孝、传宗接代的婚姻“义理”,这种因顺从而“有序”缔结的婚姻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农民夫妻间只有义理却无爱的情感关系模式,使夫妻关系在“有序”的结合和相守中潜藏着“无序”的婚外情感和家暴的普遍性,论文在梳理和研究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其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在对乡村记忆的“伦理召唤”中,通过小说呈现的父子关系的和谐与不和谐,并深入分析了造成不和谐的父子关系的深层文化原因。论文对莫言小说中深描的母子关系的研究,在和以往主流文学作品对此概念化书写和想象的对比中,认为莫言的书写将父权文化遮蔽在“深闺”的乡村母亲前置,让她们在养家、育儿的辛劳中自己言说自己.以关注人类的情怀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论文也深入分析了小说深入细致的文学想象与虚构中显现的乡村母亲的智慧和德性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通过对莫言多部小说地解读,研究莫言通过多部小说深描的特定年代乡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娱乐游戏、情感、性相、人生选择等个体成长中遭遇的众多方面,系统研究了莫言小说以文学的“轻”、书写方式的“轻”,书写乡村世界里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化遮蔽、没有话语权的“轻”的群体,给读者默思的空间的同时思考文化赋予这些群体的“重”。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这些群体被书写的独特性,和这些群体自由和不自由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其中彰显的汉民族文化对这些群体成长影响的深层文化结构。第四,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农民和动物的关系,即农民与六畜的关系和乡村动物崇拜。论文在对汉民族农耕文化和六畜关系的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莫言的小说对农民和六畜关系的深入书写和以往主流文学对此的有限想象和书写的对比研究,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对农民和六畜亲密关系人类学书写的独特性。此外,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乡村动物崇拜,通过对小说中对此的想象和书写,着重研究了乡村里的蝗虫、狐狸和狼等动物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农民却对它们有敬畏之心,因为恐惧而敬畏,因为敬畏而崇拜的文化心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主流文化尊崇周孔礼教,视儒家文化为宗教的时候,乡村里的农民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巫术思维,视动物为图腾,在乡村广阔的地域中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莫言通过小说展现了乡村生态人类学的和谐图景。第五,论文研究了小说中深描的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乡村世界里的农民不但有自己崇拜的动物图腾,而且在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规约下,虔诚地保持着祖先崇拜。论文研究了莫言笔下以“场景再现法”完整呈现在多部小说内部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祖先之灵信仰的丧葬礼仪式,以及特定的日子里祭祀祖先的各种仪式具有的浓郁传统文化色彩。莫言没有像鲁迅、茅盾、巴金、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一样仅仅书写官宦、士绅、地主家族有关祖灵祭祀的典礼和仪式,而是用人类学深描的笔法,再现了乡村世界里的普通农民的祖先之灵祭祀的丧葬礼和其他仪式。除此之外,论文系统深入的研究了莫言小说中的乡村鬼魂信仰和禁忌等其他超自然力信仰。莫言通过对乡村世界里的超自然力信仰的人类学深描,打开了走进乡村神秘信仰的大门,在被主流文化遮蔽、主流文学不屑书写的文化语境中,在各民族作家关注并书写自己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文学语境中,深入展现了乡村世界的风俗与信仰。虽然莫言的小说以其不经意的追忆,以不必转换文化视角和做田野调查的便利,在小说中以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做了人类学家做的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深描。但小说中丰富的人类学因子是在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故事中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的。因此,论文的最后部分研究莫言小说的独特叙事艺术和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中展现的乡村世界人类学书写的紧密契合,探寻莫言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莫言的人类学书写以其关注边缘、书写边缘和日常经验的视角和立场,为汉民族当代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做出了贡献。莫言对乡村世界的人类学深描,在全球化语境中和当代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各民族作家一起,建构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莫言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书写,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语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二、找一种感觉代替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找一种感觉代替爱(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胡塞尔意向性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发生与发展
    1.1 意向性理论的发展前史
    1.2 布伦塔诺对意向性理论的心理学界定
    1.3 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意向性理论的改造
第二章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两种模式
    2.1 胡塞尔现象学中意向性理论的重要地位
    2.2 胡塞尔“指向模式”的意向性理论
        2.2.1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本质现象学
        2.2.2 《第五逻辑研究》中意向性理论的建构
        2.2.3 《第六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理论
    2.3 胡塞尔“构造模式”的意向性理论
        2.3.1 悬搁还原方法
        2.3.2 先验还原
        2.3.3 构造与意义给予
第三章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对后学的启发
    3.1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对存在论哲学的启发
    3.2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对解构主义哲学的启发
    3.3 胡塞尔意向性理论对人工智能哲学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西方建筑历史发展时间轴线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中西方建筑发展概况
        1.1.2 建筑历史发展的曲折与复杂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分析和猜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客观世界概述:建筑与人的载体
    2.1 客观世界
        2.1.1 定义与意义
        2.1.2 组成部分
    2.2 自然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2.4 自然现象
    2.3 社会环境
    2.4 客观世界的变化
        2.4.1 运动中的发展与变化
        2.4.2 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人体概述:建筑活动的主体和使用者
    3.1 人体概述
    3.2 人体的外观结构组成
        3.2.1 头部
        3.2.2 躯干
        3.2.3 四肢
    3.3 人体的感知活动
        3.3.1 感觉活动
        3.3.2 知觉活动
    3.4 人体的需求
        3.4.1 物质需求
        3.4.2 精神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身体与建筑
    4.1 身体的定义
    4.2 身体与建筑的七个特征
        4.2.1 视觉
        4.2.2 听觉
        4.2.3 触觉
        4.2.4 记忆
        4.2.5 运动
        4.2.6 欲求
        4.2.7 场所
    4.3 文献研究统计与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人文主义视角
    5.1 人文主义与建筑
    5.2 建筑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视角
    5.3 本章小结
第6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6.1 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1.1 第一阶段:拟物意识的形成
        6.1.2 第二阶段:从物到人-建筑物即身体的映射
        6.1.3 第三阶段:禁欲主义下的身体与空间
        6.1.4 第四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回归
        6.1.5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分离与畸变
        6.1.6 第六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混乱与功能矛盾的出现
    6.2 功能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2.1 第七阶段:视觉与功能矛盾的加剧
        6.2.2 第八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瓦解与新观念的出现
        6.2.3 第九阶段:功能主义身体观的确立与发展
    6.3 新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3.1 第十阶段:功能主义建筑的新视觉
    6.4 感官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4.1 第十一阶段:建筑物是社会与都市结构的反映
        6.4.2 第十二阶段:建筑物即身体的存在与感知
    6.5 本章小节
第7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7.1 第一阶段:拟物化意识与宇宙人神观念的形成
        7.1.1 原始社会时期
        7.1.2 奴隶社会时期
    7.2 第二阶段:观念与世俗性的人文主义
        7.2.1 封建社会时期
    7.3 第三阶段:身体在建筑中的迷失
        7.3.1 近代社会时期
        7.3.2 现代社会时期
    7.4 本章小节
第8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历史演变对比与启示
    8.1 古代社会时期
        8.1.1 人神观
        8.1.2 建筑材料及其体现出的文化观念
        8.1.3 模数化与基本尺度的确定
        8.1.4 身体在建筑中的直接表达
        8.1.5 身体感受的介入
    8.2 近现代社会时期
    8.3 当代社会时期
    8.4 本章小节
第9章:研究结论及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介绍
        2.《魅力董卿》选段介绍
    (二)维译汉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介绍
        2.《信念》介绍
        3.《白夜》介绍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介绍
二、译文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译文
        2.《魅力董卿》选段译文
    (二)维译汉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译文
        2.《信念》译文
        3.《白夜》译文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活着的100个理由》选段原文
        2.《魅力董卿》选段原文
    (二)维译汉
        1.《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原文
        2.《信念》原文
        3.《白夜》原文
        4.《每天进步一点点》选段原文
结语
致谢辞

(4)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儿童形象研究
        二、青少年形象研究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界定与发展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发展概述
第二章 未成年人的社会形象
    第一节 未成年人社会形象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未成年人社会形象的建构
第三章 未成年人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未成年人作为符号
        一、形象符号的传播
        二、符号下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的视角
        一、家庭伦理
        二、校园青春
        三、社会暴力
    第三节 未成年人形象的文本呈现
        一、天真无邪的“好孩子”形象
        二、充满叛逆的“坏孩子”形象
        三、趋于成熟的“小大人”形象
        四、努力奋斗的“成年人”形象
第四章 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参照与借鉴的理论研究意义
    第二节 指导与理解的实践操作意义
    第三节 未成年人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致谢

(5)姥爷家的红杉树(论文提纲范文)

(6)It’s So Amazing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1.2 Content of the Task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Preparation of the Related Knowledge
        2.1.2 Prepa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ools and Strategie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3.1 Major Concepts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3.2 The Application of ReceptionAesthetics in the Translation of ISA
Chapter Four Strategie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ISA
    4.1 Complying with Children’s Speaking Habits
        4.1.1 The Use of Reduplication
        4.1.2 The Use of Exclamation
    4.2 Complying with Children’s Way of Thinking
        4.2.1 The Use of Metaphor
        4.2.2 The Use of Personification
    4.3 Complying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
        4.3.1 Adaptation
        4.3.2 Omiss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9)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师王崧舟“诗意语文”相关概念的阐释
    第一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
        一、王崧舟教学个性的凸显
        二、王崧舟教学风格的形成
        三、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开创
        四、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境界的展望
    第二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界定
    第三节 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理念的彰显
        一、多一点节奏层递感
        二、多一点细致咀嚼感
        三、多一点鲜活画面感
        四、多一点生命关怀感
        五、多一点文化底蕴感
第二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借用价值
    第一节 指引理想方向
    第二节 传承“诗教”文化
    第三节 实现审美陶冶
    第四节 培养“完整的人”
第三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借用实践
    第一节《山坡羊·潼关怀古》的“诗意”解读
        一、教学实录
        二、分析反思
    第二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诗意”阐释
        一、教学实录
        二、分析反思
    第三节《苏州园林》的“诗意”欣赏
        一、教学实录
        二、分析反思
第四章 王崧舟“诗意语文”在初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第一节 诗性和理性
    第二节 预设和生成
    第三节 虚伪煽情和以情激情
    第四节 课内诗意的彰显和课外诗意的涵养
    第五节 小学“诗意语文”和初中“诗意语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第一章 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与“农民的发现”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视域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第二章 乡村世界家庭伦理关系
    第一节 乡村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
    第二节 人类学视域中的乡村夫妻关系
    第三节 乡村父子关系的深层结构
    第四节 乡村世界的母子关系
第三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婴童和青少年
    第一节 汉民族文学中失语的儿童和青少年
    第二节 乡村世界里的婴儿和儿童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乡村世界里的青少年
第四章 乡村世界里的农民和动物
    第一节 农民与动物关系书写的文学史回顾
    第二节 农民与家畜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乡村动物崇拜
第五章 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
    第一节 礼教夹缝中的乡村超自然力信仰
    第二节 乡村祖先之灵和鬼神信仰
    第三节 乡村超自然信仰的深层文化结构
第六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多元叙事建构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深描乡村的世界文学视域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境中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找一种感觉代替爱(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胡塞尔意向性理论[D]. 郭振统. 山西大学, 2020(04)
  • [2]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D]. 朱梦. 深圳大学, 2020(02)
  • [3]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活着的100个理由》、《魅力董卿》;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为保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而奋斗》、《信念》、《白夜》、《每天进步一点点》[D]. 胡倩. 新疆大学, 2020(07)
  • [4]国产现实主义电影中未成年人形象建构研究[D]. 黄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姥爷家的红杉树[J]. 刘广胜. 当代小说, 2019(05)
  • [6]It’s So Amazing汉译实践报告[D]. 黄双荣.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罗成牌[J]. 舒文治. 天涯, 2018(06)
  • [8]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王崧舟“诗意语文”理念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D]. 赵欢.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D]. 任红红. 兰州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寻找一种感觉而不是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