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西神铺》与梅花工艺等

《梅花西神铺》与梅花工艺等

一、《梅花喜神谱》与梅花开花过程及其它(论文文献综述)

刘培[1](2021)在《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文中指出梅花象喻从南宋以来逐渐被塑造成华夏文化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思想界从华夷之辨到夷夏之防的转变密切相关。在当时,对民族、国家与文化的认知,对民族精神的探寻与塑造具有传续华夏命脉的崇高意义。这种探寻与塑造以对华夷之辨的重新阐释为切入点,梅花象喻的生成集中体现了这一文化构建的历程。华夷之辨在理学文化语境中被简化为君子小人之辨而纳入到理一分殊的认知体系中。立足于此,梅花象喻深入到华夏文化自我认知的各个层面,这是它能够象征华夏的前提和基础。理学着眼节操观念来塑造社会人格,严守夷夏之防。梅花书写标举节操,在观念世界筑起一道扞卫华夏文化的长城,因此之故,梅花最终成为寄托文化执念与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

李淑佳[2](2020)在《中国水印木刻植物图像的装饰性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印木刻画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伴随着印刷技术产生,水印木刻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民族性。本论文以“中国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的装饰性探究”为题,以水印木刻图像的植物题材为载体,结合其发展背景,从文化内涵、造型方法、表现语言三个方面对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的装饰性进行研究。本文梳理了古往今来学界对于装饰性图像的定义、造型及表现语言,比较分析了传统水印木刻和当代水印木刻图像中植物题材的装饰性,探讨了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装饰性的表现方法,最后以自己的毕业创作来探索水印木刻植物图像装饰性的表现,在实践中寻找中国水印木刻植物图像装饰性在当代延续的可能,发掘其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王宇[3](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认为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金燕[4](2019)在《基于饾版印刷工艺的校园文化衍生品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主题为《基于饾版印刷工艺的校园文化衍生品设计》,在对传统饾版印刷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其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相结合。在将传统手工技艺元素引入现代设计的同时,也对其价值的传承和语义的表达做出思考,以实现设计思维的创新和设计方式的丰富。本课题主要通过五章展开。第一章为文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课题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组织架构。第二章主要围绕饾版印刷工艺的历史文化源流及其具体工艺流程展开探讨。第三章论述了饾版印刷的生存现状及其现代推广的意义所在。第四章作为本文的主体部分,针对东南大学校园文创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论述了如何将饾版印刷工艺与校园文创相结合,继而综合以上研究呈现本课题的作品设计方案以及成果展示。第五章为结语,对于饾版印刷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予以拓展性思考,并对优秀传统工艺的时代创新进行展望。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归纳法来研究饾版印刷工艺的现代传承。本选题针对饾版印刷的历史与工艺进行了文献查阅和走访调研,在将饾版印刷运用到东南大学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借助传统工艺为平面印刷设计和产品设计带来新颖的的视觉体验和呈现形式,期望能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人们对这项优秀传统工艺的关注,同时也可以为校园文创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今天讨论饾版印刷,要在体会其独特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其找到合适的表现语言和发展空间,实现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良性融合。

祝平凡[5](2019)在《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文中研究表明明代中叶以后,线装书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制,而视书籍为艺术品的观念也在此期得到发展。至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制度发生巨变,西式装帧逐渐占据主流。但在此时,中国知识阶层的一批有识之士从容面对,并维护中国传统中的一脉书香,出版了大量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线装书。本文以其中的代表人物陶湘、鲁迅、郑振铎、周叔弢和吴湖帆等为例,讨论了这一时期线装书中的精品制作,以及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

周蕾[6](2018)在《宋代百咏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宋代百咏诗。宋代百咏诗是指宋代文人所作,由整一百首诗歌构成的,在题目中冠以“百咏”“百题”“百章”等百字字眼的组诗。百咏诗这种特殊的诗体形式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是百咏诗发展的兴盛时期。研究宋代百咏诗不仅可以揭开这一特殊诗歌形式的神秘面纱,了解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品味其艺术美态,而且宋代百咏诗的文献史料价值和对后世百咏创作的影响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包括四个章节,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第一章:探究百咏诗的起源和宋前的发展脉络,普查统计现存可考的宋代百咏诗的数量为63组,对现存相关文章中的统计数据进行补正。根据统计数据和诗歌主要内容将宋代百咏诗分成宋代梅花百咏诗、宋代地理百咏诗、宋代唱和百咏诗三大类并探究宋代百咏诗在有宋一代兴盛发展的原因。这是从整体上对宋代百咏诗进行了解把握。第二章:分类探究宋代百咏诗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宋代梅花百咏诗主要描写梅花的精神风貌,借梅花说理、咏史、抒情等;宋代地理百咏诗主要描写区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来怀古、寓理、纪闻等,具有地域性特征;宋代唱和百咏诗主要以刘克庄梅花百咏诗来考察。第三章:分析宋代百咏诗的诗歌艺术特征。想象夸张手法,白描,用典等艺术手法在百咏诗中广泛运用,其也具有尚理和禅趣的特点。同时,宋代百咏诗中也存在用典晦涩,语言粗浅等弊病。第四章:探析宋代百咏诗的文学意义与影响。宋代地理百咏诗具有重要的地理文献史料价值,而宋代唱和百咏诗则促使宋代百咏唱和群体形成,带动百咏唱和文化的发展。从整体来看,宋代百咏诗对后世百咏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元明清各朝均有追续唱和之作,而且宋代百咏诗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

胡园园[7](2017)在《中国古代画谱的发端 ——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研究》文中认为南宋宋伯仁私刻《梅花喜神谱》多被视为中国古代历史第一部画谱,关于这一说法是存在争议的。本文试以新的角度,对其非画谱身份的原因就行推理和论证,并论述其所具备的画谱"基因"及其对后世画谱产生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梅花喜神谱》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尽可能对该谱的内容及刊刻背景达到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解读;通过观察法,观察《梅花喜神谱》与其前后时期出版的书籍图文版式的不同,对比后分析其所具备的艺术特征;用跨界科研的方法,运用版画理论、社会学、哲学、风格学等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梅花喜神谱》刊刻的历史背景,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哲学推崇、艺术倾向、版刻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分析其诞生的因由;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谱内百幅梅花图进行分析,并联系其所在的文化、社会及相关历史事件对此谱的主题及意义进行更为深入的论述,尽可能的发掘作者宋伯仁编绘此谱想要表达的深层意义;通过功能分析法,分析《梅花喜神谱》所选用载体形式——木刻版画,在南宋那个时代当时所承担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综上,结合南宋书籍版刻的发展概况、南宋赏梅文化的鼎盛、以及作者宋伯仁与梅花的深厚渊源这三个部分,对其诞生的背景原因进行分析。从其刊刻的真实目的,其诗文旨在抒情言志的特色,以及当时木刻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推论分析其本非画谱的原因所在。从其模仿国画笔墨韵味的木刻特色,折枝构图所体现的国画意境及其诗画并呈版刻形式所体现的独特艺术特色和价值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天生携带的画谱"基因",这也正是后世将其视为画谱的主要原因,为后世画谱所模仿和借鉴。

任军霜[8](2016)在《宋伯仁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伯仁(1199—?)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尝举博学鸿词科,嘉熙中为盐运司属官,为宋季江湖诗派中人。仕途不显,为后世所知是其着有画谱《梅花喜神谱》一书。另有诗集《雪岩吟草甲卷忘机集》一卷,《雪岩吟草乙卷西塍集》一卷,词集《烟波渔隐词》二卷。后世对《梅花喜神谱》一书的研究较多,但都是居于艺术层面,尚未对其诗集及《梅花喜神谱》中的百首题画诗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四章,在梳理宋伯仁的生平,为官经历及其交游的基础上,探讨他的诗歌题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一章是生平交游和其诗集版本述略。宋伯仁的生平资料极其匮乏,笔者结合其诗歌内容,大致勾勒他的生平轨迹和爱好,对诗集版本的做简单的考述,为下文诗歌文本分析做基础。第二章对其诗集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交游诗的隐逸情怀、向往田园以及作为底层官吏的苦楚;鉴赏时令诗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对即兴感怀诗中思乡、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梅花喜神谱》中的百首题画诗的研究,从画作决定诗歌的题名及诗歌是怎样为画造境及延伸画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宋伯仁的诗学观及其艺术特色。宋伯仁虽为江湖诗人,但他主张作诗“不追晚唐,不事推敲”,作诗要顺其自然,“啜粥烹茶”即入诗,作诗取材生活;其诗歌艺术特色表现为“词殊浅俗”和梅花意象贯穿始终两个方面,富含丰富的生活情趣。笔者通过对宋伯仁及其诗歌的研究,希望在对宋伯仁的研究上能有所进益,并对江湖诗派的诗风研究起到帮助作用。

张东华[9](2016)在《宋儒格物和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思想与绘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现存最早、流传有绪的宋刊《梅花喜神谱》为案例探索宋人格物思想对花鸟画的影响,通过对作者宋伯仁在画梅花过程中格致思想的还原,揭示理学家通过常识外推认识世界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绘画从花鸟、人物到山水用格物来写生并指导绘画实践的过程。

邵晓峰[10](2014)在《中国画谱出版的发端——《梅花喜神谱》的图像传播意义》文中认为研究了我国出版史上首部雕版印刷的画谱——《梅花喜神谱》的出版传播与社会影响,从现代图像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其丰富的出版历程与传播效果与其图像意义密切相关。对它进行图像描述、分析与诠释,可还原其诞生的"历史原境",揭示其思想内涵与图像意义。

二、《梅花喜神谱》与梅花开花过程及其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梅花喜神谱》与梅花开花过程及其它(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之有戎狄,犹君子之有小人:对华与夷的重新认识
二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梅花象喻与君子人格
三承万世无疆之统,则亦有万世必报之仇:夷夏之防与复仇论
四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梅花象喻与南宋节操观念

(2)中国水印木刻植物图像的装饰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中国水印木刻艺术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初创与发展
    第二节 兴盛与繁荣
    第三节 普及与推广
    第四节 蜕变与重生
第二章 中国水印木刻画中装饰化植物图像
    第一节 中国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的种类
        一、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二、中国水印木刻中体现文人气质的植物
        三、中国水印木刻中体现民间意蕴的植物
    第二节 中国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装饰化途径
        一、抽象与传神
        二、变形与夸张
        三、象征与隐喻
        四、比德与升华
第三章 中国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的装饰语言
    第一节 水印木刻技法独特的装饰性
        一、水印木刻中“木”的装饰肌理
        二、水印木刻中“水”的装饰意蕴
        三、水印木刻中印痕的装饰美
    第二节 水印木刻中植物图像的装饰性色彩
        一、中国色彩审美的概述
        二、富于文人气息悠淡雅致的色彩
        三、富于民间气息靓丽明快的色彩
    第三节 水印木刻植物图像的装饰性结构
        一、点线面的节奏
        二、水印木刻植物图像的点线面表现
        三、突破二维空间的水印木刻植物图像
第四章 个人的艺术创作及思考
    第一节、对水印木刻植物图像装饰性的实践探索
        一、对于植物题材的探索
        二、笔者水印木刻植物图像创作中对于装饰性的探究
    第二节、创作反思与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获奖作品
图录
致谢

(3)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结语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基于饾版印刷工艺的校园文化衍生品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课题创新点
    第四节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一章 饾版印刷的历史文化源流
    1.1 饾版印刷技法的渊源与流变
        1.1.1 饾版印刷技法的历史渊源
        1.1.2 饾版印刷的流变
    1.2 饾版印刷的工艺分析
        1.2.1 临摹勾套虚实相生
        1.2.2 以刀代笔形神聚到
        1.2.3 一色一版浓淡相宜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饾版印刷于当下设计的意义
    2.1 工业社会背景下饾版印刷的生存现状
        2.1.1 传统工艺的衰落
        2.1.2 印刷品市场的局限性
        2.1.3 饾版印刷的价值定位
        2.1.4 版画技艺的培养模式
    2.2 饾版印刷现代推广的意义
        2.2.1 非遗保护的时代潮流
        2.2.2 艺术形式的丰富
        2.2.3 艺术创作思维的革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饾版印刷工艺于校园文创产品的设计调研
    3.1 国内高校校园文创产品发展现状
    3.2 东南大学现存文创产品的调研
        3.2.1 东南大学现有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3.2.2 东南大学文创产品的改良设计思路
    3.3 东南大学校园衍生品与饾版印刷的结合点
        3.3.1 元素提炼与视觉呈现
        3.3.2 艺术与设计的结合
        3.3.3 文化与历史的结合
        3.3.4 二维与三维的结合
    3.4 饾版印刷工艺于校园文创的作品呈现
        3.4.1 校园元素提取与图案设计
        3.4.2 “制版”与“印刷”的实践探索
        3.4.3 饾版印刷与文创的现代融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饾版印刷与东南大学纪念品设计的思考
    4.1 饾版印刷工艺在校园文创中的运用
        4.1.1 饾版复制性的运用
        4.1.2 饾版装饰色彩于现代设计的合理性
        4.1.3 饾版印刷工艺的情感体验价值
    4.2 饾版技法于现代设计的拓展性思考
        4.2.1 研习与传承
        4.2.2 从方寸之间到千里之外
    4.3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东南大学校园文化衍生品展示

(5)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民国年间的书籍世界
    一、莫里斯的书籍艺术
    二、张元济与陶子麟
    三、蒋汝藻与郭葆昌
第二章 陶湘及其刻书
    一、陶湘与藏书
    二、刻书与石印
第三章 鲁迅、郑振铎的《北平笺谱》与《十竹斋笺谱》
    一、国故与利器
    二、寻访与编刻
    三、古物与新董
第四章 周叔弢的书籍五美与刻书艺术
    一、藏书与五美
    二、刻书与新标准
第五章 吴湖帆与书籍装潢
    一、书籍的收藏
    二、书籍的装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宋代百咏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
    四、概念界定与说明
第一章 宋代百咏诗概况
    第一节 百咏诗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宋代百咏诗的创作概况
    第三节 宋代百咏诗的兴盛原因
第二章 宋代百咏诗的主题
    第一节 宋代梅花百咏诗与梅文化
    第二节 宋代地理百咏诗与地域文化
    第三节 宋代唱和百咏诗与唱和文化
第三章 宋代百咏诗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宋代百咏诗的诗艺手法
    第二节 宋代百咏诗的尚理与禅趣
    第三节 宋代百咏诗的诗情画意
    第四节 宋代百咏诗的诗体形态
    第五节 宋代百咏诗的艺术局限
第四章 宋代百咏诗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宋代百咏诗的文献史料价值
    第二节 宋代百咏诗唱和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宋代百咏诗的传承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国古代画谱的发端 ——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源起
    第二节 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学术和应用价值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五节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
第一章 南宋私刻《梅花喜神谱》的编刻背景
    第一节 南宋书籍版刻的繁盛
    第二节 南宋的尚梅文化
    第三节 宋伯仁、宋璟与梅
第二章 《梅花喜神谱》本非画谱
    第一节 《梅花喜神谱》刊刻的真实目的
    第二节 《梅花喜神谱》中所配诗文意在抒情言志
    第三节 复制木刻版画的社会功能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教习方式
第三章 《梅花喜神谱》的画谱"基因"与其艺术价值
    第一节 版刻书籍插图史中模仿国画笔墨的文人写意手法之首例
    第二节 "折枝"式的构图与中国画简约意境的追求
    第三节 诗书画并呈的绘刻形式与文人画的审美原则
第四章 《梅花喜神谱》对后世画谱的影响
    第一节 元代——《松斋梅谱》对《梅花喜神谱》的直接借鉴
    第二节 明代——《雪湖梅谱》对《梅花喜神谱》部分题名的沿用
    第三节 清代——《芥子园画谱》对《梅华喜神谱》形式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宋伯仁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宋伯仁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宋伯仁生平
    第二节 宋伯仁交游
    第三节 宋伯仁诗集版本略考
        一、四库本
        二、乌程蒋氏密韵楼本
        三、汲古阁本和读画斋本
第二章 宋伯仁诗集内容
    第一节 交游诗
        一、仕途不遂的隐逸情怀
        二、梅与酒间的归计田园
        三、禄位之心的恭贺应酬
    第二节 时令诗
    第三节 即兴感怀诗
        一、离别乡思之作
        二、恬淡田园之作
        三、农情农事之作
        四、忧国忧民之作
第三章 《梅花喜神谱》中题画诗研究
    第一节 画作决定诗作的题名
        一、以动植物形状及生活器物命名
        二、以人物及其动作行为的命名
        三、以历史人物典故命名
    第二节 诗作服务其画作
        一、为画造境
        二、延伸画境
    第三节 诗作和画作相统一
第四章 宋伯仁诗学观及诗歌艺术特色
    第一节 宋伯仁的诗学观
    第二节 宋伯仁诗歌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宋儒格物和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论文提纲范文)

一、宋人格物的思维方式
二、“就近格”和宋人爱梅
三、宋人植梅和爱梅
四、序文中的格物思想
五、格物与《梅花喜神谱》的诗画创作模式

(10)中国画谱出版的发端——《梅花喜神谱》的图像传播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梅花喜神谱》的出版与传播
    1.《梅花喜神谱》的诞生背景
    2.《梅花喜神谱》版本的流传
    3.《梅花喜神谱》的当代研究
二、《梅花喜神谱》的图像描述
三、《梅花喜神谱》的图像分析
四、《梅花喜神谱》的图像诠释
五、结语

四、《梅花喜神谱》与梅花开花过程及其它(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宋华夷观念的转变与梅花象喻的生成[J]. 刘培. 文学评论, 2021(05)
  • [2]中国水印木刻植物图像的装饰性探究[D]. 李淑佳. 苏州大学, 2020(03)
  • [3]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基于饾版印刷工艺的校园文化衍生品设计[D]. 金燕. 东南大学, 2019(06)
  • [5]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D]. 祝平凡.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宋代百咏诗研究[D]. 周蕾.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古代画谱的发端 ——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研究[D]. 胡园园. 深圳大学, 2017(08)
  • [8]宋伯仁及其诗歌研究[D]. 任军霜. 广西大学, 2016(02)
  • [9]宋儒格物和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J]. 张东华.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 [10]中国画谱出版的发端——《梅花喜神谱》的图像传播意义[J]. 邵晓峰. 中国出版, 2014(16)

标签:;  ;  ;  ;  ;  

《梅花西神铺》与梅花工艺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