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

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

一、左江水利枢纽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兰志广[1](2020)在《复杂结构裂隙岩体三维统计连通率研究 ——以广西大藤峡泄水闸坝基岩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通率是综合描述岩体内部结构面发育尺寸及其贯通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评价岩体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结构面发育特征往往隐藏在地表之下,再加上目前测量结构面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存在局限性,连通率相关研究工作还是很少。因此,如何正确评估连通率依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西大藤峡泄水闸坝基岩体为例进行连通率的计算研究。在详细调查分析大藤峡泄水闸区域坝基地层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重点对28#坝段郁江阶D1y1-3与D1y1-2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精细的描述,并以此为前提进行了三维裂隙网络模拟以及连通率研究计算,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泄水闸坝基岩体内发育有软弱夹层、构造裂隙等结构面,其中软弱夹层为确定性结构面,间距约为2m5m,而构造裂隙数目庞大且分布异常离散。这些结构面的存在降低了泄水闸坝基岩体的整体强度,综合考虑软弱夹层与构造裂隙的发育特征,泄水闸坝基岩体易顺着软弱夹层沿陡倾向上游的构造裂隙发生破坏。(2)要对泄水闸坝基岩体的三维连通率进行研究与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岩体内部裂隙的形状、尺寸、产状等三维特征。而在实践中仅能采集到岩体露头面上裂隙的二维信息,因此,有必要基于岩体露头面上裂隙的二维信息进行三维裂隙网络模拟。(3)经过推导,三维连通率是沿潜在破坏面倾角方向与走向两个方向上二维连通率的关系函数。这种推导大大简化了三维连通率确定过程,使计算难度从三维降低为二维。本文采用Dijkstra算法在二维尺度上搜索潜在破坏路径,潜在破坏路径上裂隙迹线总长所占比例即为二维连通率,这种方法工程地质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单快捷。(4)计算多个连通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反映真实连通率的合理方法。本文采用贝叶斯自助法对连通率总体统计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并以后验分布范围值作为连通率参数建议参考值。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三维裂隙网络模拟随机性以及计算所得连通率样本不足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提高连通率分析结果的可靠度。(5)经计算,D1y1-3地层岩体三维连通率的均值、标准差、p值分别为38.7%39.6%、50.2%55.6%和48.85%50.05%。D1y1-2地层岩体三维连通率的均值、标准差、p值分别为46.00%46.66%、46.0%51.0%和55.3%56.5%。就工程设计而言,可以适当选择均值、p值作为连通率最终结果用于后续强度及稳定性分析。考虑到大藤峡泄水闸工程安全要求高,本文建议采用p值最大值,即D1y1-3为50.05%、D1y1-2为56.5%用于后续坝基岩体强度及稳定性分析。

陆民安,卢义骈,罗继勇[2](2019)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勘测设计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百色水利枢纽工程高坝、大库,工程条件极为复杂,位于7度地震区。勘测设计关键问题研究及主要创新:找到并精细勘察查明坝址极狭窄辉绿岩带及软硬相间多岩层空间展布、岩性;利用坝址极狭窄辉绿岩带布置拦河高坝及地下水电站大型洞室群;全断面RCC重力坝超大规模使用高掺量粉煤灰碾压混凝土,创先大规模使用辉绿岩人工骨料;上游坝面加设"短横缝"、混凝土适度预冷、埋置HDPE塑料水管通水辅助降温综合措施简化RCC温控;采用动态规划法优化大坝设计;综合法评价复杂地基上高重力坝稳定安全。

罗继勇[3](2018)在《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文中认为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具有极其独特的地质条件,构成建筑物地基的岩体条件极其复杂,岩性差异极大。在这种岩性差异极大的地质环境中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首先要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为此勘测单位做了大量而系统的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从区域构造稳定性、水库、坝址和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及至天然建筑材料。经过20多年精心勘察,查明了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勘测技术方法既有自身的创新,也有及时系统的引进,一个显着的特点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岩性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勘察分析方法。主要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水利水电行业技术发展有重大影响。

李英海,刘芙荣,玉博[4](2018)在《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勘察》文中研究表明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库坝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勘察难度较大,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①水库区岩溶渗漏问题;②坝基软弱夹层深层抗滑稳定问题;③坝基承压水问题。上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也成为该工程关键的技术难题。围绕此技术难题,参照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勘察工作首先从区域构造地质环境入手,建立地质模型,并采用钻探、物探、坑探、变形观测和科学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论证,对影响工程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专门勘察。事实证明,本工程勘察工作理念和方法组合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成功地解决了上述工程地质难题。

李正兵[5](2018)在《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坝大库不断涌现。混凝土高拱坝已经成为我国西南、西北山区大型水库和电站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混凝土高拱坝对地形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坝基及坝肩抗力岩体的稳定性是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然而受地质构造影响,拱坝坝基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地质缺陷,可能引起坝体破坏,进而危及水电站的运营,高坝坝基及坝肩岩体破坏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因此,根据坝基地质特征及地质缺陷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可靠、经济合理的处置措施,是水电站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特高拱坝坝基处理与加固,尚无可靠的规范作为依据和成功的工程范例作为参考,本文以锦屏一级水电站300m级特高拱坝左岸坝基软弱岩体加固工程为依托,以坝基软弱破碎带(f5断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特征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剖析其所处不同部位对坝基安全稳定的影响,分别对主要的处置技术(灌浆、冲洗置换、锚固)进行了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论述了处置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借以现场监测数据对破碎带处置工程效果进行了反馈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针对300m级高拱坝坝基典型地质缺陷—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从区域构造及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等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层间挤压错动带、煌斑岩脉、深部裂缝以及Ⅳ2级岩体和Ⅲ2级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建基面的岩体质量。详细调查分析了f5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地质特征特性(围岩物质特征、破碎带构造特征、力学性质及参数取值等)及其对高拱坝带来的危害影响,并据此初步提出了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即:“置换(高压冲洗置换)处置+个性化灌浆处理(控制灌浆+高压帷幕防渗及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预应力锚固+渗压排水控制”技术体系——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综合处置成套技术。该处置措施对于f5断层破碎带在坝基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加固处理,可有效提高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抗滑与抗变形能力,提高其渗透稳定性。(2)开发了适应地层性状和可灌性要求的系列灌浆材料,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可灌难题和宽大裂隙带控制性灌浆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可灌性、析水率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浆液分属于三种不同流型,并发现了水灰比对纯水泥浆流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水泥浆水灰比在牛顿液体、宾汉流体或幂律流体间的分界点。通过最小可灌裂隙宽度与水灰比对比试验,揭示了水灰比0.5的浆液仅能灌入0.4mm的裂缝;水灰比0.8的浆液可灌入0.1mm的裂缝,但灌浆速率较慢;当水灰比大于1.0时浆液可完全灌入0.1mm的微裂缝,且具有一定的灌浆速率。采用牛顿流体本构,以微元受力平衡为基础建立流体扩散微分方程,并结合杨氏浸润理论,增加灌浆时间的方法来提高灌浆扩散半径更加经济合理,其工程技术意义为低渗透浸润化灌理论中“长时间、低速率、浸润渗灌”灌浆的理论依据。通过不同配比化学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浆液粘度随时间历时变化的规律,进而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的可灌问题。考虑断层破碎带的物理力学特征,确定了四类断层破碎带条件下(软弱低渗透断层破碎带、断层带影响区域微细裂隙、补强灌浆区域和断层影响带宽大裂隙等区域)的灌浆材料及相应的配比。根据f5断层各部位岩体特征及拱坝受力状况,提出了相应部位的灌浆处置设计方案,即:混凝土网格置换+加密固结灌浆(1730m高程以下):在1730m和1670m高程布置2条高度为10m的置换平洞对f5断层进行加密固结灌浆,置换平洞和斜井的宽度均根据f5断层实际宽度确定。防渗帷幕水泥灌浆:轴线布置3排防渗帷幕灌浆孔,排距1.3m,孔距1.0m;防渗帷幕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普通水泥材料灌注完成后,再采用两排化学-水泥复合灌浆。并对各类灌浆提出了灌后检查的指标要求。(3)开发了宽大破碎带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处理技术(高压往复式冲穿冲洗+群孔扩孔冲洗+混凝土置换回填技术),为软弱破碎带加固治理提供了新颖的处理思路和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块LS-DYNA系统地研究了气液射流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效果,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扩散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开始时,在孔壁与射流的接触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得接触部位的岩体发生向临空方向的变形破坏,破坏脱离后的块体在气液射流的高压作用下产生向下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液射流的应力波由接触部位开始向外部的岩体扩展延伸,并且对外部的岩体逐渐产生损伤破坏。经过气液射流的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从而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有效作用范围:孔径为320mm,3540MPa高压水和1.01.5MPa高压风作用下,在距孔壁小于0.4m岩体的冲洗、碎岩作用明显,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出渣量为43.4m3。优选的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是科学、经济、安全和有效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技术改善了断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加固效果显着,解决了宽大断层破碎带在特定环境中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为断层破碎带加固处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具体处理方法。(4)利用相似理论研制了受f5断层带影响的卸荷岩体的相似材料,设计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卸荷岩体的物理模型试验。试验分析表明压力分散型锚索较长锚索松弛而较短锚索过载的现象;岩体非线性变形特征明显,结合Mindlin应力解与卸荷岩体非线性本构推导了岩体的位移计算公式;锚索周围较远的岩体锚固内应力较小,岩体的非线性变形特征不明显;邻近锚索对岩体的附加应力较小,可采根据变形叠加原理计算邻近锚索引起的附加位移,并推导了附加位移引起的锚索应力损失计算式。采用FLAC3D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了单锚、双锚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试验较吻合,其揭示的群锚效应规律为:锚索间距为5.0m时,主应力方向锚索的应力影响范围比较小,而且相邻锚索间应力明显无叠加。对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结合被覆式面板(或框格梁混凝土)的群锚支护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法科学合理,对复杂岩体结构适应性强,有利于充分发挥预锚的锚固效应。(5)通过对f5断层灌后检查分析,浆液充分填充至裂隙及断层中,灌浆效果明显,固结灌浆透水率较灌前大幅降低,大于3Lu的孔段全部消除,水泥浆液对f5断层带填充效果明显。物探检查结果表明:各类岩级的声波值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提升,各单元的变模值与灌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随灌浆进行单位平均注入量随灌浆孔序递增显着降低,地层渗透性改善明显;化学灌浆对普通水泥浆液不能到达的细微裂隙和特殊地质区域起补强加固作用;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后,透水率降低明显,声波及变模显着提高,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监测资料系统分析,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采用综合处置措施后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锦屏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过加固处理后,历经四个阶段的蓄水检验,左岸坝肩边坡位移增量无明显变化,目前总体变化量值不大(不超过5mm);左岸边坡浅部多点位移计(累计值不超过30mm)、锚索锚固力损失率(约为±15%)、各平洞内石墨杆收敛计位移变化量围岩无明显变形现象,岩体总体稳定;坝基帷幕后渗压计折减系数小于设计控制值,水位变化与上游水位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符合坝基扬压力分布一般规律;蓄水前后渗流变化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水位控制在1880.0m高程附近后,各部位的渗流渗压变化趋于平稳。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渗控工程总体在设计范围内工作。各类监测成果汇总分析表明,f5断层及其影响带加固处理后,高拱坝相应部位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通过采用加密固结灌浆处理、帷幕防渗处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高压水冲穿冲洗回填混凝土及预应力锚固等技术措施,高拱坝蓄水经过四年多的监测与分析及评价,各项监测指标稳定受控,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这充分表明上述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李业[6](2018)在《如美水电站右岸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西南地区水电资源被大力开发利用。拟建的如美水电站最大坝高达315m,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之一,坝址区结构面非常发育,岩体结构非常复杂。因此,基于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学术思想和系统工程地质学原理,在查明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于现场调查成果,首先分析右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结合结构面成因分析,确定斜坡表生改造特征、岩体结构参数、和岩体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等;结合平硐声波资料、现场试验点回弹值测量成果,分析右岸坝基岩体质量特征及相应的力学参数;结合高堆石坝对坝基要求特点,提出右岸侧建基面选择建议。本文在查明如美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如美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在对岩体风化特征量化分析时,提出了结构面风化回弹指数RHI这一新的指标来对岩体风化特征来进行分带。根据岩体的风化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风化、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微新岩体;根据岩体的卸荷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卸荷、弱上卸荷、弱下卸荷、未卸荷。对如美右岸Ⅲ级和Ⅳ结构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Ⅲ级结构面的产状将其分为4组,第一组为NNW组,此组最为发育,约占总数的31%,第二组为SN组,约占总数的15%,第三组为NNE组,约占总数的23%,第四组为NWW组,约占总数的28%;根据Ⅳ级结构面的产状将其分为4组,第一组为NW-NWW组,此组最为发育,约占总数的69.8%,第二组为NNE组,约占总数的4.7%,第三组为NEE组,约占总数的7.9%,第四组为NWW组,约占总数的17.5%。通过采用RQD、RBI与RSI指标对如美坝区岩体结构进行划分,得知:坝址区岩体结构主要以碎嵌结构、镶嵌结构、层状结构和次块状结构为主,局部为碎裂结构,坝址区岩体结构较为复杂,不同岩体结构类型在空间上往往交替出现;此外,强卸荷带岩体主要为块裂结构、碎裂结构和碎嵌结构为主;弱卸荷带岩体以碎嵌结构、镶嵌结构与似薄层状结构为主;微新-未卸荷带岩体以互层状结构和块状结构为主;对比RQD、RBI和RSI指标,得知RSI指标可以更好的表征坝基岩体不同部位岩体结构,并得出岩体结构类型与上述指标的对应关系。室内实验主要进行了花岗岩和英安岩的单轴压缩、常规三轴以及三轴卸荷实验,得出了不同实验方案下岩石的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为模拟坝基岩体开挖回填过程中岩石的响应情况,通过卸荷实验,分析对比了岩石弹性阶段、卸荷阶段以及再加载阶段变形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现场原位试验得出了不同风化卸荷条件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和变形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岩体质量综合分级结果,结合原位试验成果和规范中坝基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给出了坝址区岩各级体抗剪(断)强度参数建议值。Ⅳ2级岩体的取值范围(岩/岩)f’=0.550.65/c’=0.20.5MPa;Ⅳ1级岩体取值范围(岩/岩)f’=0.650.8/c’=0.50.7MPa;Ⅲ2级岩体按风化卸荷状态的不同分为两类,弱上-未卸荷岩体作为Ⅲ2A,它的取值(岩/岩)为f’=0.81.05/c’=0.71.1MPa,弱下-未卸荷岩体作为Ⅲ2B,弱下-未卸荷岩体的取值(岩/岩)为f’=1.051.15/c’=1.11.3 MPa;Ⅲ1级岩体主要对应微新-未卸荷岩体,它的取值范围(岩/岩)为f’=1.151.25/c’=1.31.5 MPa。运用现场定性分级、BQ分级、RMR分级、HC分级、RMY分级以及相应的改进修正等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得出了坝基岩体不同部位的岩体质量等级。综合分级后发现:以RMR原方法修正得出的岩体质量最好,结果最为乐观,HC法的两种分级结果次之,RMR原方法分级结果最为保守;将综合分级结果与岩体风化卸荷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Ⅳ级岩体主要位于强卸荷带、弱卸荷上带、裂隙密集发育带及挤压错动带,Ⅲ级岩体主要位于弱下风化—未卸荷带、弱上—未卸荷以及微新岩体中。通过总结分析土石坝选择原则及依据,按坝基岩体的可利用性初步将如美坝址区岩体分为五类,包括优良岩体(II类)、中等岩体(Ⅲ1-Ⅲ2类)、差岩体(Ⅳ1类)、软弱岩体(Ⅳ2类)、劣质岩体(V类)等。其中劣质岩体需开挖清除;差岩体、软弱岩体一般不应作为大坝基础;中等岩体一般不宜作为高坝坝基,若需利用,应作专门处理;优良岩体可以直接利用。结合岩体质量的综合分类成果,初步给出右岸坝轴线各平碉岩体可利用范围的建议值。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土石坝对坝基岩体的要求,进行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提出中坝址右岸侧建基面的选择建议。

史岩[7](2017)在《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拟建的如美水电站最大坝高达315m,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之一。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谷坡陡峻,河谷为高陡“V”形峡谷地形。坝区结构面非常发育,岩体结构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查清坝肩岩体的结构特征,建立如美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级体系,岩体结构分类体系,弄清坝肩岩体不同类型结构面的方位、形态发育特征,合理划分岩体质量等级,正确提取岩体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从而为大坝建基面选择及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阐明如美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如美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在对岩体风化特征量化分析时,提出了结构面风化回弹指数RHI这一新的指标来对岩体风化特征来进行分带。基于现场调查,提出了左岸中坝址坝肩岩体卸荷模式有5类:倾外断层及陡缓裂的滑移-拉裂型、长缓裂控制的滑移拉裂型、陡倾裂隙控制倾倒-拉裂型、平缓裂隙控制的滑移-拉裂型和压致拉裂型。根据岩体的风化卸荷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卸荷、弱卸荷、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微新岩体等五个分带。根据现场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对左岸Ⅲ级和Ⅳ级结构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左岸多发育横河向的断层或长大裂隙,其中的L72规模最大,属Ⅲ级结构面,为左岸中坝址区的控制性断层。基于平硐调查成果,对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采用RBI(岩体块度指数)和RSI(岩体结构指数)等指标对平硐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对比,发现RSI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如美坝区岩体结构的特征。在大量室内和现场原位大剪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性状结构面和各风化卸荷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取值研究,建立起与各类结构面和岩体配套的力学参数指标。并结合现场对试验段的岩体结构和回弹测试结果,建立起岩体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运用现场定性分级、BQ分级、RMR分级、Q分级等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如美现场工作情况,对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分级后发现坝基岩体质量等级以Ⅲ、Ⅳ级岩体为主,其中BQ分级结果结果最为乐观,RMR分级结果次之,Q分级结果最为保守;Ⅳ级岩体主要位于强卸荷带、弱卸荷上带、裂隙密集发育带及挤压错动带,Ⅲ级岩体主要位于弱下风化—未卸荷带、弱上—未卸荷以及微新岩体中,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给出各级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作为科研项目“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复杂地质环境岩体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四—坝基岩体工程特性及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本论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土石坝对坝基岩体的要求,进行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提出中坝址左岸侧建基面的选择建议。

陆民安,罗继勇,卢义骈[8](2014)在《百色水利枢纽主要工程特点及创新》文中研究指明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规模巨大,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高坝、大库,泄洪消能功率大。通过细致的勘查、试验、分析、研究和设计论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精心设计,取得了RCC坝工程分散式枢纽布置、大规模应用辉绿岩人工骨料、动态规划法进行大坝优化设计、复杂地基上高重力坝稳定安全评价、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应用于130 m高坝、碾压混凝土坝温控优化、综合措施提高溢流坝面混凝土抗裂防冲耐磨性能、浅埋大跨度密集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地下水洼槽地区地下厂房渗流控制等创新成果。

黄国展[9](2014)在《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工程地质特点和勘测研究》文中指出针对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和消力池复杂的地质条件,历经完整的勘察阶段,在勘察过程中采用综合的勘察手段和先进的勘察技术,查明了主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准确评价,为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0](2014)在《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文中提出乌江彭水水电站地处中低山碳酸盐岩地区,岩层陡倾上游,横向谷,岩溶系统及软弱夹层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本文简要介绍了工程任务、工程规模、等级、工程总体布置、工程建设时间以及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简述了库坝区工程地质条件,重点从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主厂房位置与轴线选择、坝址深部岩溶研究及防渗处理、库首岩溶渗漏研究、岩质高边坡稳定研究探讨了工程的先进性和创新特点。其主厂房顺岩层走向布置在国内大型地下洞室布置具有开创性工程实践;地表封堵与垂直防渗帷幕联合防渗的处理方案将复杂的深部岩溶防渗工程变为简单较浅的防渗帷幕与地表封堵相结合,在国内外对深岩溶防渗处理开创了重要的工程实践,研究方法与成果为其他工程均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左江水利枢纽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江水利枢纽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结构裂隙岩体三维统计连通率研究 ——以广西大藤峡泄水闸坝基岩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连通率的定义
        1.2.2 连通率的确定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软弱夹层
        2.2.4 地质构造
        2.2.5 物理地质现象
        2.2.6 水文地质
第三章 坝基岩体结构特征
    3.1 随机裂隙统计
    3.2 裂隙特征描述
    3.3 裂隙优势分组
    3.4 裂隙迹长
第四章 坝基岩体三维裂隙网络模拟
    4.1 裂隙产状模拟
    4.2 裂隙尺寸模拟
    4.3 裂隙密度模拟
    4.4 蒙特卡罗模拟
第五章 坝基岩体连通率计算
    5.1 二维连通率计算
        5.1.1 计算剖面生成
        5.1.2 潜在破坏路径Dijkstra搜索
        5.1.3 二维连通率计算结果
    5.2 三维连通率计算
        5.2.1 计算模型推导
        5.2.2 三维连通率计算结果
第六章 坝基岩体统计连通率计算
    6.1 贝叶斯自助法
        6.1.1 自助法原理
        6.1.2 贝叶斯自助法原理
    6.2 二维统计连通率计算结果
    6.3 三维统计连通率计算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高拱坝建设及拱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灌浆处置
        1.2.3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高压冲洗置换处理
        1.2.4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锚固处置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f5断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2.1 坝址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质构造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层岩性
        2.1.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2.2 左岸坝基典型断层—f5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2.2.1 f5断层空间展布
        2.2.2 f5断层及其影响工程地质特征
        2.2.3 f5断层及其周围岩体分区
    2.3 坝基f5断层处置方案初步分析
        2.3.1 左岸坝基f5断层的灌浆处置方案
        2.3.2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2.3.3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预应力锚固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断层带灌浆材料性能及浆液扩散理论研究
    3.1 灌浆材料性能及试验
        3.1.1 浆液的流变性试验
        3.1.2 浆液的可灌性研究
        3.1.3 浆液的塑性强度和可注期
    3.2 低渗透带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
        3.2.1 单裂隙浆液扩散理论
        3.2.2 液体的浸润理论
        3.2.3 化灌材料试验
    3.3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的灌浆模拟试验研究
        3.3.1 粘度时变性浆液性能特点
        3.3.2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模拟试验
    3.4 灌浆材料工程适宜性研究
        3.4.1 宽大裂缝灌浆材料及配比
        3.4.2 断层破碎带补充加密灌浆材料及配比
        3.4.3 软弱低渗透破碎带灌浆材料及配比
        3.4.4 断层影响区微细裂隙灌浆材料及配比
    3.5 断层破碎带灌浆技术
        3.5.1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特点
        3.5.2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设计
    3.6 坝基f5断层破碎带灌浆效果评价
        3.6.1 防渗帷幕
        3.6.2 软弱岩带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机理及置换效果分析
    4.1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4.2 高压对穿冲洗数值模拟试验
        4.2.1 数值模拟设计
        4.2.2 材料参数取值
        4.2.3 数值计算流程
    4.3 高压对冲数值结果及分析
        4.3.1 运动趋势分析
        4.3.2 应力特征分析
        4.3.3 位移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断层影响带卸荷岩体的锚固变形机制研究
    5.1 卸荷岩体力相似材料制作
        5.1.1 卸荷岩体力学参数及相似比
        5.1.2 岩石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5.1.3 岩体相似材料力学试验
    5.2 卸荷岩体锚固物理模型试验
        5.2.1 工程背景及试验目的
        5.2.2 单锚试验设计
        5.2.3 群锚试验设计
        5.2.4 数据采集及测量设备
        5.2.5 压力分散型锚索模型制作
    5.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单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5.3.2 群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5.3.3 试验分析小结
    5.4 单锚及群锚数值模拟试验
        5.4.1 单锚数值模拟分析
        5.4.2 双锚数值模拟分析
        5.4.3 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处置效果监测反馈与分析评价
    6.1 坝基f5断层固结灌浆处置效果评价
        6.1.1 固结灌浆成果统计分析
        6.1.2 固结灌浆透水率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
        6.1.3 固结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及评价
    6.2 坝基f5断层帷幕灌浆处置效果及评价
        6.2.1 帷幕灌浆成果资料统计及分析
        6.2.2 帷幕灌浆透水率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6.2.3 帷幕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6.3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成果检测及分析
        6.3.1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回填混凝土后测试孔和检查孔透水率分析
        6.3.2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检查孔岩芯分析
        6.3.3 高压对穿冲洗物探检测
    6.4 坝基f5断层综合处置后岸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6.4.1 岸坡坡面的变形观测
        6.4.2 岸坡锚固区的变形、应力监测
        6.4.3 坝基断层处置洞室变形监测及分析
    6.5 坝基f5断层处置后的渗控监测及分析
        6.5.1 坝基渗透压力
        6.5.2 灌浆平洞和排水洞排水渗透压力
        6.5.3 坝体和坝基渗流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6)如美水电站右岸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坝及高土石坝建设概况
        1.2.2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1.2.3 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1.2.4 建基面选择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1.1 区域地貌
        2.1.2 区域构造
        2.1.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坝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3.1 坝基岩体风化特征研究
        3.1.1 岩体风化及分带的方法
        3.1.2 坝基岩体风化特征调查及定性分带
        3.1.3 坝基岩体风化带定量划分
    3.2 坝基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3.2.1 岩体卸荷及分带方法
        3.2.2 坝区岩体卸荷分带定量划分
    3.3 坝区风化卸荷综合分带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右岸坝基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4.1 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1.1 右岸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1.2 右岸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1 缓裂发育特征
        4.2.2 陡倾结构面发育特征
    4.3 岩体结构特征量化分析
        4.3.1 右岸英安岩岩体结构特征定性描述
        4.3.2 典型岩体结构量化特征分析
        4.3.3 RSI与 RBI、RQD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5章 岩体物理力学特征分析
    5.1 岩块物理力学实验
        5.1.1 试验方案
        5.1.2 岩石物理性质
        5.1.3 三轴压缩全过程变形试验
        5.1.4 岩石三轴卸荷实验
        5.1.5 岩石三轴卸荷再加载实验
    5.2 小结
第6章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6.1 岩体质量现场定性分级
    6.2 岩体质量定量分级
        6.2.1 岩体完整性系数(Kv)与岩体结构量化分析
        6.2.2 岩体质量定量分级方法及改进
        6.2.3 具体分级结果及评价
    6.3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结果
    6.4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分析
        6.4.1 岩体强度参数取值分析
        6.4.2 岩体强度参数综合取值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如美水电站右岸侧建基面选择研究
    7.1 土石坝建基面选择原则及依据
    7.2 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
    7.3 建基面选择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7)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程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1.3.2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3.3 水电站建基面选择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2.4.2 坝区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地震
第3章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3.1 岩体风化特征研究
        3.1.1 岩体风化特征调查
        3.1.2 坝区岩体风化带划分
    3.2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3.2.1 坝区岩体卸荷特征调查
        3.2.2 坝区岩体卸荷分带划分
    3.3 坝区风化卸荷综合分带
        3.3.1 风化卸荷定量分析的综合指标
        3.3.2 坝区风化卸荷空间变化特征及规律综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4.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及岩体结构分类
        4.1.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
        4.1.2 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4.2 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1 左岸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2.2 左岸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3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4.3.1 缓裂发育特征
        4.3.2 陡倾结构面发育特征
    4.4 岩体结构类型量化分析
        4.4.1 根据RBI指标量化分析中坝址岩体结构特征
        4.4.2 岩体结构指数(RSI)提出及岩体结构量化研究
        4.4.3 RSI与 RBI、RQD指标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5.1 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5.1.1 试验方案
        5.1.2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5.2 基于原位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
        5.2.1 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研究
        5.2.2 岩体强度参数的取值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岩体质量分级
    6.1 岩体质量现场定性分级
    6.2 岩体质量的定量分级
        6.2.1 分级方法的介绍
        6.2.2 具体分级结果及评价
    6.3 各方法分级结果的评价
    6.4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6.5 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如美电站左岸侧建基面选择研究
    7.1 土石坝建基面选择原则及依据
    7.2 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
    7.3 建基面选择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百色水利枢纽主要工程特点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主要工程特点
    2.1 工程地质特点
    2.2 工程布置特点
3 工程技术创新
    3.1 工程勘察
    3.2 工程设计
4 结语

(9)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工程地质特点和勘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主坝区工程地质特点
    2.1 冲沟发育、地形不完整
    2.2 岩层复杂、软硬相间
    2.3 地质构造复杂
        2.3.1 褶皱
        2.3.2 断层
        2.3.3 层间剪切带
        2.3.4 构造地应力
    2.4 岩体风化差异显着
    2.5 存在两条地下水洼槽
    2.6 坝基辉绿岩上下游存在接触蚀变带
    2.7 辉绿岩体完整性较差
    2.8 坝基辉绿岩体单薄、倾斜下游、右岸临空, 坝轴线折线布置
    2.9 天然建筑材料
3 主坝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4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勘测论证工程地质问题
    4.1 采用多种勘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区域构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4.2 立体勘探查明辉绿岩墙、接触蚀变带、外侧沉积岩及F6断层等的空间展布
        4.2.1 工程地质测绘
        4.2.2 物探
        4.2.3 勘探
    4.3 采用多种新技术, 查明深 (内) 部岩体状态和结构面特性
        4.3.1 SM植物胶SD金刚石钻具钻探
        4.3.2 钻孔彩色电视观察
        4.3.3 弹性波测试技术
        4.3.4 弹模仪和旁压仪测试变形模量
    4.4 应用成熟、先进技术方法, 评价坝基岩体性状和裂隙连通率
        4.4.1 平切面图和高密度剖面图法
        4.4.2 蒙特卡洛法和DDA技术
    4.5 通过试验研究, 建立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标准, 提出力学参数
        4.5.1 试验研究工作
        4.5.2 建立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标准
        4.5.3 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力学参数
    4.6 经科学论证, 反复试验, 辉绿岩人工骨料成功应用于百色水利枢纽主坝
5 结语

(10)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任务与规模
    1.2 工程地质概况
        1.2.1 地质勘察工作简述
        1.2.2 区域构造稳定与地震
        1.2.3 水库工程地质勘察
        1.2.4 坝址工程地质勘察
    1.3 工程建设概况
        1.3.1 工程总体布置
        1.3.2 工程建设时间
        1.3.3 工程参建单位
2 工程特点及关键技术
    2.1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主厂房位置与轴线选择
    2.2 坝址深部岩溶研究及防渗处理
    2.3 库首岩溶渗漏研究
    2.4 复杂岩溶坝基处理
    2.5 岩质高边坡稳定研究
3 已获科技成果奖与推广价值
    3.1 已获科技成果奖
    3.2 推广价值
4 工程运行情况
    4.1 业主评价
    4.2 经济与社会效益
        4.2.1 经济效益
        4.2.2 社会效益

四、左江水利枢纽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结构裂隙岩体三维统计连通率研究 ——以广西大藤峡泄水闸坝基岩体为例[D]. 兰志广. 吉林大学, 2020(08)
  • [2]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勘测设计创新[A]. 陆民安,卢义骈,罗继勇. 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3]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A]. 罗继勇.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4]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勘察[A]. 李英海,刘芙荣,玉博.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5]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D]. 李正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如美水电站右岸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择研究[D]. 李业.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
  • [7]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D]. 史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8]百色水利枢纽主要工程特点及创新[J]. 陆民安,罗继勇,卢义骈. 广西水利水电, 2014(05)
  • [9]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工程地质特点和勘测研究[J]. 黄国展. 广西水利水电, 2014(05)
  • [10]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A].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2013年度全国优秀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获奖项目技术文集, 2014

标签:;  ;  ;  

左江水利枢纽工程坝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基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