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近视率急剧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近视率急剧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一、小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江文忠[1](2021)在《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国家相关部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逐年提高,而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却是逐年下降的相悖现象。通过研究安庆市吴汝纶公学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依据,同时为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分析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轨录入;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在身高、体重、速度素质、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方面成绩存在差异;学生家长的不同文化程度、参与体育锻炼态度,社区健身设施的有无,学校课业安排程度、体育课设置次数、体育课被占用,学生自身的饮食、睡眠、假期安排、锻炼习惯,体育指导等均对体质测试成绩有影响(P<0.05)。结论与建议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呈现出:身体形态方面,大多数学生BMI处于正常水平,但近1/4学生处于肥胖状态;身体机能方面,初中学生的肺活量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身体素质方面,初中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均随着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但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及格水平,良好、优秀水平偏少。男生力量素质整体偏低,大部分为不及格等级,情况不容乐观。通过对学生个人、家庭、社区、学校等相关信息与学生体质成绩相关分析,发现:家庭方面,家长文化程度、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对学生体质成绩有影响;社区方面,体育设施完善程度对体质成绩有影响;学校方面,适度的体育课强度和课业负担更有利于体质健康发展;自身方面,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课外锻炼习惯和户外活动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偏食、玩电脑等不良习惯阻碍着体质健康发展。因此,提出从学校、家长、社会、政府、学生本人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善安庆市初中生体质的对策。

林汉瑜(Lam Hon Yu)[2](2021)在《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研究针灸治疗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近视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后在总有效率、裸眼视力、眼压等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对针灸治疗近视选用的标准穴位进行收集、筛选以及分析。运用基于偏序结构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用穴规律分析,为针灸治疗近视的临床提供进一步的参考。方法:(一)系统评价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有符合要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收集。收集数据后对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科学的分析以及综合性的结论。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标准统一的检索策略,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搜索。检索数据库采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以及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的中英文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从各大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的文献。检索文献词包括主题以及自由词。以“疾病类型:近视+假性近视+屈光不正”,“干预措施:针灸+针+针刺+电针+耳针+耳穴+腹针+皮内针+梅花针+眼针+头针”,“研究方法:随机+随机对照+随机分配+RCT”进行检索。英文检索词以“myopia OR degenerative myopia OR high myopia OR Acupuncture OR Pharmacopuncture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R randomized OR placebo”进行检索。(2)应用Noteexpress软件对获得的文献进行去重初筛,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文献(RCT);(3)参照Cochrane评估手册以及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4)提取相关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view5.3进行Meta分析;(5)解释结果,得出结论。(二)用穴规律研究(1)文献检索方法: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2)根据纳入标准收集近视的针灸疗法的临床RCT文献,采用Excel 2019建立针灸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文献选用的穴位需符合国家标准的十四经穴的针灸穴名,数据库的变量名由:编号、作者、发表年份、选用的穴位等组成;(3)根据针灸疗法治疗近视用穴数据库为对象,借助基于偏序结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生成能多层次、多因素反映针灸疗法治疗近视选择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的属性偏序结构图;(4)根据生成的偏序结构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和特异性之间的关系;(5)总结针灸治疗近视的用穴规律。结果:(一)系统评价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检索策略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共收集到783篇文献。其中在知网(CNKI)检索获得190篇文献、维普数据库(VIP)检索获得121篇文献、万方数据库检索获得442篇文献、Pub Med检索获得8篇文献、Emba se检索获得10篇文献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获得12篇文献。将各大数据库例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导入Noteexpress管理软件中,将重复文献264篇剔除,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余下文献进行全文阅读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数为71篇。其中高质量文献有17篇(2篇5分文献,15篇4分文献),低质量文献有55篇(3分文献共55篇)。共计17篇高质量文献以及54篇低质量文献。纳入本系统评价的71项研究,共纳入8285例近视患者,其中对照组4031例,实验组4254例。本次研究实验组采用单纯针刺或者针灸配合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纳入的71个研究中的实验组,有37个研究包含针刺治疗近视,有9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中药薰眼治疗近视,有39个研究包含耳穴贴压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腹针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灸法治疗近视,有2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梅花针治疗近视,有13个研究包含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近视,有4个研究包含针刺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近视。在主要结局指标这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主要结局为总有效率,在纳入的71个研究均报道了针灸治疗近视的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方面:本次系统研究的次要结局为治疗前后裸眼视力、眼轴和眼压的参数变化。在纳入的71个研究中,有28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值,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轴值,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眼压值。安全性概要:71个研究中,有2个研究报告了共10例失访或脱落案例。3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1)1个研究报告了有晕针现象;(2)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5例口干、4例眼缘部皮肤瘙痒、2例眼睑分泌异常、4例脸部潮热;(3)1个研究报告了出现2例患儿眼外周红肿并伴有轻微疼痛、3例患者耳部轻微疼痛和3例耳穴皮肤溃烂。Meta分析结果:(1)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总有效率评分的影响71个研究均采用总有效率作为评估治疗近视的疗效的测量指标。对治疗后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更好提高总有效率。按照不同针灸类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灸配合中药熏眼、针刺配合梅花针等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提高总有效率;仅2个研究报道了针刺结合灸法治疗近视,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RR值大于1,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未来需要更多证据以验证该种疗法的有效性;(2)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裸眼视力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29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对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裸眼视力;(3)针灸疗法对照常规治疗对患者眼压、眼轴的影响71个研究中有3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压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疗法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眼压值;共有2个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对治疗前、后患者眼轴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本组研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来需要更多证据进行验证;(二)用穴规律研究共有53篇文献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所有文献中含有52种穴位,共计394频次的穴位被录入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中选用穴位、穴位归经、穴位位置和近视分类进行分析与研究。(1)选用穴位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攒竹穴37频次,睛明穴33频次,四白穴32频次,太阳穴29频次,丝竹空穴25频次,风池穴24频次,鱼腰穴22频次,光明穴17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是:攒竹穴、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丝竹空穴、风池穴和鱼腰穴等。攒竹为最常用的穴位,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等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2)穴位归经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足太阳膀胱经穴位48频次,足少阳胆经41频次,足阳明胃经43频次,手少阳三焦经24频次,手阳明大肠经20频次,足太阴脾经13频次,经外穴41频次等。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为最常用的经络,是治疗近视的主要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3)穴位位置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眼周部穴位50频次,头面部穴位50频次,四肢35频次,胸腹部3频次,背部10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位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4)近视分类本次研究治疗近视文献使用近视53频次,其中青少年近视27频次,儿童近视7频次,假性近视11频次。研究者运用针灸治疗近视使用最多的穴近视分类为“青少年近视、儿童近视和假性近视”。结论:1.针灸疗法治疗近视有效:针灸疗法中单纯针刺治疗近视,耳穴贴压治疗近视,腹针治疗近视,针刺配合梅花针、针灸配合中药熏眼等针灸疗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针灸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改善眼压上也优于常规治疗;2.针灸治疗近视中常用穴位为: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和凤池,其中攒竹为最常用穴位。[攒竹-睛明-四白-太阳-鱼腰]、[攒竹-睛明-四白-太阳-丝竹空]、[攒竹-睛明-四白-鱼腰]、[攒竹-睛明-太阳]、[睛明-四白]、[四白-太阳]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穴位配对;3.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是针灸治疗近视最常用的经络,[膀胱经-胃经-经外穴]、[膀胱经-胃经]、[膀胱经-胆经]、[膀胱经-经外穴]为医家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常用的经络配对;4.针灸治疗近视常用的位置为:眼周部和头面部;5.医家在运用针灸治疗近视时较为常用的近视分类是:假性近视、儿童近视和青少年近视。针灸治疗近视有效,但是临床试验方法存在质量欠佳,审慎对待该结论。

刘烜昕[3](2021)在《北京市首批38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特色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央27号文件精神,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生一长、一师一专”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学校体育存在的各种问题。2016年10月,北京市教委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商讨后,最终确定在北京市16个区的38所学校设立首批试点。至今“一校一品”与教学改革已经走过了四年的时间,38所试点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成效显着,形成了首都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模式。本文以北京市首批38所试点校为整体研究对象,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和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个案分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对38所试点校产生的背景、开展现状、保障情况、“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以及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和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与经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38所试点校开展现状,38所试点校开展项目多样,多集中在篮球和足球项目,已经逐渐向“一校多品”发展。(2)38所试点校半数学校每天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活动,基本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3)38所试点校保障情况:体育师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师学历水平较高;运动专项单一,师资力量结构失衡;体育教师地位待遇与其他科目教师同等。38所试点校场地设施配备基本完善,但仍存在“一场多用”的情况,86.8%试点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经费,没有设立专项经费。(4)分析38所试点校给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的效果,得出38所试点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后成效显着。(5)总结38所试点校“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6)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和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与经验分析。对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零点体育”为特色的体育课间操,以“走班制”为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以“全员运动会”为特色的体育竞赛的开展形式;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以打造校园超级杯赛的特色学校体育竞赛形式,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的体育课程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三所学校开展“一校一品”的带来的效果,提炼经验。

范晨曦[4](2020)在《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部分,其体质健康状况,受到政府以及各界学者的热切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近视率、肥胖率等部分指标情况不容乐观。(1)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必要挖掘到体质问题的根源处,对其进行剖析。基于此,本研究依托于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检测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随机抽取2160名学生的体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并对39名学界专家、中学校长、基层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力求挖掘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并且有效的对策,为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出谋划策。研究表明:(1)2019山西省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往年相比总体涨幅不大,甚至耐力素质等指标呈现下跌趋势;城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略优于乡村学生,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学生;中学生各项指标增长呈现低龄化趋势,13—15岁学生指标涨幅大于16—18学生涨幅;中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高度近视率大幅度增加。(2)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与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等个人因素;家庭体育支持力度薄弱、家长过度保护子女等家庭因素;升学选拔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积极性等学校因素;体育文化匮乏、舆论导向不作为等社会因素有关。针对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下5个对策:(1)改革相关制度。对现有升学选拔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在小考、高考中增设体育分或体质达标测试,增加中考体育分值比重,增加体育考试频率;对学校与老师进行考核评价时,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课、身体素质等指标,利用指挥棒的作用提高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2)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应针对体育教师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体育教师薪资待遇、职称提升、科研进修等基本权益;同时对于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闹事件,通过增设保险、出台文件等措施,完善教学事故的处理机制。(3)学校与外界合作。学校与社会机构、培训班合作,引进先进体育意识与教学手段的同时,解决短时间无法配齐场地、师资的难题;与医院合作,科学监测学生体质、心理、视力等多方面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与家庭合作,提高家长体质健康意识,营造家庭体育支持性环境。(4)更新教学手段。学校开设体育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素养以及学校场地、设施等因素,尊重学生兴趣,进行多种技能教学供学生选择;教学过程注重兴趣培养、体能训练、技能学习,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果。(5)营造体育氛围。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提高媒体在报道体育教学事故时的客观性,塑造体育赛事、明星的正面形象,提高全社会的体育参与度;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赛事、讲解体育知识、指导体育锻炼等措施,最大化打造健康的体育文化。

张耀宗[5](2020)在《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体育锻炼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作用,探讨伴有撤除处理的课堂体育锻炼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找到适合在体育课堂开展的对学生视功能有益的体育锻炼方式并进行改善与推广。通过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丰富并将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激发儿童青少年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体育课利用率,从而达到更好的干预和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发展的效果,改善近视现状。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以及国内外运动干预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的研究现状。2.实验法,选择苏州市东山实验小学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两个班级共79人)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人数43人对照组人数36人,在15个月的实验干预过程中对实验组进行伴有撤除处理的时间序列设计对课堂体育锻炼进行实验干预。课堂体育锻炼项目根据一年级学生体育教学目标,选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看清或看见视觉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每周4次,时长约为20-30分钟,对照组参与常规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实验使用标准灯箱型“E”字视力表与动态视力仪进行静态视力与动态视力测量。3.访谈法,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在实验研究开始前和过程中,与相关专业人士如体育教研组教师等讨论教学内容以获得最佳实验方案。4.数理统计法,用Excel 2013进行整理与归纳,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接着对数据统计结果进行讨论与总结。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初始动态视力与初始静态视力上无显着差异(p>0.05);2.为期15个月的伴有撤除处理的课堂体育锻炼结束后,实验组的动态视力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静态视力有改善并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整体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趋势好于对照组。在实验干预阶段与实验撤除阶段儿童的视力比较中,实验干预阶段优于撤除阶段(p<0.05)。结论:带有视觉任务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静态视力水平状况,在儿童青少年防治近视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儿童青少年在参与带有视觉任务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可以有效锻炼其睫状肌,改善睫状肌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动态视力进而影响静态视力。

王明明[6](2020)在《初中学生视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以无锡市张泾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以无锡市张泾中学为例,探究无锡市初中生视力不良的现状及影响无锡市张泾中学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的具体因素,为提升无锡市初中生用眼卫生健康水平及近视防控提供理论参考。对象和方法:以无锡市张泾中学全体学生(剔除智力障碍的学生后共计三个年级987人)为调查对象。对987名学生进行裸眼视力与屈光度检查,自制近视影响因素问卷表视力调查。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无锡市张泾中学学生视力的主要因素问题。结果:1、无锡市张泾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率为88.23%,其中近视率为83.89%,散光率为35.86%,远视率为1.93%;轻度近视为29.99%、中度近视为44.78%、重度近视为9.12%。视力不良的学生配镜率较低,近视、散光、远视分别为75.51%、20.83%、52.63%。2、女生近视率(89.1%)显着高于男生(79.2%);初二学生的近视率(86.6%)显着高于初一(76.2%);学生右眼平均视力(-2.87±2.16(D))显着低于左眼(-2.49±2.2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86.6%)与初三(89.6%)的近视率没有显着差异。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X9(教室内光线是否充足)、X12(每天阅读电子书籍的时间)、X15(眼保健操进行情况)、X16(是否定期做视力检查)与近视的发生没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最后一个选项为对照发现:男生(OR=0.335)、低年级(初一 OR=0.309,初二OR=0.555)、父母不近视(OR=0.282)、每天完成作业及看书时间少(少于一小时OR=0.431)、眼疲劳时及时休息与缓解(OR=0.522)、每周看电视、玩手机时间短(0-5小时OR=0.278)、没有不良用眼习惯(OR=0.721)是近视的保护因素;每天看书及作业时间长(2-3小时OR=1.158)、阅读时眼书距离小(20-30cm OR=1.044)、有一项不良用眼习惯(OR=1.821)为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张泾中学学生近视率较高,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初二学生近视率增长较快,近视学生以中度近视为主。近视、散光学生配镜率较低,学生配镜意识较差并且缺少细致、精确的眼部检查。遗传因素、学习环境较差、有不良行为习惯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是影响无锡市张泾中学学生视力的主要因素。

廖邓力[7](2020)在《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小学生体质健康是家庭、社会、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2014年国家制定了小学生新的体质测试标准,而在新的体质测试标准下,又要求我们学校体育教学采取哪些方法?同时,2020年天津市体育中考由原来的30分增加至40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一到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主要在学校进行,那么学校体育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呢?本文从天津市南开区抽取六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男生50人,女生50人,合计600人,从2016年的四年级到2018年的六年级进行三年的体质测试追踪调查及调查六所小学40名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并进行研究,探讨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质的相关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及比较分析法。采用独立性检验T检验的方法分析天津市小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与2014全国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各项指标的差异,同时,对比男、女生在同一年内各项成绩。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学生体质得分、各项体质指标的等级与学校体育教学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果:1.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的优秀率从4.0%增至11.5%,体质优秀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不及格率从三年前四位8.5%降至7.5%,不及格的人数依旧很多。2.南开区小学生在身高方面:在调查中男生的平均身高从137.8cm增至151.0cm女生的平均身高身高从136.2cm增至152.1cm,而在体重方面:南开区小学男生的平均体重从37.1kg增至49.3kg,女生的平均体重从32.3kg增至46.8kg。同时,男、女生肥胖率较高,男生的肥胖率从21.7%增至26.7%,女生的肥胖率从12.3%增至18.6%。在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上女生的优秀率从17.0%增至25.2%,而男生的优秀率从3.7%增至6.0优秀率的人数远不如女生。3.南开区小学男生的50米跑的平均成绩上:从10.2s降至9.4s,三年提高了0.8s。而女生从最初的10.5s降至9.4s,三年间提高了1.1s。在坐位体前屈测试上:男、女生成绩均呈现上升趋势,男生从最初的7.3cm增至9.2cm,女生从10.9cm增至14.1cm。在一分钟跳绳上:男生从77.9次/分增至110.9次/分,而女生从86.1次/分增至118.6次/分,在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上:男生从29.5次/分增至36.8次/分,女生从28.5次/分增至36.2次/分,最后在50米×8折返跑成绩上:男生从119.8s提升到112.1s,女生从117.4s,提升至110.9s。4.在本文调查中,六所小学共有男体育教师23人,女体育教育17人;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主要呈现在30-39岁之间;体育教师的教龄主要分布在1-10年之间;体育教师每周的课时量主要集中在15-18课时。在在调查中,六所小学在场地设施上主要呈现基本满足与完全不满足的状态。5.在本文的调查中,六所小学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在课间操的活动内容上主要是以广播操、自编操、跳绳为主,在学生的课余体育训练中主要是以足球、田径、健美操为主。在体育课的时长和频率上都是市教育局统一的40分钟,而在课间操与学生课余训练中,每所小学结合自身的特色在时长与频率上略有不同。6.在调查中,有47.8%和35.1%的小学生对体育课表示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的态度,有47.4%和26.9%的小学生对学校组织的课间操表示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的态度,而在对课余体育训练中有46.6%和25.0%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与比较喜欢的态度。7.在调查中,有92.2%的学生在参与完体育课后的主观感觉处轻度疲劳与中多于疲劳之间,有49.1%的学生在参加完课间操后的主观感觉是轻度疲劳状态,而在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60名学生中,100%的学生在参与完训练之后呈现为中度和极度疲劳的状态。8.在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性方面,学生在校的运动量与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正相关性。同时,学生体质还与各项体育活动自身的喜爱程度,锻炼的频率、时长、强度、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有关。结论:(1)小学生女生体质健康总得分要高于同一年龄男生体质健康总得分。男、女生在身高、体重、50米跑等成绩上均与全国同一年阶段的学生存在差异。且女生的差距要小于男生,同时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呈现上升趋势。(2)南开区小学体育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合理,在学历水平上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没有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缺乏在学校体育学科上进行创新与研究。(3)南开区小学生场地设施较匮乏,在调查的六所学校中,有三所没有操场。南开区小学体育课时、课间操活动都能按时完成,且足球项目均在六所学校大力发展。南开区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训练的人数较少,缺乏一些项目的专项体育教师。南开区小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态度较积极。南开区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较小。(4)南开区小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运动量与自身体质评分具有正相关性。建议:(1)可以多开展一些速度素质练习,提高学生在50米跑与50米×8折返跑成绩,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提高体育课的运动强度。(2)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加强他们自身的专项水平,以满足不同学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3)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满足学校体育的开展需求。(4)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学习中,让他们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

秦文哲[8](2019)在《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第二个十年”发生的生物及社会心理的迅速变化影响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变化使青少年成为生命周期中的一个独特时期,同时也是为成年期健康打基础的重要时期。随着青春期健康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都对青少年健康进行了重点关注。联合国、WHO、UNICEF等发布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2016—2030年)》,首次纳入10~19岁青少年作为全球健康行动策略的核心人群之一,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措施和监测指标。在中国,从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到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对青少年健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相关举措。青少年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时期,疾病负担较低,然而,目前青少年的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大多数慢性非传染病有关的健康危险因素开始于青少年时期,或者在这一时期得到巩固;超重肥胖、视力低下、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以及其他的一些健康问题均呈普遍化和低龄化趋势。这些行为和因素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和发展,以及未来成年时期的健康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急需要开展青少年健康的监测和评价,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目前有关青少年健康状况评价方面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某个单一指标,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较少;且已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为综合指数法、判别分析等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因此,采用人工智能分析方法以及时空分析方法对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掌握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以山东省2014年-2018年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库中10-18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对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疾患等指标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对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在对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布描述的基础上,探讨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演变的特征并进行变化收敛性检验,同时纳入宏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医疗资源因素,构建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青少年综合健康状况时空分布差异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从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健康疾患等方面了解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2014-2018年青少年上述各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2)基于属性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确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青少年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评价;(3)分析山东省17地市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时空分布模式,揭示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变化收敛性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青少年健康状况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4)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结论,根据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提高山东省青少年健康水平,改变日趋下滑的趋势,完善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资料主要包括:一是山东省青少年体检数据,来源于2014年-2018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库;二是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水平、环境质量和医疗资源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公办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年龄段为10-18岁的青少年。研究内容与方法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从青少年健康状况的描述、评价、时空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等角度对2014年-2018年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结归纳目前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青少年健康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采用文献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通过初筛与二次筛选,选取与青少年健康相关的文献,遵循系统评价的流程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综述。(2)从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健康疾患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描述。采用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χ2检验、t检验等相关的统计推断分析方法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青少年健康指标进行比较,采用线性趋势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对各健康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变化的强度进行分析。(3)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明确评价指标的前提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采用文献复习及专家咨询法,纳入与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最为密切的3大类9项指标;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模型,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对权、计算合成权重,从而确定一、二级维度指标的权重,构建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有效学习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利用BPNN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再利用遗传算法对BPNN的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GA-BPNN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建成并进行训练验证后,固定模型,然后对青少年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4)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的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空间分布的异质性,采用变化收敛性检验分析青少年健康变化的收敛趋势,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影响青少年健康时空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应对之策。研究结果2014年-2018年共纳入了 22,311,212名10-18岁中小学生,其中女生占47.10%,男生占52.90%,农村学生占58.00%,城市学生占42.00%。(l)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分析2014年-2018年5次青少年体检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BMI指数在5年间大致呈逐年增大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男生的BMI指数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年龄变化看,青少年BMI指数在各年份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10-14岁时,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2018年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身体形态标准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女生的标准得分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青少年生理功能指标分析2014年-2018年青少年体重肺活量指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仅女生表现出轻微的波动上升趋势,各年份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份间男生高于女生,城乡差异不明显。2014年-2018年各年份青少年生理功能标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的生理功能标准得分在5年间基本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而男生标准得分在各年份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各年份间女生标准得分均高于男生,城乡学生间的差异不明显。(3)青少年健康疾患指标分析①超重肥胜。2014年-2018年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线性趋势性检验,P<0.001),2018年肥胖率达到16.92%。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增加幅度大于男生,农村学生大于城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逐渐降低,10-12岁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要高于13-15岁组和16-18岁组。就性别差异而言,无论是总体超重和肥胖率还是经过年龄分层之后,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要明显高于女生(P<0.O01)。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②生长迟缓与消瘦。总体上,2014年-2018年青少年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检出率较低,男生生长迟缓和消瘦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农村学生的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③血压偏高。2018-2018年各年份男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01),2014-2015年农村学生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2016-2018年农村学生开始低于城市学生(P<0.001)。5年间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线性趋势性检验,P<0.001),男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增加幅度大于女生,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情况显示:血压偏高检出率在超重和肥胖组青少年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消瘦组的青少年。随着体重的增加检出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龋齿。青少年恒牙龋齿检出率在2014-2018年间明显降低。2018年比2014年下降了 5个百分点。各年份间,女生的恒牙龋齿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0.001);农村学生总体上高于城市学生(P<O.O01)。⑤视力不良。总体上,从2014年到2017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在2018年又呈突然增高的趋势,提示视力不良仍然需要重点关注。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增高,16-18岁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女生高达80%以上,男生高达75%以上,各年份均具有相同的年龄分布。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显着低于女生(P<0.001),农村地区青少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显着低于城市地区青少年(P<0.001)。(4)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从总体上看,2014年-2018年青少年综合评价得分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其他年份相比,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下降幅度较大。在每个年份,青少年健康综合得分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趋势,16岁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值,17和18岁有所回升。女生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较高,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低分区主要位于山东省东部的胶东半岛地区,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从西到东呈现明显的阶梯状分布。相邻地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情况并不是同质的,高分区呈典型的“灶点”分布。(5)青少年综合评价得分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2014年-2018年山东省各地市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5年间的空间分布模式仍表现为“西高、东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各地市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分布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在宏观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高分区趋向于高分区聚集,低分区倾向于低分区聚集;与2014年相比,2018年的健康综合评价得分集聚趋势有所强化。在控制人均GDP、城市化率、环境质量、医疗资源等变量的条件下,2014-2018年各地区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变化存在收敛性,说明各地区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预期将逐步趋同于某一较低水平或较高水平。经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14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均GDP对于青少年综合健康水平的影响系数有正有负,综合所有系数来看,主要为负系数,提示人均GDP越低的地区,青少年的健康综合得分反而越高。居民生活水平对青少年健康综合水平的影响为正,居民生活水平越好,可以对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的回归系数为负值,说明人口城市化水平越高,青少年健康综合得分越低。环境质量和医疗资源变量对青少年健康的综合水平产生正向影响。结论与对策建议主要结论:(1)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功能总体上属于良好状态,除超重肥胖、近视、龋齿等健康问题外,血压偏高甚至高血压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新的威胁。(2)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存在波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程度有所降低,呈“西高、东低、中部居中”的基本格局,青少年健康状况分布不均衡。(3)各地区青少年健康综合水平的分布并非表现出完全的随机性,在全局和局部均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趋势随时间变化有所强化,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4)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环境质量、医疗卫生资源等对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水平具有显着影响。对策建议:(1)推进“健康第一”理念的传播,把健康优先作为促进青少年发展的行动准则;(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的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家庭”;(3)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发挥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针对目前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做到精准发力与分类施策;(5)加强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6)定期开展青少年健康状况监测、评价,及时施加干预,改善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不平等状况。研究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利用2014年-2018年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普查资料,能够获得全部调查对象的相关健康指标,相对于抽样调查数据而言,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2)采用属性层次模型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弥补了以往层次分析法过分依赖专家经验的不足和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点的缺陷,简化了评价程序,使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化。(3)采用面板数据对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时间变化收敛性检验,同时构建嵌入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影响青少年健康状况存在时空分布差异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及医疗资源因素,为后续的类似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不足之处:(1)受资料可得性限制,本研究仅纳入10-18岁的在校学生,缺少对19岁年龄组以及已经辍学青少年的研究;另外,仅纳入了 2014-2018年的数据,这样的短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较小,因此地市的所包含的信息较少,无法讨论扰动项是否存在自相关,导致后续相关结果的分析不太理想。(2)仅分析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缺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经济、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资源对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影响,缺乏对微观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

韩燕萍[9](2019)在《试析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文中认为本文从学校家庭方面分析了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分析了小学生近视的危害,阐述了可以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对近视的认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改善用眼环境、科学合理用眼,调整饮食习惯、保证均衡营养。本人希望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降低小学生近视的几率,达到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效果。

王鲁[10](2018)在《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空间统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美好未来。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必须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时期健康行为的养成,并倡导采取措施让青少年更好地避免风险。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中小学生人数近1000万,约占全省人口总数12.6%,约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7%。因此,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以及健康评价工作开展的成效如何,会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分析产生重要影响。现在国内很多学者针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而且多集中在身体形态和发育指标等方面,较少在考虑各种身体疾患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从已有文献看,有关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已有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法等,尚未有研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另外,尚未发现对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空间统计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了解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与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提高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助推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资料,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形态、功能、身体疾患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了解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和讨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助推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框架,为开展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分析提供依据;(2)从形态、功能、身体疾患等方面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3)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4)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按照性别、区域2个层面分析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因素;(5)根据分析结果和讨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管理策略,提高其健康水平,助推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2017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研究对象为山东省公办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学生,年龄段为7~18岁中小学生。(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提出了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身体形态(BMI指数)、生理功能(肺活量指数)、身体疾患(超重肥胖、消瘦、生长迟缓、龋齿、视力不良)3大类7项指标,确定了一、二级指标权重系数,并确定每个指标的赋分值。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描述研究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布图等方式将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在地图上直观地描述出来,揭示山东省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应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分析其相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16076名7-18岁中小学生,平均年龄为10.87±2.64岁;其中男生占49.43%,女生占50.57%。在男生中,城市学生占62.54%,农村学生占37.46%;在女生中,城市学生占59.16%,农村学生占40.84%。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山东省中小学生BMI指数为18.63±3.42。BMI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不同性别BMI情况看,男生和女生平均BMI指数分别为18.75±3.43和18.50±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年龄组的男生BMI指数高于女生,12岁以后女生的BMI指数高于男生;从城乡中小学生BMI情况看,城市学生BMI指数为18.81±3.52,农村学生为18.51±3.34,各年龄组BMI指数城市学生均略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山东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标准得分为72.58±12.57,男生平均得分(72.94)略高于女生(7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中小学生平均得分(72.54)略低于农村学生(7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年龄中小学生平均得分变化情况看,随年龄增加平均得分总体上呈逐渐降低趋势,说明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变差。中小学生生理功能:山东省中小学生平均体重肺活量指数为47.51±15.73,其中男生为48.40±13.83,女生为45.98±13.05。各年龄段男生平均体重肺活量指数均显着高于女生(P<0.05),且12岁后男生和女生体重肺活量指数间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加大。山东省中小学生生理功能指标得分平均为70.18±8.41,其中男生平均为69.45±8.23,女生平均为70.90±8.51,女生略好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中小学生平均得分(70.05)略低于农村学生(7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小学生生理功能等级构成看,山东省中小学生生理功能等级为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下等的构成比分别为3.7%、22.7%、47.9%、23.2%和2.5%,说明中小学生生理功能以中上等、中等、中下等为主,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均不足5%。从年龄变化情况看,年龄越大,女性中小学生的生理功能逐渐变好,男生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中小学生健康疾患:(1)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山东省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1%和9.2%。从性别角度看,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4%和10.5%,女生分别为12.7%和8.0%,男生显着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城乡角度看,城市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3%和9.8%,农村学生分别为14.2%和8.8%,前者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变化情况看,小学生的肥胖和超重检出率要明显高于中学生。从中小学生消瘦检出情况看,山东省中小学生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3.4%和2.5%。从性别角度看,男生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4.2%和2.8%,女生分别为2.7%和2.1%,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城乡角度看,城市中小学生轻度消瘦和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3.5%和2.50%,农村中小学生分别为3.4%和2.40%,前者略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情况看,山东省中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人数较少,检出率较低,但是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的检出人数要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在大多数年龄组男生身材矮小和生长迟缓的检出人数要大于女生。(2)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山东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平均为32.3%,男生和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7.9%和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9.3%和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变化情况看,中小学生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总体上随着年龄增加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女生和城市学生在14岁及以后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达50%以上,其中女生在17岁时这个比例达到了 74.68%,接近3/4;男生和农村地区学生在15岁及以后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达50%以上,其中男生在17岁时这个比例达到了 67.86%,超过2/3。(3)中小学生龋齿疾患:山东省中小学生混龋检出率平均为18.7%,男生和女生混龋检出率分别为17.8%和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混龋检出率分别为18.8%和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及城乡,混龋患率在8岁开始时达到高峰,之后开始较快下降,至12岁后基本稳定,略有下降,其中女生略有上升。各个年龄段女生混龋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在11岁后,城市学生混龋检出率略高于农村。(4)中小学生健康疾患标准得分: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疾患得分平均为76.14±11.83,其中男生平均为74.04±11.95,女生平均为76.23±1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年龄健康疾患标准得分变化情况看,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疾患得分逐渐降低,其中12岁及以前,女生健康疾患得分高于男生,12岁之后,男生优于女生;所有年龄段里,农村学生健康状况均优于城市学生。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平均为74.99±8.13,其中男生平均为74.81±8.34,女生平均为75.16±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平均得分为74.26±8.12,农村学生平均为75.46±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16岁健康综合评价得分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16岁以后得分比较平稳;在各个年龄段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呈现农村>城市的趋势;在13岁以前,女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高于男生,13岁以后,逐渐低于男生。中小学生综合健康状况空间分布:从山东省范围看,中小学生综合健康状况呈现农村优于城市,女生优于男生的现状。从空间分布情况看,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高分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而胶东半岛的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相对较低。高分区和低分区呈“灶点”分布,即使是相邻区域的综合评价得分仍然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全省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空间异质性与结构性并存。分性别和地区分析显示,高分区和低分区亦呈“灶点”分布。男生得分的“高-高”聚集区位于德州市,女生得分的“高-高”聚集区位于济宁市。在城市学生中,德州市为“高-高”聚集区,威海市为“低-低”聚集区,潍坊市为“高-低”聚集区;在农村学生中,莱芜市为“低-低”聚集区,潍坊市为“高-低”聚集区。中小学生综合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OLS回归结果和加权地理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第一二产业比和医疗机构数量是影响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人均GDP系数均为负值,而且系数从东北到西南地区逐渐减小,提示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综合得分反而越高;居民消费水平系数均为负值,而且系数从西南到东北地区逐渐减小,提示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的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综合得分反而越低;产业比系数均为正值,系数从西到东逐渐减小,提示第一产业占比越大的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综合得分越高;医疗机构系数均为负值,回归系数从西到东逐渐增大,提示医疗机构数量越多的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综合得分反而越低。结论与对策建议主要结论: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为74.99±8.13,在三类评价指标(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健康疾患)的等级中占中等的比例最多。13岁之前,女生健康得分高于男生,13岁以后,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农村学生健康得分高于城市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城乡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总体上属于正常范围,身体发育良好,且男生好于女生,农村学生好于城市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城乡中小学生生理功能总体上属于良好状态,男生生理功能等级构成比基本保持稳定,女生生理功能趋好显着。随着年龄增长,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明显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增加。肥胖和超重及龋齿是小学生面临的严重健康疾患,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是中学生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从空间分布情况看,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综合得分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以及空间聚集性,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高分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而胶东半岛的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相对较低。空间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社会经济状况较一般时,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资源投入对中小学生健康的影响较大,但当社会经济状况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作用效果不再显着提升,且有其他因素一起发生作用。对策建议:(1)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健康氛围。(2)强化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保障身心健康发展。(3)针对不同学生个人及群体的主要健康疾患,做到精准发力与分类施策。(4)普及健康教育,树立正确健康生活方式。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纳入国民健康教育体系,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5)开展中小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加强学生近视、龋齿、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工作。(6)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推动开展学生健康心理评估,建立家长学校联动机制。(7)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健康环境。(8)加强学校卫生人才梯队建设,完善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为:1.首次利用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2.首次利用空间分析统计学方法对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状况进行了空间分布分析,同时构建加权地理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社会经济因素,为今后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的不足在于:1.受资料可得性限制,本次研究仅对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断面分析,没有进行纵向动态分析,所以无法揭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动态变化;2.仅仅分析了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小学生健康的影响,缺乏对微观影响因素的分析。

二、小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1.1.2 各级政府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十分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体质
        1.3.2 健康
        1.3.3 各项测试指标定义
        1.3.3.1 身体形态
        1.3.3.2 身高体重指数(BMI)
        1.3.3.3 肺活量
        1.3.3.4 身体素质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关于体质测试标准的演变
        1.4.1.1 国外体质测试的演变
        1.4.1.2 国内体质测试政策的演变
        1.4.2 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2.1 国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2.2 国内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研究
        1.4.3 关于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研究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效度检验
        2.2.2.4 信度检验
        2.2.3 体质测试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
    3.1 样本年级分布特征
    3.2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形态
        3.2.1 身高
        3.2.2 体重
        3.2.3 身高体重指数(BMI)
    3.3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机能
    3.4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身体素质
        3.4.1 速度素质
        3.4.2 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素质
        3.4.3 力量素质
        3.4.4 柔韧素质
        3.4.5 耐力素质
第四章 吴汝纶公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单因素分析
        4.1.1 家庭因素
        4.1.1.1 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情况分析
        4.1.1.2 学生家长参与体育锻炼态度的情况
        4.1.1.3 学生家长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态度
        4.1.2 社区因素
        4.1.3 学校因素
        4.1.3.0 学生课业负担情况
        4.1.3.1 学校体育课情况
        4.1.3.2 学校校内体育活动情况
        4.1.3.3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分析
        4.1.4 自身因素
        4.1.4.1 饮食情况分析
        4.1.4.2 睡眠情况分析
        4.1.4.3 生活习惯情况分析
        4.1.4.4 校外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4.1.4.5 假期娱乐活动情况分析
        4.1.4.6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4.2 多因素分析
        4.2.1 体育课设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2 参加校外锻炼项目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3 假期安排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4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4.2.5 初中生体质健康可能原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身体形态方面
        5.1.2 身体机能方面
        5.1.3 身体素质方面
        5.1.4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5.2 建议
        5.2.1 家庭方面
        5.2.2 社区方面
        5.2.3 学校方面
        5.2.4 自身方面
        5.2.5 政府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 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专家)
附录三 各指标测试方法
附录四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致谢

(2)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近视的中医学渊源
    1.2 近视的病因病机
    1.3 近视的中医治疗
        1.3.1 针刺治疗近视
        1.3.2 艾灸治疗近视
        1.3.3 耳穴贴压治疗近视
        1.3.4 推拿治疗近视
        1.3.5 中药治疗近视
        1.3.6 梅花针治疗近视
    1.4 针灸治疗近视的机制
第二部分 西医对近视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近视的定义与分类
    2.2 近视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2.2.1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2.2.2 眼部调节功能因素
        2.2.3 其他危险因素
    2.3 近视的发病机制
    2.4 近视的西医治疗
        2.4.1 配镜治疗
        2.4.2 药物治疗
        2.4.3 常规治疗
        2.4.4 手术矫正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近视的文献系统评价
    3.1 纳入标准
        3.1.1 文献类型
        3.1.2 研究对象
        3.1.3 干预措施
        3.1.4 语言
    3.2 排除标准
        3.2.1 文献类别
        3.2.2 文献内容
    3.3 文献检索
        3.3.1 文献检索用数据库
        3.3.2 检索时间
    3.4 结局指标
    3.5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3.5.1 文献筛选
        3.5.2 记录文献数据
    3.6 文献质量评价
    3.7 统计学方法
    3.8 敏感性的评价
    3.9 发表偏倚的评价
    3.10 结果
        3.10.1 文献筛选情况
        3.10.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3.10.3 干预措施特征
        3.10.4 结局指标特征
        3.10.5 文献的质量评估
        3.10.6 疗效评价
    3.11 讨论
        3.11.1 文献一般情况
        3.11.2 临床疗效
        3.11.3 不良反应
        3.11.4 治疗近视有效的针灸方法
        3.11.5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3.11.6 结论
        3.11.7 创新点
        3.11.8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第四部分 基于偏序结构图方法的针灸治疗近视用穴规律研究
    4.1 知识图谱与偏序结构图
    4.2 文献纳入
        4.2.1 纳入标准
        4.2.2 排除标准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4 讨论
        4.4.1 小结
        4.4.2 从中医药传统理论解释结果
        4.4.3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北京市首批38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特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1.1.2 “一校一品”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1.1.3 文件政策给予支持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1 “一校一品”
        1.4.1.2 “一校多品”
        1.4.1.3 体育教学改革
        1.4.1.4 体育特色
        1.4.2 “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的相关研究
        1.4.2.1 “一校一品”的指导思想、定位及提出背景研究
        1.4.2.2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1.4.2.3 “一校一品”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4.2.4 “一校多品”的发展策略研究
        1.4.3 文献研究综评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3.1 调查问卷设计
        2.2.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2.2.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2.3.4 问卷的信度检验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个案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38 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基本情况分析
        3.1.1 38 所试点校产生的背景
        3.1.2 38 所试点校的选取
        3.1.2.1 市级选拔
        3.1.2.2 区级推荐
        3.1.3 38 所试点校辖区分布情况
        3.1.4 38 所试点校学校类型分析
    3.2 38 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开展情况分析
        3.2.1 38 所试点校开展项目统计分析
        3.2.2 38 所试点校每周开展活动时间频率分析
    3.3 38 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保障情况分析
        3.3.1 38 所试点校师资情况分析
        3.3.1.1 体育教师年龄情况分析
        3.3.1.2 体育教师学历与职称情况分析
        3.3.1.3 体育教师从教年限情况分析
        3.3.1.4 体育教师运动专项和运动等级情况分析
        3.3.1.5 体育教师待遇情况分析
        3.3.2 38 所试点校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3.3.3 38 所试点校经费来源情况分析
    3.4 38 所试点校实施“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3.4.1 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3.4.1.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提高
        3.4.1.2 学校的影响力和声望提高
        3.4.1.3 学校总体变化趋势向好
        3.4.2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3.4.2.1 体育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提升
        3.4.2.2 体育教师的影响明显提高
        3.4.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3.1 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3.4.3.2 体育感兴趣的学生明显增多
        3.4.3.3 学生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善
        3.4.4 促进家校体育结合
        3.4.4.1 家长的支持度明显提高
        3.4.4.2 家校体育结合成效显着
    3.5 38 所试点校“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5.1 38 所试点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3.5.1.1 部分学校场地设施短缺,存在“一场多用”的问题
        3.5.1.2 体育师资力量结构失衡,运动专项单一
        3.5.1.3 经费保障力度不足,学校缺乏专项资金
        3.5.1.4 缺乏相应的校本教材,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
        3.5.1.5 学校体育品牌建设不充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厚
        3.5.1.6 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参与度不高
        3.5.2 38 所试点校开展“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3.5.2.1 合理规划学校场地设施,实现社会场地资源共享
        3.5.2.2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5.2.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学校设立专项经费
        3.5.2.4 创编学校特色校本教材,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3.5.2.5 树立学校体育品牌效应,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3.5.2.6 转变家长体育观念,促进家校体育结合
4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特色与经验个案分析
    4.1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特色与经验分析
        4.1.1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内容
        4.1.1.1 改革体育课间操:零点体育
        4.1.1.2 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走班制
        4.1.1.3 改革体育竞赛:全员运动会
        4.1.2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4.1.2.1 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4.1.2.2 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明显提高
        4.1.2.3 学生体重与视力指数明显改善
        4.1.2.4 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变化较大
        4.1.3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4.1.3.1 改革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1.3.2 改革体育竞赛形式,全员参与以赛代练
        4.1.3.3 改革课间操内容,增强学生体质
        4.1.3.4 改革体育评价方式,增强学生成就感
        4.1.3.5 改革参与主体边界,共享成长
    4.2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特色与经验分析
        4.2.1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内容
        4.2.1.1 全员体育竞赛:打造校园超级杯赛
        4.2.1.2 改革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走班制
        4.2.2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4.2.2.1 学校体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4.2.2.2 校长声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4.2.2.3 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2.2.4 家长参与共同发展
        4.2.3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4.2.3.1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调整运动负荷
        4.2.3.2 开展全员体育竞赛,延伸课堂教学效果
        4.2.3.3 学生全面发展入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2.3.4 营造浓厚校园足球比赛文化氛围
    4.3 北京农学院附属小学“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特色与经验分析
        4.3.1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内容
        4.3.1.1 国家课程校本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3.1.2 校本课程特色化:一静两动
        4.3.2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4.3.2.1 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4.3.2.2 增强教师教改意识
        4.3.2.3 提升学生身体素养
        4.3.2.4 促进家校体育融合
        4.3.3 “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4.3.3.1 改变学校体育课程,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4.3.3.2 保证体育师资力量,打造专业师资团队
        4.3.3.3 积极鼓励全员参与,发挥多方力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2.2 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2.3 研究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学生的概念
        1.3.2 体质健康的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检测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深度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
        3.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
        3.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动态分析
    3.2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3.2.1 学生视角的影响因素
        3.2.2 专家视角的影响因素
    3.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对策
        3.3.1 学生视角的促进对策
        3.3.2 专家视角的促进对策
4 讨论
    4.1 加强健康教育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内在动因
    4.2 提高家庭体质健康认知和行为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核心因素
    4.3 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键措施
    4.4 制定校园体育发展的政策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推手
5 结论与对策
    5.1 结论
        5.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
        5.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5.1.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5.2 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概述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理论意义
    1.4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成因
    2.3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害
    2.4 眼的调节功能相关研究
    2.5 调节功能训练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影响
    2.6 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作用
        2.6.1 体育锻炼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治作用
        2.6.2 体育锻炼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干预研究
        2.6.3 运动项目的选择
        2.6.4 动态视力、静态视力之间的联系
    2.7 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潜在机制
        2.7.1 户外环境视野开阔、光照充足
        2.7.2 运动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
        2.7.3 锻炼眼部肌肉、缓解眼部疲劳
        2.7.4 促进眼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实验法
        3.3.3 数理统计法
    3.4 实验设计
    3.5 自变量、因变量与非处理因素的控制
    3.6 实验指标的确定与测试方法
    3.7 相关检测仪器
    3.8 入选标准
    3.9 质量控制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干预期一的结果与分析
    4.2 撤除期一的结果与分析
    4.3 干预期二的结果与分析
    4.4 撤除期二的结果与分析
    4.5 干预期三的结果与分析
    4.6 实验干预各阶段组间视力比较
    4.7 组别与总体视力
        4.7.1 组别与总体静态视力
        4.7.2 组别与总体动态视力
    4.8 实验干预前后东山小学学生视力的改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体育课堂游戏内容
致谢

(6)初中学生视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以无锡市张泾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选题依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近视等相关概念的定义
    2.2 初中生近视现状
        2.2.1 国内初中生近视现状
        2.2.2 国外初中生近视现状
    2.3 近视的危害
        2.3.1 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2.3.2 近视对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不良影响
        2.3.3 近视对儿童青少年家庭的不良影响
        2.3.4 近视会对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2.4 近视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标准
        2.4.1 测量方法
        2.4.2 评定标准
    2.5 近视的影响因素
        2.5.1 环境因素
        2.5.2 遗传、生理及家庭影响
        2.5.3 户外活动情况
        2.5.4 营养与饮食
        2.5.5 不良用眼习惯及睡眠
        2.5.6 电子产品
    2.6 近视的治疗
        2.6.1 近视的光学治疗
        2.6.2 近视的运动疗法
        2.6.3 近视的针灸治疗
        2.6.4 近视的药物治疗
    2.7 近视的预防
第3章 无锡市张泾中学近视状况调查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研究内容
        3.1.3 研究方法
        3.1.4 眼部专科检查
        3.1.5 质量控制
        3.1.6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一般情况
        3.2.2 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
        3.2.3 近视的性别差异
        3.2.4 近视的年级差异
        3.2.5 左右眼视力对比
        3.2.6 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近视率情况
        4.1.1 近视的一般情况
        4.1.2 近视的男女生差异
        4.1.3 近视的年级差异
        4.1.4 近视配镜率情况
        4.1.5 左右眼近视情况
    4.2 近视的影响因素
        4.2.1 遗传对近视的影响
        4.2.2 读写距离及读写时间对近视的影响
        4.2.3 室外活动对近视的影响
        4.2.4 电子产品对近视的影响
        4.2.5 不良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影响
        4.2.6 饮食习惯对近视的影响
        4.2.7 其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附录1 中学生用眼卫生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体质”概念的定义
        1.3.2 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实地测试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现状调查
        3.1.1 南开区小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3.1.2 对南开区不同性别的学生体重等级调查
        3.1.3 南开区小学生身体机能状况分析
        3.1.4 南开区小学生身体各项素质素质调查分析
        3.1.5 小学生近三年体质健康的总现状
    3.2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学校体育开展情况
        3.2.1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体育教师现状分析
        3.2.2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调查
        3.2.3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时长及频率的调查
        3.2.4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调查
        3.2.5 对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后主观感觉情况调查
    3.3 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性分析
        3.3.1 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运动量与体质相关指标的分析
        3.3.2 小学生体质与在校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长、锻炼强度的相关性
        3.3.3 学校体育师资,场地设施及小学生对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小学生体质健康相关性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意义
    5. 论文的结构安排
    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1.1 国外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1.2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
    2. 儿童青少年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2.1 国外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2.2 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3. 中国青少年健康现状及主要问题
    4. 儿童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 遗传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 资料来源
    2. 质量控制与数据清洗
        2.1 质量控制
        2.2 数据清洗
    3. 研究方法
        3.1 属性层次分析法
        3.2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NN)
        3.3 时空分析方法
        3.4 统计分析
第四章 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分析结果
    1. 青少年基本情况构成
    2. 身体形态指标分析(BMI)
    3. 身体形态标准得分
第五章 青少年生理功能指标分析结果
    1. 生理功能指标分析
    2. 生理功能标准得分
第六章 青少年健康疾患指标分析结果
    1. 营养状况
    2. 血压偏高
    3. 龋齿
    4. 视力不良
    5. 健康疾患标准得分
第七章 基于GA-BPNN评价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
    1. 基于GA-BPNN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2. 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情况
    3. 2014年-2018年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空间分布情况
第八章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时空差异与收敛性检验
        1.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集聚变化
        1.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时间演变
        1.3 变化收敛性检验
    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于OLS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2.2 基于GTWR模型的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第九章 讨论
    1.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结果讨论
    2. 青少年健康综合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讨论
    3. 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讨论
    4. 时空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2. 政策建议
    3. 研究创新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试析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生近视的成因
    (一) 近视的遗传因素
    (二) 对近视及戴眼镜的认知不到位
    (三) 不良的用眼习惯
    (四) 不适合的用眼环境
    (五) 不科学的饮食习惯
二、小学生近视的危害
    (一) 影响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就业
    (二) 影响身心健康
三、小学生近视的预防措施
    (一) 提高对近视的认识,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二) 改善用眼环境, 科学合理用眼
    (三) 调整饮食习惯, 保证均衡营养
四、结语

(10)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空间统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美国儿童健康指标体系
        2.1.2 欧盟儿童健康指标体系
        2.1.3 日本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研究课题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2.2.2 我国儿童健康指标体系研究
        2.2.3 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资料来源
        3.1.1 调查内容和检测指标
        3.1.2 逻辑校验
        3.1.3 异常值
        3.1.4 质量控制
    3.2 研究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BP神经网络
        3.2.3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章 中小学生形态指标分析结果
    4.1 中小学生基本情况构成
    4.2 身体形态指标(BMI)
第五章 中小学生功能指标分析结果
    5.1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重肺活量指数分析
    5.2 山东省中小学生生理功能标准得分分析
    5.3 山东省中小学生生理功能等级分析
第六章 中小学生身体疾患指标分析结果
    6.1 营养状况
    6.2 视力不良
    6.3 龋齿
    6.4 健康疾患标准得分
第七章 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情况
    7.1 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情况
    7.2 中小学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空间分布图
第八章 综合评价得分空间统计分析
    8.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8.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8.3 热点区域分析
    8.4 空间回归分析
第九章 讨论
    9.1 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评价结果讨论
    9.2 健康综合评价方法学讨论
    9.3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讨论
    9.4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讨论
    9.5 空间统计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创新性与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小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的原因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以安庆市吴汝纶公学为例[D]. 江文忠. 扬州大学, 2021(09)
  • [2]针灸治疗近视的系统评价与用穴规律研究[D]. 林汉瑜(Lam Hon Y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北京市首批38所“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试点校特色与经验研究[D]. 刘烜昕.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D]. 范晨曦. 山西大学, 2020(04)
  • [5]带有动态视觉任务的体育活动对7-8岁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伴有撤除处理的实验设计[D]. 张耀宗. 苏州大学, 2020(03)
  • [6]初中学生视力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以无锡市张泾中学为例[D]. 王明明. 扬州大学, 2020(04)
  • [7]天津市南开区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性研究[D]. 廖邓力.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8]山东省青少年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时空分析研究 ——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D]. 秦文哲. 山东大学, 2019(02)
  • [9]试析小学生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韩燕萍.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4)
  • [10]山东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与空间统计分析研究[D]. 王鲁. 山东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小学生近视率急剧上升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