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设备生产交付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

机载设备生产交付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

一、机载设备生产交付中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刚,郭建[1](2021)在《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整机试验、试飞结果,严重时甚至影响到试飞安全,因此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必须归零。近年来,随着军贸飞机种类的增加,多机型小批量科研混线生产成为常态,机载设备受研制周期短、试验试飞节点紧张等因素影响,在飞机装配、试验、试飞过程中质量问题频发。因此,机载设备质量问题的管理尤为重要,亟需形成一套符合研制现场实际、联合研制相关单位遵循质量问题归零的联动机制,建立一套具有军贸飞机研制特色、适合当前生产形势的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的新方法,落实军贸飞机质量高要求,有效缩短质量问题归零周期,降低同类质量问题重复发生,实现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的有效提升。

蔡攀[2](2021)在《浅谈飞机MRO大修包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某一特定型号飞机的首次大修进行飞机MRO大修包研究,是对飞机大修实现所采取的准备过程进行策划及开发准备,是确保运用过程方法对各阶段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控制的探索,对飞机的大修具有全流程指导作用。

霍健[3](2021)在《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直升机机体与光电吊舱之间的隔振平台是保证观瞄系统视场稳定的重要设备,对直升机的察打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某型察打一体武装直升机原有隔振平台的性能达不到要求,本文为该型直升机设计了一款基于被动隔振技术的隔振平台。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该型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的振动环境和对隔振平台结构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一款具有偶数支隔振器并联、直立安装的隔振平台结构。隔振器材料选用60Si2Mn A,10Cr21Mn16Ni N金属橡胶为阻尼元件。通过反复调整隔振器的几何参数从而改变其刚度,使激振力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比值为2.5。(2)由SOLIDWORKS建立几何模型,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校核了隔振平台在垂向3G过载、横/纵向2.5G过载时的应力冗余情况和刚度平行度。(3)利用欧拉旋转定理获得了平台空间姿态变换函数,由Lagrange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了隔振系统的时域响应。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由时域响应曲线获得频谱图并将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4)通过实验测量了隔振平台的刚度和阻尼,绘制振动传递率曲线,评估了隔振平台隔振性能。(5)通过飞行测试获得了几个激振频率下的加速度传递率。通过与原隔振平台设计方案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本文的设计方案优于已有方案,已被采纳。

陈建炜[4](2020)在《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无人机产业政策的支持及飞控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无人直升机成为了我国军用与民用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亦是其中一员。与常规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相比,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具有载重量大、悬停效率高、允许重心变化范围广等优点。可应用于情报获取、海事监管、地质勘察、植保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暂无载人纵列式直升机,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相关技术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在纵列式直升机总体设计方面,鲜有相关文献报道。因此,开展纵列式直升机的一些基础研究,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现有机型的主要特征、性能参数及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性能指标,进而开展总体设计相关工作。其次,采用CFD方法,对前后两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参考确定了飞行器的总体构型与气动布局。在布局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总体参数设计及发动机选型工作,并对飞行器的主要分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对飞行器进行了总体布置,给出了总体布置图及三视图;对各部件重量进行了估算,并给出了空机及最大载荷状态时的重心位置。最后,搭建了本文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悬停、前飞状态的飞行性能计算模型,计算了最大起飞重量、悬停升限、航程航时等飞行性能,并采用遗传算法,对飞行器的总体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黄凯[5](2019)在《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随着我国电网覆盖面增大,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传送距离都在大幅度地提高,进而带来了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无人机技术高速发展,无人机系统逐渐应用于输电线路巡检中,成为提高线路运维质效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管理质效已成为输电线路运维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本论文以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的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此类项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在这些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其应用于实际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中,并对项目成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采用了德尔菲法分析了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8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其权重值。同时在项目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方法,保障了项目的实施进度。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并计算了该指标体系与项目的适切分值。本论文对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上述研究得到该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为良好,表明本指标体系切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项目的现实需求。希望本论文中的指标体系能够给以后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为提高此类项目的管理质量作出贡献。

张钊[6](2018)在《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问题,促进了窄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窄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很复杂,而临界热流密度是防止器件烧毁的重要参数。机载设备在机动飞行期间会受到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过载作用,这将增加通道内流动沸腾的扰动。本文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过载作用下窄通道内汽液两相流动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取得了动载、加热方位、流体进口温度、质量流速、通道高宽比等对矩形窄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为机载蒸发循环冷却系统的设计以及气液两相流动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特性的研究积累了基础数据。利用旋转平台实现了过载的模拟,并搭建了气液两相流管路循环系统。以蒸馏水为工质,采用单侧加热的窄矩形通道,通过改变通道布置方式、旋转速度、入口温度、流速等参数进行了侧向过载、逆向过载和加热方位对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的实验。对原始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发生临界换热时质量流速、实验段压降和壁面温度的变化,研究了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速、过载和加热方位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过载作用下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结果表明:临界换热发生时,壁面温度急剧增加,有效加热热流迅速减小,实验段压差明显增大且扰动剧烈;临界热流密度随着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速、逆向过载、侧向过载(加热面朝外除外)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加热面朝上时临界热流密度最大,加热面朝下时,临界热流密度最小,这两种方位重力作用较为明显;在逆向过载加热面朝左和朝右时,临界热流密度居中,这两种方位下哥氏力作用较明显;在侧向过载加热面朝外时,临界热流密度受旋转离心力影响较大,随过载增大而减小;窄矩形通道宽高比增大时临界热流密度增加。概括起来,过载剪切力,可以提高临界热流密度;浮升力引起的汽泡向加热面聚集则降低了其临界值。利用侧向载荷下上下两个加热方位及逆向载荷向上加热的实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Qu-Mudawar模型进行修正,分别拟合出侧载和逆载情况下的预测关系式,实验值与预测值结果较为符合。运用FLUENT软件的VOF模型,通过对实验段进行实物建模,利用UDF描述沸腾过程,对逆载下窄矩形通道内流动沸腾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介绍了临界热流密度点确定方法,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测数据与实验结果变化一致性较好但有差异。本文的试验方法、数值模型对于过载下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的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希望对两相流传热传质研究进展有所裨益。

洪翔[7](2018)在《机载设备环境试验设计》文中指出针对机载设备在实验室模拟预期使用环境,合理进行验证试验的要点进行概括分析。首先介绍了机载设备预期会经历的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机载设备的影响,阐明了机载设备开展环境试验的必要性,然后从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程序、试验顺序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合理设计环境试验,科学、全面考核机载设备环境适应性,给出了指导意见。

连升[8](2018)在《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大型复杂项目而言,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下,基于体系的质量管理,对项目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减少研制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项目研制周期,降低成本投入。在民用航空领域,航空产品必须符合适航当局提出的适航标准和适航要求,这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飞机研发制造属于离散、小批量、多更改的过程,存在项目质量管理难度大、时间和成本投入高、管理体系复杂等困难。实际的民机项目进展过程中,面临制造、装配、试飞等环节质量问题多而杂,适航当局对主制造商研制阶段质量体系信任度较低。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检查模式仍需不断完善。本论文基于航空制造领域质量和适航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适航当局对研制阶段民机制造的要求,对民机项目研制阶段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公司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对项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从工序、零件到部件的三级检查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典型的制造符合性检查流程和要求;然后,结合研制阶段适航检查要求,从构型管理到实物质量管理,分析了适航检查的模式和关注要点,并以全机质量管理为对象,提出并构建了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采用关键任务分解的方式,建立层级化的任务矩阵和检查单,对发现的问题完成整改归零和举一反三复查,并以某民机项目进行了实践应用;最后,基于项目阶段适航检查和偏离处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数据和原因分析,并从体系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能力配套的培训体系建设和质量奖惩机制两种质量改进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上建立、完善了项目质量体系。

张强[9](2017)在《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可靠性研究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可靠性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证明了重要的实践应用意义。目前,可靠性和寿命指标已经成为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现在的产品设计研发和使用中,急需采用科学合理地方式获得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数据。对于新产品开发而言,必须建立一套适合的科学的可靠性测试方法,以预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寿命,才能在产品使用中提供可靠性保证。因此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复合母排作为配电系统中首选的连接件,其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国内外针对提高复合母排可靠性的研究主要以有限元优化仿真分析、结构工艺优化设计、材料更新升级为主,在基础研究、型式试验、高加速应力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方面的研究极少。通过对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确认了影响复合母排的长期可靠性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分别设计了型式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来验证复合母排的可靠性。采用综合应力方式,型式试验采取同一样品先后进行振动冲击试验—温度循环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通过随机振动、-40℃~105℃温度循环试验、以及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以及各项试验后的外观检查与耐压漏电流测试,四种样件模型外观都未出现开裂、分层等缺陷,外观前后一致无变化;无耐压击穿、闪络等现象;说明该复合母排样件均满足振动冲击、温度变化和交变湿热环境的要求,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采用阿仑尼斯(Arrhenius)模型,加速寿命试验运用热重点斜分析法,测量四种不同结构的绝缘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失重百分数,计算出了相应的活化能,求取出了阿仑尼斯(Arrhenius)模型中的截距与斜率值,得出了温度与寿命时间的关系曲线与加速寿命方程。四种不同结构试样产品在长期工作温度105℃的使用条件下能达到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曹顺安,李平[10](2016)在《可靠性强化试验在机载设备验收试验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可靠性强化试验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在现行的可靠性验收试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直升机机载电子设备的快速的可靠性验收试验方法,即先应用强应力筛选试验技术,充分地剔除产品的早期故障,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然后采用高风险定时截尾或MTBF保证试验等验证试验方案对产品进行可靠性验收试验;最后,对该方法在某单位批生产的一批产品的验收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机载设备生产交付中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载设备生产交付中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分析
    1.1 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要求
    1.2 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的特点
    1.3 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的现状
2 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模式研究
    2.1 构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框架
    2.2 建立“主机厂+成品厂”两厂联动模式
    2.3 建立机载设备质量知识库
3 实施成效
4 结束语

(2)浅谈飞机MRO大修包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内容
2 技术途径
    2.1 修理技术方案研究
        1)调入技术资料评审
        2)关键、重要特性分析
        3)特殊过程确认
        4)修理项目的确立
    2.2 质量保证大纲研究
        1)实施单机技术状态管理
        2)按修理阶段进行评审
    2.3 工艺总方案研究
    2.4 修理指令研究
    2.5 机载设备维修手册研究
    2.6 全套修理备件清册研究
3 成果应用
4 结束语

(3)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光电吊舱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光电吊舱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光电吊舱研究现状
    1.3 隔振技术发展现状
        1.3.1 主动隔振技术
        1.3.2 被动隔振技术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的数学模型
    2.1 光电探测系统结构参数和隔振平台设计需求
    2.2 隔振平台设计方案阐述和坐标系统建立
        2.2.1 隔振平台设计方案阐述
        2.2.2 隔振平台坐标系统建立
    2.3 隔振平台刚度推导
    2.4 隔振平台动力学建模
    2.5 隔振系统振动形式分析
        2.5.1 横向-翻滚运动分析
        2.5.2 纵向-俯仰运动分析
        2.5.3 垂向运动分析
        2.5.4 偏航运动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隔振器设计和隔振平台静力学仿真
    3.1 机载跟瞄系统振动模型
    3.2 直升机振动环境分析
    3.3 笼形隔振器设计
        3.3.1 刚度计算
        3.3.2 结构设计
        3.3.3 阻尼元件的选择
    3.4 隔振平台有限元模型搭建和强度校核
        3.4.1 有限元模型搭建
        3.4.2 隔振平台强度校核
    3.5 隔振平台刚度平行性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载跟瞄系统动态功能仿真测试
    4.1 直升机机载设备动态功能测试标准
    4.2 动态功能测试求解方法
    4.3 机载跟瞄系统激励施加方法
    4.4 无阻尼受迫振动隔振系统的位移时域响应分析
    4.5 无阻尼受迫振动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分析
        4.5.1 FFT法分析隔振系统有限元模型固有频率
        4.5.2 FFT法分析隔振系统理论模型固有频率
    4.6 直升机系统动态功能测试专用计算程序开发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性能试验
    5.1 隔振平台性能试验环境搭建
    5.2 刚度测量试验及结果分析
    5.3 阻尼测量试验及结果分析
    5.4 隔振系统振动传递率分析
    5.5 飞行减振振动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直升机的研究进展
        1.2.2 纵列式直升机的研究进展
        1.2.3 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特性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气动干扰研究及布局设计
    2.1 引言
    2.2 数值研究方法
        2.2.1 控制方程
        2.2.2 动量源方法
        2.2.3 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
        2.2.4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2.2.5 动量源方法算例验证
    2.3 数值模拟及流场特性分析
        2.3.1 悬停状态流场分析
        2.3.2 前向来流状态流场分析
        2.3.3 后向来流状态流场分析
        2.3.4 气动分析结论
    2.4 总体构型与气动布局设计
        2.4.1 旋翼布局
        2.4.2 机体布局
        2.4.3 发动机布局
        2.4.4 起落架布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参数设计及发动机选型
    3.1 引言
    3.2 设计技术指标
    3.3 总体参数设计
        3.3.1 总重
        3.3.2 桨盘载荷
        3.3.3 功率载荷
        3.3.4 桨尖速度
        3.3.5 旋翼实度
        3.3.6 桨叶翼型
        3.3.7 旋翼总距和负扭度
    3.4 发动机选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分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传动方案设计
        4.2.1 传动方案选择
        4.2.2 同步带传动部件设计
        4.2.3 转轴及其支撑件设计
        4.2.4 锥齿轮减速箱设计
    4.3 机架与起落架设计
        4.3.1 机架设计
        4.3.2 机架强度校核
        4.3.3 起落架设计
        4.3.4 起落架强度校核
    4.4 旋翼系统设计
    4.5 飞控系统设计
        4.5.1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操纵原理
        4.5.2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4.6 机身设计
        4.6.1 机身外形设计
        4.6.2 机身数值模拟
        4.6.3 机身成型方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体布置及重量重心设计
    5.1 引言
    5.2 总体布置
    5.3 重量重心设计
        5.3.1 重量估算
        5.3.2 重心定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飞行性能计算及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6.1 引言
    6.2 飞行性能计算模型
        6.2.1 悬停状态
        6.2.2 前飞状态
    6.3 性能计算
        6.3.1 最大起飞重量
        6.3.2 垂直爬升率
        6.3.3 悬停升限
        6.3.4 垂直爬升时间
        6.3.5 平飞速度边界
        6.3.6 航程航时
    6.4 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6.4.1 数学模型
        6.4.2 遗传算法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方法
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质量管理内涵
        2.1.1 质量管理定义
        2.1.2 质量管理原则
    2.2 质量管理内容
        2.2.1 质量规划
        2.2.2 质量保证
        2.2.3 质量控制
        2.2.4 质量验收
    2.3 质量管理基本方法
        2.3.1 PDCA循环
        2.3.2 全面质量管理
        2.3.3 APQP质量管理
        2.3.4 其它方法
3 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研究
    3.1 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分析
        3.1.1 项目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3.1.2 项目质量现状分析
    3.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3.2.1 建立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影像采集规范
        3.2.2 基于德尔菲法影响项目质量的要因分析
        3.2.3 建立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3.2.4 建立智能化的PDCA循环质量跟踪反馈机制
    3.3 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 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述
    4.2 项目内容及特点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原理与步骤
        4.3.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4.4 项目质量综合评价
        4.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步骤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4.5 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4.5.1 评价结果分析
        4.5.2 项目质量跟踪及反馈
        4.5.3 改进措施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判别
        1.2.2 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的实验研究
        1.2.3 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数值计算研究
        1.2.4 非常规重力下临界热流密度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液两相流基础
    2.1 两相流主要参数
        2.1.1 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
        2.1.2 气液两相流动的特点
    2.2 气液两相流物理模型
    2.3 气液两相流均相流模型介绍
    2.4 气液两相流沸腾换热机理
        2.4.1 管内强迫对流沸腾
        2.4.2 CHF机理模型
    2.5 沸腾两相流不稳定性
        2.5.1 沸腾两相流不稳定性分类
        2.5.2 流动不稳定性对CHF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载作用下流动沸腾CHF实验
    3.1 实验系统及实验流程
    3.2 实验部件
    3.3 CHF实验监测参数与测量仪器
        3.3.1 实验监测参数
        3.3.2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与各传感器
    3.4 实验工况范围和实验步骤
        3.4.1 实验工况范围
        3.4.2 CHF实验操作步骤
    3.5 参数计算和误差分析
        3.5.1 参数计算
        3.5.2 误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侧向过载对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影响
    4.1 静止状态下的矩形通道内沸腾流动特性
        4.1.1 壁温分布特性
        4.1.2 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4.1.3 静止状态下CHF理论值和实验值的比较
    4.2 侧向过载下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4.2.1 侧向过载作用下质点受力分析
        4.2.2 CHF实验中侧向过载下流体参数变化趋势
        4.2.3 侧向载荷和质量流速对CHF的影响
        4.2.4 侧向载荷和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
        4.2.5 侧向载荷和加热方位对CHF的影响
        4.2.6 侧向载荷和通道结构对CHF的影响
        4.2.7 侧向过载下CHF拟合预测关系式
        4.2.8 流动不稳定性讨论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逆向过载对两相流临界热流密度影响
    5.1 通道内沸腾流动特性的研究
        5.1.1 轴向布置时静止状态下参数变化
        5.1.2 逆向过载下参数变化
    5.2 逆向过载下各参数对CHF的影响
        5.2.1 逆向过载和质量流速对CHF的影响
        5.2.2 逆向过载和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
        5.2.3 逆向过载和加热方位对CHF的影响
        5.2.4 逆向过载和通道结构对CHF的影响
    5.3 逆向过载下预测关系式建立
    5.4 逆向过载下流动不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过载下流动沸腾模型及临界热流密度数值模拟
    6.1 CFD理论基础
    6.2 FLUENT中的两相流模型
        6.2.1 VOF模型
        6.2.2 Mixture模型
        6.2.3 Eulerian模型
    6.3 两相流控制方程及离散
        6.3.1 控制方程
        6.3.2 表面张力模型
        6.3.4 沸腾模型
        6.3.5 湍流模型
        6.3.6 控制方程的离散
        6.3.7 时间步长选取
    6.4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6.5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6.6 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对比
        6.6.1 CHF点的确定
        6.6.2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6.6.3 质量流速和逆向过载对CHF影响
        6.6.4 入口温度和逆向过载对CHF的影响
        6.6.5 加热方位和逆向过载对CHF影响对比
        6.6.6 大过载条件下CHF数值计算预测值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机载设备环境试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对机载设备的影响
2 环境试验设计
    2.1 试验项目
    2.2 试验条件
    2.3 试验方法和程序
    2.4 试验顺序
        2.4.1 按试验目的确定试验顺序
        2.4.2 按所遇环境因素的先后
        2.4.3 按对设备生产最大的影响来确定
        2.4.4 根据试验的经费和时间来确定
3 结语

(8)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民机项目的特点
        1.1.3 适航管理的特殊性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1.2.2 民机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民机适航检查的研究现状
        1.2.4 我国民机制造质量管理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总体架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分析与质量管理
    2.1 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2.1.1 顶层要求
        2.1.2 组织架构
        2.1.3 质量程序文件
    2.2 质量体系审核
        2.2.1 管理过程划分
        2.2.2 内部质量审核
    2.3 质量控制方法
        2.3.1 工序质量
        2.3.2 统计方法的局限
        2.3.3 工艺计划文件
        2.3.4 全数质量检验
        2.3.5 检验点的设置
    2.4 制造偏离的质量管理
        2.4.1 制造偏离与不合格品的处置
        2.4.2 制造偏离处置管理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质量管理方法
    3.1 项目研制阶段
        3.1.1 研制阶段的定义和划分
        3.1.2 研制阶段的适航取证
    3.2 适航符合性要求
        3.2.1 制造符合性
        3.2.2 基于信任的审查机制
    3.3 制造构型管理
        3.3.1 制造构型
        3.3.2 构型差异及评估
    3.4 适航检查的过程管理模型
        3.4.1 制造检查选项
        3.4.2 零件检查
        3.4.3 部件检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
    4.1 概述
    4.2 质量自查的适航依据
    4.3 基于适航要求的质量自查模型建立
        4.3.1 建立任务矩阵
        4.3.2 检查单
        4.3.3 符合性自查声明
    4.4 应用验证
        4.4.1 项目背景
        4.4.2 质量自查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体系的问题分析与质量体系改进
    5.1 适航检查问题分析
        5.1.1 适航检查问题数量分析
        5.1.2 适航检查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5.2 故障问题分析
    5.3 质量体系改进
        5.3.1 基于能力配套的培训体系建设
        5.3.2 基于奖惩机制的质量体系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可靠性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可靠性试验发展历史与试验方法
        1.1.1 可靠性试验发展历史
        1.1.2 可靠性试验方法
    1.2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可靠性研究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可靠性试验理论基础
    2.1 可靠性的特征量
        2.1.1 可靠度
        2.1.2 故障密度函数与累积故障分布函数
        2.1.3 失效率
        2.1.4 平均寿命
    2.2 可靠性试验的分类
3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应用场景分析和失效模式研究
    3.1 概述
    3.2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应用场景介绍
    3.3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长期使用电性参数和环境参数评估分析
    3.4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失效模式分析和长期可靠性影响因素确认
4 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方法
    4.1 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
        4.1.1 型式试验方案设计
        4.1.2 加速寿命试验模型
    4.2 低压配电复合母排试验样件设计与试验方法
        4.2.1 试验样件设计
        4.2.2 试验参数设计
5 试验过程及效果验证分析
    5.1 型式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1.1 试验过程
        5.1.2 型式试验结论
    5.2 寿命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5.2.1 活化能测试过程
        5.2.2 寿命试验过程与结论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可靠性强化试验在机载设备验收试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靠性强化试验介绍
    1.1 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应用
    1.2 可靠性强化试验应用原理
2 强应力筛选试验应用方案的研究
3 用于批生产可靠性验收试验的快速试验方案
    3.1 MTBF保证试验
    3.2 强应力筛选+MTBF保证试验
4 结束语

四、机载设备生产交付中的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军贸航空机载设备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模式研究[J]. 王刚,郭建.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21(05)
  • [2]浅谈飞机MRO大修包研究及应用[J]. 蔡攀.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1(08)
  • [3]一种直升机机载跟瞄系统被动隔振平台设计[D]. 霍健. 燕山大学, 2021(01)
  • [4]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总体方案设计[D]. 陈建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黄凯.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6]过载对窄通道内汽—水两相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影响研究[D]. 张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机载设备环境试验设计[J]. 洪翔.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1)
  • [8]基于研制阶段适航要求的民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连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低压配电复合母排可靠性研究与验证[D]. 张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1)
  • [10]可靠性强化试验在机载设备验收试验中的应用[J]. 曹顺安,李平.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6(01)

标签:;  ;  ;  ;  ;  

机载设备生产交付质量与可靠性保证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