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

论新时期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

一、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生德育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月[1](2019)在《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文中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最主要责任人和实施人是班主任,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学校德育成效密不可分。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加强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相关政策的倡导下,本文以国内外德育研究成果为基础,以长沙市某五所小学的德育情况调查为依据和缩影,对该课题展开论述。首先,阐述小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索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家校德育的纽带和桥梁,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第一德育榜样。随后,通过对五所小学德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有德育观念淡薄、德育内容不全面、德育方式单一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挖掘其原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自身四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学校对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视不足,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深入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三个层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本文的重点。从自身层面来说,班主任应该更新德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采取多样的德育方式,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从班级管理层面来说,班主任应该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家校沟通层面来说,班主任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德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小学班主任须在工作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于永刚[2](2016)在《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把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作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为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德育模式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推动高职教育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文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现状,运用文献分析和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广东省内多所高职院校现行德育模式的实施状况,分析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德育之间的关系。调查所得数据和结果显示省内高职院校目前的德育模式在运行中存在德育课程内容缺乏职教特色、德育渗透形式缺乏时代特色、德育管理方式缺乏民主意识等多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德育理论课程内容枯燥、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德育媒介单一古板、德育管理方式落后等,反映出高职德育模式未能真正有效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发展。高职德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环境载体,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功能上具有统一性,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目前高职德育存在的问题,达到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德育效果。提出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观念、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内容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评价这三方面实践高职院校德育模式。

王俊丽[3](2016)在《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家针对西部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也进入到了高等教育中,少数民族高职生作为高职生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举措,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对于构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民族高职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刘静,马世仓[4](2016)在《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中指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有其必要性,活动深入到班主任工作之后,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着重叙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及其重大效果,可为班主任工作提供借鉴。

海丽其姑丽·亚森,吾甫尔·艾买提江[5](2015)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加上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各种特殊政策的出台实施,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子进入高职接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高职生作为高职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对民族高职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李玉明[6](2014)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研究主要围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承、德育队伍建设研究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理性分析研究现状,现存在相关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参与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思路和重点,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陈国清[7](2012)在《企业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迅速成长起来,企业兴办高等职业教育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国有大型企业包钢(集团)公司投资兴办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所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本文通过对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当前企业办高职的学生思想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高职学生所面临重重压力而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思想问题,科学合理的研究出一套新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的思路。通过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变化的规律,发现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了问卷300份,调查范围涉及学院所有系部所有年级,收回的有效问卷为286份,收回率为95.3%。此次问卷从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企业办学存在问题等三个方面共设计了56个选择题和1个问答题,均采用了无记名调查形式,确保最后的调查结果真实有效。本篇论文即是根据前期所做调查结果,对我校高职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总体分析,找出学生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的思想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有效对策,如通过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开展形式政策教育,发挥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高职生实习实训岗位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网络特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同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类型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技术知识、职业技能的教学,又不能忽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

陈艺芬[8](2012)在《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院校“生态德育”模式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哲学来源于生活,作为一种生活哲学的选题,用哲学的视角来对我们周围的生活多一层理性思考,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我选择的是我自己最熟悉的教育教学生活实践,用哲学的视角去审视、研究我最熟悉的教育生活环境,从中发现不足,引发思考,进而用哲学的理论建构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达到哲学的一条最重要、最必要的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人为本”是我们当前时代的核心主题,把“以人为本”理念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当前的社会研究中还是居于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落实到高职德育中,就是要强调“以生为本”,强调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他们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生的德育培养模式,才能取得教学实效。而“生态德育”模式的提出,就是从“以人为本”的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哲学视角下,提出的一个德育新模式的建构理念。高职“生态德育”的新模式就是既要关注到德育过程的“教师——学生——环境”这条生态链(类生态),也要关注到教师、学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内生态),只有这样,德育才是成功的,也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说明以人为本的德育的出发点和内涵。作为时代核心主题的“以人为本”与作为时代热点的“生态德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当前的高职德育教育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视野下去发现当前高职德育教育的不足,才能进而引发思考,寻找原因,寻求解决的途径,进而建构一个相对合理的“生态德育”新模式,这也是本篇文章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之所在。

马千[9](2011)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在对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生态位、生态竞争和绩效的有关思想和观点,结合德育理论、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竞争理论、教育绩效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等理论学说,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分析、生态分析等分析手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归纳与演绎相融合、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从生态位的视阈出发,对高校德育绩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观点与对策。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提出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与选题意义,重点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介绍了论文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总体概括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结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二,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国内外有关德育理论、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生态理论、竞争理论、教育绩效理论和教育评价理论方面的理论学说。阐述了早期理性主义德育理论、洛克“绅士教育”德育理论、黑格尔“辩证统一”德育理论、费尔巴哈“道德黄金律”德育理论、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生态德育理论与德育生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国内外各种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不同学术观点;探讨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发展以及五项基本理论;对主流竞争理论和新兴竞争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透视了生态竞争理论的特点和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教育绩效理论的研究现状;概括了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理论观点。这些理论都是生态竞争视阈下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理论的理论基础,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三,对高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含义、特征和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阐述了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内涵,分析了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主体与客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德育生态位理论,并构建了高校德育生态位态势模型、生态位宽度模型、生态位重叠模型和生态位进化模型,为高校德育的生态位评价奠定了数学模型上的基础。同时,结合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理论和生态位的态势理念,建立了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的“静态”、“动态”、“态势”评价模型,为高校德育评价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第四,在确定数学模型和选取对象指标的基础上,于江苏省范围内进行了高校德育生态位的实证研究。以东南大学为例,对高校德育生态位态势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高校德育单元生态位的“态”的变化呈“S”型曲线,“势”的变化则呈不规则的波形的发展变化规律。运用生态位态势模型对选取的江苏省25个高校德育单元进行了生态位的测量及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高校德育单元在所测量的几项要素在生态位上处于江苏省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能够发现高校德育教师和教职工的发展是否与本校学生的发展规模相适应。运用Levins公式中的Simpson指数公式和Shannon-Wiener指数公式,以及其Pianka种群竞争公式中的竞争系数a,来进行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测算,并就江苏省12个高校德育单元对五项德育资源的利用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和结论为高校德育管理者正确认识其在所处的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其他热爱高校德育评价的学者和工作者提供借鉴。第五,在厘清了绩效、生态位、评价等相关概念的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高校德育生态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并分析了构建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的构成,包括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步骤等。对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重点论述,引入生态位和绩效的理念,以期为高校德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作出一定的贡献。第六,通过我国高校德育目前出现的低绩效化现象进行分析,透视高校德育绩效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生态位和绩效理念的指引下,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生态位的视角给出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几项对策:树立以生态位理念为特点的高校德育绩效观念,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以期为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带来全新理念和契机。

王重贤[10](2010)在《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职责,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人才智力支持。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西部高校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教育经费短缺等一些列因素,始终困扰着西部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在阅读关于和谐校园建设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大量资料,从而了解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走访了新疆、青海、甘肃省的一些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了解了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紧密结合兰州工专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且以兰州工专为例进行论述、理论总结和概括。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特征,本文首先阐述了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和谐校园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指出,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义,夯实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加大资会投入,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物质保证;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突出教师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领导,为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完善体制机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扎实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工作和学生就业等工作;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通过和谐校园建设,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生德育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生德育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班主任
        2.1.2 德育
        2.1.3 德育实效性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2.2.2 中国传统道德观
        2.2.3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第3章 小学德育内容及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3.1 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3.1.1 理想信念教育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1.3 生态文明教育
        3.1.4 心理健康教育
        3.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3.2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3.2.1 小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3.2.2 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德育的纽带和桥梁
        3.2.3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第一德育榜样
第4章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问卷调查情况
        4.1.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4.1.2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4.2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4.2.1 德育观念淡薄
        4.2.2 德育内容不全面
        4.2.3 德育方式单一
    4.3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4.3.1 社会因素: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
        4.3.2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致
        4.3.3 学校因素:学校对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视不足
        4.3.4 自身因素: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第5章 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5.1 从班主任自身层面
        5.1.1 班主任应更新自己的德育观念
        5.1.2 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5.1.3 班主任应采取多样的德育方式
        5.1.4 班主任应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5.2 从班级管理层面
        5.2.1 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
        5.2.2 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5.2.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5.3 从家校合作层面
        5.3.1 家长委员会——家校合作的主力军
        5.3.2 家长会——家校合作的主阵地
        5.3.3 家访——家校合作的助推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小学生德育情况的调查问卷
致谢

(2)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职业素养的研究
        1.2.2 有关德育模式的研究
        1.2.3 国内有关高职德育模式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职业素养内涵
        2.1.2 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2 适应性理论
        2.2.3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
3 广东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现状分析
    3.1 高职院校现行的德育模式
        3.1.1 广东高职德育的课程设置
        3.1.2 广东高职德育的教学管理
        3.1.3 广东高职德育的评价方式
    3.2 高职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3.2.1 德育理论课程未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
        3.2.2 德育实践活动未有效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
        3.2.3 德育渗透形式未营造职业行为的养成环境
4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德育模式特点
    4.1 构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模式的必要性
        4.1.1 高职德育是职业素养教育的环境载体
        4.1.2 职业素养教育与高职德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4.1.3 职业素养教育与高职德育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性
    4.2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模式的功能特点
        4.2.1 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4.2.2 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效果的达成
        4.2.3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4.3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模式的运作特点
        4.3.1 高职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自我养成意识是前提
        4.3.2 高职院校建立职业素养系统培育体系是关键
        4.3.3 利用社会资源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是保障
5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德育模式实施策略
    5.1 树立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观念
        5.1.1 树立职业德育观
        5.1.2 确定实践德育观
        5.1.3 培养创新德育观
    5.2 更新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内容
        5.2.1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高职德育新内容
        5.2.2 增加生活化德育内容
    5.3 完善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德育评价
        5.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5.3.2 评价形式多样化
        5.3.3 评价内容立体化
    5.4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模式的应用
        5.4.1 番职院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课程体系
        5.4.2 番职院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教学实施
        5.4.3 番职院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德育实施成效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职院校教师关于现行高职院校德育模式访谈提纲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生关于现行高职院校德育模式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4)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疆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现状反思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班主任工作开展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班主任自身素质要求的影响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影响
    (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班主任工作有效及长效机制建立的影响

(5)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界定及管理现状
     (一) 思想状况方面。
     (二) 政治理论修养方面。
     (三) 专业发展方面。
     (四) 文化背景方面。
二、加强高校少数民族高职生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 从少数民族高职生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增强高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二) 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少数民族高职生党建工作紧密联系、融为一体。
     (三) 帮助少数民族高职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 管理者需要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知识水平。
     ( 五) 利用信息平台做好少数民族高职生的个性化辅导。
三、结语

(6)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围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体现我国民族教育核心
    ( 二) 围绕思想道德教育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教育策略
    ( 三) 围绕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突出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
    ( 四) 围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亚健康心理成因与对策
    ( 五) 围绕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承,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途径
    ( 六) 围绕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研究,探讨提高辅导员能力与素质路径
二、研究现状反思
三、今后研究展望

(7)企业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查
    (一) 学院学生思想上积极面与消极面共存
        1. 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存在思想误区
        2. 在学生们价值观取向上,部分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3. 对目前学校职业教育的评价: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并存
        4. 部分学生价值观相对模糊,道德失范现象存在
    (二) 我校学生在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表现出的新情况
        1. 部分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这种教学模式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
        2. 少数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这种教学模式会感到不适应
二、对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世纪转换
    (二) 社会转型
    (三) 体制转轨
    (四) 高职生自身的特点
    (五) 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
    (六) 校内管理的问题
    (七) 企业办学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 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途径
        1. 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1) 各级各部门领导要重视理论课教学工作
        (2) 政治理论课教材要体现时代特色贴近高职生的生活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对待政治课教学工作
        (4) 要转变高职生的认识,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威信
        2. 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发挥育人作用
        (1)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职生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积极探索形势政策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3. 发挥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深入理解教育规律,发挥开设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
        (2) 完善育人体系,建设高质量高素质育人队伍
        (3) 保障系统全面,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二) 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外教育途径
        1. 跟随时代脚步,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 社会实践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
        (2) 高职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不断地创新
        2. 校园文化要突出,但应该结合企业文化
        (1)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 高职院校进行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3. 扎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1) 高职生在现如今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 探索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4. 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作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5. 加强高职生实习实训岗位上的思想政治教育
        (1) 顶岗实习下厂实训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特点
        (2) 探索顶岗实习下厂实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6. 牢牢把握网络特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 创建健康的校园网站
        (2) 拥有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想、新理念
        (3) 高职生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4) 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网络育人的作用
        (5) 通过网络手段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思想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企业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8)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院校“生态德育”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1.2.1 国内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本人对以上研究的评价: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和特色:
第2章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德育教育的问题
    2.1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
        2.1.2 以人为本中的“人”
        2.1.3 以人为本中的“本”
    2.2 高职“道德失范”的现象
        2.2.1 关于“道德失范”的定义
        2.2.2 高职“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2.3 高职“准健康”一族的出现
    2.4 高职德育的困惑(德育目标与德育模式的背离)
        2.4.1 高职德育的“以物为本”——物化
        2.4.2 高职德育培养目标的缺失:人格的缺失
第3章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德育教育问题的成因
    3.1 传统德育教育体制的缺失,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3.1.1 德育的地位不高
        3.1.2 德育的片面性倾向
        3.1.3 德育形式主义作法
    3.2 传统德育忽视了大众传媒时代的影响力(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必须关注到这一新兴的传媒载体)
        3.2.1 大众传媒的德育内涵
        3.2.2 大众传媒对传统德育的冲击
    3.3 传统德育方式未关注到高职生自身的特点
        3.3.1 高职生自身的身心特点
第4章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德育新模式建构
    4.1 “生态德育”新模式的提出
        4.1.1 “生态德育”的内涵
    4.2 “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4.2.1 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的
        4.2.2 社会有机体理论: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
        4.2.3 以人为本德育的目的: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4.3 “生态德育”的新模式建构
        4.3.1 “生态德育”的类生态建构(教师——学生——环境)
        4.3.2 “生态德育”的内生态建构(学生、教师的精神世界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高校德育的思考
        1.1.2 研究高校德育绩效及其评价的原因
    1.2 研究价值
        1.2.1 理论价值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框架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生态竞争视阈下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生态竞争视阈下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理论的提出
        2.1.1 高校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2.1.2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理论
        2.1.3 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理论
        2.1.4 生态竞争视阈下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理论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2.2 德育理论概述
        2.2.1 近代西方德育理论及其源头
        2.2.2 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
        2.2.3 生态德育理论与德育生态理论
    2.3 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2.3.1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2.3.2 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2.3.3 国外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2.3.4 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2.4 教育生态理论研究
        2.4.1 教育生态学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2.4.2 我国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及应用
        2.4.3 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5 竞争理论概述
        2.5.1 现代与当代的主流竞争理论学说
        2.5.2 新兴的竞争理论
        2.5.3 生态竞争理论
    2.6 教育绩效理论的研究现状
    2.7 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2.7.1 第一代教育评价理论——测量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2.7.2 第二代教育评价理论——描述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2.7.3 第三代教育评价理论——判断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2.7.4 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建构时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
    2.8 本章小结
3 高校德育生态位理论研究及生态竞争分析
    3.1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概论
        3.1.1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3.1.2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3.1.3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3.1.4 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3.1.5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的内涵
    3.2 高校德育生态位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3.2.1 从生态位到教育生态位理论
        3.2.2 高校德育生态位的内涵
        3.2.3 高校德育生态位的多重维度
    3.3 高校德育生态位的数学模型
        3.3.1 生态位态势模型
        3.3.2 生态位进化模型
    3.4 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3.4.1 静态模型——三层评价结构
        3.4.2 动态模型——三维评价结构
        3.4.3 态势模型——三元评价结构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德育生态位实证分析与研究
    4.1 高校德育生态位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
        4.1.1 数学模型的确定
        4.1.2 对象指标的选择
        4.1.3 数据获取与模型求解
    4.2 高校德育生态位的态势变化
    4.3 江苏省高校德育生态位态势的实证研究
        4.3.1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在校生生态位
        4.3.2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招生生态位
        4.3.3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毕业生生态位
        4.3.4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德育教职工生态位
        4.3.5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德育专任教师生态位
        4.3.6 江苏省25所本科高等院校德育生态位综合比较分析
    4.4 江苏省高校德育生态位重叠的实证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概述
        5.1.1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5.1.2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的原则
        5.1.3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的功能
        5.1.4 构建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的意义
    5.2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体系的构成
        5.2.1 评价目标
        5.2.2 评价主体与客体
        5.2.3 评价标准
        5.2.4 评价内容与形式
        5.2.5 评价步骤
    5.3 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
        5.3.2 建立高校德育绩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
        5.3.3 选取与确定评价指标的方法
        5.3.4 高校德育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5.3.5 评价指标权重的处理
    5.4 本章小结
6 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对策
    6.1 高校德育绩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1.1 高校德育的低绩效化现象
        6.1.2 高校德育绩效存在的问题
        6.1.3 成因分析
    6.2 生态位视角下提升高校德育绩效的对策
        6.2.1 树立以生态位理念为特点的高校德育绩效观念
        6.2.2 结合高校德育要素的生态位对其进行优化配置
        6.2.3 建立科学、生态、合理的高校德育制度
        6.2.4 适应并营造适合高校德育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
    6.3 本章小结
7 回顾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7.2 本文研究的局限
    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 和谐校园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
        (三) 和谐校园建设是实现西部高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建设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
        (一) 和谐概念的界定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及内涵
    二、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和谐校园概述
    一、和谐校园概念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
        (一) 和谐校园是一个民主法治的校园
        (二) 和谐校园是公平正义的校园
        (三) 和谐校园应该是诚信友爱的校园
        (四) 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校园
        (五) 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
        (六) 和谐校园应该是和谐发展的校园
    三、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时代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客观需要
        (四) 增强校园创造活力、实现校同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面临的不和谐现象
    一、办学经费短缺是制约西部高校发展的瓶颈
        (一) 部署高校与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相差悬殊大
        (二) 教育经费短缺是西部地方高校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协调
        (一) 高校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不协调
        (二) 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
    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一) 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 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四、高校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不谐调
    五、校园内外环境日益复杂,突发性事件逐渐增多
        (一) 校园文化不和谐
        (二) 校园内部环境日益复杂
        (三) 校园周边环境存在隐患
    六、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第四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和谐校园建设
    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
        (一)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义,进一步夯实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一)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
        (二) 以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以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 以特色求发展
        (四) 加强资金投入,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五) 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重点,进一步突出教师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三、加强领导,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
        (一) 加强高校党委班子建设,提高驾驭和谐校园建设的能力
        (二) 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保证
    四、完善体制机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一) 完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
        (二)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五、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二) 加强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 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六、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
        (二) 创建全员育人的和谐文化氛围
    七、加强安全稳定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创造和谐稳定大学校园的前提
        (一)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校园内部的安全稳定工作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生德育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 欧阳月. 湖南大学, 2019(07)
  • [2]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D]. 于永刚.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2)
  • [3]做好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王俊丽.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3)
  • [4]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疆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J]. 刘静,马世仓.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1)
  • [5]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海丽其姑丽·亚森,吾甫尔·艾买提江. 文教资料, 2015(33)
  • [6]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研究[J]. 李玉明. 职教通讯, 2014(19)
  • [7]企业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陈国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8]以人为本视野下高职院校“生态德育”模式建构[D]. 陈艺芬. 华侨大学, 2012(06)
  • [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 马千. 南京理工大学, 2011(12)
  • [10]西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研究[D]. 王重贤. 兰州大学, 2010(11)

标签:;  ;  ;  

论新时期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