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

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

一、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明,刘珊珊[1](2022)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理论逻辑、结构变化与实现路径》文中指出在"粗放式"嵌入全球价值链遭遇发展瓶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威胁我国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的双重背景下,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且明确的战略部署。东亚地区与我国经济联系密切,是我国实现国际经济外循环的重要桥梁。本文从内需主导模式的大国经济发展理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主场全球化三个角度探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进一步探讨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经贸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并提出中国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欧定余,易隹慧[2](2021)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是中国经济的新战略布局。RCEP的签订将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使其成为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RCEP区域价值链现状发现,RCEP区域价值链发展不断深化,但区域内产业的结构性困境以及区域内经济体的外部依赖性强等问题阻碍着RCEP区域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而RCEP的签订将细化与延展区域贸易链、重组和优化区域产业链、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内向化发展,从而有助于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将为中国提供稳定的"外循环"环境,为"内循环"提供新动能,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推动"双循环"新格局的形成。在RCEP框架下研究区域价值链重构如何推动"双循环"新格局形成,提出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的政策建议,将为我国参与"国际循环"并推动"双循环"新格局形成提供新思路。

欧定余,侯思瑶[3](2021)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在我国经济外循环中的支撑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首先,东亚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我国贸易和投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具有支撑我国国际经济外循环构建的良好现实基础。其次,由于我国在贸易平台建设和消费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有望通过消费市场驱动路径构建"以我为主"的东亚区域价值链。最后,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将促使我国依托东亚区域经济外循环完善产业链发展,参与价值链中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同时依托东亚区域价值链驱动我国创新链发展,实现区域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双螺旋促进。发挥东亚的支撑作用应该从掌控内需市场、构建全球贸易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东亚直接投资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构建高水平的东亚区域价值链。

刘洪钟[4](2021)在《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景——以东亚价值链结构变动为视角》文中指出由于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从东亚价值链的结构变动而言,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部不确定风险和制约因素会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双循环畅通运转与东亚价值链重构相互依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需要高度重视与东亚价值链分工体系调整的协同联动,应在稳定现有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推动价值链规模不断扩大;做好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外宣传工作,增强国际在华投资的信心;通过主动引领东亚价值链进行有序调整和重构,推动东亚区域合作,使其成为稳定我国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安全阀,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以及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良性互动。

沈华麟[5](2020)在《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二。然而,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打响,中国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暴露无遗。中国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流行在中国的“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发展原则导致众多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因而,自主创新越来越受到关注,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也被频繁提及。在论述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之前,有必要对传统的李斯特工业化思想做一定的介绍。李斯特在19世纪初就针对落后国家如何赶超发达国家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见,其认为落后国家可以通过主动改造生产结构以实现经济赶超,而非按照李嘉图式的静态比较优势原则来约束国家行为,使其专业化于贫穷。李斯特工业化思想对后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成功实现工业化的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世界上落后国家实现民族国家崛起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本文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传统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以国家为分析单元,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并以经济发展阶段论、国内产业间及产业内循环、关税保护制度和货币金融体系为外延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为德国扭转输出原材料和进口工业品的“坏”的贸易结构提供可能性,使得德国的新兴工业能够独立于强大的英国工业体系,免受其控制。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出现了众多变化,美元霸权的出现,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经济特征以及信息化和模块化的生产革命催生了新的全球价值链。这些重大变化使得在新的形势下落后国家施行经济赶超变得更为困难,而故步自封地坚持传统李斯特工业化政策对于这些国家产业经济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是有害的。传统的李斯特工业化思想因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而需要逐渐修正和创新,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随之应运而生,对此第三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是在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论修正和创新发展而来,坚持李斯特工业化的思想精髓,仍以国家生产力为理论基础,发展出了关于资本能量生产率理论、高工资经济理论、新发展阶段论、国民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市场保护说和主权货币论等一整套理论体系。新李斯特工业体系的推进为落后国家改善生产结构,实现进口低端产品和出口高端产品的“好”的贸易结构提供了方向。在全球化日趋深入的条件下,其对于提升国家在价值链上的优势地位,避免在产业链上受制于人,为维护国家独立自主地位提供了现实路径。面对愈加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呈现扩展之势,对现实的解释力也一步步增强,成为新时代下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武器之一。而后,在第四部分中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归纳法来分析二战后拉美和东亚地区的工业化问题,并通过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角度探讨出现“东亚繁荣”和导致“拉美陷阱”的原因。认为土地改革与收入分配、高工资经济与进口替代时限、贸易保护方式的选择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是两个地区产生不同工业化结局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则是体现了拉美和东亚国家(地区)对于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不同理解,拉美遵循的是一种“肤浅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而东亚则践行动态熊彼特式的发展观。最后,本文分析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与中国工业化的关系和可借鉴性。首先,通过新李斯特思想的四大标准因素,即对外贸易、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统一国内市场和货币金融检验并发现中国的工业化并非李斯特式国家发展模式,其在众多领域存在“高端产业低端化”的现象;然后,提出从目前的国际环境看,外向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以内需为主导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在未来将受到重视,而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为内向型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和丰富的论述材料,是在新形势下维护国民经济独立性与自主性的重要理论。因此,本文在结合中国特殊国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新李斯特工业化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并提出了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保护、发挥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本优势、统一国内市场以及实现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平衡增长等主张。

黄一洺[6](2020)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红利”优势的逐渐消失,基于庞大国内市场而产生的本地市场效应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来解释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本地市场效应描述了在贸易成本存在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前提条件下,一国某商品的国内市场需求越大,该国越有可能成为该商品出口国。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历史之所趋,时势之必然,“一带一路”的构想被正式提出,这不仅仅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发展,也是为了协调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平衡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本文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同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相结合,借鉴Schumacher(2003)创建的贸易引力模型,使用2002-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分六大区域以及基于HS分类划分的七大产业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的促进作用略高于传统要素禀赋的促进作用,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中国内需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商品贸易;第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区域的实证检验下有四个区域都被检测出了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第三,在基于HS分类划分的七大产业的实证检验中,有四个产业均被检测出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第四,在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还要继续坚持国内需求扩大和内需市场培育的政策,充分发挥本地市场效应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贸易增长促进作用。

马士伟[7](2018)在《海峡两岸产业竞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对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随着全球化分工和产业转移进程不断推进,两岸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建立了产业上下游分工关系。两岸产业高度互补,互利双赢,增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经济利益。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但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对传统全球价值链体系产生了严重冲击。同时,两岸经济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两岸产业关系由原来的高度互补向局部领域竞争性不断增强的局面发展,对岛内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被岛内舆论与政治力量炒作为“红色供应链”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两岸产业合作与竞争关系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及研究方法为基础,重新定义了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并对大陆市场和欧美市场的产业合作绩效进行了核算,以明确台湾在两岸产业合作中的获利情况。研究表明:大陆市场上,台湾在两岸产业合作中获利规模迅速增长,中间品和零组件获利占绝对优势地位;主要获利产业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机械产品制造业等制造业领域以及批发、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国际市场上,台湾经大陆间接向国际市场出口,其中欧美市场绩效约占4成左右,获利产业主要集中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集中程度高达5-6成。(2)在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分别测算了两岸产业在大陆和国际市场的竞争状况。研究表明:大陆市场上,两岸产业替代关系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早期以台湾产业对大陆产业替代为主,后期以大陆产业对台湾产业替代为主;两岸替代性较强产业分布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化工产品制造业、基本金属、批发业等领域。国际市场上,两岸产业的替代关系和替代程度明显弱于大陆市场,但也保持着大陆产业对台湾产业替代的局面,替代产业更加集中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业。无论是大陆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大陆都是对台湾实现替代的主要力量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各经济体之间出现了对台湾产业的联合替代效应。(3)对两岸产业竞合的影响因素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经济方面,全球经济面临变局之下,各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性增强;两岸在劳动力薪资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使得两岸产业互补性降低,竞争性不断增强。通过比较两岸的产业政策规划发现,两岸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重合度较高,两岸产业若各自独立发展,可能会由个别产业、局部环节的“点”状竞争演化为整个供应链体系之间的竞争,进而可能对台湾产生“换链”冲击。(4)对两岸产业竞合的政经影响进行了研究。两岸产业竞争性增强会降低台湾在两岸经贸中的获利能力,影响两岸经贸交流利益在两岸之间的分配格局;两岸产业竞争性增强,也会对台湾内部利益分配格局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对台湾制造业产生重要冲击,进而间接影响到服务业获利;对中小企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进而对岛内经济社会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两岸产业竞争性增强,特别是对台湾传统优势领域的替代,会对岛内民众的产生心理冲击,有可能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不利影响。(5)对未来两岸产业合理分工布局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应向两岸产业融合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在传统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内,两岸应携手向价值链高端环节迈进,增强两岸产业的竞争力;在大陆倡导的“一带一路”方面,两岸有机会建立产业高度融合、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体系。

张欢[8](2017)在《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话题下的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问题。通过对支撑中等收入陷阱的过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到此学说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而对中等收入陷阱在世界各区域之间的存在性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实证计量方法分析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经济(Economy)的3E系统关系;利用ARIMA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客观预测;对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四大因素,即教育水平、收入差距、制度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俱乐部敛散效应的检验,来阐述它们对经济的显着影响。同时从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影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进行探讨。论文最后部分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过往文献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象和增长动力进行梳理,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学说的产生进行了逐本溯源的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出国内数据库和国外SCl、SSCl收录的相关主题文章,发现国内外学界针对此话题是“内热外冷”的反应。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与否,本文利用国际人均GDP数据对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进行高收入组跨越成功和失败的划分,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的国家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不能迈进高收入国家,而有的国家则顺利跨过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中等收入陷阱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对一国的发展也不是“魔咒”,因而增长陷阱并非普遍经济发展规律。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具有特征化事实,反映了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实际现象。其次,本文对比世界上其它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对于各个经济体的增长陷阱问题予以揭示,同时观察它们之间的增长状况异同点,并且比较它们在相应阶段内的人均GDP增长率,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予以启发。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内生驱动力不足、消费和外部因素的威胁。接下来本文利用ARIMA模型,从统计学意义上对中国未来5-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进行预测,对中国在多长时期内能够从目前的中上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根据增长潜能(后发优势)是否释放完毕的指标,对中国未来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大小予以揭示。第三,本文利用中国较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VAR模型对环境规制、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作用,能源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减速现象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所选变量之间有着长期均衡的稳态关系。误差修正的VECM模型揭示了能源消费对把短期偏离修正为长期均衡有着11.68%的作用强度。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则表明环境规制只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当前中国的规制行动表现为贯彻执行前后不一致的特征。方差分解显示出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高于经济增长。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启示。第四,本文通过选取省域面板数据,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角对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省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分为东部地区的富裕省份俱乐部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省份俱乐部。这种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实施。利用SPSS22.0软件所做的聚类分析图也直观表明,从样本起始的1994年发展到最末的2014年,各地区内部有些省份实现了经济赶超,成功跻身所在地区的第一梯队行列,而有些省份则经济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相应地区的垫底位置。本文进一步选取教育、科研、制度、收入差距等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着表明它们是影响地区间俱乐部效应的主要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和失败的国家都离不开同以上四要素的联系,也正符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内涵。第五,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着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因此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红利,既可以摆脱投资单一驱动和过剩产能的浪费,又能以此帮助我国摆脱可能的增长“陷阱”,早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第六,本文基于碳生产率的视角,把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纳入到计量模型中,从工业行业层面对经济增长陷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所选取的35个工业行业涵盖了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进一步把工业行业按要素密集度划分为三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的特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资源密集型行业来说,环境规制比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更强;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科技创新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外,外商直接投资(FDI)、工业化水平能够对所有行业的碳生产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相反地,产业结构阻碍了全样本的碳生产率。工业分行业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能提升碳生产率;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FDI使用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应该被大力强调;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碳生产率的增强离不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七,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多个国家较长时期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对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教育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减速的相关性不大;两者的联合交互作用对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影响最强,而且影响幅度由低分位到高分位呈现递增态势;高等教育对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和方向与其反之。其它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物价指数的负向作用对所有类别国家都较显着;对外开放、资本形成率则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有益;人口红利消失并非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同时按OECD国家、非OECD国家、剔除非洲国家等标准重新分组,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所得结论同样一致和稳健。在上述研究及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还就政策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得出的富有针对性的结论对经济政策制定者有较大参考意义。

刘中伟[9](2014)在《东亚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走向》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东亚区域贸易体系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越来越多最终产品的生产不是完全在单一经济体内完成,而是根据价值链的延伸被跨国公司分散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由此形成的贸易不平衡已不是简单的双边贸易问题,而是复杂的、网络状的多边贸易问题。驱动东亚生产网络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动力仍然在外部市场,东亚依然缺乏一个能够推动区域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内需市场。文章认为,全球价值链整合中转移与升级的对抗,反映了对东亚生产网络主导权和治理选项的不同认识,也预示着未来东亚区域合作路径和制度的竞争。

陈羲[10](2014)在《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对外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出口迅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我国在积极组织力量应对危机的同时,开始认真反思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当前我国面临着内外需发展非均衡化的问题,体现在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以出口为代表的外需比重则不断上升,导致国民经济发展过于倚重外部市场,存在系统风险,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又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走科学发展之路,协调好内外需关系既是开放条件下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外贸发展战略,促进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二是关于外贸的竞争力。我国长期以来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成为无可争议的贸易大国,不过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表现在产业对贸易的支撑能力不强、贸易效率不足、政府扶持不够、发展形态不科学、创新能力不足、增长质量不高、贸易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加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频繁对我国动用贸易保护手段,极大制约了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如何扬长避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外贸竞争力,值得认真研究。上述两个问题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适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有力地促进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使内外需保持有效平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筑了一个在实施开放型战略的背景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对策体系三大部分内容。一是理论体系部分,研究内需与外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内外需结构性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正确处理扩内需与促外贸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外贸竞争力进行重新认识,对影响外贸竞争力的正反面因素进行梳理。二是评价体系部分,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的、又能与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相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外贸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按照时间序列开展纵向比较,运用截面数据与G20各国进行横向比较并归类,客观评判我国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对策体系部分,立足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借鉴主要贸易国家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的总体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二、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论文提纲范文)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理论逻辑、结构变化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循环”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理论逻辑
    (一)内需主导模式为外贸出口提供持久动力
    (二)高水平开放为东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有利条件
        1. 坚持更大范围的开放,关注对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开放
        2. 坚持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聚焦于对东亚地区服务领域的开放
    (三)“客场转主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期东亚区域经贸关系的结构变化
    (一)“新三角贸易”形成,中国成为东亚区域价值链核心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向东亚回归
    (三)逆全球化浪潮兴起,东亚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进一步萎缩
    (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区域内贸易依赖性增强
三、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实现路径
    (一)释放内需潜力,夯实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内基础
    (二)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发展战略性产业,打造东亚区域现代化产业链
    (四)培育“链主”企业,“以我为主”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

(2)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RCEP区域价值链及其发展现状
    (一)RCEP的主要内容
    (二)RCEP区域价值链概念的界定
    (三)RCEP区域价值链发展面临的问题
        1. RCEP区域内产业面临结构性困境
        2. RCEP区域内经济体对外依赖性较强
        3. 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
三、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的经济基础
    (一)RCEP区域世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二)RCEP经济体间经济紧密联系不断加强
四、RCEP的签订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
    (一)RCEP区域贸易链细化与延展
    (二)RCEP区域产业链重组与优化
    (三)RCEP区域价值链内向化发展
五、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将促进“双循环”新格局形成
    (一)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提供稳定的“外循环”环境
    (二)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为“内循环”提供“新动能”
    (三)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促进“双循环”良性互动
六、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的政策建议
    (一)利用内需联通中国与RCEP区域经济
    (二)推动RCEP区域价值链体系内向化
    (三)延伸国内产业链,构造创新链
    (四)提升RCEP区域价值链“制度化”水平

(3)双循环新格局下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在我国经济外循环中的支撑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二、双循环、外循环和东亚价值链互动的理论逻辑
    (一)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价值链
    (二)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路径
三、东亚区域国际经济外循环的构建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
    (一)东亚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三)东亚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对我国经济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四、“以我为主”的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的支撑作用
    (一)“以我为主”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
        1.发达国家构建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分析
        2.我国重构东亚区域价值链的路径
    (二)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对国际经济外循环的支撑作用
        1.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使我国在东亚区域国际外循环中完善产业链发展
        2.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使我国在国际外循环中有机会参与价值链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3.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使我国有望依托国际经济外循环促进我国创新链发展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4)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景——以东亚价值链结构变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融入东亚价值链与中国经济的崛起
新时期东亚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及其未来趋势
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与东亚价值链调整的互动依赖
中国的应对

(5)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传统李斯特工业体系中基础问题的研究
        1.2.2 新李斯特工业化相关理论演变
        1.2.3 文献评述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传统李斯特工业化思想
    2.1 李斯特其人及其工业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李斯特简介
        2.1.2 传统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2 传统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体系
        2.3.1 理论基础——国家生产力理论
        2.3.2 经济发展阶段论
        2.3.3 国内产业间及产业内部协调发展思想
        2.3.4 关税保护制度
        2.3.5 主权货币思想
第3章 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
    3.1 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产生的时代特征
    3.2 理论基础的机制分析
        3.2.1 能量生产率理论
        3.2.2 高工资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3.3 新李斯特工业化思想的延伸理论
        3.3.1 新经济发展阶段论
        3.3.2 国民经济的平衡增长理论
        3.3.3 市场保护说
        3.3.4 主权货币论
第4章 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在拉美与东亚国家(地区)的实践
    4.1 拉美模式变革历程
        4.1.1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4.1.2 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4.1.3 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
    4.2 东亚经济改革历程
        4.2.1 短暂的初级进口替代
        4.2.2 初级出口替代工业化
        4.2.3 双替代时期
    4.3 基于新李斯特主义视角下的比较分析
        4.3.1 社会结构与收入分配
        4.3.2 高工资经济与进口替代时机
        4.3.3 贸易保护主义方式的选择
        4.3.4 农业现代化
第5章 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对中国的启示
    5.1 新李斯特主义与中国经济模式的关系与检验
        5.1.1 对外贸易
        5.1.2 外国直接投资
        5.1.3 统一国内市场
        5.1.4 货币金融领域
    5.2 新李斯特主义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启示
        5.2.1 保护和扶持国内高端产业和各产业的高端环节
        5.2.2 发挥庞大的人力资本优势
        5.2.3 统一国内市场
        5.2.4 实现国内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协调分工和发展
附录:两种理想类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一带一路”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一带一路”国外文献综述
        2.1.2 “一带一路”国内文献综述
    2.2 本地市场效应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本地市场效应国外文献综述
        2.2.2 本地市场效应国内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现状分析
    3.1 “一带一路”概况
        3.1.1 “一带一路”历史渊源
        3.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3.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3.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及国别贸易情况
        3.3.1 区域情况分析
        3.3.2 国别情况分析
4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实证分析
    4.1 本地市场效应实证模型的构建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分区域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4.3.1 分区域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4.3.2 分区域的变量F检验与Hausman检验结果
        4.3.3 本地市场效应整体检验结果
        4.3.4 本地市场效应分区域检验结果
        4.3.5 本地市场效应分国家检验结果
    4.4 分产业部门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4.4.1 分产业商品单位根检验结果
        4.4.2 分产业部门F检验与Hausman检验结果
        4.4.3 本地市场效应分产业部门检验结果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培育国内市场,发挥内需扩大经济效力
        5.2.2 发展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做好国际化布局
        5.2.3 助力产业技术革新,带动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构升级
        5.2.4 推进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海峡两岸产业竞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与框架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两岸产业竞合关系测算方法
    一、产业关联理论
    二、投入产出法与投入产出表
    三、增加值出口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产业替代率的核算
    五、数据来源
第四章 两岸产业竞合关系:大陆市场
    第一节 大陆市场吸收的各经济体的增加值
    第二节 大陆市场的两岸产业合作关系
    第三节 大陆市场的两岸产业竞争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岸产业竞合关系:欧美市场
    第一节 欧美市场的两岸产业合作关系
    第二节 欧美市场的两岸产业竞争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两岸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影响两岸产业竞合的经济因素
    第二节 影响两岸产业竞合的产业政策因素
第七章 两岸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及产业融合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两岸产业竞合的政经影响
    第二节 推动两岸产业竞合向产业融合转换
    第三节 两岸产业融合的前景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2.3
    简要述评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渊源及其辨析 3.1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学说渊源 3.2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验证 3.3
    世界各国过去30年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3.4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初步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数据和方法 4.4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俱乐部效应的分析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3
    理论模型和机理分析 5.4
    实证研究 5.5
    国际经验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的收入差距、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 6.1
    引言 6.2
    理论模型 6.3
    变量和计量模型的选取 6.4
    实证分析 6.5
    典型化事实和国际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效率的双赢——来自工业层面碳生产率的检验 7.1
    引言 7.2
    文献回顾 7.3
    数据和方法选取 7.4
    典型化事实和研究假设 7.5
    实证结果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镇化、教育水平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作用机制和研究假设 8.4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8.5
    实证分析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总体检验 9.1
    引言 9.2
    相关研究的思索 9.3
    中等收入陷阱与经济发展驱动力 9.4
    实证研究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东亚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亚生产网络的发展、变迁与动力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区域生产网络的演进
    (二)“雁行模式”的衰落与东亚生产网络的兴起
    (三)东亚生产网络新模式及其发展动力
    (四)东亚生产网络的发展与网络状三角贸易模式的形成
二、全球经济失衡与价值链整合冲突中东亚生产网络发展的机遇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现实与东亚生产网络的结构性困境
    (二)全球价值链整合的新动向:转移与升级的对抗
    (三)东亚生产网络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关系和治理互动
三、美国的亚太“再平衡”与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竞争
    (一)美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价值链升级与国际分工调整中的优势
        1. 美国利用产品内分工深化和其在价值链高端的“竞争性优势”,依托TPP作为贸易自由化平台,力图继续强化东亚在最终产品出口上对它的市场依赖。
        2. 美国力主TPP条款实行高标准,力图通过制定新国际贸易规则使东亚生产网络调整形成有利于美国主导的“倒逼”格局。
        3. 有效发挥TPP的战略价值,改变美国在东盟国家眼中的冷漠形象,吸引亚太发展中国家加入TPP谈判,推动美国战略“轴心”作用的实现。
    (二)东亚生产网络“集散地”与中国经济崛起的作用
        1.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东亚区域内经济体的“引力效应”,成为东亚生产网络重构的核心动力
        2. 中国的竞争效应推动东亚生产网络整体的专业化层次提升
        3. 全球价值链整合的制衡与中国引领离岸服务发展在生产网络重构中的作用
    (三)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路径比较:“TPP轨道”与“东盟轨道”
        1. 实现FTAAP目标与美国主导的“TPP轨道”
        2.“ASEAN+”模式与中国参与的“东盟轨道”
四、东亚经济合作的未来及对中国的启示

(10)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第一章 理论溯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需求理论
        二、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三、国际贸易理论
        四、现代西方竞争理论
    第三节 理论评析
        一、关于需求的研究
        二、关于经济均衡的研究
        三、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
        四、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内需与外需的内涵
        一、内需与外需的划分
        二、内需的内部结构
        三、外需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内需与外需的相互作用
        一、外需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二、内需对外需的促进作用
        三、内外需之间的逆关联作用
    第三节 外需对内需贡献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外需对内需的拉动力
        二、我国外需影响内需作用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发展和国际比较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发展阶段
        一、内需主导阶段(1978-1993年)
        二、内外需并行阶段(1994-2000年)
        三、外需主导阶段(2001-2008年)
        四、扩内需促外需阶段(2008年后)
    第二节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化
        一、非均衡化的表现
        二、非均衡化的成因
        三、非均衡化带来的问题
    第三节 国外内外需关系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一、主要国家(地区)的内外需发展模式
        二、发展模式评析
        三、对我国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
    第一节 旨在实现内外需均衡化的开放型战略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二、突出内需主导地位
        三、保持外需适度发展
        四、内外需的协调均衡
    第二节 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一、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二、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三、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要求
    第三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决定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一、比较优势要素
        二、基础性要素
        三、创新性要素
        四、可持续要素
        五、非理性要素
    第四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制约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构建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一节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
        一、构建原则
        二、主要特点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成
        一、贸易规模指标
        二、贸易效益指标
        三、贸易结构指标
        四、贸易支撑指标
        五、贸易环境指标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二、因子分析法的运用
        三、聚类分析法的运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外贸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第一节 综合分析
        一、参照系的选择
        二、评价方法的使用
        三、外贸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单项分析
        一、我国外贸竞争优势
        二、我国外贸竞争弱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开放型战略条件下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建议
    第一节 国际经验参考
        一、利用垄断优势
        二、创造异质资源
        三、依托创新力量
        四、构建合作网络
        五、提供政策支持
        六、推动绿色发展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条件
    第三节 总体思路
        一、基本原则
        二、战略定位
        三、发展目标
    第四节 对策建议
        一、措施创新
        二、格局创新
        三、平台创新
        四、体制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理论逻辑、结构变化与实现路径[J]. 赵春明,刘珊珊. 国际经济合作, 2022(01)
  • [2]RCEP区域价值链重构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J]. 欧定余,易隹慧. 消费经济, 2021(04)
  • [3]双循环新格局下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在我国经济外循环中的支撑作用研究[J]. 欧定余,侯思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前景——以东亚价值链结构变动为视角[J]. 刘洪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1(05)
  • [5]新李斯特“独立自主”工业化思想及其启示[D]. 沈华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6]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D]. 黄一洺. 海南大学, 2020(07)
  • [7]海峡两岸产业竞合关系研究[D]. 马士伟. 厦门大学, 2018(07)
  • [8]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 张欢. 东南大学, 2017(02)
  • [9]东亚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走向[J]. 刘中伟. 当代亚太, 2014(04)
  • [10]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D]. 陈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中国内需推动东亚出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