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02年《水利扶贫与库区迁移》征文评选公布

2001-2002年《水利扶贫与库区迁移》征文评选公布

一、2001-2002年度“水利扶贫与库区移民”征文评选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马睿[2](2018)在《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认为推进乡村建设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建国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乡村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乡村改造、乡村激活的实践建造活动也在大规模的进行,但是现阶段针对乡村建设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刚接触乡村建设的建筑师和学者很难理清现阶段乡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利用年鉴、书籍、期刊论文等回归年代,总结历年的乡村政策、乡村理论研究、乡村建设实践情况等等,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实践所处的历史背景、性质、引导阶层、成果等的差异,将建国后的68年分成了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又对这三个大的时期分别分析并进行详细分期。研究对各个分期归纳整理内容包括乡村理论研究情况和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乡村理论研究情况主要借助于分析权威期刊《建筑学报》1954年创刊以来有关乡村的576篇论文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内容、数量变化等等,来得出乡村理论研究的变化趋势;对于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研究主要通过论文、书籍、年鉴等资料中对乡村建设实际情况的记录进行归纳整理,包括各个时期的乡村发展政策,得出每个时间段的乡村建设实践的背景、引导阶层与引导方式、最终成果等等。最后,对建国以来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归纳整理,从乡村单体建筑建设、乡村规划建设层面分别分析,归纳出建国以来的三次“设计下乡”的内容、性质、方式、成果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张露[3](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二、2001-2002年度“水利扶贫与库区移民”征文评选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2002年度“水利扶贫与库区移民”征文评选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大纲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乡村
        1.4.2 乡村建设与乡村建设实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建设(1949-1978)
    2.1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1950-1952)
        2.1.1 土地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2.1.2 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
        2.1.2.1 解放以前乡村状况
        2.1.2.2 土地改革之后的乡村变化
    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乡村建设(1953-1956)
        2.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背景
        2.2.2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2.3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农业合作社规划
        2.2.4 合作社时期的乡村单体建造情况
    2.3 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1958-1978)
        2.3.1 人民公社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2.3.1.1 人民公社制度的两个发展阶段
        2.3.1.2 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2.3.1.3 集体化之后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变
        2.3.2 人民公社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2.3.3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3.1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规划
        2.3.3.2 人民公社初期的乡村建筑
        2.3.4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规划与建筑
        2.3.4.1 人民公社后期的大队新村规划
        2.3.4.2 人民公社后期的乡村建筑
    2.4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建设(1978-2003)
    3.1 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
    3.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78—1994)
        3.2.1 乡村工业化时期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2.2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设计
        3.2.3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实际情况
        3.2.3.1 乡村住宅数量的变化
        3.2.3.2 乡村住宅建设材料的变化
        3.2.3.3 乡村住宅平面功能的变化
        3.2.4 乡村工业化时期乡村规划与集镇建设
        3.2.5 乡村工业化时期的公共设施建设
    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建设(1995-2003)
        3.3.1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3.3.2 城市单向主导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3.2.1 土地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
        3.3.2.2 城镇化变成各级城市政府圈地扩张的指挥棒
        3.3.2.3 城市越来越不宜居
        3.3.2.4 “城不城、乡不乡”
        3.3.2.5 “回不去的是故乡”
        3.3.3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乡村住宅建设的实际情况
        3.3.4 单向主导城镇化时期的乡村规划及公用设施建设
        3.3.5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
    3.4 小结
第四章 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2003 至今)
    4.1 2003 年后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乡村的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4.1.2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4.2 城乡统筹理念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
        4.2.1 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综述
        4.2.1.1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
        4.2.1.2 农房建设指导加强
        4.2.1.3 危房改造推进
        4.2.1.4 “建材下乡”与建筑节能
        4.2.1.5 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4.2.1.6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的评选和保护
        4.2.2 当下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4.3 新时期个人、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4.3.1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会性实验
        4.3.2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社区营造”
        4.3.3 当代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建造技术的延续与更新
        4.3.3.1 建筑的自然调节
        4.3.3.2 传统材料的优化利用
        4.3.3.3 新型建造系统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分析
    5.1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的发展阶段分析
        5.1.1 第一阶段:乡村集体化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1.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1.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1.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2 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建设实践
        5.1.2.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2.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2.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1.3 第三阶段:城乡统筹下得乡村建设实践
        5.1.3.1 乡村政策及社会背景
        5.1.3.2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重点
        5.1.3.3 本阶段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就与不足
    5.2 建国后乡村建设实践发展趋势分析
        5.2.1 政府、设计师态度的转变趋势
        5.2.1.1 政府对乡村建设的态度转变
        5.2.1.2 设计师职能的转变
        5.2.2 建造组织形式的转变分析
        5.2.3 建筑设计层面的发展趋势
        5.2.3.1 民居选址的变化
        5.2.3.2 建筑形式的变化
        5.2.3.3 民居功能布局的变化
        5.2.4 建造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
        5.2.4.1 建造材料、结构的变化
        5.2.4.2 建筑装饰的变化
        5.2.5 规划层面的发展趋势
    5.3 建国后的三次“设计下乡”
        5.3.1 第一次“设计下乡”
        5.3.2 第二次“设计下乡”
        5.3.3 第三次“设计下乡”
        5.3.4 三次“设计下乡”的比较研究
    5.4 对当今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反思
        5.4.1 专业层面
        5.4.1.1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
        5.4.1.2 社区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与建筑实践之间的割裂
        5.4.2 社会层面
        5.4.2.1 保障、激励机制的缺乏
        5.4.2.2 各方利益关系难以平衡
        5.4.2.3 教育上重城轻乡
    5.5 展望
        5.5.1 多元产业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5.5.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5.5.3 加强从业者保障,培养乡村建筑师
        5.5.4 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农村软实力
        5.5.5 乡村自治导向,完善民主体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基本数据
附录2 :建国后我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一览表

(3)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2001-2002年度“水利扶贫与库区移民”征文评选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建国后中国乡村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研究[D]. 马睿.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2001-2002年《水利扶贫与库区迁移》征文评选公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