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级提高原种子质量的体会

浅谈各级提高原种子质量的体会

一、浅谈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钟琴[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研究(1941-1944)》文中研究说明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进入白热化时期,坚持持久战战略,必定会迎来战争的胜利。但持续的战争已经消耗了中国的国力,国库亏空,国民政府意识到可增加土产出口,以此来换取外汇,达到维持抗战的目的。而想要增加外汇收入,必先增加外销物资的产量,因此,国民政府决议实施外销物资五年增产计划,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负责办理全国桐油、羊毛、蚕丝的增产工作。但在全面抗战前,四川省的外销物资因战争、运输困难等因素,产量及销量锐减,为了振兴桐油、羊毛及蚕丝等外销物资,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不断进行机构扩增,希望通过改良增加其产量,从而达到换取外汇以维持抗战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于1941年11月正式设立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作为桐油、羊毛、蚕丝三种外销物资的增产机关。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是由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下原有的油桐、蚕丝及羊毛机关裁并组成,其使命及组织章程都是以“进行外销物资增产,换取外汇促成抗战胜利”为中心,在其运行期间,按照外销物资五年增产计划,对四川省的桐油、羊毛及蚕丝进行增产改良,同时与贸易委员会签订增产合约,接受其经费辅助及管制。外销物资增产委会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增产事业中架起桥梁,及时的进行上情下达及下情上表。通过两年多的增产改良,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在四川省外销物资的增产事业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油桐、羊毛及蚕丝的研究、试验、改良及推广方面,它贯彻了抗战时期国家想要利用出口土产,换取外汇以维持抗战的政策,让农民意识到增产救国的概念,并兼顾农民利益,对农民施以物资与技术上的帮助。同时,外销物资增产委会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人员缩减等困难,但它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得不断的削减工作内容,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难以实现预计的增产目标。而想要实现增产改良事业的成功,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充足的经费以及相对自主的工作环境都是缺一不可的。

史晓玲[2](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韦红群,蓝必忠,李燕飞,蒋玉莲,莫云霞[3](2020)在《广西家蚕原原种的冷藏与浸酸实用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为加强原原种冷藏浸酸技术指导,提高广西蚕种孵化率与饲养水平,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了不同品种原原种冷藏与浸酸技术要点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冷藏条件的浸酸技术要点。结果表明,春制秋用与秋制春用原原种的保护与冷藏浸酸处理标准以及即时用种的保护与浸酸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春制秋用原原种的冷藏时间短,浸酸所需的刺激量大,温度偏高;秋制春用原原种的耐酸力偏低,浸酸刺激量稍低,温度稍低。即时浸酸用种不论春制还是秋制均需要根据各品种的产卵经过时间以及卵色来确定盐酸刺激量、温度高低以及浸酸时长。从不同品种上看,同等冷藏保护时间下,中系品种耐酸力低于日系品种,浸酸所用的时间少。从同一品系上比较,日系品种中8711比湘晖、7532、NJZ、NJ7的耐酸力低,浸酸时间相应减少20~30 s。中系品种中8810耐酸力强于芙蓉、932、NC99R、NC9C,浸酸时间延长20~30 s。

黄扬玉[4](2018)在《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蚕丝生产国,广西更是我国乃至世界亚热带蚕丝产业最大生产基地,时至2015年桑蚕茧和生丝产品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6%和33%。蚕种是蚕业生产的最重要物质基础,蚕种繁育是蚕业生产一项重要的工作。桑蚕现行繁育制度是原原蚕、原蚕和普种蚕的三级饲养以及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和普通种的四级制种技术。本文通过对以广西为代表的亚热带蚕区的现行当家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母种、原原种、原种等桑蚕品种的长年繁育与研究观察,并通过3种不同催青方法进行催青以及不同温度种茧保护、蚕蛹与雌蛾冷藏冷藏调节发蛾的制种技术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首次系统总结并描述亚热带桑蚕当家品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母种、原原种的“932”、“7532”、“湘晖”、“芙蓉”、“8810”和“8711”及其原种的品种特性及繁育技术。2.明确了含有多化性血统的桑蚕品种更适用于两段催青法。尤其是“932”、“7532”母种和原原种采用两段催青法,利用偏高的催青温度与长光照等条件就更能保持品种原有特征特性,否则在制种时容易产生不越年卵和不良卵。3.在对交品种发蛾调节的蚕蛹冷藏与雌蛾冷藏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桑蚕品种均表现出蚕蛹比蚕蛾更适合冷藏,尤其是“932”品种的母蛾对低温更为敏感,在生产上对交品种的发蛾调节时应尽量避免雌蛾冷藏,否则所生产蚕种往往容易出现叠卵多、产附不整齐,产卵量减少等现象发生。4.亚热带桑蚕原种繁育中微粒子病的防控尤其重要,在严格原蚕饲养和制种环节的消毒防病技术、防止野外昆虫交叉感染措施外,原蚕饲养中桑叶全程浸泡消毒技术及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对微粒子病的防治起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在多雨等潮湿季节要谨慎使用。

万心[5](2017)在《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余江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血防之前的余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疫区社会,社会各阶层关系基本处于不良互动状态。这种对瘟疫“不设防”社会生态,为瘟疫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江人民用“开新填旧”等办法,经过消灭血吸虫病和巩固血防成果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不仅在全国率先取得了根除血吸虫病的胜利,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血防成果。作为地方社会重大历史事件,血防对余江地域社会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得当代余江地域社会带有深刻的“血防”烙印。从政治上看,余江地域政治出现了明显的血防化趋势。表现为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保血防“第一面红旗”成为党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领导人对余江血防的高度关注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使余江政治声誉远播国内外。同时,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从经济上看,血防对余江地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血防为生产提供了健康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疫区人民的生活。如:诸多血防工程的建设,直接推动了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送瘟神纪念馆的建立,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血防引发了余江地域文化急剧变化。随着血防的胜利,原来余江那种病态的地方文化,逐渐向健康文化演变。围绕血防,大量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余江地域文化被打上了浓厚的“血防”色彩。在血防胜利的鼓舞下,余江血防精神得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争创一流、充满自信的余江形象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血防也给余江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血防运动中,党和县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血防第一线“救死扶伤”;人民群众则积极参与血防,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血防运动。通过血防余江形成了社会各阶层良性互动、密切配合的良好社会关系。而且,血防使余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血防彻底改造了余江钉螺的滋生环境,消除了传染源,优化了余江水环境,使余江卫生环境大为改观。但从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推广的情况看,它只适应山丘型疫区,在湖沼型疫区效果有限,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湖区血防不能照搬余江模式,必须另辟溪径。总之,血防成为建国以来国家治理余江地域社会的手段,通过血防国家成功地介入余江地域社会,并成功地塑造了余江地域社会的“血防”色彩。

李双庆,赵娟[6](2016)在《提高湖南省家蚕各级原种质量的实践体会》文中指出蚕种是蚕丝业的基础,各级原种又是蚕种生产的基础。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是湖南省唯一的各级原种生产供应单位,其生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省的蚕种生产和丝绸行业的生产效益及行业兴衰。各级原种质量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遗传质量,即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纯正度;二是生产质量,即卵质充实,卵量多,孵化齐,蚁蚕生命力强。影响各级原种质量好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气候、环境、设施等硬件因素,又有养蚕技术

黄红燕[7](2016)在《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历年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推广品种的演变及品种经济性状变化情况,总结了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效。针对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存在基层推广体系技术力量薄弱、良种良法不配套,蚕茧收购未体现"优质优价"、影响蚕农选用新品种的积极性,良种繁育工作未能跟进、影响新品种推广应用,当家品种应用多年、品种性状需进一步改良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品种布局、育种方向要适应蚕桑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蚕茧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创新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方式方法等发展对策与建议。

曹宁宁,袁桂阳,李晓英,邓亚秋,龚大刚,王少伯[8](2016)在《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成效》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围绕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保障体系、绩效激励机制,建立了系统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对比了四川省南充蚕种场2006—2015年场内、原蚕区、桑园的环境抽样、预知检查及母蛾检验情况,结果显示:通过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的实施运行,原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0.26%,下降到2011年的0.01%,2013—2015年不合格率均控制在0.01%以下;原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10年历史最高点的39.30%,下降到2011年的2.76%,2012—2015年的不合格率稳定在0.05%0.08%水平;一代杂交种的母蛾微粒子病不合格率从2009年历史最高点的54.01%,下降到2013年的2.79%,2014—2015年不合格率均为0,有效地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

董伟伟[9](2015)在《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棉花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位于干旱的内陆地区,全年气候干燥,降雨较少,蒸发量大,其农业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因此,以节水灌溉技术示范为核心的高标准节水棉田建设项目是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年优质棉基地建设,新疆节水棉田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棉花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是关系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项目,通过对该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对多种方案的选择做出科学的评价。同时对项目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论证节水灌溉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为项目可行性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为例对棉花节水灌溉的选择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项目所涉及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风险进行指标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构建的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原种场节水灌溉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认为该项目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同时对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为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应对措施。2.通过对项目相关性进行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节水发展的方向,认为该项目投资结构合理,同时具有显着的带动及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盈亏平衡点(BEP)为49.42%,表明项目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3.通过对国家原种场节水灌溉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棉花节水的新选择、新方向、新技术,综合评价棉花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弊。对可行性中技术方案、灌溉方式、设备的选型等建立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项目可行性方案的分析,对多种方案的选择做出科学的评价。

祁广军[10](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二、浅谈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研究(1941-194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及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成立
    第一节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成立的背景
        一、全面抗战前四川省外销物资出口概况
        二、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机构增扩
        三、换取外汇以维持抗战
    第二节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成立
        一、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使命及组织规程
        二、机构变迁
        三、机构定位
第二章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联结互动”作用
    第一节 上层机构
        一、财政部贸易委员会
        二、四川省建设厅
        三、四川省农业改进所
    第二节 下辖单位
        一、涪陵油桐示范场
        二、松潘绵羊改良场
        三、蚕丝改良场
第三章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运作
    第一节 外销物资五年增产计划
        一、桐油增产计划
        二、羊毛增产计划
        三、蚕丝增产计划
    第二节 签订增产合同
    第三节 人事及财产管理
        一、人员及其变迁
        二、经费投入及报销
第四章 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的成效与不足
    第一节 外销物资增产的成效
        一、桐油增产方面的成效
        二、蚕丝增产方面的成效
        三、羊毛增产方面的成效
    第二节 外销物资增产的不足
        一、桐油增产方面的不足
        二、蚕丝增产方面的不足
        三、羊毛增产方面的不足
    第三节 问题与反思
        一、主要问题
        二、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广西家蚕原原种的冷藏与浸酸实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原原种生产情况
2 春制秋用原原种的冷藏与浸酸
    2.1 春制秋用原原种的特点
    2.2 春制秋用原原种的冷藏处理技术
    2.3 春制秋用原原种的浸酸处理技术
3 秋制春用原原种的冷藏和浸酸
    3.1 秋制春用原原种的特点
    3.2 秋制春用原原种的保护与冷藏
    3.3 秋制春用原原种的浸酸处理方法
4 原原种即时浸酸的处理方法
5 讨论
    5.1 原原种冷藏与浸酸技术的优势
        5.1.1 能有效促使蚕种孵化齐一
        5.1.2能随时供种,适应原种市场需求
    5.2 原原种冷藏与浸酸技术存在的问题
        5.2.1 原原种冷藏和浸酸技术存在一定的处理难度
        5.2.2 原原种冷藏浸酸技术的操作规范有待改善
        5.2.3 冷藏浸酸设备需要完善和维护
    5.3 对策建议
        5.3.1 合理保护原原种,缩小卵龄开差
        5.3.2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培养操作人员的高度责任感
        5.3.3 加强冷库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蚕种质量安全

(4)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蚕桑产业发展的简单回顾
    1.2 亚热带桑蚕产区蚕种特性和繁育技术现状
        1.2.1 亚热带桑蚕产区自然气候以及桑蚕产业特点
        1.2.2 亚热带蚕桑产业特点
        1.2.3 亚热带桑蚕蚕种特性和繁育技术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的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原种的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
    3.1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的繁育制度
    3.2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原种的特点
        3.2.1 亚热带桑蚕原原母种的性状特点
        3.2.2 亚热带桑蚕原种的特点
    3.3 亚热带桑蚕原种繁育技术研究
        3.3.1 原种催青技术研究
        3.3.2 亚热带桑蚕原原种催青标准
        3.3.3 亚热带桑蚕广西原种饲养技术
        3.3.4 亚热带桑蚕原种上蔟与制种技术
    3.4 亚热带桑蚕母种、原原种繁育技术研究
        3.4.1 桑蚕原原种繁育特点
        3.4.2 优良种性的保持与提纯复壮技术
    3.5 小结
4 亚热带桑蚕普种“两广二号”和“桂蚕2号”的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内容
        4.2.1 桑蚕普种“两广二号”的特点及繁育技术
        4.2.2 桑蚕普种“桂蚕2号”的特点和繁育技术研究
    4.3 小结
5 亚热带桑蚕原种生产的微粒子病防治体系
    5.1 引言
    5.2 研究内容
        5.2.1 微粒子病危害症状
        5.2.2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
        5.2.3 养蚕、制种环境净化技术
        5.2.4 野外昆虫与原种微粒子病交叉感染关系研究
        5.2.5 桑叶全程消毒与漂洗技术
        5.2.6 蚕沙“无害化”处理技术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和本文创新之处
    三、研究视角:血吸虫病防治与社会变迁
    四、研究内容和本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血吸虫病与余江疫区社会
    第一节 余江县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史
        一、余江县的地理环境
        二、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环境因素
        三、血吸虫病流行社会因素
        四、流行史
    第二节 血吸虫病流行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毁灭村庄
        二、影响生育,破坏经济生产
        三、使生活贫困,造成社区恐慌
    第三节 余江疫区的社会状况
        一、政府“缺位”
        二、医疗界无奈
        三、富裕阶层缺乏义举
        四、迷信势力趁火打劫
        五、普通民众的挣扎与绝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国后余江血防的社会条件、历程与成就
    第一节 余江血防模式生成的社会条件
        一、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需要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要求
        三、中共领导方式的惯性及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余江血防历程
        一、调查摸底
        二、制定规划
        三、全面防治
        四、巩固成果
    第三节 余江血防的成就
        一、发明“开新填旧”的灭螺方法
        二、成为第一个消灭血吸虫病的县
        三、长期巩固了血防成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政治演化
    第一节 血防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
        一、崇高的政治使命
        二、各级领导的持续关注
        三、政府官员深入推进血防工作
        四、历届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
    第二节 迅速调动各级组织资源
        一、建立自上而下的防疫系统
        二、建立高效的血防领导工作机制
        三、密集出台政令,使血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
        四、血防领导机构常规化
    第三节 血防为余江争得了多种政治资源
        一、余江“血防圣地”声誉远播海内外
        二、血防改变了余江许多人的政治命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血防与余江地方经济发展
    第一节 艰苦奋斗的血防模式
        一、“勤俭办事”的血防措施
        二、余江血防的产出大于投入
        三、条件困难亦能战胜“瘟神”
    第二节 血防与生产相促进
        一、灭螺与水利建设相结合
        二、治病救人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三、灭螺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粪管、“三光”与农业积肥相结合
    第三节 血防促进余江经济发展
        一、提供大量劳动力
        二、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
        三、推动旅游业繁荣
        四、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血防与余江文化特色形成
    第一节 从“病态文化”到“健康文化”
        一、解放前余江疫区的“病态文化”表征
        二、血防胜利后余江“健康文化”出现
    第二节 血防对余江地域文化的塑造
        一、中共对余江血防文化的建构
        二、血防引起余江地域文化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余江血防文化的繁荣
        一、新闻报道宣传和学术论文
        二、血防文学和史学
        三、建立纪念馆——血防文化的物质载体
        四、经常性的血防纪念活动
    第四节 余江地域文化之魂:血防精神
        一、余江血防精神的内涵
        二、余江血防精神对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血防与余江地域社会关系改善
    第一节 党和政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一、耐心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二、积极做好群众动员工作
        三、把血防知识和技术交给群众
        四、建立群众性的血防队伍
    第二节 血防人员:救死扶伤、认真履责
        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
        二、解病人之所难
        三、吃苦耐劳
        四、把病人当亲人
    第三节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自觉血防
        一、积极参加治疗,感恩政府
        二、积极参加灭螺运动
        三、积极开展“两管”工作
        四、自觉开展环境改造
    第四节 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
        一、干部、技术人员与群众三结合
        二、多部门联合血防
        三、官民同心,群防群控局面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变化
    第一节 虫-人-环境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一、血吸虫及其生命周期
        二、血吸虫的“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
        三、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四、血吸虫病的传播媒介——疫水
    第二节 余江血防“环改”特点及其对环境优化
        一、余江“环改血防”的主要措施
        二、血防与余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三节 余江血防模式的推广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余江血防模式在鄱阳湖地区的推广
        二、余江血防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未来湖沼型疫区血防策略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提高湖南省家蚕各级原种质量的实践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持遗传质量是各级原种质量的先决条件
    1.1 做好种性保持工作, 防止品种退化
    1.2 合理布局定位, 尽量避免蚕房蚕具套用, 防止品种混杂
2 加强桑园管理, 提供优质桑叶, 是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基础
3 坚持“五选”, 是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关键措施
4 狠抓微防工作, 确保蚕种无毒
5 精心饲养, 提高各级原种质量

(7)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1.1 广西历年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
    1.2 广西家蚕推广品种的演变
        1.2.1 南农七号的推广应用
        1.2.2 桂夏一号、桂夏二号的推广应用
        1.2.3 两广一号、两广二号的推广应用
        1.2.4 桂蚕1号、桂蚕2号的推广应用
        1.2.5 桂蚕N2的推广应用
    1.3 广西不同时期所推广家蚕品种的经济性状
        1.3.1 张种产茧量
        1.3.2 茧丝长
        1.3.3 生丝品质
2 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取得的成效
    2.1 家蚕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了广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广西特有的育、繁、推一体化体制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2.3 推广品种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广西蚕桑产业的科学规划与布局
3 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基层推广体系技术力量薄弱良种良法不配套
    3.2 蚕茧收购未体现“优质优价”影响蚕农选用新品种的积极性
    3.3 良种繁育工作未能跟进影响新品种推广应用
    3.4 当家品种应用多年品种性状需进一步改良
4 广西家蚕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4.1 科学规划品种布局
    4.2 育种方向要适应蚕桑产业发展的需求
    4.3 完善蚕茧质量评价体系
    4.4 加强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
        4.4.1 提高各级蚕种繁育能力和技术水平
        4.4.2 加强品种种性保持与改良工作
    4.5 加强新品种推广体系建设
        4.5.1 提升新品种试验示范水平
        4.5.2 提升推广体系人员素质
        4.5.3 积极争取政府对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支持
    4.6 创新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方式方法
        4.6.1 通过小蚕共育示范带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4.6.2 通过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4.6.3 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良种推广体系

(8)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
    1. 1 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
    1. 2 收集与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1. 3 制定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操作规程
        1.3.1环境控制
        1.3.2预知检查与母蛾检验
        1.3.3饲育、种茧、发蛾制种期管理
        1.3.4桑园消毒及病虫害防治
        1.3.5桑叶全程消毒
        1.3.6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技术操作规程
    1. 4 建立完善的家蚕微粒子病防控绩效激励机制
2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的试验研究
    2. 1 桑叶处理与添食方法
        2.1.1防微灵的配兑与添食方法
        2.1.2漂白粉的浓度与添食方法
    2. 2 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效果
3 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成效
    3. 1 资料收集与调查方法
    3. 2 不同地点的环境抽样与预知检验情况
    3. 3 三级蚕种的母蛾检验情况
4 经验与体会
    4. 1 要做好家蚕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工作
    4. 2 做好桑叶全程消毒工作
    4. 3 加强养蚕前后、蚕期的环境消毒工作

(9)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棉花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4 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2章 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棉花节水灌溉项目概述
    2.1 自然概况
    2.2 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概况
    2.3 拟建项目概况
第3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法
    3.3 得分测算
第4章 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节水灌溉项目技术方案比选
    4.1 项目建设地点分析与评价
    4.2 农艺节水技术措施分析
    4.3 灌溉节水技术分析
    4.4 项目灌溉用水分析
    4.5 滴灌工程建设方案分析
    4.6 系统选型分析
    4.7 相关技术指标分析
第5章 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1 相关性分析与评价
    5.2 经济效益分析
    5.3 社会效益分析
    5.4 生态效益分析
    5.5 风险分析
    5.6 项目综合评价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研究内容
        2.3.4 论文结构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5.1 组织管理体制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浅谈提高各级原种质量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研究(1941-1944)[D]. 钟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3]广西家蚕原原种的冷藏与浸酸实用技术[J]. 韦红群,蓝必忠,李燕飞,蒋玉莲,莫云霞. 广西蚕业, 2020(03)
  • [4]亚热带桑蚕原种特点及繁育技术研究[D]. 黄扬玉. 广西大学, 2018(06)
  • [5]疾病防控与地域社会变迁 ——以建国后余江县血防为中心[D]. 万心.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提高湖南省家蚕各级原种质量的实践体会[J]. 李双庆,赵娟. 蚕学通讯, 2016(03)
  • [7]广西家蚕品种推广应用情况分析[J]. 黄红燕. 中国蚕业, 2016(02)
  • [8]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成效[J]. 曹宁宁,袁桂阳,李晓英,邓亚秋,龚大刚,王少伯. 中国蚕业, 2016(01)
  • [9]新疆国家农作物原种场棉花节水灌溉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D]. 董伟伟.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5)
  • [10]“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浅谈各级提高原种子质量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