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

注意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

一、重视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翟广[1](2021)在《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胆管损伤的预防手段、临床分组及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6例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发现2例,术后发现但无急性腹膜炎表现34例,按临床症状分为胆漏组17例、胆管狭窄组10例、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7例。术中发现的非计划胆道修复术为: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2例,术后发现的非计划胆道修复术为: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2例,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术3例,胆肠吻合术+T管引流术12例,ERCP+ENBD 6例,单纯腹腔穿刺引流术9例,腹腔穿刺引流术+PTCD 2例。分析36例病人胆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发现时间、损伤部位。观察各分组处理前后ALB、TBIL、ALT、AST等指标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观察36例病人处理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并行术后疗效分析,对术后发现34例病人处理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胆管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占52.8%,解剖变异占8.3%。(2)发现时间:本研究2例病人为术中发现。34例病人术后发现,平均发现时间在23天,分为三组:①胆漏组16例术后2周内发现,1例术后4月发现。②胆管狭窄组7例术后2周内发现,3例术后2月至10月发现。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6例术后2周内发现,1例术后24天发现。(3)损伤部位:本研究术中发现2例病人均损伤肝总管,34例病人术后发现,分为三组:①胆漏组胆囊管损伤6例,肝总管损伤5例,胆总管损伤4例,左肝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②胆管狭窄组肝总管损伤8例,胆总管损伤2例。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肝总管损伤5例,胆总管损伤2例。(4)BD1处理术后疗效分析:①术后发现三组病人治疗后ALB、TBIL、ALT、AST这些指标都趋于正常,胆漏组ALB、AST、TBIL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管狭窄组TBIL、ALT、AST有统计学差异(P<0.05),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TBIL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本研究所有病人处理后并发症1月内Clavien-Dindo分级Ⅲ级以上有5例。近期有效率为86.1%。术中胆管修补术后3天,并发胆管狭窄1例;胆漏组4例:损伤后2周内行ERCP+ENBD,并发腹腔脓肿、肝周积液各1例;损伤后原腹腔引流管引流,并发腹腔脓肿1例;损伤后2周内行胆管修补术,并发胸腔积液1例。③本研究所有病人处理后随访1月至2年Terblanche分级Ⅲ级以上的病人有7例,远期有效率为80.6%。术中胆管修补术,并发胆管狭窄1例;胆漏组1例:损伤后3月行胆肠吻合术,并发吻合口狭窄;胆管狭窄组2例:损伤后2周行胆管修补术,并发狭窄1例;损伤后10天行PTCD,并发胆管炎1例;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3例:损伤后20天先行PTCD后行胆肠吻合术,并发胆管炎1例;损伤后原腹腔引流管引流,长期胆管狭窄2例。④本研究术后发现34例病人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病人的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心理情绪状态等项目及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胆管损伤常见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及解剖变异等,重视术前B超及MRCP等检查、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的关键。(2)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选择常用非计划胆道修复术是胆管修补术+T管引流术。(3)术后发现胆管损伤,无急性腹膜炎表现按临床分组选择非计划胆道修复术。①胆漏组BDI早期行内镜或超声介入治疗是首选的微创治疗。②胆管狭窄组BDI待胆管扩张后行胆肠吻合术是主要治疗方法。③胆漏合并胆管狭窄组BDI综合治疗为主,即早期行内镜、超声介入等治疗,引流1-3月后再行手术治疗。(4)内镜下微创治疗是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胆管损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邱文龙[2](2021)在《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经验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符合困难胆囊诊断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ropic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困难胆囊患者LC术前是否留置鼻胆管引流分为鼻胆管组和非鼻胆管组,鼻胆管组术前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放置鼻胆管后再行LC,非鼻胆管组则常规行LC,术前未放置鼻胆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术中胆总管损伤率及术后胆漏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共纳入患者183例,鼻胆管组91例、非鼻胆管组9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非鼻胆管组相比,鼻胆管组手术时间[80(67-105)分钟vs 93(76.25-137.25)分钟,P=0.01],中转开腹率[1.1%vs 8.7%,P=0.04]及胆漏发生率[0%vs 8.7%,P=0.012]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胆管损伤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ENBD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减少胆道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在Mirizzi综合征和冰冻胆囊三角LC中更具有临床意义。

谈义政[3](2021)在《PTGD后早期序贯LCBDE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Ⅱ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对比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序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T管引流与一期行LCBDE+LC+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并Ⅱ级急性胆囊炎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手术治疗的9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Ⅱ级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PTGD分为一期手术组(LCBDE+LC,n=45)和二期手术组(PTGD+LCBDE+LC,n=50)。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先给与抗炎等基础治疗,一期手术组患者,24h内行LCBDE+LC+T管引流,二期手术组首先行PTGD,3日后行LCBDE+LC+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PTGD前与PTGD 3天后检查/检验结果,手术时间、手术总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41.71±12.43/40.1±9.47)岁、性别比(男/女,20/25、22/28)、基础病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D前与PTGD3天后检查/验结果显示:PTGD 3天后与PTGD前相比,ALT、直接胆红素分别从 63.22±27.84U/L、53.62±48.38umol/L 降至 50.78±22.38U/L、31.36±36.07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功能好转。体温、IL-6、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从37.47±1.13℃、61.44±20.31ng/L、10.85±4.24×10^9/L、0.73±0.08、降低至 37.01±0.67℃、30.36±21.12ng/L、8.70±3.16×10^9/L、0.69±0.07,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身炎症好转。PLT、PT分别从88.65±40.1 × 10^9/L升至186.54±54.63×10^9/L、14.21±1.34s 降至 12.37±1.0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凝血功能好转。胆囊长径从10.02±2.04cm减至6.44±0.9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胆囊壁厚度没有明显变化,(P>0.05)。一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27.72±14.2min、78.12±21.64mL,二期手术组分别是58.40±11.96min、30.29±8.94mL,二期手术组显着低于一期组(P<0.05),此外,中转开腹率,一期手术组有8例(17.8%)中转开腹,显着高于二期手术组2例(4%)(P<0.05)。一期手术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费用分别是20.62±1.98h、30.03±4.61h、34.85±3.08h、10.63±1.03d、14243.47±1557.58 元,二期手术组分别是13.78±1.79h、25.94±4.02h、32.4±3.47h、7.52±0.56d、12891.88±1498.28 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一期手术组腹部切口感染和胆漏分别为6例(13.3%)、5例(11.1%);二期手术组腹部切口感染1例(2%),无胆漏发生,一期手术组大于二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余结石率、胆管损伤分别为:一期手术组为2例(4.4%)、1例(2.2%);二期手术组则未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期手术治疗相比,PTGD后早期序贯LCBDE联合LC治疗Ⅱ级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腹部切口感染,胆漏及中转开腹率低,同时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Ⅱ级急性胆囊炎的方式。

戴群英[4](2021)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现代临床治疗当中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在胆囊切除手术结束以后,许多患者会出现胆管损伤,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病理因素、解剖因素4个方面。为避免在胆囊切除手术中患者出现胆管损伤,本文提出术中、术后处理方法及预防手段。

陆思远[5](2020)在《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联合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多家中文数据库,自建库来至2019年11月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所有文献资料,筛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最后保留89家单位89篇文献,共578例患者资料。使用Excel记录原始数据,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有258例可明确性别,男:女=1:1.5。有29例可明确具体年龄,平均(43.0±13.5)岁。有213例可明确原发病,67.14%为慢性或萎缩性胆囊疾病。有156例可明确术中情况,76.28%的患者术程顺利或难度不大;2.43家单位中,有二级单位15家、三级单位28家,迟发性胆漏发生率分别为0.073%和0.056%。迟发性胆漏总体发生率为0.060%,经年校正发生率与手术总数间存在相关性(rs=-0.794,P=0.000);3.有2.77%的患者可明确诱因,多为饮食相关因素;有65.74%的患者有腹痛症状,其余表现为黄疸0.69%、腹胀11.94%、腰背部疼痛0.17%、经引流管引流出胆汁0.69%、腹腔包裹性积液4.33%;4.胆漏平均诊断时间(7.89±6.21)天。60.1%的患者经B超+腹腔穿刺诊断,其次为ERCP及其联合方式22.5%、手术探查方式14.8%。有7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21%;5.有443例可明确胆漏类型,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43.57%、胆囊管漏19.64%、副肝管漏3.16%、右肝管漏9.93%、肝总管漏13.09%、胆总管漏10.61%;6.有354例可明确胆漏原因,迷走胆管损伤50.28%,肝外主胆道热损伤35.88%,胆囊管残端缺血坏死3.95%,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3.11%,结扎夹脱落、移位2.82%,肝外胆道变异3.95%;7.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类治疗(37.20%)、介入类治疗(微创治疗、内镜治疗)(14.36%)、联合治疗(41.70%)(即以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内镜治疗间两者或三者联合);76.68%的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90.80%的胆囊管漏以手术类治疗和联合治疗为主;副肝管漏、右肝管漏、肝总管漏及胆总管漏以手术类治疗方式为主,分别为85.71%、63.64%、63.79%及55.32%;8.有418例患者已知住院时间,在手术类治疗、介入类治疗、联合治疗方式中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11.333,P=0.003),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2.00天、14.00天及12.60天,介入类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和手术类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分别为P=0.002,P=0.033)。在手术类治疗组中,住院时间在开腹与腔镜手术方式中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0.950,P=0.330);联合治疗组中,住院时间在手术联合介入的治疗方式与微创联合内镜的治疗方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3.602,P=0.058)。胆漏类型与治疗方式分析中,胆囊床毛细胆管漏/迷走胆管漏中三类治疗方式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93.280,P=0.000),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均小于0.05),平均秩次分别为97.27、123.56、43.24;胆囊管漏中三类治疗方式间具有统计学意义(H=22.065,P=0.000),住院时间在手术类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后P=0.000),平均秩次分别为16.85、38.17;右肝管漏、肝总管漏中治疗方式间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2.359,P=0.125;H=2.932,P=0.231);胆总管漏中手术类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461,P=0.019),平均秩次分别为14.68,8.32;9.有95例可明确漏口大小,平均(3.48±1.45)mm。胆漏类型与漏口大小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8.017,P=0.091),漏口大小与住院时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1.LC术后迟发性胆漏多发于慢性或萎缩性胆囊疾病的中年人群;2.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率低,总体为0.060%;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率与LC手术总数具有负相关性;3.LC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原因以迷走胆管损伤及肝外主胆道热损伤为主,其余原因包括胆道缺血坏死、结扎夹脱落移位、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肝外胆道变异;4.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治疗方式以手术类治疗、内镜治疗、微创治疗及以上方式联合治疗为主。

左钢钢[6](2020)在《急性胆囊炎PTGBD术后LC的时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AC)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唐山工人医院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2例),其中85例患者在PTGBD后又接受了LC治疗,在8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有54例患者在PTGBD后512天内接受LC(平均时间7天),为早期手术组;31例患者于66100天内行LC(平均时间79天),为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胆囊水肿程度、胆囊三角纤维化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人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PTGBD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患者胆囊水肿程度分级:28例“+”,26例“++”;延期手术组26例“-”,5例“+”,两组比较,早期手术组患者胆囊水肿高于延期手术组(P<0.01)。早期手术组胆囊三角纤维化程度分级:48例“-”,6例“+”;延期手术组1例“-”,12例“+”,18例“++”,两组比较,延期手术组患者胆囊三角纤维化程度高于早期手术组(P<0.01)。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46.9±9.3)min较延期手术组(75.6±9.0)min短(P<0.01);早期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1.1±9.3)ml较延期手术组(12.5±6.4)ml多(P<0.01);两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情况;早期手术组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延期手术组术后胆漏1例、术后腹腔出血1例(P=0.13);早期手术组患者的人均住院日(13.6±2.7)d短于延期手术组(16.7±2.7)d(P<0.01);早期手术组人均住院费用为(2.6±0.49)万元,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3.2±0.65)万元(P<0.01);早期手术组无PTGBD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延期手术组脱管3例,堵塞1例(P=0.016)。结论急性胆囊炎PTGBD术后,配合规范的内科治疗后炎症明显缓解。7天左右,患者即可行LC治疗,此时胆囊炎症主要以充血水肿为主要病理变化,纤维化程度较低,组织松脆易于分离,手术难度相对较小。早期手术能使患者在一次住院周期内就能彻底治愈,避免了二次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图5幅;表6个;参131篇。

庞博[7](2020)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综合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的合适时机。方法:将291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为发病3天内手术组(100例),B组为发病4-7天内手术组(104例),C组为发病8-21天内手术组(87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和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5)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出血量少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中转率小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中转率与B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转率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住院费用低于B组(P<0.05)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组住院费用低于C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最佳时机为发病3天内,因为手术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中转开腹率低、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少;对于病程超过3天,不超过7天的患者手术不增加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患者可以获益;对于病程超过7天,不超过21天的患者不建议手术治疗,此期间手术患者手术时间长,中转开腹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高,增加医疗成本,患者并不能从中受益。

冯艳[8](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 的]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总结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早期识别风险并为预防胆管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按照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确定最终纳入文献,通过进行文献全文阅读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提取汇总,采用R3.6.2软件进行数据的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研究方法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计34645例病人,BDI共计 389 例。结果显示:性别(OR:1.6228,95%CI:[1.1287;2.3331],P=0.0090)、胆囊炎症分期(OR:5.1717,95%CI:[3.9397;6.7890],P<0.0001),胆囊壁厚度(OR:2.3220,95%CI:[1.1483;4.6953],P=0.0190)、胆囊三角解剖变异(OR:14.1520,95%CI:[5.8769;34.0788],P<0.0001)、胆囊管长度(OR:4.2995,95%CI:[2.8671;6.4475],P<0.0001)、术中粘连(OR:3.4850,95%CI:[1.9973;6.0811],P<0.0001)、术中出血(OR:4.7026,95%CI:[1.5453;14.3105],P=0.0064)、手术医师经验(OR:7.4676,95%CI:[3.7580;14.8389],P<0.0001)等因素与 BDI 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年龄、肥胖、术前肝功能情况、手术时间长短(P>0.05)暂不认为是BD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 论](1)男性、胆囊炎症急性或亚急性期、胆囊壁厚度>3mm、胆囊三角存在解剖变异、胆囊管长度<10mm、术中粘连、术中出血、手术医师经验不足等均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管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2)年龄、肥胖、术前肝功能异常、手术时间长短暂不认为是BD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陈雨航[9](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通过网上查阅大量文献及相关书籍,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37例行LC并发BDI患者一般资料,探讨BDI相关危险因素,结合其损伤时间、损伤类型、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分析LC致BDI相关危险因素,将本研究37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BDI损伤组,我院随机抽取的行LC后无BDI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行单因素分析后,结果示性别、年龄、既往肝硬化与BDI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病变状态(62.2%vs33.9%,P=0.008)、胆囊壁厚度(75.7%vs30.2%,P<0.001)、解剖变异(35.1%vs11.3%,P=0.006)、Mirizzi综合征(21.6%vs3.8%,P=0.008)、术者经验(81.1%vs3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提示,胆囊病变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术者经验(OR=0.055,P<0.001)、合并Mirizzi综合征(OR=11.302,P=0.02)、解剖变异(OR=8.477,P=0.011)、胆囊壁厚度(OR=11.03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3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50.5岁。12例为术中发现,其中2例胆囊床迷走胆管损伤行迷走胆管缝扎;4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例胆管壁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右副肝管误夹闭行右副肝管肝总管端侧吻合+T管引流;1例右副肝管开放性损伤行右副肝管缝扎术。25例为术后发现,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开腹结扎胆囊管残端;1例胆囊管残端漏行保守治疗;4例迷走胆管损伤行保守腹腔置管引流;4例胆管损伤实施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术;13例胆总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肝外胆管狭窄行介入治疗。结果,术后发生胆道狭窄6例,1例再次行介入治疗,另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手术,术后随访满意结论:1.胆囊壁增厚、解剖变异、术者经验以及存在Mirrizzi综合征是LC致BDI的相关危险因素,要求术者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必要时中转开腹才能有效避免BDI的发生。2.MRCP对于BDI的临床诊断极为重要,能显露完整的胆管树,有助于BDI的诊断及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3.术中是BDI最佳治疗时机,胆管原位吻合(胆管修补、胆管端端吻合)是术中诊断BDI首要考虑的治疗方式,要求术者准确评估损伤范围及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后,可获得较好疗效。4.Roux-en-y手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治疗BDI疗效较为肯定的术式,但也需要足够的手术技巧同手术经验,才可有效避免吻合口的再次狭窄。5.BDI的介入治疗目前疗效尚不确切,但在部分无法耐受手术的危重患者中,可起到临时治疗作用,为后期治疗创造条件。

罗忠仁[10](2020)在《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iary Duct Injuries,IBD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后发现的胆道损伤,不仅会给病人带来严重伤害,且治疗费用巨大,对医生而言损伤后的治疗也十分棘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于1960年开始应于临床,近年来随着ERCP设备的完善及技术的娴熟发展,ERCP以其更小的创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各类胆道损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使大多数胆道损伤的患者避免再次开腹手术。本篇文章为探讨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IBDI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22名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且在我院接受通过ERCP治疗的临床病例。采用SPSS 22.0版本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术前术后各项实验室指标等逐一统计分析,采用单样本配对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探究治疗效果。结果:1.患者年龄中位数58岁,最高为74岁,最年轻为35岁;男性稍多,占59.09%,而女性占40.91%;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10天,住院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为28天。2.治疗前所有患者的总胆红素平均为85.23±130.686 umol/L,而接受ERCP治疗后术后第1日平均值下降至24.80±27.474 umol/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肝功能检测而言,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平均值为225.455±168.608U/L,经过治疗后平均值下降至64.091±16.218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术前平均值为170.409±132.461U/L,经过治疗后术后AST平均值降低至45.182±29.187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谷氨酰基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T)平均值由373.145±308.931 U/L降至189.136±192.455 U/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患者经过ERCP治疗后术后第1日总胆红素、ALT、AST及?-GT指标均呈显着性下降趋势。3.按照Stewart-way分型,I类损伤有15例,Ⅱ类损伤有6例,Ⅳ类损伤类型有1例。其中仅IV类损伤患者因胆总管变异导致异常狭窄,无法进入导丝,遂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后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暂时缓解胆道压力,待局部炎症恢复,择期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进一步治疗,其余患者均经ERCP治疗后治愈,治疗时间为1-12个月,其中11例患者因需要拔除胆道内支架治疗2次,1例患者因更换胆道内支架管共治疗3次。本组患者中4例术后出现血淀粉酶一过性增高,2-3天后恢复正常,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5例胆漏患者中除ERCP治疗未成功的IV型患者之外均完全治愈。21例经ERCP治愈的患者除1例患者失联,其余患者随访均未发现反复发热、黄疸、腹痛等胆道感染症状,也无胆管狭窄症状。结论:1.IBDI一旦发生,术中乃至术后都应及时诊断并分型,尽早制定治疗方案。2.ERCP可用于术中未及时诊断的IBDI的管理,有助于胆管损伤区域的定位,提供更准确的解剖信息,诊断同时配合治疗,对于Stewart-way I型、II型避免外科手术干预。3.在Stewart-way损伤标准下,通过22例病例总结,对I型、II型患者,建议尽早行ERCP治疗,III型、IV型患者治愈仍需要行外科手术干预。

二、重视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1)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胆管损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经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困难胆囊的定义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分组、组间资料对比情况
        2.2.1 仪器设备
        2.2.2 手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后结局指标对比
第4章 讨论
    4.1 困难胆囊概述
    4.2 对困难胆囊定义的进一步理解
    4.3 困难胆囊LC前行MRCP与 ENBD的区别
    4.4 鼻胆管的作用
    4.5 Mirizzi综合征和“冰冻胆囊三角”困难LC前行ENBD更有价值
    4.6 预防胆管损伤
    4.7 关于胆漏的预防治疗
    4.8 关于ENBD并发症的问题
第5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胆结石的诊疗研究
    参考文献

(3)PTGD后早期序贯LCBDE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Ⅱ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PTGD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发胆管损伤的因素
    1.1 人为因素
    1.2 技术因素
    1.3 病理因素
    1.4 解剖因素
2 胆管损伤分类
    2.1 肝外胆管横断性损伤
    2.2 肝外胆管夹闭伤
    2.3 灼伤性胆管损伤
    2.4 热电效应造成胆管损伤
3 胆管损伤引起的并发症
    3.1 早期并发症
    3.2 远期并发症
4 处理胆管损伤的方法
    4.1 术中处理
    4.2 术后处理
5 胆管损伤的预防手段
    5.1 良好的心态
    5.2 对适应证和开腹能严格把握
    5.3 防止热力损伤

(5)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资料收集与方法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及原发病
    3.2 发生率
    3.3 诱因及临床表现
    3.4 胆漏类型
    3.5 胆漏原因
    3.6 诊断时间
    3.7 术中情况
    3.8 诊断方式及误诊
    3.9 治疗方式与预后
        3.9.1 治疗方式分类
        3.9.2 迟发性胆漏类型与治疗方式
        3.9.3 不同治疗方式与预后
        3.9.3.1 主要治疗方式间与预后
        3.9.3.2 不同胆漏类型在不同治疗方式下的预后
        3.9.4 漏口大小与预后
    3.10 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
        4.1.1 年龄特点
        4.1.2 性别特点
        4.1.3 临床表现
        4.1.4 发生率
    4.2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
    4.3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诊断
    4.4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治疗
    4.5 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预防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急性胆囊炎PTGBD术后LC的时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设备资料
        1.1.3 治疗方法
        1.1.4 观察指标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1.2.2 术中情况比较
        1.2.3 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1.3 讨论
        1.3.1 PTGBD相关问题
        1.3.1.1 PTGBD的时机
        1.3.1.2 PTGBD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3.1.3 PTGBD时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3.1.4 PTGBD的拔管指征
        1.3.2 PTGBD后LC手术时机的选择
        1.3.3 胆管损伤的因素、预防及治疗
        1.3.3.1 胆管损伤的因素
        1.3.3.2 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1.3.4 血管损伤的因素、预防及治疗
        1.3.4.1 血管损伤的因素
        1.3.4.2 血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1.3.5 注意事项及不足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2.1 开腹胆囊切除术
    2.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3 胆囊次全切术
    2.4 胆囊造瘘术
    2.5 保胆取石术
    2.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ASA分级标准、CCI评分标准、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标准
附录 B 急性胆囊炎诊疗流程(2013版东京指南)
附录 C 急性胆囊炎诊疗流程(2018版东京指南)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诊疗进展及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名单
个人简历

(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预防策略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损伤分类
    1.4 损伤诊断
    1.5 探讨 BDI 损伤相关危险因素
    1.6 损伤分型、治疗及结果
    1.7 不同时机手术疗效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2.1 医源性胆道损伤分类
        2.2 胆管损伤及诊断
        2.3 ERCP手术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临床特征比较
    2.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经ERCP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结果比较
    3.IBDI患者经ERCP治疗效果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重视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计划胆道修复术的临床分析研究[D]. 翟广.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术前放置鼻胆管引流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经验探讨[D]. 邱文龙. 南昌大学, 2021(01)
  • [3]PTGD后早期序贯LCBDE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Ⅱ级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D]. 谈义政.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胆管损伤的研究进展[J]. 戴群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1(01)
  • [5]我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特点及诊疗[D]. 陆思远. 吉林大学, 2020(08)
  • [6]急性胆囊炎PTGBD术后LC的时机[D]. 左钢钢.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的分析研究[D]. 庞博.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冯艳.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7例临床分析[D]. 陈雨航.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10]ERCP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道损伤22例临床病例分析[D]. 罗忠仁.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注意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