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早稻新品种介绍

浙江早稻新品种介绍

一、浙江早稻新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施俊生,缪添惠,俞琦英,王仁杯,季芝娟[1](2022)在《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早籼稻因其耐储藏、商品率高等特点,是我国也是浙江省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2003—2020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品系的特征特性和变化情况,浙江省早稻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变化情况,浙江省代表性早稻品种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情况,及浙江省早稻生产趋势,为进一步培育优异早稻品种、发展早稻生产提供参考。

曹妮[2](2020)在《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及中早39稻瘟病抗性改良》文中指出早稻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稻瘟病是威胁早稻生产的主要病害。生产实践证明,创制、培育和种植早稻抗性品种是防控稻瘟病最有力的措施。本文在对中早39、中嘉早17等155份早稻品种及育种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及表型鉴定的基础上,重点对中早39进行稻瘟病抗性改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Pi25导入中早39中,同时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中早39中的抗性负调控因子OsERF922进行定点编辑,以期定向改良中早39稻瘟病抗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材料为155份早稻品种及育种材料(包括65份在1984-2020年间审定的早稻品种,90份育种材料),利用18个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鉴定各基因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并对基因型与田间表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Pi36、Pikp、Ptr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均为100%,Pi25和pi21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供试材料携带的基因数范围为7-14个。表型鉴定结果显示大多数抗性品种都聚集在包含从2011年-至今审定的19个水稻品种以及71份育种材料的群体III中。关联分析结果显示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9,Pigm,Piz-t和Piz)对应的功能标记(NBS2-Pi9,P9,G8900,Zt56591和Z56592)与稻瘟病抗病表型显着相关。2.以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25的材料R6为供体亲本,超级早稻品种中早39为受体亲本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并结合室内喷雾接种、田间注射接种叶瘟以及病圃自然发病鉴定穗颈瘟。综合考量抗性表型、基因型以及农艺性状,筛选出4个携带Pi25基因,叶瘟及穗颈瘟抗性较中早39提高,且农艺性状良好的株系FY82、FY90、FY125、FY137。3.OsERF922负调控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本研究选取OsERF922编码序列第264-286共22个碱基作为靶序列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通过农杆菌转化中早39,获得T0转基因植株。OsERF922发生突变的频率为85%,且突变类型有三种,分别为碱基的缺失、替换、插入,其中碱基缺失频率最大。对T1分离群体进行筛选,获得1个OsERF922不含T-DNA的纯合突变株系N14-8。

贝道正[3](2020)在《台州市黄岩区近70年早稻生产探讨》文中提出介绍台州市黄岩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早稻品种、生产方式、种植面积、产量等的演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当地早稻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胡新娣[4](2019)在《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种植抗虫品种来防治褐飞虱可以减轻污染、降低防治成本。对江西省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抗褐飞虱的评价及田间调查稻飞虱的发生对江西稻飞虱的防治及抗虫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江西省推广的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进行了抗性评价,对2017年的25份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并对鉴定出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了趋避性,抗生性及耐害性方面的机理研究。对江西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9个中稻品种、8个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稻飞虱的发生动态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中晚稻品种田间稻飞虱发生动态9个中稻品种及8个晚稻品种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喜欢集聚取食的水稻品种具有差异性,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的发生量高于中稻品种。中稻品种隆两优1813稻飞虱若虫数最多;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数量分别在黄华占、深两优841上最高。晚稻品种隆香优130上的稻飞虱若虫数达3000头/百丛,且稻株上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成虫的密度最高,丰源优华占次之。中稻品种荃优华占、五山丝苗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虫口密度较低,所有晚稻品种在整个生育期稻飞虱的数量除吉优雅占、天优雅占外其余最高量达2000头/百丛以上,隆香优130最高达3723头/百丛。上述结果表明,中稻上稻飞虱发生较轻,可以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各个晚稻品种上的稻飞虱数量都处较高水平,尤其是种植隆香优130、丰源优华占时需要加强防治。2.72份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水平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评价了江西推广的72个水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对褐飞虱的抗性,对2017年的2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两年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稻隆两优534苗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五山丝苗苗期第二年鉴定出抗级为7级(感);晚稻高优红88成株期两年的鉴定抗级为5级(中抗),而丰源优2297成株期第二年抗级为7级,此外个别品种两年的结果有些出入。47个新收集的品种中广两优1822、黄华占、隆两优华占、两优619苗期没有抗性,但成株期具有抗性,抗级为5级(中抗)。其余的早稻、中稻和晚稻品种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级为7级(感虫)或9级(高感)。目前,江西省普遍种植的水稻品种多为感虫和高感品种,缺少抗性品种,且抗性不高。3.抗性水稻品种的抗性机理苗期具有抗性的隆两优534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此外对褐飞虱其他生物学指标均没有影响。五山丝苗上褐飞虱的若虫的着虫数显着低于隆两优534。两个品种的植物功能损失指数均低于TN1。成株期具有抗性的高优红88、丰源优2297相比于TN1延长了褐飞虱若虫的发育时间,且高优红88褐飞虱若虫孵化数最少。两个品种上褐飞虱的若虫着虫数不存在差异性。两者的植物功能损失都指数小于TN1。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耐害性,各品种在抗生性和排趋性上表现的不明显。

房玉伟,李荣德,陈孝赏,段敏,刘守坎,刘庆龙[5](2018)在《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现状及对浙江省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共有139个组合通过省级或者国家新品种审定,其中,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的26个,被农业部冠名"超级稻"的品种5个。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1998—2015年共有76个两系早稻组合推广面积达到或超过0.67万hm2,累计推广753.1万hm2,其中湖南、湖北、江西3个省份累计推广697.4万hm2,占总面积的92.6%。种业公司是两系杂交早稻选育和推广最重要的力量,育成组合推广面积占总面积的41.6%,湖南省育种单位贡献最大,育成组合在湖南、江西、湖北等多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达588.7万hm2。介绍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的现状,分析主要不育系贡献率及系谱关系,提出浙江省发展两系杂交早稻的优势和对策。

石晓华[6](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周瑛华,陈燕华,施长安,陈正喜,林友红,陈晓阳,郎玲玲,郎涛[7](2017)在《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39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早籼稻新品种中早39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阐述了中早39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试验示范推广中的高产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做好种子处理、培育壮秧、科学施肥、排水降湿、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郑伟[8](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戴冬青[9](2017)在《常规早籼稻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季早籼稻作为我国水稻的主要生态类型之一,在华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广泛种植,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早稻品种不仅仅在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杂交早稻恢复系和不育系的主要来源。自“矮化育种”以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常规早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量由不足4.5吨/公顷增加到现在的6吨/公顷,随着中早22、中嘉早17、中早35等超级稻的育成和推广应用,部分地区产量已达到6.75吨/公顷以上。但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9年前后,随着中嘉早17、中早35和中早39等超级常规早稻品种的审定应用和作为区试对照后,新育成的常规早稻品系在综合性状上极难超越这些品种,新审定的品种稀少。育种工作者发现配组的育种组合通常来自于极少数几个骨干亲本,亲本组合相似,分离世代性状分离小,选择困难;育成的新品系与亲本高度相似;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仅来自于极少数几个骨干亲本;常规早稻育种过程中,异地异季加代仅凭经验,无系统的科学性的选种指标等等问题,影响了常规育种的效率。因此,本研究利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主要常规双季早稻品种,探究其遗传系谱关系,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对育种上常用的骨干亲本中早35和中早39为配组的常规早稻育种组合后代进行分子标记检测,考察新育成品系与中早35和中早39的品种特异性,探明传统的经验育种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现有生产上推广品种主要来源的骨干亲本嘉育253的遗传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以2000年后育成的部分品种为例,通过异季种植,考察农艺性状差别,探讨常规早稻不同季节选择的主要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以20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62份常规早稻品种为材料,利用50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SSR引物,建立常规早稻的SSR指纹图谱。并利用NTSYS PC Version 2.10e软件、UPGMA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50对引物共检测到多态性位点154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在2-6个之间,平均3.08个;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介于0.03-0.75之间,平均值为0.36。62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1,并且在相似系数为0.73处可分为浙江省内品种及省外品种两大类,结合系谱关系发现本研究中所用早稻品种的遗传背景较为狭窄。2.以中早35、中早39这2个高产品种作为骨干亲本,与其他亲本配组,按照常规杂交育种选择方法经过异地异季多代选育获得稳定株系。发现其中部分稳定株系与中早35或中早39在表型上很难区分,连续两年对获得的稳定株系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特异性检测以期育成具有一致性、特异性和遗传稳定性的早稻新品系。在F7世代稳定株系中与中早35、中早39等亲本表型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的株系,利用96对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年分别检测23和44个组合,77和166个稳定株系,其中有2个和7个组合、11和25个株系与亲本完全没有差异,分别占比8.7-15.9%和14.3-15.1%。说明育种家在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时,由于选择指标和偏好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重复性。3.以常规早稻骨干亲本嘉育253为材料进行de novo测序,24份早稻材料(包括嘉育253的11个直系衍生品种、中选181及其衍生品种和一些同时代应用的高产品种)及一份祖先品种IR8分别进行30×以上的重测序,来研究常规早稻骨干亲本的遗传机制。嘉育253 de novo测序共得到总数据量为75.8Gbp,基因组大小为383.9Mbp测序深度为188.1×,注释基因40031个,其中98.07%的基因可以被预测出功能;与其他种或亚种和水稻品种进行基因家族分析,发现嘉育253特有基因家族有32个。25个水稻样品重测序总数据量为382.2Gbp,整个群体共检测到原始的SNP位点1678566个。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基于系谱关系和分子标记的聚类谱图大致吻合但不完全一致。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三个群体的连锁程度都较高,可能是由于在育种过程中强烈的人工选择导致的。在嘉育253及其衍生群体中,共检测到一致性片段676个,不均匀分布于各条染色体上。骨干亲本特有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尚在进一步分析中。4.利用24份常规早稻品种在杭州(早季、翻秋)、海南两地五季分别种植,考察株高、结实率、千粒重、剑叶长宽比、有效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异地异季间的结果进行比较性分析,总结异地异季各个性状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异地异季选择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即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正季选择要选产量性状突出的品系,在翻秋选择时,对剑叶偏大的品种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在海南加代时应当提高对抽穗整齐度的要求,对于株高等性状可以基本不予考虑。对于其他性状可以根据具体生长环境及育种家的育种目标而定。

方福平[10](2016)在《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田生态系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之一。除了承载粮食生产及原材料供给之外,稻田生态系统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温度调节、固碳、蓄洪等。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加剧,稻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科学评价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水稻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我国稻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多集中在现状评价,而对其历史变迁、影响因素以及补偿机制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水稻生产数据、气象数据、调查数据以及田间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历史变化;深入解析了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作技术、气候变化以及种植格局演变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稻田生态保护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时空差异。1980-2014年期间,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14年四大稻区18个水稻主产省1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23712.5×108yuan,比1980年增加36.5%。在六种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固碳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控温和温室气体价值。控洪价值和温室气体价值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我国稻田单位面积和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在7.96-11.18yuan/m2和11.21-13.63 yuan/kg之间。面积强度表现出随时间变化显着增加的态势,但是产量强度没有表现出随时间变化而显着变化的态势。不同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结构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2)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存在显着影响。1980-2014年期间,全国稻田随着育秧技术的发展,在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55.79×108yuan,其中东北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西南稻区和南方双季稻区育秧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分别降低了7.3x108yuan、13.63×108yuan、11.19×108yuan和23.67×108yuan;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降低3051.2×108yuan。然而,移栽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价值,移栽环节温室气体排放价值增加20.6×108yuan。施氮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固碳(880.9×108yuan)、制氧(274.8×108yuan)、化学污染(157.6×108yuan)和温室气体排放(471.1×108yuan)四种稻田生态服务价值。但是正价值(固碳和制氧)的增加值要高于负价值(化学污染和温室气体)。因此,施氮量增加整体上增加了稻田生态服务价值。(3)水稻季气候变化增加了我国稻田系统控温价值,但降低了控洪价值。1980-2014年期间,受净辐射、气温、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影响,我国稻田控温价值整体表现为增加态势。早、中、晚稻分别增加13.8%、45.8%和83.9%。然而,稻田控洪价值却表现为降低态势。早、中、晚稻控洪价值分别下降了91.5%、89.1%和81.5%。气候变化对稻田控温和控洪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稻区控温价值呈波动变化。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均表现为增加态势,近五年均值(2010-2014)分别比30年前(1980-1984)增加了96.8%、88.2%和39.0%。从控洪价值来看,四个稻区水稻季稻田控洪价值均呈现出降低态势。东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近5年的均值(2010-2014)比30年前(1980-1984)下降了16.5%、12.5%、12.5%和12.0%。净辐射、日均温、最高温和最低温与控温价值表现出正相关性,相对湿度与控温价值呈负相关。但是,不同稻区和稻作类型控温价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4)水稻种植格局北移降低了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和强度,但其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水稻种植格局北移使全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15.8%。其中,固碳、制氧、控温、控温、温室气体排放和化学污染价值分别降低13.4%、13.4%、14.4%、27.7%、22.7%和13.1%。水稻北移使稻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下降14.2%。但是,水稻种植格局北移对单位产量生态服务价值并没有显着影响。种植格局北移对不同省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均呈下降态势。北移情景下,长江中下游、西南和南方双季稻区12个省份单位面积价值呈下降态势,5个省份单位产量价值呈下降态势。(5)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激励在保障稻田生态服务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的383人中愿意支付的比例为90.6%:平均支付意愿WTP约为0.54yuan/kg;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以米价的形式参与支付。居住地与水田的距离、家庭党员人数、对环保概念的认知、享受到水田服务的项目数及对水田保护责任方的认知等5因素影响受访者的支付意愿,且呈正相关。性别、年龄、职业、粮食安全意识等因素对支付意愿无显着影响。(6)探讨和阐述了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基本原则、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激励机制。我国稻田生态补偿范围可划分为山地丘陵稻田、平原稻田和围垦滩涂田。稻田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要兼顾公平性、差异化、渐进性和项目制。稻田生态补偿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补偿方式,包括公共生态补偿政策和绿色技术补贴;另一类是市场补偿方式,包括收入反哺和实施碳交易。稻田生态补偿的补贴标准应该在细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基础上,依据标的实际情况,通过协商与博弈,确定出合理的支付标准。在激励机制方面,应重视对农民、企业、社会公众、政府等四大群体的共同激励,提高稻田生态保护各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浙江早稻新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早稻新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数据来源
    1.2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早稻生产情况
    2.2 浙江省代表性早稻品种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情况
    2.3 浙江省早稻主栽品种变化
    2.4 浙江省早稻区试情况
        2.4.1 产量变化
        2.4.2 生育期变化
        2.4.3 抗病性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3.1 浙江省早稻面积小,单产逐年提高
    3.2 浙江省早稻育种机遇和挑战并存
    3.3 浙江省早稻需求变化和区试模式探讨

(2)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及中早39稻瘟病抗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早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1.1 早稻的特点
        1.1.2 早稻的作用
    1.2 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1.2.1 稻瘟病病原及防控
        1.2.2 植物抗病免疫机制
        1.2.3 稻瘟病抗性类型及抗性基因分布
        1.2.4 无毒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1.3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
        1.3.1 细胞工程技术在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1.3.2 基因工程技术在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1.3.4 靶基因调控育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
    2.1 实验材料
        2.1.1 水稻品种
        2.1.2 供试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水稻材料田间种植
        2.2.2 菌株的培养及菌液的制备
        2.2.3 大田注射接种与调查
        2.2.4 引物的选择和合成
        2.2.5 水稻基因组DNA提取
        2.2.6 PCR扩增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稻材料的抗性鉴定
        2.3.2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2.3.3 Cluster分析与主坐标分析
        2.3.4 遗传关联分析
        2.3.5 群体结构分析
        2.3.6 分子变异方差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中早39稻瘟病抗性
    3.1 实验材料
        3.1.1 水稻品种
        3.1.2 供试菌株
    3.2 实验方法
        3.2.1 群体构建与选择
        3.2.2 回交后代群体目的基因的检测
        3.2.3 分子标记
        3.2.4 抗性表型鉴定
        3.2.5 农艺性状考查
        3.2.6 系谱组成和抗性位点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抗稻瘟病新品系中早39-Pi25的选育
        3.3.2 候选株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
        3.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3.3.4 系谱分析和抗性位点关联分析
        3.3.5 抗稻瘟病基因Pi25导入对中早39农艺性状的影响
    3.4 讨论
第四章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定向改良中早39 稻瘟病抗性
    4.1 实验材料
        4.1.1 水稻品种
        4.1.2 供试稻瘟病菌株
        4.1.3 质粒载体和菌株
    4.2 实验方法
        4.2.1 扩增中早39中的目的基因且测序比较
        4.2.2 gRNA靶位点的选择
        4.2.3 CRISPR-Cas9 靶位点载体构建
        4.2.4 水稻植株DNA的抽提及靶位点变异检测
        4.2.5 后代植株无转基因成分检测
        4.2.6 稻瘟病抗性鉴定
        4.2.7 水稻植株总RNA的抽提及反转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中早39的OsERF922测序分析
        4.3.2 转基因植株的阳性检测
        4.3.3 转基因植株的靶位点突变情况
        4.3.4 无转基因成分的纯合株系筛选
        4.3.5 纯合突变体的抗性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5.1 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
    5.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定向改良中早39稻瘟病抗性
    5.3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定向改良中早39 稻瘟病抗性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历

(3)台州市黄岩区近70年早稻生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早稻生产方式的演变
    1.1 集体化生产方式
    1.2 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方式
    1.3 种粮大户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2 早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演变
    2.1 20世纪50年代
    2.2 20世纪60年代
    2.3 20世纪70年代
    2.4 20世纪80年代
    2.5 20世纪90年代
    2.6 2000年后
3 早稻品种的演变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3.3 20世纪60年代
    3.4 20世纪70年代
    3.5 20世纪80年代
    3.6 20世纪90年代
    3.7 2000年后
4 建议
    4.1 加大政府扶持
    4.2 创新耕作制度

(4)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引言
    1.2 水稻对褐飞虱遗传育种研究
        1.2.1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1.2.2 抗性评价方法
        1.2.3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
        1.2.4 褐飞虱抗性育种
    1.3 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机制
        1.3.1 排趋性
        1.3.2 抗生性
        1.3.3 耐害性
    1.4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研究
        1.4.1 江西省水稻种植及耕作制度概况
        1.4.2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情况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不同水稻品种上稻飞虱田间发生动态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田间稻飞虱若虫发生动态
        2.3.2 田间褐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3 田间白背飞虱成虫发生动态
        2.3.4 中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3.5 晚稻田稻飞虱种群动态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2 不同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3 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4 2018 年早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5 2018 年中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3.6 2018 年晚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水稻品种抗性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生性测定
        4.3.3 不同水稻品种耐害性测定
        4.3.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排趋性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现状及对浙江省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两系杂交早稻的选育进展
    1.1 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审定
    1.2 育种单位贡献率
    1.3 选育组合的不育系系谱分析
2 两系杂交早稻的推广
    2.1 历年推广情况
    2.2 主要省份面积分布
    2.3 选育单位贡献分析
    2.4 主要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
    2.5 推广组合的不育系贡献率分析
3 浙江省发展两系杂交早稻的优势和对策
    3.1 长江流域发展两系杂交早稻的比较优势
    3.2 浙江省开展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选育的优势
    3.3 浙江省两系杂交早稻发展对策
        3.3.1 必须走出去谋求发展
        3.3.2 必须加强早籼型温敏不育系的选育

(6)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7)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39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2 高产表现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做好种子处理, 预防恶苗病
    3.2 适时早播, 培育壮秧
    3.3 科学施肥, 适时早施
    3.4 排水降湿, 合理用水
    3.5 病虫草害防治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分蘖成穗特性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2.4 LAI及粒叶比
    3 讨论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4 小结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3 讨论
    4 小结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果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2 本研究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附录2: 作者简介

(9)常规早籼稻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早稻的地位及作用
        1.1.1 早稻的分布及特性
        1.1.2 早稻的作用
        1.1.3 目前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部分早稻主栽品种
    1.2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 水稻骨干亲本
        1.3.1 骨干亲本的定义
        1.3.2 水稻骨干亲本的特点
        1.3.3 水稻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1.3.4 水稻骨干亲本在育种中的利用
        1.3.5 de novo测序在水稻骨干亲本研究中的应用
        1.3.6 重测序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1.4 不同季节水稻农艺性状的选择指标研究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长江流域主要常规双季早籼稻的遗传相似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系谱分析
        2.2.2 DNA提取及标记检测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系谱图的绘制
        2.3.2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2.3.3 指纹图谱的构建
        2.3.4 聚类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水稻新品系的特异性检测与经验育种的可重复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015 年不同株系与中早 35、中早39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3.2.2 2016 年不同株系与中早 35、中早39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3.2.3 2015 和2016两年检测结果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骨干亲本嘉育253及其直接衍生品种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嘉育253的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与组装
        4.1.3 25 个样本的重测序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嘉育 253 de novo测序结果及初步分析
        4.2.2 25 个水稻品种的重测序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常规早稻品种异地异季加代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田间试验及调查方法
        5.1.3 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环境气候变化分析
        5.2.2 第一次重复正季与翻秋、海南结果比较
        5.2.3 第二次重复正季与翻秋结果比较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6.1 全文总结
        6.1.1 主要常规双季早籼稻指纹图谱的构建、系谱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6.1.2 利用分子标记对新育成品系的特异性和经验育种的可重复性检测
        6.1.3 骨干亲本嘉育253的de novo及其衍生后代等25份水稻材料的重测序分析
        6.1.4 常规双季早稻异地异季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的探究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基本明确了2000年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常规早稻的遗传系谱关系并制作可供品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6.2.2 分析了新育成品系与现有品种高度相似的问题表明育种家经验育种存在一定的可重复性
        6.2.3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挖掘常规早稻骨干亲本的遗传机制
        6.2.4 研究了异地异季加代时常规早稻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
    6.3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10)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概念及内涵
    1.2.2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
    1.2.3 稻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
    1.2.4 稻田生态补偿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总量、结构与分布
3.1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及其历史变化
3.2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结构
3.3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
3.4 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稻作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1 育秧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2 移栽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3 灌溉技术发展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4 氮肥用量增加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5.1 水稻季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
5.2 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
5.3 气候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5.4 气象因子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相关性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种植格局变化对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6.1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影响
6.2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强度的影响
6.3 种植格局变化对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CVM的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1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描述统计分析
7.2 个人特征因素对市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
7.3 市民对城市周边稻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回归分析
7.4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分析
8.1 国内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8.2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策略
8.3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标准
8.4 我国稻田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
8.5 促进稻田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对策
8.6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Meta分析所选文献 附表一 稻作技术调查表 附表二 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四、浙江早稻新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早稻区试及生产趋势分析[J]. 刘鑫,施俊生,缪添惠,俞琦英,王仁杯,季芝娟. 中国稻米, 2022(01)
  • [2]早稻品种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及中早39稻瘟病抗性改良[D]. 曹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台州市黄岩区近70年早稻生产探讨[J]. 贝道正.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2)
  • [4]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D]. 胡新娣.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长江流域两系杂交早稻审定和推广现状及对浙江省的启示[J]. 房玉伟,李荣德,陈孝赏,段敏,刘守坎,刘庆龙.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2)
  • [6]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7]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39示范推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周瑛华,陈燕华,施长安,陈正喜,林友红,陈晓阳,郎玲玲,郎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2)
  • [8]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9]常规早籼稻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的研究[D]. 戴冬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10]我国稻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因素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方福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浙江早稻新品种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